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故土的诗句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家乡时可以诵读什么也可以诵读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24节气诵读古诗词:新教育实验晨诵项目“农历的天空下”课程实践 常丽华 978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看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24节气诵读古诗词:新教育实验晨诵项目“农历的天空下”课程实践 常丽华 978
商品名称:24节气诵读古诗词:新教育实验晨诵项目“...
商品编号:
上架时间: 22:24:14
商品毛重:400.00g
商品产地:
如果您发现商品信息不准确,
书名:24节气诵读古诗词:新教育实验晨诵项目“农历的天空下”课程实践
原价:29.80元
作者:常丽华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适读人群 :教师,教育工作者
孩子需要阅读什么样的诗词?教师和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进行诗词的欣赏和阅读?本书为您展开一年24节气古诗词阅读指引地图。 这是一本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极大帮助的图书。它有四大亮点:一、为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提供了丰富资源:本书以24节气为线索,选取了历时一年,跨越春夏秋冬四季的近150首古代优秀诗词作品,分类清晰、类型丰富、数量众多。二、阅读学习过程详细生动,步骤清晰,具有很高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根据季节转换分时期阅读,根据学生成长阶段分层次阅读,生命之旅、诗词故事和班级故事有机结合。三、教学反思,提供课程优化方式。四、用美丽的诗歌语言和浓浓的中国味感染学生,让学生们爱上诗词,爱上诵读,爱上中国文化,爱上语文。 《24节气诵读古诗词:新教育实验晨诵项目“农历的天空下”课程实践》系新教育实验晨诵项目“农历的天空下”课程实践成果,是教育部重点课题。可供中小学老师专业发展使用,也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常丽华老师的孩子们会吟诗,会写诗!常丽华老师的诵读课堂创造了奇迹!--所有的教师、家长在读过此书,或听过常老师的古诗词诵读课后无不受到强烈的震撼。 这是一个奇妙的课程。以24节气为线索,常丽华带着学生诵读古诗词,从冬至开始,跨越春夏秋冬四季,到下一个冬至结束。在这一年四季的诗词之旅中,师生家长吟诵学习了近150首诗词。孩子们从此真真切切地爱上了诗词,爱上了诵读,爱上了中国文化。他们认识了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他们体会了对自然的敏感,对生命的敬畏和惊喜,他们懂得了责任,懂得了担当,懂得了感恩…… 这是最有中国味的诵读课程,是最美丽的课堂,这里有最爱学语文的学生,最聪明的孩子,最美好的教师,最感人的家长,都是因为有了诗词诵读!每个人都在想:如果我的孩子或是我小时候能够遇上这样的老师,那该多么幸福! 你也可以很幸福!只要你拿起这本书,跟你的孩子、你的学生、你的家人开始诵读…… 《24节气诵读古诗词:新教育实验晨诵项目“农历的天空下”课程实践》系新教育实验晨诵项目“农历的天空下”课程实践成果,是教育部重点课题。可供中小学老师专业发展使用,也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本书深受读者欢迎,已重印多次。
001/在农历的天空下栖息劳作(代序)
001/引言:缘起
004/第一章冬天独钓寒江雪
005/第一节冬至
006/生命之旅:我们出发喽
《青春舞曲》《小至》《至后》
012/班级故事:美丽的圣诞夜
015/第二节小寒
016/生命之旅:金黄色的腊梅花
《二十四番花信》《赠范晔》《早梅》
019/诗词故事:三九第一天《蒹葭》
022/诗词故事:第一场雪
《夜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对雪》
024/第三节大寒
024/生命之旅:两个'渔父'《江雪》
026/班级故事:冬天的告别
028/第二章春天斜风细雨不须归
029/第一节立春雨水
030/生命之旅:寒假温情
《春园即事》《生查子&元日》《青玉案&元夕》
036/班级故事:开学第一天
040/诗词故事: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归园田居(其三)》
044/诗词故事:曾为梅花醉似泥
《梅花绝句》《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047/诗词故事:一朵花,就是一个承诺的故事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
049/第二节惊蛰
049/生命之旅:辛勤劳作《观田家》
051/节日故事:'三八'妇女节
《游子诗》《萱草》
054/班级故事:第三次读《夏洛的网》
058/诗词故事:绿柳才黄半未匀
《早春》《城东早春》《长歌行》
060/第三节春分
060/生命之旅:风和日丽的早上《阮郎归》
062/班级故事:一个仪式、一次聚会、一场庆典
062/(一)重温古诗词之旅
065/(二)从优秀走向卓越
066/第四节清明
067/生命之旅:清明专题
《寒食》《寒食》《寒食寄京师诸弟》《寒食夜》
《清明》《四时田园杂兴》
071/节日故事:又是一年三月三
《又是一年三月三》《兰亭集序》
073/第五节谷雨
073/生命之旅:栀子花与养蚕之旅《雨过山村》
075/诗词故事:花之咏
075/(一)桃之夭夭《桃夭》《大林寺桃花》《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题都城南庄》《山中问答》《桃花溪》
080/(二)百花次第开《海棠》《宣城见杜鹃花》《春日》
082/(三)唯有牡丹真国色《赏牡丹》《牡丹》《惜牡丹花》《红牡丹》
086/(四)暮春荼《春暮游小园》
087/(五)花之咏《花之咏》《为了看看太阳,我来到世上》
089/诗词故事:告别春天《送别》
094/第三章夏天也无风雨也无晴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定风波》
096/第一节立夏
097/生命之旅:迎接夏天的到来《立夏》
099/班级故事: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
《我爱这土地》《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
104/第二节小满
104/生命之旅:看哪,麦子成熟了
104/诗词故事:田家此乐知者谁?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106/第三节芒种
107/生命之旅:我们共同的庄稼《观刈麦》
110/节日故事:端午节《屈原列传》《屈原&渔父》
115/第四节夏至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
116/生命之旅:记忆中的夏天《夏九九歌》《悯农》
117/诗词故事:暑假诗诵
《夏日南亭怀辛大》《纳凉》《秋风辞》《蝉》《鹊桥仙》
122/第四章秋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124/班级故事:秋季里的第一课《山居秋暝》
127/诗词故事:在意象之河上漂流
《饮酒诗&序文》《饮酒诗(其八)》
130/第一节白露
131/生命之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玉阶怨》
134/班级故事:教师节--生日
134/(一)周末的信
137/(二)早上的巧克力和画
139/(三)属于我的生日诗
145/节日故事:中秋节
《嫦娥》《秋夕》《望月怀远》《水调歌头》《十五夜望月》
151/第二节秋分
151/生命之旅:天凉好个秋《秋词二首》
152/诗词故事:一蓑烟雨任平生--走进苏轼
153/(一)风雨人生《定风波》《水调歌头》《饮湖上初晴后雨》
158/(二)会挽雕弓如满月《江城子&密州出猎》
161/(三)滚滚长江东逝水
《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168/(四)杜宇一声春晓《西江月》
171/(五)归去来兮《满庭芳》
174/(六)天容海色本澄清《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79/节日故事:9月28日阅读节
179/(一)2007年的9月28日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向着明亮那方》
184/(二)2008年的9月28日
185/节日故事:重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88/第三节寒露
188/生命之旅:与杜甫的生命交织
《倦夜》《我的中国心》
194/诗词故事:菊花诗词之旅
194/(一)采菊东篱下《饮酒诗(其五)》
198/(二)芳菊开林耀《和郭主簿》
199/(三)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
200/(四)千古高风说到今
202/(五)诗词里的歌声《菊花台》
205/第四节霜降
206/生命之旅:霜降了,有霜了《燕歌行》《山行》
214/诗词故事:语不惊人死不休--走进杜甫
215/(一)初游泰山《望岳》
216/(二)情系李白《天末怀李白》
218/(三)忧国忧民《春望》
219/(四)乱世民生《石壕吏》
220/(五)草堂觅句《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21/(六)欣喜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23/(七)万里怨秋《登高》
226/第五章冬天生命的吟唱
227/第一节立冬
228/生命之旅:迎接冬天
232/诗词故事: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38/第二节小雪
238/生命之旅: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
240/诗词故事:冬季里温暖的诗歌
240/(一)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之一)》
245/(二)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古诗十九首(之五)》
248/第三节大雪
248/生命之旅:大雪未雪诗意浓浓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沁园春&雪》
251/诗词故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
255/班级故事:一个真正的'旺达节'
255/(一)故事这么开始的
256/(二)永无岛上的快乐《迢迢牵牛星》
259/(三)九色鹿的考验
266/(四)'度化'
--写给'在农历的天空下'结束之日
常丽华,网名芷眉,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师,先后获得淄博市学科带头人、淄博市十佳青年教师、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8年12月,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2009年7月,被评为第二届齐鲁名师人选、山东省十大创新人物。荣誉对她来说只是额外的奖赏,守住自己的教室,做卓越课程的开发者、完美教室的缔造者,让每一个遇到她的学生因她而终身受益,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教室里开花,让最卓越的教育在她的教室里成为可能,才是她最终的追求。
第一章冬天独钓寒江雪 回头看走过的这段冬天的旅程,懵懵懂懂中,虽有不少失误,却是充满热情地上路的。独钓寒江雪,我已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只知道自己内心的坚持,这来源于对伟大事物的追求,来源于对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渴望,也来源于对朋友的承诺。 “独钓寒江雪”--这种执著的清洁精神,遗失得太久了。我们周围的声音,有时候会太喧嚣,一句诗,就可以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第一节冬至 我们的旅程,就从冬至这天开始。 冬至这天,太阳黄经为270&,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是我们这里一年当中黑夜最长的日子。冬至之后,太阳就从南回归线上,向着北方,逐渐回归。 日的冬至恰好是周六。仪式总是很重要的。我邀请孩子们周六到校,说有礼物要送给他们。 早上,孩子们充满好奇地走进教室,欣喜地看到了四个水仙鳞茎球--“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北方的冬天,最好养的就是水仙了。作为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水仙也是我国民间的清供佳品,每逢新年,人们都喜欢供水仙,作为年花。这四个鳞茎球,是我拜托刘波宇的爸爸买来的。在刘波宇的指导下,孩子们剥掉外层干枯的褐色鳞片叶,去掉护根泥和基部的褐色朽根,洗净表面,一一放在四个漂亮的盘子里,四周再用小石子固定。做这件事情时,孩子们的眼里,透着一种庄重的严肃感,他们知道,我们将在以后的日子里静静地等待,等待这些水仙在岁月里开出花来。 更让孩子们欣喜的,是每个人桌子上都放着一个漂亮的本子:封面印有精致的梅花图案,很淡雅。 在扉页上,我指导孩子们用隶书写下了四个字:农历游记。 生命之旅:我们出发喽 我告诉孩子们,我们的先人为了掌握农事,长期观察天文,创造了农历,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则合为一体,主要是运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作物的收种管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叫黄道,一共360&,太阳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一年就是二十四个节气。农耕时代,中国人是非常重视节气的。农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准确巧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这时候的幻灯片里,出现了太阳黄道上的二十四节气--语文课本上曾经有二十四节气歌,我们温习过一遍之后,直接从冬至节的由来开始讲起。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汉朝以冬至为“冬节”,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唐宋时期,皇帝在冬至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可是今天,我们对大自然已经没有了这种敬畏,对大自然也已经不再敏感--比如此刻,我们坐在有暖气的教室里,似乎感受不到季节的变化,也无法想象先人们曾经以怎样浩大的声势来庆祝“冬节”。农历诗词课程,就是希望我们对诗词敏感的同时,对大自然也敏感起来。 说着,我在黑板上画出地球绕着太阳旋转的轨道图,告诉孩子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跟着地球去绕太阳一周。通过动画的演示,孩子们明白了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什么是黄道。然后,我画出冬至日这天,地球处于黄道面的位置点,同时让孩子们模仿着画下来,上面写了一行字:我们出发喽! 这时候,电脑里突然响起了王洛宾作词作曲的《青春舞曲》。欢快又略带忧伤的旋律中,歌词出现在幻灯片里: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 花儿谢了明天还是一样的开 我的青春一去无影踪 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孩子们乐呵呵地听着,哼唱着。 “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这首歌。青春在留恋和呼唤中,不可避免地消逝了。时光匆匆,你们看,冬天已经过去了一半,春天也马上就要来了。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我们就一起来感受杜甫因季节变化而带来的心灵悸动。” 幻灯片里,出示了第一首诗:《小至》。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我先读了一遍,问孩子们懂不懂意思。一个孩子说,杜甫也是在感叹青春的小鸟一去不回了吗? 孩子们都笑了。这时候,他们对诗词还没有足够的敏感。 我告诉孩子们,小至就是冬至的前一日,然后就简单地把诗意说给他们听。晨诵强调的是对诗歌整体的把握而不是理解分析;农历课程强调的,则是孩子们对诗歌的感觉,对物候变化的敏感。 “第一句的意思是,岁月与人事每日催逼,使人老去,而身外的季节,却又经过漫漫冬夜,即将迎来新的春天。就像歌里面唱的那样,‘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天还是一样的开’。唱歌的人,写诗的人,此刻都是惆怅不已。宇宙生生不息,生命却只此一次,过去了就永不再来。这是诗人对生命的敏感,对大自然的敏感。这种敏感,你有吗?就在此刻?” 我走到刘心雨身边:“如果你能感受到,请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刘心雨的领悟力自然是最好的。声音里,有惆怅,也有留恋。 “如果你能感受到,请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当我这样问着,几个孩子读过之后,教室里,就渐渐有了诗的味道。 “接着,诗人写了冬至日的风俗:‘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五纹’就是五色线,在古代,皇宫中有专门刺绣的女工,冬至之后,她们因白昼变长就会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葭’是什么意思呢?葭就是芦苇。在古代,人们认为笛管能够应和宇宙之气而动,他们称之为‘葭灰占律’。具体的做法是在一间密闭性能良好、温度与湿度变化不大的屋子里,按一定方位排列十二个木案,案面做成内低外高的倾斜状,将十二律的律管依序排列在桌上,并在长短不一的各个管内填上葭莩,也就是芦苇衣膜烧制而成的灰。古人相信十二律与一年十二个月相对应,当各月所属中气到来时,将引发地气上升,而此气可使相应律管中所置的葭灰扬起。第六管灰动时,意味着冬至节到了。” 理解了这句,再读时就感觉清朗了很多。 “作者接着写了冬至日看到的、想到的风景,遥想不久之后,水边柳将舒展,山上梅将怒放,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景色!但对客居他乡的诗人来说,看到这和家乡没有什么两样的风景与气候,心里还是惆怅不已,所以,最后一句说,‘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这就是异乡情结,是每一个漂泊者的情结。请读--” 最后两句读出来,语气中仍然只是惆怅。 “这一切,与我们又何干呢?”我话题一转,“只不过是相同的时间,相同的节气。可是我要问你啊,明年的冬至再来时,你会记得这首诗吗?” “会记得。”孩子们异口同声。 “明年的冬至再来时,你会轻轻吟诵‘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你能感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流逝,这就足够了。那么,请再读读这首诗吧,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一遍遍读下来,是思考,也是叩问。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会过去,小寒要来,大寒要来,我的生命呢?会在这时间的流逝里日渐充实吗?…… 孩子们在“农历游记”上抄写这首诗,并给它配上画。崔淦维画的律管像模像样,崔晨画的腊梅已经绽放…… 《青春舞曲》的旋律,静静地在教室里回荡。 休息之后,我们学习第二首诗: 至后 [唐]杜甫 冬至之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有了第一首做基础,当我轻轻吟诵出这首诗时,教室里很安静。 “诗人总是敏感的。节气的变化,总能带给他们很多感慨。心灵麻木的人,自然什么都感受不到。所以,在第一句里,诗人就准确地写出了冬至的特点: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冬至之后,白天就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在这样的日子里,远在成都剑南的杜甫,格外思念青少年时代生活过的洛阳,也是他和李白相识的地方。这思乡之情、思友之情,似乎也随着白天的逐渐变长而拉长了。” “冬至之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齐声诵读,在停顿和节奏里,思念开始绵延舒展。 接下来的分句读,我一般是请孩子单独读,因为齐读时很难把握诗歌里微妙的感觉。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思念,是什么事情,在这个节气里触动了杜甫?原来,他在成都有个好朋友叫严武,他就在严武门下做了一个很小的官。当时,杜甫和严武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青袍白马’指的是自己当前的处境,指闲官卑位。‘金谷铜驼’指的是洛阳的一座花园和一条街道,这里就指洛阳。杜甫说,为什么我会突然想起洛阳呢?它并不是我的故乡啊。” “因为他和严武之间发生了矛盾,当一个人不开心的时候,就会思念以前的事情。”王梦尧说。 “他觉得严武不理解他,李白理解他吧。所以就说思念洛阳了。”王文晓说。 “是啊,他很失落。人在失落的时候,的确比较容易怀旧。”我接过话来。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分别请几个孩子读两句,他们感情处理得比较好。 “是啊,梅花正含苞待放,早开的棣萼已谢了,自己却还在想着它。为什么?棣萼就是指郁李花,它的花繁盛紧密,象征了他和李白的友谊。作者前一句讲的是眼前的景,梅花欲开,后一句讲的是由此景而联想的情绪,对远在洛阳的兄弟朋友的思念。洛阳虽然不是我的家乡,但那里有懂我知我的兄弟,所以我特别地想念它。这是怎样复杂的感情啊!请读--”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学生再读这一句。 “作者在最后一句里说,我愁闷极了,本想写首诗来排遣这愁闷,没料到诗写成后自己吟咏起来,反而更觉得凄凉与寂寞了。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还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啊。”房宸赓说。 “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就是这个意思。”我说,“生命本身就是孤独的,客居他乡的人更是孤独的。但是,所幸有诗啊!如果没有诗,杜甫又如何排遣呢?虽然‘诗成吟咏转凄凉’,毕竟思念留了下来,冬至这一天也因此留了下来。感谢杜甫,没有他的诗,我们又该如何度过这一天?如何在这一天里和他一起触摸自然、感悟生命?” 整首诗连起来,个人读,分角色读,最后齐读--吟咏中,冬至的太阳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孩子们把这首诗也抄在“农历游记”的本子上并配上画。之后,我们又从古走到今,聊到了今天的冬至:除了吃水饺,已经没有什么庆祝活动了。 “我们这不就在读诗庆祝吗?”李沂晓笑着说。 是啊,是庆祝,也是开始。这个课程,能把我们带往哪里,我们又能走多远呢? 冬至节一过,便进入一年最冷的时节--“冬九九”,我们一起温习了这个古老的民谣: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抄下来,配上图。冬至日的庆祝,就在这里画了一个句号。 补记 如果我再带一个班级上农历诗词课程,冬至这天,我还会做一件事情:绘制《梅花九九消寒图》。请美术老师画一枝九朵九瓣的梅花,共八十一瓣,这八十一瓣都是勾边的。我会把这幅图贴在教室里,从冬至开始,孩子们每天染红一瓣,等到梅花全红就是“出九迎春”了。 我想这就是岁月的痕迹吧。 班级故事:美丽的圣诞夜 地球通过冬至点没几天,圣诞节就来了。 这是一个关于童话、梦想和信任的节日。平安夜,我们和往常一样,家长、老师和孩子们相聚在一起,圣诞大餐、圣诞火鸡、圣诞蛋糕、圣诞音乐、圣诞篝火……在音乐和歌声中,在篝火和星空下,大家唱啊,跳啊,快乐像长了翅膀的仙子,轻盈盈地飞舞着。那个夜晚,属于每一个热爱童年热爱生活的人。 那晚,我们重温了《极地特快》。“相信”--那个男孩车票上熠熠闪光的两个字,留在了每个孩子平安夜的祈祷中。 圣诞节的早晨,孩子们带来了圣诞老人的礼物。嗬,一封封圣诞老人的信啊,一个个奇妙的礼物啊,伴随着孩子们的笑声,就这样装扮着童年的天空。已经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因为“相信”,他们做了温迪和迈克尔,彼得&潘永远活在他们的梦幻岛上,选择不长大,也选择相信童话。 然而,毕竟是四年级了呀,不能只在童话里流连。于是,今年的圣诞节,我们同时看的还有《斗转星移》第52集《圣诞星空》。 《极地特快》中,当圣诞的歌声响起时,圣诞树顶亮起了一颗最亮的星,那颗星叫“伯利恒星”。因为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而耶稣的诞生地在耶路撒冷一个叫伯利恒的地方,因此得名。在有些宗教书中说,伯利恒星是与耶稣一起诞生的,所以就认为这颗星是耶稣。 《圣诞星空》就向我们揭示了伯利恒星的秘密。公元前7年,三个巴比伦国王要在耶稣诞生之前赶到伯利恒,于是就沿着一颗很亮的星星一直往前走,在这颗星的引导下他们穿过了沙漠,到达了伯利恒。然而,科学家认为,伯利恒星其实是一种天文现象。这颗星可能就是木星和土星的会合,它刚好发生在耶稣诞生之前。三个国王以为,这是上帝在宣告一个伟大的事件--耶稣的诞生。木星和土星的会合在一年之内连续发生三次,称“三连会合”。这种会合,59年才发生一次,而且离地球最近,会合时看起来很亮,且相当明显。开普勒自1603年观测到木星与土星的会合后开始思索、计算,结果发现,木星与土星的三连会合曾发生于公元前7年的5月、10月、12月,出现在双鱼座。这与后来定下的耶稣的诞生日12月吻合,而且与耶稣实际诞生于公元前7年吻合。 也有人认为伯利恒星是木星和金星的会合,还有人认为可能是恩科彗星的会合,意大利画家乔托所画的《三个国王的礼拜》的背景,就是在耶稣诞生的畜棚屋顶上,有一颗拖着红色尾巴的彗星。 关于伯利恒星,还有几种猜测,而科学家的目的就是赋予其科学的含义。 我们一边看,一边在“农历游记”的本子上画出相关图片。在图画中,有些孩子把科学、童话和神话混为一谈。不着急,我们慢慢来。 比这些更让孩子们惦记的,是晚上的圣诞大餐。 中午,孩子们就开始装扮教室了,拉花,圣诞树,气球,彩带,圣诞帽。 下午,英语老师教孩子们唱《极地特快》的主题歌。 五点钟,家长们陆续到校了,饭菜的香味开始弥漫。房宸赓的妈妈带领几位妈妈拉来了一大堆木头,准备晚上的篝火。六点钟,三只“圣诞火鸡”飘散起浓浓香味,孩子们你一根鸡腿,我一块鸡翅,他一片鸡肉,学麦兜的样子,很有滋味地品尝着。然后,在平安夜的歌声中,教室里的灯熄灭了,点着蜡烛的圣诞蛋糕来了。 三层的大蛋糕,36朵小花,是36个孩子的快乐和梦想。妈妈们郑重地把蛋糕推进教室,孩子们围上来,郑重地在烛光里许愿--那些愿望啊,圣诞老人一定会听到吧? 就这样吧,我们去一楼形体厅开始圣诞艺术之旅。 先是王庆远的葫芦丝独奏《竹林深处》。他吹得真好。音乐就是他,他就是音乐。我喜欢他吹奏时的眼神,似乎在音乐中能看到那遥远的山林,淙淙的流水声,孩子们给了他热烈的掌声。我告诉孩子们,这就是榜样,这就是音乐。然后是音乐老师的单簧管表演,接着是孩子们的葫芦丝合奏《铃儿响叮当》--在音乐声中,我们仿佛也坐在雪橇上,奔驰过田野……学葫芦丝已经一个多月了,我专门请了当地比较有名的一个老师来教,就是希望把音乐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与考级无关,与功利无关。 接下来吸引孩子们的,就是现场书法表演。我们从三年级开始学书法,我也请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老师来教他们,遗憾的是,有的孩子坚持下来,有的孩子放弃了。在边焕之悠扬的古筝曲中,写书法的孩子开始挥毫泼墨,一会儿的工夫,一幅幅书法作品就出来了。书法老师也开始现场给孩子们写作,一幅一幅又一幅,孩子们围看着,赞叹着。我很喜欢那样的场景。我们中国独有的文化,是要经过孩子们一代代传下去的。 其实也有很多遗憾。如果再带一个班级,我一定要从三年级开始,焚香写书法,让它成为一个庄重的仪式,也一定要让每个孩子都坚持下来。农历游记开始时,我们就用纯白的本子,用软笔工工整整写下每一首诗,竖行写,小楷字,然后旁边配上画--这才是真正的农历诗词。 音乐中,墨香中,校园里的火不知什么时候点起来了。火星四溅,孩子们惊呼着:“看,多像流星啊!”围着篝火,大家跳啊,蹦啊,开心极了。晓辉爸爸的霹雳舞再一次迷倒了孩子们,火光的映照下,那流动的舞,幻化成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留在这平安夜里。 八点钟,火渐渐小下来,我们的圣诞晚会也要谢幕了。孩子们虽然有些累,却满是兴奋。 和女儿走在回家的路上,星星已经都出来了。女儿惊喜地指着两颗星星说:“快看,那应该是木星和土星吧?它们就在一条直线上,正向着西方。当时的三个国王,就是在它们的指引下到达伯利恒的吧?” 美丽的圣诞星空啊。 美丽的童话和科学之旅。 ……
本产品质保期为:
服务承诺: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温馨提示:因厂家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更换随机附件等没有任何提前通知,且每位咨询者购买情况、提问时间等不同,为此以下回复仅对提问者3天内有效,其他网友仅供参考!若由此给您带来不便请多多谅解,谢谢!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最终购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教师用书排行榜
购买了该商品的用户还购买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根据浏览猜你喜欢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念家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