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的大写数字小数点怎么写后1至1000的数字和

把一个小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得到的数比原来的 数大13.5,这个数原来是多少?_百度作业帮
把一个小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得到的数比原来的 数大13.5,这个数原来是多少?
13.5÷(10-1)=1.5 因为把一个小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就扩大了10倍,也就是增长了9倍(10-1),变成了13.5.9倍是13.5,那么求1倍量,就是13.5÷9=1.5.综和算式:13.5÷(10-1)=1.5.
设这个数为x,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就相当于这个数变成了以前的1/10,所以x-9/10x=13.5,解得x=15
13.5÷9=1.5
设这个数为x,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就相当于这个数扩大了10倍,所以x-10x=13.5,解得x=-1.5小数的意义和产生(一)
&&&&&&&&&&&&&&&&&&&&&&&&&&&&&&&&&&&&&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思,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 能力目标: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使学生能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小数。
3、& 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为,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小数。
五、采取的措施:
1、& 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2、& 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六、课时安排: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3课时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
生活中的小数&&&&&&&&&&&&&&&&&&&&&&&&3课时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 &第一课时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的内容,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九的第1&&5题。
二、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2、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用小数正确表示图中阴影部分。
3、 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三、学情分析:
通过测量,当学生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时候,需要一个新的知识即&小数&来表示,引出小数,然后根据米尺直观图引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都可用小数表示,从而概括出小数的意义。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和概括小数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米尺&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操作引入
& 教师指着手中的米尺问:米尺有什么作用?当学生回答后。老师说现在咱们就用它来测量黑板的长有几米。
当老师测量三次后,指着剩下的部分问:剩下的部分还够不够1米?如果用米作单位还能用整米数来表示吗?
学生回答:不能。
老师问:那用什么数来表示?
学生回答:可用小数来表示。
师接着说:对,可用小数表示,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经长遇到。例如:在测量人的身高、物体的长度时经常遇到得不到整米数,这时咱们就用小数来表示。什么数是小数呢?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教学小数的意义。
1、 认识一、两位小数
&出示例1主题图让生观察&&&&&&&&&&&&&&&&&&&&&&&&&&&&&&&&&&&&&&&&&&& (1)师问:从图上看把1米平均分成几份?(生答:分成了10份),每份长多少分米?(生答:每份长1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生答:是1米的十分之一&),是几分之几米?(生答:是十分之一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生答:0.1米)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把3分米写成0.3米。
&教师结合学生的口答板书如下:
&&&&&&&&&&&&& 1分米&&1/10&&&米&0.1米。
&&&&&&& 3分米&&3/10& 米&0.3米。
&师问: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一位小数可表示成几分之几的数?0 .1表示几分之几?0.3表示几分之几?
(2)。师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是多少厘米?1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把7厘米、13厘米分别写成0.7米、0.13米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 1厘米&&&&1/100&&米 &0.01米。
&&&&&&&&&&& 7厘米&&&&7/100 米& &0.07米。
&&&&&&&&& 13厘米&&&&13/100米& &0.13米。
师问:从上面看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的数?0.07表示几分之几?0.53表示几分之几?
&2 、认识三位小数
师问:若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照这样分,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每1份是多少?1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8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3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师问:从上面看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的数?0.013表示几分之几?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 1毫米&&&&1/1000& 米& &0.001米。
&&&&&&&&& 8毫米&&&&8/1000& 米 &0.008米。
&&&&&&&& 13毫米&&&13/1000米 &0.013米。
师述:若把1毫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用分母是10000的分数来表示,写成小数就是四位小数。同样我们也可以得到五位小数等。
3、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教师指着上面板书讲解:从上面可以看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母是10的分数来表示。它的单位是十分之一。再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也就是把1米分成了1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它的单位是百分之一。再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也就是把1米分成了1000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就可用分母是1000的分数来表示。它的单位是千分之一。等等
师问:1/10里面有几个1/100?1/100里面有几个1/1000?在这些分数中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整数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
师述:因为整数和分数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因此这些分数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一个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这样的数就叫小数。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它的单位就是1/10,写作0.1;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它的单位就是1/100,写作0.01;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它的单位就是1/1000,写作0.001;
(三)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51页的例1及&做一做&的题。
&&&&&让学生直接填在书上后订正。老师可强调做题时要看一看小数的单位和要求的单位是否与一致。
&2、 做教科书55页练习九的第1题
师让生直接做在书上,订正时让生说一说各是怎样想的。
3、 做教科书55页练习九的第2题
师让生直接做在书上后订正。
4、 练习九的第3题,通过填空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小数计数单位的认识。
5、& 练习九的第4题,通过手势比划用小数表示的长度,加深学生对小数十几意义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的表象。
6、& 练习九的第5题,让学生写出各数中不同数位上的2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的各个数位及其技术单位,体会位值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那些内容?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六、板书设计:
&&&&&&&&&&&&&&&&&&&&&&&&&&&&&&&&&&&&&&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1分米&&&&&&&&&&& 米&0.1米。
&3分米&&&&&&&&&& 米&0.3米。
&1厘米&&&&&&&&&&&&& 米 &0.01米。
&7厘米&&&&&&&&&&&&& 米& &0.07米。
&13厘米&&&&&&&&&&&& 米& &0.13米。
&1毫米&&&&&&&&&&&&&& 米&& &0.001米
&8毫米&&&&&&&&&&&&&&& 米 &0.008米。
&13毫米&&&&&&&&&&&&&& 米 &0.013米。
&&&&&&&&&&&&&&& 第二课时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4页例1、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九的第6&&13题。
二、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写数的能力,提高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旧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读数、写数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四、教学准备:
&&& (一)复习铺垫
1、& 口答:
0.2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08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分米=( )米&& 5厘米=( )米
6毫米=( )米 74厘米=(& )米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前面我们看到的一些小数如0.2、0.15等,这些小数的小数点的左边的数都是0,其实小数点的左边也可以是其它整数,如1.5米、21.8米,这样,小数可以分成两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被小数点隔开。(根据问题回答)
板书: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2)指名学生回答整数的数位名称和计数单位,同时在整数部分下面列出整数的数位顺序。
(3)说明:同整数一样,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小数的数位。
(4)问:小数的数位名称及计数单位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5)引导学生看表回答: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它和整数1有什么关系?说出小数点两边的各个数位和计数单位是什么?(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个位。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位。是十进制关系。学生口答。)
2、&& 教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出示例2:怎么样读小数? (学生口答。教师概括)
&1&学生读数,教师板书:
0.58 读作:零点五八
3.5读作:三点五
41.47读作:四十一点四七
&2&强调: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零。
&3&练习:教科书第53页&做一做&。
(2)出示例3:怎样写小数?教师概括。(学生说说写法。)
& 1&学生写数。师巡视。指名板演。(独立写数。)
&2&强调:写小数部分完全按照小数的读法写出每个数字,不能有遗漏;小数点要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点要写成小圆点,不能写成顿号&、&。(讨论回答,后归纳。)
&3&练习:教科书第54页&做一做&,独立解答。
(三)巩固练习
1、& 第6、7题,由学生读出或写出其中的小数。集体订正。
2、& 第8题,可以先提醒学生弄清楚从0到哪里表示1,从哪里到哪里表示0.1,再让学生找标出各数的位置,用箭头标出并写上数就可以了。最后的3.85,只要学生把箭头指向3.8和3.9中间就可以了
3、& 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展示学生是怎样涂色的。
4、& 第10题,呈现生活中的一些小数,丰富学生对小数的感性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巩固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5、& 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 第13题,可以这样想,45001中有两个0,而小数中有几个0就读几个0,所以小数点只能在两个0之间。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教科书第57页练习九的第11题。
&板书设计:
&&&&&&&&&&&&&&&&&&&&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 &&&&&&& &1&&&&&& .&&&&&8
&&&&&&&&&&&&&&&&&&& 5&&&&&& .&&&& 6& &3
&&&&&&&&&&&&&&&&1&& 2&&&&&& .&&&& 3&& 7&& 8
辅导记录:
对这部分知识因为有整数的学习,学生很容易掌握,不管是对数位还是计数单位的认识,学生都能理解&,可是做题时却出错不少,无非是一些小的知识点,有的是计数单位和数位混淆,有的是小数部分的数位和整数部分的数位混淆,还有的个别学生在读数时读错。对这种种错误,用那一句&眼高手低&来解释再恰当不过了,或许是上课时间缩短了,学生落在手上的练习就少了,所以学生掌握得不扎实。还应该在口头练习的基础上,多多进行手上的练习。&&&&&&&&&&&&&&&&
&&&&&&&&&&&&&&&&&&&&&&&&&&&& &&&第三课时 小数的性质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59页例1&例3,及相关&做一做&练习十的第1&3题。
二、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 能力目标: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位数的小数,
3、& 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探求知识的精神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并应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位数的小数。
教学难点:根据已有知识发现,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进行应用。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
学具准备:三段导线、正方形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师:今天早上,老师刚来到学校,就有三名同学吵着来见我,原来他们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争吵,大家想知道是什么事吗?王晓溥同学昨天家里安装了电灯,剩下了一段导线,他想把这段导线送给自然老师做串联电路的实验,自然老师看到以后,请三名同学测量了这段导线的长度,看看这段导线适合哪一段电路。三名同学用直尺测量后,分别得出三个答案:王晓溥说是0.1米,金毅说是0.10米,朱福强说是0.100米,为此他们三个争吵不休,都认为自己说的对。现在这段导线就在你们的手中,请你们帮助一下这三名同学好不好?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直尺测量这段导线的长度,并在直尺图上标出来,然后讨论一下到底谁说的对。(学生讨论)
(电脑演示)
师:(1)王晓溥所测量的这段导线的实际长度是多少?1分米为什么等于0.1米?
&& (2)金毅所测量的导线的长度,你可以怎样表示?10厘米为什么等于0.10米?
&& (3)朱福强所测量的导线的长度,你可以怎样表示?100毫米为什么等于0.100米?
教师:现在谁愿意拿着你的直尺和导线,看着屏幕上内容说一说到底谁说的对?(教师用课件配合学生说明)
教师:以上几名同学认为三名同学都对,大家同意吗?老师也同意你们的意见。通过刚才的研究和学习,你们发现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相等)为什么相等?谁愿意再来说一遍。
生: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教师板书)
2、 教学例2
教师: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组数据,如果我们把0.1米、0.10米、0.100米后面的单位名称&米&去掉,它们还相不相等?下面我们就做一个大胆的猜想好不好?请同学们试着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教师板书)
学生1:0.6=0.60=0.600
学生2:0.8=0.80=0.800
学生3:1.2=1.20=1.200
学生4:123.5=123.50=123.500
教师:以上几名同学敢于大胆的猜想,我们是不是应该鼓掌鼓励他们这种敢于大胆创新的精神!接下来我们就从同学们的猜想中找出一组来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好不好?我们就找0.6=0.60=0.600这一组好吗?为了验证方便,我们先来验证它的前半部分0.6=0.60。现在同学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一下,你能用几种方法证明0.6=0.60,并实际动手操作一下。
生1:用两个正方形学具证明。
生2:在0.6和0.60后面加上单位名称米。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用了几种方法证明了0.6=0.60呢?如果我们在0.60后面再添上一个0,它们还相等吗?这也证明了同学们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你们可真了不起,让我们鼓掌祝贺一下。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组数据,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师:对了,这就是小数的性质,我们看屏幕,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小结:小数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比如:一副手套的单价是2元5角钱,根据需要,我们可以写成2.50元;一条毛巾的单价是3元钱,根据需要我们写成3.00元,所以根据生活的需要,我们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来改写小数,也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来化简小数。
(二)巩固练习& 质疑问难
1、化简0.70和105.0900
师:105.0900中十分位上的0和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2、把0.2& 4.08& 3 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3、在下面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 3.90&& 0.300&& 500&& 5.780&& 0.0400&& 102.020&& 60.06
4、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 18 0.006&& 3.0&& 908&& 140&& 0.3&& 42.00&& 150
5、&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化简小数,化简后集体订正答案。
6、&做一做&第2题,不改变数的大小,把小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7、送给聪明的同学们:用0、1、2、3组成可以去掉末尾0的小数。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练习十的第1&3题。
六、板书设计:
&&&&&&&&&&&&&&&&& 小数的性质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 0. 6=0.60=0.600
&&&&&&&&&&& 0. 8=0.80=0.800
&&&&&&&&&&& 1. 2=1.20=1.200
123.5=123.50=123.50
辅导记录:
学生对小数的性质理解的比较好,而且能够根据要求进行改写和化简,但个别学生对&小数末尾的零&理解的不到位,还有个别学生在进行化简时将小数中间的零也去掉,这种情况进行面批,让学生通过实例知道去掉中间的零和添上中间的零的区别,从而更见深刻的认识到小数的性质。
&&&&&&&&&&&&&&&&&&&&&&第四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十的第4&&6题。
二、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 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通过跳远这一学生熟知的体育运动,教学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让学生尝试比较,并结合整数的比较方法,猜测验证小数的比较方法,然后通过交流,总结出比较小数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
五、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1、教师提问:这两个小朋友到底谁高谁重呢?你是怎么想的?
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板书课题)
2、大胆猜测: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
比较下面整数的大小:
97 79 654 543  999 1005
教师提问: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二)尝试探索
1、& 教师提问:根据你的猜测,用你的方法比较下面两组小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 9.7元 和5.9元 (2)6.79 米和6.85米
2、& 学生汇报:
(1)9.7元是9元7角,而5.9元是5元9角, 9元7角大于5元9角,所以9.7元 〉5.9元;
(2)6.79 米是6米7分米9厘米,而6.85米是6米8分米5厘米,6米7分米9厘米〈6米8分米5厘米,所以6.79米〈6.85米。
3、& 教师提问:这两组小数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的?
(比较时是从整数部分开始比较,整数部分大,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这个数就大.)
4、& 比较下面各小数的大小,你又有什么发现?
2.35元和2.41元 0.07米和0.059米
学生汇报:
(1)2.35元是2元3角5分,2.41元是2元4角1分,从&元&比起,所以:2.35元&2.41元.演示课件小数的大小比较
(2)0.07米表示7个0.01米,0.059米里有5个0.01米,所以0.07米&0.059米.(演示课件小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引导学生用直尺找出相应的长度验证比较结果.)
(整数部分都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也相同,再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5、&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6、& 教师: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试一试:
1、& 重放刚才的动画(小数的大小比较),帮助这两个同学比出身高和体重.
2、& 两个同学一组,一人任意说出两个小数,另一人比较小数的大小.要求小数的位数不超过四位.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的第4题,让学生在直线上比较三对小数的大小,进一步加深对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理解。如果有学生不借助直线比较,直接用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要给予鼓励。
2、练习十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订正。
3、& 练习十的第6题,让学生自己比较,交流时,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 &&&&&&&&&&&&&&&&&&&&&&&&&第五课时 小数点移动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页例5和练习十的第7&9题。
二、学习内容:
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2、& 能力目标:能比较熟练地把一些数同一个数(数字相同)进行比较,知道其扩大、缩小及其倍数。
3、 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和概括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三、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概括、推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四、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 1、在○里填上>、<或=符号。(板演)0.36○0.360&&&&&&&&&& &3.68○36.8&&&&&&&&&&& 24.3○2.432&&&&&&&&&&&&&&&&& 2、回答下面各题。(与板演同时进行。)&&&&
(1)0.1里有(& )个0.01&&&&&
(2)0.01里有(& )个0.001&&&&&&&&&&&&&&&&&&&&&&&&&&& &&&
(3)1里有(& )个0.01 &?(& )0。001?&&&&&&&&&&&&&&&&&&&&&&& 3.填空。2&()=20&&& 130&()=13&&&&&&&&&&&&&&&&&&&&&&& 2&()=200&&& 1300&()=13&&&&&&&&&&&&&&&&&&&&&&&& (二)&& 传授新知&&&&&&&&&&&&&&&&&&&&&&&&&&&&&&&&&&&&&&&&&&&& (三)&& 1.导入新课。&&&&&&&&&&&&&&&&&&&&&&&&&&&&&&&&&&&&&&&&& (1)板演题中的(2)(3)小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2)为什么每组数字相同,排列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小数的大小不同呢?&&&&&&&&&&&&&&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呢?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2.板书课题。&&&&&&&&&&&&&&&&&&&&&&&&&&&&&&&&&&&&&&&&&&&&&&&&&&& 3.教学例1。&&&&&&&&&&&&&&&&&&&&&&&&&&&&&&&&&&&&&&&&&&&&&&&& (1)、自学:把例题补充完整&&&&&&&&&&&&&&&&&&&&&&&
(2 )、总结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 &&&&&&&学生全班汇报
&&&&&&&& 两个人互说。&&&&&&&&&&&&&&&&&&&&&&&&&&&&&&&&&&&&
(三)巩固练习。&&&&&&&&&&&&&&&&&&&&&&&&&&&&&&&&&&&&&&&&&&&&&&&& &&&&&&&&&&&&&&&&&&&
1.将规律变成填空题,巩固理解规律。&&&&&&&&&&&&&&&&&&&&&&&&&&&&&&&&&&&&&&&&&&&&&&&&&&&&&&&&& &&&
2.加深认识,运用规律。做练习十的第&9题&&&&&&&&&&&&&&&&&
&(四)全课总结:&&&&&&&&&&&&&&&&&&&&&&&&&&&&&&&&&&&&&&&&&&&&&&&&&& 对重点再次冲击,形成技巧。)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 小数点移动
&&&&&&&&&&&&&&&&& 0.009米=9毫米&&&&&
&&&&&&&&&&&&&&&&&&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 &9米=9000毫米
&从上往下观察:&&&&&&&&&&&&&&&&& && 从下往上观察:
小数点向右&&&&&&&&&&&&&&&&&&&&&&&&&& 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倍;&&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倍;&&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辅导记录:&&&&&&&&
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虽然能理解,但真正做起题来却出错不少,常见的错误有的是把扩大到原数的多少倍的&倍&字漏掉,有的是把缩小到原数的几分之一加了&倍&,还有个别学生不会移动小数点,采取个别订正和集体订正相结合的形式。
&&&第六课时 小数点位置变化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63页,练习十的第10&13题及思考题。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2、能力目标:能比较熟练地把一些数同一个数(数字相同)进行比较,知道其扩大、缩小及其倍数。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和概括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通过直观说明把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就是把这个数分别乘10、100、1000。然后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乘10、100、1000转化为向右移动小数点。由此明确把0.01平方米扩大它的10倍,就是0.01&10。采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其它的。
四、教学重、难点:
&&& 理解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熟练的把一些数同一个数进行比较,知道其扩大、缩小的倍数。
五、教学准备:
&&& 教具准备:多媒体、方格纸。
&&& 学具准备:方格纸
六、教学过程:
&&& (一)理解规律
1、& 教学例6
先让学生表示0.01平方米的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把他扩大到10倍是几个这样的正方形。
学生:10个
教师出示10个并排的正方形加以验证。由此得出:0.01平方米扩大到它的10倍,就是0.01&10。
启发学生想:要把0.01扩大到它的10倍,根据上面的规律只要怎样就可以了?(八0.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把0.01平方米扩大到100倍、1000倍。
教师说明要注意的问题:(1)小数点向右移动时,非0最高位前面的0必须去掉,如0.01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1,而不是001。(2)如果小数部分不够,要在右边添&0&补足数位,如0.01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10。
2、& 教学例7
让学生小组合作,涂方格理解把1平方米缩小为他的1/10、1/100、1/1000。
汇报结果,得出结论:把1平方米缩小为它的1/10、1/100、1/1000就是把这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
让学生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除以10、100、1000转化为向左移动小数点。
提醒学生注意:(1)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如果整数数位不够则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如1缩小到原来的1/10是0.1。(2)整百、整千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如250缩小到原来的1/100是2.5。
(二)巩固练习
1、& 练习十的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 练习十的第11题,比较4个数的大小,如果学生在比较时,先挑最大的,再挑剩下的数中最大的&&最后再排列起来。
3、& 练习十的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4、& 练习十的第13题,可以练习直线上的点启发学生填出答案,要使学生明确要求填出的整数是与给出的小数相邻的。
5、& 思考题,让学生用卡片摆,每摆出一个数都记录下来,看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数,但不用摆出所有可能的数。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 &&&&&&&&&&&&&&&&&&&&&&第七课时 生活中的小数
一、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67页主题图,练习十一的第1&&3题。
二、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中小数的具体含义,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 能力目标:学会收集生活的小数。
3、& 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中小数的具体含义,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学会收集生活中的小数。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事物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 (一)汇报搜集的小数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搜集的生活中的小数。
全班交流。教师将汇报的结果分类写在黑板上。(如以价钱引出的小数、以长度引出的小数等等)
让学生说说各小数表示的实际含义,如1.25元表示1元2角5分,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呈现主题图中的小数。
向学生提问:我这里也有一些生活中的小数,你们能说一说这些小数表示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
3、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着小数。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一的第1题,呈现4个标错小数点位置的物品单价,让学生进行改正。使学生体会小数的实际含义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明确小数点位置的重要性。
2、练习十一的第2题,先让学生把调查的单价填好并计算出总价,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3、练习十一的第3题,结合学生熟悉的盘秤呈现物品的质量,让学生用不同的名数填写出来。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只能输入数字和小数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