准备做一个青春题材的国产电影微信,帮忙取个符合内容的标题?

如何起一个微信点击量暴涨的标题?
微信好标题与完全微信标题党的区别其实恰恰就是文章的内容,用户由好标题引进来发现内容也好,那就是真正好标题,而用户由好标题引进来之后内容很垃圾,那就是标题党。
  微信标题的作用再也不需要被刻意强调,因为事实已经无法改变,标题就是重要,现代广告之父阿尔伯特&拉斯克很早之前就说过:广告90%的效力取决于标题。而现在不用多说,不管是广告还是文章,一个好标题不可忽视,特别是在更加信息流的移动端,微信标题就显得更加格外重要了。
  因此,给广告或文章来一个容易被看到,忍不住去点击,又易于传播的标题是个值得花时间做的事,如果第一印象没有把握住,后面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是必然的。下面就是起一个好标题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如果擅用,点击量不再话下。
  人都有对私密内容的猎奇心,所以很多媒体会在标题上冠以内部邮件、独家爆料、私密、揭秘等私密属性的词汇,利用读者的猎奇心理获取点击量。
  示范案例:
  1.我可以偷看女生的手机吗?
  2.独家揭秘:陈赫团队是如何操纵互联网舆论的
  3.爆料:淘宝无故封号,用户投诉无门
  4.起底中关村黑导购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膜拜权威的心理,所以当标题上冠以专家、权威机构(政府部门、名企、名校)、名人等词眼时,自然更能吸引读者点开文章。
  示范案例:
  1.阿里、小米投资人谈2015中国商业模式
  2.腾讯36张PPT生动阐释20年来中国互联网科技发展全貌
  3.马云、潘石屹都是见完他之后成了富豪,今天就来扒扒他
  4.董明珠:雷军和苹果公司赌才是真的赌
  疑问句能够让读者看到标题的时候脑子里产生疑惑,这就相当于是调动了用户的好奇心,所以很多文章的标题都是带有如何,为什么,怎样,哪些之类的问句。
  示范案例:
  1.第一次做App容易犯的错误有哪些?
  2.产品经理范冰冰做对了什么?
  3.公务员涨薪,老百姓怎么办?
  4.不断调包新闻,澎湃CEO邱兵的心是否依旧澎湃如昨?
  情绪煽动
  通过能够煽动情绪的语言和符号,调用读者的民族、家庭、爱情、友情、愤怒、不满、反抗、激动、竞争、着急等情绪。
  示范案例:
  1.彭丽媛慰问非遗国家级传承人:您辛苦了
  2.袁岳:裸创,冒死,创新&&趁年轻折腾吧!
  3.互联网家装撕逼大战,有住or爱空间,谁是第一
  4.90后创业们玩新招,再不关注市场就被抢光了!
  利益诱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此,在标题中直接标榜上成功、逆袭、赚钱、白富美等,毫无疑问可以&骗&到一波点击量。
  示范案例:
  1.游戏主播身价千万背后的生意经
  2.所有人都爱长腿和大胸吗?
  3.创业背后有靠山,20万创业礼包等你拿
  4.史上最准,&百万年薪招90后&震撼来袭
  通过使用例如第一次,最全,最好,最强等词汇突显强调极端情绪,吸引读者注意。
  示范案例:
  1.有史以来最全的笑话,笑着笑着又哭了
  2.百度50个月年终奖激怒了阿里?IT公司年终奖谁最人性
  3.史上最强大片年,想想都有点小激动!
  4.深度实战,全球最好的商业模式
  特殊词汇
  一些能够唤起读者精神共鸣的特殊词汇,例如:草根、人生、性、奋斗、青春、卖萌、装逼......
  示范案例:
  1.草根创业者的产品之路
  2.17个关于性的谎言,别再灌输给我们了!
  3.警校生&卖青春&救母 10年后母亲成功手术
  4.东莞&小姐阅兵&富豪曾出10万望媒体放一马
  通过共同属性产生联系
  通过一些和目标用户的共同属性来和读者建立联系,吸引读者,例如学校,家乡,职业之类的。
  示范案例:
  1.爆料:澳门搞笑饭堂大比拼,土豪就是任性
  2.产品经理如何处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
  3.研究生必须知道:读文献是第一要务
  4.天津上班族那些事~赶紧对号入座
  时下热点内容
  利用时下流行综艺节目、电影、电视剧、新闻的元素命名标题,当作外套,包装自己想要传递的内容。
  示范案例:
  1.你值得拥有的赵默笙同款短发
  2.从《我是歌手3》看职场生存法则
  3.创业当学何以琛:虽然忙成狗,女友也没走
  4.汪涵救场,谁救你的脸?
  加推荐词汇
  很多微信公众账号都会在标题前加上干货、强烈推荐、深度、前人经验之类直接推荐的词汇。
  示范案例:
  1.【工作技巧】产品经理如何处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
  2.【干货】潘石屹:好人缘的秘诀
  3.【重磅】人民币贬值了,2015投资应该放在这四个领域
  4.【深度推荐】马佳佳:传统企业家为什么不会好好说话?
  以上就是写一个好标题的一些关键点,可以单独的用一点,不过大多数标题都往往会使用其中的几点,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获得更多的点击量。
  至于单凭一个标题想让文章火爆,广为流传之类的,这里就不多说了,纯属转牛角尖,标题好是辅助,是推动器,但不是核心内容。一个好标题与一个完全标题党的区别其实不是文不对题,很多人觉得文不对题就是标题党,其实好标题与好内容也可以文不对题。
  微信好标题与完全微信标题党的区别其实恰恰就是文章的内容,用户由好标题引进来发现内容也好,那就是真正好标题,而用户由好标题引进来之后内容很垃圾,那就是标题党。所以说,一个很好的标题到底是不是所谓的标题党,重点不是标题有多&夸大&,而是最后的内容能不能&收场&。
您可能也喜欢
本周点击排行
微锋网推荐阅读
微锋网-微信连接你我,中国最大最活跃微信门户平台,推广交流请加2000人超级QQ群: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按钮 搜索
或查找公众号 新媒体互联 即可。【媒头脑】阅读量500万+的微信推送是如何诞生的? -- 青春报 -- 传送门
【媒头脑】阅读量500万+的微信推送是如何诞生的?
小伙伴们,『真高兴』又与大家见面了。你是否曾被一篇微信文章下的阅读量100000+给惊到过呢?你是否曾对《我们狠杀一对美国老夫妇的房子售价,当我们去收房时……》这样的题目报以烂俗的评价呢?而当这两者共存于一文时,你会好奇发生了什么吗?今天我们请到了微信号《好报》的编辑吴阿仑听他讲一讲,一篇阅读量百万级的微信推送是如何炼成的。 栏目编辑:真高兴 ▲左上角为吴阿仑目前的装束,右下角是他在《中国慈善家》做主编时的常态吴阿仑在传统媒体摸爬滚打十余年获得的关注还不及最近十几个月的自媒体经营。现在他有个好玩的绰号:报子头。这个绰号源自他的个人微信公众平台“好报”。“好报”的粉丝数在前不久完成了一次爆炸性增长。《我们狠杀一对美国老夫妇的房子售价,当我们去收房时……》这篇标题欲语还羞的文章就是“爆炸”的导火索。推送前,“好报”粉丝数为2.8万左右,推送后的第三天,这篇文章达到340万的阅读量,最终统计这篇文章阅读量超过500万,阅读转化率高于20000%。这篇文章在吴阿仑的印象笔记里压了半年,他自然没想到它的推出会获得如此广泛的关注,到现在这也是一件他不能完全分析清楚的事。▲《我们狠杀一对美国老夫妇的房子售价……》阅读量在《美国老夫妇》推送的1个月前,“好报”上也有一篇文章被疯转,阅读量达到230万以上,其题目为《可怕的德国人!只因简单两个字,便可怕到世界无敌》,在这篇文章推送前,好报的订阅数仅在1.5万左右,而累积这些粉丝,吴阿仑用了10个月。“一个月里凭借着这两篇‘超级文章’,粉丝量翻了3倍。”报子头评价这件事,归功于自己的坚持,“看起来是狗屎运吧,但如果没有前面这10个月的积累,也不会有这1个月里爆发式的增长。”“这标题太俗了。我是绝对不会想到要用它的。”《美国老夫妇》一文作者,中美企业峰会主席沈群先生这样评价它,但这篇文章的巨大阅读量令他诧异并转变态度,转而与报子头讨论新媒体的运行规律。公众号的定位▲《好报》传媒标志“公众号要有一个方向,并且根据你的核心能力和个人偏爱来决定。”报子头认为这样才能确保公众号能做出品质感,才能有坚持下去的激情。“定位是否合理将决定你未来空间的大小,决定你将要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和功能。”报子头对好报的定位是传递真实存在的社会正能量,挖掘并分享好的生活方式及智慧。“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众的媒体定位,很难做成精品,但也是大级别阅读量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而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报子头喜爱的方向。2014年10月之前的好报,吐槽社会现状的文章占一定比例,但这之后报子头观念改变,也减少了这类文章的比重。“一来那样的文章是有风险的,二来我觉得吐槽其实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人活得越来越郁闷。”但是这样的“非高逼格”定位,也让报子头频频面对“心灵鸡汤”这样的评价。作为曾供职于《环球企业家》、《财经》、《南方周末》的知名财经作家,“半年前,我还时不时为这种事有一点小斗争,会想要不要这么肤浅啊,能不能做一点儿深刻的?”但现在,报子头更明确了好报公众号的定位。“我做它算是真正回到了内心,我本就是草根,混迹于精英世界。”报子头希望自己能做一个从心出发的媒体人,多关照自己所在的群体。“我觉得这样更有价值。”区别于传统媒体▲两篇阅读量分别突破两百万与五百万的文章《美国老夫妇》一文的作者沈群先生对报子头拟定的标题持质疑的态度,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曾供职于传统媒体,熟悉传统媒体的精英话语体系。“而我这样的标题,属于接地气的草根话语体系。”报子头在传统媒体语境下也度过了十多年的时光,在杂志做记者做编辑时也能起“高大上”的标题,做“高大上”的稿子。但当他尝试新媒体时,报子头迅速改变了风格。“传统媒体是剧场,是舞台,需要强调感,需要往上拔的包装。而新媒体是拉家常,是三五知己小聚时候的神侃,是另一套话语体系,它不需要装,也不需要营造高大上的剧场效果。”“标题党总书记”“道理很简单,现在人们的眼睛每天要扫描巨量的信息,但耐心是悠闲的,如果你不能用标题准确传递内容的最大价值,并达到令人眼前一亮非看不可的效果的话,你,就已经输了。”报子头认为,想要在公众号列表或者朋友圈里吸引用户的注意,标题必须独特、抓人,并显示出题材的重要性。“尤其是朋友圈,那才是‘核裂变’的阵地,是只有3万个订阅者却能创造500多万阅读量的原因。”报子头说,标题本身就是一个微缩的故事,它必须能制造悬念,具备戏剧感,解释文章核心内容,还要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这一切都要在26个字以内实现。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创始人吴冲送给报子头一个称号:标题党总书记。报子头笑纳。但与普通标题党不同,做过多年记者的报子头力求在标题中尽量传导事实,而不是用一些纯粹忽悠的标题如“这个视频让1000万人泪奔”“你不看会后悔的”一类标题。虽然就爆表文章总结了许多,“但我觉得事后的经验总结都是扯淡。”报子头认为,就算微信经营者认为自己掌握了引爆的秘诀,但还是很难预测哪一篇文章会大爆发,“所以不应当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日复一日坚持做好内容才是关键。”“我以前没法百分百热忱地投入我的工作,而好报,则是我想干却没想过会怎样的一件小事情。”报子头说,好报的发展对他而言是一道曙光,他觉得可有发展,甚至能以此为业。2015年,他想在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做一些与生活品质对接的销售。报子头计划寻几款很好的可溯源头的茶叶,在好报诚品上售卖。“我不计划与商业机构合作,我希望自己能和订阅者在一个阵营,与他们一起去发现我们生活中值得拥有的东西。”报子头坚持好报绝不会沦为商业套现工具,一定会守住底线,它会在好报报友的喜爱与信赖中发展,自我生长。他还在构想更多。采写 丨 青春报记者 朱星宇-END-青春报新媒体出品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并注明『转载自青春报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cyuspringnews
微信扫一扫获得更多内容
关于 青春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媒体.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五星级媒体.我们的口号是“为公共利益奔与写,为新闻理想鼓与呼”.
青春报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你的位置: >
> 月薪3万的运营经理分享 :如何用一个标题引爆微信传播?
作为一个从没做过编辑的小白,当如愿谋得微信公众号编辑这样一份工作时,我完全没意识到这简直是自虐的开始:
每天磕完选题磕标题,磕完标题磕配图,磕完配图磕排版,磕完排版磕细节……然后发现又出错了,后台有哥们留言:第3段第4行有个错字儿……
这样的日子重复了三个月,进步的速度总赶不上新问题出现的速度,只能不断复盘总结经验,让自己跑得更快一些,免得被小伙伴甩得太远。所以,才有了这篇文章。
这既是对过去3个月的一次梳理,也是对想做编辑的小伙伴一种提醒:入行需谨慎!
但如果你真不怕做编辑又苦逼、又磨人、又可能碰上天蝎座领导(某人不会发现吧),那希望我的个人感悟会对你有帮助,至少不要起到反作用。
零基础微信
小编如何给文章起标题
1、把用户最关心的“痛点信息”放在标题上
任何文章,都具备一定的信息价值。所以,一篇好文章更会传递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编辑的责任就是提炼要点,然后选择用户最关心的那个痛点呈现在标题上。
举个栗子说明吧:我们在帮助正和岛公众号上发过一篇:
如果你读不完《失控》,至少可以读完这50条书摘 | 收藏吧(2天,阅读1万+)
而我们在朋友圈看到这篇文章的原标题是:
《失控》书摘50条,精华都在这里(2天阅读300+)
大家可以思考下,朋友圈最大的前提是“朋友”,朋友之间是有情感的,所以朋友圈应该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地方。
当我们看到原标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失控》是2014年谈互联网绕不过去的经典读物。但最大的问题是这本书太厚重、太晦涩,几乎99%的人都不读完。
于是,我们觉得,拿出精华书摘,分享给那些读不完的人,应该会有需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提炼出 [ 痛点 ]信息就是:
1、《失控》——人人都知道这本书,尤其是面临转型的传统企业家,而这些人正好是强基因部落的核心用户。
2、读不完——提到这本书,几乎每个人都承认没读完。企业家时间少更是如此。
3、50条书摘——压力瞬间小太大多了。企业家爱学习,对好东西的吸收意愿很强烈。
4、收藏吧——因为还是担心读不完,那就再push他们一下。
提出这些要素之后,起标题就变得容易多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朋友圈都在转发这条文章,几乎每个人都坦诚:确实没读完、果然好东西、读不完先收藏了……都是这样的感慨。
当然后来你们看到的,所有这类型的标题,都是COPY我们的。
2、切中读者工作、生活中,最常见场景
理论上,一篇文章的内容越贴近用户生活,这篇文章越容易被点开。所以一个合格的编辑需要十分了解用户生活中的高频场景。
比如,咱们插坐学院小伙伴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有:打车、挤公交、偷看美女、跟上司沟通困难甚至吐槽上司(当然,我从不吐槽,我对何川总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租房、逼婚、睡懒觉、加班等等。
当你的标题准确切入到这些常见场景时,被点开的几率就大得多。
以这篇文章为例:
《做PPT时,如何突出中文字体的美感与力量》(1天,阅读1000+)
它就较为准确的切入了一个基层员工十分常见的工作场景——做PPT、做方案、做总结、做展示等等。
首先,做PPT这个技能是很多小伙伴都需要掌握的。其次,正值年终岁末,很多公司都要求员工进行年终总结或者新年规划,做一个有逼格的PPT是高频刚需。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是《如何突出文字的力量》就显得场景不够吸引人。文字包括很多种,英文还是中文?我们都知道,中文设计比英文设计更有难度。所以我们选择了更加具体的角度:
做PPT时,如何突出中文字体的美感与力量。
请记住,是中文字体+美感+力量,这三个要素对一个有逼格的PPT来说,缺一不可。
3、找关键矛盾,引发深度思考
有篇文章原标题是《打车软件和出租车司机的命运》。但就标题而言,我们很难看出它想阐述什么,很模糊,很宏大。
因为这是前阿里高管鬼脚七写的,所以我就点开了。但如果这篇文章是一个叫lucky的家伙写的,我可能扫一眼标题,不知所云,根本没有兴趣点开。
但细读文章之后,我发现挺有料的,还是整理关键信息:前阿里高管、打车软件火拼、最终的受害者(因为受害者有短期和长期之分,二者可能完全不同)
我决定用前阿里高管这个标签代替鬼脚七。有两个原因:
1)前阿里高管这个标签有权威性,人们信服就会点进来看看。
2)鬼脚七很多用户不清楚,有时候反而会起到反作用(熟人相轻,这算是小技巧吧)。
之所以“耸人听闻”的加上一个“受害者”,是因为大家天生对这类字眼儿、情绪比较敏感,会第一时间注意到这个标题。
类似的字眼还有很多,比如死亡、性、私生活、弱者、失败、结局、底层等等。
于是,我们决定让这些关键要素在标题里形成一个冲突:
前阿里高管解密:打车软件火拼,最终受害者是出租司机…(2天,阅读4000+)
为啥打车软件火拼,受害者竟然是出租司机?他们不是烧钱的最大受益者吗?为啥啊?读者越是感觉不可思议,越有可能会点开。
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起标题的技巧:漏大腿。
4、露大腿,不露底裤
为什么这样呢?
很简单,因为知道关键信息了就不点进来看了嘛!哦,不对,是我们直接告诉你结果,你就没有求知的欲望了。
以最近发在插坐学院的一篇文章为例,原标题是《王兴:互联网会根本改变所有行业,但不一定发生在最底层》。
说实话,如果这不是王兴说的,打死我都不会点进去看(其实就算王兴说的,我也犹豫半天要不要看)
琢磨一番之后,我们把标题改成:
王兴:我最近正在读1本书,思考3个问题…(1天,阅读1000+)
这就更好地切入了读书这个点,离生活场景更近,有些小伙伴可能也想知道,王兴想啥呢?也就顺手点开了。
但是为什么我们不直接把书名放上来呢?这就是漏大腿:标题里点出一个大家会关注的内容、引发好奇心,然后具体答案在文中呈现。
这个用好了是骗流量利器,但是用不好就容易沦为标题党。作为一个有节操的编辑,我在言论上从来都是反对标题党的!
Ps,这就是标题党:王兴:我最近在读全宇宙最牛逼的1本书,思考最有深度的3个问题…
另一个例子是:
知道恋人在厦门,80岁林语堂对妻子说:扶我起来…(1天,阅读2000+)
5、分清楚知名度与识别度
我们团队经常讨论的一对概念,是知名度与识别度。
什么是知名度?就是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个人或者企业。比如联想、比如柳传志。
什么叫识别度?就是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有很强烈的标签印象,比如罗辑思维、比如罗胖。
在我们的判断里,识别度变得越来越重要,就是标题里要有鲜明的标签、个性化的内容。而不是泛泛的使用名人效应。
比如联想集团甚至不如中国最长寿、最大的民营企业,更有冲击力。比如罗辑思维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也不如一个350万粉丝的公众号更有特点。
举一个例子吧:拉里.佩奇,作为谷歌创始人,足够大佬,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谷歌创始人显然比拉里.佩奇更有识别度,所以标题里根本不需要提具体名字。同样,张幼仪就不如徐志摩前妻有识别度,也是同样的道理。
举例标题:
谷歌创始人“公开羞辱”员工后的第二天…(1天,阅读1000+)
徐志摩前妻:身为备胎,却活出女神范儿…(2天,阅读6000+)
6、有共鸣,让用户感同身受,觉得这是说给自己的…
用户越来越喜欢跟自己有关系的内容,或者说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思考与对比的内容。所以,我们说感同身受可能是好内容的基本标准。
我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吧:
1)我还年轻,让我在穷一会儿…
贫穷但闪光,几乎是所有青春的共同特征,所以这个标题,像是一种自嘲,但慰藉心灵。
2)你有没有玩命爱过一个姑娘?
这是一个提问,我相信每个男生看到之后,都会戳中回忆与内心。
3)王石:我每天都坚持这五个习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王石每天坚持这五个习惯,你呢?
7、死磕细节,文字要干净,不能啰嗦
这点看起来最没有技术,但是做起来却最考验语感。
这个标题,就是一个啰嗦拖沓的典型:
万能的面馆,是如何用一条微博引爆传播的?
用了太多助词。如果现在再让我起的话,我会改成:
万能面馆,如何用一条微博引爆传播?
删了三个字,读起来也通顺很多。
当然,因为这点没有规律可循,做起来也更难。所以我们起好标题以后要多读,很多看上去没问题的句子,一读就发现毛病了。
当你熟练运用以上七点技巧时,起一个平均水平之上的标题应该问题不大。
但是!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就比如这篇文章:
罗振宇:还有比挣钱更有尊严的事儿吗?
琢磨一下,是不是更有冲击力?
我一听,的确啊!马上脱口而出:某人你太TM牛X了!果然标题还是你起得好……(此处省略马屁若干)
调戏归调戏,但道理却是实实在在的,在阐述同一个道理或事实时,如果需要加强语气,就可以多用反问和设问等形式。
以上就是我这个新手三个月工作的一点心得,分享给大家。总而言之,文字工作需要的技巧真是太多了,真的要抱着敬畏的心去做。
最后,附上几个修改标题的示例吧:
原标题:七个心理寓言
修改后:你是不是一个自断经脉的打工族(强烈推荐这七个故事)
原标题:郁亮式“失控”
修改后:万科总裁郁亮:企业不再需要职业经理人了
原标题:滴滴打车初期推广史
修改后:滴滴打车初期推广全记录
原标题:王石分享三个故事:人为什么活着?
修改后:王石:为什么我都六十岁了还如此努力地活着?
原标题:柳传志5小时密谈:大企业非死不可吗?
修改后:咱真的低估了70岁的柳传志,对移动互联网的理解能力…
转载请注明: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如何用一个标题引爆微信传播【0基础+超实用】
摘要: 作为一个从没做过编辑的小白,当如愿谋得微信公众号编辑这样一份工作时,我完全没意识到这简直是自虐的开始:
每天磕完选题磕标题,磕完标题磕配图,磕完配图磕排版,磕完排版磕细节然后发现又出错了,后台有哥们留 ...
作为一个从没做过编辑的小白,当如愿谋得微信公众号编辑这样一份工作时,我完全没意识到这简直是自虐的开始:
每天磕完选题磕标题,磕完标题磕配图,磕完配图磕排版,磕完排版磕细节&&然后发现又出错了,后台有哥们留言:第3段第4行有个错字儿&&
这样的日子重复了三个月,进步的速度总赶不上新问题出现的速度,只能不断复盘总结经验,让自己跑得更快一些,免得被小伙伴甩得太远。所以,才有了这篇文章。
这既是对过去3个月的一次梳理,也是对想做编辑的小伙伴一种提醒:入行需谨慎!
但如果你真不怕做编辑又苦逼、又磨人、又可能碰上天蝎座领导(某人不会发现吧),那希望我的个人感悟会对你有帮助,至少不要起到反作用。
零基础微信小编,如何给文章起标题
1、把用户最关心的&痛点信息&放在标题上
任何文章,都具备一定的信息价值。所以,一篇好文章更会传递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编辑的责任就是提炼要点,然后选择用户最关心的那个痛点呈现在标题上。
举个栗子说明吧:我们在帮助正和岛公众号上发过一篇:
如果你读不完《失控》,至少可以读完这50条书摘 | 收藏吧(2天,阅读1万+)
而我们在朋友圈看到这篇文章的原标题是:
《失控》书摘50条,精华都在这里(2天阅读300+)
大家可以思考下,朋友圈最大的前提是&朋友&,朋友之间是有情感的,所以朋友圈应该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地方。
当我们看到原标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失控》是2014年谈互联网绕不过去的经典读物。但最大的问题是这本书太厚重、太晦涩,几乎99%的人都不读完。
于是,我们觉得,拿出精华书摘,分享给那些读不完的人,应该会有需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提炼出&[ 痛点 ]信息就是:
1、《失控》&&人人都知道这本书,尤其是面临转型的传统企业家,而这些人正好是强基因部落的核心用户。
2、读不完&&提到这本书,几乎每个人都承认没读完。企业家时间少更是如此。
3、50条书摘&&压力瞬间小太大多了。企业家爱学习,对好东西的吸收意愿很强烈。
4、收藏吧&&因为还是担心读不完,那就再push他们一下。
提出这些要素之后,起标题就变得容易多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朋友圈都在转发这条文章,几乎每个人都坦诚:确实没读完、果然好东西、读不完先收藏了&&都是这样的感慨。
当然后来你们看到的,所有这类型的标题,都是COPY我们的。
2、切中读者工作、生活中,最常见场景
理论上,一篇文章的内容越贴近用户生活,这篇文章越容易被点开。所以一个合格的编辑需要十分了解用户生活中的高频场景。
比如,咱们插坐学院小伙伴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有:打车、挤公交、偷看美女、跟上司沟通困难甚至吐槽上司(当然,我从不吐槽,我对何川总是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租房、逼婚、睡懒觉、加班等等。
当你的标题准确切入到这些常见场景时,被点开的几率就大得多。
以这篇文章为例:
《做PPT时,如何突出中文字体的美感与力量》(1天,阅读1000+)
它就较为准确的切入了一个基层员工十分常见的工作场景&&做PPT、做方案、做总结、做展示等等。
首先,做PPT这个技能是很多小伙伴都需要掌握的。其次,正值年终岁末,很多公司都要求员工进行年终总结或者新年规划,做一个有逼格的PPT是高频刚需。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是《如何突出文字的力量》就显得场景不够吸引人。文字包括很多种,英文还是中文?我们都知道,中文设计比英文设计更有难度。所以我们选择了更加具体的角度:
做PPT时,如何突出中文字体的美感与力量。
请记住,是中文字体+美感+力量,这三个要素对一个有逼格的PPT来说,缺一不可。
3、找关键矛盾,引发深度思考
有篇文章原标题是《打车软件和出租车司机的命运》。但就标题而言,我们很难看出它想阐述什么,很模糊,很宏大。
因为这是前阿里高管鬼脚七写的,所以我就点开了。但如果这篇文章是一个叫lucky的家伙写的,我可能扫一眼标题,不知所云,根本没有兴趣点开。
但细读文章之后,我发现挺有料的,还是整理关键信息:前阿里高管、打车软件火拼、最终的受害者(因为受害者有短期和长期之分,二者可能完全不同)
我决定用前阿里高管这个标签代替鬼脚七。有两个原因:
1)前阿里高管这个标签有权威性,人们信服就会点进来看看。
2)鬼脚七很多用户不清楚,有时候反而会起到反作用(熟人相轻,这算是小技巧吧)。
之所以&耸人听闻&的加上一个&受害者&,是因为大家天生对这类字眼儿、情绪比较敏感,会第一时间注意到这个标题。
类似的字眼还有很多,比如死亡、性、私生活、弱者、失败、结局、底层等等。
于是,我们决定让这些关键要素在标题里形成一个冲突:
前阿里高管解密:打车软件火拼,最终受害者是出租司机&(2天,阅读4000+)
为啥打车软件火拼,受害者竟然是出租司机?他们不是烧钱的最大受益者吗?为啥啊?读者越是感觉不可思议,越有可能会点开。
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起标题的技巧:漏大腿。
4、露大腿,不露底裤
为什么这样呢?
很简单,因为知道关键信息了就不点进来看了嘛!哦,不对,是我们直接告诉你结果,你就没有求知的欲望了。
以最近发在插坐学院的一篇文章为例,原标题是《王兴:互联网会根本改变所有行业,但不一定发生在最底层》。
说实话,如果这不是王兴说的,打死我都不会点进去看(其实就算王兴说的,我也犹豫半天要不要看)
琢磨一番之后,我们把标题改成:
王兴:我最近正在读1本书,思考3个问题&(1天,阅读1000+)
这就更好地切入了读书这个点,离生活场景更近,有些小伙伴可能也想知道,王兴想啥呢?也就顺手点开了。
但是为什么我们不直接把书名放上来呢?这就是漏大腿:标题里点出一个大家会关注的内容、引发好奇心,然后具体答案在文中呈现。
这个用好了是骗流量利器,但是用不好就容易沦为标题党。作为一个有节操的编辑,我在言论上从来都是反对标题党的!
Ps,这就是标题党:王兴:我最近在读全宇宙最牛逼的1本书,思考最有深度的3个问题&
另一个例子是:
知道恋人在厦门,80岁林语堂对妻子说:扶我起来&(1天,阅读2000+)
5、分清楚知名度与识别度
我们团队经常讨论的一对概念,是知名度与识别度。
什么是知名度?就是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个人或者企业。比如联想、比如柳传志。
什么叫识别度?就是一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有很强烈的标签印象,比如罗辑思维、比如罗胖。
在我们的判断里,识别度变得越来越重要,就是标题里要有鲜明的标签、个性化的内容。而不是泛泛的使用名人效应。
比如联想集团甚至不如中国最长寿、最大的民营企业,更有冲击力。比如罗辑思维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也不如一个350万粉丝的公众号更有特点。
举一个例子吧:拉里.佩奇,作为谷歌创始人,足够大佬,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谷歌创始人显然比拉里.佩奇更有识别度,所以标题里根本不需要提具体名字。同样,张幼仪就不如徐志摩前妻有识别度,也是同样的道理。
举例标题:
谷歌创始人&公开羞辱&员工后的第二天&(1天,阅读1000+)
徐志摩前妻:身为备胎,却活出女神范儿&(2天,阅读6000+)
6、有共鸣,让用户感同身受,觉得这是说给自己的&
用户越来越喜欢跟自己有关系的内容,或者说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思考与对比的内容。所以,我们说感同身受可能是好内容的基本标准。
我举几个具体的例子吧:
1)我还年轻,让我在穷一会儿&
贫穷但闪光,几乎是所有青春的共同特征,所以这个标题,像是一种自嘲,但慰藉心灵。
2)你有没有玩命爱过一个姑娘?
这是一个提问,我相信每个男生看到之后,都会戳中回忆与内心。
3)王石:我每天都坚持这五个习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王石每天坚持这五个习惯,你呢?
7、死磕细节,文字要干净,不能啰嗦
这点看起来最没有技术,但是做起来却最考验语感。
这个标题,就是一个啰嗦拖沓的典型:
万能的面馆,是如何用一条微博引爆传播的?
用了太多助词。如果现在再让我起的话,我会改成:
万能面馆,如何用一条微博引爆传播?
删了三个字,读起来也通顺很多。
当然,因为这点没有规律可循,做起来也更难。所以我们起好标题以后要多读,很多看上去没问题的句子,一读就发现毛病了。
当你熟练运用以上七点技巧时,起一个平均水平之上的标题应该问题不大。
但是!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就比如这篇文章:
罗振宇:还有比挣钱更有尊严的事儿吗?
琢磨一下,是不是更有冲击力?
我一听,的确啊!马上脱口而出:某人你太TM牛X了!果然标题还是你起得好&&(此处省略马屁若干)
调戏归调戏,但道理却是实实在在的,在阐述同一个道理或事实时,如果需要加强语气,就可以多用反问和设问等形式。
以上就是我这个新手三个月工作的一点心得,分享给大家。总而言之,文字工作需要的技巧真是太多了,真的要抱着敬畏的心去做。
最后,附上几个修改标题的示例吧:
原标题:七个心理寓言
修改后:你是不是一个自断经脉的打工族(强烈推荐这七个故事)
原标题:郁亮式&失控&
修改后:万科总裁郁亮:企业不再需要职业经理人了
原标题:滴滴打车初期推广史
修改后:滴滴打车初期推广全记录
原标题:王石分享三个故事:人为什么活着?
修改后:王石:为什么我都六十岁了还如此努力地活着?
原标题:柳传志5小时密谈:大企业非死不可吗?
修改后:咱真的低估了70岁的柳传志,对移动互联网的理解能力&【声明】:好推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需转载,请带上本文出处链接地址。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联系邮箱:,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
上一篇:下一篇:
风口上的暴风科技:三倍薪水抢人 欲延续高结缘五年,记录我与易到的“恋爱故事”滴滴砸10亿强推快车背后:服务升级 加速变周鸿祎雷军合影引发热议 或为360智能手机造腾讯牵手贵州百灵 慢病医疗2.0时代开启专访实习达人: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共享平CIBN互联网电视发布智能终端品牌 推电视产腾讯DMP,打造开放的品牌数据化营销生态有1亿用户的导航犬失败后,创始人的反思与从“极草”现象谈中药行业的发展
[][][][][][][][][][][]
[][][][][][][][][][][][]
[][][][][][][][][][][][]
风口上的暴风科技:三倍薪水抢人 欲延续高结缘五年,记录我与易到的“恋爱故事”滴滴砸10亿强推快车背后:服务升级 加速变周鸿祎雷军合影引发热议 或为360智能手机造腾讯牵手贵州百灵 慢病医疗2.0时代开启
建站热门文章
站内精华帖
麦开李晓亮:如何在智能硬件领域连续成功_如何利用博客来做SEO排名?只需四步就可以让你的网站栏目页取得排名2014最疯狂的淘客大赛-男友女友鞋类旗舰店网站内容打造策略:价值再利用没有了PR没有了快照 你还会换友情链接么?SEO外链建设无用论到底谁说的?谷歌开发儿童版搜索引擎,被迫就范还是理想稳定网站关键词排名我两招搞定网站和搜索引擎及SEO之间的爱与被爱
打开手机扫一扫
技术支持 深圳建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春校园题材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