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屑莽惶急114的意思 有这个词吗

选词填空 七年级选词填空 高一英语选词填空 七年级英语选词填空 初一下选词填空 选..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3.选词填空、字的笔画及含义、词语的含义及运用(黄金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38页¥10.00338页免费277页5下载券81页1下载券5页免费24页免费62页免费80页5下载券76页2下载券73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74页2下载券157页免费53页免费52页免费78页1下载券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歪歪上的NJ是什么
歪歪上的NJ是什么
09-08-20 &匿名提问 发布
音乐主持人...是一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尖利 jiānlì 尖锐锋利能耐néngnai [口]∶本事;技能悠闲yōuxián 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寒噤hánjìn 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打寒噤阴惨1.语本《文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薛综注﹕&阳谓春夏﹐阴谓秋冬。&后因以&阴惨&指人悲伤的感情。2.指秋冬节序。3.暗淡凄惨。4.阴森貌。仄歪1.方言。倾斜摇晃。2.指倾斜不稳的样子。央告yānggào 恳求拐弯抹角guǎiwān-mòjiǎo (1) ∶语言不便直说,以比喻、暗示或正言反说等方式表达 她先是说了一大堆客套话,然后就拐弯抹角地说了起来,我终于慢慢地听出她的来意了 (2) ∶道路弯来弯去,方向转变非常多,用以形容随路线的曲折前进月明风清月光明朗,微风爽人。形容美好的月夜。张皇失措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拂晓fúxiǎo (1) ∶天快亮的时候 (2) ∶紧连黎明前的时间瓦砾wǎlì 破碎的砖瓦 这一带屡遭轰炸,成了一片瓦砾地窖dìjiào 贮藏用的地坑或地下室鞠躬jūgōng (1) ∶请安、低头,弯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从或羞愧 (2) ∶在跳方形舞时(向舞伴)行礼颤歪歪身体摇动发抖的样子赃物zāngwù 贪污、受贿、盗窃等非法获取的财物制裁zhìcái 用强力管束并处罚 确立制裁措施对付违反劳动法规的人荡然无存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肃穆sùmù 严肃而安静,庄严肃穆 广场——如此肃穆,长街——如此沉寂。——《一月的哀思》荒谬huāngmiù 荒唐,错得离谱 荒谬的说法 这个传说荒谬得出奇健忘jiànwàng 记忆力差,易忘事骇骇(駭) hài (1) ㄏㄞˋ (2) 惊惧:~叹(惊叹)。~惧。~然。~人听闻。惊涛~浪。 (3) 惊起,散。 (4) 郑码:XSZO,U:9A87,GBK:BAA7 (5) 笔画数:9,部首:马,笔顺编号:骇駭 hài [动] (1) (形声。从马,亥声。本义:马受惊) (2) 同本义 骇,惊也。——《说文》 马方骇,鼓而惊之。——《汉书·梅乘传》 (3) 又如:骇驷(狂奔的驷马) (4) 惊骇;惊诧;惊动 录事骇之。——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骇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虎大骇。——唐·柳宗元《三戒》 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欧阳修《相州昼锦堂纪》 (5) 又如:骇汗(因惊恐而流汗);骇浪(骇人的大浪);骇突(受惊而乱窜);骇殚(惊惧) (6) 震动 而国人大骇。——《战国策·宋策》 庶人骇政。——《荀子·王制》。注:“不安上之策也。” (7) 又如:骇世(震惊当世);骇俗(震惊世俗);骇惊(震惊) (8) 突发;兴起 骇,起也。——《广雅·释言》 (9) 又如:骇跳(暴跳);骇机(突然触发的弩机。比喻突发的祸难) (10) 惊扰;骚动 凡鸟之举也,去骇从不骇。——《吕氏春秋》 三军万夫,环旋翔佯,晃骇之间,虏骑乘之。——《新唐书》 猋骇云讯集。——《汉书·扬雄传》。注:“动也。” 哗然而骇者。——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勒取财物,盈千累万,尤属骇人听闻。——《清史稿·西藏》 (11) 擂,击 燎京薪,骇雷鼓。——《文选·张衡·西京赋》 (12) 播散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曹植《洛神赋》虏虏(虜) lǔ (1) ㄌㄨˇ (2) 俘获:~获。俘~。(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3) 俘获的人。 (4)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5) 郑码:IHYM,U:864F,GBK:C2B2 (6) 笔画数:8,部首:虍,笔顺编号:虏虜 lǔ [动] (1) (形声。从力,从毌(guàn),虍(hū)声。“毌”即“贯”字,是穿钱用的绳索。这里表示用绳索拘捕的意思。本义:俘获) (2) 同本义 虏,获也。——《说文》 献民虏者操右袂。——《礼记·曲礼》。注:“军所获也。” 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虏楚将屈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虏赵王。——《战国策·燕策》 (3) 亦指虏掠、抄掠 珠柙离丘体,珍宝见剽虏。——张载《七哀》 匈奴虏略千余人及畜产而去。——《史记·韩长孺列传》 (4) 又如:虏掠(虏获掠夺);虏夺(虏掠抢夺);虏暴(残害暴虐他人,一如奴隶);虏略(虏获掠夺)虏虜 lǔ [名] (1) 俘虏 乘奔逐北,斩首捕虏十余万。——《盐铁论·诛秦》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为降虏手蛮夷。——《汉书·李广苏建传》 为奔亡之虏。——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乞为囚虏。——宋·苏轼《教战守》 (2) 又如:虏囚(俘虏);虏役(奴役);虏伏(如俘虏一样降服) (3) 奴仆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4) 又如:虏役(奴仆);虏使(役使之如奴隶) (5) 指敌人;叛逆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又如:虏尘(指敌寇或叛乱者的侵扰) (7) 古时对北方外族或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蔑称 诟虏帅失信。——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奉西北之虏。——宋·苏轼《教战守》 (8) 又如:虏人(胡人);虏民(胡族的人民); 虏廷(胡虏的朝廷); 虏使(胡虏的使臣)
  悚悚sǒng (1) ㄙㄨㄥˇ (2) 害怕,恐惧:毛骨~然。~~。~栗。~惧。 (3) 郑码:UFJ,U:609A,GBK:E3A4 (4) 笔画数:10,部首:忄,笔顺编号:悚sǒng [动] (1) (形声。从心,束声。本义:恐惧) (2) 同本义 悚,惧也。——《玉篇》 人君闻此,可以悚惧。——汉·王符《潜夫论·慎微》 (3) 又如:悚怯(惶恐胆怯);悚愧(惶恐惭愧);悚栗(恐惧战栗);悚骇(惊恐);悚异(惊异) (4) 欢悦 。如:悚抃(欢愉);悚戴(欢欣奉戴);悚跃(欢悦跳跃) (5) 耸立;高耸 。如:悚立(耸立,竖立);悚峙(高耸峙立) (6) 恭敬 。如:悚敬(恭敬)惶急huángjí 恐惧慌张 惶急无以击轲。——《战国策·燕策》 惶急不知所为。疮疤chuāngbā 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 好了疮疤忘了痛诘问jiéwèn 追问;责问(诘问之下,他终于开口讲了事情的原委)渴慕非常思慕:~已久ㄧ大家怀着~的心情访问了这位劳动模范。疏懒1.亦作&疏懒&。亦作&疏懒&。亦作&疏懒&。亦作&?懒&。2.懒散。3.松懈;懈怠。霹雳霹雳响声极大的雷。霹雳pīlì 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霹雳见“ (3) (靂)霹”。孤孀gūshuāng 孤儿寡妇 吊死问疾,以养孤孀。——《淮南子·脩务训》。注:“幼无父曰孤;孀,寡妇也。”交卸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奔丧bēnsāng 从外地赶回去参加或料理亲属的丧事狼籍lángjí (1) 乱七八糟;散乱、零散 闻其儿为吏,放纵狼藉。——《后汉书·张酺传》 满目狼藉 杯盘狼藉 (2) 也作“狼籍”簌簌a.象声词,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b.形容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如“她的眼泪扑~~落了下来”。簌簌sùsù (1) ∶风吹物体等的声音 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大自然的语言》 (2) ∶形容流泪的样子 淑英的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党员登记表》典质diǎnzhì 典押。以物为抵押换钱,可在限期内赎回赋闲fùxián 晋代潘岳辞官家居,作《闲居赋》。后来就把没有职业在家闲住叫赋闲 吾只在省侯补,是个赋闲的人,有这闲功夫等他。——《官场现形记》琐屑烦杂细碎:谈起将来的事,不嫌琐屑。也指细碎烦杂的事:家庭琐屑哪里又说得清呢。凹凼下凹的水坑尴尬尴尬a.处境窘困,不易处理。尴尬gāngà (1) ∶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处境尴尬 尴尬的局面 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百合花》 (2) ∶行为、态度不正常的 潘虎显得有些尴尬:“我是自己竖竿子的。”——《潘虎》 尴尬人 神情尴尬 (3) ∶鬼鬼祟祟,不正派 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水浒》尴尬见“ (3) 尴”。烦躁fánzào 烦闷焦躁 心情烦躁微不足道wēibùzúdào  事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大庭广众dàtíng-guǎngzhòng 本来指在朝廷之上,面对群臣的公开场所,后指人数众多的公开场合 这是秘密的事,他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喧扬起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惶恐huángkǒng 惶惧惊恐 惶恐饮药而死。——《汉书·李广苏建传》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荒僻huāngpì 人迹罕至且偏远 荒僻的山区 塌败倒塌,衰败取缔qǔdì 明令取消或禁止某事 取缔赌博骷髅没有皮肉、毛发的全副骨骼或头骨。骷髅kūlóu (1) ∶干枯无肉的死人的全副骨骼 (2) ∶干枯无肉的死人颅骨滞笨笨拙,不机灵愧怍 kuìzuò 惭愧
这些东西自己动手查字典或者找网络更易于让你背过。别人代劳,对你有害无益!
请自己去查。输入词语,鼠标一点击,解释就出来了。示例:尖利jiānlì 尖锐锋利能耐néngnai [口]∶本事;技能很方便的,好好查吧。
我觉得这个属于体罚学生的说◎#%#¥◎……造句比硬性背更有效
你是初三的!!!!
要是连辞典都不愿意查,那还读书干什么?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尖利 jiānlì 尖锐锋利能耐néngnai [口]∶本事;技能悠闲yōuxián 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寒噤hánjìn 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打寒噤阴惨1.语本《文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薛综注﹕&阳谓春夏﹐阴谓秋冬。&后因以&阴惨&指人悲伤的感情。2.指秋冬节序。3.暗淡凄惨。4.阴森貌。仄歪1.方言。倾斜摇晃。2.指倾斜不稳的样子。央告yānggào 恳求拐弯抹角guǎiwān-mòjiǎo (1) ∶语言不便直说,以比喻、暗示或正言反说等方式表达 她先是说了一大堆客套话,然后就拐弯抹角地说了起来,我终于慢慢地听出她的来意了 (2) ∶道路弯来弯去,方向转变非常多,用以形容随路线的曲折前进月明风清月光明朗,微风爽人。形容美好的月夜。张皇失措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拂晓fúxiǎo (1) ∶天快亮的时候 (2) ∶紧连黎明前的时间瓦砾wǎlì 破碎的砖瓦 这一带屡遭轰炸,成了一片瓦砾地窖dìjiào 贮藏用的地坑或地下室鞠躬jūgōng (1) ∶请安、低头,弯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从或羞愧 (2) ∶在跳方形舞时(向舞伴)行礼颤歪歪身体摇动发抖的样子赃物zāngwù 贪污、受贿、盗窃等非法获取的财物制裁zhìcái 用强力管束并处罚 确立制裁措施对付违反劳动法规的人荡然无存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肃穆sùmù 严肃而安静,庄严肃穆 广场——如此肃穆,长街——如此沉寂。——《一月的哀思》荒谬huāngmiù 荒唐,错得离谱 荒谬的说法 这个传说荒谬得出奇健忘jiànwàng 记忆力差,易忘事骇骇(駭) hài (1) ㄏㄞˋ (2) 惊惧:~叹(惊叹)。~惧。~然。~人听闻。惊涛~浪。 (3) 惊起,散。 (4) 郑码:XSZO,U:9A87,GBK:BAA7 (5) 笔画数:9,部首:马,笔顺编号:骇駭 hài [动] (1) (形声。从马,亥声。本义:马受惊) (2) 同本义 骇,惊也。——《说文》 马方骇,鼓而惊之。——《汉书·梅乘传》 (3) 又如:骇驷(狂奔的驷马) (4) 惊骇;惊诧;惊动 录事骇之。——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骇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虎大骇。——唐·柳宗元《三戒》 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欧阳修《相州昼锦堂纪》 (5) 又如:骇汗(因惊恐而流汗);骇浪(骇人的大浪);骇突(受惊而乱窜);骇殚(惊惧) (6) 震动 而国人大骇。——《战国策·宋策》 庶人骇政。——《荀子·王制》。注:“不安上之策也。” (7) 又如:骇世(震惊当世);骇俗(震惊世俗);骇惊(震惊) (8) 突发;兴起 骇,起也。——《广雅·释言》 (9) 又如:骇跳(暴跳);骇机(突然触发的弩机。比喻突发的祸难) (10) 惊扰;骚动 凡鸟之举也,去骇从不骇。——《吕氏春秋》 三军万夫,环旋翔佯,晃骇之间,虏骑乘之。——《新唐书》 猋骇云讯集。——《汉书·扬雄传》。注:“动也。” 哗然而骇者。——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勒取财物,盈千累万,尤属骇人听闻。——《清史稿·西藏》 (11) 擂,击 燎京薪,骇雷鼓。——《文选·张衡·西京赋》 (12) 播散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曹植《洛神赋》虏虏(虜) lǔ (1) ㄌㄨˇ (2) 俘获:~获。俘~。(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3) 俘获的人。 (4)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5) 郑码:IHYM,U:864F,GBK:C2B2 (6) 笔画数:8,部首:虍,笔顺编号:虏虜 lǔ [动] (1) (形声。从力,从毌(guàn),虍(hū)声。“毌”即“贯”字,是穿钱用的绳索。这里表示用绳索拘捕的意思。本义:俘获) (2) 同本义 虏,获也。——《说文》 献民虏者操右袂。——《礼记·曲礼》。注:“军所获也。” 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虏楚将屈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虏赵王。——《战国策·燕策》 (3) 亦指虏掠、抄掠 珠柙离丘体,珍宝见剽虏。——张载《七哀》 匈奴虏略千余人及畜产而去。——《史记·韩长孺列传》 (4) 又如:虏掠(虏获掠夺);虏夺(虏掠抢夺);虏暴(残害暴虐他人,一如奴隶);虏略(虏获掠夺)虏虜 lǔ [名] (1) 俘虏 乘奔逐北,斩首捕虏十余万。——《盐铁论·诛秦》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为降虏手蛮夷。——《汉书·李广苏建传》 为奔亡之虏。——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乞为囚虏。——宋·苏轼《教战守》 (2) 又如:虏囚(俘虏);虏役(奴役);虏伏(如俘虏一样降服) (3) 奴仆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4) 又如:虏役(奴仆);虏使(役使之如奴隶) (5) 指敌人;叛逆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又如:虏尘(指敌寇或叛乱者的侵扰) (7) 古时对北方外族或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蔑称 诟虏帅失信。——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奉西北之虏。——宋·苏轼《教战守》 (8) 又如:虏人(胡人);虏民(胡族的人民); 虏廷(胡虏的朝廷); 虏使(胡虏的使臣)悚悚sǒng (1) ㄙㄨㄥˇ (2) 害怕,恐惧:毛骨~然。~~。~栗。~惧。 (3) 郑码:UFJ,U:609A,GBK:E3A4 (4) 笔画数:10,部首:忄,笔顺编号:悚sǒng [动] (1) (形声。从心,束声。本义:恐惧) (2) 同本义 悚,惧也。——《玉篇》 人君闻此,可以悚惧。——汉·王符《潜夫论·慎微》 (3) 又如:悚怯(惶恐胆怯);悚愧(惶恐惭愧);悚栗(恐惧战栗);悚骇(惊恐);悚异(惊异) (4) 欢悦 。如:悚抃(欢愉);悚戴(欢欣奉戴);悚跃(欢悦跳跃) (5) 耸立;高耸 。如:悚立(耸立,竖立);悚峙(高耸峙立) (6) 恭敬 。如:悚敬(恭敬)惶急huángjí 恐惧慌张 惶急无以击轲。——《战国策·燕策》 惶急不知所为。疮疤chuāngbā 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 好了疮疤忘了痛诘问jiéwèn 追问;责问(诘问之下,他终于开口讲了事情的原委)渴慕非常思慕:~已久ㄧ大家怀着~的心情访问了这位劳动模范。疏懒1.亦作&疏懒&。亦作&疏懒&。亦作&疏懒&。亦作&?懒&。2.懒散。3.松懈;懈怠。霹雳霹雳响声极大的雷。霹雳pīlì 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霹雳见“ (3) (靂)霹”。孤孀gūshuāng 孤儿寡妇 吊死问疾,以养孤孀。——《淮南子·脩务训》。注:“幼无父曰孤;孀,寡妇也。”交卸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奔丧bēnsāng 从外地赶回去参加或料理亲属的丧事狼籍lángjí (1) 乱七八糟;散乱、零散 闻其儿为吏,放纵狼藉。——《后汉书·张酺传》 满目狼藉 杯盘狼藉 (2) 也作“狼籍”簌簌a.象声词,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b.形容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如“她的眼泪扑~~落了下来”。簌簌sùsù (1) ∶风吹物体等的声音 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大自然的语言》 (2) ∶形容流泪的样子 淑英的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党员登记表》典质diǎnzhì 典押。以物为抵押换钱,可在限期内赎回赋闲fùxián 晋代潘岳辞官家居,作《闲居赋》。后来就把没有职业在家闲住叫赋闲 吾只在省侯补,是个赋闲的人,有这闲功夫等他。——《官场现形记》琐屑烦杂细碎:谈起将来的事,不嫌琐屑。也指细碎烦杂的事:家庭琐屑哪里又说得清呢。凹凼下凹的水坑尴尬尴尬a.处境窘困,不易处理。尴尬gāngà (1) ∶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处境尴尬 尴尬的局面 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百合花》 (2) ∶行为、态度不正常的 潘虎显得有些尴尬:“我是自己竖竿子的。”——《潘虎》 尴尬人 神情尴尬 (3) ∶鬼鬼祟祟,不正派 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水浒》尴尬见“ (3) 尴”。烦躁fánzào 烦闷焦躁 心情烦躁微不足道wēibùzúdào 事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大庭广众dàtíng-guǎngzhòng 本来指在朝廷之上,面对群臣的公开场所,后指人数众多的公开场合 这是秘密的事,他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喧扬起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惶恐huángkǒng 惶惧惊恐 惶恐饮药而死。——《汉书·李广苏建传》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荒僻huāngpì 人迹罕至且偏远 荒僻的山区塌败倒塌,衰败取缔qǔdì 明令取消或禁止某事 取缔赌博骷髅没有皮肉、毛发的全副骨骼或头骨。骷髅kūlóu (1) ∶干枯无肉的死人的全副骨骼 (2) ∶干枯无肉的死人颅骨滞笨笨拙,不机灵愧怍 kuìzuò 惭愧
尖利: 尖锐锋利。能耐:本事;技能。悠闲:闲适自得。寒噤: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阴惨:悲惨;凄惨。仄歪:狭窄。央告:央求。拐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直截了当。月明风清:形容夜色好。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所措。拂晓:天快亮的时候。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鞠躬:弯身行李。颤歪歪:抖动摇晃。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赃物:贪污、受贿、盗窃所得来的财物。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全部失去。肃穆:严肃安静;严肃和睦。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健忘:容易忘事。骇:惊吓,震惊。虏:俘虏,古代指奴隶。悚:害怕。惶急:恐惧着急。疮疤: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诘问:追问,责问。渴慕:非常思慕。疏懒:懒散而不惯受约束。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相声很大,能对人畜、植物、建筑物等造成很大的危害。孤孀:孤儿寡妇;寡妇。交卸:就是管理卸职,向后任交待。奔丧: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狼籍:乱七八糟,杂乱不堪。簌簌:相声此,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形容眼泪等纷纷落下的样子;形容肢体发抖的样子。典质:典雅质朴。赋闲:晋朝潘岳辞官家居,作《闲居赋》,后来因没有职业在家闲着为赋闲。琐屑:琐碎。凹凼:水坑。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神色、态度)不自然。烦躁:烦闷急躁。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惶恐:惊慌害怕。荒僻:荒凉偏僻。塌败:失败。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骷髅:干枯无肉的私人头骨或全副骨骼。滞笨:思想停滞,不流通。愧怍 :惭愧。
尖利 jiānlì 尖锐锋利能耐néngnai [口]∶本事;技能悠闲yōuxián 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寒噤hánjìn 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打寒噤阴惨1.语本《文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薛综注﹕&阳谓春夏﹐阴谓秋冬。&后因以&阴惨&指人悲伤的感情。2.指秋冬节序。3.暗淡凄惨。4.阴森貌。
买一本《现代汉语辞典》或《辞海》,自己查一查,有好处。
尖利 jiānlì 尖锐锋利能耐néngnai [口]∶本事;技能悠闲yōuxián 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寒噤hánjìn 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打寒噤阴惨1.语本《文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薛综注﹕&阳谓春夏﹐阴谓秋冬。&后因以&阴惨&指人悲伤的感情。2.指秋冬节序。3.暗淡凄惨。4.阴森貌。仄歪1.方言。倾斜摇晃。2.指倾斜不稳的样子。央告yānggào 恳求拐弯抹角guǎiwān-mòjiǎo (1) ∶语言不便直说,以比喻、暗示或正言反说等方式表达 她先是说了一大堆客套话,然后就拐弯抹角地说了起来,我终于慢慢地听出她的来意了 (2) ∶道路弯来弯去,方向转变非常多,用以形容随路线的曲折前进月明风清月光明朗,微风爽人。形容美好的月夜。张皇失措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拂晓fúxiǎo (1) ∶天快亮的时候 (2) ∶紧连黎明前的时间瓦砾wǎlì 破碎的砖瓦 这一带屡遭轰炸,成了一片瓦砾地窖dìjiào 贮藏用的地坑或地下室鞠躬jūgōng (1) ∶请安、低头,弯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从或羞愧 (2) ∶在跳方形舞时(向舞伴)行礼颤歪歪身体摇动发抖的样子赃物zāngwù 贪污、受贿、盗窃等非法获取的财物制裁zhìcái 用强力管束并处罚 确立制裁措施对付违反劳动法规的人荡然无存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肃穆sùmù 严肃而安静,庄严肃穆 广场——如此肃穆,长街——如此沉寂。——《一月的哀思》荒谬huāngmiù 荒唐,错得离谱 荒谬的说法 这个传说荒谬得出奇健忘jiànwàng 记忆力差,易忘事骇骇(駭) hài (1) ㄏㄞˋ (2) 惊惧:~叹(惊叹)。~惧。~然。~人听闻。惊涛~浪。 (3) 惊起,散。 (4) 郑码:XSZO,U:9A87,GBK:BAA7 (5) 笔画数:9,部首:马,笔顺编号:骇駭 hài [动] (1) (形声。从马,亥声。本义:马受惊) (2) 同本义 骇,惊也。——《说文》 马方骇,鼓而惊之。——《汉书·梅乘传》 (3) 又如:骇驷(狂奔的驷马) (4) 惊骇;惊诧;惊动 录事骇之。——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骇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虎大骇。——唐·柳宗元《三戒》 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欧阳修《相州昼锦堂纪》 (5) 又如:骇汗(因惊恐而流汗);骇浪(骇人的大浪);骇突(受惊而乱窜);骇殚(惊惧) (6) 震动 而国人大骇。——《战国策·宋策》 庶人骇政。——《荀子·王制》。注:“不安上之策也。” (7) 又如:骇世(震惊当世);骇俗(震惊世俗);骇惊(震惊) (8) 突发;兴起 骇,起也。——《广雅·释言》 (9) 又如:骇跳(暴跳);骇机(突然触发的弩机。比喻突发的祸难) (10) 惊扰;骚动 凡鸟之举也,去骇从不骇。——《吕氏春秋》 三军万夫,环旋翔佯,晃骇之间,虏骑乘之。——《新唐书》 猋骇云讯集。——《汉书·扬雄传》。注:“动也。” 哗然而骇者。——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勒取财物,盈千累万,尤属骇人听闻。——《清史稿·西藏》 (11) 擂,击 燎京薪,骇雷鼓。——《文选·张衡·西京赋》 (12) 播散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曹植《洛神赋》虏虏(虜) lǔ (1) ㄌㄨˇ (2) 俘获:~获。俘~。(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3) 俘获的人。 (4)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5) 郑码:IHYM,U:864F,GBK:C2B2 (6) 笔画数:8,部首:虍,笔顺编号:虏虜 lǔ [动] (1) (形声。从力,从毌(guàn),虍(hū)声。“毌”即“贯”字,是穿钱用的绳索。这里表示用绳索拘捕的意思。本义:俘获) (2) 同本义 虏,获也。——《说文》 献民虏者操右袂。——《礼记·曲礼》。注:“军所获也。” 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虏楚将屈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虏赵王。——《战国策·燕策》 (3) 亦指虏掠、抄掠 珠柙离丘体,珍宝见剽虏。——张载《七哀》 匈奴虏略千余人及畜产而去。——《史记·韩长孺列传》 (4) 又如:虏掠(虏获掠夺);虏夺(虏掠抢夺);虏暴(残害暴虐他人,一如奴隶);虏略(虏获掠夺)虏虜 lǔ [名] (1) 俘虏 乘奔逐北,斩首捕虏十余万。——《盐铁论·诛秦》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为降虏手蛮夷。——《汉书·李广苏建传》 为奔亡之虏。——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乞为囚虏。——宋·苏轼《教战守》 (2) 又如:虏囚(俘虏);虏役(奴役);虏伏(如俘虏一样降服) (3) 奴仆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4) 又如:虏役(奴仆);虏使(役使之如奴隶) (5) 指敌人;叛逆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又如:虏尘(指敌寇或叛乱者的侵扰) (7) 古时对北方外族或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蔑称 诟虏帅失信。——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奉西北之虏。——宋·苏轼《教战守》 (8) 又如:虏人(胡人);虏民(胡族的人民); 虏廷(胡虏的朝廷); 虏使(胡虏的使臣)悚悚sǒng (1) ㄙㄨㄥˇ (2) 害怕,恐惧:毛骨~然。~~。~栗。~惧。 (3) 郑码:UFJ,U:609A,GBK:E3A4 (4) 笔画数:10,部首:忄,笔顺编号:悚sǒng [动] (1) (形声。从心,束声。本义:恐惧) (2) 同本义 悚,惧也。——《玉篇》 人君闻此,可以悚惧。——汉·王符《潜夫论·慎微》 (3) 又如:悚怯(惶恐胆怯);悚愧(惶恐惭愧);悚栗(恐惧战栗);悚骇(惊恐);悚异(惊异) (4) 欢悦 。如:悚抃(欢愉);悚戴(欢欣奉戴);悚跃(欢悦跳跃) (5) 耸立;高耸 。如:悚立(耸立,竖立);悚峙(高耸峙立) (6) 恭敬 。如:悚敬(恭敬)惶急huángjí 恐惧慌张 惶急无以击轲。——《战国策·燕策》 惶急不知所为。疮疤chuāngbā 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 好了疮疤忘了痛诘问jiéwèn 追问;责问(诘问之下,他终于开口讲了事情的原委)渴慕非常思慕:~已久ㄧ大家怀着~的心情访问了这位劳动模范。疏懒1.亦作&疏懒&。亦作&疏懒&。亦作&疏懒&。亦作&?懒&。2.懒散。3.松懈;懈怠。霹雳霹雳响声极大的雷。霹雳pīlì 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霹雳见“ (3) (靂)霹”。孤孀gūshuāng 孤儿寡妇 吊死问疾,以养孤孀。——《淮南子·脩务训》。注:“幼无父曰孤;孀,寡妇也。”交卸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奔丧bēnsāng 从外地赶回去参加或料理亲属的丧事狼籍lángjí (1) 乱七八糟;散乱、零散 闻其儿为吏,放纵狼藉。——《后汉书·张酺传》 满目狼藉 杯盘狼藉 (2) 也作“狼籍”簌簌a.象声词,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b.形容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如“她的眼泪扑~~落了下来”。簌簌sùsù (1) ∶风吹物体等的声音 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大自然的语言》 (2) ∶形容流泪的样子 淑英的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党员登记表》典质diǎnzhì 典押。以物为抵押换钱,可在限期内赎回赋闲fùxián 晋代潘岳辞官家居,作《闲居赋》。后来就把没有职业在家闲住叫赋闲 吾只在省侯补,是个赋闲的人,有这闲功夫等他。——《官场现形记》琐屑烦杂细碎:谈起将来的事,不嫌琐屑。也指细碎烦杂的事:家庭琐屑哪里又说得清呢。凹凼下凹的水坑尴尬尴尬a.处境窘困,不易处理。尴尬gāngà (1) ∶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处境尴尬 尴尬的局面 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百合花》 (2) ∶行为、态度不正常的 潘虎显得有些尴尬:“我是自己竖竿子的。”——《潘虎》 尴尬人 神情尴尬 (3) ∶鬼鬼祟祟,不正派 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水浒》尴尬见“ (3) 尴”。烦躁fánzào 烦闷焦躁 心情烦躁微不足道wēibùzúdào 事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大庭广众dàtíng-guǎngzhòng 本来指在朝廷之上,面对群臣的公开场所,后指人数众多的公开场合 这是秘密的事,他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喧扬起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惶恐huángkǒng 惶惧惊恐 惶恐饮药而死。——《汉书·李广苏建传》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荒僻huāngpì 人迹罕至且偏远 荒僻的山区塌败倒塌,衰败取缔qǔdì 明令取消或禁止某事 取缔赌博骷髅没有皮肉、毛发的全副骨骼或头骨。骷髅kūlóu (1) ∶干枯无肉的死人的全副骨骼 (2) ∶干枯无肉的死人颅骨滞笨笨拙,不机灵愧怍 kuìzuò 惭愧
这种解释要自己去找,才印象深刻,也有利于你自己背.不能靠别人啊,忠告啊.
多查字典啊要记住字典是我门学生的最好老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首歌里面有这个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