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枣中学胡前国综英美 老师不是人人

满活力的幼小生命被地震吞噬,我们从电视画面中看到,绵竹市东汽中学数百名师生被埋;北川中学1000多名师生被埋;聚源中学千余名师生遭受同样厄运。经历同样大地震,桑枣中学也有教学楼坍塌,可为何师生无一伤亡呢?就是因为叶志平校长有着强烈的避险意识。
&&&&避险意识救了桑枣中学师生,的确是个奇迹。5月12日发生地震那天,叶志平不在学校。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门。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老师站在楼梯上,喊:“快一点,慢一点!”正是按着平时学校要求、师生们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做到这些难吗?
&&&&其实,人们对避险意识并不陌生,每次安全事故发生后,都会听到官员们讲到这个词儿,尤其是学校,每年寒暑假或者一些地方学校出现伤亡事故后,都会接到教育部门的安全教育通知,措辞严厉地要法语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不断增强避险意识,云云,避险意识倒是耳熟,可人们记住的只是个词儿,真正把增强避险意识当个事做、做得扎实的又有多少?桑枣中学成功避险,恰恰给我们一些重要启示。
&&&&领导者要有强烈的避险意识。避险意识不是只讲给老师学生的,作为校长必须首先有这个意识。桑枣中学成功避险,很重要的是避险意识早已根置于校长叶志平的头脑当中,并且把避险意识传到了全校的每位师生头脑当中。叶志平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吸取别人的教训,办好自己的事。和许多学校的校长一样,“不是没有见过出事的学校,有的学校墙没弄结实倒塌砸到学生,有的学校组织不好,造成学生踩踏事故”。他不能让这样的危险降临在自己学生的身上。于是,他当上校领导后,就抓危楼修缮加固,严把质量关,把新教学楼建得结结实实。
&&&&要把增强避险意识的功夫下在平时。避险意识,重在“避险”,关键在没险的时候能够增强规避的意识,而不是艰险灾难临头才想起来规避。增强避险意识,很重要的是要有避险行动,并做到持之以恒。从2005年开始,叶志平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他搞的这种演习,可不是演戏,而是真刀实枪地真演真练。演习搞突然袭击,紧急疏散。严格细致到“每个班的疏散路线、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学生们早已被事先教育好。还有,他对老师的站位都有要求。老师不是上完课甩手就走,而是在适当的时候要站在适当的位置:各层的楼梯拐弯处。每周二都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正因为平时有这样严格的要求,才使全校师生的避险意识大大增强,并逐步养成了科学规范避险的习惯。
&&&&桑枣中学成功避险,说到底是一种责任心在支撑着。正是因为有强烈的责任心,才把安全教育时刻抓在手上,并具体落实到教学楼的硬件和避险训练软件两个重要层面上。正是因为有强烈的责任心,第一波震荡过去后,他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惦记着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创造另一个奇迹的,被网民称为“史上最牛的希望小学”――邓家海元村山中的刘汉希望小学,虽然距离北川县城仅15里路,在这次地震中顽强地存活了下来,不仅教学楼丝毫没有垮塌,而且该校483名小学生以及教职工都奇迹般地全部撤离。其背后也同样是责任心在支撑着,才建成了如此结实的教学楼。
&&&&奇迹之所在,就是责任之所在。用老百姓的话说,责任心就是“良心”。说话办事老百姓最看重凭良心。有了良心,就会时刻不忘责任,就会有所“预见”;良心缺乏,就缺少人性,就会随时埋下灾难的伏笔。把避险意识建立在良心之上,就会避免许多灾难。大灾之后,我们期待着者“良心”的回归!这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安危,更是为了国家教育的安危!(作者:
【】 【】 【】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疏散演习说啥也不变
本学期,叶志平的紧急疏散演习原本定在5月10日至20日间进行。地震发生前一周,他刚与老师们制定了此次演习计划,一栋楼一栋楼地进行,然后再合起来进行。总共让孩子们出动两次。“没想到,这次来真的了。”
地震发生后,不少人佩服叶志平的先见之明。“我对防震也很麻痹,四川1976年震过一次后,再没震过,我防的主要是火灾、停电。以后得加上防震。”
2004年,叶志平第一次在学校搞紧急疏散演习,此后,每学期一次。其中,新建成的6层女生宿舍楼演习的次数最多。这里住着11岁至15岁的女生,按标准住900人,却住进去1000人。“我最担心发生火灾、停电,有调皮的孩子喊声有鬼什么的,孩子们吓得四处乱跑,发生踩踏。”通过多次演习,这栋楼的女生们明白自己的逃生路线。最快的一次,1000名学生全部撤离仅用了46秒。
其实,5月12日那天,学生们慌得很,撤离时间比演习慢了些。老师们告诉叶志平,地震发生后,学生们按照以往演习程序,迅速撤离。前四排学生从前门走,后四排学生走后门。每个班下楼时排成单列。二三楼下的速度快些,四五层的慢些。每层楼梯处有老师守护,到达操场后,各班的位置固定。
桑枣中学占地30亩,有8栋楼。最大的一块空地是两栋教学楼间的一块操场。这次地震后,桑枣中学教学楼上砸下不少铝合金门窗、玻璃,却没有伤到一名学生。“所以,让学生们撤到操场后固定站位,非常关键。”
叶志平导演的演习,学生们欢迎,觉得好玩;可老师们嫌烦,说他没事找事。“我这个人啊,我行我素,一意孤行,认准的事,不听别人的。”叶志平对不同意见,只有两个字“不听”;有的老师面对他经常性的加固工程,向他建议:“咱们学校办个建筑公司吧!”叶志平还是两个字:“乱说!”
“桑枣中学是我毕生的作品!”
叶志平性格很好,很少发火,平常总是笑哈哈的。老师们跟他很惯,见了他就要烟抽。可他发起火来也骂人,骂得狠了就后悔。事后再给人家点烟,赔不是。现在,每当他发火骂人时,老师们都不答腔,知道他火发完就没事了。
叶志平眼中,“学校利益高于一切!”给学校干活的施工队,全部在县监察室监督下竞标、中标。给他送礼的一律不给面子;想跟他耍滑头的,全被他收拾得服服贴贴。在他看来,这是与学校、广大师生的利益站在了一起。
叶志平任校长以来,总共盖起4栋楼。每栋楼修建时,他经常在工地上转悠。见他总是乐呵呵的,施工队就会做些小动作。有一次,叶志平发现沙子含泥量太重,立即让公司来人解决。“大中午,我在太阳底下等了两个小时,他们也没来人。我火了,立即拉闸停电,不让他们干了。”“我总是笑嘻嘻的,看着好脾气,可错了不改,我就要收拾他们。”
叶志平是个工作狂,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总在凌晨两点后入睡。“1978年来学校当老师,任班主任,一直干到校长。我的一生都奉献在这里。桑枣中学是我一辈子的心血。”他认为这种说法很自私:“桑枣中学是我一生的作品!”
叶志平的儿子是位建筑设计师。几年前,他曾对儿子说:,给教育部门设计,一定是规范的1.5倍,别怕费那点料。“这次地震,反映出政府对教育欠账太多。”提起马上要重新建的桑枣中学,叶志平说,“我舍不得,丢不下,离不开。就是退下来,我也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新建。”
叶志平在学校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接记者的电话。打火机叭叭地不时响起,他烟抽得很凶。他声音宏亮,人很爽朗、健谈,思维敏捷,语速很快。用山西话说,叶志平是个泪窝子浅的人。采访中,讲到动情处,几度哽咽。直到现在,他也不敢上网看灾区图片,一看就哭。
凌晨2:00,叶志平委婉地提议结束采访,因为5位校领导还等着他开会。“学校想复课,至少得建36个教室,现在已经建了18个,还短一半。”这几天,他一直与老师们研究从哪里能募集到资金,尽快建起房子。
采访结束前,叶校长承诺,6小时后将他与学校的图片发至我的邮箱。但不久安县大停电,直到记者晚8时发稿前,他的手机仍是无法接通。
“老叶,少喝点酒,少抽点烟,注意身体!”借用叶志平的儿子经常对他说的这句话,我们祝福叶志平,祝福他和他的学生们。
2后一页 &&
康景琳  
凤凰图片08奥运您所在的位置:
震中安县桑枣中学师生无一伤亡 网友褒奖校长
日04:58  
漫画北方新闻网供图
 大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师生无一伤亡,该校校长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校长”——
? | ?推广 |
“汶川大地震已经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人们,学生安全高于一切,所有学校都要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向叶志平校长学习,从现在开始,就必须把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等安全工作抓实抓细,切实负起保护学生生命的重任,做好校园安全工作。”
——网友“王学进”这样总结桑枣中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新快报讯 (记者 郭晓燕)“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这所学校名叫安县桑枣中学,与汶川大地震伤亡最为惨烈的北川县毗邻。据新华网报道,这所在大地震中没被“震倒”的学校全靠一位名叫叶志平的校长加固了“豆腐渣”教学楼,4年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网友们称其为“史上最牛校长”,网友号召“各地校长好好向叶志平校长学习,借鉴一下桑枣中学的成功经验。”
两千学生下楼只消一分半钟
据此前媒体介绍,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桑枣中学校长叫叶志平,是四川省优秀校长,他担任校领导后,下决心花40万元将造价才16万元的一栋“豆腐渣”实验教学楼进行了彻底的加固,消除了隐患;更为主要的是,从2005年开始,他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工作做得非常仔细,每个班的疏散路线、楼梯的使用、不同楼层学生的撤离速度、到操场上的站立位置等,都事先固定好,力求快而不乱,井然有序。
逃生模式结果竟与演习无二
叶志平校长的事迹已经被多个网站及论坛转载,数十万网友浏览,上百网友回帖表达了自己对叶志平校长的崇敬之情。网友“王学进”25日在其博客发文称赞“做校长当如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
“王学进”在文中指出,“很显然,此次桑枣中学创造的奇迹得归功于该校每学期组织一次的紧急疏散演习。据悉,这类紧急演习从2005年就开始了,每学期一次从不间断。尤其令人震惊的是,此次逃生的过程、模式及结果与演习一模一样,此种经验值得每位校长、每所学校学习。”
“王学进”表示自己由于职业的关系,经常收到有关紧急疏散演习的新闻稿件,知道不少中小学也有在进行这类演习的,但经自己的手刊用的并不多,原因在于效果不佳。“王学进”强烈“建议各地校长好好向叶志平校长学习,借鉴一下桑枣中学的成功经验”。
网友总结“桑枣经验”有三
网友“王学进”认为,桑枣中学之所以躲过劫难,原因有三条:第一,强烈的避险意识。应该说,当今多数校长是有风险意识的,尤其是那些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演习的校长,但说不上强烈,他们更多是秉承教育部门的旨意行事,尚未把学生的安全工作放在应试教育之上。叶志平则是自觉把学生的生命安全看得高于一切,其强烈的避险意识从下面这一细节中可见一斑:对新建的楼,他不放心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面,认为只贴一下不行,他让施工者每块大理石板都打四个孔,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
其二,严谨的治校作风。叶校长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和办事严谨的工作作风令人叹为观止。这种作风不仅体现在对危房实验楼的加固修缮中,更体现在组织紧急疏散演习中。这类演习往往会被弄成做戏,老师不认真,学生敷衍了事,故一般收效甚微。但叶校长则严格要求,每次演习都按照预先制定的方案一步不漏地进行。
其三,执着的求实精神。很多学校的校长大多一时想到了就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不像叶校长将此当作一项重大的常规工作坚持不懈地每学期做一次,而且一做就是四年。
“王学进”总结的“桑枣经验”获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网友“白云洞人”认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升学率再高也不如学生的安全重要。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健全的高素质的人,如果连人都没有了,何谈高素质?建议一切重视升学率的学校,首先重视学生安全,平常多进行安全教育,重视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力挺校长入选“感动汶川”
然而这样一位校长却没有入选日前网友们发起的“感动汶川十大人物的网络评选候选人”(下文简称“感动汶川”),不少网友呼吁一定要为这位伟大的校长投票让他入选。
日前,网友“你做人来...”在天涯论坛上发起“抗议”,他在帖子中称,“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正是他的责任心和生于忧患的意识,让这所中学的师生2000多人在地震中得以平安活下来,无一伤亡!可是在感动汶川十大人物网络评选的48位候选人中竟然没有这位叶志平校长!”记者在天涯网上还发现,在网友“ykrykr”发起的“2008感动中国候选人提名”的帖子中,过半数网友都提议“史上最牛校长”叶志平入选。
详情请点击专题: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代课老师不是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