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的开采到底取得了什么突破

中国页岩油开采面临哪些问题?
按投票排序
知乎处女答。答主其实是从事页岩气产能分析相关研究的,页岩油虽然有一定相关性,开采技术也较为相似,但是我对中国页岩油地质资源特点和分布方面谈不上特别深入的了解,试答如下。页岩油气开采面临的问题种类很多,从经济的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吧(1)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影响了开发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2)是否有成熟的技术,决定了技术可行性和开发成本(3)当前和未来的油气价格是否能够盈利(4)政策法规是否友好,生产合同制度怎么样(5)其他如稳定的市场、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等等楼上已经有答主从资源的角度分析了,我这里补充另外几个角度。(1)技术角度,个人认为国内技术还不完全成熟。页岩油和页岩气开发技术没有本质的差别,关键都是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2010年美国天然气价格下跌,很多原先的页岩气开发公司直接转向了页岩油市场,导致页岩油产量也迅速增长。从我国页岩气的发展来看,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已经取得一定突破,比如自主研发的压裂车、桥塞在涪陵都已成功应用。涪陵页岩气的完井成本从早期的上亿元降低至8000万、6000万,中石化的目标应该是5000万以下。但是其他地质构造的复杂区域,以及陆相页岩气的钻完井尚未完全突破。延长陆相页岩气的产量依然较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国的页岩油资源主要是陆相的,这意味着北美的压裂技术不完全适用。所以技术上仍然需要攻关突破。(2)目前的油价(45美元左右)下,个人认为对于起步阶段的页岩油井盈利有困难。最近的油价比较呵呵。关于北美页岩油成本的估计不确定区间较大,一般引用都是40~65美元/桶,这个区间盈利就比较困难了。不过最近在看《The Boom》一书中写到2009年Bakken页岩的页岩油成本只有18美元/桶。而我国目前勘探开发较为有限,只有大庆页岩油/致密油项目和新疆三塘湖盆地和Hess的国际合作项目,不算大庆的项目截至2014年9月大约有20多口探井(答主暑期实习期间统计的,没有更新)。和页岩气一样,页岩油在起步阶段的勘探项目投入成本肯定较高,短期盈利较为困难。另外插一句,目前中国 (shale oil)的勘探开发非常有限,所以目前资源量的具体数字存在较大不确定性,EIA估计320亿桶,石勘院2013年估计220-440亿桶。2014年2月国家“973”计划“中国陆相致密油(页岩油)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在北京启动,该项目研究我国陆相致密油(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有利区预测和储量规模三大勘探生产需求。相信这一项目的成果能够增进我国页岩油资源的理论基础,指导开发生产。(3)生产合作制度和页岩气不同,仍然在常规油气框架下运作,经济性制约了垄断国企的开发热情。页岩气是独立矿权,公开招标,打破了“三桶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加上延长)的垄断地位,促进了这一领域的竞争。当然没有油气生产经验的企业能不能完成好这一任务是另一个话题了。而页岩油仍然在常规油气的框架下运作,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不确定未来会不会开发海上页岩油)和延长石油有权开发,这就意味着页岩油开发的进度仍然由“三桶半”来把握,在仍然有开发成本较低的常规石油资源的情况下就会缺少开发页岩的动机,当然他们也会面临来自政府高层的政治任务压力。不过随着页岩气竞争的开发,低成本的新技术也可以应用于页岩油的开发,仍然是增强了这一领域的竞争性。总结一下,答主认为目前中国对于页岩油资源的勘探开发程度有限,对于资源富集、成藏、分布的理论基础研究十分必要。技术环节得益于页岩气开发已有一定累积,但仍需要进一步突破,尤其是适用于陆相页岩的钻井压裂技术。页岩油和页岩气的矿权制度不同,仍属于常规油气体系,未来的储运也与常规石油一样。在目前的油价下,开发页岩油对于石油公司而言经济动机不足,但是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增加石油供给的长期战略角度,是十分必要的。
题主所说的是页岩油。页岩油的开采很早就开始了。因为不值所以在19世纪下半叶冷下来。现在基本上只有中国,爱沙尼亚和巴西在“大量开采”。它的开采方式主要是加热母矿层使石油蒸馏。Wikipedia: 技术问题:总之有很多东西还是在学外国已有技术,比如对小颗粒页岩的处理,还有一些新的更有效更环保的技术(fluidized bed, in-situ等)。环境问题:即使不用水力压裂(页岩气的开采方式),开采页岩油用水量也是非常大的。水主要用来冷却蒸馏系统末端,以及清洗烟尘。每桶油的开采,需要1到5倍的水的参与。这对当地的环境是很大的负担,而且外加污水处理的问题。看一下中国页岩油的几个主要地点:老地方抚顺,吉林,茂名,和要开采的地方甘肃,新疆。新地方明显缺水。
中国具有丰富的页岩气和页岩油储量,勘探潜力巨大,集中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四川盆地、扬子地台、江汉盆地和苏北盆地。中国拥有4746 Tcf①的页岩气地质储量,页岩以湖相和海相沉积为主。其中技术可采储量1151 Tcf,分布于四川盆地(626 Tcf)、塔里木盆地(216 Tcf)、准噶尔盆地(36 Tcf)和松辽盆地(16 Tcf),剩余的222 Tcf分布在规模较小、地质构造复杂的扬子地台、江汉盆地和苏北盆地。同样,中国页岩油勘探潜力也很巨大,地质储量约为643 B bbl②。由于页岩多为湖相沉积页岩,富含粘土矿物,不利于水力压裂技术的开采,技术可采储量较低。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松辽盆地的技术可采总储量为32.2 B bbl。图表
1 中国页岩油气盆地分布图页岩极强的非均质性决定了开采的复杂性。同一区块相邻的井位产量可能会有明显的不同,同一个位置不同层位的产量也可能不同,同一层位不同深度产量还可能不同。预测一个区块的页岩油气产量则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打更多的井。此外,影响可采资源量的主要因素还有: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页岩呈水平层状分布,且开采周期短,需要不断的打井,资金投入大,效益小。水平井技术能够把尽可能多的页岩用一口井连接起来,极大地降低了开采成本。页岩是低孔低渗的储层,需要足够的外界压力驱使油气排出。水力压裂技术能够提供外界压力并可造成微裂缝作为排烃通道,提高采收率。页岩的矿物组成成分。脆性矿物在外界压力下容易产生裂缝。粘土矿物含量低、脆性矿物含量高的页岩有利于在水力压裂过程中产生微裂缝。地质结构的复杂度,特别是断层的分布。断层的存在可能影响水平井的长度,还可能导致地层水进入页岩储层而减小渗透率和含油或含气饱和度。图表 2中国盆地页岩油地质参数表(1)③图表 3中国盆地页岩油地质参数表(2)从以上三个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的主要页岩油和页岩气盆地:四川盆地、江汉盆地、苏北盆地和扬子地台组成的中国页岩走廊。为典型的海相沉积,石英含量丰富,具有和美国页岩相似的寒武-志留系黑色页岩。四川盆地作为中国最早的页岩气开采地区,拥有天然气管道、充足的地表水来源、位于主要城市周边等优势,开采区域主要集中在断层相对较少、硫化氢含量低的川西南第四系地层。相邻的扬子地台、江汉盆地、苏北盆地地质构造相对简单,毗邻重要城市,所以也有很好的开发条件。塔里木盆地。主要为埋藏相对较深的寒武-奥陶纪的海相沉积黑色页岩。由于地处偏远以及埋藏很深,还未进行页岩油气的开采。盆地构造相对简单,但是绝大多数页岩都埋藏很深,少数被抬升至可开采深度的页岩的TOC值却很低(1%~2%)。高含氮杂质和喀斯特坍塌构造也是开采需要考虑的问题。水平井技术已经运用于盆地中致密油气的开采,对未来应用于页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准噶尔盆地。虽然不是最丰富的含页岩油气资源盆地,却有着最优的页岩地质条件。二叠纪的湖相页岩厚度大,平均厚度可达300米;有机质含量丰富,平均TOC值高达4%,最大可达20%;并且地层内压力大,地质构造极其简单,利于开采。主要的风险来源于湖湘页岩脆性组分含量相对于海相页岩要少,压裂过程中效果较差。松辽盆地。作为中国最大产页岩油区域,发育一套处于生油或生湿气窗的晚白垩系页岩。虽然这些富含有机质页岩是湖湘页岩,脆性含量低,但由于本身地层超压和自然裂缝的存在,对于开采还是有利的。有利区带位于孤立的半地堑,深度在300m到2500m不等,断层较多。吉林油田已经开钻一口水平井并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开采了一套致密砂岩储层,这口长1200米11段压裂的井也可以用于未来的页岩油储层。吐鲁番-哈密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发育一套二叠纪富含有机质湖湘页岩,处于生油到生湿气窗。柴达木盆地中孤立断层边界的洼地发育早三叠泥岩,TOC较高,倾向生油,但是埋藏很深。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简单,三叠纪的页岩TOC值低并且粘土含量高达80%;而石炭和二叠的泥岩含煤高,脆性含量低。综上,虽然中国页岩气和页岩油的储量丰富,但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严格的地质数据控制、不成熟的技术以及高额的开采费用,导致可采资源量不足地质储量的5%,决定了大规模的商业开发仍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注:① :1万亿立方英尺(Tcl)= 283.17亿立方米(m3)② :1 B bbl =10亿桶,1 桶(bbl)= 0.159立方米(m3)
③: 数据来源EIA,截止2013年6月
先占个坑,回头写等人中,先写一点。大家都知道国内的地质环境比较复杂,用某位老教授的话说,相当于把一个盘子摔碎的感觉。这和南亚次大陆和欧亚大陆的互动有关。页岩油气的形成环境和常规油气没区别,只是储藏环境不一样,现在的勘探方向基本上还是过去有过勘探历史的盆地。国内的沉积环境以湖相为主,比起海相沉积来说油藏连续性等条件较差,这也是困扰中国石油工业几十年的客观制约。目前唯一取得突破的页岩气项目就是重庆焦石坝了,少见的海相页岩,但是同一地层其他区块以及其他地区的海相页岩还没有突破。现在国企外企民企处于三方角力的状态。国企有区块有一定的技术,民企没技术有区块,外企有(?)技术没区块,只能和前两者合作。另外页岩气的广泛使用还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加气站和燃气工业设备改装等等。写到这想起问题是页岩油。既然页岩气的处境都不甚明朗,页岩油其实更不太明朗。其实对于国企来说页岩油不是什么新事物。在过去的长期勘探过程中国企发现很多含油但是难以开采的油藏,多半浅尝辄止或者直接略过。这些资源多半属于页岩油的这个范畴。因为油的物性远比气复杂,如果碰上高粘重油,仅有压裂创造流动通道是不够的,而传统的二次三次采油方法目前没有在页岩油项目实践的先例,因为预期不高,所以优先考虑的还是页岩气附带的凝析油和轻质页岩油。
大多数人都输在起跑线上,而他们都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这是分割线========================1、态度美国是举全国之力发展页岩气革命。美国人总是那么幸运,伟大的克林顿刚刚下台,又来了一个伟大的奥巴马。奥巴马之所以伟大,因为他亲手铸造了美国未来五十年的辉煌,他主导了这次以页岩气为代表的经济革命。为了经济改革,他导演了金融危机,等金融危机淘汰一批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人和经济单位以后,经济会从原来的废墟上拔地而起,且更加合理,更加强大,利用黄金暴涨来对冲美国可能面对的金融风险,然后他再利用黄金价格暴跌,来拉升美元和美国经济。今天的美国就像疾病洗劫后的兽群,异常强壮,那些有使命感的中国知识分子只能看着流口水。东亚、欧盟能源严重不能自己,美国可以能源出口,这就是竞争力。中国是印钱发展房地产,钱这个东西顾得了房地产,就顾不了页岩气。只见天朝人报写道:“页岩气革命不过是个骗局。”那过去五百年的落后也是骗局?中国面对新兴的工业革命------页岩气革命,态度是熟视无睹,再或者是破口大骂。========================这是分割线========================2、技术上个世纪美国开始投资页岩气,美国政府从税收、政策、法律一路开绿灯,当时的中国也全力以赴开发页岩气,喊了一大堆口号,今天关键性技术是一项都没有。========================这是分割线========================3、数量一共打下了63口钻井,不到美国的0.07% 。========================这是分割线========================4、企业上一张蛋糕图。上一张蛋糕图。美国是一群狂热的民营企业,中国是中石油、中石化,还有一批连页岩气是什么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地方国有企业跑马圈地。今天我们已经失去了十五年的时间,可问题是我们还要继续落后五十年,这就是我们的命,因为民族资本的咽喉被官僚资本紧紧的扼住。 ========================这是分割线========================5、国际价格页岩气副产品原油产量过剩导致国际油价下跌。页岩气副产品原油产量过剩导致国际油价下跌。人们恐慌的排队买天然气,害怕发改委找借口涨价。伴随着美国天然气的产量第一次超过俄罗斯,美国的页岩气规模经济效应已经开始冲击煤炭、天然气、石油、成品油市场,在中国市场已经出现了美国的超低价煤炭,假如中国开放市场,中国的成品油、天然气、石油都将出现暴跌的局面,假如中国不开放市场,中国的能源价格将长期居高不下。其实这些都不是我想说的,我想说的是,由于未来五十年的高价能源,中国将失去竞争力,伴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巨幅波动,中国的传统能源生产企业将出现大规模的亏损和倒闭,中国怎么应对?或许这就是中国过去五百年为什么落后的真实原因,我有幸看到了这个历史的瞬间,========================这是分割线========================6、补贴中国页岩气补贴0.4元/方,前提是能拿到企业牌照,还要有开采技术,所以说补贴本身就是画饼充饥。========================这是分割线========================7、资金没有企业,没有技术,没有资金。假如你真的想支持页岩气开采,那就去买中石油吧,不怕死就去买。不是有个笑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这是分割线========================8、水资源缺乏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这是分割线========================9、一次性投入过高中美对比,美国经过高油价,已经收回成本,甚至还有盈余,对于一些中低难产的气田,想关就可以关闭。而中国这个时候投入后页岩气时代,怎么收回成本都是一个大问题。========================这是分割线========================10、基础建设费用甚巨由于政策风险过高、技术门槛过高、市场风险过高、还有不公平竞争,在荒原里修公路,拉电线真的划得来?除非是有钱任性的螃蟹。========================这是分割线========================11、加工储存运输青岛马路大爆破还余音绕梁,安全成本需要多高,我们的企业往往把安全成本忽略不计,可安全成本和风险就在那。========================这是分割线========================13、天然气开采费用偏低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开采成本只有0.3元人民币,远低于页岩气。对于页岩气的竞争对手天然气生产的价格想低就低,想高就高,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太高。========================这是分割线========================14、主动权美国占有先手,这就让中国很被动。而沙特和美国能玩得起,沙特每桶石油的开采价格是两美元,美国是印刷绿死人头的专业户,中国怎么玩得起?你看中国从来都不缺气,问题是接不上气。你看中国从来都不缺气,问题是接不上气。
是之前答过的一题了,当时用的是繁体,没有改过来,都能看的明白吧。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煤炭消費佔全球近五成。在能源安全與環境保護的壓力下,中國政府把目光投向國內頁岩氣開發,以期複製美國的經驗,提高能源自給率。以美國爲對比,中國頁岩氣開發有這麼幾塊短板:1作爲技術革新誘因的知識產權法律不夠明晰:頁岩氣不像打石油那樣鑽個洞就可以採到油那樣簡單,是一種對技術性要求較高的作業。需要通過某種方式把儲存于岩層中的可燃氣體一點一點的吸出來。比較普遍的是採用水力壓裂法,這種技術就是向地下註入含有某種化學物質、沙與水的混合物,以壓裂含有天然氣的岩層。但這種技術並沒有被中國企業所完全掌握,而要激勵技術的創新,保護知識產權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科斯定理說過了:產權的界定是交易發生的前提,會達致最大的產出結果,這是經濟學上被證明無數次的真理。中國頁岩氣的成功不得不解決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同時,在藉助外國技術方面,由於中國善於模仿和逆向工程的習慣,讓西方的石油公司極其小心保護其知識產權,他們的關鍵技術被保留。這些因素加起來,導致中國開採的難度很大、成本非常高。2市場競爭,中國開發頁岩氣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兩家國企的傾向,而不是一個開放的市場,就像美國那樣,任何企業都可以勘探開採。可以說,美國的成功源於開放競爭的市場,沒有競爭不可能大幅降低成本。美國的油氣開採系統有幾千上萬家企業,而中國只兩家主導。如果美國的頁岩氣90%以上被艾克森美孚或雪佛龍所擁有,不會有今天的開採速度。自然,政府對現時速度失去耐心,開放民間投資。國土資源部將啟動第三輪頁岩氣招標,但據說民營企業熱情大不如前。原因是開採的不確定性以及前期的投入成本,這凸顯另一個問題:市場化不足的還有資本市場。長期以來貸款利率被央行壓低,效率較高的中小企業很難同國企爭奪貸款,而頁岩氣開發的前期投入成本很高。周小川今年提出爭取兩年內實現利率市場化的目標,在現今經濟下滑的環境下,很有可能頂不住保增長的壓力而“放水”。而美國頁岩氣革命的決定性因素自然包括資本市場的支持。3埋藏的分佈與地質條件,國土資源部說中國的頁岩氣可採儲量是25萬億立方米。與美國的24萬億相當,但埋藏條件大不如美國。這是中國頁岩氣分佈圖:看到了嗎?大部分埋在塔里木、準噶爾、鄂爾多斯和華北這樣缺水嚴重的地區,水力壓裂法無計可施。四川呢?那里板塊活動太活躍,以至岩層斷裂破碎,山間谷底也分佈着大量村落。4價格因素,長期以來,天然氣價格被人爲壓低,天然氣開採在商業上難以盈利,這使得民營企業投資缺乏商業動力。漲價自會激發更多的資金投入頁岩氣開發。最新的消息是,今年8月12日,發改委宣佈決定自9月1日起上調非居民用氣存量氣門站價格,每方提0.4元(增量氣不變)。這可能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他當然不敢上調居民用氣價,那會被口水淹死。加上最近的欧佩克“割价保量”策略,全球石油价格暴跌,这对开采页岩气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不仅如此,还会延缓向新能源技术过渡的进程。普利策奖拿到手软的托马斯 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上也有一篇文章对这个说的比较清楚其他的還有基礎設施建設較落後,不要看高鐵蓋得那麼快。那些儲氣量豐富的地區如新疆陝北,莫說管道,幾百離地荒無人煙,而又遠離經濟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民營企業的困難是,若他們取得開採權並產出氣體,他們不得不支付一筆價款以“借用”中石油中石化的管道。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是在氣田附近修建天然氣壓縮廠,讓企業以汽車把天然氣運出那些山溝谷壑。這一切都在提高採掘成本。國家能源局《頁岩氣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2015年頁岩氣產量目標是65億立方米,2020年頁岩氣產量力爭600——1000億立方米。最近的能源局十三五能源規劃會議則把後者下調至300億立方米。現時的數據是,中石化的首次商業開發的涪陵頁岩氣田截至今年九月的總產量爲8億方,他們的目標是今年達到18億方。而中國2012年的頁岩氣產量是0.5億方。这是两个月前的新闻了:粗的看,政府的產量目標能否實現前景未明。雖然長期來說,中國頁岩氣產量有很樂觀的提升空間,但並不代表短期內會如美國那般革命性轉變。因爲在中國,這更多取決於非技術性因素。
水力压裂是目前比较重要的技术,如果用水力压裂开采,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中国有大量页岩气储量的地方,水资源都比较少。
刚好看到几篇由参考消息摘选的外媒报道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5日报道,由于复杂的地理条件以及多数石油、天然气和油气管道基础设施为几大国有企业所有的法律体系,中国页岩气发展比官员们希望的要慢。目前面临的问题有:缺水报道称,中国发现,复制美国的页岩战略——即使有美国的帮助——也比预想的难。水力压裂法是利用高压将数百万加仑的水、沙和化学物质注入水平井中,压碎页岩,释放出天然气。美国的页岩层多数较浅,容易达到,并且岩石容易压裂。中国的页岩层大多较深,往往在不适宜人居住的地方,因此用美国的水力压裂技术难以奏效。更糟糕的是,有些规模巨大的页岩气蕴藏于四川这样的地区,那里饱受地震或缺水的困扰,使水力压裂法更难派上用场。成本高:1)地质条件更为复杂;2)“两桶油”国企效率低下报道称,与北美的情况相比,中国的页岩层往往比较深,地质条件也比较复杂。总部设在瑞典的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埃利奥特·布伦南说:“由于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中国开发页岩气的成本往往要高于美国。”其他成本源自落后的管线基础设施和国有垄断企业的主导地位。彭博新能源财经最近在一份报告中警告说,到2015年,中国的页岩气生产成本将是美国同类项目的两倍以上。报告说,增加页岩气产量需要提高用气价格或政府补贴。
中国进军的时间还是太短了
现在只有中石化重庆涪陵的项目出油 前段时间的勘探井都是没有找到油气显示 然后页岩气的钻井成本都是几千万的吧
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
中国页岩气储量非常丰富,开采只是时间问题。高票回答基本把主要的问题都说完了。前几天看了几篇关于shale gas的报道,这里简单说一下另一个问题。就是对当地环境的严重污染,即使在页岩气开采比较发达的美国,关于水力压裂(fracking)这个方法,依然是争议不断。(注意:水力压裂相对于传统开采化石能源的方法相对来说更为清洁,这里只是说对当地环境的污染。)下图是水力压裂的具体方法:简单来说,水力压裂就是将大量的水和泥沙冲击入页岩层,从而将页岩气从页岩层中解放出来。冲下去的混合液体中主要成分除了水和沙之外,有0.8%是化学物质(因为水力压裂方法需要大量用水,因此即使0.8%也是很大的数目)。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化学物质到底是什么?然后美国的这些石油巨头告诉媒体,“对不起,这是行业机密。”如果只是一些简单的化学物质还好,但是根据环境组织在页岩层附近地下水的取样测算,估测有大量是有毒或者致癌物质。简单来说,水力压裂就是将大量的水和泥沙冲击入页岩层,从而将页岩气从页岩层中解放出来。冲下去的混合液体中主要成分除了水和沙之外,有0.8%是化学物质(因为水力压裂方法需要大量用水,因此即使0.8%也是很大的数目)。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化学物质到底是什么?然后美国的这些石油巨头告诉媒体,“对不起,这是行业机密。”如果只是一些简单的化学物质还好,但是根据环境组织在页岩层附近地下水的取样测算,估测有大量是有毒或者致癌物质。如下图:不只是地下水污染,包括地震,地壳下陷,天然气泄漏等更多相关事故也时常发生。而且由于石油公司的保密措施,无法确定这些事件与开采页岩气是否相关。不只是地下水污染,包括地震,地壳下陷,天然气泄漏等更多相关事故也时常发生。而且由于石油公司的保密措施,无法确定这些事件与开采页岩气是否相关。另一点很重要的问题是,目前美国和欧洲页岩气丰富的地区大多位于人口密集区。下图是美国页岩气分布:除了少量分布于中西部地区外,美国大量的页岩层位于东北部及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由于当地居民的反对,目前主要的开采地还是位于中西部的Bakken,Gammon,Mowry等地区。(Marcellus也有开发,但是由于种种阻碍,近几年越来越难以为继。)而地小人稠的欧洲虽然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但是奈何人口太过密集。Marker Miller在2011年对英国Singleton地区的页岩气曾经进行过尝试开采,结果引发了两次不明原因的地震,在欧洲掀起一股反页岩气热潮,之后欧洲的页岩气开采便陷入低潮。除了少量分布于中西部地区外,美国大量的页岩层位于东北部及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由于当地居民的反对,目前主要的开采地还是位于中西部的Bakken,Gammon,Mowry等地区。(Marcellus也有开发,但是由于种种阻碍,近几年越来越难以为继。)而地小人稠的欧洲虽然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但是奈何人口太过密集。Marker Miller在2011年对英国Singleton地区的页岩气曾经进行过尝试开采,结果引发了两次不明原因的地震,在欧洲掀起一股反页岩气热潮,之后欧洲的页岩气开采便陷入低潮。至于中国,从高票答案的回复来看,新疆西北部地区的页岩气前景还是相当看好的,至于从四川盆地到扬子江的一大块地区,只能期待对当地环境更加友好的技术了。否则,根据以往的先例,一旦开始开采,中国南部的朋友们只能自求多福了。(转载请联系作者)
最大的问题在于石油行业内部已经龌龊不堪的贪腐现象。这种腐败不是官员腐败,是烂到根上的腐败,石油一线国企职工都雁过拔毛,而私企更是利用关系网进行劣币淘汰良币的黑幕操作,以次充好,排挤市场空间。国内石油行业已经无法利用改革来挽救了,必须用壮士断腕的截肢手术式来拯救。不要指望私人资本加入可以改善,私人资本的注入只会是某些人进行侵吞国有资产的大好良机。
中国开发存在的问题只有一个,国家支持和国企政府不要与民争利1成本问题是个伪问题,现在美国的页岩气开采成本和打井成本下降的很快。中国的人力和制造业比起美国肯定有下降的空间。2关于水,我上次看TED上面说美国的页岩气开发水可以重复利用这是技术问题。3最最核心的问题是产权问题,在中国土地不是私人的。中国的仇富问题真他妈的扯淡,到时候社会又会出来什么气老板,一纸文件把你井给收了。我去我党和政府最喜欢干这个事。
最后我想说的事,只要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中国和外国资本总有不怕死的钱可以把页岩气给打出来,而且最后肯定可以赚钱。回过头去看看当年中国民营企业去开采石油和煤的血泪史,你让人怎么投资去开发。等中国的法制健全,国民没那么蠢的时候中国页岩气还是大有希望的。希望国家不要直接砸钱而是通过免税和补贴形式去刺激民间资本去玩。
中国有温州人还有一群想成为亿万富翁的冒险家,配合资本市场。页岩气妥妥的
中国的开采技术储运技术包括最近本的epc管理施工能力都和美国乃至欧洲的一些国家差点都不是一星半点,所以现在的关键并不是开不开采和开采难度问题,是有很多技术没有专利没有知识产权咱们只能这样借助国外的力量,而作为开采的大拿中石油也并未有很大的力度,当然这些都是应该以科研作为基础的,中国的科研你懂的
有页岩没水 有水岩层厚 岩层不厚有毒物质多
面临争抢开发投标而掀起的江湖腥风血雨。
看国外节目讨论过中国页岩的问题。说中国目前两个困难。一是核心技术缺乏;二是中国储存页岩的地点不理想,虽然量多,但开采难度大,成本高,而且对环境影响很大,据说都在地震带!当然美帝亡我之心不死,或许是胡说!共产党万岁!
没有前途。现有勘探现状不乐观。页岩油气在国内学界和私企比较火热,注定二十年内不成气候。几大国企都做过比较详细的研究,实际并不看好。现在的理论基础和工程技术尚不支持国内页岩油气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如果油价能在100以上,动力可能会增加。另外,现阶段新能源和边缘能源都是悲剧,主因人祸。
1钻井成本高。2地质环境复杂。3水力压裂用水量大。4环保问题需要重视。
用概念骗钱,一部分放自己口袋里,一部分打水漂的问题。
我这有个化工企业,以前是做风电叶片的。他们说风电叶片材料的技术,可以嫁接到页岩油开采。以前都是国外垄断,他们割断了其他所有业务专门研发这块,据说前两年成功的。目前他们页岩油相关的设备卖的很火,利润是以前其他项目利润的十几倍。权当侧面的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页岩气开采成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