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已经平地了上面梦见盖房子是什么预兆意思

韩海军梅花心易实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韩海军梅花心易实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回复大羽的图片:
第二节:黔东南之小黄侗寨 & & & & & 半夜十二点半,终见小黄村口那侗寨特有的寨门:歇山顶的尖,以及多层的檐;还有寨门边那座长长的花桥。 & & & & 天很黑,通过路边昏暗的灯光,依稀可见几家侗家客栈,只不过大门紧闭,不好意思敲门投宿,再往前去看看。 & & & & 前行约两三百米,车子需左拐通过一座老花桥,花桥的另一头耸立着一座看似有点年代的鼓楼。在这里,路已经很窄,鼓楼四周建满了房屋,但却悄无声息,整个寨子似乎已沉沉地睡去。 & & & & 将车停靠在鼓楼边的空地,两个孩子仍安然地睡着,将女人小孩留于车内,独自下去探探路,寻个安身落脚之处。 & & & & 偶见一家仍亮着灯光,疾步上前,叩门询问。男主人光着膀子开门,得知我们要寻住处,热情地让至屋内,帮我们电话联系。我递上香烟,听他用我所不能理解的语言通着电话。随后告知有房间的,一会儿老板会来带我们过去。道谢后,坐在他家一个破旧的三人沙发上等待。 & & & & 片刻,一个汉子骑着摩托过来,问清要几个房间后,陪我回鼓楼拿车。回身向光膀子的男主人谢别后,跟着汉子前去,一直返到老花桥外两三百米的寨门口。 & & & & “侗香印象”听名字确有一分雅致,客栈里面有个小院,院后是幢两层的木楼,木楼应是新盖不久,标房设施算是齐全,唯独马桶不是坐的而是蹲的,笑笑对此颇有微词,殊不知明晚的厕所才叫人无语,后话不提。无暇摸黑浏览客栈,与笑笑轮流冲洗,抓紧时间休息。 & & & & & 住在寨门口没有寨子里面那么繁闹,不过七点来钟也便醒来,自个端着相机去门口随便看看。昨晚那个歇山顶的寨门就在客栈的左边,寨门延伸过去就是那座长长的花桥,花桥两侧则是碧绿的庄稼。而客栈右边可望见一片空旷的场地,场地中央建着另一座鼓楼。 & & & & 在这里说一下侗族的鼓楼,侗族村寨基本上都会有一座甚至数座鼓楼,现今也算是侗寨的标志特征。之后的一路上还见不少鼓楼,笑笑也能看懂,这又是一个侗寨。这侗寨的鼓楼该算是一个村民集会议事的场所,楼上有鼓,一般村里头人击鼓召集,村民便会聚拢过来,商议村内诸事。鼓楼底部是一块敞开的平地,十多根粗壮的原木支撑起整个鼓楼。平地中央一般都有个火坑,集会时可取火照明,甚至可以围于火堆,载歌载舞。而一个大村寨里如果有多个姓氏的族人,则会建起多座鼓楼,小黄寨子里就有三座老的鼓楼,而寨口看到的这座可能是为了发展旅游而新建的。 & & & & 从江县正大力发展小黄侗寨的旅游线路,一路上的大小侗寨都准备为小黄旅游线路配套。无奈小黄身在大山深处,县里看似也财力有限,尚不能像雷山那边铺设平坦的油路,以致小黄仍身处闺中。不过也好,至少这样保存了小黄的原生态,以及侗族人正常生活起居的风貌,这才是我想要去到的地方。 再说说为什么县里要大力发展小黄的旅游呢?这一路应有比小黄规模更大的村寨啊!这得先讲到关于侗族最具特色的几个元素,俗称侗族三宝的要素。一是鼓楼,这上面已经说过;二是花桥,这也是凡侗寨皆可见的建筑,都属物质文化范畴;而第三宝则是侗族大歌,举世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魁宝,而小黄正是这个著名的“侗歌之乡”、“音乐天堂”了。只是……我们没赶上任何节日,暂时还没能感受到这侗歌的魅力,先不说扫兴的,这侗歌嘛,咱以后还会来的! & & & & & 回房叫醒笑笑及众人,梳洗过后,驾车再次穿过那座老花桥,再次将车停在那座老鼓楼旁,这里没有交警、没有城管,有的只是乡里乡亲和村约俗定。当然我们也不敢造次随处乱停车,而是在鼓楼旁的一家早餐店吃粉,在老板的允许下停车于鼓楼前的,别说我胡来,哥还算是文明的! 鼓楼一侧空地有个小集市,多是卖些服装之类的,倒是路边一辆农用车生意最好,卖的是鸡蛋和日用品。我们边吃粉,边看几个侗族大妈围着农用车买东西,也算悠闲。这让我想起在福建惠安大岞村抱着相机啃着早点看集市上的惠安女忙活的景象。 & & & & & 当然,同样悠闲的不只是我们,寨子里转悠经常能看到几个大爷坐在门口抽烟、闲聊,或是呆坐着享受一份宁静。而在这宁静的村寨中,却总有一阵阵机杼声特别吸引着我们。“唧唧复唧唧,侗女当户织”也是在这里能常见的一幅画面。男耕女织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在这里还保存尚好,而所谓女工,在我们这边能眼见的几代人中估计也就剩下织毛衣了,织布,这似乎该是博物馆里的东西。但在这里,她们织的布并不用于出售,仍旧是自给自足的生活资料。甚至我们问一个织布的侗女想要买一些她织的白坯,也被婉言谢绝。 & & & & 不光是买不到这手工布匹,沿路逛着居然没有一个卖民族工艺品的小摊,路边偶有摆摊卖的也都是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或是生产工具,这就是现在的小黄,一个淳朴的生活中的侗族村寨。 & & & & & 第二座鼓楼还是在路边,依着鼓楼仍然是木质民居,只有第三座鼓楼前面有一片空旷的芦笙场,而每个鼓楼边上都会有一个戏台,笑笑和豆豆早就爬上戏台表演着他们的节目。而在这里看侗戏、听侗族大歌只能留待下一次了。 & & & & 鼓楼后面又是一座花桥横卧在流向寨子外的溪上,与进寨时车行的那座花桥并排,原来这并不长的溪上架了好几座这样的桥。侗族的花桥也应算是廊桥的一种,但比之在景宁畲族看的廊桥似乎要更精致一些,同样有歇山顶,甚至还在顶处画有各种图案,或者塑有人物或动物。桥面两侧都有美人靠,供人躲雨时歇脚。正巧一对年轻的侗族夫妇带着刚满周岁的双胞胎娃娃坐在那边逗孩子玩,一幅温馨的侗族村寨画面!可惜我没拍到当时的那份意境。 & & & & 花桥下的溪水很浅,笑笑淌水时都只能没到小腿的一半,看样子是在建寨子的时候将流经寨子的一段溪水改造过的,底部平整地铺着石块,且每过十来米有一个一二十公分的落差,一直从上游流淌至村外。再加上溪面上还飘着几只灰白的鸭子,以及两边的石驳岸和侗族木楼,又一幅“花桥流水,侗族人家”的画面,可惜……请允许我责怪当时的天气以及手里那台破相机,当然,更主要还是拿着相机的那个怂人。 & & & & & 沿溪朝着它的流向走去,我们又绕回到进门口的那座老花桥,以及第一座鼓楼旁,驾上小黑,告别这个原汁原味的侗族村寨,与这侗歌之乡说一声:后会有期! & & & & 行车时我还跟笑笑及一众人等谈论着这个相对闭塞却又淳朴清静的寨子,并且欣赏着昨夜因夜色而错过的一个个侗寨,离路边近的都会驻足观望,比如马路横穿过的一个岜扒侗寨,和路边一座花桥通向溪对岸的平求侗寨。这些村寨的旅游开发并不算成功,但是这样的不成功,或许反倒为后人保留了更多值得探寻的东西,真正的旅游开发除了眼前的效益外,应该更多点考虑文化的传承,丢失了文化的完整保留,那再多的故事与表演也会让我觉得索然无味!
& & & & 不多言,已经快中午12点了,我们要赶到三十多公里外的芭莎苗寨午饭。
(未完待续……)
半夜一点多才投到客栈
&清晨起来,客栈外遥望侗寨,这个鼓楼就是寨子外新建的那个
&这就是寨门口长长的花桥
&这个就是寨子外的寨门,边上有块“侗乡印象”的牌子就是我们住的客栈
&过了老花桥就是第一个鼓楼
&鼓楼的底部
&这练的是什么功夫啊?
&这个农用车摊位生意挺不错
&鼓楼的内部,顶部应该放置有鼓,只是我怎么也找不到上去的途径
&底部有个火坑
&第一个鼓楼边的戏台
&侗歌之乡文明卫生流动牌
&家门口闲聊的大爷们
&这是什么该知道吧,再想想昨天的问题,那个竹篓,看看形状,对了,那个竹篓就是用来放这把弯刀的!
&唧唧复唧唧,侗女当户织
&这是第二座鼓楼
&第二座鼓楼边的戏台
&提问:这一缸菜泡在这里是干啥用的?
&家门口呆坐的老者
&抽烟的老者,叫笑笑过去合个影,小家伙捏紧鼻子。。
&这是第三个鼓楼以及一片空旷的芦笙场
&第三个鼓楼边的戏台也比较大,这两个小家伙演的是哪一出啊?
&还是这个空旷的芦笙场
&跑到人家家里去拍照
&这是从人家屋子里看到的溪流和两座花桥
&另一个,多可爱,还要给我吃雪米饼
&猜,这是什么?
&花桥的内部
&这是旁边的平求村
&岜扒村的孩子们
&离开小黄村,这里已经是岜扒村了
&岜扒村的鼓楼
&岜扒村边遇到一个侗族老奶奶
&还是岜扒村
&眺望岜扒村
&这里是平求村的花桥上,侗人们在这享受午后,我们却还没吃午饭呢
&沿路也有这样侗族元素的门
(未完待续……)
回复大羽的图片:哈哈,可爱
第三节:黔东南之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 & & & & 这是一个很古老、很神秘的苗族部落,这里也很好地保存着古老的部落传统,这里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这里的名字叫岜沙。 & & & & 这里虽然也属于苗族,但又不同于其他苗族,这里的男人保留着特殊的发型,这里的男人枪不离身,这里的苗人我们可以直接称之为岜沙人。 & & & & 相传蚩尤战败后,整个部落向南迁徙,上千年的南迁过程,行程了现在的苗族,而岜沙人据说是蚩尤第三个儿子带领的先头部队其中的一支。 & & & & 曾有一部电影,名字就叫《最后的枪手部落》,讲诉的就是岜沙人的故事。 & & & & & 从321国道经从江县丙妹镇后拐入883县道,这条县道贯穿整个村寨。寨子门口有个停车场,还停有不少车,包括旅游大巴。原本以为,这样的一个部落村寨,肯定是要购票入内的。可没想到,我大摇大摆地直接将小黑开进寨子也没人拦我。 & & & & 不过停车时有一幕却会让人对岜沙的印象打些折扣。当我们在寨子里较为热闹的地段停妥车辆,随处可见扛着枪的男人在路边溜达,顿感新奇。而此时,见四个岜沙男孩也晃悠在我的车边,自然拿起相机想拍下这样的特色。岜沙男孩们倒也挺配合,排成一排扛着枪任由我们拍照,心想要么他们是因岜沙人而自豪,慷慨地让游客把他们的影像带回留念。先前我就了解过,岜沙人是要参加成人礼后才有资格扛枪的,遂问男孩们,你们都参加过成人礼的?男孩们支支吾吾,我也以为他们不善交流,倒也不去理会,等拍了几张照片后,四个男孩都在嘀嘀咕咕地说些啥,仔细一听,“拍照十块,拍照十块!”原来是看到有游客想着法子找钱啊!心里顿时对这几个男孩的印象一百八十度转弯。但也不想跟孩子计较,问,“一共十块?”,“每人十块!”,这价格确实有点讹诈的感觉了,却见边上一家的男主人也在直摇头。三平精明,拿出四张一块塞给孩子,“好了好了,每人一块,走吧走吧!”男孩们还不情愿,嘴里仍唠唠叨叨“拍照十块,拍照十块!”搞得跟地摊上录好音的喇叭似的,杵了一会,见我们不理会,只得悻悻然走开。 & & & & 我好奇,问边上那家男主人,这些孩子都是干啥的啊?男主人说,都是些有失管教的孩子,放假没事干,偷了家里的枪到处找游客骗钱。果然,这样年纪的孩子,还没成年,枪也不是自己的,看来只是个别的负面现象,一下子我对岜沙的感觉又回暖不少。赶紧问正事,这里有吃饭的地方吗? & & & & 其实寨子不大,因其是枪手部落而出名,很多青壮劳动力也都已经搬出寨子,留着的也大多是靠旅游及相关产业维持生计。饭店只有一家,客栈倒是有几户人家把自家屋子空几间出来招待客人。 & & & & 虽然这里也还是生活中的部落,但已经以旅游为主业的现实,让我感到略显空洞,就像前面所说的,剩下的只是故事和表演,传统慢慢地也就变成了往事。于是,住宿体验岜沙人生活就免了,吃个饭找些当地人聊聊天也便是了。 & & & & & 饭店外面是寨子里的一片休憩场地,一些穿戴整齐的岜沙女孩聚集在这里,还有些扛枪的男人也总是在晃悠。饭店里正好有个中年岜沙男子在吃粉,咦,这人怎么这么眼熟,一时间没想起,总觉得在哪见过,不过这岜沙我可是第一回来啊,或许是眼误,先暂且不管。等菜的时候先跟他攀谈起来,他的枪靠着墙摆放着,我不懂当地的规矩,小心地问,这枪我可以拿起来看看吗?可以啊,你自己拿。原来是我想多了,还以为岜沙人视枪如命,任何外人不得触碰自己的枪呢,原来随便可以看,那我也就不客气了,哈哈。 & & & & 看他们扛枪,我却不得要领,扛在肩上就像扛了根扁担一样,经指点才知,应是抢吧向下,一手握着枪把,枪口朝上搁于肩上,这样扳机处正靠于虎口,不会因为误扣扳机而走火。 & & & & 岜沙人的枪也摸着了,满足了,饭后感觉时间也宽松,要么找地方串串门儿。还是刚才停车边上的那家,门口摆着几个新鲜的西瓜,当时炎热,正口渴着,借着西瓜既能消消暑,又能顺便在他家里瞎瞅瞅。 & & & & 一个竹匾里放着很多像粽子又不是粽子,似乎是用粽叶包着的东西,问这是什么?女主人回答了两遍我都没听懂,正这时,两个岜沙姑娘进来,正是来拿这些我没弄明白的东西。经姑娘解释后,才知道这是他们的一种点心,他们一会要去芦笙场表演,来拿这些点心用来下午充饥的。再细追问才明白,以前他们田间劳作都要走不少路,于是都会带好这种点心,以便饿的时候方便吃。这回才算明白了,我这是算跟少数名族美女搭讪吗?刚才是答疑,不算,接下去就算了。 & & & & “一回儿可以带我们去看表演吗?”这句也不算搭讪。 & & & & “可以啊!”姑娘爽快地回答。 & & & & “可以跟我们合个影吗?”这个要求过分吗? & & & & 姑娘们略带羞涩不知该怎么回答。 & & & & “请你们吃个西瓜吧,穿这么多表演够热吧”,的确,看她们的额头上都渗着汗珠。 & & & & “真的请我们吃西瓜吗?”姑娘开心地笑着。 & & & & “当然真的,老板,再帮忙挑个西瓜。” & & & & 姑娘们连忙道谢,我也不由分说,把手机交给三平,让她帮我们合影,一会儿又可到朋友圈里献宝了,哈哈。 & & & & 拍完照,其中一个姑娘还说,这么难看你也要照啊。 & & & & “很漂亮啊,怎么说难看呢?” & & & & “难看的,都没人要的。” & & & & “呃,你多大啊?还在读书吧” & & & & “十六了,不读书了。” & & & & “不读书?那做什么啊?不会这么早就谈恋爱结婚吧。” & & & & “不做什么啊,在家呆着,这里有表演就来表演,我这么难看,没人喜欢呢。” & & & & 我的天,在这里十六岁还没有男朋友是不是就会成为剩女了啊? & & & & 闲聊间,差不多表演时间也快到了,姑娘们拎起西瓜和那点心,叫我们跟着往芦笙场去。 & & & & & 芦笙场是树林子里的一片空地,绿荫围绕,气氛不错。整场表演大约要五十分钟,前面载歌载舞也并不是很看得懂,后面的一个闹姑娘和剃头仪式倒是以前了解过。这闹姑娘其实也算是岜沙人的一种传统习俗,这里恋爱自由,青年男女会一起去田间劳作,收工后会聚在一起唱歌喝酒,这个时候男人可以随便抱姑娘,一下抱几个都可以,而姑娘被抱得越多,说明这姑娘越受欢迎,是件开心的事,那姑娘一直说自己难看,没人喜欢,是不是没有男人抱她啊?咦!我是不是刚才合影的时候也搂着姑娘么,哈哈。 & & & & 剃头仪式其实就是岜沙人的成人礼,这边的男子一直传承着同一种发型,把脑袋四周的头发都一去,留下中间一撮,扎成发髻,你可以想象一下日本武士道,或者日本相扑手的发型,几乎是一样的。而用来剃头工具的不是别的,是一把割草用的弯刀,就是昨天在小黄看到人家摊子上卖的那把,乖乖,这可要有点水准啊!这个有水准的高手居然就是饭店里吃粉的中年男子,终于想起来了,网上看到过他剃头的照片,难怪这么眼熟了。 & & & & 当然,表演也离不开这枪手部落的本色,临近结束的时候男子们排成一队,数枪齐发,笑笑赶紧捂上耳朵,表演到此结束! & & & & & 表演结束姑娘们来跟我们道别,大生好感,该不该抱一下姑娘们呢?不是被男人抱很有面子的吗?算了,我还是矜持一些吧,哈哈。没得抱继续聊,问她们这样表演一场能得多少钱?十块。挺辛苦的,一个小时才十块,比肯德基打工还少了,而且还不是天天有表演,即使游客多时,一天也最多表演两场,生活啊! & & & & 不感叹生活了,别过姑娘们,我们还要继续赶路,今晚还有另一个民族——水族。 & & &&
&就是这几个男孩,看似很大方地让我们拍照
&一共四个男孩,结果……“拍照十块,拍照十块!”
&空地处有个檐廊,扎堆的岜沙姑娘,还有这一边扛枪一边打电话的汉子。
&这个就是表演中剃头的男人,借他的枪来扛扛
&岜沙村委会
&我是不是抱了这两个岜沙姑娘?左边那个就是一直跟我聊天,说自己不好看没人要的姑娘,不好看吗?
&这就是她们的点心
&岜沙人很多姓滚,很奇怪的姓氏吧。。。
&姑娘们带我们去芦笙场
&载歌载舞的场面。。。
&姑娘们跳舞很卖力哦。。。
&跟我聊天的姑娘,满头大汗
&这镰刀剃头是要有点功夫的吧。。。
&剃得还真不错。。。
&枪手部落的表演,枪还是主题。。。
&看照片才记起来,中间也鸣过一枪
&拉着观众一起载歌载舞
&表演结束还是鸣枪
&摄像机对着的男人是谁?
&还有人找他签名。。。
(未完待续……)
第四节a:黔南之怎雷水族寨(上)
& & 水族,或许你都没听说过这个民族,的确,这是一个人数较少的民族,全国大约也就三四十万水族同胞。我也是偶然间在地图上看到,黔南,有一个叫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地方。然后在三都县的资料上才发现这个原始的水族村寨——怎雷水寨。
& & 关于水族的由来,也是说法不一,有说是隋朝灭亡后隋人迁徙至此,改称水人,也有说是殷商时期便形成的一个部落种群,因为他们有着一种独特的文字,类似于殷甲骨文,他们称之为水书。
& & 水书是水族文化的一种传承,但是这种文字在长久的年代里都不用于生活之中,而是用于巫术。在我的理解中,他们的水书可能是一部水族的“圣经”,或者是咒语集之类的东西,虽然现在水族人中也鲜有人懂,但在不同地方的水族聚居地中都流传着这样的水书。我们去的那户水族人家也保存有水书,只是当时也不懂,没去借来一窥,或许还能投缘,学成巫术一二,哈哈。
& & 回过头来,话说昨日别过岜沙姑娘,仍沿着穿过岜沙苗寨的县道883一路而行,返到国道321,之后一百多公里贴着都柳江走,从下午三点半出发,一直走到晚上八点半,吃饭、住宿全无着落。
& & 抵达都江镇后离开国道,驶上夜幕下的、肚肠般的盘山公路,不知绕过多少个弯,爬升了多少米,终于见到了几处灯光,一看,是怎雷村委会,但这里除了两三栋房子外,没见到有什么寨子啊。村委会这边是个三岔路口,直行是继续向上,黑漆漆的,看不见路那边有什么,右拐向下,看似前方还有几盏灯光,初步判断该右拐。走了几十米,灯光处原来是一座学校,但除了学校好像也没什么其他的了。不确定路,不敢乱走,回到村委会边上叩门问路,告知继续向上走几百米就到寨子了。
& & 直到见到寨门,前面还是漆黑一片,不过刚好一群当地族人出来送客,算是见了点人气。车开进寨门,道路在一个看似废弃的较大木建筑处向右延伸,车头拐过去后才发现,前方不再有可以行车的路了。正此时,一中年男子打着手电走来,赶忙下车,求问这里有无住宿。
& & 男子大约五十开外,面相很善,看打扮不像是干农活的。得知我们是外地来投宿的,出乎我们意料地热情。
& & “你们这是巧了,遇着我算是找对人了。”男子爽朗地笑着,“走,把车停好,我带你们去。”
& & 经他指引,我们就把车停靠在那个木建筑边上,直到第二天来取车我都没搞明白这个木建筑到底是派啥用场的,戏台不像戏台,难道是个烂尾房?也不多问,后备箱里拿好行李,打起电筒,便跟着男子往里走。
& & 天太黑,手电的光也只能照到近处的路面,只看到路面是石头铺的,一米来宽,并且一直有台阶高高低低,而路的一边是房子,另一边什么都看不见,不知是河流呢还是农田,不去理会,走在笑笑后面,紧跟着往前。
& & 看不清地形,就跟着走一两百米,来到一户人家,大门敞开。男子跟主人打招呼,可惜我们啥都没听懂,不过意思大概就是,“给你介绍来几个朋友,今晚住你家。”主人热情地将我们请进屋,屋里还有个串门的汉子,正一起看电视。既然来到老乡家里,我也就不需拘谨,发上香烟,请主人家给我们弄点饭菜,然后坐下,几个男人一起抽烟聊天。
& & 原来,那偶遇的中年男子是当地一位老教师,他说找对人了是指他的汉语说得比较好,且教师的身份在当地也颇有人缘。确实,除了跟他沟通无障碍外,跟其他人对话基本都要说上几遍才能勉强听懂,而女主人的汉语更是差,基本上需要有人翻译。
& & 三个男人坐着聊天,男主人在张罗着饭菜,女主人一会起来扫扫地,一会坐在那里看我们聊天。笑笑和豆豆坐在那个20寸左右的老式彩电前看电视,三平和荷姐在探寻今晚如何洗澡的问题。
& & 说起洗澡,这一路就今晚这个澡洗得最记忆深刻了,洗澡的地方在屋子外面,石阶往下走搭了一个小间,小间的顶跟门口的地面是平的,就像走到一个地洞里一般。木门上挂着一些蜘蛛网,里面还挺深,还有两道墙将小间隔成三个区域,除了进门处有一灯头外,里面再无光亮。好不容易找到灯头的开关,照亮门口第一个区域,一个狭小的算是淋浴间,这还算好,再往里看,第一道墙里面黑洞洞的,拿电筒一照,居然躺着四头大肥猪,好吧,与猪共浴。再往前,第二道墙后面是个厕所,一个蹲的地方,还有一条小便的沟。
& & 这就是地洞般的厕所猪圈淋浴房,是整个寨子里条件最好的卫浴设施。你不信吗?我是相信的!十年前县里和镇上为了发展水族村寨的旅游,特别想开发这个原始的怎雷寨,于是派人去外面学习,包括学习接待。而我们住的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就是曾被派到凯里学习接待客人的,然后在自己家里弄出两个房间,弄了这么个地洞卫浴。你想想,没去学习的人家会弄这么个淋浴房吗?就好比我们三四十年前的农村,有见过这么齐全的卫浴设施吗?
& & 当然,笑笑洗澡前,我再三地给她打预防针,这里洗澡的条件不太好哦,你要克服一下!笑笑开始还不以为然,虽然怕脏,但打过预防针,心里多少也有点底,跟我一起进去,开始看到淋浴还没觉得什么,只是稍微脏一点,再看到那几头猪和上厕所的地方,笑笑呆了几秒,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而笑笑的反应,我也是有心理准备的,陪着她,等她洗完自己回屋子,才算松口气,然后自己洗洗。
& & 荷姐、三平和豆豆吃饭前先把澡给洗了,我是在那边聊天等吃饭。男主人给我们做的菜估计也是学习接待的时候学来的,一个青椒炒牛肉,分两盘,一个苦瓜炒猪肉,分两盘,再一盘豆腐汤,挺简单,但我们也吃得挺可口。而我们吃的时候,那个老教师和男主人在边上另一个桌子上架个炉子在炒着什么,炒完就直接在锅前酌着土酿的烧酒,对饮起来。我端着饭碗去瞅瞅,原来就半锅猪肉。见我过来,他两拉我坐下,非要给我也倒上烧酒,我虽不能酒,但碍于这份热情,也就喝了两口。就着烧酒,他们叫我夹锅里的肉尝尝,能不能吃得惯。就猪肉,切成片,不放油,少量的盐,还别说,很香!主人家是怕我们吃不惯这样的肉,所以也没给我们上,而他们这样炒一锅肉一般是用来待客的,今天的这锅肉待的客自然是那位老教师了。
& & 老教师见我喝了两口酒不再动杯子,笑着对我说,他这已经是今晚喝的第三顿酒了,在家吃饭喝一顿,刚才见到我们前是在侄子家喝了第二顿准备去学校看看的,现在遇到我们又来这家喝第三顿酒了,我却才喝两口就不动了,酒量有大小嘛!串门,喝酒,多淳朴的地方啊,哪怕主人家吃过饭了,有串门的,来!继续喝酒!
& & 洗完澡也十一点多了,还不知道楼上的住处会是怎样。我跟笑笑分到的是一个杂物间一样的房间,只记得里面堆了很多东西,桌子上、墙上、地上。一个铺着床单褥子的木板床,床上还挂和一顶我们这边三十年前才找得到的棉帐。记得那一天苏州高温快到40度了,而在这里,睡觉还是要盖被子的。
& & 在房间里,笑笑说她不敢看其他东西,怕看到觉得脏,就看着床觉得也太简陋了,而当我跟笑笑一起躺在床上,看着白色的帐子、昏暗的灯光,以及四周的木板墙,问她,“有没有觉得这样的场景跟《爸爸去哪儿》里挺像的呀?”,笑笑四处一打量,还真挺像的,于是,和我一起开心地在床上闹着,笑着……
这一节的照片全是手机拍的,且都是光线很差的地方,大家就勉强看看吧,抱歉了!
&路上侗族人在卖西瓜,看着眼馋,非得买上两个
&经过G321国道1000公里处,留个纪念
&通往寨子那肠子般的山路
&几个男人聊天,这是男主人还没开始做饭
&女主人在边上看我们聊天
&这是“地洞”里的厕所
&厕所和淋浴房中间是猪圈
&这是寨子里最高大上的淋浴房
&这户人家的门口
&这个小桌子放着炉子,一会老教师和男主人在这里吃肉
&在西南,黄瓜是这样子的
&我们的菜终于上齐了。。。
&跟他们吃肉,我也咪了两口酒
其实,这个床睡着还是挺舒服的&
&跟笑笑在床上闹着,嘻嘻哈哈。。。
第四节b:黔南之怎雷水族寨(下)
& & & & 其实,像这样子住在老乡家里,会有一种上朋友家做客的感觉,虽然从素不相识开始也就短短的几个小时,但在同一屋檐下的生活,仿佛相互间已经很亲近。这样的感觉不止在今天这个水族老乡家里才有,之后的很多次借宿,都能产生这样的感受,一种很温馨的感觉,虽然居住的条件都很艰苦,但这并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情感。
& & & & 清早醒来,望见的还是那顶白色的棉纱帷帐,以及杂乱的木墙屋子,似乎经过了一次穿越,穿越到我孩提时的那个年代,跟着父母去农村的外婆家做客。
打开木门,外面的雾气很大,当时没查一下那里的海拔,应是大山深处,终有云雾缭绕。
& & & & 此时的男主人已经下地里割草,我们住在楼上,房间外的围栏处远远可以望见,招手向他问好。而楼下的女主人已经在等着我们早饭,拖起笑笑,在门口竖着的一根水龙头边洗漱。
& & & & 这边没有稀饭馒头,更没有豆浆油条,所谓的早饭,就是昨晚吃剩的菜,以及锅里昨晚的饭,女主人没了主意,不知道该让我们吃什么,还是我自己动手,把昨晚的牛肉跟饭炒在一起,两个孩子大呼好吃!
& & & & 八点多,飘在寨子上的云雾仍未散去,此时,村里来了一伙人,终于见到村子来了不穿民族服装的女人。他们径直走到我们住的这家门外,就在我们昨晚洗澡的那个地洞浴室的顶上,铺开场地,原来是镇上送医下乡,来给老乡们体检的。
男主人不在家,我正愁不知道出门该去哪里走走,与女主人又是沟通不畅,好在来了这帮医生,权且可以当翻译。而跑来体检的一些水族妇女,虽无法沟通,但通过翻译还是可以问问去处的。
& & & & 穿过寨子有一条小路,从那里可以一直通到山顶,在那边有一个观景台,可以俯视整个村寨,以及一片碧绿的梯田。问清路线,晃悠着过去,顺便还可找寻一下昨晚老教师告诉我们的寨子里现存的八栋古屋。经老教师的指点,我们初略明白了关于村寨里的建筑,其实现在大多木房都是侗族式样,包括我们住的这家,而真正的水族老屋,现存寨子里的只有八处,主人家的哥哥就住着一栋,那是用粗壮的原木托起的房子,底层可见那些柱子,通过屋外的一个木楼梯到二楼才是居住空间。
& & & & 我们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找到一处水族老屋。沿着昨晚摸黑过来的石板路,终于看清,路的另一侧是梯田。现在我们可以分辨,经过的这些房子都是侗式木楼。直到在寨子的另一侧,靠近上山顶的小道处,看到四四方方的一栋大木屋,屋外是一个木楼梯,楼梯边可以看见底层的空间,黑洞洞的,但一眼就能发现那些支撑着整个房子的数根巨木。原来,这个底楼是住牲口的,而边上还有一个小间,居然还有一口老旧的寿木。第一张任务卡,完成!
& & & & 既然找到水族老屋,当然想进去瞧瞧里面的模样。不把自己当外人,径自登上木梯,闯进敞开着的屋子。
& & & & 里面好热闹,一群老乡聚在一起,聊天的聊天,炒菜的炒菜。原来这户人家嫁到外地的女儿回娘家,亲亲眷眷的都聚了过来,像过节一般。两个女人在地上一个土坑里架着锅炒肉,这就是她们唯一的菜,跟昨晚主人家和老教师对酌时炒的肉一样。而这个架着锅的土坑我觉得挺有意思,一个纯木结构的房子,二楼也是木质地板,居然能弄出一个土坑,土坑里面还烧着柴火,这样的方式应该跟屋子的年纪相仿,烧了两百多年吧。
& & & & 我们能看到的就这二楼的厅,大概能有四十多个平米吧,包含了厨房、客厅、餐厅、起居等多种功能。东西两边有两个门,但这两个门不是用来进出的,没有联通外面任何的路,而是用来采光,与其叫它门,更确切的应该是两扇落地窗。只是窗上没有玻璃,也没有窗格,直接敞开于外面的空间。
对我们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反过来,对他们来说,我们这些外乡客也是新奇的,一路上我们大多走的不是旅游线路,当地老乡也很难见到外地人,估计就像过去我们见到外国人一样,而我们受到的,都是热情、友善,这些也是我们一路最大的收获之一。
& & & & 就像笑笑看到有个花瓶里插着几根漂亮的羽毛,很是喜欢,这是主人家以前打到的一只锦鸡的羽毛,现在锦鸡也没这么容易打到,但是他还是慷慨从花瓶里拔下一根,送给笑笑。得知我们想上山顶看风景,主人还特地给我们看他在山顶上拍的照片,详细地告诉我们该怎么上去。感谢这些友好的老乡。
& & & & 不便过多打扰,告辞上山。而我却在下山的时候,再一次地打扰他们,甚至是打扰他们的聚餐,只是为了想拍一段老屋的视频。谁知好客的水人一个劲地要留我跟他们一起吃饭,只有一再地道谢、推辞,不知他们是否会因此而不高兴,那我就真的罪过了。
& & & & 山路很陡,路面因湿气重而变得很滑,小心翼翼地登山。虽没有太高,但爬到顶上的时候,还是气喘地厉害,疏于锻炼的结果啊!
观景台,这个应是当时为了开发旅游而修的,位置确实好,整个寨子一览无遗,几乎可以看清每一栋房子。一片线条分明的梯田分隔了上寨和中寨,下寨可能是昨晚小学再下面还有一些人家吧。这么一个深山里的寨子,说它是世外桃源也实不为过。
& & & & 看完景,也该跟这个热情淳朴的寨子说再见了,我们的路还很远,但我会记住这个寨子的,我也会记住这些好客的水族老乡,再见了,怎雷水寨。
&这个看似腐朽的木头,是一副寿木
&粗大的柱子
&热闹的水族人家
&切肉炒肉,水族聚餐
&水族妇女和孩子
&就是这个水族老屋的木楼梯
&爬到山顶上去看怎雷村全景
&这是我们住的屋子,那个小平顶放就是那个地洞猪圈卫生间。。。
&俯瞰怎雷全景
&再见,热情好客的怎雷水寨。。。
第五节:黄果树之布依石头寨
& & & & 这一节的题目用黄果树那是因为黄果树太出名了,或许几乎可以成为贵州旅游的代名词。黄果树目前还只是个镇,而黄果树镇所属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可能不少没去过的朋友并不知道,甚至镇宁县所属的安顺市也没听说过。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安顺市直接就改名为黄果树市了,这样的例子在国内也并非罕见。好了,闲话不说。
& & & & 昨天说到我们告别了怎雷水寨,继续上路,沿着摸黑走过的山路,又回到321国道边的都江镇。别看这都江小镇,却是一座历史古城,早在唐代这里可是州府所在地,下面还管了五个县呢。后来这里成为苗族统领区域,又行土司制,直到清代才又被清军进剿,又受中原统治,还修建了城墙,历经近三百年的数座城门至今仍完好地伫立在老城的四周。
& & & & 都江镇本没在我计划的视线内,因途经而与当地人略作了解,也没细细地逛览古城,只是找到最近的北城门入城窥探一二。古城根本没有做旅游开发,城墙里面旧屋新居交错并存,虽失了古味,但却是生活中的一座城,个人觉得众多所谓的古城没必要一个劲地去追求那种古味,凡生活的城,必经其历史变迁,岁月淘过的痕迹才是古城的真实所在,拆除新居,再复古重建,那建出来的已经不是古城,而是历史断了层的公园而已,你说是吗?
& & & & 哈,不谈古城,还是谈谈吃吧,没在怎雷村吃上水族老乡盛情邀请的炒肉,在这里随便找家小饭店也能尝尝当地水族的特色,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个水族姑娘给我们推荐的酸汤和一个肉末玉米粒。酸汤是用瓜尖、笋、西红柿配以当地特调的一种醋做成的汤,非常开胃爽口;肉末玉米原料很简单,但那个味道却非常鲜美,好像也放了那种特调的醋,只可惜没把那种醋的调法偷学回来,光肉末和玉米我想我做不出那个味道了。
据说爱旅行的人基本都是吃货,一点不假,从都江出来,经三都县上高速,高速前有个地方叫交梨乡,这里特产的可不是梨,而是山地葡萄,当地自称为中国水晶葡萄之乡。确实,漫山遍野的葡萄架,沿路很多葡萄摊,吃货们难免受不了诱惑,将车停在了一个漂亮的水族葡萄女的摊位前。葡萄的甜美我就不在这里用赘词形容了,只有亲临试过才知道。
& & & & 这一节是聊布依族石头寨的,我却一直把思绪停留在水族,或许因为对水族有那么一份留恋吧,也或许是因为相比下石头寨让我觉得空洞了些……
& & & & 从高速一直到黄果树用了将近四个小时,七点前抵达出口天色还亮堂,就在高速驶入出口匝道前远远可望见一条小河包围这的一个小土坡,土坡上面清晰可见高低错落布满了的石屋民居,可惜高速上不能停车,否则这里应是远观石头寨的最佳位置。
来到黄果树,这里所有的一切似乎都用来迎合旅游,包括这个石头寨,应该也成为了黄果树旅游线路中民族特色游的重要一点。而这样的感觉我并不喜欢,倒不是批评旅游,而是目前中国旅游的开发模式是将所有的一切变成一个能迅速盈利的公园而已,特别是对古物的修饰上,就好比给一个成年人穿上围裙叼上奶嘴,去品味它婴儿时的感觉。而对于一些壮美的自然景观,往往会去加上一些不伦不类的游乐项目,为了更好地去体现那一张昂贵的门票的价值。呜呼,哪怕是那片在人们心中视为净土的西藏,也已经开始慢慢地被沦陷,包括自然,包括沿途居民的内心……
& & & & 初进石头寨,倒也没人收我们门票,或许是我们到达的时间已经是非营业时段了吧。车子可以直接开进写有“石头寨”三字的圆形石门,一条不长的水泥路,两边新修起不少店面,或许当地有规定,新建的房屋虽不是石头垒砌,但都得用石材贴墙面,可能就是为了更好地映衬这石头寨的名号吧。光这第一感觉,便打消了投宿石头寨的念头。
& & & & 不过,话说回来,寨子里那些老的石屋还是别具特色的,巨石凿为阶,石块垒成墙,石片当做瓦,远远望去,那种自然的肌理效果很是别致,比起在丽水缙云看的那个石头村又有另外一种风味,只是相比那原始淳味,缙云的石头村受推荐指数会略高一筹。
& & & & 石头房子并不是布依族的固有民居,而是当地布依族的特色,仅属于这个村寨,而布依族的蜡染、色织等等却是颇为精妙。我们在离开寨子前看到有位布依妇女半掩着门在那边织布,正是那种复杂的色织,织品五彩斑斓,大多是用于民族服装的边饰。顿觉兴趣,推门进去以求细看,那布依妇女也挺热情,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跟我们介绍那些织品的用途,只是天已黑去,不便与她再胡侃下去,最终向她购买两小块织品,权当来过这个布依村寨的纪念。
& & & & 离开寨子的时候将近八点,除了放弃在此住宿外,连晚餐也一并放弃了。驱车向前面的黄果树大道驶去,这里灯火辉煌,看似非常热闹,心想就在这里找个饭店填肚子也罢,但一到那条排满餐馆的马路后,一路的招停揽客,让我又把这个念头也再度放弃了,手机再一查黄果树的住宿,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夏季阿尔山的状况,惊人地雷同,哎,旅游业啊,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那!
& & & & 放弃食宿,驶离这片著名的景区,于是,今晚何去何从,又成了一个未知数。
&这就是都江古城的北城门
&从城门外朝里看
&从城门里朝外看
&被绿色包围的古城
&群山环抱的古城
&小饭店里水族妇女在聊天
&这个就是酸汤,当地特色
&这个肉末玉米非常美味,我做不出这个味道,因是加了一种他们的特制醋
&漫山遍野的水晶葡萄
&葡萄美女(水族)
&交梨乡,中国水晶葡萄之乡
&高速上居然有这么漂亮的隧道口
&抵达黄果树出口
&这就是石头寨圆形的石门,总感觉有点不协调啊
这就是石头寨下面的那条路,两边建起了店面。。。
布依族大妈在聊天
&一块巨石上凿出来的台阶
&石块垒墙,石片作瓦
&这样的页岩石片做瓦很合适,不过哪来那么多厚薄均匀的页岩啊。。。
&挺有味道的石屋
&这个石拱门只剩下一扇门,不知当时是作何用的。。。
&看,石屋顶上那肌理效果,挺不错的。。
&经典的石屋。。。
&色织的织品,挺好看,挺民族风滴。。。
第六节:深夜之潜入云南
& & & & 天黑,饥肠辘辘,豆豆早已在一旁抱怨,却仍不知何处才能填饱肚子。行驶在空旷的G60高速上,不时地在手机地图上查看下一个县城。八点半、九点、九点半,孩子们饿着肚子睡去,高速两边仍然是漆黑一片。
& & & & 晴隆县,就这里了!虽然高速下去还要拐一小段路,但时间马上就朝着十点奔去,又虽然不知晴隆为何处,但毕竟是县城,想必吃住总应无虞,更何况,晴隆,这名字听上去也挺雅的。
& & & & 高速下来仍看不到县城的灯火,沿着蜿蜒的水泥路前行,丝毫看不见两旁的风景,只有车灯照亮那几十米的光亮。蛇行了数里后,突见左前方,不对,应该说是左前上方,一片灯光,层层叠叠,夜幕下疑为空中楼阁。此时,我居然无厘头地想到宫崎骏的那部动画片《千与千寻》。
& & & & 进县城的路是一条坡度很大的山路,虽不知晴隆山究竟有多高,但这县城至少是挂在半山腰的。而在盘山路的两旁,县城民居开始越来越集中,这便是刚才见到的灯火。转过两个上坡弯道,终于看到这城里的车流、霓虹灯、交通灯以及各种商店饭馆。但路仍然是坡道,说什么重庆是山城、青岛的路高高低低,跟山上的县城比比,那都不算啥!
& & & & 县城里路很窄,我们摸索着寻找吃饭的地方,从抗战路开始顺时针绕着,虽路过几家饭店,但感觉不够特色来满足久饿的肚子,于是,一再地路过。拐入东街,车更多,路更挤,却依然没看到什么特色美食。
& & & & 一家牛肉馆,不错,一问,人家要打烊了,看看时间,已过了十点。再往前走,灯光变得暗淡,原路折返。又回到抗战路起始的地方,看着几家饭馆都正在熄灯关门。驾着车子就像扫雷一样,一路又扫到东街,手机地图上发现安娜路上有几家饭店,且路口还有烧烤拍档,感觉很是热闹。可是,安娜路是单行道,我这个方向不得入内,从抗战路逆时针走?于是,再次返回。郁闷的是,起始点顺时针的路还是单行道,依然禁止通行。究竟怎样才能走到安娜路,一个巨大的问号!
& & & & 从抗战路到东街,来来回回走了不知多少趟,罢了罢了,只要有没打烊的餐饮店就吃吧!十点一刻,终于带着睡梦中的孩子们坐到饭桌前。其实,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什么都会成为特色,就像我们坐下的这个饭店,用老汤烫着各种熟菜,虽然我忘记这种类似麻辣烫的吃法叫什么名字,但对于我们外乡人也便是特色。有的时候真的不必为了特色而寻寻觅觅,或许在这寻觅的过程中,很多特色也就这么错过了。
& & & & 而此时,该寻觅的是住处。虽是不大的一个县城,但一路上旅馆客房很多,一直就没担心住的问题。可是(总有这么多的可是),从挑挑拣拣地问,到挨家挨户地问,答案居然是惊人地一致,“今晚房满!”甚至连酒店的保安都略表诧异地回答我们,“今晚太奇怪了,以前少见有这么爆满的。”哎,这又唱的是哪一出啊?
& & & & 遇到问题,脑子迅速运转,搜索着各种解决方案,继续在县城里搜寻、搜寻沿途的其他城镇、找个合适的地方车内打发一晚、连夜赶路直接向下一个目的地……
& & & & 以上方案,除了第一个外,其余都要继续上路,而这第一个方案显然极有可能白费时间,一分钟思考,决定,上车!离开晴隆县!此时已经超过晚上十一点半。
& & & & 高速上,车内只剩下音乐声,以及我偶尔哼两句的声音。神奇的是,越夜的我,越发的精神。高速一路上坡,虽看不清两侧,但发动机清晰地告诉我,上坡,一直在上坡。2.0排量的车总是吃亏,在这长时间的上坡路上,转速超过3500,速度却还不到100。手机里的测海拔软件,1600米、1700米、1900米……数字也不断地抬升。
& & & & 凌晨1:54,过胜境关收费站,云南,我们来啦!迎接我们的,是一场大雨。
& & & & 一个小时后,小海子服务区,安静地将车熄火,安静地在驾驶位打个盹。
& & & & 又差不多一个小时,悄悄地发动小黑,重新上路,而前方已经是曲靖市区。
& & & & 凌晨4:26,G60曲靖收费站,离开高速进入曲靖市区,但曲靖,我们只是几分钟的、黑夜下的邂逅,马上转到G78收费站,曲靖,再会!
& & & & 离开高速的时候天已全亮,S204省道,期望云南的省道不会像贵州走过的那么烂,但是,事与愿违,小黑脚下的是一段雨后的弹坑路。此时车上的人员已全被这烂路颠醒,饥饿感再次来临。但是,一路上只有庄稼,即便经过村庄也没找到一家早餐店,看来这一顿早餐只能是干粮充饥了。
& & & & 路边是成片的玉米地,给我的感觉像是夏天的东北。当然,除了玉米外,还有成片的烟叶,这是我们以前所未曾见过的。孩子们一夜未下车了,就在这雨后的清晨,在这云南的土地上,呼吸一下烟草地里散发的清新空气,活动活动经骨,喊一声:早安,云南!而这一天,就在这烟草地边,起床,刷牙!
&这种吃法叫什么来着,想不起来了
&选各种熟菜,混在一起,放入那个老汤里再煮。。。
&进入云南,领云南的卡跟收贵州的卡不在同一个地点。。。
&小海子服务区打个盹。。。
&曲靖收费站,离开G60
&G78上的曲靖收费站
&西桥服务区离开G78
&迎接我们的是一段弹坑路。。。不过,这真的不算什么。。。
&这才是真正的烟花啊。。。
&还有玉米田
&“起床”,刷牙。。。。
第七节:红河州之城子彝族村
& & & & 从昨晚晴隆县开始的那一路奔走还没结束,早晨在那片烟草地旁洗漱后,继续朝着我们在云南的第一个目的地行进。
& & & & 泸西县,可能大家也不太了解这个地方,不过去年有个八零后女县长的新闻不知听说过没,对,就是这个泸西县的女县长,30岁,八零后,彝族。又扯远了,这年轻女县长与我们的行程毫无关系。我们要找的只是一个古老的彝族村落,以及,一顿可口的午餐。
& & & & 泸西县郊外,这里应是红河与文山两州的交界处,见一名为“文红”的饭店,大概就是以两个州的名称首字来命名的吧。没了解过当地的特色美食,但看到柜子里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蘑菇顿感新鲜。牛肝菌40一份,青苔菇30一份,不知价格是否公道,只是老板说泸西找不到比这更便宜的。还让我感到新鲜的是这里上的饭,饭有三种,除了大米饭外还有两种粉末状的,他们也称作为饭,看着很诱人,吃起来却实在不习惯。
再一个新鲜的是老板抽的那些个水烟筒,虽然以前也见过人抽水烟,但在这烟草的产地感觉不一样,老板抽的是一个金属的烟筒,边上还摆了三四个不同材质的,没弄明白需要这么多烟筒做什么。再说这抽水烟,特地叫老板示范给我们看,一小撮烟丝塞在烟筒一侧的小孔上,点上火,呼噜噜……一口没了,没想到这抽水烟这么费烟啊,
& & & & 好多新鲜的,其实旅行的路上到处都是新鲜的,用心去看,用这些新鲜去填充自己的内心,让那些陈年烂谷子的破事在心里无容身之地,日子也就会过的越来越好吧。旅行为什么?就为了多看一些我们这个世界,其实活着也不就是为了去看去感受这个世界吗?世界太大,我们能看的并不多,那就尽可能地多走走吧。爱旅行,爱生活!
& & & & 今天算是比较早,到达城子古村才一点钟,可这是用一夜不睡换来的,难得的是,没感觉累,这不是咱还年轻嘛,哈哈,至少心是年轻的!
& & & & 城子村分为两个区域,分别建在相对的两个小山坡上,中间隔着一个新建的小学,以及一大片绿油油的庄稼。面对着小学的那一部分,有老的土掌房也有部分新建的砖房,我们的车可以直接从下面的一条水泥路穿过这片村落;而背对着小学的,则是被保护起来的景区了,里面所有的土掌房虽然都住着村民,但这里不允许任何一家拆除或是改建这些老房子。以至于跟里面一个村民聊天的时候,他一个劲地向我们抱怨,抱怨这个政策,说村里有点钱的都去外面盖新房子了,他家没钱,没法到外面去盖房子,但这里的房子又不准动,下场大雨什么的还会漏水,很是烦恼。
& & & & 保护这样的文物建筑当然是必须的,但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也是该适时跟进的,总不能让老百姓一直过着原始的生活吧,这就需要更多、更巧妙的智慧,让这些生活中的文物,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让当代的技术,融入到古老的建筑,那样,文物才能进一步沉淀,若干年后,包含着这个年代的元素,我想,那样才能更持久地散发出历史的光芒。
& & & & 当然,我们现在买票进去看的还是生活中的古村,只是,这里的生活似乎还没进入我们的二十一世纪而已。其实他们的屋子很宽大,从人均居住面积来比较,这里要比大多数城市人条件要好。他们的屋子层层叠叠,彼此相连。从这个房间的楼顶可以走到另一个房间,从这家人家的屋后,可以跨到另一户人家。古代山区应势而建的房子确实巧妙,他们不需要规划局,却能让整个村落井井有条,且科学合理。反观现在,或许是科技的进步,文明的提升,人类群体协作的本领退化了吧,城里建小区有规划上管就别说了,村里建个房子只要村建办能盖上章,估计没人会考虑建了后对整个村落的影响吧,甚至还琢磨着怎么建得比人家高一些。不过,现在的村子,估计只要你离家二十年后,就不会再认得了,而那些精妙的古村,要是古人穿越两百年过来,可能还认得出哪家是哪家的。
& & & & 村子里逛了很久,这是我们这一程里第一个收费景区,貌似想逛出本来。其实这三十天的旅行,我们一共就进了六次收费景区,我更想看的,还是路边的、生活中的风景,原生态的,才是最美妙的。当然,这里虽然收费,但至少也是生活中的,村里里随时可见马匹、水牛和羊群,还有说着土话的少数民族老乡,只是,这个彝族村落里住的不只是彝人,这里还有少些苗族人和布依族人,而他们交流的语言是一样的。
正在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偶然发现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坐在自家门口,边上摆着一筐梨子,梨是出售的,小姑娘在这里看着摊子的同时,手里还拿着书本在看书,看的不是小说漫画,而是关于如何写好作文的书,而现在,正是暑假期间。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这也是我在路上希望笑笑学习的地方。
& & & & 今天是我们行程的第五天,也是进入云南的第一天,短短五天,我却感觉走了很久,细数一下,已经走过五个少数民族,也体验了不少以前没有体验过的东西,对,这就是我的旅行,而现在离开城子古村,我们将一直跑到越南边境,接下来的,就留待明天再说吧。
&两个是牛肝菌,一个是青苔菇
&这三种饭,除了白米饭外,另两种叫什么?
&一小撮烟丝,呼噜噜一口就没了
&城子古村的路不怎么好找,导航上都不准确,只有看路牌了
&终于看到城子古村欢迎我了。。。
&生活中的城子古村
&牵着马匹的女孩。。。
&古旧的村落也有着一抹鲜艳。。。
&又见一个羊群。。。
&人家的屋顶,也可以是孩子们的舞台。。。
&屋顶上还有这样的雕刻物,可惜都曾破坏过了。。
&一个老爸带着孩子爬上自家屋顶上玩。。。
&房顶上发现来自阿凡达星球的蘑菇。。。
&隔着田野对面那部分的村落。。。
&生活中的城子村。。。
&夯实的土砖垒成墙,底部是石块。。。
&从村子顶部的灵威寺俯视。。。
&灵威寺前一抹红。。。
&一边卖梨子,一边读书的女孩。。。。
第八节:红河州之蒙自米线及越南边境
& & & & 自从《爸爸去哪儿》播出过普者黑后,笑笑一直想让我带她去那看看,做路书的时候也纠结过这里的线路,从城子古村到普者黑虽然路不算远,本打算路过看看情况再定,但从普者黑到河口总感觉走哪条路都绕,再则普者黑区域颇大,经“爸爸”炒作之后名气倍增,心里总有想避让的感觉,又则城子出来已近四点,若去普者黑路过看看就得住下,浪费一天。于是,决定放弃普者黑,直接经蒙自往河口赶去。
& & &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了开长途时在车上抽烟,或许是打发无聊,又或许是防止犯困。为了这个,笑笑已经规劝了我一年多,只是长途驾驶总是难以改掉。这次路上跟笑笑商量好,每抽一根必须跟她请示,同意后才可抽,当然,笑笑也说了,只要申请,都会同意的,哈哈。不过,抽烟确实不是什么好习惯,然而,戒烟难永远都会是继续抽烟的借口,要么慢慢地少抽一些,抽淡一些的吧。
& & & & 红双喜不错,据说比较淡,上海人爱抽。这里说红双喜可不是给烟草做广告,而是城子村出来后的路上看到一片红双喜的烟草基地。大片的烟草地,恰好映着翻滚的云朵,有一种天堂般的意境,只不过,这里是烟草的天堂。
& & & & 烟草,在当地人看来,可能是最平常不过的地头作物了,但在我们眼里,也可以是一道风景。是的,风景在路上,一路上不知名的山山水水,在我心里都是美好的风景,我和笑笑的约定依然生效,只要她看到路上有足以引诱我停车照相的美景,那就可以得到一个指标,指标可以买她想要的东西,这个交换丫头喜欢,能让她用心去发现路上的美,我更欢喜。
& & & & 不多啰嗦,继续赶路,翻滚的云最终化成了雨,而我们正好从一个叫“雨洒”的地方,上了高速,一节超短距离的高速,从起点到终点仅用了19分钟,而出口处叫“羊街”,笑笑一路记住了好几个地名,包括这个“羊街”,后面路上居然还有“猫街”、“牛街”,很怪异的地名,只是没去探探这些名字的来历,有点可惜。
& & & & 八点来钟抵达红河州的州府蒙自市,或许是一路都走得偏僻,到了蒙自,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豪华、宏大、时尚的都市味,丝毫没有前面经过的乡村县城的泥土气息了,不过先说明,这只是第一印象。
& & & & 晚点的晚饭自然想去找一家米线店吃吃原产地的蒙自米线,我最喜欢苏州观前街附近的一家蒙自米线店,吃了十几年,每每馋虫钩起,还会特地开车过去吃上一碗,现在到了蒙自,尝尝这里的米线可能是我的唯一目的了。
& & & & 但是,请把这个但是的语气再加重一些,但是,从豪华的都市门面穿梭到百姓生活的街巷,一种杂乱的感觉马上恢复到眼前,与以往的县城无异。并且,在蒙自市找一家米线店并不容易,好不容易找到的一家却告诉我们八点半打烊了。最终问到,在蒙自有一家豪华的米线店,米线可以卖到一百多一碗,但这个时间,也已经关门。
& & & & 虽然最终我们还是在蒙自吃到了米线,但这是路边摊的米线,连做法也不是蒙自特色,不过是一碗汤米线罢了。蒙自米线计划,以失败告终!
& & & & 还有更失败的!穿街走巷后居然找不到来时的路,于是按照手机地图上一条可以插到高速口的近路行进,但是,请再加强这个但是的语气,这条路居然比清晨进入云南的路更破,如果说那条路被炮弹轰过的话,那现在这条路肯定是被空袭时地毯式轰炸过的,这个时候再联想起进城时那个豪华都市的感觉,所谓的发展不平衡,这算是一个典型案例了吧,比起在黔东南那些县城两头好、其余破的国省道更为典型。当然,只是当时个人的感觉,无意诋毁一座城,毕竟我还深爱着苏州那碗蒙自米线。
& & & & 略带忧伤地离开这座城,一条笔直的高速通向我们行程的第一个边境,河口县,中越边境。
& & & & 高速终点前,路标总是指向越南,就像在珠海,总是有路标指向澳门一样,但这次指的是国外。从蒙自到河口的高速有一个岔口直接连通越南的高速,应是可以从这里直接进入越南,而我们没有越南的计划,沿路直行下了高速去到河口,而不是河内。
& & & & 已是晚上十一点多,河口以及河对面的越南老街市都显得静悄悄的,沿着界河边的马路择地投宿,国门也正在这条路的尽头。
& & & & 住的酒店特地找临河的,房间特地让他们开顶楼的,这样,笑笑的脚步虽没踏出国门,但她的目光已经到达第四个国家啦。一切都很好,只是笑笑发现房间里很多蟑螂,虽然小丫头怕蟑螂,但是,这一晚还是伴着小强入眠了。
&地里种着这种花,大片大片的,这叫什么来着?
&烟草的天堂
&路上都是风景,高处远眺,那美景我无法用相机原本地记录下来。。。
&红双喜烟草基地
&这些羊是吃烟草长大的吗?
&从雨洒上高速,正好雨点洒下来
&羊街,有趣的地名,之后还有猫街,牛街。。。。
&在蒙自吃了一碗再普通不过的汤米线。。。。囧。。。
&一块看不懂的路牌
&越南到了。。。
&还是越南,越南。。。
&下了高速,这是中越高速口岸,明天天亮再拍一张。。。
&酒店的窗外,上半部分的灯光是越南的路灯以及对岸酒店的灯光。。。
&房间里,伴着小强入眠。。。
第九节:红河州之越南边境
& & & & 自从昨天进入云南,海拔越过两千后,到这越南边境,海拔又降至一百以下,当然,这样千多米的海拔升降之后也习以为常,只是以后的数千米升降很少再能低过一千了,或许这河口是云南地势最低的地方了吧。
& & & & 清晨,窗外,娇艳的阳光已照耀着两国的土地,而分隔两国的就是那条蜿蜒绵长的红河,水色确实深至红褐,红河大概就是因此而得名吧。河对岸是越南老街市,沿河一条小路,似乎没有这一边的宽阔,建筑物也不像这一边那样鳞次栉比。跟丹东隔鸭绿江望朝鲜新义州相比较,河口县沿河一带要比丹东沿江整齐一些,对岸的邻国也应是越南更为入世些吧。
& & & & 其实,在河口我没什么特别的安排,只因这里是云南唯一一个对越口岸,也没有跨境的准备,只是感受一下这座边境小城的味道。
笑笑钟情于那些外国货币,早先在丹东购买的那些朝鲜币送给她的小伙伴,小伙伴们都惊呆了,随便一送就是几万呐!这次知道越南盾也是便宜的,又可以数以万计的送,小家伙想想又得意了。不过,好在这些小邻国的货币都不值钱,要是去趟欧洲的话,那可完了!
& & & & 带着兑换越南盾的目的,我们随意地沿河往国门方向走,不远处有一个中越边贸市场,市场里经营的商户基本都是来自对岸的越南人,一间间小店面有点类似深圳沙头角的中英街,只是中英街里卖着低端的港货或者根本就是大陆货,而这里基本上清一色是越南特产以及南洋水果。一些日用品我不感兴趣,沉香和鳄鱼皮既昂贵又不懂,剩下来只能跟着两位女士看看她们在讨价还价的越南糕点。才出来第六天,已经开始采购特产了,我那可怜的后备箱啊……
& & & & 三平不知什么时候在隔壁的水果摊买了一碗剥好的菠萝蜜,这菠萝蜜以前一向不太感兴趣,干巴巴的,想不通有什么好吃。尝一下这里的,貌似水分多一些,口感好更好一些,也更甜一些。不过,这还是低级别的,而是之后一路上买到的那些,才终于知道什么是菠萝蜜,写到这里又馋上了,可惜,这边水果店怎么都买不到那边的菠萝蜜。
& & & & 除了这些开着店面的越南人外,还有另一批越南人,他们没有店面,就身上揣着一些小玩意来你身边兜售。有一点值得赞许的,他们的汉语说得都不错,不会发生像之后在瑞丽与缅甸人的交流,只有耸肩的场面了。
& & & & 还有一些空着手,或者骑着摩托的,他们不兜售产品,只是一个劲的问你要不要上越南旅游。我说我们没带护照,他们会说,没事,能把你们带出去。Wow!偷渡吗?够刺激,不过算了吧,别一不小心摊上些事就尴尬了。
& & & & 河口的国门就在沿河这条路的尽头,一座水泥公路平桥架在红河水面上,联通着两个国家,以及两国的人民。当然,除了这座桥外,还有昨晚深夜见到的那个高速国门,那是一条高速联通着中越。只不过,那高速,我们无法在下面看到对面的情况,不像这座界桥,对面的国门和楼宇近在咫尺,而我们,没有走上这座桥,仍旧是隔着红河水,眺望下这个异国他乡。界桥边竖立着那块102号界碑,不用再像以前一样,为了找界碑而费神了。只是不记得这是我跟笑笑数过的第几块界碑,总之是我们这次西南行的第一块。
& & & & 突然感觉肚子很饿,这才记起,我们一早从酒店出来是准备先找些当地特色早点吃的,毕竟这里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只不过一下被越南人搞晕了,居然忘记来这里还有探访瑶族的任务,这一晕,整个行程压根儿就把瑶族给漏了。
& & & & 漏了个少数民族以后还可以再补,但是这饿着的肚子还是得赶紧解决。“越南小粉卷”,不知道这是啥玩意,不过这次的老板可是个中国人了,真不容易啊,这半天还是第一次跟中国人打交道。
& & & & 粉卷是现做的,感觉跟广东的肠粉很相似,味道不错,推荐指数四颗星。鲜榨的水果汁也不错,可以说,如果你爱上云南的话,那云南的水果肯定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
& & & & 吃饱喝足,我们也该上路了。
&酒店对面的越南风光,以及中间的界河——红河
&还是酒店窗口望越南
&对面的老街宾馆,有中文,有英文,没有越南文。。。
&对面河边的路是不是很窄的说。。。
&好高大上的整张鳄鱼皮
&大肚子越南美女,挺会做生意的哦。。。
&市场里贩卖着各种越南食品日用品
&女人们讨价还价
&市场外面全是热带水果
&这菠萝蜜比我们这边水果店的好吃,但是跟后面路边摊上买的就没法比了。。。
&热带水果。。。
&还是对面越南的建筑
&还是。。。。
&越南男子兜售各种小玩意,我们就弄点越南盾玩玩
&漂亮的河口口岸国门
&102号中越界碑,这是我们界碑游戏里第几块来着。。。有空数数
&这是桥那边的越南国门
&红河上的界河桥
&界碑与国门
&这是高速公路口岸。。。
&河口沿河的大街上。。。
&午饭,越南小粉卷。。。
&感觉就是广东的粉肠啊。。。
第十节:红河州之哀牢山苦旅
& & & & 先别被今天这一节的题目惊着,我这苦旅,纯粹是属于自讨苦吃!
& & & & 从河口出来,约摸下午一点来钟,天气晴朗,惠风和畅,心情自然也倍儿爽。路书计划中河口的下一站是去看元阳梯田,不过现在这元阳梯田也只不过是个著名景点了,再加上夏季的梯田一片绿油油,可能会缺乏俯视梯田那种色彩斑斓以及层次感强烈的美。而我更愿意在路上去感受一个地方,不仅仅是看一幅景点的画面。因此,我的元阳梯田计划,不是景区,而是这一片被当地哈尼人耕作了千百年的哀牢山脉。
& & & & 所以,在线路上,从山麓南端我就放弃了高速,这一个下午做好了翻山越岭的准备。做路书查资料的时候,哀牢山梯田不止是元阳景区的坝达梯田、多依树梯田、老虎嘴梯田等几片,还有更多的如大鱼塘梯田、小新街梯田、嘎娘梯田等至今仍深藏于大山之中,只因行路不便,也就未曾开发为景区。而我们就想走这行之不便的路,去看看哈尼人世代劳作的正片哀牢山梯田,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去感受下哈尼人的生活。所谓的自讨苦吃,也就因此而生了。
& & & & 高速从蛮耗(地图上是蔓耗镇,但这里用“蛮耗”两字)出口下来,导航不能再用,只要设置终点是元阳的话,它永远不会把线路调整到那条鲜有人走的山路上,只能对照着地图寻找我们该走的路。
& & & & 出口不远处有一路牌上写着“水果市场”,没搞懂这是一个地名呢还是真有一个市场,反正沿路我们没见有什么水果市场,就像去年在虎林找珍宝岛的时候,那边的地名叫“公司亮子”,那可不是一个公司啊,因此对于水果市场我才有这么个疑问。
虽没见到市场,但水果摊还是有的,当地人自家门口摆个摊,卖着自家地里仅有的几棵树上长的水果。今天只有菠萝蜜,但也正是这里的菠萝蜜,让我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菠萝蜜,家门口水果店里卖得昂贵的全是浮云啊!
& & & & 首先,菠萝蜜的外壳是软的,那个要当天吃,如果不是很软那可以放上两三天,这是买菠萝蜜的阿婆告诉我的。其次,菠萝蜜完全可以徒手剥开来,直接食用。再次,菠萝蜜真的如其名,蜜一般甜,且挖出果肉的时候会有拉丝现象。最后,个头较小的菠萝蜜只要5元一个,即便是大一些的,10元!而最终我们买了5元一个的,一车人吃居然没吃完,可惜!
& & & & 而我们收获的,不只是这5元的菠萝蜜,这次西南之旅我如愿地见到了长在树上的芒果、菠萝蜜、火龙果、滇橄榄,以及长在地里的菠萝,而椰子、木瓜、香蕉、番石榴之类的笑笑都早就不稀奇了,再加上一些只见水果不见其生长的如鸡蛋果、大王果之类的,称这次为水果之旅也绝不为过。
& & & & 暂且忘记这甜美的菠萝蜜吧,继续找我们的路,从河口开始我们一直在元江的北岸(这条元江流入越南后才叫红河,而元阳的地名估计也是因元江以北而得名吧),但是我们要穿越的这片哀牢山区却在元江的南岸,地图上能跨江的位置与实际不符,只得在江北的那条二级公路上找桥过江。
& & & & 桥是找到了,但过了桥后我们不禁同时一声感叹,一边是崭新平坦的二级公路,而跨过桥之后的却是坑坑洼洼的破旧山路,一边有联通山体的公路高架,以及涵洞隧道,而另一边只有悬崖、落石、坍方的盘山路。不过,比起之后的路,这点路仍然不算个事儿。
& & & & 或许在对岸那条二级公路修成之前,这条山路也曾热闹过。路是用大约长二十公分,宽十公分的石块铺成的,虽然一半以上损坏了,但百多公里的山路用这样的石块铺就也不容易。
& & & & 翻山前路是沿着元江延伸的,这边的元江比之河口与越南交界的红河虽是同一条,但要宽阔很多,而与之后伴随多日的怒江比较,这里又显得格外的平静,仿佛水流已经凝结,我与笑笑戏说为巧克力果冻。
& & & & 一堆落石!三平赶紧用相机记录下沿途的坎坷;一处塌方!三平继续紧急记录;又一处树木随着滑坡冲到路中,占了半条道路,再拍摄……直到司空见惯地麻木,大家再不理会路边出现的各种小状况。而对于另一边的悬崖,幸好车上也没一个恐高症患者,要不然接下去的路根本不用走了,因为对于后面的路,这真的是小儿科。
& & & & 直到晚上七点多(其实应该说是下午七点多,夏天的红河州要八点出头才天黑,而之后再往西,天黑得更晚),我还在欣赏这路边的梯田,或者偶尔跟遇到的一些哈尼族老乡闲聊,全然不担心天黑后会有什么状况,因为从目前的路况和行进速度来看,十点前肯定能抵达我们预定的目的地麻栗寨,在那边休息一晚,体验哈尼生活。但是……
& & & & 其实,在我们遇到麻烦前,我们完全有机会避免这些麻烦,甚至我后来总结,是观世音派了使者来指引我们,而我们却没有听从使者的建议,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 & & & 这两个使者是哈尼族的一对婆媳,我们正在一棵大树下歇脚,神仙使者步行经过,媳妇手里还抱着一个娃娃。闲来无事的我又跑去搭讪,原来这婆媳两是去走亲戚,现在正往家赶,天快黑了,貌似还能飘些雨,他们不得不加快脚步,争取要在天黑前赶到十几里地外的家里。
& & & & 离天黑还有半个多小时,十几里地,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媳妇的汉语稍微好一些,于是用很惶恐的口气试探性地问我们是否可以送他们一程,我略带难色地看看我们的车,五个人已经坐满了,虽然有两个是小孩,但要再挤两个人,其中一个还怀抱着婴儿,确实有难度。刚想用事实来婉拒她们,却又看见那期待的眼神,我把正要从嘴里冒出来的那句“不好意思”,改成了“我们挤挤吧”。
& & & & 一车八人,好在十几里地开车也花不了多久,热闹的一车。可为什么要说他们是神仙使者呢?在车里,媳妇问我们这是要往哪去,我们说是元阳,她告诉我们,从她们村子过就可以到元阳,而且路况还不错。但是她说的这条路与我地图上的是不一致的,我设计的路是直接抵达麻栗寨的,而经过她们村子走要绕一圈过元阳县城才能到终点。知道我当时肮脏的心灵怎么想吗?是不是她们为了能直接将她们送到家门口才让我们走这条路的啊?当然我本意也是送她们到家,毕竟赶路也不差这几分钟,只是她们让我们绕道,让我这黑暗的思想再度黑暗了一把。不听她们的,送走她们后,我还是立马调头,重新沿着我预定的线路行进。
& & & & 于是,神仙使者走了,慢慢降临的则是一阵阵的头皮发麻。
& & & & 告别哈尼婆媳后,不多远,先是一段泥浆烂路,路带着拐弯,看不见这段泥浆到底有多远,前面的泥浆到底有多长。屏气、启动,必须一鼓作气,不去管泥浆下面的石块是如何排列的,也不去管是否会磕到地盘,只知道如果一旦在泥浆中停下,再动时或许轮胎就会下陷打滑,我这两驱车要再爬出泥滩可就难了。还好,闯过去了!
& & & & 又行不久,第二段泥浆路,三平打着电筒,再次下去探路,此时边上山坡几道绿光闪动,几条土狗朝着三平狂吠且向她冲来,三平大惊,连忙撒腿回撤,好在土狗没有紧追,跳上车后,再一鼓作气冲过第二段泥浆。当然,之后还有第三和第四段,就不必说了。
& & & & 再开十多公里,感觉路上石缝中的草越来越多,似乎这段路很少有人经过,路还是盘旋向上的,转过一个个弯时都不知道前面会是怎样。
& & & & 突然,前面的路是断的,怎么办?这里离目的地只有不到十公里了。再一看地图,是刚才拐错弯了,还好。
& & & & 回到地图上的正道,但又是一百八十度的拐弯向上,这一次,一个滑坡的土堆拦在路中间,只听三平在边上低呼:“这怎么办?”而此时,我的脑子里也嗡地一下!
(未完待续……)
&从河口上高速
&蛮耗出口下
&这个水果市场的牌子是地名呢,还是市场?
&诱人的菠萝蜜,五元一只。。。
&树上的芒果
&这是菠萝蜜的树叶
&宽阔的元江(红河)
&小石块铺就的山路
&可以看见河对岸的那条二级公路吗?
&壮丽的元江,这里是一个分岔口
&路并不宽,一边还是悬崖
&这是从山体上滚下来的树,占了半条路
&这就是深山无人识的梯田,如果是春秋季来,那必定非常壮观。。。
&第一条烂路
&还是梯田。。
&全是碧绿,没五彩缤纷时好看。。。
&挑柴火的哈尼妇女
&背玉米的哈尼妇女
&三平跟一个哈尼妇女接了蓑衣穿
&这就是神仙婆媳啊。。。
&晚上的烂路
&到这里,三平低呼一声:“怎么办!?”
(未完待续……)
第十一节:红河州之哈尼梯田
& & & & “怎么办?”离目的地只有最后的十公里,但现在却是无法逾越的十公里。下车再三查看地形,结论只有一个:不可通行!此时已过九点半,路只有这一条,除了回头还是回头,难怪路面石缝里的草越来越多,这条路应是不通蛮久了。
& & & & 夜,没有灯光的山路中,连星星月亮都不知踪影。而这一回头,就意味着还要重走刚才那些泥沼路,那些让人屏着呼吸踩油门的路。
& & & & 在一个村口看见标有蓝白色的派出所,进去询问,却空无一人。这个点,村子里人也并不多,除了几个骑着摩托满臂纹身的小伙子,看看一车妇孺,就不跟他们打交道了吧。还好,记得来时前面有一家在办丧事,前行,果然很多人还是在屋外守孝。经指点,能通往元阳的,只有前面那条神仙婆媳家门口的路。神仙啊,观音菩萨啊,弟子知错了!
& & & & 一往一返,夜色中白白耗去三个半小时,再次来到神仙婆媳家门口时已经临近半夜十二点。妇孺都慢慢睡去,哼着车里的歌为自己提神,而唯一还能跟我交流的,就是那找到方向的导航,“前方有急弯……一公里后请左拐……”
& & & & 路过元阳新县城南沙,终于有点人间的味道,赶紧给车子加满油,再往高处走,那是元阳的老县城新街,那边才是看梯田的地方。
& & & & 新街,一条类似那晚晴隆县的山路街道,延绵长远,随处可见客栈旅馆,哈尼祖先也万万没想到,当年辛勤开垦的梯田,到了这个年代居然让人参观比种植效益更大。
& & & & 继续爬坡,似乎整个新街都属于景区之内,不过这时门口的升降杠是抬着的,难道就这样免费闯进梯田景区了?接近多依树梯田景区,客栈更多,路边停着的外地车辆也更多。此时是凌晨两点半,再去寻住处感觉意思也不大。于是,在多依树观景台边上,挨着几辆外省车停靠在路边,就地休息。
& & & & 当时如意算盘打得蛮好,估摸着三个小时候后天亮,紧靠着观景台,要拍日出的游客一涌过来,那我们也肯定不会错过。虽然观景台还用电动伸缩门锁着,想必到时候便会打开,大摇大摆地进去看梯田日出。于是,安心地合眼养神。
& & & & 也不知道自己是算睡着还是没睡着,驾驶位上,两条腿搁中控台上嫌高,搁地板上嫌低,搁方向盘上太挤,就这样隔一会调整一下姿势,直到天空呈现宝蓝色,再也耐不住这狭小的空间,下车活动活动筋骨。
& & & & 长枪、短炮、三脚架,正我活动筋骨时,一波人却在向那电动门靠近。赶紧抓起相机,我也凑上前去。“票呢?”,被观景台门口的工作人员一问,我哑然。门票一百元一张,日出大约能看个十几分钟,又看看手里这台破相机,算了,省省吧。
& & & & 回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笑笑也已下了车,正拿着她的ipod,昂着小脑袋,拍那色彩斑斓的天空。并且兴奋无比地对我说,“爸爸快拍,这天空太漂亮啦!”
& & & & 这么大片梯田,我就不信只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观景,驾上小黑,继续寻找。不多远处,一个无人把守的观景台,位置可能比那一百元的差些,但也凑活吧,笑笑在错落两层的观景台跑上跑下,用她自己的视角记录下她眼中的美好!而我,机子差,更主要是技术烂,没收获一张像样的照片。
& & & & 今天是7月24日,出门第七天,却已经是第二次夜宿车内了。在山路上找一片开阔的地方,边欣赏美丽梯田,边集体刷牙洗脸。说实在的,观景台那钱真的没必要,这一路,随时都能发现一处漂亮的梯田,就看你怎么去寻找,或许下个弯道过后就是一片迷人的景色,用心的你,才能发现,而要是春季,那必然更是非同凡响。
& & & & 当然,别忘了,我们至今还是在通往麻栗寨的路上,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我再怎样也要去看看麻栗寨的寨门是啥模样的。
& & & & 好了,结果知道了,麻栗寨是没有寨门的。进了寨子路非常狭小,并且里面在搞什么建设,工程车辆进出更把路堵得不成样子,放弃!不过两件事情记录一下:一是,这里到处可见散养的猪,扭着个猪屁股在马路上踱方步(不是这里才有,之后一路上屡见不鲜);二是,又有哈尼族美女找我们搭车了。当然,还是我们先搭的讪,两美女就站在家门口等车出门,我们凑上去问问寨子里的情况啊、民族服装的问题啊、还有那些满大街跑的猪怎么回家啊。这次是姑嫂俩,姑娘健谈,嫂子寡语,直到婆婆从家门口出来,嫂子更不说话了,难道有家规,媳妇不能跟陌生男人讲话?不过这嫂子真的属于标致美女的类型,估计婆婆看得紧,哈哈。说了一茬子话,等我们进了村,又好不容易调头出来,这媳妇竟主动来求搭车了,刚想说车人满了,你们三个大人坐不下的,她马上接着说就她一个,姑娘和婆婆搭前面的卡车。OK,助人可以有大大的快乐,而助美女,那就是比大更大的快乐了。
& & & & 送到新街集市上,顺带停车瞅瞅这边穿着民族服装的女子。这里常住人口中哈尼族和彝族都有,美女教我们区分民族,只要看他们的裙摆便知,彝族的裙子后面会拖着两块菱形的布片,哈尼族是没有的;另外,彝族的头饰像是一块绣花的布折在头发上,而哈尼族的,是缠绕的如同一顶帽子。估计是这边生活条件好,姑娘们都穿着鲜艳漂亮整洁的民族服装,而不论前面看到的彝族,还是后面又见的哈尼族,农村里的穿着就显得较为普通单调了。还有上了年纪的妇女,衣服一般也都改为素色了。
& & & & 养完眼,却不好意思抓个彝族美女过来合影,幸好,路上偶遇一个电视剧摄制组在树林子里拍抗战戏,估计是少数民族抗日题材的。围观的人们,包括两个老外都在拉着剧组里的美女拍照,我自然不错过,与彝族的合影终于补上。
& & & & 哈尼族,看似就要告别了,我们下一站将直插西双版纳。然而……
&半夜十二点半左右,大家看看这导航上市哪段路?
&被挡在伸缩门前,但天空依然惊艳,笑笑兴奋。。。
&在那个免费观景台上拍的日出,够挫的。。。
&笑笑跑上跑下,一个劲的拍。。。
&天亮后拍梯田还好些,此时还翠烟袅袅,只不过要是春季那就更棒了。。。&
&随处可见美丽的梯田。。。
&随地大小便的猪
&姑嫂还有婆婆
&衣服上用大清的银元做装饰物
&这婆婆的一笑可是非常难得啊。。。偷偷拍了N多张,就这张在笑,可那女娃娃的眼神有点犀利哈。。。
&标致的哈尼美女,以及她的小BABY。。
&美女坐上我的车。。。and her baby。。。
&这就是彝族屁股后面的菱形。。。
&新街的集市
&老外搂着的三个都是哈尼族。。。
&美丽的梯田。。。
第十二节:省道塌方,危路暴雨,村野借宿
& & & & 看这小节的标题,或许会认为接下去的行程很不顺畅。是的,行程是因一些客观原因受阻了,但是,用另一种心态去看的话,旅行中的逆境,或许会让你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我想,生活中亦是如此。
& & & & 离开梯田才十一点多,虽然离下一站有将近六百五十公里,而且挨着边境,没有高速,今晚要想抵达目的地,那必将又是一次长时间的奔走。尽管现在状态很好,但毕竟昨晚几乎没睡,还是放弃连续作战的打算。于是,随意地前行,累了便找地方休息,应该会是很舒畅的一个下午。
& & & & S214省道,蓝天白云,以及满山坡的香蕉林。路虽有点老,但还算平整,哼着小调,边观边行,车内的气氛跟车外的气温一样High。从元阳到绿春,再从绿春往江城,然后便可进入版纳,直奔勐腊。但是……
& & & & 就在离绿春界不到五公里的地方,好端端的省道公路居然硬生生被山洪冲出一道十多米的缺口,路基全毁。几辆拉客的小面包停在断口处,听其他司机说,昨天路还是好的,今儿个竟然说断就断了,看这断口要架设便道恐怕也得等一两天之后了。
& & & & 等,不可取!剩下的就是做两种功课,一是从地图上找其他可通行的路,绕是必然的,等是无期限的,但要知道,这大山里的路,连当地人都不能全熟识,何况地图;另一种办法就是用嘴巴问,可绕的都是山路,这一下也问不明白,只能问一段走一段。更让人发毛的是,山里的路并不是你知道有路就一定有路的,它可能今天有路,明天一个滑坡、泥石流、塌方什么的路就没了。
& & & & 问那些面包车司机,说是俄扎乡那边有条小山路可以绕到绿春,好,那就先返到俄扎乡再继续问。
& & & & 俄扎乡,哈播村,因哈播梯田也慢慢有名起来,但是,从当地生活上来看,至少目前还不是很理想。整个元阳似乎也就新街、南沙以及周边地段稍微好些,往绿春方向见到的多个村寨大多仍未脱贫,大山里尤甚。写到这里,我要开始说我们出发前发起的“旅行者牵手计划”了,本来牵手计划中只有怒江地区,但因这次断路,让我走进大山,亲身体验了这里的状况,当时通过网路跟参与者沟通,提议大家一起将这里孩子的手也牵起来,具体的容我后面再叙。
& & & & 在哈播村,一是填下肚子,二是继续问路。填肚子,路边有几家牛肉店,牛肉牛杂都很地道。至于问路,饭店老板不晓得路;隔壁杂货店老板说是听说哪里哪里有路,但不确切;倒是杂货店边一个年轻人给指了条他所知道的路,要回到黄草岭附近有个岔路,盘山进去,翻过几个山头后到俄扎乡,那边有直接到绿春的近路,只是那条路有点难走,说我的这车可以试试,应该没问题。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应是有把握的,而且与断路边的面包车司机说的基本一致,看看天气也很好,那就闯一闯吧,否则没路怎么办呢。
& & & & 沿路细细搜索,果然看到有路牌,不记得是写着俄扎还是俄铺了,总之是一个方向。盘山路虽窄,却是新浇的水泥路面,路面宽约4米,两车相会的时候,外侧一车车轮几乎是贴着悬崖过的,当时心想,还好我是贴着山壁的一侧,不至于会车时那么恐怖,可谁知翻过一座山绕上第二座时,正好方向反过来,还真遇到几次会车,手心里瞬间冒汗。
& & & & 几个山头后,抵达俄扎,说是乡,不过一个小村而已,路有些凌乱,问了好几次,最后一个摩托车修理铺才给我们一个确定的方向,但不确定的路况,说我们的车基本是过不了的。都翻了几座山了,难道被他这么一说就回撤?不,继续前进。
& & & & 俄扎之后就再没水泥路面了,接下来的山路几乎就跟马帮走出来的茶马古道差不多,土路、石子、落叶、枯枝,只是比古道略微宽一些,估计有个三米许,会车是不允许的,若要会车只能在开路时留出的会车点才行。之后很多山路都有这样的情况,路本身无法会车,但都会留有会车点。
& & & & 这条路是到目前为止,最差最危险的路,但在整个这次旅程中,它只排到第六。它的困难特点是:无路面、路基松、路窄、有低崖,有塌方、滑坡、侧滑的危险,难度等级三颗星。
& & & & 听说这条路就二十多公里,目测两个小时可以走完,我心里便在倒计数得前进。六公里后第一个岔口,往右,还算顺当。
& & & & 十来公里处,突然出现一个四岔路口,这是始料未及的。此时此地,空无一人,手机也是没一点信号,天气也已经转阴,一副暴雨即来之势。理论上讲我们已经走了一半了,我们必须在暴雨之前离开这个鬼地方。但是,站在这个四岔路口,方向呢……
& & & & 眼光正如探照灯一样在搜索着各个角度,一块靠在路边,破旧的石碑!上面似乎刻着字!迅速下车查看,果然,石碑上标注了四岔路口的四个方向。“俄铺、绿春”确实,俄铺方向通往绿春。赶紧认准方向,走!
& & & & 这个方向的路比之前面十来公里更差,也更险。此时脑子里也不去想其他,一个劲地往前、再往前,离目标的距离缩短、再缩短。
& & & & 尽管一再地努力,雨点还是窄小的山路上落了下来。和着雨水,路基更松,而我,只是想前进、前进!希望在雨势加大前走出去。
& & & & 又是一个分岔路,这时由不得去分辨了,凭感觉走一个方向,见人再问吧。
雨点越来越大,心慢慢地往下沉。
& & & & 终于见到有村落了,三平已经在边上多次要求找人家避雨。确实,安全第一,既然有人家,先躲一躲,之后再说吧……
&好天气,好风光
&这时,我们是悠哉悠哉的。。。
&咔,路断了。。。
&断得非常彻底。。。
&回到哈播村吃饭。。。
&这个野果子叫什么?剥开后,里面的肉很像山竹。。。
&哈播村口,路是穿过梯田的。。。
&这就是从黄草岭往俄扎方向的山路上,这时在悬崖边,坐在车上往外拍的。。。
&这是俄扎之后的路,先前一段还好,至少没有崖
&遇到岔路口就要找路,这时还没下雨。。。
&四岔路口,天气突变。。。
&找到这么一块“指路针”
&我居然在行驶中拍了这么一张,也只有这么一张,要知道,只要路基一松,就会往右边侧滚下去。。。
&U型的转弯坡道。。。
(未完待续……)
第十三节a:善良好客的深山哈尼人家(上)
& & & & 雨越下越大,这个时候在山里停车等雨停是不现实的,暴雨的山路上极其危险,落石、塌方,各种危害都有可能让你陷入更为困难的境地。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等雨停了再作打算。
& & & & 岔路口选择上坡道,坡道的顶处停了一辆卡车,周围是一些新盖的土坯房屋,以及一些水泥路。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车行的路也在这个村口终止了。
& & & & 将小黑停在卡车后面,撑着伞冲向村子里最靠外的一间屋子。屋子门敞开在那,里面只有两个女孩。女孩子见到生人略带羞涩,但绝对没有因我们的擅闯而显出丝毫的戒备感。这也许就是山里人的淳朴吧,试想如果我们家里闯进一个陌生人,你会不会非常戒备地问一句,干嘛?
& & & & 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的交往都可以轻松地放下那些防备,那该多好!
& & & & 我们简单地说了一下我们的状况,孩子看着我们,好像不知道该怎么与陌生人说话,但是友好地示意我们进屋。
& & & & 屋子里很简单,厨房、餐厅、客厅就整合在这十来平米的泥地皮上,而所谓的厨房就是墙角边地上用木头生的一堆火,所谓的客厅就是一张藤编的三人椅,所谓的餐厅则是一张低矮的小方桌,当然,这低矮只是民族特色,在这西南一片的少数民族地区很少能见到正常的高餐桌,无论是饭店还是百姓家里,在他们看来,高桌子上吃饭才是不正常的。从我们抵达朗德苗寨开始,基本上每一餐都是在这样的低矮餐桌上解决的,我至今仍不习惯。
& & & & 其中一个女孩拿了些柴火,将墙角边的火堆烧得旺一些,又在火堆上架了一壶水。示意我们坐火堆边烤拷火,等水开了喝点热水。这一幕,我除了感动没有别的。
& & & & 女孩们话不多,基本上我们问一句,她答一句。为我们烧火的是这家的姑娘,另一个是她同学,父母都在外面,傍晚才会回来,看看现在时间也五点多了,应该马上就能回来,家里还有个弟弟,也跑外面去了。门口的货车是她爸爸用来跑运输的,但对于我们问的路,她说不上来,叫我们等她爸爸回来后问她爸爸。
& & & & 大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半个多小时便渐渐停止。我烤着火,思考着今天该何去何从,下过雨的山路不敢再走,但现在雨也停了,我们还继续赖在人家家里吗?也不知道她父母回来后,对家里突然出现的这群不速之客会作何感想。总之是走不了,就等主人家来了再做打算吧,最多车子里再挨一夜,等明天天晴后再离开。
& & & & 正在火堆边发愣,女孩父母已经赶了回来。得知我们的情况,男主人豪爽地笑着,跟女主人嘀咕了几句,一边跟我们说话,一边忙活了起来。
& & & & 男主人的汉语也比较生硬,但基本交流问题不大,他告诉我们,这季节就是这样,傍晚前总是会有场雨,这下过雨的山路,当地人都不敢行车,今晚我们不能再走了。两口子忙活张罗饭菜,虽然我们没有要求,但主人家早已默认我们的到来以及今晚的留下,甚至不容许我提出尝试离开的意思,因为在他看来,我们今晚是无路可走的。
回复大羽:
楼主,我们打算春节左右从北京自驾去云南、贵州、深圳等等,重点在云南。看你写的游记好感动,好详细。只是我们是开车去城市景点旅游,而非有目的的去少数民族村寨。楼主,现在还在旅途中吗,跟我们多多分享下经验。
回复绵绵的引文:谢谢你的喜欢,最近有点事,没有及时更新,旅行在继续,也欢迎您能关注我的个人微信订阅号:wetravellers&
回复大羽:楼主,云贵地区民风朴实吗,靠近边境,我们还担心那地方会不会挺乱呢?还有你们越过边境去越南了吗?需要办签证之类的嘛?
回复绵绵的引文:民风是朴实的,但一些著名旅游区会有些变味,这是全国的通病,但不至于乱,我们没去越南,要去越南老挝缅甸的话都很方便,到了那边跟当地旅行社联系好了,他们会帮忙办边境证的,但最好能事先联系,比如去缅甸,办边境证好像需要些时间的,去越南的话,很多越南人会主动问你要不要去,但最好别这样跟越南人走,安全第一。。。
回复大羽:恩,谢谢亲的建议,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待在边境内吧,呵呵。看了你分享的游记,恨不得明儿就去了,嘿嘿。你们没有去云贵城市里的景点吗,比如版纳,大理,丽江里的景点之类的?我看你们去了好多都是少数民族的村寨呢。
回复绵绵的引文:也去的,没来得及在这里更新,我在我的个人订阅号上已经更新到西藏了,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回复大羽:好的呢,扫微信,看游记去啦
你的连载引人入胜,很喜欢看,期待下集。& 尤其佩服你们去哀牢山的勇气,因为恐高没敢去,还有怒江,你的游记在诱惑我呢。
黔东南酒店挑选攻略
0%的游客选择住这里,该区域共有444
家酒店。登上古城边的玉屏山,可俯瞰古城和舞阳河全景
0%的游客选择住这里,该区域共有264
家酒店。作为黔东南州府,格调古朴,风貌独特,被誉为“百节之乡”
西江千户苗寨
0%的游客选择住这里,该区域共有264
家酒店。世界上最大的苗寨,看满山坡层层叠叠木质吊脚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到盖房子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