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曲面立体—圆柱的正等轴测图画法视频相关画法教程,承蒙款待!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机械制图教案5轴测图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42正等轴测图的画法ppt展示系统首页上海理工大学课程中心展示系统(1)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42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该书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正投影基础、基本立体、立体表面的交线、组合体视图、轴测图、机件的基本表示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及其他图样;计算机绘图部分包括AutoCAD绘图环境及基本操作,绘制和编辑线段、平行线及圆,绘制及编辑多边形、椭圆及剖面图案,书写文字及标注尺寸,零件图及装配图,打印图形。作&&&&者冯秋官 主编ISBN7-111-07103-4定&&&&价25.0装&&&&帧平装开&&&&本16所属丛书高等工科教育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
高等工科教育机械类、近机械类等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供电视、函授等专科院校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使用,还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1]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绪论   上篇 机械制图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一节 绘图工具及其用法   第二节 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第三节 几何作图   第四节 平面图形的画法   第二章 正投影法和三视图   第一节 投影法   第二节 三视图   第三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第一节 点的投影   第二节 直线的投影   第三节 平面的投影   第四章 立体   第一节 平面立体   第二节 回转体   第三节 柱体   第四节 立体的尺寸注法   第五节 草图的画法   第五章 轴测投影   第一节 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画法   第三节 斜二轴测图画法简介   第六章 立体表面的交线   第一节 截交线   第二节 回转体相贯线   第三节 截断体和相贯体的尺寸注法   第七章 组合体   第一节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第二节 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节 组合体的轴测图画法   第八章 图样画法   第一节 视图   第二节 剖视图   第三节 断面图   第四节 其它表示方法   第五节 读剖视图   第九章 零件图   第一节 零件图概述   第二节 零件的视图表示   第三节 零件的工艺结构   第四节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   第五节 表面粗糙度   第六节 极限与配合   第七节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   第八节 零件测绘   第九节 读零件图   第十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第一节 螺纹   第二节 常用螺纹紧固件   第三节 齿轮   第四节 键和销   第五节 弹簧   第六节 滚动轴承   第十一章 装配图   第一节 装配图概述   第二节 装配图的表示方法   第三节 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第四节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与明细栏   第五节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的画法   第六节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十二章 其它作图方法和图样   第一节 换面法   第二节 第三角画法   第三节 焊接图   第四节 展开图   下篇 计算机绘图   第十三章 计算机绘图基本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绘图概述   第二节 AutoCAD2000的基本操作   第十四章 平面图形的画法   第一节 绘图前的准备   第二节 基本绘图命令   第三节 绘制平面图形   第十五章 视图的画法   第一节 定义样板图   第二节 绘制轴的视图   第三节 绘制圆盘的视图   第四节 属性管理器   第十六章 文本标注与尺寸标注   第一节 文本标注   第二节 尺寸标注的设置   第三节 尺寸及形位公差的标注   第四节 尺寸标注实例   第十七章 零件图和装配图   第一节 块操作   第二节 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   第十八章 三维绘图   第一节 绘图前的准备   第二节 三维绘图命令   第三节 三维编辑   附录   一、螺纹   二、常标准件   三、常用零件结构要素   四、极限与配合   参考文献   教师信息反馈表书 名: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作 者:姜勇 
出版时间:
开本: 16开
定价: 36.00元本书依照我国最新颁布的《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编写而成。全书分为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两部分,其中机械制图部分共有11章,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正投影基础、基本立体、立体表面的交线、组合体视图、轴测图、机件的基本表示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及其他图样;计算机绘图部分共有6章,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绘图环境及基本操作,绘制和编辑线段、平行线及圆,绘制及编辑多边形、椭圆及剖面图案,书写文字及标注尺寸,零件图及装配图,打印图形。与本书配套使用的《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习题集》同时出版。
本书与配套习题集可作为高职高专、成人高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机械工程领域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上篇 机械制图
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第2章 正投影基础
第3章 基本立体
第4章 立体表面的交线
第5章 组合体视图
第6章 轴测图
第7章 机件的基本表示法
第8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第9章 零件图
第10章 装配图
第11章 其他图样
下篇 计算机绘图
第12章 AutoCAD绘图环境及基本操作
第13章 绘制和编辑线段、平行线及圆
第14章 绘制及编辑多边形、椭圆及剖面图案
第15章 书写文字及标注尺寸
第16章 零件图及装配图
第17章 打印图形
参考文献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陈桂芬 [2]主编
:10位[] 13位[1]
出版日期:
定价:40.00 元本书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主要讲解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等内容。计算机绘图软件采用的是AutoCAD 2005。
为方便读者学习,本书还配有习题集。本书的主要特点是把计算机绘图与机械制图合二为一,使计算机绘图与传统的尺规绘图并存,使三维实体造型与二维视图并存,并在组合体等章节中插入了实体造型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等工程专科学校以及成人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通用教材,也可供其他相近专业使用或参考。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第二章 计算机绘图基础
第三章 平面图形的绘制
第四章 立体的三视图
第五章 组合体
第六章 图样画法
第七章 标准件及常用件
第八章 零件图
第九章 装配图
第十章 图形输出
参考文献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主旋律。推行“双证制度”是落实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一个重要措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也明确提出,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但是,由于基于“双证书”的专业解决方案、课程资源匮乏,“双证课程”不能融入教学计划.或者现有的教学计划还不能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系统化的课程,因此,“双证书”制度的推行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为配合各高职院校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工作,推进示范校建设,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和人民邮电出版社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申报了《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推进策略与“双证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立项编号225753)。此课题拟将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资格认证紧密结合起来,使每个专业课程设置嵌入一个对应的证书,拟为一般高职院校提供一个可以参照的“双证课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课题研究的对象包括数控加工操作、数控设备维修、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多个专业。
该课题由教育部的权威专家牵头,邀请了中国职教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有关行业的专家,以及全国50多所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领先的学校,一起进行课题研究,目前已召开多次研讨会,将课题涉及的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专业人才定位一对应职业资格证书一职业标准解读与工作过程分析一专业核心技能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课程开发方案”的过程开发。即首先对各专业的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和分类,按照相应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典型产品或服务,进而分析得出专业核心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再将这些核心技能进行分解,进而推出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与双证课程,最后开发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以上研究成果,课题组对专业课程对应的教材也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拟开发的教材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1.注重专业整体策划。本套教材是根据课题的研究成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每个专业各门课程的教材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衔接,整套教材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2.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本套教材将各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都嵌入到各双证教材中,使学生在获得学历文凭的同时获得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图书信息
书 名: 机械制图与 计算机绘图
作 者:冯秋官
出版时间: 日
开本: 16开
定价: 36.00元出版社:
作者: 陈丽 任国兴 主编
上架日期:
出版日期:
页数: 版次:1-1
本书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是根据教育部于2009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编写的。本书共分为六个单元,包括手工绘制平面图形、计算机绘图技能训练、运用三视图表达几何图形、零件的表达、零件的测绘和运用AutoCAD绘制装配图。全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模式, 在机械制图教学的同时融入计算机绘图的操作技能的教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书按照任务驱动编写思路组织工作项目所涉及的内容, 做到理论学习有载体, 技能训练有实体,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获得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计算机绘图有机地融合到制图教学中, 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制图的兴趣。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工程技术类各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培训教材。
第一单元手工绘制平面图形1
模块一绘制简单平面图形1
模块二绘制一般平面图形9
模块三标注平面图形尺寸19
第二单元计算机绘图技能训练29
模块一熟悉AutoCAD(基本操作)29
模块二使用AutoCAD绘制简单平面图形40
模块三使用AutoCAD绘制一般平面图形58
第三单元运用三视图表达几何图形80
模块一绘制棱柱、棱锥三视图80
模块二绘制圆柱、圆锥、球三视图89
模块三绘制组合体三视图98
模块四绘制轴测图111
模块五运用AutoCAD绘制三视图119
第四单元零件的表达129
模块一在机械图样中标注技术要求129
模块二识读轴类零件138
模块三识读盘类零件160
模块四识读叉架类零件166
模块五识读箱体类零件173
模块六运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176
第五单元零件的测绘208
第六单元运用AutoCAD绘制装配图229
参考文献237前言
上篇 机械制图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
第一节 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4
第二节 常用绘图工具及其用法15
第三节 几何作图18
第四节 平面图形的画法22
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27
第一节 投影法27
第二节 点的投影28
第三节 直线的投影34
第四节 平面的投影41
第五节 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49
第六节 换面法57
第三章 基本立体63
第一节 三视图的形成与对应关系63
第二节 平面立体65
第三节 回转体67
第四节 柱体72
第五节 基本立体的尺寸注法74
第四章 立体表面的交线77
第一节 截交线77
第二节 回转体相贯线87
第五章 轴测图97
第一节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97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98
第三节 斜二轴测图106
第六章 组合体108
第一节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108
第二节 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111
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113
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117
第五节 组合体的构型设计124
第七章 图样的基本表示法129
第一节 视图129
第二节 剖视图133
第三节 断面图142
第四节 其他表示方法144
第五节 表示方法应用举例147
第八章 图样的特殊表示法150
第一节 螺纹150
第二节 常用螺纹紧固件155
第三节 键和销159
第四节 齿轮161
第五节 滚动轴承165
第六节 弹簧167
第九章 零件图170
第一节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170
第二节 零件的视图选择171
第三节 零件的工艺结构178
第四节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182
第五节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188
第六节 零件测绘203
第七节 读零件图206
第十章 装配图209
第一节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209
第二节 装配图的表示方法211
第三节 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215
第四节 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和明细栏215
第五节 装配工艺结构217
第六节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画法220
第七节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227
第十一章 展开图和焊接图231
第一节 立体表面的展开231
第二节 焊接图239
下篇 计算机绘图
第十二章 计算机绘图基本知识248
第一节 计算机绘图概述248
第二节 AutoCAD2008的基本操作248
第十三章 平面图形的画法255
第一节 绘图前的准备255
第二节 基本绘图编辑命令262
第三节 绘制平面图形267
第十四章 视图的画法271
第一节 定义样板图271
第二节 机件视图的画法271
第三节 特性管理器279
第十五章 文本标注和尺寸标注282
第一节 文本标注282
第二节 尺寸标注设置285
第三节 尺寸及形位公差标注294
第四节 尺寸标注实例298
第十六章 零件图和装配图画法301
第一节 块操作301
第二节 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305
第十七章 三维绘图简介307
第一节 三维绘图基础307
第二节 三维实体造型310
一、螺纹316
二、常用标准件319
三、常用零件结构要素329
四、极限与配合332
五、常用材料及热处理336
参考文献339
读者信息反馈表书 名: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第3版)
层 次:高职高专
配 套:电子课件
作 者:冯秋官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ISBN:7-111-16086-X
开本: 16开
定价:¥28.0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以及成人高等教育机械类、近机械类等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供电视、函授等其他类型学校有关专业使用,还可供各专业师生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绪论
上篇 机械制图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一节 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常用绘图工具及其用法
第三节 几何作图
第四节 平面图形的画法
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第一节 投影法
第二节 三视图
第三节 点的投影
第四节 直线的投影
第五节 平面的投影
第六节 换面法
第三章 基本立体
第一节 平面立体
第二节 回转体
第三节 柱体
第四节 基本立体的尺寸注法
第五节 草图画法
第四章 轴测图
第一节 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
第三节 斜二轴测图简介
第五章 常见的立体表面交线
第一节 截交线
第二节 回转体相贯线
第三节 截断体和相贯体的尺寸注法
第六章 组合体
第一节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第二节 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节 组合体的构型设计
第六节 组合体的轴测图画法
第七章 图样画法
第一节 视图
第二节 剖视图
第三节 断面图
第四节 其他表示方法
第五节 读剖视图
第六节 表示方法综合应用举例
第八章 零件图
第一节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第二节 零件的视图选择
第三节 零件的工艺结构
第四节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
第五节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第六节 零件测绘
第七节 读零件图
第九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第一节 螺纹
第二节 常用螺纹紧固件
第三节 键和销
第四节 齿轮
第五节 滚动轴承
第六节 弹簧
第十章 装配图
第一节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第二节 装配图的表示方法
第三节 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第四节 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和明细栏
第五节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画法
第六节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十一章 其他图样
第一节 展开图
第二节 焊接图
下篇 计算机绘图
第十二章 计算机绘图基本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绘图概述
第二节 AutoCAD 2004的基本操作
第十三章 平面图形的画法
第一节 绘图前准备
第二节 基本绘图命令
第三节 绘制平面图形
第十四章 视图的画法
第一节 定义样板图
第二节 机件视图的画法
第三节 属性管理器
第十五章 文本标注和尺寸标注
第一节 文本标注
第二节 尺寸标注的设置
第三节 尺寸及形位公差的标注
第四节 尺寸标注实例
第十六章 零件图和装配图
第一节 块操作
第二节 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
第十七章 三维绘图
第一节 绘图前准备
第二节 三维实体造型
二、常用标准件
三、常用零件结构要素
四、极限与配合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机械工程图学基础教程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机械工程图学基础教程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作&&&&者ISBN0出版社出版时间日开&&&&本16开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理论的基础知识、简单几何形体和组合体的投影、工程形体常用的基本表示法和结构要素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装配图、焊接图、展开图、轴测图、AutoCAD绘图软件介绍及应用等。
本套教材包括“教程”、“习题集”和“多媒体课件”,教程的每章末都附有复习思考题,课件与教程、习题集配套使用,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机械工程类各专业应用型本科的“工程图学”(或“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或“机械制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同类或相近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绪论 1
第1章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4
1.1 与机械制图有关的国家标准简介 4
1.1.1 图纸幅面及格式(GB/T ) 4
1.1.2 标题栏和明细栏(GB/T 8、GB/T 9) 6
1.1.3 比例(GB/T ) 7
1.1.4 字体(GB/T ) 8
1.1.5 图线(GB/T 、GB/T 2) 9
1.1.6 尺寸注法(GB/T 3、GB/T 6) 11
1.2 常用的绘图工具简介 16
1.3 平面图形的画法 17
1.3.1 几何作图 17
1.3.2 平面图形的分析 21
1.4 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3
1.4.1 绘制仪器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3
1.4.2 绘制草图的基本方法 24
思考题 26
第2章 投影理论的基础知识 27
2.1 投影法 27
2.1.1 投影法及其分类 27
2.1.2 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 29
2.2 三面投影体系 30
2.2.1 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31
2.2.2 三面投影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31
2.3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33
2.3.1 点的投影 33
2.3.2 直线的投影 38
2.3.3 平面的投影 45
2.4 轴测图及其他投影图简介 54
2.4.1 轴测图的基本概念 54
2.4.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56
2.4.3 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60
2.4.4 其他投影图简介 62
思考题 64
第3章 基本立体的投影 65
3.1 概述 65
3.1.1 基本立体的分类 65
3.1.2 截交的基本概念 67
3.2 基本平面立体的投影 67
3.2.1 棱柱的投影 67
3.2.2 棱锥的投影 72
3.3 基本回转体的投影 78
3.3.1 圆柱的投影 78
3.3.2 圆锥的投影 87
3.3.3 圆球的投影 94
思考题 98
第4章 组合体的投影 99
4.1 组合体的形成及分析方法 99
4.1.1 组合体的形成及分类 99
4.1.2 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101
4.2 立体与立体相交——相贯 102
4.2.1 相贯线及其性质 102
4.2.2 求作相贯线的方法 103
4.2.3 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109
4.2.4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110
4.2.5 组合相贯线 110
4.3 组合体的画法 111
4.3.1 概述 111
4.3.2 组合体的画法举例 114
4.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18
4.4.1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118
4.4.2 简单几何形体的尺寸标注 118
4.4.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20
4.5 组合体模型测绘简介 125
4.6 读组合体的投影图 125
4.6.1 读组合体投影图的基本方法 125
4.6.2 读组合体投影图举例 128
思考题 133
第5章 工程形体常用的基本表示法 134
5.1 视图 134
5.1.1 基本视图和向视图 134
5.1.2 局部视图 137
5.1.3 斜视图 138
5.1.4 第三角画法简介 139
5.2 剖视图 140
5.2.1 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140
5.2.2 剖视图的画法及标注 142
5.2.3 剖视图的种类及其应用 144
5.2.4 剖切面的种类及相应剖视图的画法 147
5.3 断面图 151
5.3.1 断面图的种类及画法 152
5.3.2 断面图的规定画法及标注 153
5.4 局部放大图和常用简化画法 154
5.4.1 局部放大图 154
5.4.2 常用简化画法 155
5.5 表达方法的综合应用举例 157
思考题 159
第6章 零件图 161
6.1 零件的分类 161
6.2 零件图的内容 162
6.3 零件图的画法 163
6.3.1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163
6.3.2 不同类型零件的表达方案 163
6.4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70
6.4.1 尺寸基准的选择 170
6.4.2 尺寸标注的一般原则 170
6.4.3 尺寸标注举例 173
6.5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174
6.5.1 极限与配合简介 174
6.5.2 几何公差简介(GB/T ) 179
6.5.3 表面结构简介(GB/T 131-2006,GB/T ) 181
6.5.4 表面镀涂与热处理简介 186
6.6 零件的工艺结构简介 187
6.6.1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187
6.6.2 机加工零件的工艺结构 187
6.7 读零件图 189
6.7.1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189
6.7.2 读零件图举例 190
6.8 零件测绘简介 193
思考题 194
第7章 常用的结构要素和零部件的特殊表示法 196
7.1 螺纹及其表示法 196
7.1.1 螺纹的形成及其基本要素 196
7.1.2 螺纹的表示法 199
7.2 标准件的表示法 203
7.2.1 螺纹紧固件 203
7.2.2 其他常用的标准件 210
7.3 常用非标准件的表示法 217
7.3.1 齿轮 217
7.3.2 弹簧 224
思考题 227
第8章 装配图 228
8.1 装配图表达的内容 228
8.2 装配图的表示方法 230
8.2.1 规定画法 230
8.2.2 特殊画法 231
8.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234
8.4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235
8.4.1 零、部件序号 235
8.4.2 明细栏 236
8.5 合理的装配结构简介 236
8.6 装配图的画法和部件测绘 239
8.6.1 装配图的画法 239
8.6.2 部件测绘 245
8.7 读装配图 248
8.7.1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248
8.7.2 读装配图举例 249
8.8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250
8.8.1 拆画零件图的步骤 250
8.8.2 拆画零件图举例 251
思考题 254
第9章 焊接图及展开图简介 255
9.1 焊接图简介 255
9.1.1 焊缝的图示法和符号表示法 255
9.1.2 焊接图举例 260
9.2 展开图简介 261
9.2.1 平面立体展开图的画法 262
9.2.2 可展曲面展开图的画法 262
9.2.3 不可展曲面的近似展开画法 264
思考题 266
第10章 AutoCAD软件及其应用 267
10.1 计算机绘图概述 267
10.1.1 计算机绘图国家标准简介 267
10.1.2 全国CAD技能等级考试简介 268
10.2 AutoCAD 2010的主界面及基本操作方法 269
10.2.1 AutoCAD 2010的主界面 269
10.2.2 AutoCAD 2010的基本操作方法 271
10.2.3 绘图样板的设置 273
10.3 绘制二维图形 275
10.3.1 辅助功能的设置 275
10.3.2 坐标系、坐标的输入 277
10.3.3 基本绘图命令 277
10.4 编辑二维图形 281
10.4.1 选择对象和删除对象 281
10.4.2 复制类命令 282
10.4.3 改变位置类命令 283
10.4.4 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 284
10.4.5 对象的特性 288
10.5 图案填充与面域 289
10.5.1 图案填充 289
10.5.2 面域 290
10.6 尺寸标注 290
10.6.1 尺寸标注的类型 290
10.6.2 创建标注样式 291
10.6.3 公差标注 292
10.6.4 编辑标注 293
10.7 块操作及特性匹配 293
10.7.1 创建块与插入块 293
10.7.2 特性匹配 295
10.8 机械图样绘制实例 295
10.8.1 绘制零件图 295
10.8.2 绘制装配图 298
思考题 302
参考文献 322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