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型性别决定基因中的z基因是否在丢失基因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ZW型,芦花与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芦花(...”,相似的试题还有:
(10分)鸟类的性别决定是ZW型,雌性为异型性染色体(ZW),雄性为同型性染色体(ZZ)。家鸡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且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一只芦花公鸡与一只非芦花母鸡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芦花和非芦花性状雌雄各占一半。试分析:(1)上述实例中,作为亲本的两只鸡的基因型分别为:雄__&&&、雌&&&&&&。(2)请你设计一个杂交方案,以便能在早期判别雏鸡的性别(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方案)。(3)若此方案可行,辨别雌雄的依据是&&&&&&&&&&&&&&&&&&&&&&&&&&&&&&&&。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性染色体同型 ZZ为公鸡,异型ZW为母鸡。当显性基因A存在时,鸡的羽毛可表现为芦花斑纹或非芦花斑纹,而基因型aa的鸡总是白色羽毛。羽毛的芦花斑纹(B)对非芦花(b)为显性,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无此基因。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1)纯种的芦花公鸡和纯种的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个体相互交配,子二代中芦花鸡:非芦花鸡=
,其中非芦花鸡的性别是
,说明该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
定律。(2)现有一只纯合非芦花公鸡与纯合的白羽母鸡交配,F1芦花与非芦花各占一半,F1自由交配得到F2。请回答:①亲本中纯合非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
,纯合的白羽母鸡的基因型为
。②F2中非芦花:芦花:白羽的比例=
。③某蛋场欲从F2中选取种鸡,在后代中从雏鸡的羽毛颜色就能分辨雌雄。则应从F2中选取表现型
的公鸡与表现型
的母鸡作为种鸡。
(14分)下图一是人类某一类型高胆固醇血症的分子基础示意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D和d表示)。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LDL受体合成的是()性基因,基因型为()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于正常人。(2)由图一可知携带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特点。(3)下图二是对该高胆固醇血症和白化病患者家庭的调查情况,Ⅱ7与Ⅱ8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是(),为避免生下患这两种病的孩子,Ⅱ8必需进行的产前诊断方法是()。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患严重高胆固醇血症的孩子,其最可能原因是发生了()。(4)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从而引起的变异叫缺失。个体正常发育的内在条件是具有全套基因,在控制某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中,如果缺失一个,个体的的生活力可能会降低但能存活,如果一对基因都缺少,则会因为在个体发育中该性状无法发育形成而使个体不能存活。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ZW型,芦花与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且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一芦花母鸡ZBW与非芦花公鸡ZbZb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非芦花公鸡。请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判断这只非芦花公鸡的出现是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方法一:取该非芦花公鸡的部分精巢细胞用()酶处理,然后按漂洗、染色、制片等步骤制成()分裂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找到()时期的细胞进行观察,观察染色体是否出现“拱形”结构。如果有,则是由染色体缺失引起的,反之则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方法二:杂交试验法:将该非芦花公鸡与多只()(芦花、非芦花、芦花和非芦花均可)母鸡进行交配,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题号:3107317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引用次数:146更新时间:15/06/01
(14分)某种鸟类(2N=76)位ZW型性别决定,其羽毛中的黑色素由等位基因A/a中A基因控制合成,且A基因越多黑色素越多。请回答下列问题:(1)雄鸟体细胞中最多含有_____________条Z染色体,对该种鸟类进行核基因组测序,需测定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2)若等位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用两只羽毛颜色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则亲代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子代中黑色、灰色、白色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3)若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另有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色素的分布(不改变羽毛颜色深浅)。用纯白和纯黑亲本杂交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杂交结果。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A/a和B/b所在染色体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b中能使色素分散形成斑点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②让F2中的纯灰色鸟与灰色斑点鸟杂交,子代中新出现的表现型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知识点】
相关试题推荐
(13 分)金丝雀鸟的性别决定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 请回答下列有关其眼色遗传的问题:(l)有人从黑眼金丝雀中发现一只红眼雌性,用该金丝雀与一只黑眼雄性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 表示):①显性性状是&&&&&&&&&&&&眼,亲本红眼金丝雀的基因型是&&&&&&&&&&&&。②让F2代雄性与红眼雌性随机交配。 所得F3代中,雌蝇有&&&&&&&&&种基因型,雄性中红眼金丝雀所占比例为&&&&&&&&&。(2)在多次杂交实验中,又发现一只褐色眼雄性金丝雀。研究发现,褐色眼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有关。将该雄性金丝雀与纯合黑眼雌性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实验二中亲本褐色眼金丝雀的基因型为&&&&&&&&&;F2代红眼金丝雀共有&&&&&种基因型。在红眼雄性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金丝雀黑眼基因非模板链末端序列如下图,红眼基的产生是图中“↑”所指碱基发生缺失所致,其余部分完全相同(注:终止密码子为UAA,UAG 或UGA)。则红眼基因比黑眼基因少编码了&&&&&&&个氨基酸,该变异只为生物进化提供&&&&&&&,而生物进化的方向由&&&&&&&决定。
(18分)下图一为某动物毛色(由基因A/a控制)和眼色(由基因B/b控制)的杂交实验。图二为该动物细胞中X和Y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其中1表示X和Y的同源区域,在该区域上基因成对存在,Ⅱ一2和Ⅱ一l是非同源区域。其上分别含有X和Y特有的基因。请据图回答问题:(1)由图一实验结果推断&&&&&&性状可能由Ⅱ一2上的基因控制。(2)F1的雌雄个体基因型为&&&&&&。F2中共有&&种基因型,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占&&。(3)若让F2中灰毛红眼雌性个体和灰毛白眼雄性个体杂交,后代中白毛白眼个体应占&&&&&&&&。(4)为验证(1)中的结论是否正确,现提供若干只该动物的纯合个体,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该基因是位于Ⅱ-2区段上还是Ⅰ区段上。请写出杂交组合的表现型:&&&&&&&&&&(♀)× &&&&&&&&&&&&&(♂)。结果与结论:①若&&&&&&&&&&&&&&&&&&&&&&&&&&&&&&&&&&&&&&&&&,则该基因位于Ⅱ一2上。②若&&&&&&&&&&&&&&&&&&&&&&&&&&&&&&&&&&&&&&&&&&,则该基因位于I上。
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遗传问题:(1)已知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位于X 染色体上,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只灰身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得到以下类型和数量的子代&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白眼雄蝇1521484852雌蝇29701010&① 两只灰身红眼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② 在子代中,杂合灰身红眼雌蝇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2)已知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等位基因。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你如何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3)若已知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但实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请你通过一次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和推导。
暂时无评论
生物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作用极为重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原核细胞可制备纯净的细胞膜B.性激素的分泌需要膜结构的相互协调C.核膜使核内遗传信息的复制不受细胞质的影响D.膜蛋白具有识别信息、运输物质和催化反应等作用
热门知识点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考生物三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考生物三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导读:7.(16分)(2015?东城区三模)已知雄性鹌鹑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ZZ),8.(18分)(2015?东城区三模)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是RNA病毒,7.(16分)(2015?东城区三模)已知雄性鹌鹑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ZZ),雌性鹌鹑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控制鹌鹑的栗色羽(Y)和黄羽(y)的基因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在Z染色体上还存在另外一对与颜色控制有关的
7.(16分)(2015?东城区三模)已知雄性鹌鹑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ZZ),雌性鹌鹑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控制鹌鹑的栗色羽(Y)和黄羽(y)的基因是位于Z染色
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在 Z染色体上还存在另外一对与颜色控制有关的基因B和b,当B基因存在时鹌鹑的羽色能表现出有色(即栗色羽或黄色羽),而只有b基因存在时,鹌鹑呈现出白化羽色(白色羽).由于鹌鹑的性别在幼鸟期很难辨别,因此在繁育过程中,饲养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杂交组合,实现从子代鹌鹑的羽色来辨别雌雄的目的.
(1)研究表明在W染色体上均不存在这两对基因,那么自然种群中的黄羽雄鹌鹑的基因型理论上有 2 种.
(2)从杂交一的结果可知,亲本黄羽雄鹌鹑为 纯合子 ,子代中栗色羽雄鹌鹑的栗色羽基因来自亲代中的 白羽雌鹌鹑(母本) .
By(3)杂交二中亲代的黄羽雌鹌鹑的基因型为 Z,子代中栗色羽和白羽鹌鹑的比例应
为 1:1 .
(4)研究者利用杂交二中子代的栗色羽雄鹌鹑与其亲本黄羽雌鹌鹑进行回交,结果发现后代雌鹌鹑中出现了栗色羽鹌鹑,分析原因可能是亲代中的 雄性(父本) 在减数分裂过程
BY中含有上述两对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 交换 了,导致产生了基因型为 Z 的配子.
8.(18分)(2015?东城区三模)草鱼出血病病毒(GCRV)是RNA病毒,易引起草鱼出血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科学家尝试用GCRV的外壳VP6蛋白基因,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蛋白疫苗,并通过草鱼攻毒实验检测免疫保护效
(1)下列能够作为抗原引发鱼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是(多选) CD
A.VP6蛋白基因
B.重组质粒
C.GCRV外壳蛋白
D.出血病病毒
(2)GCRV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需要在 逆转录 酶的作用下先合成
cDNA,再设计相应的引物,通过 PCR 技术获得大量的VP6基因.用 限制酶和DNA连接 酶处理VP6基因和质粒,构建表达载体后导入大肠杆菌,筛选出能成功表达VP6蛋白的大肠杆菌,提取重组VP6蛋白作为蛋白疫苗.
(3)鱼体免疫实验:实验前2周,选取健壮无病的同一批次、大小相似的草鱼鱼种置于适宜水温中饲育.配制一定浓度的重组VP6蛋白,按400μL/尾从背鳍基部肌肉注射入鱼体内,同时设 未免疫的草鱼 为对照组,每组40尾.草鱼注射蛋白疫苗后,按不同免疫时间检测其体内抗体水平,结果如图.将重组VP6蛋白注射入草鱼体内,经免疫过程使鱼体内产生抗体和 记忆B细胞 ,从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由实验结果分析,在不同检测时间点,草鱼血液中的抗体水平均 高于 对照组,说明纯化的重组VP6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在第 21 天草鱼体内抗体达到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该结果与体内抗体的消长规律相符.为了进一步检测免疫效果,草鱼注射重组VP6蛋白一段时间后,人工接种 GCRV 进行攻毒实验,结果显示,攻毒47天后,对照组100%发病死亡,而免疫组未见感染发病.对照组发病死亡的鱼需经解剖分析,以确定 死因是GCRV引起的(或排出其他病原体导致的死亡)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用纯化的重组VP6蛋白免疫草鱼对出血病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包含总结汇报、IT计算机、专业文献、外语学习、党团工作、办公文档、旅游景点、考试资料、资格考试、教程攻略以及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考生物三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等内容。本文共4页
相关内容搜索相关资源推荐
作者其它资源推荐
【PPT】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用户评论当前位置:
>>>已知鸟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
已知鸟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 和性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已知羽毛颜色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所示。两只鸟杂交,F1中黑:灰=1:1,且将此F1的雌雄黑鸟杂交,所得F2中黑色:灰色:白色=9:3:4。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试推出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或____。(2)根据F1杂交的结果,可以推知F1中黑色雄鸟的基因型是______,F1中黑色雌鸟的基因型是______。 (3)F1中灰色雌鸟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4)F1黑鸟杂交所得的F2中,白色雄鸟纯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
题型:读图填空题难度:偏难来源:辽宁省期末题
(1) AAZBZb、aaZbW &aaZBZb、AAZbW (2)AaZBZb AaZBW (3)1/4 (4) aaZBZ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已知鸟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主要考查你对&&基因型和表现型,杂交含义及其方法,分离定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基因型和表现型杂交含义及其方法分离定律
基因型和表现型:1、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3、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4、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如基因型为 AAbb、XBXB、XBY的个体都是纯合子。纯合子的基因组成中无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5、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如基因型为 AaBB、AaBb的个体。杂合子的基因组成至少右一对等位基因,因此至少可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相互推导: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①隐性纯合突破方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是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另一个a来自母本。 ②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3、用配子的概率计算(1)方法: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2)实例:如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laa,父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是1/2,母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也各是1/2,因此生一个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为1/2×1/2=1/4。3、亲代的基因型在未确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几率例如: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多少?解此题分三步进行: (1)首先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及其几率。由前面分析可推知该夫妇是Aa的几率均为2/3,是AA的几率均为1/3。(2)假设该夫妇均为Aa,后代患病可能性为1/4。(3)最后将该夫妇均为Aa的几率2/3×2/3与假设该夫妇均为Aa情况下生白化病忠者的几率1/4相乘,其乘积1/9即为该夫妇后代中出现百化病患者的几率。 知识点拨:1、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生物体内在环境和所处的外界环境的改变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 常考比例:分离定律比例:3:1;自由组合比例:9:3:3:1 (1)配子类型问题& 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2×2=8种 (2)基因型类型&& 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2Cc:1cc)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3)表现类型问题& 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2种表现型& Bb×bb后代2种表现型 Cc×Cc后代2种表现型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x2x2=8种表现型。(4)遗传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例:人类多指基因(T)对手指正常基因(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肤色基因(A)为隐性,两对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一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分别是3/8、1/8杂交含义及其方法:1、杂交含义: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2、如图:&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1.基因的分离定律 (1)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适用范围: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4)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分离。(5)作用时间: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肯定是显性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肯定是隐性遗传病。(2)指导杂交育种 ①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收获性状不发生分离的植株上的种子,留种推广。 ②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 ③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和的不同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就是杂合子,但每年都要配种。(3)禁止近亲结婚的原理每个人都携带5~6种不同的隐性致病遗传因子。近亲结婚的双方很可能是同一种致病因子的携带者,他们的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法律禁止近亲结婚。& 交配方式类: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植物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传粉。广义上讲,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均可称为自交。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来测F1基因型的方法。4、正交与反交:对于雌雄异体的生物杂交,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5、常用符号的含义
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科学方法:1.遗传学实验的科学杂交方法
2.假说一演绎法分析 (1)假说一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假说一演绎法。(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假说一演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l)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如下图)结果证实了:①F1是杂合子,基因型为Dd;②F1能产生D和d两种配子且比例相等;③F1在形成配子过程中,D和d能彼此分离(即没有融合)。4、孟德尔的研究思路:假说一演绎法(3)设计测交实验,验证假说。 (4)归纳综合,总结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 表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不同:
知识点拨:分离定律实验注意1、亲本上结的种子为F1,F1植株上结的种子为F2。2、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等,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基因型为Dd的植物产生的雄配子中,含D的和含d的相等,雌配子中含D的和含d的相等。& 杂合子Aa连续自交后代分析:1、杂合子连续自交n次后,第n代的情况如下表:
&2& 、曲线分析根据上表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为: 注:1、自交n次后,第n代杂合子比例为1/2n,其余为纯合子,且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比例为1:1,据此原理,可只记忆杂合子的计算公式,其他比例由此推到即可。2、在育种实践中,可通过让杂合子连续自交的方法来提高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知识拓展: 1、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是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的结果,孟德尔以高茎纯种豌豆和矮茎纯种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杂交、F1的自交、F1的测交三组实验①在现象分析阶段完成的实验是纯合亲本杂交和 F1的自交。②孟德尔在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设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会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③在检验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F2的测交。2、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的假说;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3、DNA半保留复制的提出也是“假说一演绎法” 的正确运用。沃森和克里克在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后,又提出了遗传物质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设计了巧妙的实验,实验结果与根据假说一演绎推导的预期现象一致,证实了DNA的确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的。 4、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中,F1和F2要表现特定的分离比,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②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③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 ④进行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5、常见问题解题方法(1)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3D_:1dd(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Dd×dd→1Dd:1dd(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DD×DD或DD×Dd或DD×dd分离定律的实质:减Ⅰ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
发现相似题
与“已知鸟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59496878070418741657310510858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