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能在什么条件下有水蒸汽的饱和温度,温度是多少?

20度时,有两份饱和溶液。质量分别为200克和100克,在20度时,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各蒸发掉10克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分别为多少。
20度时,有两份饱和溶液。质量分别为200克和100克,在20度时,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各蒸发掉10克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分别为多少。
20度时,有两份饱和溶液。质量分别为200克和100克,在20度时,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各蒸发掉10克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分别为多少。
补充: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没有溶解度是没办法算的。
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均为3.6g。
过程 m 质=10g*36g/100g=3.6g
因为均是饱和溶液,所以析出的溶质和溶剂也可组成饱和溶液。
故均为3.6g。
提问者 的感言:谢谢了。
其他回答 (1)
条件不充分啊?好像少了点什么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13.将40℃的饱和石灰水冷却至10℃;或加入少量CaO,温度仍保持40℃,在这两种情况下均未改变的是_百度知道
13.将40℃的饱和石灰水冷却至10℃;或加入少量CaO,温度仍保持40℃,在这两种情况下均未改变的是
13.40℃饱石灰水冷却至10℃;或加入少量CaO温度仍保持40℃两种情况均未改变
A.Ca(OH)2溶解度、溶剂质量B.溶液Ca2+数目C.溶液质量、水电离平衡D.溶液溶质质量数
溶解度与温度关,所A排除;加入CaO,必定使溶液质量减少,所C排除;由于加入CaO必影响Ca2+电离平衡,所排除B,由于饱石灰水冷却反溶解度变,所降温析,所D确
其他类似问题
石灰水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2o泉州)氯化钠(NaCl)具有广泛的用途.泉州市成产海盐,并进行氯碱化工生产.(1)举例说明氯化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做调味品.(2)氯碱工业中,以氯化钠和水为原料在通电的条件下制取氢氧化钠(NaOH),同时获得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2NaOH+H2↑+Cl2↑.(3)请根据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在如图中画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 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有一个交点,此交点的含义是在此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4)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选填“很大”或“不大”),因此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g,则50℃时,每137g氯化钠饱和溶液最多可析出氯化钠晶体37g.
解:(1)氯化钠在生活中可做调味品;故答案为:调味品.(2)根据信息:以氯化钠和水为原料在通电的条件下制取氢氧化钠(NaOH),同时获得氢气和氯气(Cl2),可知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2NaOH+H2↑+Cl2↑;故答案为:2NaCl+2H2O2NaOH+H2↑+Cl2↑.(3)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画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有一个交点,此交点的含义是在此温度下,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4)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因此采用结晶蒸发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观察图形可知,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g;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量.所以在50℃时,每137g氯化钠饱和溶液最多可析出氯化钠晶体37g.故答案为:不大;蒸发结晶;37;37.(1)氯化钠在生活中可做调味品;(2)根据信息:以氯化钠和水为原料在通电的条件下制取氢氧化钠(NaOH),同时获得氢气和氯气(Cl2),写出化学方程式;(3)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画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4)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分析.将40度时的饱和石灰水冷却到10度或加入少量的生石灰,但温度仍保持在40度这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_百度知道
将40度时的饱和石灰水冷却到10度或加入少量的生石灰,但温度仍保持在40度这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将40度时的饱和石灰水冷却到10度溶液变得不饱和,此时溶液的浓度不变加入少量的生石灰,但温度仍保持在40度此时的生石灰会与溶剂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溶剂,所以有溶质析出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浓度不变不懂问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因为“将40度时的饱和石灰水冷却到10度或加入少量的生石灰”都是饱和溶液状态,加了少量的生石灰不能溶解了,另外虽然在10度时能溶一点,但到了40度,也是全析出了。
生石灰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溶液”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因而我们要掌握一些有关“物质溶..
“溶液”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因而我们要掌握一些有关“物质溶解”的知识.(1)20℃时,17gKCl溶解在5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KCl的溶解度为_______ g.(2)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铜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和溶质的性质有关;请你举例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3)我们还发现,在用洗衣粉洗衣服时(在等量的水里放等量的洗衣粉),夏天洗衣粉很快溶解了,冬天反复搅拌后往往还会有许多洗衣粉颗粒悬浮水中,这说明洗衣粉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_________.当你用湿手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手烫,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若取用X固体代替洗衣粉与水混合,也得到与上述相似的现象,则加入的X固体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_________.(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氧化钙B.硝酸铵 C.氢氧化钠D.氯化钠(4)如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当把相同质量的氯化铵和硫酸钠的饱和溶液从50℃降到2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
(5)在40℃时取两份100g水分别往加入50克氯化铵和50克硫酸钠,充分搅拌后,升温到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40℃时,两溶液均为饱和溶液B.40℃时,两溶液质质量分数相等C.50℃时.两溶液仍为饱和溶液D.60℃时,硫酸钠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氯化铵溶液为不饱和溶液E.60℃时,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F.60℃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专项题
(1)34 (2)(3)增大;洗衣粉溶于水放热;A、C(4)硫酸钠(5)A、D、F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溶液”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因而我们要掌握一些有关“物质溶..”主要考查你对&&固体溶解度,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关于溶液的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固体溶解度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关于溶液的计算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的要素: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就是温度。如果温度改变,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也会改变,因此只有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标准:“在100g溶剂里”,需强调和注意的是:此处100g是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 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是衡址同一条件下某种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标准,只有达到该条件下溶解的最大值,才可知其溶解度,因此必须要求“达到饱和状态”。 ④单位:溶解度是所溶解的质量,常用单位为克(g)。概念的理解:①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②溶解度概念中的四个关键点:“一定温度,100g 溶剂、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四个关键点都体现出来了,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才是有意义的,否则没有意义,说法也是不正确的。溶解度曲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这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表示意义 a.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b.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c.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某一相同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d.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e.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一般物质在较高温度下制成饱和溶液,快速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超过室温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的溶液叫过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a.有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3;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 ③应用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b.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c.可以知道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d.可以选择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方法;e.确定如何制得某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方法等。运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根据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折出,从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目的。如KNO3和NaCl的混合物的分离。 (KNO3,NaCl溶解度曲线如图)&(1)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大,要提纯这类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法。具体的步骤为:①配制高温时的饱和溶液,②降温,③过滤,④干燥。如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KNO3可用此法。 (2)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度影响较小,要提纯这类物质,可用蒸发溶剂法。具体步骤为:①溶解,②蒸发溶剂,③趁热过滤,④干燥。如NaCl中混有少量KNO3,要提纯NaCl,可配制溶液,然后蒸发溶剂,NaCl结晶析出,而KNO3在较高温度下,还没有达到饱和,不会结晶,趁热过滤,可得到较纯净的NaCl。 概念:&&&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扩散的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和分子(或水和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物质溶解过程中的两种变化: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是物理过程,吸收热量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是化学过程,放出热量 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a.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如:NH4NO3溶解于水。 b.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摄,溶液温度升高,如:NaOH、浓硫酸溶解于水。 c.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几乎不变,如:NaCl溶解于水。常见冷冻混合物:&&&& 在生产、生活中常用冰作冷却剂,但冰只能提供 0℃左右的低温。一些医疗和研究单位常需要更低的温度,提供低温较方便的方法是用冷冻混合物。下表是几种常见冷冻混合物的组成及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1)对于大多数固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对于Ca(OH)2: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饱和石灰水不饱和石灰水概念的理解:(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温度和溶质的量的多少有关系。因此在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否则就无意义。 (2)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仍然可以溶解其他溶质。如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仍可溶解蔗糖。 (3)有些物质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不能形成饱和溶液,如:酒精没有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一般,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过程中溶液组成的分析: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发生结晶的前提下)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②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液的溶剂质量不变,溶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③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发生结晶的前提下)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剂、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①观察法:当溶液底部有剩余溶质存在,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时,表明溶液已饱和。 ②实验法:当溶液底部无剩余溶质存在时,可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质,搅拌后,若能溶解或溶解一部分,表明该溶液不饱和;若不能溶解,则表明该溶液已饱和。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为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稀溶液。它们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A. 饱和浓溶液B.饱和稀溶液C.不饱和浓溶液D.不饱和稀溶液(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没有必然关系。 (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同种溶剂、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其不饱和溶液浓度大。溶质质量分数:1.& 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 表达式:溶质质量分数==3. 含义: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是指每100份质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份为多少。如100g10%的NaCl溶液中含有10gNaCl.。不要误认为是100g水中含有10gNaCl。应用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的注意事项: ①溶质的质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没有进入溶液的溶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如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NaCl,则20gNaCl放入50g 水中溶解后,溶质的质量只能是18g。②溶液的质量是该溶液中溶解的全部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和(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溶质)。 ③计算时质量单位应统一。 ④由于溶液的组成是指溶液中各成分在质量方面的关系,因此,对溶液组成的变化来说,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只有在不超过其最大溶解范围时才有意义。例如在20℃时,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为26.5%,此时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溶质也不会再溶解,浓度也不会再增大。因此离开实际去讨论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NaCl溶液是没有意义的。 ⑤运用溶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时,必须分清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 a.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其溶质指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如CuSO4·5H2O溶于水时,溶质是CuSO4。溶质质量分数= ×100%b.当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如Na2O溶于水时发生如下反应:Na2O+H2O==2NaOH。反应后的溶质是NaOH,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若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有沉淀或气体生成,此时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因素:(1)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质录,与温度、是否饱和无关。在改变温度的过程中若引起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会改变,但归根结底,变温时必须考虑溶质、溶剂的质量是否改变。因而,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因素还是溶质、溶剂的质量。例如:①将饱和的NaNO3溶液降低温度,由于析出品体,溶液中溶质的质缺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②将饱和的NaNO3溶液升高温度,只是溶液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因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2)不要认为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就变小;也不要认为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就变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类型(1)利用公式的基本计算 ①已知溶质、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直接利用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②已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溶剂的质量。利用公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一溶质的质量 ③已知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液的质量。利用公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④质量、体积、密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当溶液的量用体积表示时,计算时应首先将溶液的体积换算成质量后再进行相关计算。因为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公式中各种量都是以质量来表示的,不能以体积的数据来代替。利用公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2)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注意:a.几种溶液混合,溶液的体积不能简单相加,即V总≠VA+VBb.混合后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可以相加,即m总=mA+mBc. 要求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必须依据公式V=m/ρ,所以要知道混合溶液的密度才能求出总体积。(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a. 固体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根据固体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解度(S)=×100g]可推导出:,b.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特殊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其溶质指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如CuSO4·5H2O溶于水时,溶质是CuSO4。溶质质量分数= ×100%(2)溶质只能是已溶解的那一部分,没有溶解的不能做溶质计算如20℃时,20gNaCl投入到50g中水中(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20℃时50g水最多只能溶解18gNaCl,如溶质的质量为18g,而不是20g,所以该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18g/(50g+18g)×100%=26.5%。(3)当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如Na2O溶于水时发生如下反应:Na2O+H2O==2NaOH。反应后的溶质是NaOH,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某混合物溶于水,要计算某一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包括混合物与水的质量如5gNaCl和1gKNO3的混合物溶于100g水,计算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ω(NaCl)=5g/(5g+1g+100g)×100%=4.7%。(5)利用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之间有着联系。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的不变规律:(1)从一瓶溶液中不论取出多少溶液,取出溶液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2)溶质、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两种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3)一定温度时,向某饱和溶液中加入该溶质,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4)一定温度时,对某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5)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来说,将其饱和溶液(底部没有固体时)升高温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而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熟石灰)来说,降低温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发现相似题
与““溶液”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因而我们要掌握一些有关“物质溶..”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2063268624276017425491918582738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饱和蒸汽温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