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硕士论文大摘要怎么写关于体质的怎么写

行政审判体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行政审判体制研究
【摘要】:行政审判体制是一个国家行使行政审判权的组织机构系统,以及它们实施行政审判权活动规则的总和,其主要解决行政诉讼由谁负责审理以及如何审理的问题,良好的行政审判体制是实现行政审判目的的前提和保障。目前各国的行政审判体制主要有大陆法系国家的“二元制”的行政审判体制和英美法系国家“一元制”的行政审判体制两种类型。我国现行的行政审判体制是在普通法院内部设立行政审判庭的模式,这种审判体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因此,我国现行的行政审判体制亟需改革。本文运用历史考察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语义分析法等法学研究方法,对西方两大法系国家的行政审判体制进行介绍和分析,对我国行政审判体制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结合行政诉讼审判实践中的具体情况,深入的分析研究我国行政审判体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客观现实对现阶段我国行政审判体制的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对行政审判体制的概述。首先对行政审判体制的概念进行辨析,从行政审判体制的性质、内涵和功能等方面对行政审判体制做了详细的介绍。随后对以法德两国为代表国家的大陆法系的“二元制”行政审判体制和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的“一元制”行政审判体制进行了介绍。最后是对两大法系的行政审判体制的比较分析。第二部分是对我国行政审判体制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从清朝末年行政诉讼制度引入中国开始,中国的行政审判体制一直处在变化当中。无论是从清末的行政裁判院模式的提出到民国初期平政院的设立,还是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行政法院以及新中国前三十年行政审判体制的停滞不前,行政审判体制的发展都是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产物。第三部分先从外部管理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两方面对我国现行的行政审判体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发现我国现行的行政审判体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是行政审判缺乏独立性和专业性、行政审判地方化和行政化问题严重。行政审判体制的这些缺陷已经导致我国的行政诉讼陷入“三难两高一低”的困境当中,只有对现行的行政审判体制进行改革,才能使行政诉讼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第四部分是对目前行政审判体制改革中提出的方案进行分析,建立独立的行政法院模式作为最理想的行政审判体制模式,能从根本上实现行政审判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但是我国现实的国情决定现阶段我国建立独立的行政法院模式的时机还不成熟。最高人民法院从管辖方面对行政审判体制改革进行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与此同时每种管辖制度改革方案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同的问题,所以,我国未来的行政审判体制的改革方向应当是在进一步推进管辖改革的基础上,对相应的配套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D925.3【目录】:
摘要4-6ABSTRACT6-9引言9-10第一章 行政审判体制比较研究10-19 一、“二元制”行政审判体制10-15
(一)法国10-13
(二)德国13-15 二、“一元制”行政审判体制15-17
(一)英国15-16
(二)美国16-17 三、两种行政审判体制比较分析17-19
(一)法理基础比较17-18
(二)运行机制比较18-19第二章 我国行政审判体制的沿革19-25 一、清末行政审判体制概述19-21 二、民国时期行政审判体制概述21-25
(一)民国初期的行政审判体制21-23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行政法院23-25第三章 我国行政审判体制的现状分析25-33 一、概述25-27
(一)组织体系25-26
(二) 法官制度26
(三) 运行机制26-27 二、体制缺陷27-31
(一)一审法院级别过低27-28
(二)独立性缺失28-31
(三)专业性缺失31 三、实践困境31-33第四章 行政审判体制改革探索33-46 一、建立独立的行政法院33-36
(一)观点与理由33-34
(二)可行性分析34-36 二、管辖权改革36-43
(一)观点与理由36-37
(二)提级管辖37-38
(三)异地管辖38-41
(四)相对集中管辖41-43 三、管辖权改革再思考43-46结论46-47参考文献47-5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侯宇;;[J];法制与社会;2006年18期
张生;[J];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04期
叶赞平;刘家库;;[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少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陆维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李晓光,孙瑞;[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傅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范业刚;[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李雨峰;;[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杨晓雷;;[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肖光辉;;[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杨亮军;;[J];北方论丛;2010年04期
张锐智;;[J];比较法研究;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志国;;[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何勤华;;[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方龙华;汪群;;[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岳心;;[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张锐智;;[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王成栋;;[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孙晓声;;[A];第五届河北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4年
苗连营;吴礼宁;;[A];百年共和与中国宪政发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郑现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杨晓莉;[D];西北大学;2010年
龙长安;[D];浙江大学;2008年
郭正怀;[D];湘潭大学;2010年
李佳;[D];湘潭大学;2011年
李秀原;[D];吉林大学;2011年
郭卫民;[D];苏州大学;2011年
周少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王韶华;[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薛茜茜;[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李琳琳;[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宋正超;[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任建英;[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蒋橙;[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于泽都;[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冯金平;[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祖娜;[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李金彪;[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于硕;[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怀德,解志勇;[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马怀德;[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若敏;[J];人民司法;2000年06期
兰文辉;[J];山区开发;2001年09期
尹龙泽,吕艳滨;[J];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04期
那述宇;[J];行政论坛;2002年01期
肖湘林;[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闫尔宝;[J];法律适用;2004年02期
费丽芳;[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陶进华;[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戴建志;;[J];人民司法;2006年10期
刘善春;刘德敏;;[J];政法论坛;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涛;;[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吴广;;[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朱晓东;;[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张存;;[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杨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牛国臣;;[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宁静;;[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欧阳福生;;[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下册)[C];2013年
周方;;[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下册)[C];2013年
贾媛媛;;[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玉池;[N];抚顺日报;2006年
郑兴;[N];江苏法制报;2006年
谷林?席俊;[N];江苏法制报;2007年
晓陈;[N];江苏法制报;2007年
陈永辉;[N];人民法院报;2007年
中共湖北省委员会;[N];人民法院报;2007年
闫继勇;[N];人民法院报;2007年
张志华;[N];人民法院报;2007年
殷朝云;[N];人民法院报;2007年
李忠好;[N];人民法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志峰;[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刘行;[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勤吉;[D];山东大学;2010年
江怀玉;[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张永伟;[D];北京大学;1998年
于春光;[D];延边大学;2005年
邓敏;[D];苏州大学;2006年
卢瑜;[D];郑州大学;2009年
韩凤丽;[D];河南大学;2012年
胡嘉奇;[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郭玲;[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申晗;[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TOP热门关键词
专题页面精选
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思考_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了根源分析,最后在阐述行政创新理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职院校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关键词: ...
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思考_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了根源分析,最后在阐述行政创新理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职院校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 问题根源 创新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是指高职院校凭借其结构和制度,通过组织、计划和实施等行动,积极发挥管理功能,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学校所有的资源,有效完成学校以教学为主中心的各项任务,实现其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高职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实现高职院校的目标。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是高职院校行政管理运行的保证,因此,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
1.当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办学方向不明确, 办学定位不清晰,办学特色不突出,教学改革不深入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出高职行政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缺陷。
1.1行政效率低下现有的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等专业学校改建而来的, 机构臃肿、管理理念落后和制度建设不健全是常见的弊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拖拖拉拉、办事程序复杂、管理职能交叉。这种局面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管理决策不科学,管理组织执行力欠缺,行政效率低下。
1.2行政权力泛化行政权利泛化是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一直存在的问题,而高职院校尤为突出。行政权力的泛化导致学术权力缩减,进而形成了学术权利日渐服务于行政权力的局面。官本位而不是教学、科研本位的观念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一线教师的业务诉求无法得到满足, 或者是学术专家的合理意见无法有效地被采纳。行政权力泛化成为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重大障碍。
1.3行政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化是世界范围内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趋势, 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机构专业化和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两个方面,其中关键是后者。行政人员的专业化欠缺突出表现为行政人员通常是管理和教学双肩挑、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转换频繁和行政人员进入门槛低。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通常有两个极端,或者转为专职教师,或者充满官本位
的思维,缺乏服务意识。
1.4行政组织结构不合理我国高职院校组织结构大都沿用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科层治理结构, 其特点是由高层到底层层层节制, 呈金字塔状分布,权力集中向塔尖的高层,学校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利用行政组织实施管理职能。这种组织结构的弊端是容易滋生权力崇拜,结构呆板,阻碍组织成员的创新能力。我国高职院校除了上述问题外, 长期学术权力附属于行政权力的现状与现行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密不可分的。
2.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2.1定位不明确我国高职院校通常沿用中专的管理模式或借用普通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办学定位不准,办学理念模糊,具体体现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师资配备、基础教学设备建设、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或者没有达到高等职业教育水平,或者不能满足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与实习的需要。
2.2行政管理体制落后我国教育体制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所属高职院校之间是领导与服从关系,具有明显的科层制管理特征。学校活动大都遵循国家或主管部门的指令, 形成了按行政机构规则办事的运行机制,这种局面自然地延伸到学校内部管理之中,从而形成高职院校行政人员官僚化,形成体制创新的障碍。
2.3行政人员绩效考核方式陈旧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充分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 发挥组织的创新功能。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的是传统的绩效考核标准,该标准用于政府机关公务员考核,按照德、能、勤、纪进行考核。显然,该评价体系存在指标粗放,没有体现高职
院工作的特点等问题。
3.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3.1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理念
3.1.1服务型行政管理理念。
服务行政一词最早由德国行政法学家厄斯特福斯多夫于1938年提出,国内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学者陈新民对服务行政概念进行的介绍。此后,大陆的一些学者意识到建立服务行政的必要性,作了一些列研究,大致总结如下:(1)在市场经济中,最好的政府应是以行政权力为人民权利服务的政府;(2) 要不断创新行政体制, 增强其适应性,使之适应人民群众、社会组织和企业单位不断增多的对政府行政服务功能的需要;(3) 要使公共行政由国家权力的载体过渡为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实体;(4) 人类社会行政模式经历了从统治行政到管理行政再到服务行政的演进过程,建构服务行政模式是人类行政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围绕高校自主权下放、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健全与完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主题而展开。其中,加强高校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是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
3.1.2扁平化组织结构。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风起云涌,很多学者认为官僚体制模式不能解决后工业化时代政府面临的效率和责任两大核心问题,于是提出了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扁平化要求打破现行的部门界限,绕过中间管理层次,直接面向服务对象和组织目标。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现实意义是:
减少中间层次,管理中心下移,节省管理成本,促进信息有效沟通,等等。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层级多、等级森严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学校的运营成本, 而且束缚了学校行政组织的创新能力。实施扁平化组织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组织结构带来的诸多弊病。
3.1.3知识管理理论。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服务、资产、产权、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包括知识开发、分类、加
工、共享等环节。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它继承了人本思想的精髓,又通过知识经济形态进行了创新。知识管理重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重视人才和管理知识、重视组织文化建设、重视领导方式的转型。我国高职院校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更为滞后,国外的高校已经开展得很好,它们主要强调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技术手段在学校中的应用, 以及如何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学校,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
3.2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措施3.2.1转变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本文关键词: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加入经管之家,拥有更多权限。年唐山市市直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首都体育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年唐山市市直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
【摘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全面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标准》的实施使各个大中小学在体育工作中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的评价有了正确的方向,是促使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并鼓舞学生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的必要手段。唐山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是河北省经济的领头羊,更是有着优良体育传统的城市,享有田径之乡、“篮球之城”的美誉。唐山市的中学生是我市未来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精神文明是我市提高人口体质的主要对象,因此我们掌握他们阶段性体质健康状况十分重要。
本文以唐山市四所重点高中测试的数据为主要依据,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测量标准进行的统计分析研究。分析出唐山市中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中存在缺陷,并得到相应的结论,为唐山市的中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1.唐山市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水平处于“及格”的最低水平。从男女整体成绩上来看,男生的成绩不如女生。平均成绩处于全国的标准最低线,处于下降的趋势。
2.在身体形态方面,从样本量上看出总体上处于正态分布,正常体重学生占的比例较高,说明整体形态处在一个良好的趋势。在整个人群超重和体重比较偏胖的学生中,女生要好于男生,营养不良和体重偏瘦女生的比例要高于男生。
3.在身体机能方面,可以看出男生肺活量的优秀率成上升的趋势,男女生良好率处于上升趋势,不及格率出处在下降趋势。男女生的耐力性项目可以看出。优秀率仍处于一个平稳的态势。良好率和及格率都在下降不及格率在上升。近三年学生的体质变化趋势正处在下降的趋势。
4.在身体素质方面,立定跳远优良率和不及格率变化趋势处于下降趋势。及格率变化幅度处于上升趋势,整体上立定跳远处于下降趋势。坐位体前屈三年的变化幅度处于一个平稳的态势。男生的引体向上,合格率较低,不合格率较高,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女生的仰卧起坐,优秀率,及格率和不及格率都处在下降的趋势,近三年的女生的仰卧起坐处在一个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G633.96【目录】:
目录3-5摘要5-6Abstract6-81 前言8-18 1.1 选题依据8-9 1.2 研究目的、意义9-10
1.2.1 研究的目的9
1.2.2 研究的意义9-10 1.3 研究任务10 1.4 文献综述10-18
1.4.1 相关概念界定10-11
1.4.2 国内外青少年体质的研究11-182.研究对象与方法18-21 2.1 研究对象18 2.2 研究方法18-21
2.2.1 文献资料法18
2.2.2 专家访谈法18
2.2.3 调查问卷法18-19
2.2.4 测量法19-21
2.2.5 数理统计法213 研究结果与讨论21-42 3.1 唐山市市直高中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成绩总体分析21-24
3.1.1 唐山市市直高中《标准》的测试总成绩分析21-22
年唐山市市直高中《标准》的测试总成绩分析22-23
3.1.3 唐山市市直高中《标准》的测试成绩等级分析23-24
年唐山市市直高中《标准》的测试成绩等级分析24 3.2 唐山市市直高中学生体质与健康各项测试指标分析24-42
3.2.1 身体形态指标测试结果分析24-28
3.2.2 身体机能指标测试结果分析28-33
3.2.3 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分析33-424 结论与建议42-43 4.1 结论42 4.2 建议42-43参考文献43-45致谢45-46附件 146-47附件 247-50附件 350-5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陆翌军;;[J];安徽体育科技;2010年04期
张大超;李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王玉刚;李爽;杨久婷;;[J];贵州体育科技;2007年03期
王占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王品;房英杰;魏国辉;;[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许海玲;;[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邵丽华;;[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庄电一;;[J];教育;2006年15期
薛原;周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张巧欣;;[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S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思远;[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庞毓恩,屈红林;[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徐海鹰;;[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吕明生;;[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陆翌军;;[J];安徽体育科技;2010年04期
陈虎;范丽;;[J];安徽体育科技;2012年01期
王新青;余文斌;王新强;;[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洪家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仇建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丁素文,刘杏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马思远;李秋淮;孟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牧男;;[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卞顺利;段海俊;;[A];《体育科研》1999年第1期(总第73期)[C];1999年
杨新平;丁鸿祥;;[A];《体育科研》2006年第2期(总第102期)[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业康;[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薛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邹志春;[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罗奇;[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王静;[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王庆伟;[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夏祥伟;[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周传志;[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杨贵仁;[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吴萍;[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晒晒;[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朱来平;[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耿珺杰;[D];苏州大学;2010年
吴谋林;[D];苏州大学;2010年
张艳泽;[D];苏州大学;2010年
周岩;[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谷延辉;[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王志航;[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杨毅;[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杨敏敏;[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志强,吴叶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喻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王华倬;[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梁建秀,周艳明,刘艺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刘晓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张大超;李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马思远;李秋淮;孟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张玉青,于道中;[J];体育教学;1990年01期
王皋华;[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周登嵩;[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甄志平;[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康秀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王书彦;[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刘励;[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国志;[D];苏州大学;2001年
张德荣;[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张真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巫国贵;[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李玉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飞;[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王景海;;[J];现代农业;2006年12期
谢敏;王建军;项立敏;;[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张建兴;;[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0期
吴承飞;;[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02期
章笑来;郑贺;薛鹏;;[J];四川体育科学;2009年02期
秦小清;;[J];黑龙江史志;2009年13期
马培艳;张振东;;[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赵子建;沈玉梅;马培艳;;[J];传承;2010年03期
李莽;;[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秀丽;刘蓉;;[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赵海峰;汪晓阳;;[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冯瑞;申爱莲;;[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通讯员
王庆环;[N];光明日报;2012年
新华社记者 刘阳;[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俞佩忠 通讯员
夏成伟;[N];嘉兴日报;2010年
记者 茆琛;[N];人民日报;2005年
王琦;[N];云南经济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业康;[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霄;[D];湖北大学;2013年
周艳;[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庄小芳;[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王攀东;[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邵连杰;[D];河南大学;2008年
郭德杰;[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马锦梦;[D];武汉体育学院;2014年
叶露;[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贺统一;[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李佳佳;[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硕士论文摘要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