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维生素的种类与价值观种类研究性学习感悟

当前位置:
>>>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一位男生患有..
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一位男生患有两种遗传病,进一步调查后画出其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家族中世代相传 C.Ⅱ7与Ⅱ8再生一个孩子是患甲病女儿的概率为1/8D.已知Ⅱ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0103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一位男生患有..”主要考查你对&&遗传病的类型,自由组合定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遗传病的类型自由组合定律
遗传病的类型:类型: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常见单基因遗传病分类: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②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遇以上两类题,先写性染色体XY或XX,再标出基因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遇常染色体类型,只推测基因,而与X、Y无关(2)多基因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特点:家族聚集现象、易受环境影响。(3)染色体异常病:21三体(患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症(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发病特点:往往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甚至在胚胎时期就引起自然流产。知识拓展:21三体综合征成因:减数分裂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不分离,既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正常精子结合后,形成具有3条21号染色体的个体。例& 下列说法中,均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单基因遗传病就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②遗传病是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多基因遗传病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易受环境的影响 ③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生的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④2l三体综合征和猫叫综合征患者都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思路点拨: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①错误;遗传病是白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群体中发病率高,易受环境的影响,②正确;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21三体综合征)和染色体结构异常(猫叫综合征),④正确;人类遗传病的预防包括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预防隐性遗传性疾病, ③错误。答案C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与应用: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 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5.应用 (l)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2)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沦依据。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提出问题——纯合亲本的杂交实验和F1的自交实验(1)发现者:孟德尔。 (2)图解: 2.作出假设——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两对相对性状(黄与绿,圆与皱)由两对遗传因子(Y与y,R与r)控制。(2)两对相对性状都符合分离定律的比,即3:1,黄:绿=3:1,圆:皱=3:1。 (3)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YR:Yr:yR:yr=1:1:1:1。(5)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6)F2的表现型有4种,其中两种亲本类型(黄圆和绿皱),两种新组合类型(黄皱与绿圆)。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7)F2的基因型有16种组合方式,有9种基因型。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测交。(2)预测过程: (3)实验结果:正、反交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说明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正确的。 自由组合类遗传中的特例分析9:3:3:1的变形:9:3:3:1是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时出现的表现型比例,题干中如果出现附加条件,则可能出现9:3:4、9:6:1、15:1、9:7等一系列的特殊分离比。特殊条件下的比例关系总结如下:
注:利用“合并同类项”巧解特殊分离比 (1)看后代可能的配子组合,若组合方式是16种,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写出正常的分离比9:3:3:1。(3)对照题中所给信息进行归类,若后代分离比为 9:7,则为9:(3:3:1),即7是后三种合并的结果;若后代分离比为9:6:1,则为9:(3:3):1;若后代分离比为15:1 则为(9:3:3):1等。 表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不同:
易错点拨:&1、F2共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双显(黄圆):一显一隐(黄皱):一隐一显(绿圆):双隐(绿皱)=9:3:3:1。F2中纯合子4种,即YYRR、YYrr、yyRR、yyrr,各占总数的 1/16;只有一对基因杂合的杂合子4种,即YyRR、Yyrr、 YYRr、VyRr,各占总数的2/16;两对基因都杂合的杂合子1种,即YyRr,占总数的4/16。 2、F2中双亲类型(Y_R_十yyrr)占10/16。重组类型占6/16(3/16Y_rr+3/16yyR_)。3、 减数分裂时发生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4、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 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知识拓展: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2)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分析 (1)正确选择实验材料豌豆适合作杂交实验材料酌优点有:①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②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均是纯种。③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2)精心设计实验程序 ①采取单一变量分析法,即分别观察和分析在一个时期内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排除各种复杂因素的干扰。 ②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即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由此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遗传规律。 ③运用了严密的假说—演绎法。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假说,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在不同的杂交实验中分别验证假说的正确性,从而使假说变成普遍的规律。(3)精确的统计分析通过对一对相对性状、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子代出现的性状进行分类、计数和数学归纳,找出实验显示出来的规律性,并深刻的认识到比例中所隐藏的意义和规律。(4)首创了测交的方法巧妙地设计了测交方法,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这种以杂交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的方法,已成为遗传学分析的经典方法。 4、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把“遗传因子”叫做基因。 (2)因为孟德尔的杰出贡献,他被公认为“遗传学之父”。例& 下列哪项不是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 )A.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豌豆是严格闭花受粉的植物 C.用统计学的方法引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D.豌豆在杂时,母本不需去雄思路点拨: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①正确选择实验材料;②精心设计实验程序;③精确的统计分析; ④首创了测交方法。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母本是必须去雄的。所以D选项错误。答案D
发现相似题
与“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一位男生患有..”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992669841102787964999123871050研究性学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页免费8页免费6页免费3页¥3.006页免费5页免费4页免费3页免费3页免费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5页免费16页免费25页1下载券3页免费7页免费
研究性学习|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价值定位
当前位置:>>>>>>>>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
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和现有的学科教学相比,它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问题"(或专题、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课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校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老师提供的,也可以完全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的;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校外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可以是纯思辨性的,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类的;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
如果说,在学科教学中,教材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和载体,学生学习的知识局限在某一个学科领域,这些知识的排列是纵向的、线形的,相互之间完全靠逻辑关系加以联系;那么,在研究性学习中,课程的载体变成了"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聚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和其他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发生了变化,即没有了教材。因为没有教材,于是也就没有了可以操作的"本本",没有了人们所熟悉的套路规范。虽然说,这给学校给老师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但更多的是增加了课程实施中的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课程实施模式、课题选择和课题价值判断、课题切入口、课题推行步骤、课题资料来源、课题研究结果及呈现方式等等,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现存条件而决定。因此这门课程给教师、学生和学校都提出了挑战,尤其是教师,不仅要改变自己的作用和角色,改变自己指导学生的思路和方式,而且更要培养和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学会在没有本本的情况下、遵循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精神和一般流程、创造性地开展对学生的指导工作。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正如它对学生的要求一样,更多的依赖于学校校长、老师的智慧和创意。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呈开放学习的态势
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要研究的问题(或专题、课题)多来自学生生活着的现实世界,课程的实施大量地依赖教材、校园以外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最后研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各异,因此它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首先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其次,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一种学习中将培养起一种开放性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对于中国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尤其重要。在长期的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训练中,学生慢慢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式: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并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研究性学习恰恰要改变这种状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研究的问题各不相同,每一个问题由于所获取的资料不同、对资料的分析处理不同,起结果会有很大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事实上已经不可能。学生没有了思想上的束缚,完全可以在他负责的研究领域中任思绪自由地驰骋,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这样一种开放的自由的学习,正是学生灵感火花、创新精神产生的前提条件。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主要由学生自己负责完成的课程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学习的内容后,通常采用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整个课程的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最后的表现形态等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的努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成为某一个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他对课程目标的达成负有主要的责任。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研究性学习既赋予了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也要求学生承担达成课程目标的义务。当学生感到背负一种责任时,他的主观积极性便得到极大的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就有了积极的内在动力。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重视结果,但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和学科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可量化、可操作性的预期结果目标不同,研究性学习将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可能其最后呈现的研究结果稚嫩可笑,无足称道。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学生通过课题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可以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通过课题研究,不仅了解了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而且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快乐;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与合作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多方面收集资料,知道除了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以外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这为他终身学习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课题研究中,学生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问题,知识在他们眼中,不在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内容,而是相互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能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等。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实施获得上述感受和体验,正是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要目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学习过程本身恰恰是它要追求的结果。
总之,和现有的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它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指出:素质教育应该被理解为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如何通过学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目前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如果缺乏学生自由、开放、自主地学习这些最基本条件,所谓创新,根本无从谈起。
要准确把握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的地位,我们还需要对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以为:
(一)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教学活动
研究性学习和现有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点是它不对学生进行纯学术性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是设立研究性学习这一课程的最根本的目的。如果说,其他课程主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那么研究性学习则强调让学生得到实践能力的训练。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依归。
之所以把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放入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因为一个人的知识可以通过读书获得,而一个人的能力只有在实践"历练"中养成。纸上谈兵,关门造车,只会造成空谈家和误国者。实践才是培养人能力和智慧的摇篮。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对"实践性"的理解不能太狭意,太片面,以为强调实践性,就等同于让学生做社会调查、到校外查资料搞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实践性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自己去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可以到社会上做调查,可以外出到大学、科研机构等单位访问请教,也可以在学校中查阅资料、上网、观看各种音像资料、和同学老师讨论问题。这里?实践性"首先不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社会调查、到校外访问查阅资料等,只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某种具体形式,而不能和研究性学习划等号。
(二) 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
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活动,研究性学习也一定会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收获。但是就掌握知识这一点来说,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和学科教学及我们比较熟悉的兴趣小组、奥赛训练等有所不同。后者更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加深,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知识的联系和运用。
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每一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都会涉及到很多知识,学生通过这种活动,很自然地就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并知道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这种知识的联系,可以是纵向的单一学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涉及几种或多种学科的。当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一定还会去自学很多东西,使自己原有的知识沿着深广两个方向拓展。这是课程进展的结果,已有很多个案可以证明它是必然的。但是,就研究性学习本身来说,它不把超纲超本的学习作为目标,相反却以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和运用作为实施的基点和目的。
(三)"研究"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谈到"研",人们就会想起大学、研究所,但是中小学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研究"和大学、研究所的研究活动有很大的不同。
在大学和研究所,"研究"是这些高层次机构工作的主要内容,社会设立这些机构,就是为了让这些机构承担科学研究的任务。但在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研究"所起的作用却不是这样。中小学就其性质定位来说属于基础教育,是学生一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在中小学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并不意味着从此大学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职责将下移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不可能,也不应该承担这样的任务。在中小学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研究"不是目的,只是完成其培养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一手段完全是为目的服务的,如果有其他比研究性学习更好的方式,当然也可以不用"研究",而用其他手段和方法。如果过分地强调"研究",把手段视为目的,那将有违基础教育段的培养目标,本末倒置。
大学和研究所开展研究活动的全部目的在于揭示新的规律,发现真理,造福他人。有无新发明新创造是衡量大学、研究所所有研究活动有无价值的唯一标准。虽然,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我们却很难也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的研究结果都一定要达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的标准(当然这并不排斥一些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在某一点上有新的创造)。事实上,各校的实验证明,最近当研究性学习首先面向一般高中的全体学生推开后,尤其在最初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的研究结果都显得非常稚嫩,有的只是重复已有的结论而已,个别的甚至连结果都没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开设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作用和价值的肯定,因为和外在显现的研究结果相比,学生内心对社会和知识的感悟、体验和理解,学生在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提高,是更为重要的东西。
最后,我们可以说,大学和研究所开展研究活动的指向是造福社会、造福他人。但是中小学生开展"研究"活动主要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鉴于上述种种不同,我们可以说,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而不是只为少数优秀学生开设的课程。它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追求目标,有条件的地方可鼓励学生介入学科前沿的研究,要求学生的研究结果有科学性,但并不要求每个学生的最后研究成果都必须创新。强调这样一种课程定位,有助于防止研究性学习变相发展为新的学科竞赛,着眼于学校贴金扬名,最后演变成为培养少数尖子学生的专利。
(四)、研究性学习和现有学科教学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的出现,决不是为了取代学校现有的学科教学。因为中学生还处在长知识、打基础的阶段,学科教学中的知识、能力训练是他们成长所必需的。不具备一定的从学科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非但不取代,相反还有赖于学科教学的质量。现有学科教学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既然学科教学这么重要,课时又很紧,那么,为什么还要挤出时间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学科课程都是按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来组织教学,都是以传授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为主,都是在教师的掌握、控制和主导下按部就班进行的。它比较规范划一,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学科知识点和知识体系的学习与掌握。但是它又比较封闭,较少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相联系。尽管很多学校和地方多年来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把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作为追求的目标,但在学科教学中,真正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毕竟是非常有限的。同时在现有"知识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向,也只能是趋向于更好地掌握和再现书本知识。虽然,学科教学对学生非常重要,但是其中存在着的学科的封闭、学习内容的不可选择、学生与社会隔膜等问题却比较难以解决。开设研究性课程,就是根据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要求,为了弥补学科教学在满足社会这种新要求方面的局限和不足,给学生一块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从一些学校实践的情况来看,凡是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影响学科内容的学习。相当多的个案显示,因为课题研究的需要,学生"用然后知不足",常常自觉地或是加深或是拓宽了对与课题相关的学科课程的学习;有的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更加深了对相关学科课程的理解和热爱。因此,是否可以这样说,研究性学习和现有学科教学这两者之间,不是一个反对另一个,一个否定另一个,而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
(五)研究性学习与活动课的区别
研究性学习和此前很多学校已经实施的活动课,从活动形式上有一些相似之处,如两者都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都尊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选择等。因而有些学校以为研究性学习就是原来的活动课。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可以商榷的,因为研究性学习和活动课事实上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两者的课程价值指向不同。活动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爱好;而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
其次,两者的课程实施方式和流程不同。活动课有许多种类,每一门课都有自己特别的课程组织实施的方式和流程,相互间会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在研究性学习中,不管学生研究什么课题,不管是哪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开设研究性学习,其课程的实施基本都按照"提出问题--寻找资料信息,验证假设,分析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进行。
最后,从两类课程在我国出现的时代来看,活动课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学课程改革中就曾经伴随着"发展个性"的要求出现在高中的课程计划中;而研究性学习则是在世纪之交,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候,作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实施渠道而产生的。两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两者所包含的教育理念也极其不同。
当然就学校层面的操作来说,这两类课程之间没有巨大的鸿沟,它们完全可以互相并存和相互促进。之所以谈上述种种不同,只是不想把两者混为一谈而已。
由上可知,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要求学生从全部地只是获得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到同时重视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并解决问题;从单纯地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学生模仿和再现书本知识的能力,到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反思和运用能力;从仅仅追求教学"知识目标",转向重视含知识在内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提高;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以培养今天的学生能适应明天社会的需要为自己的任务。它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波。这一冲击波首先指向的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课程组织和实施,然后将引起传统的"教的文化"和"学的文化"的震荡和变革,进而改变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路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建设和实施好研究性学习,是我国中小学教育能否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社会挑战、真正构建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关键。
【上一篇】
【下一篇】通化市直初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意见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通化市直初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意见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320&&&&更新时间:
一、实施总体目标
研究性学习无论是学习方式还是课程形态,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每个学校要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改的制高点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支持和发展学生的研究兴趣,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深刻、充实的研究经历和体验,促进学生在与他人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养成合作与分享的个性品质,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1、要求学生有亲身参与研究探索问题的体验,通过自主参与实践类似的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直观经验,养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探求知识的科学态度。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5、培养高尚情操和科学的道德素养。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要认真探索、实事求是、尊重前人的经验,他人的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敢于克服困难的坚韧品质。
&6、培养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心和史命感。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向自然、社会了解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通过社会调查和实践关心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时刻把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宗旨牢记在心,同时关注人类与环境,和平与发展整个人类的命运。
三、学段目标
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3、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
4、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5、初步形成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3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学会合作与分享;
5、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6、增强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心。
四、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本身没有体系化的内容,具有开放性特点。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领域,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领域十分广阔,涉及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由教师提供范围,也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可以是课堂教学和课本知识的拓展延伸,也可以产生于家庭或社会生活实际;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可以着重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对某些综合性的问题开展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范围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范围大致涉及四个方面,即人与自然关系领域、人与社会关系领域、人与自我关系领域、人与文化关系领域。
1.人与自然关系领域
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问题是与学生生活的自然环境、社区等直接相关的自然现象或问题,探究领域非常广泛,主要涉及与人的存在环境相关的自然事物或现象的问题研究,该活动领域的核心是人的现实生活的自然环境,如水资源研究、植被研究、能源研究、环境生命科学研究等。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当地或社区的实际,围绕下列问题来选择性地提出探究主题:
(1)水资源及其状况研究
(2)土壤资源及其状况研究
(3)空气状况的调查研究
(4)植被与绿化问题研究
(5)垃圾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与处理问题研究
(6)动物及其保护问题研究
(7)资源或能源问题研究
(8)水土流失与水灾问题研究
2.人与社会关系领域
人与社会关系领域的问题是各国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基本内容,它涉及社会或社区的历史变迁、社区文化(如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的考察与探讨)、社会的经济问题(如证券与股票、产业结构研究等)、社会政治;还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探究、个人、群体与制度的探究等领域。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是围绕社会现实生活来展开的&,这些活动领域与具有社会责任感、有见识的公民的形成直接相关。
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所遇到的社会问题和学生生活的实际,中小学关于人与社会关系领域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确定主题或课题:
(1)社区或故乡的变迁与发展考察研究
(2)社区或地方产业状况与发展研究
(3)社区或地方人口状况的调查研究
(4)民族历史与发展问题研究
(5)农村或城市交通问题研究
(6)农村产业问题研究
(7)城市产业与经济问题研究
(8)汽车问题研究
(9)老龄人口与养老问题研究
(10)下岗与就业问题研究
(11)城镇住房问题研究
(12)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
(13)毒品问题研究
(14)选举与政治生活问题
(15)社会生活中的法律现象与问题研究
3.人与自我关系领域
人与自我关系领域的问题是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亲身感受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从自我生活中提出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或课题,使他们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反思自我,发展自我。可围绕下列问题来选择和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或课题:
(1)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2)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
(3)校园环境与学校周边环境研究
(4)成长环境与安全问题研究
(5)服饰与审美问题研究
(6)音乐与追星现象研究
(7)心目中的教师
(8)心目中的家长
(9)理想调查研究
(10)休闲生活调查研究
(11)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4.人与文化关系领域
围绕学生各门学科性课程的学习,开展有关文化现象或文化问题的探究。关于文化问题的研究,一定要超越某一门具体学科课程领域知识的局限,尽可能把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通过实践来探究,不能仅仅局限在从书本到书本,从资料到资料的研究。
(二)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和确定的基本要求1.尊重兴趣爱好
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让他们自主选择探究内容,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得以持续并有效开展的基础。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确定方向;不宜硬性规定研究的内容和课题。
2.关注生活实际
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掘适合于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探究题材,是有效地选择和组织研究性学习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从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到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从个人的衣食住行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从校园的环境布置到城市的规划建设,都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现实生活和身边小事中寻找和提出有价值的探究内容和问题。
3.鼓励动手实践
研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小学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多一点学生的亲身体验,少一点教师的知识传授;多一点实地调查和实验,少一点书面资料的研读整理;多一点手脑并用,少一点纯思维训练。活动中要深入浅出,注重实用,避免单纯的名词术语的讲解和记忆。
研究性学习
2、和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加以实施;
3、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加以实施;
4、与校、班、团、队活动相结合加以实施;
5、在单科性学科课程中,通过穿插研究性学习专题加以实施;
6、在综合性学科中,通过主题模块的设置加以实施。
&(三)、实施要求
1、全员参与;2、任务驱动;3、形式多样;4、课内外结合。
(四)、实施的一般程序
情境体验----课题准备----研究实施-----反思总结
&&& &&& &&&
研究性学习基本理念培训。教师和学生:常用研究方法培训和常用研究技巧培训。
六、选题指导
现在的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但是不清楚如何去自主研究一个问题,如果一开始就完全放开,让学生自己确立课题开展研究,难度会很大。所以在活动的进程中分不同阶段,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教师定课题(主题),学生自主研究。
学生们对课题研究有了初步认识以后,会产生许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可以进入研究性学习新的阶段。指导老师帮助学生们确立了课题,并指导学生按兴趣爱好分成几个活动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小组制订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学生自己确立课题(主题),自主研究。
第一次自己确立课题,学生会很兴奋,可能提出很多课题,如:人类是怎么诞生的,通化人的饮食情况怎样,环境污染问题等,许多课题范围较大,可操作性不强。指导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怎样选题。学生对如何选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各小组确立自己的课题,初步制订研究计划。
(一)、根据教师指导的对象、范围、内容不同,指导可以分为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两种形式。
&1、集体指导
集体指导主要针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中的共同问题,以班级、年级、校级的组织形式,对学生进行的全员指导活动。
集体指导主要适合以下内容:(1)介绍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等。(2)介绍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本学习方法,如课题的确立、课题研究常见的基本方法、研究方案的设计、文献资料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与处理、研究课题报告的撰写等。(3)成果的交流与展示。(4)解决学生开展研究性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
2、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是指导教师对不同的课题小组(包括学生个体)个别进行的指导活动。与集体
指导相比,它着重于解决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个别化问题。个别指导一般在学生产生需要时才实施,但它却是初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中最主要的教学形式。
(二)、几种启动方式
1、学生完全没有限制地自由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课题
学校把课程开设的意义、要求向学生介绍后,要求学生自己去观察、讨论,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确定一个研究课题。在课题选择上,学校和老师没有任何内容和范围上的限制。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学生的选题空间特别大,可以非常自由地选择研究内容,学生的积极性容易调动,课程在学生方面能很快进入启动状态。缺点是学生的选题常常超出教师的知识、指导能力的范围,使教师处于一种旁观、裁判的位置,难以进入和把握学生的研究。
2、由教师选择研究课题后交给学生做
在课题启动前,学校要求教师每人提出若干题目,经讨论归纳并决定后,组织学生开展研究,学生在选题上没有发言权。
3、教师、学生先各自选题,然后双向选择
师生各自按照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内容,经过师生共同讨论,确定出有研究价值并具有操作性的课题。
4、系统选题,规定学生选题范围,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在各年级设立不同的主题和定期变换主题的方法,有效地控制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范围。这种方式可以使学校在课题的实施方面有较大的主动权,比较规范和有序,全校教师都有机会参与课程指导。同时经过几轮实验,教师对每个阶段做什么,学生大概会提什么问题等可以逐步做到心中有数,学校可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来建设课程,并有效地发挥课程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 &师生共同启动课程。把教师的发动看得比学生的发动更重要,首先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怎样操作和实施有大致的了解,然后由各班主任牵头邀请不同学科教师组成课题指导小组,由课题指导小组一起协商,提出一个比较中肯的主题,上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各教师课题指导小组将自己选定的主题通过板报或壁报向学生公布,学生进入选题阶段、确定子课题。
14、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5、透视选秀节目和文化――“草根”文化
16、寻找远去的高句丽文化
17、通化为什么成为萨满文化的发源地?
1、拒绝路边小摊上的零食
2、我爱水果
3、合理游戏 健康成长――关于让小学生上瘾的游戏的调查
4、关于风筝的研究
5、关于传统游戏的调查
6、关于伞的研究
7、关于我班家庭作业完成情况的调查研究
8、关于小学生最喜欢看哪类课外书的调查研究
9、关于小学生怎样鉴别合格食品的调查研究
10、关于广告纸浪费现象的调查研究
11、关于中餐浪费现象的调查研究
12、灯的世界
13、关于水资源浪费现象的调查研究
14、有趣的汉字调查研究
15、我们身边的数字编码
16、小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
17、小学生练习本的使用
18、罐头盒为什么用马口铁制作
27、争做环保小卫士
28、热带鱼饲养
29、秋菜的储存方法
30、走进我们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松花石砚
31、走进铁路了解社会关注发展
32、小学生课间十分钟调查
33、走进水果世界
34、我们的课余生活
35、可爱的水果娃娃
36、文具的种类
37、一滴水的旅程
38、爸爸妈妈的职业
39、面对挫折
40、克隆一把钥匙
41、爷爷奶奶的晚年生活
42、家务劳动调查
43、温度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44、鸡蛋内膜半透性的实验探究
22&&&&&&&&&
1、金属防锈的研究
2、纯净水是否“纯净”
3、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4、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
5、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6、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
7、初中生视力情况的调查
8、酸雨对生物影响的研究
&&&&&&&&&&&&&&&&&&&&&&&&&&&&&&&&&&&&&&&&&&&&&&&&&&&&
&&&&&&&&&&&&&&&&&&&&&&&&&&&&&&&&&&&&&&&&&&&&&&&&&&&&&&&&&&&&&&&&&&
文章录入:a&&&&责任编辑:a&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洋种类最多的生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