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身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论谈谈有哪些不良学风

请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存在哪些不良学风,如何树立良好学风_百度知道
请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存在哪些不良学风,如何树立良好学风
提问者采纳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克服了旧的机械唯物主义根本形而上学和不彻底性。无论马克思实践哲学本身的显着特征,但也从其他哲学显著的迹象。这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实现了统一的科学革命上。
(2)一个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不崇拜任何东西,就其本质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革命性的。它改变了旧世界,改变现有的东西作为自己的使命和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活动的积极实践,特别是通过无产阶级的实践中,实现了旧世界的改造和新的世界与共产主义来取代它。
(3)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方面这意味着科学本身是建立在上述基础上,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意味着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想的发展的最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分不开的其他社会实践,更离不开科学的做法。它产于科学实践,反过来,以科学的实践指导世界观。
(4)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的统一。它是按照旧世界的客观规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是坚持旧世界的科学改造,遵循客观规律。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和统筹兼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盾运动规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否定之否定的基本原理
hgdfhdghdghd
09-04-22 &匿名提问 发布
选B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深刻反映了科学发展观所集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运用,是我们深刻领会和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的精髓和关键。要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兼顾的本领,更好地推进科学发展。 一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为一个整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把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与加强党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实现良性互动。坚持以宽广的胸怀把握全局,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以辩证的思维分析全局,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以系统的方法谋划全局,瞻前顾后、统筹安排。 二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联系起来,既考虑现在发展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需要;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既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讲究资源和生态环境效益。坚持实现阶段性目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保证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续发展。 三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看做辩证统一的整体,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善于抓住和解决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问题上,放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努力提高观察形势、分析问题的能力,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根本,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把握方向。 四要兼顾各方,综合平衡。把经济社会发展看做动态过程,深刻认识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既善于调动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鼓励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努力实现均衡发展,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不强求一律,不搞齐步走、一刀切,防止顾此失彼。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重要利益关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善于把握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使各个方面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得到兼顾。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道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辩证法有关道理,只有用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原理与方法论来说明。也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原理。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社会主义的共性,所以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所以要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运用认识论的有关道理,说明我们为什么必须&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和理论不是一层不变的,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在深度、广度等方面不断向前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一层不变的,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学风问题实质上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学风是否端正,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学风建设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省社科院院长万斌教授。  记者: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理论联系实际,是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应该如何深刻理解?  万斌:能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党历来重视学风问题,在80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倡导和实践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从实际中来并被实践所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学懂,也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用好。从党的历史上看,什么时候理论和实际结合得好,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因此,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在新世纪,我们党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带领人民不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立足于新的时代、新的现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进理论创新,继续拓展实践;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端正学风,努力在学风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记者:这些年来,我们党一直重视改进学风问题,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不良学风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而且还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我们如何有针对性地加以克服?  万斌:新时期不良学风的突出表现是照搬照抄、本本主义。有的只知照搬照抄,一切都以“老祖宗”讲过没有、讲了什么为标准;有的不顾国情实际,盲目照搬照抄外国的经验和模式;有的心态浮躁,要么轻视理论、忽视学习,要么搞实用主义,用来装门面;有的搞本本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熟视无睹,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勇气,等等。所有这些,都严重地妨碍我们完整、准确地掌握科学理论,严重地妨碍我们坚持、丰富和发展科学理论,也严重地妨碍我们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探索和解决。所以,坚决反对和清除不良学风,仍然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严峻课题。  记者:对党员干部来说,大家都知道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但在现实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呢?  万斌:要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必须抓好三个环节。首先要重视理论、学好理论,具体地说,既要认识理论的重要性,又要刻苦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其次,要深入实践,了解实际。再者,就是要做好结合的文章,形成一个机制、一个良好的氛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新形势和国内新情况,我们一定要开动脑筋,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结合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把学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其内涵包括三个层次:(1)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从变革的观点看,就会发现两者的情境意义与不断变化的可能性。(2)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在教学中师生发挥主体性,来共同创生课程,寻求内容转化与意义的重新建构。(3)课程作为教学事件。课程已由静态的书面文件变为师生不断创建的经验,成为动态的过程。课程与教学只有真正实现整合,才能从根本上贯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视野,提升教育主体的生命力。(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内在统一性课程与教学整合的视角自然涉及改革过程中两者的内在统一性问题。而事实上,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在于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就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乃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意。历史经验证实,只是课程教材的修订或只是教学模式的改进,最终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整体效果。我国建国以来的几次较大范围的课程改革足以证实这一点。因此,必须熟悉到课程与教学相互协调、相互适应、内在统一的重要性。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从这种内在统一性要求出发,有两方面问题需注重。一方面要寻求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意义,开展与课程相关的教学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应增强教学改革时的课程意识。近二十年来,我国教学领域的各项改革始终没有间断,包括局部的单项改革,也有综合性的整体改革,但结果经常是很难将改革的理论成效与课堂实践及学生的真实发展状态对应起来。关键在于我们对教学问题的把握缺乏课程视角,或者说课程意识不强,就教学来改教学。而实际上,教学改革更多关注的是效果,而课程改革更多关注的是价值。所以在处理教学改革问题时,不仅要想其可行性,还要关注其价值何在,谁将是受益者。只有在价值认可的前提下去追求效果,即从课程与教学整合的视角去解决问题,才有意义。总体上讲,确保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内在统一性,关键还在于革新意识:(1)要用整体“问题意识 ”取代封闭的“领域意识”。改革中牵涉的任何问题都具有课程与教学的双重意义,因此不能简单将其归于某个领域处置,进而导致理论上两套方案,实践中两队人马,各自为政。当务之急,是尽快形成对改革问题的整体视野和博大胸怀。(2)要用主动“求变意识”取代保守的“求稳意识”。变则通,不变则退。课程与教学的本质就在变革中生成、显现。这一点对实践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尤其重要。(3)要用前瞻性的“生态意识”取代现实的“功利意识”。改革的根本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而不能趋从于社会风潮甚至是个别官员的政治意愿。改什么、如何改,应遵从教育发展趋势与教学主体的需要。(三)“研究性学习”从实践层面促进课程与教学的整合“研究性学习”使我们看到,在实践领域中课程与教学走向整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1。无论是在“研究性学习”课程还是在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学科课程教学中,都鼓励学生突破教材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自己的直接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选择课题,并以“类似科学家的方式 ”开展自主探究。这一方面使课程内容处于不断变革之中,而不再是给定的确定性的知识文本,每个人从中都可以获得一种“心照不宣的理解”,从而使“研究性学习”课程成为“体验课程”、“自己的课程”、“无教材的课程”。另一方面,面对这样的课程,探究、建构和创造就成为师生的主要教学行为,从而摆脱了对间接经验的被动“熟悉”,教学也因此在创造性的互动中布满变化和不确定性。所以说,“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教学在变革中创生,在变革中融为一体。2。“研究性学习”使课程成为“一种教学事件”。与学科课程根本不同的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不追求确定的知识框架,甚至没有物化的课程形态(教材、教学辅导书),它动态地生成于教学情境中,存在于师生的教育性经验里,并最终反映在教学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师生而言,从课程目标的设计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再到课程实施中的调整,“研究性学习”课程时刻需要教学主体的参与和关注,反映他们的价值取向与发展需求,从而真正激活教学主体的生命活力。&!--Start--&3。“研究性学习”使教学成为“课程开发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中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促使教师的教授方式发生着相应改变。这种变化一方面加快了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重整、优化,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增强交互主体性的教学交往;另一方面通过为师生双方增权赋能、拓展空间,使得教学成为协同建构课程、创生课程的过程,基于课程领域的新的意义在教学中得以呈现。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在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动态整合与内在统一,而以整合状态存在的课程教学又有力地保障了“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 3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到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价观等方面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它对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行为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冲击。为了主动地适应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建立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有机衔接的良性机制,以便更好地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引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我们以信息与教育科学系的教师为主体,并吸纳了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40多位学生,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从2005年11 月至2006年10月,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点上的调查工作以陕西省渭南市率先进入新课程的四个县市为主,对象涉及到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五个层次,重点考察了14所中小学;面上的调查工作以参与的学生原籍为主,主要以原就读学校的老师、在校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为对象,涉及到13个省区的30余所中小学;还利用某高校函授面授对900余位教师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直接调查学校40余所(其中地市级城区学校6所,县乡以下学校38所),教育行政管理人员30余人,教师1200余人(涉及学校467所,其中县市区所在地学校119所、乡镇以下学校348所),学生800余人,家长37人。  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到新课程的理念、实施的保障系统、课程内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的转变情况。  调查工具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问卷、校长问卷、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各1份;不同人员的访谈提纲各1份。共发放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问卷30份,教师问卷 1200份,各类学生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管理人员30份,教师问卷663份,学生问卷 691份。听取市(县、区)、乡、校汇报30余场,召开教师与学生参与式座谈会26场;听课48节;并按访谈提纲对44所学校(小学9所、初中28所、高中 7所)的79位教师、116名学生、37位家长进行了个别深度访谈。  二、新课程实施状况  (一)课程管理保障系统  实施新课程以来,面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各教育机构按照“理念先行,制度保障,培训上岗,课题支撑,教研推动,点面结合,总结提高,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开展了富有创造性、实效性的工作,使课改健康稳步地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建立健全课改管理制度  《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纲要(试行)》颁布伊始,各地普遍成立了以政府职能部门一把手为组长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课程改革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各乡、镇、办、校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层层负责,制定方案,压实担子,落实责任。经过反复讨论,纷纷制定出台了操作性较强的管理制度,使基层的学校和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实施以及管理评估,都有了明确的认识,保证了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2.落实课改的保障措施  各地在教育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协调各乡镇办、学校积极筹措课改资金。被调查的几个县(市)近两年都累计投入课改资金近千万元,用于新课程实施的设施设备、资料建设和教师培训。并积极引进远程网络教育,建成以“现代远程教育”的“广电网” 为主,“校校通”为辅的交互网络,为中小学配置了卫星地面接收、光盘播放系统及投影仪、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先后添置各种教学录像资料、教育软件资料等,为课改提供了优质资源配备,基本满足了新课程实施的需求。有些县教育局教研室还编辑出版课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首先,统筹兼顾方法论是有客观根据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事物和现象,如果把它孤立出来,把它看作与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没有联系,那它就成为不可了解的毫无意义的东西。不仅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而且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各自以它的对立方面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不可分割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是统筹兼顾方法论的客观基础。 其次,统筹兼顾方法论是和现代科学的发展相一致的。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有机体论生物学,后来他把有机体论加以推广,发展成为完整的一般系统论。现代系统理论关于系统与层次、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结构、系统与功能的论述,丰富和深化了唯物辩证法,目前在科学管理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体性是系统论的重要原则,而统筹兼顾正是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全面考虑问题,做出适当安排。再次,统筹兼顾方法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提升。实践表明,坚持统筹兼顾,对于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中,利益矛盾更为突出,邓小平讲,“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我们的全部工作,我们的一切方针、政策、计划、措施,都必须立足于统筹安排,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科学地组织起来,使之发挥最有效的作用,以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最后,统筹兼顾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特性。唯物辩证法把世界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坚持用全面的和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列宁说过,“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僵化。”而统筹兼顾的哲学方法论,正是唯物辩证法全面性要求的具体贯彻和生动体现。为了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全面性要求,坚持统筹兼顾,以下几点是需要充分注意的:一是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全局是指事物的整体,局部是指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全局与局部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全局是由它的各个局部组成的,没有各个局部,也就无所谓全局。另一方面局部又依赖于全局,它是全局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全局,也就无所谓局部。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就是领导者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带全局性的问题上,顾全大局,局部工作要服从全局的战略要求。同时也要照顾局部利益,把各个局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二是统一性和独立性的关系。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事物之间,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是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同时事物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间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具有各自的特点,这是联系的具体性、多样性。如果说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表明了事物间的统一性的话,那么联系的多样性和具体性就表明了各个事物的独立性。任何事物都是处在又统一又独立之中,都是统一和独立的结合体。统一以独立为前提,独立以统一为基础。统一性和独立性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统一性与独立性的辩证关系表明,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把握统一性,又要注意独立性。如果只片面强调统一性,不允许有独立性,什么都限制,卡得很死,就会失去生机。如果一味强调独立性,根本排斥统一性,随心所欲,就会导致混乱。因此,坚持统一性和独立性的辩证统一,必须反对以上两种倾向。三是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我们面临的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从实际出发,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抓住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全面部署,重点突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搞短期行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摘要]现代绩效管理理论认为,科学的绩效管理是激励的科学依据。通过对我国高校现行的激励机制的阐述,指出其不足之处在于:薪酬设置不合理,人才流动性差,对教师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物质激励和长久激励难以有效结合。从而提出在高校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途径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战略,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建立切实可行的考评体系,找到物质激励和长久激励的契合点等。   [关键词]绩效管理 高校教师 激励机制      高校是比较具有现代色彩的组织,高校科学地运用绩效管理理论来对教师进行考评和激励,对高校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世界教育产业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校要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高校要想获得成功,关键在于留住人才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师资结构搭配合理、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良好契机之下,通过对高校教师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对我国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绩效管理理论与激励机制      1.绩效管理理论概述   绩效管理是上个世纪西方比较成功和普及的管理方法。绩效一般是指“成绩、成效”,绩效管理是现代组织广泛运用的一种以开发人力潜能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模式,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组织的领导者和员工全部参与进来,领导者和员工通过沟通的方式,将组织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经理职责、管理方式和手段以及员工绩效目标等管理的基本内容确定下来。在持续不断的沟通下,管理者帮助员工排除工作过程中的障碍,提供必要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与员工一起共同完成绩效目标,从而实现组织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要成功运用这一管理系统,重要的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根本上澄清绩效管理的理念。绩效管理理念认为,第一,绩效管理是从战略高度提升组织效率的手段而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调节组织关系的工具。第二,绩效考核不等于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工作的一个环节。第三,绩效管理的主体是所有的直线经理与员工,而不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第四,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逐步完善的体系。第五,绩效管理要辅之以有针对性和持续性的培训。第六,绩效管理必须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相配合,任何一个体系都不可能独立的发挥其作用。所以,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的有效实施必须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职位分析、职位评价及薪酬体系等内容一致,形成有机整体,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2.绩效管理理论是激励的科学依据   只有依据绩效管理理念的科学内涵来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根据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组织以及组织中的成员进行考评,才能够得出科学合理的考评结论,从而依据考评的结论对组织及其成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根据组织及其成员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制定科学的激励措施和手段,才能够更好地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推动组织发展进步。      二、高校现有的激励机制及不足      随着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高校教师队伍的有效管理和激励在高校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近几年推行的高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都根据现代化的绩效管理理论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采取各种激励手段,对高校教师进行激励,以期吸引和稳定优秀的教师。   1.我国高校现行的激励机制   我国高校近年来为了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优秀教师人才,纷纷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采取了很多激励措施对教师进行激励。综合国内高校的绩效管理现状,我国高校现行的激励机制主要有:第一,进行薪酬制度改革,岗位薪酬和绩效薪酬相结合。我国现在很多高校实行的都是教授年薪制、主讲教师年薪制等岗位定薪制。在岗位定薪制的基础上,结合年终考核,按照不同职务标准、工作数量和质量的乘积发放教师工资。第二,工作稳定性激励。我国高校教师工作稳定性极高,“能进不能出”的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教师一旦通过招聘被高校录用,很难有出口机制,学校几乎不能辞退高校教师,除非高校教师主动辞职。第三,根据教学科研情况对教师实行分级管理。根据教师的教学科研实际情况,把教师分为学术大师级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5岁以下的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5个层次。试图以此造就一批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科带头人和尖子人才,同时为高校的中青年教师提供发展空间,满足中青年教师继续学习、不断发展自身的需要。第四,推行聘任制。2000年6月,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化高校人事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0]59号),《实施意见》明确规定:通过制度创新,配套改革,废除终身制,推行聘任制度。目前,多数高校开始实行了教师职务聘任制。这一制度的推行有利于选拔人才,充分激励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的水平;有利于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实现教师结构的合理化和效益的最优化;我国高校现行激励机制在一定时期内,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广大高校教师科研教学的积极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不足之处也逐渐暴露。2.我国高校现行激励机制的不足之处   我国高校现行激励机制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激励的手段相对单一,各种配套制度还不够科学完善,同时高校不太注重教师的层次差异性和起点差异性,忽视了对教师内在的精神情感的激励,物质激励尚不够,教育培训激励力度不够等问题。具体分析,我国高校现行激励机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薪酬设置不合理。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主要包括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两部分组成,基本薪酬由国家规定的职务工资、标准津贴和规定的各种津贴等组成,绩效薪酬是根据教师对高校所作的贡献决定的,如教学业绩、科研业绩等。相关调查表明:高校教师对其收入表示基本满意、满意的占30.8%,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约占67.7%,其中表示很满意的人只有0.5%,表示很不满意的有20%。可见,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工资收入普遍提高,但教师总体上仍然不太满意其收入,收入水平与教师的期望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同时,北京商情公司调查表明,45岁以下的教师想跳槽的最主要原因为收入的占41%。可见薪酬是否合理对于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着重大影响。   (2)人才流动性差。高校教师人才流动的不合理流动主要表现在:高校教师能进不能出,缺乏淘汰机制;在学校内部教师能上而不能下,缺乏上下流通的渠道;在学校之间教师不能自由流动,缺乏交流机制。这样都不利于高校自身的师资队伍优化,也不利于高校教师队伍的合理更新。   (3)对教师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评应该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师的工作行为、工作态度和工作结果进行考核评估,从而得到有关教师工作的准确信息,以此来评定教师履行职责的程度,以确定教师的待遇的过程。但实际工作中,高校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考核手段并不够科学,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教师工作中的成绩与问题,不能给教师奖评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使教师的进取心、责任感和成就感减弱,同时引发了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矛盾,降低了教师绩效评价的激励作用”。   (4)物质激励和长久激励难以有效结合。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中存在物质激励和长久激励难以有效结合的问题。许多高校通过提高工资,增发奖金等物质激励方式来稳定教师。虽然优厚的待遇对教师稳定很重要,但只靠优厚的待遇却不能长久地使教师队伍隐定。很多常常忽视对教师情感上的激励。高校管理者很少深入教师基层,了解教师的实际困难,并帮助其解决生活、工作中问题,真正成为朋友。导致教师对高校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一旦有机会去待遇更好的高校,教师人才就会流失。   三、在高校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途径      在此背景下,对高校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激励,高校努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就凸现出来了。综合国外一流高校的科学管理经验和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在高校建立有效激励途径必须坚持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不动摇,同时以人为本,兼顾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根据上文高校现有激励机制的不足,在高校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途径如下。   1.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战略   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战略,目前各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以及地方财政,基本工资有固定的标准,可以在奖金、津贴的分配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整。建立起以职位工资为基础,突出能力和绩效工资结构的激励型薪酬模式,再根据教师在本校的情况以及教师的工作能力和表现,来决定他们的实际工资。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2.引导人才的合理流动   高校的人才流动与高校稳定发展之间存在一个悖论,人才流动过快,能够促进学识传播和交流,但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受到极大的挑战,人才流动过慢,虽然能够保证高校稳定,但是高校发展往往会陷入僵化和落后的局面。因此,人才流动的度一定要把握好。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教师进行良性流动,促进教师人才合理配置。   3.建立切实可行的考评体系   高校应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考评体系,根据不同教师之间的不同特点,根据不同岗位之间的不同特点,根据不同学科之间的不同特点,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针对不同的群体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考评从而为不同的激励提供依据。   4.找到物质激励和长久激励的契合点   高校应找到对教师进行物质激励和长久激励的契合点,一方面加大对引进教师的物质激励,在薪酬方面可采取年薪制、津贴期权制和协议工资等多种方式,另一方面多采取精神激励,高校管理者要时刻注意关心教师的工作、生活、学习,尽量提高教师的待遇,对于教师的合理要求高校必须加以重视并认真解决。对待教师应以情感人,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工作上给予肯定、感情上给予温暖,并在细微之处多下功夫,这样才能增强高校的吸引力和教师的满意度,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达到有效激励的效果。      四、结语      现代科学的绩效管理理论和思想正在越来越多的被各类组织所运用,利用科学的绩效管理理论对我国高校激励机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研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科学的、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和途径来促进高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我国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首先,统筹兼顾方法论是有客观根据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事物和现象,如果把它孤立出来,把它看作与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没有联系,那它就成为不可了解的毫无意义的东西。不仅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而且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各自以它的对立方面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不可分割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是统筹兼顾方法论的客观基础。 其次,统筹兼顾方法论是和现代科学的发展相一致的。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有机体论生物学,后来他把有机体论加以推广,发展成为完整的一般系统论。现代系统理论关于系统与层次、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结构、系统与功能的论述,丰富和深化了唯物辩证法,目前在科学管理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体性是系统论的重要原则,而统筹兼顾正是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全面考虑问题,做出适当安排。再次,统筹兼顾方法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提升。实践表明,坚持统筹兼顾,对于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中,利益矛盾更为突出,邓小平讲,“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我们的全部工作,我们的一切方针、政策、计划、措施,都必须立足于统筹安排,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科学地组织起来,使之发挥最有效的作用,以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最后,统筹兼顾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特性。唯物辩证法把世界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坚持用全面的和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列宁说过,“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僵化。”而统筹兼顾的哲学方法论,正是唯物辩证法全面性要求的具体贯彻和生动体现。为了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全面性要求,坚持统筹兼顾,以下几点是需要充分注意的:一是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全局是指事物的整体,局部是指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全局与局部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全局是由它的各个局部组成的,没有各个局部,也就无所谓全局。另一方面局部又依赖于全局,它是全局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全局,也就无所谓局部。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就是领导者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带全局性的问题上,顾全大局,局部工作要服从全局的战略要求。同时也要照顾局部利益,把各个局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二是统一性和独立性的关系。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事物之间,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是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同时事物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间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具有各自的特点,这是联系的具体性、多样性。如果说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表明了事物间的统一性的话,那么联系的多样性和具体性就表明了各个事物的独立性。任何事物都是处在又统一又独立之中,都是统一和独立的结合体。统一以独立为前提,独立以统一为基础。统一性和独立性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统一性与独立性的辩证关系表明,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把握统一性,又要注意独立性。如果只片面强调统一性,不允许有独立性,什么都限制,卡得很死,就会失去生机。如果一味强调独立性,根本排斥统一性,随心所欲,就会导致混乱。因此,坚持统一性和独立性的辩证统一,必须反对以上两种倾向。三是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我们面临的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从实际出发,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抓住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全面部署,重点突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搞短期行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合自身谈谈中国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