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特征包括包括那些东西?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_百度百科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
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是由项目(NTC项目)推出,是我国专业权威的技能评估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整合业内权威专家,根据物联网产业发展特点及物联网应用产品企业的用人需求特点,参考国际通行技术能力考评规范,制定出了科学的考核标准,以便用人单位录用和考核工作人员时有一个统一、客观、公正的标准。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每年统考四次,每次均开考初、中、高级考试。考试时间为3月、6月、9月、12月的第四周的周六、周日。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形式,理论和实操考试相结合的形式,理论和实操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物联网考试机构介绍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一)、主管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考试管理中心[1]
NTC项目由推出,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考试管理中心负责运营与管理,并与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密切配合,面向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及行业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开展,项目包括(NIMT)、(NISE)、(NDAT)、、、首席信息主管(CIO) 等信息化专业技术培训考试,涵盖管理、技术、设计和应用层四个层面。考核通过后颁发(职业技能水平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证书可作为专项职业技能考核和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培训考核的合格凭证。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二)、组织实施----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培训考试办公室
全国物联网技能培训考试办公室是运营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考试项目(简称NTC项目)的子项目全国物联网培训考试科目的运营管理单位。
主要负责:
研究、策划、发展物联网培训考试的考核、评估体系;
研究制订、编撰和发展项目的资料体系和培训体系;
培训计划的制定、颁布、实施;
培养和考核过程、考核结果等工作的具体实施;
全国范围内的市场推广、考试网络和培训网络建立等具体工作;
各地方承办机构的开发、指导、管理等工作。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物联网考试项目介绍
》(国发【2010】36号)、《[3]
》(国发【2013】7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4]
》等文件精神,加强物联网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物联网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支持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多学科交叉整合,加快培养物联网相关专业人才、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全国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考试管理中心推出了“全国物联网技能培训考试项目”,旨在围绕国家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通过科学的能力培养体系和技能评估体系,培养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树立物联网领域的人才标准,提升我国物联网产业人员素质,填补物联网领域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缺口。[5]
“全国物联网技能培训考试项目”是“全国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考试项目(简称NTC项目)”的子项目,培养适合物联网产业发展所需复合型人才为宗旨,从市场需求方面分析,建立了一套权威和科学的能力培养体系及技能评估体系。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物联网考试项目背景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一)、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的英文名: Internet of Things(),也称为Web of Things。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扩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的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物联网所有其鲜明的特征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物联网分类
1. 私有物联网(Private IoT): 一般面向单一机构内部提供服务;
2. 公有物联网(Public IoT):基于互联网(Internet)向公众或大型用户群体提供服务;
3. 社区物联网(Community IoT):向一个关联的“社区”或机构群体(如一个城市政府下属的各委办局:如公安局、交通局、环保局、城管局等)提供服务;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物联拥有业界最完整的专业物联产品系列,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产品服务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各种领域。构建了“质量好、技术优、专业性强,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物联网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高薪技术的产业革命。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二)、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所时,对于物联网应用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要求。自温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
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7号,提出到2015年,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为实现目标,将加强财税政策扶持、完善投融资政策,鼓励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投向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意见指出,将建立健全有利于物联网应用推广、创新激励、有序竞争的政策体系,抓紧推动制定完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鼓励多元资本公平进入的市场准入机制。加快物联网相关标准、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推进物联网相关专利布局。 按照《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已与工信部等主管部门研究制定了推进物联网发展的10个专项行动计划,包括顶层设计、标准、技术研发的专项行动计划、应用推广计划、产业技术的行动计划、商业模式的行动计划、互联网安全保障的行动计划等。
物联网的概念已经是一个“中国制造”的概念,它的覆盖范围与时俱进,已经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报告所指的范围,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
物联网在中国迅速崛起得益于我国在物联网方面的几大优势。
第一,我国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网技术研究,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第二,在 世界传感网领域,我国是标准主导国之一,专利拥有量高;
第三,我国是能够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
第四,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覆盖率高,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
第五,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物联网发展。
(1)物联网产品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
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而就在不久之前,上海世博会也与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签下订单,购买防入侵微纳传感网1500万元产品。
(2)路灯控制系统点亮济南园博园。
ZigBee无线路灯照明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是此次园博园中的一大亮点。园区所有的功能性照明都采用了ZigBee无线技术达成的无线路灯控制
(3)系统(ITS)
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先进的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交通信息采集被认为是ITS的关键子系统,是发展ITS的基础,成为交通智能化的前提。无论是交通控制还是交通违章管理系统,都涉及交通动态信息的采集,交通动态信息采集也就成为交通智能化的首要任务。
(4)首家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在苏州投用
我国首家高铁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日在苏州科技城投用,该中心将为高铁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高铁物联网作为物联网产业中投资规模最大、市场前景最好的产业之一,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方式。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以往购票、检票的单调方式,将在这里升级为人性化、多样化的新体验。刷卡购票、手机购票、电话购票等新技术的集成使用,让旅客可以摆脱拥挤的车站购票;与地铁类似的检票方式,则可实现持有不同票据旅客的快速通行。
(5)国家电网首座220千伏
日,国家电网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无锡市惠山区西泾变电站日前投入运行,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传感测控网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和巡检”。西泾变电站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传感测控网络,将传统意义上的变电设备“活化”,实现自我感知、判别和决策,从而完成自动控制。完全达到了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前期预想,设计和建设水平全国领先。
(6)首家落户广州
将与相结合的模式,让消费者可以与商家进行便捷的互动交流,随时随地体验品牌品质,传播分享信息,实现互联网向物联网的从容过度,缔造出一种全新的零接触、高透明、无风险的市场模式。手机物联网购物其实就是闪购。广州闪购通过手机扫描条形码、二维码等方式,可以进行购物、比价、鉴别产品等功能。
专家称,这种智能手机和电子商务的结合,是“”的其中一项重要功能。有分析表示,预计2013年手机物联网占物联网的比例将过半,至2015年手机物联网市场规模达6847亿元,手机物联网应用正伴随着电子商务大规模兴起。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三)、中国物联网产业人才稀缺情况
作为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未来竞争结果的关键因素是人才,同时这也是我国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物联网行业对专业和经验要求很高、市场需求巨大,而这方面的综合人才十分缺乏,多数从业者是从通讯、互联网、IT领域转行而来。高薪却招不到一个合适的物联网应用人才,是很多物联网企业的难关。
据测算智能交通车载物联网未来5年人才需求超20万;智能物流2013年人才缺口20万;未来5-10年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电力产业人才将达到百万人;智能医疗专业技术人才市场需求超出百万;智能工业人才需求缺口超50万人;智能农业的各类专业人才缺口已超千万人;环境监控与灾害预警人才需求大约在30万左右,智能家居专业人才需求将达到近百万人。
中国第一批的新生已步入校园,开始系统的学习物联网基础知识。首批批准开设物联网专业的大学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等30多所一流大学。但物联网产业发展更需要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并通过权威考试认证,了解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有理论基础并具备实践能力、研发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四)、为什么要学习应用物联网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我们的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到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到500亿个。我国作为全球互联网大国,未来将围绕物联网产业链,在政策、市场、技术标准、商业应用等方面重点突破,打造全球产业高地。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物联网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将有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结构和战略性调整,引发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度变革,具有巨大的战略增长潜能,是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构建社会新模式和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导力。我国必须牢牢把握产业创新方向和机遇,加快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从→→→移动互联→物联网,每一次技术升级都会带来巨大的商机。能够参与到这次全球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中,机会总属于先知先觉、有所准备的人!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五)、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的设立
为满足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1]
(NTC项目)经过深入研究推出“全国物联网技能培训考试项目”,培养适合物联网产业发展所需复合型人才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了一套权威和科学的能力培养体系及技能评估体系。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物联网考试项目优势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1、权威培训:
物联网产业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主管部门对整个物联网产业在中国的兴起及发展起到监管和指导作用。全国物联网培训考试项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级科研事业单位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考试管理中心推出的全国性培训考试项目,该项目具备我国物联网专业权威的技能评估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2、专业的培训考试机构:
全国物联网技能培训考试项目办公室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考试管理中心项目批准运作全国物联网培训考试项目的一个部门,作为全国物联网技能培训考试项目的管理和运营机构,主要负责:
研究、策划、发展物联网培训考试的考核、评估体系;
研究制订、编撰和发展项目的资料体系和培训体系;
培训计划的制定、颁布、实施;
培养和考核过程、考核结果等工作的具体实施;
全国范围内的市场推广、考试网络和培训网络建立等具体工作;
各地方承办机构的开发、指导、管理等工作。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3、设计科学、内容完备的教育资源:
全国物联网技能培训考试(简称NEIOT),NEIOT体系设立三个考试级别,分别对应于物联网领域商务及应用、技术开发、科研规划管理三个层次的人才鉴定和培养。 NEIOT考试体系的这种层次划分,是根据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特点及规律设计,设计合理而科学。同时,NEIOT以物联网在各行业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内容涵盖了物联网所有主要方面,体系内容完备。包括供学员使用的学习教材、实验平台及实验指导书籍和多媒体网络课件等。
为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内容的不断充实与更新,保证测评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在主管部门的统筹下,组建了由物联网技术专家、学术带头人、资深应用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4、创新型的培养模式:
作为具有权威物联网技能证书的NEIOT考试,一直致力于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创新性实践课程的研发,依托自主研发的教学体系,参照前沿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积累和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建设经验,在深入分析人才供需矛盾的基础上,开发了完善的通用技术认证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以培养理论基础加实践操作加创新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实用型与创新型物联网人才培养的推动者。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5、严谨的考试纪律:
NEIOT科目考试统一使用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部门指定的网上考试平台进行考试,系统为每个考生从题库随机选题,保证了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所有考题由业内专家和一线企业编写提供,NEIOT考试拥有海量的题库,确保每个通过考核的学员都具备过硬的应用能力、实操能力及研发创新能力。
通过考试的学员,可以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考试项目(NTC项目)官方网站进行证书查询,证书统一编号统一查询。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6、提供终身免费的学习交流平台:
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部为广大学员搭建了在线学习交流平台、学员可通过论坛、QQ群、微博、官方博客、微信等在线平台进行交流及后续学习,中心组织专家解答学员在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个人发展瓶颈,为学员学习交流和后期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优秀学员有机会参与全国物联网技能竞赛,使学员达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及综合水平的提升。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项目7、广阔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服务:
从工信部以及各级政府所颁布的规划来看,物联网在未来十年之内必然会迎来其发展的高峰期。随着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的普及,各地区都在发展智能城市,这必将迎来物联网用人高峰,据不完全统计,物联网在各领域人才缺口总量已超过千万,随着物联网产业的深入和发展,获得物联网权威技能证书将成为未来职场评定人才的标准。
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中心将建立“NEIOT物联网人才储备数据库”, 与知名企业签约并建立实训基地,为广大优秀学员提供引荐实习就业的机会。利用官方网站向各公司、机构推荐技术人才,并将和国内主要的物联网企业携手推进获证学员的实习项目,为物联网人才提供优质职业发展服务。
参加就业班学员,可通过集中培训及考试,直接获得进入知名物联网企业任职的机会,并且可以通过课题研发小组,直接参与物联网应用产品的研发与科研工作,有机会从事该领域创新科研工作,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应用产品。
通过培训、实践、考试、人才储备、实习、就业的六位一体服务,为广大学员提供就业服务,提高考试学员的核心竞争力,为获证学员职场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网络与信息技术培训考试(NTC). [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日[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日[引用日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 日[引用日期]
.NTC全国物联网技能考试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物联网是什么东西,对我们生活有什么作用?听说说全国首个物联网基地落户茶园新区,这是什么意思?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提及,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他表示将会邀请台湾生产RFID、传感器和条形码的厂商和中国移动合作.运用物联网技术,上海移动已为多个行业客户度身打造了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业务管理于一体的整套无线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移动目前已将超过10万个芯片装载在出租车、公交车上,形式多样的物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大显神通,确保城市的有序运作.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车务通”全面运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统,以最先进的技术保障世博园区周边大流量交通的顺畅;面向物流企业运输管理的“e物流”,将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货况信息、车辆跟踪定位、运输路径选择、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等服务,大大提升物流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此外,在“物联网”普及以后,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为产业开拓了又一个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按照目前对物联网的需求,在近年内就需要按亿计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这将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同时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要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物联网,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规模性,只有具备了规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发挥作用.例如,一个城市有100万辆汽车,如果我们只在1万辆汽车上装上智能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智能交通系统;二是流动性,物品通常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必须保持物品在运动状态,甚至高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实现对话.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除了物联网、3G、蓝牙、ID卡、ARM技术之外,还有什么类似的东西?拜托各位了 3Q_百度知道物联网技术应用_百度百科
物联网技术应用
物联网技术应用是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
物联网技术应用内容简介
《物联网技术应用》全面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理论及其在各重点领域的应用。第1章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相关技术和应用前景;第2-9章依次介绍了物联网在电力、交通、物流、农业、公共安全、医疗、环保和家居等领域的应用;第10章介绍了普适计算环境中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第11章专门介绍了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摇篮——无锡中国传感信息中心。《物联网技术应用》可作为政府机关人员、学生和普通大众了解物联网技术的读物,也可以作为对物联网感兴趣的读者的参考材料。
物联网英文为Internet of Things,缩写为IOT,国际电信联盟在2005年将其定义为: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目前,已经有许多局部的物联网应用网络,处于物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物联网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并将推动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1]
在现阶段,物联网是借助各种信息传感技术和信息传输和处理技术,使管理的对象(人或物)的状态能被感知、能被识别,而形成的局部应用网络;在不远的将来,物联网是将这些局部应用网络通过互联网和通信网连接在一起,形成的人与物、物与物相联系的一个巨大网络,是感知中国、感知地球的基础设施。[2]
物联网技术应用图书目录
第1章 走进物联网
1.1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1.1.1 什么是物联网
1.1.2 物联网概念的比较
1.1.3 物联网与信息化革命
1.2 物联网的发展过程
1.2.1 溯源物联网
1.2.2 物联网的发展概况
1.2.3 物联网在中国——感知中国
1.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3.1 感知与识别技术
1.3.2 结点软硬件设计技术
1.3.3 组网与泛在接入技术
1.3.4 大规模的感知信息处理技术
1.4 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1.4.1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1.4.2 物联网的产业规模
第2章 坚如磐石的智能电网
2.1 背景概述
2.1.1 传统电网面临的问题
2.1.2 智能电网与物联网
2.1.3 电力物联网的市场前景
2.2 智能电网中的物联网技术
2.2.1 智能电网的信息感知
2.2.2 智能电网的信息传输
2.2.3 智能电网的信息处理
2.3 智能电网中的物联网应用案例
2.3.1 发电环节的物联网应用
2.3.2 输变电环节的物联网应用
2.3.3 配电环节的物联网应用
2.3.4 用电环节的物联网应用
2.4 总结与展望
第3章 指挥若定的智能交通
3.1 背景概述
3.1.1 我国道路交通系统面临的挑战
3.1.2 智能交通与物联网技术
3.1.3 智能交通的市场前景
3.2 智能交通中的物联网技术
3.2.1 交通信息采集
3.2.2 交通信息传输
3.2.3 交通信息处理
3.3 智能交通中的物联网应用案例
3.3.1 区域交通控制系统
3.3.2 动态交通信息服务
3.3.3 道路电子收费系统
3.3.4 公共交通管理系统
3.3.5 智能车辆
3.4 总结与展望
第4章 运筹帷幄的智慧物流
4.1 背景概述
4.1.1 我国物流系统面临的挑战
4.1.2 智慧物流与物联网技术
4.1.3 智慧物流的市场前景
4.2 智慧物流物联网技术描述
4.2.1 智慧物流的信息感知
4.2.2 智慧物流的信息传输
4.2.3 智慧物流的信息处理
4.3 ?慧物流的应用案例
4.3.1 物流企业中的物联网应用
4.3.2 物流信息平台中的物联网应用
4.3.3 物流追溯服务中的物联网应用
4.4 总结与展望
第5章 呼风唤雨的智能农业
5.1 背景概述
5.1.1 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
5.1.2 精细农业与物联网技术
5.1.3 农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前景
5.2 精细农业中的物联网技术
5.2.1 农业信息感知
5.2.2 农业信息传输
5.2.3 农业信息处理
5.3 农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案例
5.3.1 种植业中的物联网应用
5.3.2 畜牧业中的物联网应用
5.3.3 渔林业中的物联网应用
5.3.4 农产品流通中的物联网应用
5.4 总结展望
第6章 明察秋毫的智能安防
6.1 背景概述
6.1.1 公共安全防护应用需求
6.1.2 物联网技术在公共安全防护领域的应用
6.1.3 智能安防的市场前景
6.2 智能安防中的物联网技术
6.2.1 智能安防信息感知
6.2.2 智能安防信息传输
6.2.3 智能安防信息处理
6.3 智能安防中的物联网应用案例
?6.3.1 城市公共安全防护
6.3.2 特定场所安全防护
6.3.3 生产安全防护
6.3.4 基础设施安全防护
6.3.5 食品安全防护
6.4 总结与展望
第7章 高枕无忧的智慧医疗
7.1 背景概述
7.1.1 我国医疗卫生面临的挑战
7.1.2 物联网技术与智慧医疗
7.1.3 智慧医疗市场预测
7.2 智慧医疗的相关技术
7.2.1 医疗信息感知
7.2.2 医疗信息传输
7.2.3 医疗信息处理
7.3 智慧医疗应用案例
7.3.1 智能医疗监护
7.3.2 医疗用品智能管理
7.3.3 医疗器械智能管理
7.3.4 智能医疗服务
7.3.5 远程医疗
7.4 总结与展望
第8章 精明强干的智能环卫
8.1 背景概述
8.1.1 我国环境监测现状
8.1.2 物联网技术与环境监测
8.1.3 智慧环保的市场前景
8.2 智慧环保中的物联网技术
8.2.1 环境信息感知
8.2.2 环境信息传输
8.2.3 环境信息处理
8.3 智慧环保中的物联网应用案例
8.3.1 水质污染监测
8.3.2 工业污染源自动监控
8.3.3 城市气候和空气污染物监测
8.3.4 地质灾害监测
8.4 总结与展望
第9章 聪明伶俐的智能家居
9.1 背景概述
9.1.1 当前家居环境亟待改善
9.1.2 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家居
9.2 智能家居中的物联网技术
9.2.1 智能家居信息感知
9.2.2 智能家居信息传输
9.2.3 智能家居信息处理
9.3 智能家居中的物联网应用案例
9.3.1 智能家电
9.3.2 家庭节能
9.3.3 智能照明
9.3.4 家庭安防
9.4 总结与展望
第10章 如影随形的智慧助理
10.1 背景概述
10.1.1 物联网与普适计算
10.1.2 普适计算环境的物联网应用市场前景
10.2 普适计算环境中的物联网技术
10.2.1 情境信息感知
10.2.2 情境信息传输
10.2.3 情境信息处理
10.2.4 人机交互技术
10.2.5 物联网中间件技术
10.2.6 隐私保护技术
10.3 普适计算环境的物联网应用案例
10.3.1 个性化信息获取
10.3.2 虚实难辨的增强现实
10.3.3 物理世界搜索引擎
10.3.4 亦真亦幻的情境游戏
10.4 总结与展望
第11章 我国物联网产业的摇篮
11.1 背景概况
11.2 国家传感信息中心
11.2.1 传感网创新园
11.2.2 传感网产业园
11.2.3 传感网信息服务园
11.2.4 传感网大学科技园
11.2.5 国家物联网应用展示中心
.物联网网站[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联网技术包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