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有没有企鹅冰上运动

&&&&我只想说说心里话
浏览数:94880
星期二 &&&
&[原创]举国体制的体育政策大体是错的
举国体制的体育政策大体是错的
一、 运动是为锦标服务的,不是为了全民的健壮
大量事实证明,体育总局的大量工作都是在安排训练、比赛和重点项目的科研。总局每年向国人的交代都是以夺得多少金牌和世界冠军为业绩的,对开发一些体育运动、帮助建设多少运动设施、减轻了学生多大比例的近视率、肥胖症或营养过量、全民体质在那些方面有了什么进步、动员了多少百姓参加什么新的运动、百姓每年参加运动的时间增加了多少、组织了多少业余竞赛等,在他们的总结里都看不见的,更看不见平时为残疾人参与运动做了什么工作,我们的残疾人运动成绩那么好,全是为了锦标临时召集他们训练的,在各个城市里,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专门的残疾人运动场所。连袁伟民都认为现在的体育是精英体育不是大众体育,他提出现在是改变我们举国体制的时候。&&&&
&&&&&&有些能普及开展,又能丰富生活的很好的运动,如泰国的藤球,中国的毽子、毽球和龙舟,还有冲浪、划艇、划船、射箭、花式自行车等,应该可以开展起来的,但体总都没有引导开展。美国的网球水平很高,他们到处都有免费的网球场,如同我们的乒乓球羽毛球那样普及。我们的小区公园为何就不能多建一些运动场地?在小区建一些场馆也可以收到一些经济效益的,即使开发商怕亏本不干,作为国家,能拿出那么多钱搞举国体制,为何就不能拿一部分补贴群众运动场所,让百姓有场地练,练得起呢?到底我们的体育是金牌第一还是全民健康第一?西方很多富裕国家,在奥运会上拿到的金牌很少,比我们少得多,但人家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家的健康水准平也很高,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的体育目的不是金牌为主,而是全民身体素质为主。他们到了赛场,也想拿金牌当冠军,但人家平时的训练是不影响工作学习的训练和锻炼,是自觉的满足兴趣的锻炼,他们不靠冠军的奖金和待遇生活,不像我们为生活或被职业所催地训练,他们没有生活烦恼的才搞职业运动,而我们搞了职业运动也说不好就没有生活烦恼。人家的政策才是正确的政策。
二、 不管国情,凡是运动项目都要争金
我们搞体育有个错误的观点,就是以为参加的运动项目越多,越能体现国人对体育的重视,争得的金牌越多,我国的国力就越强。背后隐藏的目的却是体育总局要拿金牌数向上级汇报他们的政绩,结果指标层层下压,最后逼得地方运动队及有关裁判什么手段都敢用,害的中国百姓看见的比赛结果有些就是不真实的甚至是肮脏的。
&&&&&&为了争金牌,只要稍有条件(国家能投入一定的资金),即使很少人参加,我们都会把新项目搞起来,而不管它是否有群众基础,或是否对大众的生活带来欢乐,如冰壶,手球,曲棍球,垒球、水球,沙滩排球、花样游泳,自由式滑雪、蹦床、越野赛车、马术等,这些运动中,基本都是缺乏场地,没有群众的平时参与,我们的运动员,都是少得可怜,专门找来,或让别的运动员改行特意为增加一个运动项目而开发的。女子冰壶和蹦床及自由式滑雪能夺世界冠军,女曲女垒夺世界亚军,女子沙排和花样游泳都有较好的成绩,但平时参加该项运动的人数是多少?普及程度如何?全国有多少相关场地可供百姓参与?恐怕体总都不好意思说出来。
三、 老把运动成绩与政治挂钩,赢了就是争光,输了就是丢面子
我们的比赛喜欢跟政治挂起钩来,不是“为国争光”“为省市争光”就是“金牌多说明中国强大了”,或“胜利的比赛召唤了爱国热情”等,试想上面提到的西方国家,他们拿金牌不多,升旗不多,他们就不爱国了?就没有爱国热情了?你去抢他一寸土地,或骂他们一句试试,看看他们会不会团结一致地对付你?最好的例子是20年前,日本的金牌数一直是亚洲第一的,后来我们赶上他们,他们不爱国了?散沙了?其实这些口号都掩盖着体育总局追求金牌政绩目的,只有金牌数才能说明总局的工作,这是很失策的,因为中国的现行体育政策并不惠及全国人民,只是惠及一小部分体育工作者和管理者。
&&&&&&运动就是运动,运动也是一种娱乐,吃饱饭了才能娱乐,我们以前为了一些虚无缥缈的名声,在全国人们都挨饿的时候仍然保证供应给运动员,难道他们拿回几块金牌,其他百姓就不饿了吗?百姓都饿着,谈何强大?这段历史没人提及,但不应该忘记。回顾历史就是为了发展未来,过去错误的政策应该纠正,任何政策的制定都必须是惠及绝大多数人的政策,否则就成了照顾特殊群体的政策了。
四、 运动员从小培养,耽误文化学习,是各行业中文化素质较低的群体
由于我国举国体制的特点,很多运动员都是从小专门培养的,他们参加训练的时间很多,冲击了文化学习,虽然后来根据集中的情况给他们安排文化补习,但离他们该学的知识还相差很远;带着疲惫的身体学习,效果也不好;即便跟不上学习,只要运动专业跟上了,他们就是人才了。所以,在能够参与正常学习的人群中,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应该是最低的。着跟美欧的情况差别很大,人家很多运动员就是大学生(如NBA的队员),或是已经有工作的。这次全运会中,来参加比赛的香港曲棍球男队,就是一支业余队,他们的队员有工程师、飞行员、医生等,前些时候跟中国足球队争夺出线名额的新西兰,大部分队员都是业余队员。如果他们把比赛看作“为国争光”“为区争光”的机会,相信他们都不来了。
&&&&&&因为我们的文化素质,所以有些世界冠军及那些没有辉煌成绩的运动员退役后只能摆地摊或给人搓背,或嫁人过上依附他人并不富裕的生活,有些人满身伤病却很缺钱治病,还有举重冠军贫病而死。那些退役后可以照顾读上大学的只是奖牌运动员,没得牌的不知有没有这种福利。国家“培养”了十几年,当青春年华逝去之后却没有后续发展的机会,这不得不让人思考我们的体制是否有很大问题。
五、 过份强调运动员劳模的利益,忽略了工农科技劳模的利益
运动员从小就就国家花钱培养,其目的就是要拿金牌,就算成了劳模,也是用钱堆出来特意培养的劳模,没有国家提供的无偿条件,他们成不了劳模(冠军)。跟工农科技劳模成长条件不一样,运动员每年都有各级的冠军产生,都集中在一个大行业(体育行业)里的小产业里,而工农科技劳模则是分散到很多行业的,体育行业里每年都有几十位世界冠军劳模,其它行业里同行业的全国劳模每年不会超过2-3名(除了特殊表彰的“十大警察”“十大检察官”“十佳教师”)。工农科技劳模全靠自觉,自己锻造自己,没人逼着、督促着,用自己品德和创造的效益筑起的劳模丰碑,往往需要奋斗20年才能得到全国劳模的荣誉,而且很难蝉联两届。运动员里,有3-5年就可成为冠军,也有8-10年或更长一点,总体时间都比工农劳模短。只要当了冠军,可以盛气凌人、打人甚至打教练,可以不尊重媒体,可以酗酒发脾气,可以不按计划训练等,品德上难以跟工农科技劳模相比,体育劳模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
&&&&&&运动员一旦成了冠军,成了劳模,很多都成为新贵,成为富贵一族,马上就可以奖励一套房子,有的还要配备保安(不能打搅他们的生活)。工农劳模却是直接创造财富者,但工农劳模在待遇上远远不如运动新贵,谁听说过工农劳模一朝成劳模,马上变富翁的,或被奖励一套房子的?或被奖励几十万上百万的?科技劳模有一次性重奖的,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国家贡献最大,是绝对应该的。对科学家几百万的高额奖励,那不是奖励一般意义上的劳模,而是奖励科学成就的贡献者,而且每年只有4-5人,基本都研究到头发变白的,不应混为一谈。
&&&&&&文艺工作者在学习阶段是自己投资学习的,学成后要参加工作(或是在社会上的文艺团体,或是被军警收录,或是个体),经过多次比赛得到名次,或唱出、跳出、演出一些有社会影响并得奖的节目后才有可能被评为劳模的。整个过程,国家对他们的投资远远没有运动员多,而且他们平时的表演也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艺工作者能当上劳模的,比运动员就少得多难得多。
&&&&&&相比工农科技文艺劳模,体育界的劳模是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呢?相比贡献,你能说体育劳模的贡献比其他劳模的贡献大得多吗?如果不能,我们国家“培育体育人才”的政策是否有很大偏倚?
六、 举国体制浪费钱财,养了太多管理者
如上所说,我们的举国体制只是为了培养一些夺牌的运动员,最终收获一些奖牌,展示体育总局的的政绩而已,而不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据大量报道说日本人在近些年的身高已经超过中国,中国的近视眼越来越多,小胖子越来越多,学生在太阳下站队一会儿就晕倒一个又一个的现象层出不穷,会游泳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等。广大百姓在运动锻炼中并没有得到国家投资的多少好处,广大的农村人员更享受不到国家投资的场馆设施的好处,残疾人就更别提了。国家每年在体育上所作的投资,除了养育运动员教练员外,还有相当部分就是养了一大群体育行政的管理者和后勤工作者。
&&&&&&美国的体育一直是世界强国,但美国却没有体育部,他们的运动员都是靠自己的资金力量培养的,国家的钱主要花在公众设施上,所以美国也没有多少体育官员。他们所有与体育或体育产业有关的人员和条件,都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我们与他们的体制不一样,所以不能盲目相比,我们也不会全盘照搬,但有一点我们应该清晰的,我们的经济基础比美国差很远,却花那么多钱去夺实际意义不太大的金牌或营造夺金的条件氛围,而不是为全体百姓的身体健康营造条件,是否本末倒置?是否过于浪费?
七、 面子第一,把中国有限的资金浪费在并不十分重要的体育竞赛中
政府一直强调北京奥运会是最成功的奥运会,但外电却说北京奥运会是最烧钱的奥运会,外国到场观众最少的奥运会。我不知道政府所说的“成功” 含义是什么?是金牌第一、最热烈欢快、最安全、票房最好、最不影响当地百姓生活、最能实事求是地反映中国的面貌、最赚钱、还是既省钱又达到既定目的、还是所有都兼之?奥运会过去都一年多了,但审计还迟迟出不来会说明什么?
&&&&&&不光是奥运会,现在的全运会,明年的亚运会,都要搞得“像模像样”,一次比一次好,这就是我们花钱的传统。能否事先公布预算,让老百姓知道花钱搞运动会占当地政府当年预算的多少?让老百姓有点知情权好吗?刘鹏局长说国家每年给体育花8亿元,他认为不多。如果敢于反思,能否公布60年来国家拨了多少钱?产生了多少冠军?多少钱用于群众普及锻炼?
八、 举国体制产生了一批体育官僚,经常压制“不听话”的天才
我们的举国体制,跟其它行业的体制是一样的,都是一级管一级,县官不如现管,都是一把手说了算。只要把你的领导哄好,你怎么干都是对的。对运动员来说,是我(教练或领队)代表党在培养你,你就得绝对服从,否则,你再有夺金的能力,我都不用你,赶你回地方队,或用裁判整你。为了夺金,为了“大局”,让你服用药品你就得服用,让你让球你就得让球,让你假摔你就得假摔。让你把奖金存在我那里,你就得存;扣你奖金少给你奖金你也奈何不了;你有意见,除了跟我提,跟谁提都没人管,哪怕你们合着写信,领导也不会处理,因为我有能力让你们夺得金牌。
&&&&&&这就是就是我们运动队的现状,徐益明、于芬、田亮、马鸣、马家军、孙英杰、王德显、王治郅、乒乓球(让球)、李茂、羽毛球众多案例、柔道、排球、游泳、艺术体操、男女足球等等,披露出来的内幕都反映了体育界里面恃强凌弱、官官相护、缺乏民主监督、争金手段肮脏。体育官员常常以“国家利益”来施压,谁听说过国家最高层给运动队下达过夺金指标?谁不知道赛场风云变幻没有常胜将军?谁相信乒乓球羽毛球拿了7块5块金牌就是维护了国家利益,少拿3块国家就受到损害?女排五连冠,谁说得清我们的国家利益有了多少保障?女排输给亚洲的泰国,我们的国家利益因此受到何种损害?一切都是总局官员导演的,压得领队教练只认金牌不认人,只认比赛成绩不认人民健康的提高。男足堕落到亚洲三流球队,有关体育官员怎么不向“国家利益”谢罪,引咎辞职,有的还调往体育企业任百万年薪主管?
&&&&&&如果不是举国体制,如果是自己掏钱训练?谁会忍受教练领队的贪污、暴行、霸道、排挤和歧视?如果非要坚持举国体制,为何又让女网改制单飞?谁说现在很多外国都要学我们的举国体制?人家觉得我们举国体制好的时候为何我们却要试点改制?真是莫名奇妙!
综上所述,我认为现行的举国体制弊大于利,因为绝大部分老百姓根本就分享不到举国体制的好处。听说过8亿农民是在何处锻炼的吗?有多少球类项目?听说过哪个城市有残疾人体育馆吗?还有很多问题,我不敢再问。但相信看见这个提案的人都会有同感。北欧四国及欧洲很多国家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奥运奖牌比我们少多了,但他们的生活富足稳定,社会繁荣和谐,你愿意要他们的生活水准还是要我们的金牌?如果选得对,我们的体育政策估计就能惠及全体老百姓了。
说了那么多,再说我的建议:
一、 反思我们的举国体制,把体育政策的重点从“金牌策略”转移到“增强人民体质”的目标上来。
二、 逐步减少国家包养一切项目的做法,引导部分成本低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向自培自养的方式(台球高尔夫就是例子)发展,以多种方式培养体育人才,带动群众性的锻炼。
三、 运动项目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美国就不参与举重和竞走,非洲就不参与冰上运动)
国家不为的的项目:
1) 难以在广大百姓中开展的(曲棍球、冰球、自由式滑雪)
2) 没有娱乐性的(马拉松、举重、竞走)
3) 摧残身体的(举重、曲棍球、竞走、冰球)
4) 容易受伤的(举重、曲棍球、冰球、拳击)
5) 成本太高的(马术、赛艇、赛车、射击)
应该发展的还没普及开来的项目:
1) 易于开展的(藤球、毽球、毽子、龙舟、花式滑轮、花式自行车)
2) 成本较低的(藤球、毽球、毽子、龙舟、花式滑轮、花式自行车)
3) 乐趣较大的(冲浪、划艇、划船、帆船、滑翔、跳伞、射箭、击剑)
四、 立法规定中学生毕业前都要学会游泳,一是普及锻炼提高体质,二是掌握水中自救的技能,三是建立广泛的游泳竞赛基础。湖北三位大学生勇救落水小学生而光荣牺牲说明掌握游泳技巧很有必要。
五、 建立独立的裁判机构,以使裁判的执法或裁判的职业不受外界影响和操纵。
六、 建立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评估机制,取消一人决定命运的的做法。
七、 建立公平科学广泛的选材机制,要让民间的运动尖子有参与竞赛的机会而不是限定于只在国家运动机构训练的运动员才有机会参加重大比赛。
八、 取消轻易授予运动员劳模称号的做法,劳模一定是思想品德贡献俱佳的先进人物。
九、 改革上面提到的所有不足的做法。
袁伟民回应争议
发表于: 17:10:00
Powered by 凯迪中途岛
Copyright & week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洲犀角有没有鱼籽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