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把小行星吸走了,小行星会撞地球吗去哪

近地小行星 - 历史
近地小行星 1898年,天文学家维特发现了第433号小行星。这颗小行星的轨道半长径只有1.46,比火星还小。而且在它到达近日点时,距离太阳只有1.13天文单位,已经非常靠近地球了。这个发现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将它命名为。这是自第一颗小行星发现以来,首次观测到的主环带内小行星。小行星爱神星发现后的20多年时间里,人们一直以为它就是距离太阳最近的小行星,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
1932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德尔波特发现了第1221号小行星“阿莫尔”,它把小行星距太阳最近的记录刷新到1.09天文单位。时隔仅两个月,阿莫尔的这一新记录又被另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所取代。这颗小行星一下子把的记录刷新到0.65天文单位。它不但越过了地球,而且还飞越过了轨道。这颗被编为第1862号的小行星取名为“”。
1937年首次发现的“赫米斯”星甚至近到到地球身旁的70万公里处。如果“赫米斯”星受的吸引再强一些,就很有可能同地球相撞。因此人们把这颗小行星命名为“赫米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随后的五六十年中,人们相继记录到的近地小行星还有伊卡鲁斯星、地理星、以及奥斯汀星,它们都与地球比较接近。
日,一个估计直径为10米的天体撞击了地球。该次撞击发生在。该天体在大气层半空引爆燃烧,其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根根据次声测量)相当于2.6万吨(黄色炸药),与一个中型核武器相当。
日,两颗轨道不同的小行星分别于美国东部时间8日清晨和下午与地球“擦肩而过”。第一颗小行星代号为2010&RX30,直径在10米至20米之间,距地球最近处约为25万公里;第二颗代号2010&RF12,直径6至14米,距地球最近处约为8万公里。
日晚23时28分前后,编号为2005&YU55的小行星到达同地球的最近距离点——32.5万公里,这个距离比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还要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资料显示,这颗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小行星直径400米,颜色漆黑,接近圆形,转动周期约20小时,属于C类小行星。&这是它200多年来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与地球“亲密”接触,一旦两者相撞,会引发里氏7.0级地震或是水墙高度达21米、辐射直径达96公里的。
日据美国媒体报道,一颗名为“2011&AG5”的近地小行星有可能将在2040年与地球相撞。这颗小行星直径在140米左右,是2011年1月由美国的观测者发现的。由于科学家只能观测到这颗神秘小行星的一半面目,因此除了它的尺寸之外,无法了解它的具体质量和构成成分,也就无法准确地预测它未来的运行轨道。在2012年2月初于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学技术小组会议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这颗小行星撞上地球成为了科学家们热议的话题。
近地小行星 - 类型
近地小行星轨道 天文学家们根据已经掌握的这些小行星的距离和轨道半长径的数值,把它们划分为三种类型: ,这一类小行星轨道直径小于一天文单位,大于地球的近日点,它们经常位于地球轨道内。& &,这一类小行星轨道轨道位于地球轨道外,近日点位于地球轨道内。 ,这一类小行星轨道位于地球和火星间,近日点位于地球轨道外一点点(1.017&-&1.3&AU)。阿莫尔小行星经常穿越火星轨道不会穿越地球轨道。火星的两个天然卫星,和,似乎是被火星引力俘获的阿莫尔小行星。 &
近地小行星 - 监测
&小行星撞击地球可使人类遭受灭顶之灾。所以,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监测近地小行星。
美国 根据美国国会1998年的一项决议,美国航空航天局实施名为“”的计划,力求定位地球周边90%以上直径不小于1千米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并确认哪些小行星可能会对地球造成威胁。“太空卫士”计划已经完成,地球周边约有1000颗符合上述条件的小行星,其中93%已被定位。
美国主要用PS1天文望远镜监视地球附近直径300米到1千米的小行星。该天文望远镜每隔30秒就会对36个月球大小的天空范围拍摄一张1400兆像素的照片,每天夜里收集的数据足以装满1000张DVD,而每张照片都可以打印成一张足以覆盖半个篮球场的300-dpi图片。2009年,美国发射了“”(WISE)空间望远镜,用于搜寻宇宙中尚未被发现的天体,其中包括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和彗星。
日,美国航天局表示,科学家基于“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的观测结果推测,地球周边可能分布着约4700颗潜在危险小行星,它们的直径都在100米以上,并且这类小行星中只有20%到30%已被探测到。
英国 2001年,英国成立了专门研究近地小行星和等天体与地球相撞几率的研究中心,以便为公众提供准确客观的信息。该中心的任务包括:提供近地天体的数量和位置的资讯,评估它们撞上地球、造成灾害的几率等。
中国 中国中科院有一台专门用于搜索近地小的天体探测望远镜,其观测能力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五。天文台专家借着这双“慧眼”,已经发现了近800颗小行星并且获得了国际临时编号。据中国权威专家说,假若能够在一年前发现有可能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就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摧毁它或改变其运行轨道。
近地小行星 - 防范
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科学界目前有多种对付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防御方案,并且有些方案正在准备付诸行动。具“理论可行性”的方案有: 一是用核武器去炸掉它,但麻烦的是爆炸很可能把它变成许多小“杀手”,把带有放射性的物体抛入不可预测的轨道;而对于一些松散结构的近地小天体,爆炸所起到的作用又很有限。这种方法一直毁誉参半。 二是用太空飞船撞击它,改变其轨道或把它撞碎。这种方法比较有效,但如同用核武器一样,这也可能把灾难扩大数倍。 三是用航空器给它施加压力(即用机械力),使它加速或减速,从而改变其飞行方向。这种方法比较理想,但不易实行,并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是用激光使它的表面物质向外发散,从而产生反向加速度使它改变飞行方向;或者用超强激光把它摧毁成对地球无害的小碎块。这种方法也比较理想,但必须要有超大功率的激光系统。 五是用油漆涂料来改变它的颜色,影响它吸收太阳光和热量,通过热能的变化来改变其轨道。这种方法见效比较慢,另外所需的大量涂料如何运去也是个问题。 六是用火箭把一面巨大的风筝形太阳帆发送到它的上面,而张开的太阳帆利用反弹太阳光子所产生的压力把它逐渐推离原来的轨道。这种方法的技术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七是在它的表面插入一种像火箭那样的装置,让这种装置不断地喷出物质,像喷气式飞机那样,通过反作用力来改变其飞行方向。这种方法好像有点浪漫色彩。 当然,还有其他的防御方案。所有的方案截止目前几乎都停留在理论设想阶段;它们是否切实可行可靠,还要靠将来的实践来检验。
近地小行星 - 其他
国际研究证实称小行星曾撞地球致物种灭绝 2012年6月,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组发现确凿证据,证明1.2万年前地球曾经下过,这可能是导致美洲史前人类和大型动物灭绝的真正原因。该理论认为,1.29万年前,地球遭到小行星撞击,引发部分原始人以及动物大量灭绝,包括和巨型树懒以及名为克洛维斯(Clovis)的史前人类文明都被摧毁。克洛维斯人会使用骨制和象牙工具,被认为是美洲的第一批人类居民。
美民间组织搜索百年内近地小行星
日,预测小行星撞击的美国民间组织B612号基金会(B612&Foundation)宣布第一个由民间资助的外层空间任务“哨兵”(Sentinel)将启动,该任务主要是用直径半米的,寻找将在未来100年内穿越地球轨道的小行星,&警惕其撞地球。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计算物理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中国科学(A辑) -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08:51:13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美国宇航局计划捕捉小行星:范围缩致三颗|小行星|猎户座|地球_科学探索_新浪科技_新浪网
美国宇航局计划捕捉小行星:范围缩致三颗
  美国宇航局称,它已经发现3颗符合条件的小行星,并希望可以借助遥控太空套索,把其中一颗送入月球轨道。这张艺术概念图显示的是捕获一颗小行星的画面
进入轨道后,宇航员最早能在2021年利用“猎户座”飞船前去探访这个太空岩石
把小行星拴在“猎户座”上后,宇航员将会通过太空行走捕捉该天体
“猎户座”将会借助太阳能和重力辅助推力,进行前往目标小行星的为期10天的旅行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打算捕获一颗小行星,然后把它送到月球的轨道周围,目前该局已经缩小符合条件的这种小行星的搜索范围。
  该局表示,它已经发现3颗符合条件的小行星,并希望可以借助遥控太空套索,把其中一颗送入月球轨道。进入轨道后,宇航员最早能在2021年利用“猎户座”飞船前去探访这个太空岩石。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举行的会议上称,这些小行星的直径均在7到10米间,不过目前还需要进行更多试验,才能确定它们是否合适。美国宇航局近地天体项目办公室资深科学家保罗-乔达斯说:“我们有两到三颗小行星将在明年进行评估,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它们都将成为捕捉目标的有效候选对象。”
  该任务希望可以收集到一些有用资料,以便帮助科学家避免地球被潜在的风险小行星撞击,并开发出对未来人类深空探索任务有帮助的技术。8月,最新版本的计划以动画片的形式公布。目前还不清楚美国宇航局将如何把一颗小行星拉出自己的轨道,但是动画画面显示,它用一个类似巨型塑料袋的东西捕获小行星,然后把它拖到月球的轨道里。该任务需要宇航员搭乘下一代“猎户座多用途载人飞船(Orion Multi-Purpose Crew Vehicle)”前往被他们捕获的太空岩石。美国宇航局表示,虽然“猎户座”与早期的“阿波罗”飞船惊人相似,但是前者能容纳更多机组成员,而且更先进。
  据视频显示,与“阿波罗”号最多乘坐3人相比,“猎户座”一次最多可把4人送上小行星,并利用太阳能和月球重力为该船提供动力。一旦“猎户座”与遥控小行星捕捉装置成功对接,宇航员就能通过太空行走,前往小行星裸露的部分拍照,挖掘土样。任务结束后,“猎户座”将会原路返回地球,其中包括围绕月球飞行,并在10天后坠落在海洋(有可能是太平洋)里。该项目包括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2014年纳税年度为美国宇航局拨款115亿英镑(189亿美元)的开支计划之内,这项任务设想最早能在2021年探访这样一颗小行星。该项目的初衷是提高人们寻找有可能会撞上地球的小行星的积极性,并为21世纪30年代的人类火星探险任务做准备。
  美国宇航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说:“这项任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发新技术和新系统,用来探索人们梦绕魂牵,但是从未想到能够抵达的更远的地方,例如前往一颗小行星和火星。我们很快就能非常自豪地告诉我们的孩子和孙辈,我们即将实现这个梦想。”2月15日,一颗较小的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发生爆炸,导致大量房屋玻璃被震碎,很多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大约有1500人被飞溅的玻璃和碎片擦伤。这个事故发生后,人们对存在潜在威胁的小行星的热情突然高涨。同一天内,另一颗体积更大的小行星从距离地球大约1.72万英里(2.77万公里)的地方飞过,这比电视和通讯卫星的轨道距离地球还近。
  博尔登说,这些事故已经促使相关部门下达命令,要求“开发新技术和方法,用来阻止小行星或者其他类型的天体撞上地球”。“我们希望这项(小行星取回)飞行最终得到的一个意外收获,就是可以证明我们具有移动一颗小行星、稍微偏转它的方向的能力。”奥巴马还要求支出5.35亿英镑(约8.1亿美元),用来研制商用太空出租车,他希望能在2017年恢复美国把自己的宇航员送上空间站的能力,从而打破俄罗斯在这方面的垄断地位。(孝文)
值班电话:010-&&|&&&&|&&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黑洞位于太阳系外还是在其内部?银河系的小行星会被吸入黑洞吗?_百度作业帮
黑洞位于太阳系外还是在其内部?银河系的小行星会被吸入黑洞吗?
黑洞位于太阳系外还是在其内部?银河系的小行星会被吸入黑洞吗?
在黑洞外部.用排除法可以确定.黑洞密度极大,引力也极大,连光线都会被它吸进去.如果太阳系在黑洞内部,我们生活的地球将浓缩成菜子般大小.现在,很明显,我们生活的地球并没有收缩成那样,所以可以断定,太阳系是在黑洞外部.需要搞清楚的是黑洞的结构,它不是个“洞”,也就是不是一个“系”的概念.黑洞我们可以把他理解为一个单个的天体,当然他与我们所认识的行星、恒星不会完全一样,因为它太大了,质量大的无法想象,包括接近它的所有天体和它自身应该发出的光,都被他吸引不能逃离.正因为它这么健壮,所以它在宇宙中充当的角色是一般要统治一个星系.这样来理解黑洞:比如一个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地球是地月系的核,太阳是太阳系的核.拿银河系来说,中心也有一个巨大的黑洞,它就是主宰银河系的核.所以任何一个天体或星系,不能存在于黑洞的内部,而是远远地围绕黑洞旋转,如果有谁不小心接近黑洞,它就会被黑洞吞噬,不复存在.银河系的小行星会被吸入黑洞吗?答:会
太阳系内应该是没有黑洞的,银河系内在银心处可能会有黑洞。靠近的才会被吸,远处的不会。
太阳系内没有黑洞,新研究发现最近黑洞距离地球1600光年,银河系的小行当然有机会被吸入黑洞啦,但距离太阳系还远,对地球还不会有什麼影响!
在太阳系外部,银河系中心可能会有一个因恒星爆炸形成的黑洞。靠近它的东西都会为乌有。
太阳系内没有黑洞,如果有太阳系会被吸进去,恒星、行星都会被拉长,可是太阳系内没有任何行星,被拉长,所以太阳系没有黑洞。而太阳系外有很多黑洞,由于光也逃不出去,所以黑洞不会发光,人类也就无法观测。电影中毁灭世界8种方法:黑洞吞地球可能性为零_科学探索_科技时代_新浪网
电影中毁灭世界8种方法:黑洞吞地球可能性为零
毁灭世界的8种方法
  导读:我们的世界每年都要在银幕上被毁灭几次,这些故事有多大的可能性呢?
  黑洞吞噬代表作品:《蜘蛛侠2》
&&& 你记得章鱼博士制造出的那个能把周围的一切都吞下去的大火球吗?虽然它不是黑色,但确实是一个黑洞的雏形。很难说如果不是章鱼博士最后良心发现把它沉入了河里,它会不会把整个地球都吞进去,虽然我们不理解为什么沉到水里就能把它消灭。
  可能性:0
  “现代物理学无法在地球上制造出具有破坏性的黑洞。”美国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Steve Giddings这样告诉我们。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进行的粒子碰撞可能导致黑洞的产生,但是这样生成的黑洞对地球无害。这是因为所有的黑洞都要释放出宇宙射线,小的黑洞所释放的物质要远远多于其吸收的物质,因此,在它们吸收物质之前自己就早已瞬间蒸发了。事实上,整个宇宙原本就是一个类似的粒子对撞机器,具有高能量的宇宙射线和粒子不断地碰撞在地球的大气表层、太阳或者是其他的白矮星和中子星的表面,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这样的粒子碰撞。如果这些粒子碰撞会产生危险的话,天文学家很早就会发现这一现象并对其展开研究。“LHC的建造是为了揭开宇宙大爆炸之谜,而不是制造黑洞毁灭地球。”Giddings说。另外,离地球最近的黑洞距离我们足有约5000万光年之遥,你还担心什么呢?
  小行星撞击代表作品:《绝世天劫》
 小行星撞击代表作品:《绝世天劫》
  当一颗足有二十多个北京市大的陨石朝着地球砸过来时,你是准备闭目等死还是想拼死一搏?Bruce Willis扮演的主角从一名石油工人摇身变成航天员和救世英雄,而他们采取的策略与科学家现实中研究的技术不谋而合―去小行星上挖个洞,然后用核弹把它炸掉。
  可能性:极低。美国航空航天局行星观测小组在Twitter上留言说:“几乎每天都会有小的太空岩石在地球和月球间穿过,但它们太小,因此不会被观测到,也不会造成威胁。”今年2月4日,一颗名为2011CQ1的小行星在距地球约5471千米处飞过。这颗小行星直径为1.3米,即使它落入地球大气层,也会因下坠时的摩擦高热而燃烧殆尽。但是假如一颗直径几千米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结果就截然不同了,它可能导致类似恐龙灭绝这样的毁灭性后果。1994年7月,“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与木星迎头相撞,成为人类史上第一次直接观测到的天体相撞。自此之后,人们就加强了对可能与地球产生撞击的近地天体的监测。天文学家一直在密切观测各种可能撞击地球的天体,在过去的几年里,天文学家在已经监测到了784颗直径超过1000米的近地天体,幸运的是,这些天体撞击地球的可能性都已经基本被排除。如果要说最近的威胁,来自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大学的María Eugenia Sansaturio与同事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发现,一颗编号为1999RQ36、直径约560米的小天体将有1/1000的机会撞击地球,而最可能的时间是2182年。但对此不必过于担心―首先1999RQ36与地球撞击的几率依然极小;其次,很多科学家认为,利用现有技术,例如通过核弹爆炸或飞船撞击等手段,都可以将威胁地球的小行星等天体推离轨道。
  气象灾害代表作品:《后天》
气象灾害代表作品:《后天》
&&& 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陷入第二次冰河纪,自由女神像、艾菲尔铁塔、伦敦大笨钟都将被冻成冰柱。福克斯公司用近1亿美元打造出了影史上最逼真的灾难特效。当然,那是在《2012》出现以前。可能性:中地球在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川期,这种场景只有在电影院才能出现。美国国防部负责撰写气候极速变化报告的未来学家Peter Schwartz告诉我们,即使真的冰河期席卷全球,也至少应该是在几年之内逐渐发生变化,电影中那样仿佛把纽约放进速冻冰箱的做法实在是太儿戏了一点。“幸运的是,我们还生活在两次冰河纪间的‘间冰期’,”他说,“在我们所生活的1.1万~1.2万年内,全球气候恰好变得温暖舒适。”也就是说,对于冰川期的到来我们无需过分忧虑。但他也提醒我们全球变暖正在对气候造成影响。虽然全球变暖是一个缓慢的进程,但是一旦导致过多的北极冰川融化,就可能改变海水的温度和浓度,扰乱洋流,进而造成全球范围内的气温剧烈波动,这需要多少时间?“快的话,地球的气候在10~20年就可能发生剧烈变化。”华盛顿大学的地球和太空及生物学教授Peter Ward说。后果是什么?“连年饥荒,经济崩溃,全球混乱,这是最可能的结果。”Schwartz回答道。
& 相关报道:
电话:010-当前位置 & &
& 科学家提出最佳消灭威胁地球小行星的方法
科学家提出最佳消灭威胁地球小行星的方法
21:10:40&&作者:
编辑:朝晖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4-03][04-03][04-02][03-30][03-28][03-27][03-25][03-24][03-23][03-23]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洗沙器不会吸走沙子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