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金融学专业大学排名问题

厦门大学金融系
欢迎访问厦门大学金融系!!!!
办 公 室:
本 科 部:
研究生部:
系学工组:
厦门大学经济学
邮政编码:
------行业相关------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
------校内链接------
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劳动经济研究中心
评估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留学项目
------站内链接------
第五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
张亦春教授从教50周年专题网站
消 息 公 告
(系动态5.18)
(系动态2.18)
(研修班11.17)
(研修班10.28)
(系动态10.15)
(系动态6.30)
(系动态6.25)
(系动态6.16)
(系动态6.10)
(系动态6.4)
Copyright(&) 厦门大学金融系 版权所有 地址:厦门大学经济楼A座三层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finance@
金融系学工组邮箱:jrxxgz@
总访问人数:4646113;当前在线人数:1200中央财经大学备考攻略之金融学篇
北京考研考试:
中央财经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金融学又是国家重点学科。在这基础上帮帮为大家整理了有关金融学专业报考、备考、就业三大方面最权威的数据分析,一招解你的燃眉之急,助你考研大“胜”归来。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介绍  1、学校历年综合排名年份全国排名总分排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声誉排名20149563.460.8864.2669.99201310461.832.083.3213.592012924.461.623.2514.42011894.91.322.933.012010974.61.393.2735.112009855.382.783.1836.25  2、年金融学专业排行榜排序学校名称星级开此专业学校数1中央财经大学5★1802中国人民大学5★1803西南财经大学5★1804南开大学5★1805厦门大学5★1806复旦大学5★180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1808武汉大学5★1809暨南大学5★18010北京大学4★1801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4★18012上海财经大学4★18013东北财经大学4★18014中山大学4★18015天津财经大学4★18016浙江工商大学4★18017吉林大学4★18018上海交通大学4★18019西南财经大学4★18020辽宁大学4★&180  3、学费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金融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学术型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学习方式全部为全日制脱产。学费为8000元/年。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金融学专业学位硕士基本修业年限为两年。学习方式全部为全日制脱产。学费见专业所在学院公布的招生简章。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优劣势及就业前景分析  1、优势劣势  优势:区位优势,有好的学校条件,学生素质一流,老师教学水平一流。  劣势:非重点,金融学一般(最近几年有上升趋势)。  2、就业前景分析  无论是本科毕业,还是硕士毕业,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总体上的就业方向有经济分析猜测、对外贸易、市场营销、治理等,假如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许财富治理师(CWM)、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  金融学专业这几年从整体上看,在报考方面比较热门,其职业前景普遍看好,但根据实际就业情况看,两极分化比较严峻,据经济学考试中央的观察统计发现,知名院校的金融学硕士,假如导师影响力较大,在校期间注意实践,同时研究功底比较深厚,刚出校门拿到10万以上年薪者,不在少数。  金融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在薪酬收入方面差距比较大,这跟学校、导师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以及自身的能力塑造、实践经验紧密关联。其中,融资和资本运作、咨询服务方面,发展前景更广一些,而且收入也颇丰。月薪少则6000元,多则30000元。如果能进入跨国投行或者埃森哲、麦肯锡等跨国咨询公司,年薪则大多在20万左右,还有其他福利。  近几年来,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国际化,对专业性很强的人才需求迫切。金融学硕士就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高校教师和大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  目前我国金融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下面几类人士还是比较缺乏的:一是能够充当领军人物的高级管理人才;二是精通外语、法律及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法律、咨询、中介和会计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有国际金融经营理念和从业经验的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人才匮乏。  另外,金融行业内部诸多中间业务的开展,也需要高级专业人才进入,比如个性化金融产品设计、对客户资金进行投资收益等。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报考难度分析  1、历年接收推免生录取情况统计表年份院系代码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招生计划录取推免生人数2015年02金融学院020204金融学7113021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020204金融学71022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020204金融学3032014年02金融学院020204金融学5318021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020204金融学138022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020204金融学1392013年02金融学院020204金融学5019021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020204金融学126022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020204金融学1262013年02金融学院020204金融学5019021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020204金融学126022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020204金融学12620102年02金融学院020204金融学无10021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020204金融学无4022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020204金融学无42011年02金融学院020204金融学无20021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020204金融学无4022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020204金融学无4  2、国家分数线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型学位类)年份学科门类(专业)名称A类考生B类考生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2015年经济学330456832042632014年经济学330456832042632013年经济学340497433046692012年经济学340507533047712011年经济学35040602853857  从近五年的国家分线的走向趋势可以看出,金融学国家分数线从14年开始趋于稳中下降的趋势。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制定目标时可参照往年分数线。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年份学科门类(专业)名称A类考生B类考生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2015年金融330456832042632014年金融330456832042632013年金融340497433046692012年金融330456832042632011年金融35055833405380  4、学校录取分数线  中央财经大学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总分分数线年份院系代码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复试线所属门类2015年 02金融学院020204金融学376经济学 021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020204金融学372经济学 022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020204金融学364经济学2014年 02金融学院020204金融学355经济学 021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020204金融学331经济学 022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020204金融学335经济学2013年 02金融学院020204金融学380经济学 021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020204金融学345经济学 022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020204金融学341经济学2012年 02金融学院020204金融学400经济学 021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020204金融学386经济学 022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020204金融学386经济学2011年 02金融学院020204金融学396经济学 021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020204金融学356经济学 022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020204金融学390经济学  从近五年的复试分线的走向趋势可以看出,各学院的分数线有所不同,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可参考往年的复试分数线,做到战无不“胜”,心中有数。  5、报录比年份专业招生人数报录比2015年金融学501:72014年金融学1141:7.22013年金融学1061:12.32012年金融学611:11.6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备考宝典  1、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是介绍学校基本情况,是学生了解该学校和进行报考的重要依据  2、专业课目录、考试科目、参考书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参考教材01.金融理论与政策02.微观金融理论与实务03.金融工程04.金融史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1经济学考试科目:金融学一(1)金融学(2)国际金融学(3)金融市场学(4)公司理财(5)金融工程(6)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复试参考书:《金融学》黄达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第三版)《金融学》李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金融学》兹维.博迪、罗伯特.莫顿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第二版)《国际金融学》杨长江、姜波克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第三版《金融市场学》张亦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第三版)《金融中介学》王广谦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金融工程学》郑振龙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商业银行经营学》 戴国强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第三版)《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李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中国金融史》姚遂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货币经济学手册》 本杰明.弗里德曼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经济研究》、《金融研究》、《财贸经济》近三年 杂志 《经济研究》、《金融研究》、《财贸经济》杂志社801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第五版)《政治经济学》逢锦聚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第四版)  3、考试大纲  中财金融硕士是每年考研报考的热门专业,在竞争极其激烈的情况下,有的放矢的复习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此专业的复习大纲,希望能帮助大家高效复习,点击查看最新大纲  4、导师介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0人、讲师9人。长期以来,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师资团队的建设,点击查看导师介绍  5、近五年真题  考研网整理了最近五年的真题,愿你考研路上一路畅通,请点击下载:  2015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2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1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6、初试备考经验  2015考研: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初试杂谈  2015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考研专业课经验分享  7、复试备考经验  一年风雨,2015终圆梦中财金融&  8、备考答疑及问题汇总 by yeruibaihe  我现在是中财金融学院的研究生,我当时自己三跨考中财的深刻体会,当时第一年对于信息的缺乏,没有过来人的指导,没有针对性的专业课资料,以至于我在第一年的考试中败北,第二年吸取教训,终于考上了公费研究生,其中酸甜苦辣自知,深知对于跨专业课跨校的考生信息的重要性,一个过来人的指导可能会帮你走很多弯路,这些弯路可能决定了你是否能够顺利考上你梦想的学校,毕竟谬之毫厘差之千里甚至可能会决定你后面人生的走向。  (1)中财对跨专业歧视的厉害吗?往年跨专业的多吗?  答:中财对外校和跨专业的学生绝对是不歧视的。而且每年大部分考生都是跨专业的!考上的也是外校的比本校的多。但是,中财也有照顾本校同学的地方,那就是每年学校申请到的补招名额一般都给本校的了。但是这对外校的同学也没有很大影响。因为其他大学都没有这个名额的,如果你报别的学校也是一样。而且这个名额每年有没有,有多少都是不确定的,不能指望它,还是得争取正常招收。  (2)中财的很多专业初试都是相同的,那么是不是说到时我还可以重新选择专业?  答:不可以!  (3)复试的时候四六级证书加分了吗?其他的证书都会加分吗?那加多少?  答:其他证书时肯定有加分的,不然学校不会要求你带来。但是六级证是否加就不知道了,因为最后只公布了复试总成绩没有每部分的成绩。大家也都是抱着能加就加不加也没有损失的心理带六级证的。  到时候你有什么都带来就好了。  (4)中财的财政专业怎么样啊?就业如何?  答:财政和金融、会计并列属于是中财比较传统的专业。所以学术功底很深厚。但是具体的情况也不失很了解。但是这几年财政的研究生一直很多人考,很火的,所以应该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  (5)导师的情况包括电话和邮箱到哪里查呢?  答:在学校网站的机构设置/院系设置找。  (6)面试的时候会谈些什么问题啊?  答:面试包括自我介绍,英语口试,专业课面试。其中英语口试是和英语系的老师对话。专业课面试会让你自己抽题回答。  (7)中财经济学专业好考吗?学费好像很高!  答:专业课好不好考关键要看你复习的怎么样了,如果复习的充分的话当然不难了。今年的专业课题出的有点偏(大家都这样感觉),所以分数不如去年那么高。我觉得只要复习到位了,专业课并没有想象的难。至于学费问题,其实研究生自费的话一般一年都要1万以上。个人感觉中财的学费并不是很贵(相比较而言)。  最近在论坛上也看到有人发的关于中金院等3个新成立不久的研究院和其他老牌院系的比较分析,我也很疑惑,虽然立志想考金融的,但是对那金融学院的分数难免有些敬畏,看到中金院的初试分数线,又有点疑虑,想问问学长去年在选择专业院系的时候的想法。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若要和金融学院来比,其实很难比出个什么东西。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金融学院的老师很多在国内学术界很有名气,由于从教多年,他们往往在国内该领域中往往有深厚的积淀;中金院的老师很多有海外背景,从学术方面讲他们更注重功底和前沿。第二,教学方式不同,中金院基本上采用西方教学模式,还在进一步探索之中,课程量比较大,学习内容广泛,所学内容也比较前沿;金融学院是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学科体系完善这当然没话可说,多年的发展使得教学模式比较固定,求学、就业的方向比较清晰。第三,由于金融学院的老师在国内学术界往往很有背景,和政府机关、院所和机构关系密切,人脉较广,这一点似乎要比中金院强一些;中金院和海外的某些学术机构有联系,有可能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机会要比金融学院稍多一些。第四,中金院所学内容较多,研一很难修满三年学分,想在研二出去找单位实习的同学报考就要慎重了。金融学院这个方面要好一点。第五,中金院学费全部自筹,金融学院有不少公费名额。总之,这两个学院各有优点,要说含金量哪个高,这很难说,关键是要看你怎么选择了。就我个人看来,如果要做学问、搞研究,中金院是不错的选择;想研究生毕业在国内找个好工作,金融学院是不错的选择。总之,一个学校、一个专业挂两块牌子,绝对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想报考的同学,一定要考虑清楚。  关于中金院考试,我觉还得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由于成立较晚,是从07年开是才独立命题的,所以专业课考试没有固定模式。初试的是812经济学综合,08年的题目我看还好一些,难度一般,但据大四的学弟说判分比较低。复试时,专业课笔试采取中文考试,米什金的书内容较深。最变态的是面试采用全英语。因此,很多人除了考虑到学费高而不肯报考之外,专业课难度也是拉低复试线的重要因素。所以不要看CAFD复试线低,分数可值钱得狠,每得一分都不是轻而易举。所以报考CAFD前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至少要考虑四点:第一,面对全英语的学科专业综合素质面试,有没有能力、经历花相当长时间准备;入学之后,全英文的授课以及工作语言,是否吃得消?第二,初试专业课得高分较难,由于CAFD成立至今较短,出题无定型,812经济学综合专业课得分普遍较低,对此是否有充足的心理准备?第三,除了三年学费四万的全自费外,还要加上昂贵的国外书本费,对此是否有能力负担得起?第四,三年学制,课程量大,是否有耐心、耐得住寂寞长坐冷板凳把学问做下去?如果这些对你来说都OK,那么祝贺你,大胆去报考吧。以上只是本人一家之言,希望对你的决定能有帮助!  (8)我讲讲中财的初试和复试是个什么情况?中财专业课有辅导班么?  答:复试一般是1:1.3。所以即使达到了复试线,也肯定会有人被刷的。对于我们这种非本校的学生,当然是把初试分数考的越高越保险了。当然,复试的表现也很重要。中财801经济学(西经+政经)学校是不开辅导班的。  不要受别人的干扰,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越是努力,复习的越充分,信心自然越足。加油!  (9)英语有无特殊要求?专业课该怎样复习?  答:英语一般就是国家线,无特殊要求。  专业课,建议你现在不要管复试的内容,应该尽全力先考好初试,考完初试会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复试,所以不用着急。初试的复习我已经在帖子里说过了。西经最重要的是吃透课本,把理论搞透彻,政经要把课后题背熟,有些内容稍加理解即可,这些要理解的内容和答案是辅导班笔记上老师强调总结的。  (10)关于中财金融的考试难度  答:考试难度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比北大、五道口当然要容易些。近几年,报中财金融的人数一直在增长。另一个中财专业课方面每年的难度基本比较稳定,很有自己特点,请多加以琢磨。  (11)中财金融的复试的难度大么?  复试的难度我想还是要有个参照系,不知道要如何说,总的来说,难度不会太难,但也有淘汰的,要说明的一点是,中财的复试相对比较透明。这个对跨校考是难得的。  (12)导师在就业和将来发展上的作用如何,考试之前用和导师联系吗?  答:金融是中财的传统强专业,目前属于国家级。导师力量因而也比较强,具体名单可以从中财网站查看,在此不详述。导师在就业和将来发展上的作用是肯定的,这个不多说,但近来导师通常带的学生多,没法兼顾所有人,这是很正常的。所以,最重要还是自己的素质。  中财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过程是相当公开和公正的(当然从理论上也不能排除一些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因此,在考试之前是否和导师联系与录取与否的结果没有必然的联系。能联系到老师当然更好,但也不要指望他能给你透题或在批卷时对你另眼相待。因为不论是命题还是阅卷,研究生部和各个学院存在很强的相互牵制的关系。因此对于那些没有联系导师而又处于惴惴不安状态的考生,我毫不保留的认为你们完全可以卸下这一包袱。  (13)考研与工作的问题  其实做何选择都好,考研非人生的必经路。但如果你确实想好了考研,我想就不要在这方面犹豫。我的意思是,事情在没有确定的时候,你可以反复比较、考虑,多花点时间来思考都行。在这个事情,其实没有确实的答案。但如果一定确定了下来,决定了考研,就要坚定的走下去。因为考研的时间过去了就没有了。所以,决定了考研,就要下定决心走到底。不然,比较难做成事。  (14)中财经济学801如何复习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财经济类专业中,除了精算专业和新成立的三个研究院之外,其余专业全把801经济学当做初试专业课.其中包括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90分,政治经济学(逄锦聚主编)60分。两部分合卷之后恰为150分。而下面着重说801经济学。  中央财经大学的专业课向来不是很难,其试题特点为: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题量大,题型多样,跟人大,对外经贸,北大,清华比,难度真的不是很大.人大的考试科目和中央财经一样,但是考7,8个主观问答题,谁也没有标准答案,批起来随意性很大,能得90多就是高分了;对外考的科目繁多,还包括专业英语,难度稍高,据一个考上对外金融的哥们说,选择题出得活,书或练习册没现成答案;北大清华更是不用说了,经济类专业感觉虽然清华指定了参考书,但是题有可能不从上面出,而出自出题老师自己写的书,这时获取信息很重要,至少金融是这样。但每年的西方经济学的最后的部分一般为计算题都会有一道较难的题目(一般不能从高鸿业老师的书中找到类似的题目)。该题目一般来源为:分别原题引用了平新乔《微观经济学18讲》的例题及课后计算题;2007年为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的一道课后习题的简单变形,其他的题目一般根据指定教材的知识都可以解决。因此,复习的重中之重就是课本对于课本的掌握关系专业课的成绩高低。  我建议用80%的时间用在复习西经上,20%的时间用在政治经济学上。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西经90分,我建议用的辅导教材有金圣才的《西方经济学笔记和习题详解》,这本书是结合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讲解的,知识点总结的还是不错的,后面的考研题值得借鉴。平新乔《微观经济学18讲》往年从中出过两道证明题,都是原题,而且其中直接就是例题。西经我建议至少要复习三遍。重点是第二遍。  第一遍,可能对于学过的同学比较轻松,但是对于跨专业同学的确实还是有点难度,这样你最好一句一句研读,要把基本的概念原理能够看明白理解,当然如果有特别难懂的地方也不要太深究,完全可以放到第二遍来认真研究。如果看不下去的话不妨做笔记,让自己的注意力能够更集中一些。最好在八月前完成。  第二遍,绝对重点,在第一遍理解的基础上,要学会总结,如何把书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如何把书变薄,我建议把每章的知识点以问答的形式自己总结出来,比如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竞争市场,首先把每章的所有可能出的名词解释列出来,当然中财的名词解释要当成简答题要答,只答概念肯定是不行的,要把相关的性质特点答上。有图的话一定要画图,这些你都可以参考辅导书来完成。然后其他的知识点都以问答的形式总结出来,比如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长期均衡(分析画图)、几个市场的相互比较等等,这样的好处是把书上所有的知识点总结成自己的东西,遇到相似的题就可以直接作答,而且出题的范围就在你总结的知识点内,因为你已经把所有可能会出的知识点都以题的形式总结了出来,再有随着报考中财人数的增加,中财考试题的难度也有所加大,特别是对知识点的相互比较情有独钟,而不是以前简单的问答,所以大家要联系知识点,做好横向纵向串联,当线索理清楚了,可以说读书笔记做好了,考试就成功了90%。最好在十月前完成。  第三遍,就要把证明计算做一个专题,比如效应这一章比较容易出证明题,就设一个专题把效应所有相关的题型都写出来,当年就有从平新乔的十八讲的课本中直接出两道原题,所以后来我就把十八讲所有相关的内容都总结出来了,以此类推,其他的知识点也是这样,这个时候你应该已经把西经的所有知识点也总结了,所以就可以完全背你总结的材料了,结合课本,因为你已经把两本书总结成自己的材料了,而且好处是你不用再去转换,只要背你总结的题型就可以了,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最后你要达到一个程度就是,等你闭上眼的时候你可以从头到尾把所有的题复述出来,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很难,但是慢慢的你就会找到感觉,就会对号入座,所以我今年的考试题时感觉都能从我的笔记中找到出处。最后的这段时间就是用来背诵你总结的笔记。  当然三遍只是最少的遍数,如果你感觉时间还有,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再看。  政治经济学的复习就比较清晰,我的复习过程为:一、仔细看了一到两遍书,划出重难点;二、在理解大概书的框架的基础上就直接背课后答案的知识点,建议从九月份就要开始背,当时我是早晨起来就背一个小时,晚上再背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有的题要背很多遍,所以要反复的记忆,因为中财的题量是很大的,留给政经的时间也就一个小时,再长的话西经就要做不完了,所以要背的很熟,基本上没有停笔的时间,基本上90%的考点都会从课后题中出,而且还可以结合政治中的政治经济学一起来复习。  最后对于考试的时间分配上建议大家政治经济学一个小时内做完,政治经济学的名词也不要答的过于详细,因为分值为3分*4=12;而西方经济学为5分*6=30这个大家自己也应该有个清楚的认识,孰轻孰重心里要有个底。应该花更多的时间给西方经济学。建议政经1个小时,西经2个小时,大家可以按这个时间把握调整。大家在考前一定要给自己做几次模拟考试,因为中财的题量相当大,如果不学会控制时间,在考场上很可能就会看着最后几道掌握了的大题而没有时间答的困境。  友情提示:本文系考研帮原创编辑,转载请注明处处。
  相关推荐:|||
本文标题: 本文地址:
热门培训1234&&
5月考试热点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预告与通知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43号
电话 : 综合办公室 +86-10-
邮编 : 100083
传真 : +86-10-2014年厦门大学金融学考研复试经验交流分享
用圣才电子书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也可分享给你的朋友。
  曾经在论坛上潜水潜了很久,看了许多好帖,受益匪浅。我想作为一个二战党,我深知考研的迷茫与惆怅,隐忍和痛苦,还有不甘于现状的青春和梦想。一战的时候,我是摸着石头过河,永远地一个人,感觉孤单无助;二战的时候,却有幸结识了一些无关现实、只关乎梦想的朋友,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有很多热血的灵魂与我同在,我们都未曾放弃,一直在努力前行。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咱们的版主,酱菜哥哥,为我解决了很多的疑惑,也许对于版主大人来讲是小事一桩,但是对于我来讲,桩桩件件都变成了我可以顺利前行的力量。谢谢你,酱菜!!!!
  现在是2014年3月23日的晚上10点来钟,我刚从厦门回到南昌,在打扫完自己和屋子之后开始履行自己之前的承诺,跟大家说说今年金融系的复试情况。
  一、复试流程
  今年的复试是在21、22号,复试名单和安排都是在14号公布的,中间相隔7天,和去年间隔差不多。21号上午递交复试材料,下午英语笔试,主要是两段财经新闻的翻译:英译中和中译英。22号上午8:30开始面试,今年和去年不同的是专业面试和英语面试又分开了,而且顺序是按姓氏的首字母排的,专业和英语同时进行,主要按专业顺序来,英语那边如果撞上了,就下一个人补位。专业面试大概就10到15分钟,英语面试5分钟左右。
  英语面试比较常规,金融系的是两个WISE的老师一男一女面的,首先是自我介绍,然后可能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提几个相关问题,还有就是问你为什么选择厦大之类的,当然自我介绍不一定能说完,他可能会适时地打断你。而能源中心和财政系的英语面试是一个外教和一个老师,也是差不多的流程,只是好像还有什么看图片描述场景。专业面试就是5个老师一起面,学生轮流进去,先自我介绍,然后就抽题,题目有简单的也有难的,但是你有一次换题的机会,但是但凡你能答到一些的就没必要换题了。回答之后,老师们可能会将这个问题延伸一下再提几个问,之后就可能根据你的自述表和自我介绍提一些生活学习上的问题。
  二、复试建议
  复试的专业课准备主要就是看一下黄达的《金融学》还有博迪的书,有人也用张亦春的《金融学》,当然楼主比较悲催,什么书都没买对,就用了自己本科的一些教材,反正基本概念你要有个数。还有就是一定要关注经济的时事新闻,多读读,楼主也悲催地没有准备多少,反正大家可以没啥压力地多看看,广泛涉猎,虽然肯定不要求你有像初试那么认真努力,但是一定要有积累。好吧,我承认,自己做得不好。大家还是认真对待下吧,起码面试的时候底气要足一点,会自信一点。楼主就是因为复习得不好,所以各种紧张没底不自信今年还是采取抽题的形式,保险,金工,金融学什么的都是分开的袋子装的题,就我所知金融学的题目有:
  1、钱荒
  2、IPO
  3、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
  4、计算NPV,用现金流量还是会计净利润,为什么
  5、利率和汇率的关系
  其中第二个IPO,问得很专业,具体到什么国家规定这个筹集的资金不能用于什么类型投资,请举例说明,这个问题楼主真心不会,当然如果你也不会,那这就是你该行使换题权利的时候了。令人遗憾的是去年经验贴中的MM定理、capm模型还有APT模型什么的都没看到,不知是不是老师有意在规避。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这个猜想。
  还有就是英语口试,自我介绍是必备的,一定要背熟,防止自己因紧张而忘词,还有就是比照一下热门问题准备一下答案,有备无患,推荐星火的考研英语复试口语听力这本书,上面有一些总结,当然论坛的复试板块上也有很多的资料可以参考,大家自行决定吧。英语的笔试主要就是自己看一看英语的财经新闻,熟悉一下人家的表达方式,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你也不用灰心,因为大家的英语水平都差不多,大神毕竟是少数,一定要记住,英语好的人都出国了,有点信心和底气当然楼主也做得不好,只是靠阿Q精神自我安慰了。
  三、复试感悟
  其实楼主在整个复试过程中感受最深的就是考研的孩子都很纯真无私又善良,至少我在这边复试的时候遇到的人统统都很Nice,楼主有什么问题不会,就直接问大家,大家知道的就直接跟楼主解答了,所以楼主觉得很感动,没有人会觉得因为跟你可能是竞争的关系而有所保留,还有楼主之前去面试没有带书,后来跟别人借着瞅瞅,人家也很大方地给楼主看了。谢谢这些可爱的朋友们!!你们真心超赞!!!我在复试面试的时候体会到的是一种相互鼓励和安慰的过程,我们经历过同样的磨练,有着同样的向往,好像只要一个眼神就能够领会彼此的心情。虽然楼主生死未卜,但是我真的真的很开心能够有缘这么多可爱的娃经历这么有意义的事情,人生因为你们感觉到很圆满。
  最后的最后,谢谢这一段经历,楼主的厦大之旅很圆满,撒花开心,谢谢和我一起同行的萌妹子,和她的那个体贴细心的学长,还有有缘结识的兄弟姐妹
  PS:通过版主提醒,加上今年金融系的分数线
  1、金融学最低分:386,最高分:416,招22人,推免14人,进入复试的有13人
  2、金融工程最低分:384,最高分:405,招9人,推免5人(其中一人为少数骨干,不占计划数),进入复试的有8人
  3、国际金融最低分:382,最高分:415,招7人,推免4人,进入复试的有4人
  4、保险学招2人,推免1人,进入复试的1人,分数为389
  5、保险专硕最低分:381,最高分:408,招30人,推免14人,进入复试的有10人,其中有7人是从金融学调剂的。
  必须跟大家说明的是,今年很特殊,遇上了厦大的小年,所以各专业的分数线都比较低,而且经院很多相对冷门的专业都没有招满,有大量调剂名额,但是会优先在报考本校且上了院线的考生中调剂,这对于今年报考厦大经院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幸运,但是大年小年难以预料,碰上了是运气好,碰不上就要看自己的实力了。楼主一战的时候,厦大金融学分数线是405,各种高大上有木有!!!所以今年楼主也格外地忐忑,之前去弄政审材料时,跟以前的辅导员聊到没有想到今年厦大金融学会划到386,毕竟去年是405,差距太大了,辅导员淡然一笑说,那当然了,去年分数那么高,肯定很多人都要规避风险,谁还那么傻往枪口上撞?!楼主默默地反应了一下,好像那个知道分数线是405,二战还报了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傻瓜是自己来着。不过人生真的世事无常,楼主也想过要是连进复试的机会也没有怎么办,当时想的是自己默默地在出租屋里哭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就够了,之后该调剂调剂,该找工作就找工作,只是也许面对父母会愧疚,面对同学会尴尬,但是那又怎样,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啊所以我不后悔。要报考厦大金融的孩子们,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再做决定,不要看大小年投机取巧,因为结果的不确定性永远意味着风险,而现在还没有那种可以完全消除风险的操作,要想做到无愧于自己,从做决定开始就为自己负责吧,加油哦!
  来源:网络
  作者:不详
最新上传考研真题与资料
硕士报考指南········硕士招生信息汇总·········
我的电子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学经典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