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手法垫枕拉腰复位法培训能不能实习?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中医正骨在线投稿 中医正骨发表电话
编辑出版:中医正骨杂志编辑部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正骨研究院 出版周期:月刊出版地:河南省洛阳市语种:中文  ISSN:
&&&&&&&&&&
中医正骨杂志2012年12期目录
下颈椎损伤和胸腰椎损伤手术方式的选择马维虎;于亮;胸骨柄开窗显露脊柱颈胸段的影像学及解剖学研究黄义星;王胜;池永龙;何家维;《中医正骨》2013年征订启事下颈椎椎板螺钉固定的可行性研究林华杰;李启运;徐荣明;刘观D;马维虎;孙韶华;黄燎原;含药血清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周江涛;王庆来;赵依娜;吴惠明;王维佳;徐海孺;全国水针刀三氧消融术尸体解剖研修班及中华筋骨三针法学习班通知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与非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的对比研究&论文QQ&郑安华;徐正生;方崇斌;潮式关节腔冲洗、关节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积液型膝骨性关节炎何本祥;河南省骨科医院诚聘英才Ⅰ型牛胶原蛋白生物膜预防屈指肌腱损伤术后粘连的临床研究单海民;程春生;李刚;赵治伟;程真真;石宁宁;田涛涛;和椎体转移瘤所致单个椎体压缩骨折的MRI鉴别诊断顾伯龙;膝骨关节炎与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的相关性研究进展陈志伟;石关桐;钱晓忠;张力带别针结合钢缆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吴震;陆建伟;徐卫星;卢笛;王健;张春;《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征订启事清创后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GustiloⅢ型重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李志君;郑玉鹏;王坤;泳;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王金华;陈建龙;张军;陈伟凯;孔建中;双向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成人柏松;朱刃;陈得美;邱志强;手法松解配合中药薰洗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刁京明;骨皮质剥离加植骨治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骨不连、骨延迟愈合兰树华;黄淑明;郑荣宗;朱俊锟;吕国强;Stryker微型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掌刘建惠;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生肌膏治疗骨折术后皮肤坏死李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无骨折脱位顾勇杰;马维虎;胡勇;孙韶华;徐荣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合并的颈髓损伤于亮;蒋伟宇;赵刘军;马维虎;徐荣明;孙韶华;顾勇杰;宋小虎;全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樊良;金以军;何磊;吕佐;范宏辉;垫枕复位法联合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与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杨少锋;向剑锋;邓博;郭彦涛;聂颖;罗振华;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AndersonⅡ型徐雍剑;蒋伟宇;MAST Quadrant微创通道下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毛伟洪;影音指导下功能锻炼在腰椎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曹向阳;王国杰;脊柱应力性骨折的诊断谢国华;薛峰;杨建平;牟晓峰;陆根华;腰椎化脓性脊柱炎1例吴忌;王庆甫;辨稳论治――从有限元分析角度探讨微观辨证在中医骨伤领域的发展姜自伟;黄枫;庞智晖;赵京涛;周广全;平乐正骨五脏协调平衡论――平乐正骨理论体系之平衡理论研究(四)孙贵香;郭艳幸;何清湖;李峰;陈刚;郭伽宜;张冀东;病灶清除打压植骨结合大转子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护理郑幼美;庄至坤;《中医正骨》总目次《中医正骨》2012年第24卷作者索引《中医正骨》杂志读者问卷调查表
专注论文发表服务10年,已与维普网强强联合,成为期刊征稿合作伙伴!查看具体合作详情
医学全在线网为“支付宝互联信用商家",百分百好评,万次交易零投诉!
所荐刊物100%为正刊,绝不推荐非法刊物、特刊、增刊、带后缀的副刊!?
开启绿色快速通道(部分期刊可加急),实现高速、高效与高品质的完美结合。查看绿色通道
医学全在线网保证:论文服务订单可提供国家税务机关审核通过的正式报销发票。
期刊发表成功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客户发表的意向性要求,如:期刊类型、期刊级别、时间要求、文章字数、发表用途、发表数量等,下载并填写。---
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为客户查询需要发表的期刊和时间安排,并与客户取得沟通达成一致意见。
达成协议后,客户支付推荐发表费用。支付方式有四种,支持网银在线、支付宝在线、银行转帐和ATM取款机转帐。
公司按照协议要求,联系相关期刊单位进行审核,具体运作,直到期刊单位发送"发表确认函"。
期刊单位赠送作者一本最新收录的期刊。售后部经理确认已经发表后,该笔交易结束。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医骨伤科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菜单栏& && &
中医骨伤科毕业实习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一、皮肤牵引术
.儿童下肢骨折。
.部分成年人的肩部、髋部骨折。
.防止关节挛缩,如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所致的关节屈曲挛缩。
.关节制动、减压,如髋关节脱位、炎症。
.有皮肤损伤或开放性骨折者。
.骨折移位重叠严重需大重量牵引者。
.胶布过敏者。
器械及药物】
宽胶布、中央有孔的扩张板、绳索、绷带、剪刀、牵引架、重锤等。
操作方法及步骤】
以儿童股骨干骨折为例。
.患肢剃除毛并用肥皂水、清水洗净,拭干。
.裁剪适当长(患肢两倍)、宽(3 一5
cm )的胶布,中部贴一扩张板,孔中穿过牵引绳,胶布两端中央剪开一定长度。
.胶布上方一般与骨折平面平齐或稍高,扩张板与足底相距5cm ,骨突部垫以小纱布。
.以绷带两卷自踝上缠绕患肢,直至胶布顶端远侧1cm 。
.患肢置于托马斯架上,通过滑车的重锤牵引,一般为体重的1/8-1/12 ,牵引时间为4 周。
注意事项】
.注意血液循坏情况:特别对于儿童双下肢悬吊牵引,应注意双足血液循环情况。
.下肢牵引患者要注意防止腓总神经受压而出现麻痹、足下垂。
.每2-3 日测量肢体长度并两侧对比,借以调整重量,经常检查调整绷带松紧度。
.注意保持有效的牵引装置,如滑轮是否滑动,牵引重量是否失效。
.注意保持正确的牵引力线,若有偏歪,及时纠正。
.牵引3天后床边照片复查,以后每周照片复查一次。
二、股骨髁上及胫骨结节、跟骨骨牵引术
【适应证】
.成人不稳定性骨折。
.年龄大于5 岁的儿童不稳定性骨折。
.复合伤,生命体征不稳定者。
.严重心脏功能不全者。
解剖关系】
.髌骨下面为髌股关节,组成膝关节一部分,股骨髁上约10 cm 处后方为股动脉,股骨髁后为N动脉及神经。
.膝关节腔后有神经及N动脉通过。
.胫骨结节为髌韧带止点,儿童时为未骨化骨骺,故儿童牵引时应注意勿伤及骨骺,应避开骨骺部位穿牵引针。
器械及药物】 无菌牵引包(血管钳、镊子、无菌巾、斯氏针、手摇钻或重锤、克氏针、纱布)、无菌手套、2 %碘配、75 %酒精、胶布、牵引弓、托马斯架及附件,滑轮、重锤、绳索等。
操作方法及步骤】
.股骨髁上或股骨结节骨牵引
膝关节屈曲400置于牵引架上,消毒周围的皮肤,铺无菌巾。股骨髁上穿针处,自髌骨上缘引一横线,再由腓骨小头前缘向上述横引一垂线,此两线之交点即是;胫骨结节穿针处,在胫骨结节顶之下两横指向下1cm处。在该处两侧作局部麻醉,麻醉剂直达骨膜。自内侧(股骨髁上牵引)或外侧(胫骨结节牵引)水平位穿人骨圆针或细钢针直达骨骼,然后用手摇钻钻人,使其穿出对侧骨皮质,再穿出皮外,并使两侧皮外的两段钢针长度相等,加上牵引弓即可进行牵引。一般股骨髁上牵引用骨圆针,胫骨结节牵引用克氏针。适用于股骨骨折、骨盆骨折致患肢缩短者。一般约用体重1/7-1/8 的重量作牵引力。
.跟骨骨牵引
&&&&在小腿下方垫一沙袋使足跟抬高,消毒足跟周围皮肤,铺无菌巾,助手执患肢前足部,维持踝关节于中立位,在内踝与足跟顶连线之中点作为穿针点。局部麻醉后,用手摇钻将骨圆针自内侧旋转穿人,直达骨骼。骨圆针贯穿跟骨至对侧皮外,套上牵引弓即可。穿针时应注意穿针方向,胫腓骨骨干骨折时,针与踝关节面略倾斜15 & ,即针的内侧进人处低,外侧出口处高,有利于恢复腿骨的正常生理弧度。骨圆针比细钢针固定稳妥。适用于胫腓骨骨折。牵引重量为3 一5 kg 。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穿刺部位感染,操作时要从安全穿刺路径进针,严防穿人关节囊或损伤附近的重要神经、血管。
.牵引2-3 天后在床边照片了解骨折对位情况,复位后每周照片一次复查,测量肢体长度,并两侧对比,借以调整重量。
.注意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及使膝极度伸直易致腓总神经麻痹,尤其老年患者,应慎防牵引时可使膝关节垫枕保持膝微屈。
.牵引针口及时换药。
三、骨折手法整复术
【适应证】
.绝大多数闭合骨折,特别是四肢骨折。
.部分开放骨折,如伤口较小或伤口经清创关闭估计手法整复效果良好者。
.没有手法复位禁忌证者。
【禁忌证】
.年老体弱,对骨折功能恢复要求不高者。
.病危或复合伤者,应以抢救生命为首要目的,暂不宜复位。
.较严重的开放骨折(包括伤口污染严重者)。
.估计手法整复难以成功,或成功后难以维持固定者,如股骨干骨折严重缩短移位,某些斜形的不稳定骨折。
解剖关系】
不同部位骨折有不同解剖特点,四肢各部都有彼此拮抗的肌肉及肌群,关节部位骨折更应考虑其关节解剖因素。
【器械及药物】
骨折固定器具(如夹板、石青、绷带、压垫等)、外用药、复位床。
操作方法及步骤】
基本复位方法如下,有条件可在麻醉下进行。
拔伸:主要用于矫正患肢的重叠移位。一般是由术者和助手分别握住患肢的远端、近端,对抗用力牵引。
.旋转:主要用于矫正骨折的旋转移位。一般是由术者手握骨折远端在拔伸下,围绕肢体纵轴向内或向外旋转以恢复肢体的正常生理轴线。
.折顶:主要用于单靠牵引不易完全矫正的背向重叠移位。要点是先做加大骨折成角拔伸,至两断端同侧骨皮质相遇时,骤然将成角矫直,使断端对正。本法要慎用,操作要仔细,以免骨锋损伤重要的软组织。
.回旋:主要用于有背向移位(即两骨折面因旋转移位而反叠)的斜形骨折。一般是术者一手固定近端,另一手握住远端,按移位途径的相反方向回旋复位。
.分骨:主要用于尺、桡骨,掌、跖骨骨折时,骨折端因成角移位及侧方移位而相互靠拢时,方法是术者用两手拇指及食、中、无名指,分别挤捏骨折处背侧及掌侧骨间隙,使靠拢的骨折端分开。
.屈伸:用于骨折脱位的整复。方法是术者一手固定关节的近端,另一手握住远端沿关节的冠轴摆动肢体以复位。
.横挤:主要用于重叠、成角及旋转移位矫正后还有侧方移位者。方法是在持续手力牵引下,术者两手拇指压住突出的远端,其余四指捏住近侧骨折端,向上用力使“陷者复起,突者复平”。或术者借助掌、指分别按压远端和近端,横向用力夹挤以矫正之。
.纵压:主要用于检查横形骨折的复位效果。方法是术者两手固定骨折部,让助手在维持牵引下稍稍向左、右、上、下摇摆远端,术者双手可感觉到骨折的对位情况,然后沿纵轴挤压,若骨折处不发生缩短移位则说明骨折对位良好。
注意事项】
.复位前应充分了解病情(特别是x 线片),研究确立最佳整复方法,预计和考虑整复过程及整复后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和相应处理措施。
.手法要及时、稳妥、准确、轻巧,避免因反复整复而加重损伤。
.复位后监视:
1 )观察体形,触摸肢体轮廓,与健侧对比,初步确认复位满意度。
2 ) X 线照片复查,鉴定复位是否达到标准。
3 )血循环检查。
4 )感觉活动等神经系统检查。
四、脱位复位术
.新鲜外伤性脱位。
.全身情况较好,无昏迷或其他脏器损伤和危重休克患者。
.经X 线确诊为关节脱位。
.开放性关节脱位,创口未经清创手术者。
.复合性创伤,患者有进行性出血,生命体征有危象的危重患者。
.精神病患者,不能与医生合作时。
.诊断未明确,未拍X 线检查确诊者。
.陈旧性脱位超过3 个月,关节严重粘连,或已明显有骨化性肌炎的患者。
器械及药物】
.复位治疗床,备宽布带。
.麻醉药物,如普鲁卡因等。
.外敷药物和固定器材,如夹板、绷带或悬吊巾。
操作方法及步骤】
.拔伸牵引,欲合先离,术者与助手顺势对抗牵引,力度适中恰当。
.让脱出的远端从原路返回,在足够的牵引后,用端提等手法,徐徐屈曲关节,使其入臼。
.利用杠杆原理,以脱位肢体的远端为力点,脱位关节囊为支点,通过旋转、内收、外展或伸屈等活动,利用杠杆作用,使其入臼。
.入臼后认真检查关节的外形,关节活动功能是否完好,并借助关节的特殊检查体征,确认已入臼,如肩关节的搭肩试验。
注意事项】
.在整复时牵引未充分,关节重叠未牵开,切勿过急屈曲关节,易造成人为的骨折损伤,尤其年老骨质疏松患者。
.利用杠杆原理复位法,切忌用力粗暴,以免引起骨折和加重损伤。
.一般新鲜脱位,整复操作适当,可不需麻醉,若患者肌肉发达,或复杂性脱位,或病者疼痛难受,可用针麻、臂丛麻醉、硬膜外麻醉等,以减轻患者痛苦。
4 .脱位合并近关节的骨折者,原则上先整复脱位,再处理骨折。
五、局部封闭术
适应证】 运动系统急、慢性损伤。
禁忌证】 局部感染、药物过敏。
器械及药物】
.普鲁卡因皮试。
.75 %酒精,2 %碘酒,棉签;5mL 注射器,7 号针头;0.5%-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3-5mL ,确炎舒松1ml 。抗过敏性休克药物如肾上腺素。
操作方法及步骤】
以网球肘(肱骨外髁炎)为例。
.定位:肱骨外髁压痛点。
.局部皮肤消毒。
.摇均注射器内混悬液,将注射器针头于定位点迅速刺人皮下直至骨膜下,有针头碰触骨质感为止。
.回抽注射器,是否有血液抽出,如有回血应退针头至皮下调整角度或深度穿刺,直至无血液回抽出。
.缓慢推注药物,观察并询间患者有无异常反应或不适。
.药物注射完毕,迅速退出针头,用酒精棉签压迫针孔并消毒。
.按压痛点,检查是否存在压痛,如疼痛消失表明注射定位准确,作用明显;如仍有疼痛表明注射定位不够准确,可采用局部指压按摩帮助药物扩散。
.操作完毕后留观15 一30 min ,无异常反应,操作完成。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严格无菌操作。
.配制普鲁卡因、确炎舒松混悬液的比例不得低于普誉卡因:确炎舒松2: 1 。
.消毒过程中,脱碘要完全,避免残留碘通过针头带人组织内,引起碘刺激反应。
.禁止将药物注射人血管内,否则会导致低血压或休克反应。
.注射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异常反应,注射后常规留观15-30min ;
.异常反应有:急性药物过敏性休克、体位性低血压、晕针。如有异常应及时抢救,对症处理。
.有部分患者可能因局部注射确炎舒松刺激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疼痛加剧,注射后应告知患者,24h 后大部分可缓解。
.局部封闭一周一次,一般2-3 次,无论有效或无效不得反复连续使用超过3 次。
六、小夹板固定术
【适应证】
.四肢闭合性骨折。
.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后创面已愈合者。
.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复位者。
【禁忌证】
.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较大或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者。
.局部有急性感染者。
【器械及药物】
制作好的夹板、大绷带、扎带:
大绷带折叠成条,固定垫,医用棉花,消肿止痛类中药油纱或蜂蜜绷带。
操作方法及步骤】
.骨折复位后,患肢包裹棉垫
.放置固定垫,选用三垫固定或两垫固定以及分骨垫,形成杠杆力或分挤力,防止骨折再次移位。
.放置保护软垫:遇有腋窝、胭窝等血管神经丰富之处应加用棉垫保护。
.夹板缚扎固定:放置夹板于肢体四周,用扎带依次中间、远端、近端,扎带缠绕两圈后,活结扎在前侧或外侧板上。扎带松紧度以缚扎后能在夹板面上下移动1cm 为宜。
注意事项】
.抬高患肢,以利肢体肿胀消退,可用软枕垫高。
.密切观察肢端的血液循环,在固定后1 一4 天内注意肢端动脉搏动以及肢端的温度、颜色、感觉、肿胀程度、手指或足趾主动活动等。防止缺血性肌痉挛发生。
.夹板内固定垫处、夹板两端或骨骼隆突部位出现固定的疼痛点时,应及时拆开夹板进行检查,防止压迫性溃疡发生。
.注意经常调整夹板松紧度。
.定期作X 线透视或拍片检查,了解骨折是否再发生移位,特别在2 周内要勤于检查。如有移位,可及时复位。
.及时指导患者进行练功活动。
.根据骨折临床愈合的具体情况,决定解除夹板固定。
七、石膏绷带技术
【适应证】
.损伤方面。
骨折的固定。
关节脱位复位后的固定。
周围神经、血管、肌健断裂或损伤,手术修复后的固定。
关节扭伤后的固定。
.畸形方面。
畸形的预防和治疗。
畸形矫正后的固定。
成形手术后的固定。
【禁忌证】
.全身情况差,心、肺、肾功能不全者。
.患者伤口有厌氧性感染的可能。
.孕妇忌做腹部石青固定。
.年龄过小者。
进行性腹水。
器械及药物】
石膏绷带、绷带、棉垫、衬垫套、绵纸,40 ℃ 温水、刀、标记笔、胶单、特殊体位需石膏床。
操作方法及步骤】
操作前准备:
.清洁肢体:固定部位肢体用肥皂水及清水清洗干净。
2 .衬垫放置:用绵纸或村垫纱套均匀、松紧适度缠套或缚于需固定肢体。
.防压软垫:用医用棉制作,缠缚于肢体骨突处,如:双腕踩、簇骨、跟骨后及跟腱、尾骶、髂骨前后嵴、肘后、肩峰、股骨大转子等,防止发生压疮。
.体位:关节位置需维持于功能位,特殊治疗性体位如:先天舰脱位固定双骸蛙形体位、上肢外展体位等。
.石膏条:按固定部位长度,在玻璃板上将石膏绷带反复折叠所需层数,并根据特殊部位,相应剪裁,使其便于塑形。用于石膏托,石膏夹制作。
.石膏浸水:将石膏绷带或已折叠成卷状的石膏条按需要的顺序依次浸人水中,直至浸透,无气泡。用双手轻挤石膏两端,挤出水分并避免挤出石膏绷带中的石膏材料。
手术的具体操作步骤:
.石膏托操作
前臂石膏托,用宽10 cm 石膏绷带10
层左右;下肢石膏托,用宽巧cm 石膏绷带12 层左右;宽度以能包围肢体周径的2 乃左右为宜。将浸透石膏带铺在胶单上,搓揉使石膏水分分布均匀后,展开成条状,抹平,放置相同大小绵纸,置于肢体背侧或后侧,用绷带包缠2 一3 层,固定肢体。
.石膏夹操作
按石膏托法制作石膏带,将两条石膏条分别贴里于被固定肢体的伸侧和屈侧,用手抹缚,使石膏带贴于肢体,先用湿绷带包缠2 层固定,再用干绷带继续包缚。用于骨折早期已肿胀或可能发生肿胀的肢体,防止管型石膏固定导致肢体缺血。
.石膏管型操作
石膏管型常用于四肢的固定,为增加关节或受力部位的强度常与石膏条结合使用。将石膏条缚布于固定肢体前位或侧位,或受力需加固部位,然后使用浸透的石膏绷带沿肢体由近至远的方向环绕缠缚肢体,缠绕的石膏绷带每圈可重叠1/2 或1/3,缠绕过程中,用力均匀,边缠绕边扶抹石膏绷带,使石膏绷带间贴附无间隙或气泡,石膏泥分布均匀;在肢体粗细过渡处出现石膏绷带双边松紧不均时,可将松弛侧边折叠并抹平,均匀反复缠绕上肢10 层左右,下肢12 层左右,需加固处可反复增加数层。
.石膏塑形
石膏托、夹或管型缠缚完成后,石膏尚未凝固时,为使石膏贴缚肢体或维持肢体关节功能位以及维持良好的骨折后骨干轴线与对位,对石青进行塑形,用术者掌部抹压石膏塑性部位,直至石膏凝固。
石膏未完全凝固时,对关节屈曲部位,管型两端进行修整,剪除过多皱褶折叠石膏,边缘锐利边角;用湿水绷带拂抹表面石膏,使之光滑,无气孔,清理干净表面残留石膏颗粒;对管型石膏固定部位有小的创面需要换药处,可以用手术尖刀开窗,便于换药。
在固定石膏表面用标记笔标明实施固定日期。
用湿纱抹去固定周围石膏材料,防止石膏颗粒进人固定管型内,刺激肢体皮肤。
注意事项】
.要维持石膏固定的位置直至石膏完全凝固。
.应抬高固定肢体,预防患肢肿胀,石膏干后即开始未固定关节的功能锻炼。
.密切观察固定肢端血液循环情况、感觉和运动情况,如有肢体剧痛、麻木、肢端血供障碍等不适情况,应立即拆除石膏,紧急处理肢体血液循环的障碍情况。
.肢体肿胀消退后,石膏固定松动,应及时调整,管型石膏应拆除更换。
.注意固定部位肢体保暖,防止肢体受冷影响肢体血液循环情况。中医正骨推拿按摩培训热点怎么看?
中医正骨推拿按摩培训热点怎么看?中医正骨培训网自从进入养生馆当上调理师有2年了,始终让我追求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眼看这么多患者被脊柱疾病困扰,我们正骨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的人群太大了。百度了正骨培训,培训市场中宋氏一次性复位法口碑很好,于是感觉宋教授的门诊临床授课影响很大啊,我体会正骨培训是手法经验的积累,不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对于我这样初入行者,需要的是手法的教授,是临床实习的机会,而不是时间的荒废。就这样我选择了宋教授的正骨培训班。我心里隐隐的感觉,我觉得临床培训的方式适合我。联系咨询了地址以后,我参加30天宋氏一次性复位法培训,我感受宋氏一次性复位法治疗颈椎病的特点是:(1) 判断准确:通过CT片、病位颜色和手法触诊可以准确说出&发病时间、损伤程度和次数,与病人印证基本相同&(2) 手法轻巧:病人无痛苦(3) 力度、角度量化:是中国第一个提出首发量化和手法力学理论的体系中医正骨推拿按摩培训热点怎么看?中医正骨培训网(4) 功能回复快:触摸脊柱错位十分精确,&小角度复位&后即可恢复功能(5) 全面康复:患者1-2个疗程治疗就可以参加体力劳动(6) 治疗费用:低于同类医院的2/3(7) 安全:目前所医治患者成千上万例,无一例医疗事故,口碑极佳(8) 容易复制:标准化、流程化、图片化、实操化宋教授的父亲是中医正骨界当之无愧的泰斗,宋教授是每天只挂20个专家号,都能给患者有效的治疗,都能当时见效,患者感觉症状明显好转。在宋教授这里既教中医理论、教看片子、问诊、号脉、也教正骨手法、针灸、经络调理、刮痧等等。我学到了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等治疗方法。说实在话,我以前也外出学习过,不同的只是当时穷,钱少没有门诊教学,所以感觉当时明明白白,回家以后实际应用不上,这次培训太解渴了,我是每天都有接触患者的机会,我心里暗想:这次集中1个月的时间培训来值了。现在我在北京应聘一家高级养生馆,几天后我的患者就产生大量的回头客,老板提拔我担任首席调理师,并且让我将所学技能培训给其他调理师,自然我的收入比培训前翻了一番。宋教授对我高度评价古人云:学生不必不如师,中医文化就是这样传承的。中医正骨推拿按摩培训热点怎么看?中医正骨培训网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中医正骨试题9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中医正骨试题9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手法复位联合垫枕及运动疗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20例临床效果分析--《当代医学》2012年22期
手法复位联合垫枕及运动疗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20例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垫枕及运动疗法治疗12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骨科确诊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平卧牵引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给予手法复位联合垫枕及运动疗法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10周后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治疗10周后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3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显效141例,有效3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使用手法复位联合垫枕及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既经济,疗效又好,且对患者无任何副作用,最大程度地降低了骨折患者的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683【正文快照】: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常见的外伤性骨折,多以高处坠落或重物砸伤为主要病因,常发生在12胸椎至第二腰椎之间,大部分伤者无明显神经症状,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即可获得较好的疗效[1]。保守治疗包括腰部垫枕、牵引、手法复位、运动疗法等。元代的《回回药方》:“令病人仰卧,以一硬枕放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春红;[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年02期
赵万象,陈焕庆,陈岩,季林美,徐志坚,姚明;[J];中医正骨;2002年08期
刘宏建,杜靖远;[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年02期
徐又佳,郑祖根,董启榕,成茂华,沈忆新;[J];中华骨科杂志;2000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向阳;[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年07期
张云庆;周枫;杨惠光;邓雄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年02期
李丽霞;陈雪宇;杜雪飞;黄英苗;;[J];现代护理;2006年08期
高彦平,李义凯;[J];颈腰痛杂志;2004年06期
黄瓦炎,魏汉贤;[J];新中医;2004年07期
朱杰诚,镇万新,马乐群,王巨,陈蓟,吕猛;[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殷渠东;[D];苏州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韦竑宇;[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龚春柱;[D];福建中医学院;2007年
曾振强;[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戴琪萍;[J];福建中医药;2002年04期
谢学然;夏志锋;;[J];颈腰痛杂志;2006年05期
陈岩,陈焕庆,赵万象,季林美,曹启秀;[J];临床骨科杂志;2001年02期
蒋兴粒,陈庆;[J];四川医学;2001年12期
范炳华,邵岳军,吕荣坤,应航;[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4期
黄盛,张孝建,张艳芬,夏虹,王炜,金丹,李松波;[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徐又佳,郑祖根,董启榕,成茂华,沈忆新,朱光,蔡丽君;[J];中华创伤杂志;1997年01期
葛孚章,朱宝林,宋洪强,孙建翠;[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年10期
赵万象,陈岩,王克,季林美,陈焕庆,曹启秀,谢伟;[J];浙江医学;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辛晓林;高书图;刘又文;王景辉;;[J];中医学报;2011年05期
王平安;;[J];临床军医杂志;2011年04期
王贵;李晓东;纪新华;;[J];山西中医;2008年S1期
徐强华;;[J];吉林医学;2011年20期
杨红成;;[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8期
谭义煌;磨志;;[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0期
高友俊;韩巍;苏宁;;[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0期
杨丰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1期
彭笳宸;;[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7期
单人骏;单人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顺海;;[A];中国骨伤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暨中西医结合骨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李东正;何汉戊;刘广平;吴龙章;莫立斌;黎品基;;[A];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苏源冰;周泉腾;张细祥;;[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次全国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何乐善;孙广生;孙炜;;[A];全国第六次骨病学术会议暨百名杰出骨科专家评选活动论文集[C];2005年
陈志强;;[A];玉溪市第三届骨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陈跃安;;[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谢维琪;;[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焦国华;姚志宏;;[A];2007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丁小丰;周辉;詹庄锡;詹振宇;杨海定;;[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骨伤协作组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杨军;王有才;信瑞芳;王凤英;;[A];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陈锦屏;[N];健康时报;2009年
北京同仁医院南区急诊外科
宗哲;[N];健康报;2011年
魏开敏;[N];大众卫生报;2005年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王秋根;[N];健康报;2007年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邱海滨;[N];健康报;2007年
河北省唐山市
张威;[N];健康时报;2009年
;[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胡志勇;[N];大众卫生报;2003年
何秀云;[N];大众卫生报;2007年
吕文;[N];大众卫生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谭江威;[D];山东大学;2009年
成永忠;[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锋;[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杨战京;[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汤呈宣;[D];浙江大学;2002年
屈平义;[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卢国森;[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尹龙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董克芳;[D];湖南中医学院;2003年
程增辉;[D];复旦大学;2009年
李义刚;[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5年
曾超;[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正骨培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