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 一个北魏家庭的变迁 历史短剧5人小品剧本 搞笑短剧,谢谢亲们

一个北魏家庭的变迁历史短剧怎么写啊_拓跋宏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1贴子:
一个北魏家庭的变迁历史短剧怎么写啊
2017年在职研究生有没有取消,具体的政策有什么变化
你想体现什么?
变法前后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用短剧表现出来
瑶瑶你真厉害
瞎了,真不知道。
这种东东你有想法么
明天要交啊
岁月,一步一个踏实的脚印,行之,意无狂;处世,行无躁;交友,思无邪;平和人生的大智若愚,大道至简!
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能够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 ?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校园历史话剧剧本&《西安事变》
作者:king 来源:网友投稿 更新时间:
前言:有时候真正想做一件事情,他就会变得很简单。这是我和我寝室的哥们熬了3天赶出来的,纪念一下编剧:217寝室 主要人物:蒋介石(当时中国的领袖、剿共总司令)张学良(剿共副司令、东北军军长、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杨虎城(十七路军总指挥、剿共主任、西安事变的发动者)郭副官(抓捕行动指挥官) 学生代表 其他人物:游行学生若干,蒋介石秘书 警卫员,士兵甲乙,抓捕士兵若干。场景:第一幕:学生游行,张学良慷慨陈词。第二幕:蒋张争执。第三幕:张杨二人密谋。 第四幕:兵变,爱国将领诉爱国之情。道具:办公桌,两把椅子,手枪,标语,小旗,办公用品若干,茶杯,长枪若干舞台布置: (办公室布局,斜放,与舞台成45度)
桌上放若干办公用品,两把椅子对放,
模拟舞台格局办公室(蒋,张共用)张与学生交谈地点(可尽量靠中,但与桌子错开) 独白:日,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的游行示威活动在西安爆发,学生游行示威,要求抗日。(背景音乐为《松花江上》的一段,音乐先放30秒)第一幕学生游行(愤怒,条幅,振臂高呼):“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东北军打回老家去,收复东北失地”(张学良前往劝说,与学生代表交谈,郑重许下承诺!)代表: 女:为什么我们中国自己人跟自己人斗,为一寸土地相互绞杀,而对日本人不断侵吞我们的领土,我们的政府却一再忍让呢?   男:“少帅,现在能救中国的只有您了!”(悲伤,恳求)  张(坚定):“我现在只能用我自己的人格作担保。你们要知道,我张学良是国家的军人,不是某一个人的军人。一个星期之内,我会给你们答复的。如若食言,你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处死我!”
(张前往蒋处,汇报情况)第一幕结束 第二幕  (张学良低头犹豫了一下,然后敲门走进蒋介石办公室。) 蒋 : 汉卿啊,你看这样的雨可真不像12月。 张(向前几步、忧心忡忡): 委员长,我的来意你很清楚。 蒋(愤怒) :那么我的答案你也很清楚。     (蒋介石转过身去,向张学良走去) 蒋(语重心长):内乱不平何以攘除外夷?汉卿,不如你来告诉我?     张(激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事为什么让鬼子横插一杠!(秘书送来茶)     (蒋介石不紧不慢地走到一旁,端起桌上一杯热茶,) 蒋:美龄带来的,你也尝尝、     (张学良一口饮下去,不觉皱起了眉头。) 张 :可是共产党也是抗日的队伍呀,并且他们表示愿意抛弃前嫌,枪口一致对外,大哥, - 你考虑考虑。 蒋:(轻轻一瞥,隐隐一笑):汉卿啊,你这样让我很难做。 张: (无奈,若有所思 大哥,你若是仍一意孤行拒不联共,汉卿无话可说。 蒋(坚决的):哼, 不要再说了,攘外必先安内,我不可能做出任何让步!        (此刻张学良发觉现在唯有兵谏,才能让蒋介石回头) 张:那。。。。。委员长,汉卿先走了。 蒋:嗯。     第二幕结束。第三幕(夜幕降临,张杨密谋逼蒋抗日)(张坐在屋里在桌前,背对门,闷闷不乐,不停地擦着枪。此时,杨来看望张。门没锁,杨进入屋内,环视一周,走到张身后,)杨:委员长好像很坚决,一定要消灭共党,看来我们要服从命令了!(语气中带有试探)张:(只回头)消灭,哼,剿共剿了几年了,红军还是红军,共党还是共党!只怕这么剿下 - 去,胜利的不是中国人,是日本人,他们可是虎视眈眈,盯着中国呢!到那- 时,我看他的委员长也是当到头了。(失望,气愤,没转过身,依旧擦枪)杨: 委员长自有他的看法,毕竟他是我们上司。张: 杨兄,你深夜来看我,不是来和我说这个的吧!(气愤,把枪收起)杨: 诶,想我等,戎马生涯,国难当头,不打日寇,竟龟缩关内,剿杀同胞,如何对得起这身军装!(拍桌子)我只是觉得剿共绝非一日之寒啊。(张没说话,依旧坐着。)杨继续说。杨(语重深长):先剿共后攘外是蒋委员长坚定不移的政策,可他又剿得怎么样呢?这个剿-- 共啊,是个无期徒刑。你返回故乡的宏愿合适才能实现啊?士兵传言剿共 - 剿共,越剿越痛,打仗打仗,越打越侮。张:(快速起身,神情激动,面向杨)=不瞒你说,我已与周恩来接触,共党的一些理论,我觉得很对。杨:哦?说来听听。张:日本人觊觎中国不是一天两天了,正加大对华侵略,照这么下去,家必破,国必亡,我等真甘愿做亡国奴吗?杨:继续说张:家仇国恨不报,却在这镇压学生游行…唉…(无奈)杨:(抢过来说)委员长竟下令向学生开枪,中国的枪不杀外敌,却杀我们的进步青年,唉张:再瞅瞅共产党提出联合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深得民心~~,得到民主人士支持。再这么下去,我们也会被叫做汉奸,卖国贼!杨:共产党的理论我也听说了,只是我们的蒋委员长,一意孤行。张:杨兄,我看你也有一颗报国之心,那我也不相瞒,周恩来告诉我只要蒋同意不再向红军进攻,他们愿意开赴前线,共同抗日。杨:问题是委员长不会同意张:不用他同意,我们让他同意,(说着把枪拿出来)杨:难道你是想.....,看来只有这样了,干!(挥拳)过渡(事变前一夜,士兵乙在站岗,士兵甲路过,向乙走去,四周看了一下,凑到一耳边。)甲:唉,给我来根烟(悄悄的)(乙从兜里掏出烟给甲)甲:要有大事发生(悄悄的)乙:切,能有什么大事,你老婆要生了?(挑逗,不爱搭理)甲:一边旯子去!我跟你说呀,少帅要兵谏!(凑得更近)乙:兵变,别瞎说,你怎么知道,甲:别和别人说,我刚才看见郭副官领着几个弟兄朝委员长驻地去,乙:得得得得,别瞎说,小心你脑袋,甲:切,懒得和你解释,占你的岗吧!再给我根烟!乙:去去去。甲对乙拍手,离开 稍后 乙下第四幕郭副官带领弟兄去抓蒋介石,(有枪声)蒋已逃跑,不在屋内郭下令:分头找,众:是两士兵带蒋上台(蒋穿睡衣)蒋:你们好大的胆子(愤怒)郭:对不起,委员长,我也是奉命行事,你这边请(蒋气愤离开,郭在后跟着。来到另一个房间,众人离场。(留两个士兵在门口站岗)蒋已被擒,张前往看望。士兵敬礼,张回礼,进入屋内。)张学良(尊敬地、愧疚地):委员长,您受惊了。蒋介石(生气):哼,哼。我不是你的委员长。你也不是我的部下。张学良(诚恳地):您可以不承认我这个部下,但我不可以不承认您这个哥哥啊。蒋介石(生气、怀着希望):既然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委员长。张汉卿,你老实告诉我,这件事是你的部下怂恿你干的,还是你自己干的?张学良(羞愧):委员长,让您失望了,是我下令让他们干的。蒋介石(盛怒):张汉卿,你,你,好大的胆子啊!张学良(坚定):我只想让您让我们去抗日。我并没有伤害您的意思。我只是不想看着我们的国家被日本侵吞啊!蒋介石(怀疑、生气):没有伤害我的意思?为国家着想?哼哼,你让我这个国家领袖的颜面都丢尽了。张学良(愤怒、心痛,大声):你只顾考虑你自己的颜面!那东北军的颜面呢?东北人的颜面呢?四万万中国人的颜面呢?你想过没有?蒋介石(威严、求救):好,好。你既然还认我。汉卿,你就立刻把我送回南京,回南京再谈啊。张学良(坚定):回去可以啊。但是,你一定要给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将士们一个明确的交代:停止剿共,带我们去抗日。蒋介石(生气、轻蔑):汉卿啊,你不懂政治!你是把政治当儿戏!我怎么能随便给你承诺!你走吧,我不想见到你。(张学良出去了,蒋介石生闷气捶大腿)
(杨虎城扭开门,走进去。)杨虎城(礼貌性地,立正):委员长好!蒋介石(希望地):虎城?虎城啊,虎城啊,来,坐,坐,坐。坐下坐下。杨虎城(礼貌上地、没愧疚之意):委员长,虎城给您请罪。蒋介石(希望地、讨好地):好好好。虎城啊,想想办法,把我送出西安。啊,虎城啊,你是我党的老党员。你是我党的有功之臣啊。我一直都很敬佩你,看重你。杨虎城(礼貌性地):谢谢委员长。蒋介石(讨好、责怪):虎城,你和汉卿不一样啊。他娇纵莽撞,闯下通天大祸。这事,你可能不清楚吧。杨虎城:委员长,我知道。蒋介石(失望、愤怒):你怎么也受他的蛊惑?杨虎城(坚定、义气):委员长,这是我的主意。您不要责怪汉卿,是我帮汉卿下的决心。蒋介石(绝望、愤怒):什么?为什么啊?这是为什么?杨虎城(坚定、义气):为了抗日,虎城的意思已经多次向委员长进行汇报和进谏。只是委员长不予采纳,逆拂民意。张副司令和我的确无法接受,所以不得以才采取了非常手段进行兵谏。蒋介石(绝望、愤怒、厌恶):兵谏、兵谏。娘希匹,你可知道这个兵谏给国家带来什么影响?给时局带来什么影响?哼――。杨虎城:委员长,西安天气不好。您多保重。(起身离开)(杨虎城出去)演员退场。(张学良走上前,大声说,我张学良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捉蒋只是为了逼他抗日啊。一个团结的中华民族才是不可战胜的!亲爱的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保家卫国,义不容辞!全剧终后言(独白):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挽救了国家民族一大危机,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文章录入:努力拼搏&&&&责任编辑:天天向上&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一个普通家庭的变迁(组图)
来源:重庆晚报
2003年,邓邦茂二儿子在直港大道结婚时的合影
邓邦财(左)一家翻看清代的邓氏族谱
1987年,邓邦茂一家和邓老太爷(前排中)的合影
邓邦茂夫妇透过老照片,回味他们走过的路
直辖十年,人人重庆。
  直辖十年,从乡村到城市,变化无处不在。这种变化不仅仅是高楼大厦越修越多,大桥道路越来越宽阔,最重要的变化是直辖让老百姓生活越过越好,越过越舒心。
  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一个寻常的市民家庭——邓家,透过他们身上发生的一些细小的生活故事,展现一个普通家庭直辖十年的变迁,他们的幸福生活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邓家简介
  邓家祖上在北碚区石坝镇芝麻滩,算个人口多的大家庭。
  老太爷邓廷祥生于1911年,是个精明的农民。老太爷年轻时做点小生意补贴家用。解放前,他倒卖过大米,俗称“挑二斗”。虽然收入不多,养活一大家人没问题。
  邓老太爷有8个子女,六男二女。按邓家祖上的家谱记载,下一辈男丁辈份为“邦”字,以“财、源、茂、盛、久、长”等排序。
  半个世纪以来,邓家有7兄弟姊妹先后离开了老家石坝镇。如今,只有老大邓邦财还住在离石坝镇不远的柳荫镇,但他早已不是农民。
  上世纪五十年代,老二邓邦源到云南当司机,如今有三个孩子,一男二女。大女儿高中毕业进了当地化肥厂,女婿是公务员。二女前几年到美国读书,嫁人,已有个1岁多的外孙。儿子高中毕业后,进云南昆明某汽车修理厂当工人,如今在云南搞运输。
  老三邓邦茂现住在两路口附近的嘉陵新村50号。1998年,他从重庆铁路分局行政部门退休。
  老四邓邦盛初中毕业后当兵,后提干,如今已退休,居住北京。他有个儿子,在一家跨国公司驻华机构工作,很少回重庆老家。
  老五邓邦久初中毕业后,进砖窑厂当工人,后到主城,成了邓家最早的农民小老板。邓邦久一儿一女,都已成家,并有了外孙和孙子。
  前几年,老家就剩六弟邓邦长。他也近花甲之年,与大哥的长女岁数差不多。邓邦长小时得过小儿麻痹症,手脚不方便。近几年,他在北碚某小区当物业管理员。
  邓家的账单
  67岁的邓邦茂是个细心的人,喜欢记录。他自建了“家庭档案”,一家每次大的事件都有案可查。
  家庭档案分图片和文字两部分。文字部分,按时间顺序、功能不同,分别收录有:他参加工作以来的任命书、各种证件,其中还包括调资通知单、职务、岗位、职称变更人事命令等“红头文件”。另外还有一本特殊的硬面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数字,是儿子结婚时筹备婚礼的花费清单;照片档案有6大本。每本都有数十张不同时期的照片,每卷都有详细的总目录,分张说明,照片拍摄于何年、何月、何地,都写得清清楚楚。
  “6月18日是重庆直辖10周年纪念日。十年来,重庆变化巨大,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谈起。”邓邦茂感慨到。
  婚礼账单
  邓邦财是邓家的老大,他第二次结婚是1961年,正赶上饥荒年,能吃上饭就不错了,结婚哪有钱办酒席?!
  邓邦源初中毕业分配到云南昆明汽车总站,先后在昆明、玉溪等地当司机,他攒“小金库”那年,是因为自己订了亲。1962年,邓邦源经人介绍,认识老家就近的一名小学女教师。3年后,邓邦源结婚。随后,爱人也去了云南。
  邓邦源的婚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没有什么酒席,就请亲戚吃了个饭。
  上世纪七十年代,邓邦茂与邓邦久在老家结婚,婚宴和过年一起办。
  兄弟俩的结婚仪式简单:1970年春节刚过,邓老太爷发话,老三定在初四结婚。预备好水果糖和香烟端上桌子,婚礼就算完成;邓邦久比三哥早两年结婚,也是利用春节团年办的。
  邓邦茂媳妇李学军小他1岁,毕业于合川师范学校,在老邓家附近的明通公社小学当教师。
  邓邦盛1972年在部队结婚,妻子是附近一位小学教师的女儿。一盘水果糖,几盒廉价香烟,加起来不过十几元钱,邓邦盛就把老婆娶到手。
  邓邦茂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邓建18岁中专毕业后,在铁路系统上班。二儿子邓贤莎比邓建小两岁,大学毕业后,在重庆铁路小学当美术老师。
  哥俩都是三十岁才结婚。举行婚礼相差2年。
  邓建日在重庆结婚。邓建上班早,早些年铁路职工福利不错。上班十多年才结婚,他积攒了些钱。因此,邓建自己操办的婚礼很热闹。邓家人多,送礼的当然不少,对此,邓邦茂都一一记录在家庭档案里。
  邓建的婚礼办了几十桌。邓邦茂夫妇帮着儿子买些婚宴用的小东西,这一切记录在案:
  采购时间:日—7日;
  请柬、糖果袋:71元;
  小静(新娘)礼服(红套装):250元;
  建儿(新郎)西装(1套)1200元;
  香烟1530元、糖果408元,小计1938元;
  酒(“诗仙太白”牌白酒)22.5元×30瓶,675元;
  婚纱照花费2500元;
  水果糖,14斤,51元;
  瓜子、花生,13元;往来车费160元
  合计:6850元。
  轮到二儿子贤莎2003年结婚,邓家的条件更好。贤莎的新娘是他铁路小学的同事,因此参加婚宴的人都是双方熟悉的同事、朋友。
  贤莎的婚礼没让老爸操心,自己一手打理。所以,老爸对二儿的婚礼花销无从统计。“给了一万元安家费,随孩子们自己花。”邓邦茂说,儿子结婚那天,他只是乐呵呵地到婚礼现场接受亲戚朋友祝贺。
  事后,二儿媳说:婚礼花了两万多元。
  邓邦茂的侄儿邓小伦是直辖前在老家结的婚。请了40桌,那是1988年。邓小伦是邓家老大邓邦财的二儿子,今年43岁,在北碚区柳荫镇信用合作联社上班。1988年,邓小伦结婚时,已经顶替父亲的工作,上班7年了。他的爱人也是北碚某信用社职工。
  那年秋天,邓小伦是按老家的规矩,在北碚区石坝镇芝麻滩办的酒席。邓氏父子先后都在当地信用社工作,当地人缘颇佳,去贺喜的亲戚朋友多。那天,在老家场院埋锅造饭,杀猪宰羊,像过年一样。婚宴一字排开,场面壮观。
  婚宴用菜就地取材,猪是自家养的,配菜从附近村镇上买,请来几个镇上手艺好的厨子。
  当天,客去人散,邓小伦清点结婚费用,现金花了5千元,香烟和酒占去一半。
  寿宴账单
  邓邦财今年76岁,老伴朱必云70岁。
  由于邓家人口多,分散,难得一次聚会。去年春节团年时,大家提议,重庆直辖10周年,大嫂70岁生日,大家尽量回重庆故乡好好庆祝一番。
  日,柳荫镇凤凰大酒楼。
  这是该镇最好的酒楼。这天,气派的酒楼被邓家包了。
  生日宴就要开席。寿星朱必云眼睛渐渐模糊,她觉得眼前不停晃动着人影儿,耳边总有“大嫂”、“大娘”、“婆婆”等尊呼。几十口子人围在她身边,平时听惯了这些称谓,此时硬生生地塞进她脑子,将记忆充得满满地。她有点应接不暇。
  酒楼广场,锣鼓敲得正疾,二儿子花钱请的腰鼓队员衣着光鲜,有20人,清一色姑娘,老在朱必云眼前晃悠。1人10元钱,表演40分钟就挣10块。“邓邦财参加工作那年,一月的工资才9块。”朱必云很有感慨。
  生日宴包了25桌,每桌加上烟酒接近千元,我的天,一次生日下来,花了两万多。
  这是朱必云有生以来最隆重的一次生日宴。她一边擦泪一边笑。她很知足。
  工资账单
  邓邦茂1998年从铁路部门退休,退休时享受正科级待遇。以下是邓邦茂退休前后的工资变化:
  1995年6月工资(以工资表为准,下略):761元;
  1996年2月工资:698元;
  1996年9月工资:764元;
  1997年4月工资:773元;
  1998年7月退休金:757.5元;
  1999年7月退休金:787.5元;
  2005年12月重新办理退休养老金:936.5元;
  邓邦茂老伴李学军退休前是小学教师。如今两人一月有2000多元生活费。两个孩子都早已工作,他们生活很愉快。
  老大邓邦财1981年从柳荫镇信用社退休。退休工资逐年增长。从最初的每月47元,到现在每月1000多元。生活衣食无忧。
  如今,邓家孩子们开始上班时的工资,都比正科级的邓邦茂工资高。
  孩子们赶上了好时代。
  一个家三个国籍
  邓邦源有三个儿女,如今,他家可算得上一个国际家庭。女儿是中国籍,在加拿大工作,孙子出生在美国,女婿移民加拿大。
  大女儿云蜀取名有讲究——她老家在巴蜀,出生在云南。她高中毕业后,在云南昆明某化肥厂上班,女婿是当地一名警官。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邦源的二女儿邓渝从云南考上南京气象学院,她是邓家下一代中第一个考上大学本科的人。
  邓渝大学毕业后分到云南玉溪气象局工作,工作一年后跳槽,跑到北京打工,搞软件设计,后来,去美国读书。
  2年前,她在美国工作时,孩子出生在美国。
  邓渝出国有四年多了,一直没回来过。邓邦源两口子退休后才学会用电脑,在QQ上与国外的女儿联系,发电邮。
  三个孩子从恋爱到结婚,没让父母操一点儿心。生活道路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只要自己过得幸福就行。
  读书因“祸”得福
  邓老太爷在对待子女上学的重大问题上,相当开明。
  邓老太爷做小生意走南闯北。他知道,唯有读书,下一代才有机会真正走出农村。
  邓老太爷不仅身体力行,还劝说同族兄弟叔侄的下一代好好读书。解放初期,邓氏家族就有8个孩子在同一学校上学。
  为了让子女都能读上书,父亲夏季就熬麻糖卖,用玉米熬出的麻糖又白又脆,很受欢迎。每年夏季靠卖麻糖赚来的钱占家庭收入相当一部分。冬天,父亲就制做粉条出售。通常是,天还没亮,几个大些的孩子就被拖起来,帮着父亲推磨,边打瞌睡边做事。
  村民对邓老太爷在孩子们上学问题的“固执”,多半给予冷嘲热讽:“饭都要吃不起了,还叫娃儿读啥子书哟……本来嘛,邓老太爷人很聪明,能挣钱,置几亩上好的地,那小日子过得多好……”不久,人们开始佩服邓老太爷未雨绸缪。
  鼓励下一代孩子上学,几乎花光了他常年奔波积攒下的钱。到解放初期,邓家成了“穷人”。
  在农村,邓家8兄弟都没有读大学的机会。兄弟中,学历最高的是技校、高中。
  但孩子们比他们幸运,比他们幸福。
  中专比高中吃香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中专比考高中难多了。
  邓邦久初中毕业,1985年进城,妻子则在家带儿女。邓邦久进城挣钱,对儿女的教育大业一点不放松。
  女儿比儿子大四岁,姐弟俩读书也差四个年级。
  女儿邓红和儿子邓强都是在乡下读的小学、中学。邓红初中毕业时,邓邦久刚到重庆不久。女儿最大的心愿是考大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考高中还是考中专(技校),很让人伤脑筋:考上中专,就意味着毕业后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户口就随即迁到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而上高中要承担风险的。高中毕业后,如考不上大学,国家不解决城市户口,农村孩子只好回去种地。
  1986年夏,初中毕业会考结束不久,女儿不见了。那天晚上邓邦久的妻子一直揪着心。很晚,女儿兴冲冲地回来说,几个同学都认为她应该读高中,上大学。
  但是,邓邦久已有决定。
  上中专是为早就业
  邓邦久妻子知道那些天老公很不高兴。为孩子考学的事,他专门从重庆回来,主持家庭大计。
  邓邦久妻子清晰地记得,老公主持的那个“紧急家庭会议”。可不是嘛!老公的话字字入理,处处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成绩好的考中专,成绩不好的才上高中呢?你想呀,要上就上中专,读几年出来就分配个工作,多好哟。也能减轻点家里负担。考卫校吧,出来就进大医院……”女儿动摇了。她觉得爸爸的话有道理,自己执拗着坚持上高中,万一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呢?
  就上中专吧,女儿一百个不愿意也勉强答应了。她选择了当时一般人印象很模糊的“管理”专业。从重庆河运校毕业后,女儿顺利分配到我市一家国有大公司。后来,结婚、生孩子,也成为那家大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如今,外孙女已上了小学。
  邓邦茂的大儿子邓建,15岁初中毕业也是考的中专——铁路技工学校。18岁技校毕业,毕业后进铁路单位,工作一帆风顺。现在内江铁路局做列车检查员,衣食无忧。二儿子大学毕业后,进了铁路小学当美术老师,现在美院继续读本科油画专业。老邓经常教导儿子,读书要自觉,凭自己的能力去生活。
  本报记者 袁尚武 实习生 商伟/文 记者 吴子敬/摄
·06-16 09:12
·06-15 11:53
·06-11 08:45
·06-10 11:08
·06-10 08:48
·06-09 23:43
·06-06 10:00
·06-06 05:35
·06-04 08:40
·03-12 14:24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相 关 说 吧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道战题材短剧剧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