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新闻网土溪镇人均收入有多少

渠县土溪镇万亩蔬菜走上循环经济之路::金农网新闻-.cn
渠县土溪镇万亩蔬菜走上循环经济之路
  渠县土溪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内,春季的蔬菜还在茂盛地生长,菜农们在忙碌着,有的担粪,有的在栽种夏季蔬菜。土溪镇万合村党支部书记王邦平告诉我们,现在种菜可是一举多得,环境变美了,效益提高了,这菜农的心情就更加舒畅了,积极性也就更高了。&&&&  近年来,土溪镇立足无公害蔬菜,突出循环利用资源,建设优势产业带,全力打造万亩商品蔬菜基地。该镇上游、先锋、万合等村群众有种植蔬菜的习惯,传统种植面积近7000余亩,产品销往巴中、达州、重庆、南充、成都等地,亩平收入1万元,经济收入可观,农户经济条件较好。该镇党委、政府从促进农民增收出发,坚持产业发展与突出特色相结合,科学规划蔬菜发展前景,大力推广科技培育品牌,引导农民综合利用资源,使蔬菜种植走上循环发展之路。将上游、先锋、万合3个村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蔬菜种植专业村,成片发展,形成规模。并先后引进了适销对路的新品种,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销售。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万亩蔬菜基地建设,提高科技含量实施蔬菜生产规模化,在蔬菜专业村推广沼气池,发展规模生猪养殖,用蔬菜的边角料养猪,添加沼气池原料;用沼气为农民节省开支,用经过处理的肥料育菜,形成蔬菜——养殖——能源——环境——效益的良性循环。基地建起了沼气池200余口,规模养殖场3个,存栏生猪达到2000余头,蔬菜种植面积万亩,亩平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00元。&&&&
关键词:,,,,,
&&达州日报渠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中国·渠县
您的所在位置: >>
>> 渠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渠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渠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背景色:
发布机构:县统计局 点击数:1736 次 发布日期:
渠& 县& 统& 计& 局国家统计局渠县调查队2014年3月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紧紧围绕“12345”重大工作部署,突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幸福渠县”的发展主题,坚持 “抢抓先机、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和“重点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发展保障,全县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一、综合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GDP)1923494万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4021万元,增长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 ;第二产业增加值888813万元,增长13.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8% ;第三产业增加值510660万元,增长1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0% 。三次产业分别拉动全县生产总值(GDP)增长0.85、6.95、2.6个百分点。人均GDP16578元。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27.8:46.4:25.8调整为今年的27.2:46.2:26.6,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8个百分点。图一:渠县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比&图二:渠县年生产总值(GDP)民营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157260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占全县生产总值(GDP)的60.2%,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70.3%,拉动全县经济增长7.3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上升。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3.2&%。其中:食品类价格上升7.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下降1.2&%,衣着类价格下降3.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升0.7&%,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升2.0%,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升3.8&%,居住类价格上升&4.2%。二、农业和农村  农村经济平稳运行。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9095万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总产值458471万元,增长3.7%,林业总产值22770万元,增长4.3%,牧业总产值314905万元,增长4.0%,渔业总产值22148万元,增长4.4%,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0801万元,增长4.0%。  粮食生产持续增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8950公顷,总产量533921吨,比上年增产6871吨,增长1.3%,其中,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987公顷,产量99502吨,比上年增产397吨,增长0.4%;大春粮食产量434419吨,比上年增产6474吨,增长1.5%。其中,稻谷产量251342吨,增长1.9%;小麦产量60671吨,下降2.1 %;玉米产量96356吨,增长0.4%;高粱产量17644吨,增长1.6%;洋芋产量53952吨,增长4.0%。 表1& 2013年农业生产基本情况指&&& 标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减(+、-)%1、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万元8290953.8①农业产值万元4584713.7②林业产值万元227704.3③畜牧业产值万元3149054.0④渔业产值万元221484.4⑤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万元108014.02、粮食作物总产量吨5339211.3①、谷物产量吨4260130.9②、豆类产量吨233910.9③、薯类产量吨845173.33、油料作物总产量吨539583.4其中:油菜籽产量吨346025.14、蔬菜产量吨5590004.15、瓜果产量吨109701.7畜牧生产快速发展。生猪出栏1000267头,比上年增长2.4 %;肉牛出栏52646头,增长3.0%;肉羊出栏170791只,增长1.0%;家禽出栏只,增长3.8%;肉类总产量96646吨,增长1.9%;禽蛋产量18748吨,增长0.8%;奶产量950吨,增长5.6%。  经济作物发展较好。全年油料产量53958吨,比上年增长3.4%,其中:油菜籽产量34602吨,增长5.1%;花生产量18641吨,增长0.7%。甘蔗产量11818吨,下降0.5%。  林业稳步发展。全县完成林业产值22770万元,比上年增长4.3%。全年封山育林面积1733公顷,零星植树98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34.2%。  水产养殖形势较好。全年水产品产量17740吨;其中鱼类17610吨。全县水库养鱼 545公顷,稻田养鱼5660公顷,池塘养鱼828公顷。  特色农业持续较好发展。全年新建柑桔、柚、柠檬、奥桃、巴山脆李、核桃等特色水果基地2.5万亩,改良水果基地5000亩,全县优质水果基地发展到21万亩;新建花椒1.5万亩,全县花椒基地总面积达7.3万亩;新植黄花5500亩,全县特色黄花基地达9万亩;新植中药材8000亩,全县中药材总面积发展到3.9万亩;巩固发展优质粮油基地23.5万亩,使全县特色种植业基地总面积达65万亩。三、工业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一是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71442万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县属工业1247459万元,增长1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8014万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县属工业增加值404939万元,增长12.4%。二是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升。全县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288775万元,同比增长11.6%,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286119万元,同比增长11.5%。全县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3266万元,增长52.0%;其中,县属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5705万元,增长10.3%。企业总资产贡献率17.11%,比去年同期提高0.7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7.33%,比去年同期下降9.44个百分点。  表2&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单位:万元  指&&&& 标绝对数比上年增减(+、-)%工业增加值(现价)  42801411.6&其中:县属工业  40493912.4&其中:轻工业  13019526.8&&&&& 重工业  2978198.8总计中:国有企业  4487118.2&&&&&& 集体企业  6372-35.7&&&&&& 股份合作企业  ——&&&&&& 股份制企业  27931223.7&&&&&&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974599.1总计中:国有控股企业  4210217.5总计中:私营企业  26555820.7总计中:大中型工业  21027111.9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县建筑企业20个,其中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2个、劳务分包企业8个,实现利润总额24090万元,建筑业总产值431522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93.9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72.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3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6350万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131793万元,增长26.4%;更新改造投资436896万元,增长6.5%;房地产开发投资151161万元,增长72.7%;农户投资36500万元,增长30.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5692万元;第二产业投资520397万元;第三产业投资1120261万元。  表3&& 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单位:万元  指&&& 标绝对数比上年增减(+、-)%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175635023.6&&& 其中:第一产业  115692-20.6& &&&&&&&第二产业  5203977.5&&&&&&&& 第三产业  112026141.6&&&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  113179326.4&&&&&&&& 更新改造投资  4368966.5&&&&&&&& 房地产开发投资  15116172.7农户投资  3650030.4五、贸易和招商引资  消费市场兴旺繁荣。201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7595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额620932万元,增长18.7%;乡村完成消费品零售额226663万元,增长5.9%。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70720万元,增长9.9%;商品零售691352万元,增长14.6%。城乡购销两旺,城乡居民购买力明显增强。  表4&&& 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万元  指&&& 标绝对数比上年增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759515.01、按经营地分:城镇62093218.7&&&&&&&&&&&&&& 乡村2266635.92、按消费形态分:批发8215223.8&&&& &&&&&&&&&&&&零售69135214.6&&&&&&&&&&&&&&&& 住宿33714.9&&&&&&&&&&&&&&&& 餐饮707209.9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年末工商注册个体工商户15815户,比上年增加1869户,从业人员34167人;工商注册私营企业2284户,比上年增加385户。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28491万元,比上年增加6123万元;私营企业注册资金241616万元,比上年增加60258万元。招商引资成绩斐然。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2.93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引进国内省外直接投资固定资产26.25亿元,引进国内省外直接投资其他类19.25亿元。新签约3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47个,签约金额180.41亿元。渠县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上成功签约项目15个,签约资金21.18亿元,十六届渝洽会上集中签约项目20个,投资总额35.47亿元,第十四届西博会签约项目30个,签约资金106.31亿元。六、交通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发展形势良好。全年完成客运量150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0%,旅客周转量37570.7万人公里,增长1.5%;完成货运量793.7万吨,增长11.5%,货运周转量43480.4万吨公里,增长17.9%。研究制定了《“多点多极支撑着力次级突破”交通专项规划》、《渠县年县乡公路建设规划》、《渠县通往2006年前已撤并乡镇县乡道路改造规划》并启动了政府收费还贷一级公路建设需求调研。完成了《中望新农村示范片道路规划》、《渠县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渠江水运发展规划》、《桥梁建设(改造)规划(年)》、《国省县乡道路养护规划》。  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83万人次,同比增长13.0%,实现旅游总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22.0%。成功举办渠县2013年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各项配套活动精彩纷呈,受到各方好评。加快推进賨人文化、汉代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和新农村民俗文化五条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打造。编制完成了《渠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宕渠民居至賨人文化陈列馆节点详细规划》、《柏水湿地公园总规》、《文峰山城市文化休闲公园控详规》、《城市两河滨江走廊控详规》、《桂花岭控详规》、《曹家沟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王平故里修建性详细规划》、《贾家寨修建性详细规划》、《龙华寺二期建设规划设计》和《八濛山公园的控详规》等景区景点规划。把旅游规划与城市、农业、新农村、交通等规划相融合,加快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大幅增长。2013年全县公共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9517万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6933万元,增长24.5%。公共财政支出& 394968万元,同比下降1.4%。金融存贷平稳运行。201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323007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46872万元,增长17.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62371万元,增长24.9%。  八、城乡建设  科学编制城乡规划,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完成了东城新区“产城一体”示范区和东区、文峰山公园片区、北城区等控详规划编制工作,城市建设规划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控规覆盖率达到80%以上。启动西城区15平方公里控规编制(修编)工作,控规覆盖率将提高到90%以上。按照建设“一主一副四支撑二十八基点”渠江流域生态滨江城镇群目标,完成30个乡镇规划修编和12个建制镇控规编制,建制镇控规覆盖率达到100%,编制新村建设规划150多个。  加快推进市政建设,改变城市发展形象。整治城市生命通道连接线3841米,道路宽度由16米拓宽至48米,建成南城生命通道2209米,宽50米,生命通道山体护坡治理工程完工。建成东城南北干道(南段)656米、宽68米。三是建成4处5座人行天桥。建成渠江大桥西桥头北面天桥、南大街天桥、渠江一小天桥4处5座天桥,方便了人车分流、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滨江旅游城市建设和渠江流域生态滨江城镇群建设取得新成就。 认真实施民生工程,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惠民苑五期750套廉租房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建设进度居全市前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798户,已启动2574户,形象进度92%。319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全面落实,在蒙山酒厂配建的256套公租房全部开工,在育才家园项目实施的523套棚户区改造部分主体修至13层。建设3项饮水工程。东城水厂、临巴供水工程、渠县水厂泵站正紧锣密鼓建设中。建成马鞍山生态园步行道1130米、宽10米,打造节点3个,安装健身器材12套,已投入使用。加快重点项目安置房建设。天星镇辖区安置房多层建筑进度65%、高层建筑进度18%,完成投资1.2亿元;渠江镇辖区安置房多层建筑进度66%、高层建筑进度17%,完成投资9000万元。大力推进村镇建设,提升乡村综合实力。实施三汇镇西坪新区、彩亭大道、彩亭广场建设,涌兴镇商业步行街、停车场建设和场镇风貌塑造,土溪镇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临巴镇新区、镇政府办公楼建设和风貌打造,清溪场镇滨河生态景观走廊建设,开展中滩等8个乡镇垃圾中转站、临巴镇等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踏勘选址,2013年三汇镇进入全省百强试点镇行列。完成46个聚居点风貌整治和新村选址、地形图测绘和新规划编制工作,新村建设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九、教育  大力狠抓基础教育。2013年末,全县高考本科上线1729人,比去年增加183人。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86所,在校学生人数161762人,其中女生71289人,专任教师10695人,其中女性教师4841人。全县有小学59所,在校学生64928人,专任教师5356人。有初级中学90所,在校学生40389人,专任教师3460人。有普通高中9所,在校学生19911人,专任教师1203人。有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13943人,专任教师503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763人,专任教师42人。  十、文化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完成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配送工作;新建省级示范乡镇文化站3个;新建了全民健身路径6条;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个;新增运动场地面积1600平方米;申报市级民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个,乡镇文化站评估定级30个(其中:一级文化站6个,二级文化站9个,三级文化站15个)。文艺创作成绩斐然。全年编辑出版《渠江文艺》4期8000册,出版文艺书籍《汶川大地震》、《宕渠文化遗存》、《流江月》、《大哥二哥》4部,在市以上发表小说8篇,诗歌36首,散文17篇。创作舞台文艺作品《十月欢歌》、《原来如此》、《中国梦,我的梦》、《九月放歌》,创作小品《一双绣花鞋》、《走基层》、《签合同》,并在全县各乡镇巡回演出。&&&&&&&&&&&&&&&&&&&&&&&&&&&&&&&&&&&&&&&&&&&&&&&&&&&&&&&&&&&&&&&&&&&&&&&&&&&&&&&&&&&&&&&&&&&&&&&&&&&&&&&&&&&&&&&&&&&&&&&&&&&&&&&&&&&&&&&&&&&&&&&&&&&&&&&&&&&&&&&&&&&&&&&&&&&&&&&&&&&&&&&&&&&&&&&&&&&&&&&& &&&&&&&&&&&&&&&&&&&&&&&&&&&&&&&&&&&&&&&&&&&&&&&&&&&&&&&&&&&&&&&&&&&&&&&&&&&&&&&&&&&&&&&&&&&&&&&&&&&&&&&&&&&&&&&&&&&&&&&&&&&&&&&&&&&&&&&&&&&&&&&&&&&&&&&&&&&&&&&&&&&&&&&&&&&&&&&&&&&&&&&&&&&&&&&&&&&&&&&&&&&&&&&&&&&&&&&&&&&&&&&&&&&&&&&&&&&&&&&&&&&&&&&&&&&&&&&&&&&&&&&&&&&&&&&&&&&&&&&&&&&&  群众文化丰富多彩。深入开展 “幸福送万家.文化乡村行”文化下乡巡回演出活动和“三下乡”活动16场,观众达3万多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万多份。成功承办了第三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欢乐乡村行”渠县分会场文艺演出活动和“魅力宕渠特色文化旅游发展推进会”各民俗文化展演点文化活动。图书电影深入群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全部实现了免费开放。新购图书1213册,征订报刊杂志170种,报刊增订数同比增长12%;新登录建库 1500余条;收到地方资料150余册。共发展读者3000余人,图书阅览室接待读者4万余人次,流通图书、期刊4万余册。 “渠县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目前,通过本地镜像和远程共享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量达到320万种中文图书(含儿童读物)资源,7800万篇中文期刊资源,1亿篇外文期刊,4.2亿篇学术文献。放映公益电影5989场,完成“村村通”直播卫星620个点3720套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的调试安装。广播影视发展亮点突出。县广播电视台先后开设了《新闻荟萃》、《信息航班》、《法制之窗》、《健康在线》等20个专栏,共播发各类新闻稿件6300余条,播发短评或本台评论员文章33条。达州市电视台用稿440条,四川省电视台用稿18条,中央电视台用稿8条,充分发挥了广播电视联系党群关系的喉舌功能。  竞技体育成绩显著。组织参加全国比赛1次,省级比赛5次,市级比赛12次。承办市级比赛2次。在达州市第一届职工运动会第九套广播体操、篮球、中国象棋比赛中均获第三名,乒乓球男女团体均获第一名的好成绩,在达州市健身气功展示中荣获“二等奖”;在四川省第九套广播体操展演中荣获“一等奖”,在四川省第十四届风筝比赛和四川彭州“锦城国际”杯第26届风筝放飞邀请赛中,我县老年代表队分别夺得团体“二等奖和一等奖”。在四川省青少年跆拳道、武术散打和拳击锦标赛中共获金牌10枚,银牌10枚,铜牌13枚。在2013年长安汽车重庆国际马拉松赛中我县农民运动员蒲室宅荣获奖牌1枚,在全国健身秧歌大赛中,我县中、老年组和青年组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文物保护性利用取得新进展。渠县文庙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渠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至3处8个点(即渠县汉阙、城坝遗址、渠县文庙)。渠县历史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完成了对6处汉阙考古勘探、保护规划编制及汉阙博物馆建设工程的选址、立项、可研等前期工作;成功承办了“渠县汉阙和秦汉文明学术研究会”,国家文物局已批复同意渠县汉阙和城坝遗址的保护规划编制立项,并将城坝遗址纳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储备项目。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卫生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447973人。全年出生人口13549人,人口出生率9.35‰;死亡人口8240人,人口死亡率5.69‰;全年自然增长人口530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6‰;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1.4:100。2013年渠县城镇化率为30.53%。  城镇居民增收步伐加快。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9元,比上年增加1991元,增长11.8%。总收入中:工薪性收入13270元,增长13.1%;经营性收入4979元,增长12.9%;财产和转移性收入3082元,增长12.7%。人均消费支出12463元,增长10.7%。  &&& 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419元,比上年增加1008元,增长13.6%,其中:工资性收入3327元,增长13.6%;家庭经营纯收入4735元,增长20.2%;财产和转移收入357元,减34.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579元,增长6.9%。 就业形势良好。年末全县城乡从业人员640052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33180人,比上年增加1553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58993,增加7985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47879人,增加7210人。乡村从业人员560448人,增加8599人。年末全部非私营城镇地域单位从业人员45437人,增加3589人。新增城镇就业5190人,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分别为<span style="COLOR: #20人和4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农民工职业技能在岗培训2357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600人。全县农民工转移输出40.05万人,同比下降0.1%,实现劳务收入39.03亿元,增长2.2%。卫生和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药物全部实行网上采购零差率销售,老百姓用药支出费用不断降低。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7.41%,完成儿童健康管理117991人、孕产妇管理 27220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185147人、高血压规范管理65661人、Ⅱ型糖尿病规范管理26693人、重性精神疾病规范管理6297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7779人。新农合参合111.7万人,参合率99.7%;全年新农合受益45.1万人次,基金补偿支出共计35951.2万元。城镇医疗保险覆盖人数143891人,其中城镇职工44768人,城镇居民99123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人数49.02万人,参保缴费人数22.28万人,享受待遇19.2万人,社会化发放养老金1.51亿元。全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8860人,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参保23039人,企业生育保险参保8970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23357人。  十二、环境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年化学需氧量(COD)新增削减量904.88吨,削减率7.19%,氨氮(NH3-N)新增削减量53.93吨,削减率3.48%,二氧化硫(SO2)新增削减量2125.21吨,削减率28.1%,氮氧化物(NOX)新增削减量2416.96吨,削减率15.5%。环境监测显示,2013年渠县出境断面团堡岭水质保持在Ⅱ类至Ⅲ类之间,达标率为100%,全县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4%,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6分贝,达标率100%。 安全生产取得成效。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起,死亡28人,受伤15人,直接经济损失,97.95万元。   &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渠县生产总值(GDP)等产值指标绝对数使用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户籍人口数取自公安年报,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按计生年报计算。  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采用住户抽样调查资料。  5、客货运量及客货运周转量数据来源于交通局。  &&渠县土溪镇: 向历史文化旅游名镇迈进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
建设中的土溪汉阙公园
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魅力无穷的小城镇;这里物产丰饶、商机无限,是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沃野万顷、物华天宝的土溪,正以生机勃发、奋勇争先之势,书写着这片土地的磅礴大气!
土溪镇距渠县县城30公里,幅员面积72.6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15个居民小组,20个村、13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48万。201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7亿元,人均纯收入10647元。镇内渠汇公路、览阙路横穿,实现了公路村村通;达成铁路穿境而过,土溪火车站每日客流量达4000人次,已升级改造达到三级站标准,乘坐动车到成都只需2个小时,到达州20分钟;乘车从场镇到襄渝铁路三汇火车站只需15分钟,到南大梁高速公路渠县收费站只需20分钟;渠江航运升级改造正在进行,通航能力将极大提升。
土溪镇系计划生育全国依法行政示范乡镇,综合目标考核连续三年获全县第一名,被表彰为渠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县“一流业绩”先进集体,荣获现代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工作等多项一等奖。2000年,被命名为全省300个试点小城镇之一;2001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重点小城镇;2014年7月,成功入选全国重点镇。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土溪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建场,清光绪末年设镇,1949年设乡,1958年改乡为公社,1983年恢复乡名,2004年撤乡建立土溪镇。土溪是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川东北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和巴渠文化的发源地,曾数为州、郡、县治所。
土溪镇是全国有名的文物重地,城坝村的城坝遗址和汉阙村的3尊汉阙最具代表性。城坝为秦汉时代古賨国国都,占地1820亩,距今已有32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出土过大量战国青铜器及汉代文物,有著名汉代编钟、汉代釉面砖等,48口汉井至今仍有部分在使用。1991年5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有许多专家学者来这里考察研究,试图从这里寻找到商朝文化的血脉和根基。堪称国宝级文物的汉阙,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在土溪镇的汉阙村,比邻耸立着冯焕阙、赵家村东无名阙、赵家村西无铭阙3处3尊汉阙,以冯焕阙最为著名。冯焕为宕渠人,是东汉朝的开国重臣。冯焕阙1961年与北京故宫等同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渠县也因汉阙数量多(6处7尊,占全国仅存汉阙的四分之一)、规模大、保存完整,居全国第一,而得“中国汉阙之乡”的美誉。阙上各式各样雕塑,造型生动、刻画细腻、题材广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海内外专家学者参观考察。
土溪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涌现出了先秦道家思想家鹖冠子、西汉幽州豫州刺史冯焕、车骑大将军冯绲等历史人物,有传诵千年的“竹枝词”、激励士气的“巴渝舞”……全镇有23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3个村级图书室,有各类书刊12余万册,有24个远程教育中心,有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化业余创作人员1000余人;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2100余人,升重本率名列全县同类学校第一;有小学3所,在校学生3200余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土溪镇第一中心小学被命名为四川省校园文化特色学校。
舞龙耍锣传承习俗
火树银花不夜街,十里八乡烧龙来。日下午,土溪场镇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附近十里八乡的群众云集中国汉阙之乡的心脏,观看此处已中断28年的舞龙灯闹元宵活动。晚上7时50分,新成立的百和社区和人和社区组织的“老白龙”和“太白龙”由20多名袒露上身的精壮汉子挥舞着出现了,顿时街道两边人声鼎沸,花炮齐鸣,舞龙汉子们毫无怯意地穿行在礼花之中。
土溪镇舞龙历史悠久,起源于汉代,最初是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到了唐宋时代舞龙已是逢年过节时常见的表演形式。据说到清雍正八年时,土溪场舞龙活动便形成了九条龙,而今通过考证只保存下来了正街的“河潮龙(7节)”、铧嘴街的“炭龙(5节)”、铁匠街的“铁龙(6节)”、小桥街的“老白龙(9节)”、半边街的“太白龙(7节)”、大桥街的“白子龙(7节)”等6条龙。
土溪也有耍锣鼓习俗,“土溪耍锣鼓”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恢复了舞龙这一历史习俗,更增添了快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凤冈县土溪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