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里可能同时发生两个反应吗

已知常温时反应2Fe 3++Cu══2Fe 2++Cu 2+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将22.4 g由铜和三氧化二铁组成的混合物粉末加入到浓度为1 mol·L -1的硫酸中,使之发生反应。??(1)若固体恰好全部溶解,消耗硫酸的体积为V,则V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2)若硫酸溶液过量,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1 L,测得溶液中Fe 2+浓度为0.1 mol·L -1,则原始混合物中含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用(A)、“>”、(B)“<”(C)“=”填空.(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H1、△H2,则△H1△H2;(2)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H的大小:△H1△H2.①4P(白磷,s)+5O2(g)=2P2O5(s)△H1,②4P(红磷,s)+5O2(g)=2P2O5(s)△H2;(4)已知: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则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57.3kJ;(5)可逆反应:aA(气)+bB(气)?cC(气)+dD(气);△H=-QkJ/mol,根据图回答:①P1&P2;②(a+b)(c+d);&&③t1℃t2℃;&④Q0.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用“>”、“<”或“=”填空:(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H1、△H2,△H1=△H2;(2)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H的大小:△H1<△H2.①4P(白磷,s)+5O2(g)=2P2O5(s)△H1,②4P(红磷,s)+5O2(g)=2P2O5(s)△H2;(4)已知: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1,则碳的燃烧热数值>110.5kJ?mol-1;(5)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则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57.3kJ;(6)可逆反应:aA(气)+bB(气)?cC(气)+dD(气);△H=Q,根据图回答:①P1<&P2;&&②(a+b)<(c+d);&&③t1℃>&t2℃.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NaHCO3;②NH4HCO3;③BaSO4;④HF;⑤C2H5OH;⑥Al;⑦食盐水;⑧CH3COOH;&&&⑨HCl;=10 ⑩NaOH.(1)其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2)NaHCO3溶液显性(填“酸”、“碱”或“中”),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表示).(3)常温时有四种溶液:Ⅰ.pH=4的CH3COOH溶液;Ⅱ.pH=4的HCl溶液;Ⅲ.pH=10的NaOH溶液;Ⅳ.pH=10的CH3COONa溶液.(已知常温时醋酸的电离常数为1.75×10-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A.Ⅱ、Ⅲ溶液分别与10g铝粉充分反应,生成H2的量Ⅲ一定更多B.Ⅰ与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c(CH3COO-)为原溶液浓度的C.将Ⅰ和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一定小于7D.四种溶液各10mL分别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的pH:Ⅲ>Ⅳ>Ⅰ>Ⅱ(4)常温时某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mol/L,而相同pH的AlCl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bmol/L&(已知a,b均为小于14的正整数),则a和b之间满足的关系为,(用一个等式和一个不等式表示).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一)选择题1.B& 2.D& 3.B、D& 4.A&
6.C& 7.B& 8.C&
9.D& 10.C& 11.2,&
11.A& 12.B& 13.B& 14.B& 15.C& 16.D& 17.A& 18.A(二)非选择题1.MgH2,酸足量时△1=,酸不足时 Δ1=A-1。AlH2,碱足量时Δ2=,碱不足时Δ2=B-3.①酸碱均过量时,要使天平平衡需Δ1=Δ2,有的关系,取值范围0<A<12是对的。0<B<27是不对的,因为产生等量H2时 耗Al量比Mg少,故应由B==12.3 75,得0<B<12.375.②酸碱均不足时,并非A=B>12,应是A-1=B-3,即A=B-2,这是关
键,取值范围B>27,A>25而无上限(只需符合A=B-2)。③酸对Mg不足,碱对Al有余时,应为A-1=。取值范围怎样?酸对Mg不足,当然需A>12,这时B应由A-1=算式而定,将A>12代入知B>12.375,故B的取值范围为27>B>1 2.375.而Mg是否为27>A>12?不是的。当B<27时,A应由=A-1决 定,即=A-1得A=25,令B<27,则A<25,A的取值范围为12<A<25。④酸对Mg有余,碱对Al不足时,应有=B-3,而A<12,B>27,可见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2.(1)80%&&&&
(2)40%3.(1)因为在10℃、40℃、75℃时剩余固体量依次减少,所以说明10℃和40℃时溶液一定是 饱和的。设加入的水为x.(104-81)∶100=(201-132)∶x,解得x=300 g(2)在75℃时,混合物中硝酸钠是否全部溶解了?设40℃到70℃时,在300g水中又溶解了y g 硝酸钠。(150-104)∶100=y∶300,解得y=138 g>(132-72) g说明硝酸钠在70℃之前就已全部溶解了。设10℃时300 g水中溶解了z g硝酸钠。81∶100=z∶300,&&& z=243
g从10℃到75℃又溶解的硝酸钠:201-72=129(g)混合物中总共含硝酸钠:243+129=372(g)。(3)设t℃时硝酸钠恰好溶解在300 g水中,此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S g。S∶100=372∶300,&&& S=124
g查硝酸钠溶解度表可得温度为60℃。故完全溶解混合物中硝酸钠所需最低温度为60℃。4.(1)20&&&&&&&&&&
(2)505.(1)0.15 mol&&&&
(2)141.4 g (3)76.(1)20%&&&&&&&&&
(2)3.93 mol/L&&&&&&&&&
(3)4.27 mol7.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FeCl2Fe+ZnCl2Zn+CuCl2Cu+ZnCl2(1)根据溶液Cl-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变化两关系可求得Fe2+和Cu2+的量。设FeCl2 x mol,CuCl2y mol,则有解得:x=,则[Cu2+]=,[Fe2+]=。(2)由于x+y=0.2a mol,且b g Zn粉为过量,则b≥0.2a?65 g,即b≥13a g。(3)在Cl-的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溶液中Cu2+和Fe2+总量也一定,消耗的Zn的总量也不变,所以滤液c的质量越大,则生成的Cu越多,原溶液中CuCl2的含量越大;当原溶液中只含CuCl2时,滤渣c的质量最大。即Fe2+=0,有b-0.2a-c=0,c=b-0.2a。8.40.4% (12)n=1&&&& 9.(1)2,5W、W(H2O)W、W(Cu)W、V(H2)W(H2O)、W(Cu)W(Cu)、V(H2)&&&(2)10.(1)1cm3中阴、阳离子总数=()3&&&&&&&&&&&&&&&&&&&&&&&&&&&&&&& 1cm3中Ni2+―O2-离子对数=()3×密度=(2)解法Ⅰ:设1 mol中含Ni3+x mol, Ni2+(0.97-x)mol。根据电中性& 3x mol +2(0.97-x)mol=2×1 mol&&& ∴x=0.06Ni2+为(0.97-x)mol=0.91
mol离子数之比 Ni3+:Ni2+=0.06∶0.91=6∶9111.(1)M(OH)2+2NaHCO3=MCO3↓+Na2CO3+2H2O&&&& (2)②(3)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NaHCO3的质量58.8 g12.(1)2CaO2CaO+O2&&&&& (2)80.0%&&&&&&& (3)13.(1)要求由质量、摩尔质量以及体积、浓度分别列出酸和碱的物质的量,再根据中和反应中酸碱物质的量关系列式求得碱的浓度。∵∴(2)在上题求得的基础上,同样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求得食醋稀释液中CH3COO
H的物质的量,经换算后得出C3COOH%的表示式。∵∵CH3COOH%=与第(1)题相比,由于需要经过换算以及正确理解CH3COOH%的含义,所以难度略有上升。 (3)要求学生能迅速接受并理解试题给出的两个信息,据此做出判断。这两条信息是:①由第(1)上题得知,KHC8H4O4可以进一步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说明KHC8H4O4溶
液呈酸性(从指示剂颜色变化可知,它与NaHCO3不同,NaHCO3是呈弱碱性的)。②0.1mol /L邻苯二甲酸(H2C8H4O4)溶液的pH大于1,说明溶液的浓度大于电离出的,证明这是弱酸,既然是弱酸,当它完全中和后生成的正盐溶液应呈弱碱性(强碱弱酸盐
水解,溶液呈弱碱性),所以,邻苯二甲酸和KOH溶液混合后,若pH=7,说明邻苯二甲酸和第 一步中和反应(生成KHC8H4O4)已完全,即>1,但第 二步中和反应(KHC8H4O4K2C8H4O4)尚不完全,即<2,现在酸和碱的体积相同,所以在1 ~2之间,即2>x>1,答案为C。14.(1)SO2+CaCO3+O2+2H2OCaSO4?2H2O+CO 2&& SO2+Ca(OH)2+O2+H2OCaSO4?2H2O(2)=15×24=360(m3)=3.6×105(dm3)=15276.86(mol)=0=1526786(g)=1.53×103(kg)(3)=2=(g)=2.63×10315.(1)OH-向右移动&   Na+向左移动(2)0.3C& 0.3C(3)2H2O2H2+O2?(4)电,化学,内,Iεt-I2(R+r)t(5)(1)0.062(6.2%);4.75mol(6)19mol&&&Cl2在70℃的NaOH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中有NaCl、NaClO和NaClO3.完全反应后,_百度知道
Cl2在70℃的NaOH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中有NaCl、NaClO和NaClO3.完全反应后,
Cl2在70℃的缉紶光咳叱纠癸穴含膜NaOH水溶液中,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中有NaCl、NaClO和NaClO3.完全反应后,测得溶液中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则溶液中NaCl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2:1C.5:1D.11:2
提问者采纳
令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5mol、1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n(NaCl)=缉紶光咳叱纠癸穴含膜n(NaClO)+5n(NaClO3)=5mol+5mol=10mol,故溶液中NaCl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mol:5mol=2:1,故选B.
其他类似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014o滨州)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1)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稀硫酸过量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稀硫酸过量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请你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实验现象及结论是.
提 示 请您或之后查看试题解析 惊喜:新移动手机注册无广告查看试题解析、半价提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