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换小数点大约保离几位小数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打点计时器及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天平、刻度尺、导线、纸带、钩码若干.(1)小组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300g,将滑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两个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100g),调整滑轮高度使拉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让钩码拉动滑块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2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若电源频率为50赫兹,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重力加速度为g=10m/s2).(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①绳的质量要轻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③实验时尽量保持拉动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④尽量保证钩码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___.(在答题卡上对应区域填入选项前的编号)(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___.-乐乐题库
& 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知识点 &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滑块与桌面间...”习题详情
17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4.7%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打点计时器及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天平、刻度尺、导线、纸带、钩码若干.(1)小组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300g,将滑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两个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100g),调整滑轮高度使拉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让钩码拉动滑块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2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若电源频率为50赫兹,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重力加速度为g=10m/s2).(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①绳的质量要轻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③实验时尽量保持拉动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④尽量保证钩码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①③④.(在答题卡上对应区域填入选项前的编号)(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多次测量求μ的平均值或看多次试验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打点计时器及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天平、刻度尺、导线、纸带、钩码若干.(1)小组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天...”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求物体的加速度可以使用图象法,也可以使用逐差法;使用受力分析求出物体的摩擦力,然后再求摩擦因数.
解:(1)使用逐差法求加速度:x3+x4-x1-x24T2=0.6-0.54×0.12=0.64m/s对滑块进行受力分析,得:2mg-μMg=(M+m)a代入数据,求得:μ=0.56(2)①绳的质量越小,对系统的加速度的影响越小,故①正确;②绳子的长度要适合,也不能太长,故②错误;③实验时尽量保持拉动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使绳子的拉力全部用来提供加速度,可以有效减小实验的误差,故③正确;④钩码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时,滑块的运动也更加稳定,故④正确(3)在实验中总是存在各种偶然误差,多次测量可以减少偶然误差.故答案为:(1)0.64&&0.56;(2)①③④;(3)多次测量求μ的平均值或看多次试验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
该实验中,首先考查了纸带上数据的处理,然后才是摩擦因数的计算.要注意逐差法是求解加速度的最佳方法.属于中档题目.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打点计时器及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天平、刻度尺、导线、纸带、钩码若干.(1)小组同学的实验步骤...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打点计时器及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天平、刻度尺、导线、纸带、钩码若干.(1)小组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天...”主要考察你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与“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打点计时器及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天平、刻度尺、导线、纸带、钩码若干.(1)小组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天...”相似的题目:
在探究“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活动中,有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方案,如图(a)所示,用弹簧秤拉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向右匀速运动.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另一同学对以上方案进行了改进,用弹簧秤拉住木块不动,用外力拉木板向左运动,如图(b)所示,请对该方案作出评价,并说明有什么优点.
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摆式摩擦因数测量仪,可测量轮胎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其主要部件有:底部固定有轮胎橡胶片的摆锤、连接摆锤的轻质细杆,细杆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测量时,测量仪固定于水平地面,将摆锤从与O等高的位置由静止释放.摆锤到最低点附近橡胶片紧压地面擦过一段很小的距离,之后继续摆动至最高位置.若测得摆锤的质量为m,摆锤重心到O点的距离为L,橡胶片紧压地面擦过的距离s,摆锤摆到最左端杆与竖直方向成θ角,摆锤经过最低点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在橡胶片擦过地面距离s过程中此压力视为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1)橡胶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表达式为&&&&.(请用题中已知的物理量字母来表示)(2)换用不同橡胶片测得μ与θ的大致关系如图线所示.已知L=1m,s=0.116m,则F约是摆锤重力的&&&&倍.(3)把摆锤经过最低点时对地面的压力F作为橡胶片擦过地面距离s过程中的压力,则此导致测得的橡胶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如图甲所示,质量mB=1kg的平板小车B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1=1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当t=0时,质量mA=2kg的小铁块A以v2=2m/s的速度水平向右滑上小车,A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若A最终没有滑出小车,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g=10m/s2,求:(1)A在小车上相对小车停止运动时,小车的速度大小(2)通过计算,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1.5s内小车B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滑块与桌面间...”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1)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关系的图象.
56.5(3)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kg、M=0.50kg.根据s-h图象可计算出A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μ的测量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
3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①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②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x2-h2.③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a.滑块的质量&&&&&&&&&&&&&&&&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1)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关系的图象.
56.5(3)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kg、M=0.50kg.根据s-h图象可计算出A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μ的测量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
2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A.木板的长度l&&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填“偏大”或“偏小”).
3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图.长直平板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一物块上.在平板上标出A、B两点,B点处放置一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测最滑块的挡光长度d,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m;②用直尺测量A、B之间的距离s,A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1,B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2;③将滑块从A点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④重复步骤&③数次,井求挡光时间的平均值.t&&&&s2-(h1-h2)2s;②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③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a=&&&&;④滑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f=&&&&t2;(2)测量滑块挡光长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如图所示,读得d=&&&&.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打点计时器及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天平、刻度尺、导线、纸带、钩码若干.(1)小组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300g,将滑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两个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100g),调整滑轮高度使拉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让钩码拉动滑块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2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若电源频率为50赫兹,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重力加速度为g=10m/s2).(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①绳的质量要轻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③实验时尽量保持拉动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④尽量保证钩码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___.(在答题卡上对应区域填入选项前的编号)(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1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打点计时器及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天平、刻度尺、导线、纸带、钩码若干.(1)小组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300g,将滑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两个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100g),调整滑轮高度使拉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让钩码拉动滑块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2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若电源频率为50赫兹,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重力加速度为g=10m/s2).(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①绳的质量要轻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③实验时尽量保持拉动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④尽量保证钩码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___.(在答题卡上对应区域填入选项前的编号)(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___.”相似的习题。5.3444保留整数是多少 保一位小数是多少 精确到0.01是( )精确到0.001是( )
5.3444保留整数是多少 保一位小数是多少 精确到0.01是( )精确到0.001是( ) 5
补充:10.9786
5.3444保留整数是5. 保一位小数是5.3 精确到0.01是(5.34 )精确到0.001是(5.344 )
那10.9786 和2.3093呢
的感言:谢谢你帮了我大忙!
其他回答 (3)
精确到0.01是(5.34 )精确到0.001是( 5.344)
5 5.3 5.34 5.344
&按四舍五入法的话 && & & & & & &5.3444保留整数是 6 & & &&
保一位小数是 5.3 & &&
精确到0.01是 5.34 &(意思就是保留到小数点后面第二位) &&
精确到0.001是 &5.344 &(意思就是保留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我老是分不清数学和物理中题该约到小数点后第几位,老怕少约一位全错,多约一位也错,谁能给我说说咋约啊_百度知道
我老是分不清数学和物理中题该约到小数点后第几位,老怕少约一位全错,多约一位也错,谁能给我说说咋约啊
提问者采纳
读数:准确值+估读值例用刻度1mm直尺量物体测度<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007amm12mm间11点mm<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006dmm准确值再往读取位估读值(各所读同看少读少)比<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007amm12mm间我读11.6mm准确值+位估读值读11.7要准确值相等估读值要偏离太没问题…若题意说精确几位比0.12O效数字所0.12三位效数字…般读数两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4条回答
师没告诉现请教师底需要约几般默认数点面梁文吧特殊情况般题目告诉约数点面几位做题注意否面要求没随便我习惯约简数点面两位
LZ: 一。在题目没有特别要求的时候。题目小数几位你也几位。
二有要求的按要求.比如:游标卡尺==
三。物理里面一般是保留到估值的那一位。比如直尺最小单位是毫米。那你就保留到0.1毫米。如:5.2mm
一般题目会告诉你约到小数点后面几位。做题时要注意是否有这方面的要求。如果没有,就题目小数几位你也几位物理里面一般是保留到估值的那一位。比如分度值是毫米。那你就保留到0.1毫米。如:2.2mm
中学数学用分数和带根号的数较多,如果需要用约数,题目一般会要求约到第几位。物理中要用分数的同样较少,如果需要用小数,则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数据的小数点后有几位,就约到第几位(除非少数题目明确要求约到第几位)。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高中物理 打点计时器 实验题 要保留到小数点后几位?_百度知道
高中物理 打点计时器 实验题 要保留到小数点后几位?
某次试验中,测得AD两点间的距离是2.50厘米,时间间隔是0.06秒,求平均速度。
那如果写成0.417m&#47;s算对还是错?
提问者采纳
如楼上说一样,但是如果没有要求保留位数或是有效数字的位数,看题目给的数据的小数点后面位数,和他一样或是多一位就可以了
提问者评价
都特别好嘛,谢谢大家!
其他类似问题
打点计时器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v=0.025/0.06=0.42m/s小数按照已知条件保留。已知保留到几位,就留几位。
一般题中会有说明(一般在题的最后,用括号括起来),如果没有,比如这道题,题中所给的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那么就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java保留两位小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