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上的特色民居是?

中国各地民居的地方特色
世界建筑史上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也最多。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远,民族众多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民居建筑经验。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生产力的水平相对落后,人们以朴素的生态观念,和最简单方便的手法创造了比较理想、满意的栖息居住环境。
中国民居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民居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在世界建筑史上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也最多。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因此,中国的民居建筑样式和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也较为鲜见。
中国民居是各地居民自己设计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家住宅。在中国的民居中,最具特点的民居有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蒙古的蒙古包等。
恬静舒适的北京四合院最具有北方住宅的代表性
图1: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
图2:北京四合院
规整式住宅是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以采取中轴对称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四合院,是华北、东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式建筑,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
图3:四合院
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四合院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留下来的,四合院的院门采用木制成,大门的一端采用厚厚的木板连接,可旋转,安全、可靠、开关自如。四合院的走向一般是坐北向南,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东西两侧,为东西厢房。东西厢房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同或相似。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整个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对称的办法建筑成。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作者:邹永利)
更多相关搜索:
评论14427条
评论14163条
评论6073条
评论6049条
评论5805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黄土高原窑洞民居村落的民俗文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
黄土高原窑洞民居村落的民俗文化
【摘要】: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东西南北中,汉瑶蒙回藏,风俗各异,文化有别。民俗文化是当地人民群众受传统习俗影响所形成的礼仪和生活风情。我国古代受封建文化的影响达两千三百多年,上至帝王将相,中有文人学士,下至庶民百姓,无不在封建文化的制约下循规蹈矩地生活着。占我国土地面积十六分之一的黄土高原居民区(约63 万km2),分布在黄河流域诸省区,他们深
【作者单位】:
【分类号】:TU-80【正文快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东西南北 中,汉瑶蒙回藏,风俗各异,文化有别。民 俗文化是当地人民群众受传统习俗影响所形 成的礼仪和生活风情。我国古代受封建文化 的影响达两千三百多年,上至帝王将相,中 有文人学士,下至庶民百姓,无不在封建文 化的制约下循规蹈矩地生活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铁城;;[J];艺术设计研究;2009年03期
;[J];建筑与文化;2006年07期
武若愚;;[J];城市;2010年09期
杨开凤;;[J];建筑与文化;2011年10期
;[J];建筑与文化;2006年06期
梁武振;;[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年05期
杨玉杰;;[J];大众文艺;2012年23期
肖京平;[J];中外建筑;2001年06期
;[J];建筑与文化;2006年09期
;[J];建筑与文化;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严巍;;[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刘金钟;;[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曦;[N];中华建筑报;2012年
朱蕾;[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丽;[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任桢;[D];湖北工业大学;2009年
罗冠林;[D];湖南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黄土高原北部窑洞民居建筑的变迁与保护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开凿窑洞作民居的原因是什么?窑洞作民居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弊端?
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开凿窑洞作民居的原因是什么?窑洞作民居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弊端? 20
1受當地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黄土高原是以黄土为名的,那里的黄土质地均一、层理不显、富含钙质、具有一定的胶结力、不易崩塌。你看,那些直立悬崖和土柱,即使经过风吹雨打,也能长期不倒、不塌。黄土的这些特点,正是建造窑洞的优势。因为窑洞所需用的建筑材料少、工匠少、施工便利,又不占用耕地、不破坏自然风貌与生态环境。
2窑洞冬暖夏凉,有利于节约能源;窑洞避开了噪音和放射性物质,有利于人体健康;窑洞不破 坏地形地貌,不占用耕地,造价低廉,经久耐用。当然窑洞也有缺点,就是采光不良,夏季潮湿,洞内通风差,還存在安全隱患。

其他回答 (4)
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
在中国北方,长城以南、日月山以东、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180米,气候较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
关于黄土的来源,长期以来,中外学者有过不同的争论。其中,以“风成说”比较令人信服。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粘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迂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根据黄土堆积环境的不同,可将我国黄士发育分为三个时期:早更新世,相当于第一次冰期,气候比新第三纪干寒,发生午城黄土堆积;中更新世,发生第二次冰期,气候进一步变干,堆积了离石黄土,范围广、土层厚;晚更新世第三次冰期,气候更加干寒,堆积了马兰黄土,厚度虽小,但分布范围更广,南方称下蜀黄土。进入全新世,气候转为暖湿,疏松的黄土层,经流水侵蚀,形成了沟壑纵横、梁、峁广布的破碎地表。
山、原、川三大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的主体。耸峙在高原上的山地,犹如海洋中的孤岛。例如六盘山以西的陇中高原上的屈吴山、华家岭、马衔山,陇东陕北高原上的子午岭、白于山、黄龙山等。原(或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原地面,著名的有甘肃东部的董志塬,陕西北部的洛川塬。塬面宽阔,适于机械化耕作,是重要的农业区。但是塬易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出长条状塬地,成为山梁,称为“梁”地。如果梁地再被沟谷切割分散孤立,形状有如馒头状的山丘,当地称为“峁”。由“梁”和“峁”组成的黄土丘陵,高出附近沟底大都在100~200米左右,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泥沙来源区。川是深切在塬面下的河谷平原。在梁峁地区地下水出露,汇成小河、河水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在两岸形成小片平原,称它为“川”。川两旁还有阶地,即“掌”、“杖”地。掌是川地上源的盆地状平原,与条状分布的杖地不同。
主要由暴流沟谷冲刷疏松黄土所致。黄土颗粒细小,质地疏松,具有直立性并含有碳酸钙,迂水容易溶解、崩塌。地面坡度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造成奇峰、陡壁、溶洞、陷穴、天生桥等微地貌,更助长了沟壑扩展,加速水土流失。同时也与近代地壳上升有关,使得沟床不断下切和侧蚀,沟谷溯源侵蚀加剧,相应地谷坡又不断地扩展,于是沟间地日益破碎。除上述自然因素外,与人类活动,特别是滥垦滥伐,破坏天然植被等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植树造林、种草,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以及水利工程等措施,黄土高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根据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①陇中高原。一称陇西高原。位于六盘山以西,是一个新生代的拗陷盆地,属盆地型高原,海拔米。地形破碎,多梁、峁、沟谷、垄板地形。②陇东、陕北高原。包括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渭河北山以北,长城以南的地区。也是一个盆地型高原,海拔800~1200米。经强烈侵蚀,除少数残留的黄土塬(董志塬、洛川塬)外,大部地区已成为破碎的梁峁丘陵。其间只有少数基岩低山突起在高原之上,状似孤岛。③山西高原。包括五台山、恒山以南,伏牛山以北,太行山以西,吕梁山以东的地区。它由一系列褶皱断块山与陷落盆地组成。山地有吕梁、恒山、五台、中条及太行等山,盆地有大同、忻县、太原、临汾、运城等。除河谷平原外,大部地区海拔在米,石质山地构成高原的主体,黄土堆积仅限于盆地及山间谷地,分布范围约占全区面积的40%。④渭河平原,一称关中平原。位于渭河北山与秦岭之间,西起宝鸡。
开放分类:
地理、甘肃、高原、地貌、四大高原
参考资料:
1.金山词霸
2.精英地理网:
3.世界地理网:
4.无忧无虑地理网:
5.地理网: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 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 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 

陕北延安窑洞,其中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实惠还有就是简单。抗震。东暖夏凉
窑洞冬暖夏凉,十分舒适。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交通/驾驶领域专家下列民居具有通风、防潮特点的是___。A东南亚得高脚屋B西庄的村庄C北极因纽特人的冰屋D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下列民居具有通风、防潮特点的是___。A东南亚得高脚屋B西庄的村庄C北极因纽特人的冰屋D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A东南亚得高脚屋
其他回答 (3)
A这个不是一道高中地理题嘛,做过的哈!
选A.高脚楼一楼一般不住人,养牲畜或放杂物,具有防潮特点,二楼以上住人,可以通风。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生活百科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土高原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