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培实验室设计快繁技术

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植物组培快繁技术、植物组培快繁生产方法、制造流程、配方专利
开&&&&&&本:
页&&&&&&数:
字&&&&&&数:
I&&S&&B&&N:
售&&&&&&价:320.00元
品&&&&&&相:
运&&&&&&费:卖家承担运费
上书时间:
购买数量:
(库存100件)
商品分类:
关 键 字:
详细描述:
《植物组培快繁技术》+《植物组培快繁生产方法|植物内生菌脱除方法专利大全》&配合使用&&更完美&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第1版&(日)平装:&176页语种:&简体中文开本:&16ISBN:&2条形码:&2商品尺寸:&25.8&x&18.2&x&1&cm商品重量:&322&g品牌:&化学工业出版社商品描述编辑推荐《植物组培快繁技术》: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农林牧渔系列&目录绪论001一、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的概念001二、植物组培快繁的理论依据002三、植物组培快繁体系的形成002四、植物组培快繁的培养程序004五、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的应用004第一章&植物组培快繁实验室007第一节&组培快繁实验室的设置007一、实验室的设置要求007二、实验室的组成008第二节&植物组培快繁常用仪器设备010一、电子分析天平和托盘天平010二、高压灭菌锅012三、烘箱012四、酸度计012五、超净工作台013六、光照培养箱013七、电蒸馏水器013八、其他仪器设备014第三节&必要的器皿及器械014一、玻璃器皿014二、金属器械015【本章小结】016【思考题】016[技能训练1-1]参观植物组培快繁实训室016第二章&培养基及其配制018第一节&培养基的种类018第二节&培养基的成分及作用019一、无机营养物019二、有机营养成分019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020四、琼脂021五、活性炭021第三节&常用培养基的配方及其特点021一、几种常用培养基的配方021二、几种常用培养基的特点025第四节&培养基的选择026第五节&培养基的配制027一、母液的配制和保存027二、培养基配制程序029【本章小结】030【思考题】030[技能训练2-1]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030[技能训练2-2]固体培养基的配制032第三章&无菌技术034第一节&无菌室的灭菌034第二节&外植体、培养基和器具的灭菌034一、培养基的灭菌034二、特殊药品的灭菌035三、器皿(具)灭菌036四、外植体的灭菌(消毒)037第三节&洗涤技术039第四节&无菌操作技术040一、检验无菌室空气污染状况041二、无菌操作方法及要求041三、无菌操作程序042【本章小结】042【思考题】042[技能训练3-1]外植体的灭菌与接种043第四章&外植体的初代培养045第一节&初代培养的概念及关键技术要求045第二节&外植体的选择及接种046一、外植体的类型046二、外植体的选择条件046三、外植体的接种047第三节&营养器官的初代培养048一、根的培养048二、茎、芽的培养049三、叶的培养050第四节&初代培养应注意的问题051一、菌类污染051二、褐变现象053【本章小结】054【思考题】055[技能训练4-1]××植物的初代培养055第五章&继代增殖培养057第一节&试管苗的繁殖057一、试管苗快速繁殖的类型057二、提高增殖率的方法058三、转接操作的技术要求059四、继代培养计划的制定060第二节&继代增殖培养应注意的问题061一、玻璃化现象061二、驯化现象062三、分化再生能力衰退现象063【本章小结】065【思考题】065[技能训练5-1]组培苗转瓶技术操作065第六章&试管苗的生根与移栽067第一节&试管苗的生根067一、试管内生根067二、试管外生根071第二节&试管苗的移栽技术074一、试管苗移栽难以成活的原因074二、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技术和措施075【本章小结】078【思考题】079[技能训练6-1]试管苗的生根培养079[技能训练6-2]试管苗的驯化和移栽080第七章&植物脱毒技术082第一节&植物脱毒的意义082第二节&植物脱毒的方法083一、热处理脱毒083二、微茎尖脱毒培养085三、微体嫁接脱毒088四、其他脱毒方法089第三节&脱毒苗的鉴定089一、直接观察鉴定法089二、指示植物鉴定法(生物学鉴定法)089三、抗血清鉴定法091四、免疫电镜吸附鉴定法092五、酶联免疫吸附鉴定法092六、脱毒苗农艺性状的鉴定092第四节&无病毒苗的保存与繁殖应用093一、无病毒原种的保存093二、无病毒原种的应用093【本章小结】094【思考题】094第八章&组培苗工厂化生产095第一节&快繁工厂化生产的主要设施和设备095一、组培快繁常用设施和设备095二、保护栽培设施096三、试管苗移栽设施和设备096第二节&快繁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097第三节&快繁工厂化生产技术098一、品种选育和母株培育098二、离体快繁组培基本苗098三、组培苗的移栽驯化098四、苗木传送和运输103五、苗木质量检测104第四节&快繁工厂化生产机构设置及各部门岗位职责104一、生产部105二、质量检验部106三、技术开发部106四、市场营销部107五、物资供应与后勤保障部107第五节&组培快繁的影响因素及生产计划107一、培养基的需要量107二、继代增殖系数和继代周期107三、生根诱导108四、生产计划108第六节&组培苗的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概算110一、直接生产成本110二、固定资产(厂房、设备及设备维修等)折旧110三、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开支110四、组培苗的增值111【本章小结】111【思考题】112第九章&植物组培快繁技术实例113第一节&林木及园林树木组培快繁技术113一、桉树的组培快繁技术113二、杨属植物的组培快繁技术117三、翅荚木的组培快繁技术120四、樱花的组培快繁技术121五、紫叶石楠的组培快繁技术122第二节&花卉组培快繁技术123一、非洲紫罗兰的组培快繁技术123二、蝴蝶兰的组培快繁技术124三、大花蕙兰的组培快繁技术126四、红掌的组培快繁技术127五、球根秋海棠的组培快繁技术129六、“金娃娃”萱草的组培快繁技术130七、八仙花的组培快繁技术131八、重瓣矮牵牛的组培快繁技术132九、墨兰的组培快繁技术133十、非洲菊的组培快繁技术134十一、百合的组培快繁技术135十二、香石竹的组培快繁技术137十三、月季的组培快繁技术139十四、牡丹的组培快繁技术140十五、铺地锦的组培快繁技术142十六、龟背竹的组培快繁技术142十七、杜鹃的组培快繁技术144十八、马蹄莲的组培快繁技术146十九、满天星的组培快繁技术147第三节&药用植物组培快繁技术148一、库拉索芦荟的组培快繁技术148二、人参的组培快繁技术149三、怀山药的组培快繁技术151四、台湾金线莲的组培快繁技术152五、金银花的组培快繁技术153六、罗汉果的组培快繁技术153七、丹参的组培快繁技术154第四节&果蔬组培快繁技术155一、火龙果的组培快繁技术155二、金柑的组培快繁技术157三、食用仙人掌的组培快繁技术158四、茄子的组织培养技术159五、木枣的组培快繁技术160六、美国叶用莴苣的组培快繁技术161第五节&经济作物组培快繁技术162一、甜瓜的组培快繁技术162二、马铃薯的脱毒快繁技术163三、油葵的组织培养和试管内开花166四、食用甘蔗的脱毒和组培快繁技术167【本章小结】169【思考题】169附录170附录1&培养物的不良表现、可能原因及改进措施170附录2&常用植物生长激素浓度单位换算表171附录3&常用英文缩略语171附录4&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173附录5&蒸汽压力与蒸汽温度对应表174附录6&酒精稀释,稀酸稀碱的配制方法174附录7&常用生长调节物质、维生素、糖类的主要功能174参考文献1752、《植物组培快繁生产方法|植物内生菌脱除方法专利大全》&&&&电子光盘&&可单买光盘&1&提取纯天然抗氧化剂和香精油植物山艾的栽培方法&2&滨梅细胞工程苗大规模繁殖方法&3&树莓苗木组织培养繁殖方法&4&柳桉组培育苗方法&5&繁殖韭菜母本和杂交种的方法&6&南瓜组培工厂化种苗快速繁殖方法&7&山葵种苗的快速繁殖方法&8&一种培育脱病毒良种苗木的方法&9&猪笼草工厂化快繁方法&10&狐米草细胞工程苗大规模繁殖技术&11&一种植物组培苗气体生根培养方法&12&植物组织连续快速培养方法及其设备&13&中波透紫玻璃组培瓶&14&耐寒赤桉组培育苗方法&15&邓恩桉组培育苗方法&16&组合式植物光自养组培快繁装置&17&开合式育苗盒&18&组织培养新型培养袋&19&植物组织连续快速培养设备&20&一种植物组培脱病毒方法&21&一种植物脱病毒快速繁殖的方法&.X22&生产株性稳定的番木瓜组培苗的方法&23&一种金苞花组培快繁培养基及组培快繁方法&24&组培苗全营养基质&.125&草樱花组培快速繁殖方法&.126&霍霍巴组培快速繁殖方法&.627&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林木抗旱性的方法&.428&菹草胚培养及菹草石芽组织培养方法&.429&马蔺组培快繁体系构建技术&.130&白桂木的离体繁殖方法&.631&一种宝山堇菜组培快速育苗方法&.632&一种植物组培消毒方法&.633&四倍体刺槐转基因及组培快繁方法&.334&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中培养基污染的控制方法&.935&红叶椿的组培快繁方法&.536&红栌的组培快繁方法&.437&杨树组培苗室内炼苗方法&.X38&杨树组培苗冬季蓄苗的方法&.439&火焰兰的快速繁殖技术&.440&银荆的组培快繁方法&.241&一种航天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342&一种污染水体净化水生植物的筛选及快速繁育方法&.743&斑叶兰组培培养基及其快速繁殖方法&.X44&斑叶兰组培快繁的方法&.545&索尔邦百合组培培养基及其快速繁殖方法&.346&菹草石芽组织培养方法&.X47&一种提高组培植物材料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的方法&.248&一种籼稻的离体培养方法&.749&一种猴腿蹄盖蕨组织培养方法&.650&提取纯天然抗氧化剂和香精油植物山艾的栽培方法&.851&佛手组培繁殖方法&.752&组培诱导虎杖毛状根制备虎杖苷的方法&.753&一种植物组培双层培养增殖方法&.354&金丝吊葫芦的人工快速繁殖方法&.355&苦草球茎离体培养再生方法&.956&大籽猕猴桃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657&鸟巢蕨植物的组培育苗方法&.858&植物内生菌脱除方法&.259&植物组培苗假植炼苗方法&.X60&三棱栎的组培方法&.561&百合组培苗化学药剂处理脱毒的方法&.762&百合组培苗热处理脱毒的方法&.163&百合组织培养球分球的方法&.664&百合组织培养诱导成球的方法&.065&百合组织培养诱导成芽的方法&.566&一种百合组培球移载前的预处理方法&.X67&杏香兔耳风繁育方法&.868&番木瓜新品种快速选育的方法&.169&采用低温处理脱除菊花类病毒的方法&.570&一种含有氯化血红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371&中国桔梗四倍体的培育方法&.372&利用蜈蚣草孢子进行快速组培繁殖的方法&.873&采用甲基磺酸乙酯诱变木本植物的方法&.474&规模化组培苗生长环境二氧化碳浓度自动调控装置&.X75&气培式植物无糖组培装置&.976&一种蕨菜原叶体增殖培养基&.277&植物组培快繁组合系统&.X78&国兰组培苗室内栽培调控节能装置&.3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珍稀多肉植物种质资源组培保存和快速繁殖技术_图文-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珍稀多肉植物种质资源组培保存和快速繁殖技术_图文
导读:珍稀多肉植物种质资源组培保存和,快速繁殖技术,(厦门市园林植物园,要:景天科、仙人掌科等多肉植物耐干旱,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一类观赏植物,但很多名优珍稀多肉植物品种,因为自然繁殖率低,本文采用组织培养技术,成功保存与快速繁殖的多肉植物涉及3个科5个属的20多种,对保存多肉植物优良的种质资源、繁殖名优珍稀品种、快速繁殖出口需要和园林绿化需要的,关键词:珍稀多肉植物,快繁技术,多肉植物(Succul
园林科技2012年第1期总第123期
珍稀多肉植物种质资源组培保存和
快速繁殖技术
刘与明张淑娟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厦门
要:景天科、仙人掌科等多肉植物耐干旱,净化空气,具有外观小巧玲珑,植株肥厚多汁,造型特异等特点,
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一类观赏植物。市场上名品价格居高不下,在花卉产业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但很多名优珍稀多肉植物品种,因为自然繁殖率低,有的品种不结种子,推广受到限制。本文采用组织培养技术,成功保存与快速繁殖的多肉植物涉及3个科5个属的20多种,对保存多肉植物优良的种质资源、繁殖名优珍稀品种、快速繁殖出口需要和园林绿化需要的优良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珍稀多肉植物;种质资源;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多肉植物(Succulent)也可称为多浆或多汁植物,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一类观赏植物,在花卉产业中逐渐占有它的一席之地,特别是在出口小盆栽植物上有着相当大的比重。多肉植物外观一般小巧玲珑,植株肥厚多汁,造型特异,仪态万千。其中景天科、仙人掌科等多数多肉植物有着与一般植物不同的特殊的代谢形式,即景天酸代谢。它们多在晚上天气较凉爽潮湿时才打开植株上的气孔,放出O2,吸收CO2,经过羧化反应固定大量CO2,贮存于苹果酸内,白天气温高时,气孔关闭,不吸收CO2,而是将前一晚上形成的苹果酸氧化,放出CO2,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故这类多肉植物有着特殊的耐干旱能力和净化空气有利健康的特别功能。因而,栽培这类多肉植物迎合了现代人们崇尚健康和追求美的理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收藏莳养。而许多名优珍稀多肉植物品种因为自然繁殖率低,有的连种子都不结,限制了它的推广,市场上名品价格居高不下。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多肉植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对于保存多肉植物优良的种质资源、繁殖名优珍稀品种、快速繁殖出口需要和园林绿化需要的优良品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掌握了糊斑金城、白洋宫锦、玉露、玉露锦、玉章、康平寿、绿玉扇、千代田锦、琉璃姬孔雀、金边龙舌兰、翡翠盘、吉祥、百惠、细叶景天等多种珍稀多肉植物的种
质资源组培保存和快繁技术,试验成功的多肉植物品种涉及3个科5个属20多种;基本摸清不同科、属、种的多肉植物在诱导、增殖等培养阶段的差异,掌握了相应的培养基配方以及供试的各种多肉植物在增殖快繁时培养基激素的调整规律。更重要的是采用花梗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能诱导出带“锦”的组培苗,克服因使用侧芽为外植体建立的组培体系失“锦”的问题。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外植体取材季节和部位
珍稀名贵的多肉植物往往是不易繁殖或繁殖系数很低,若取其茎尖进行培养,必然要损伤或损坏母本植物,因此,选取的部位既不能损坏母本植物又要求能诱导成功。研究发现,龙舌兰科、百合科植物可在春季植物生长季节,取优良母株新萌发的1~3cm的幼嫩侧芽;或切取其幼嫩的叶片;一些没有侧芽的珍稀名贵品种的母株则可等待植株开花期间取其较充实的花梗;景天科植物取其母株的幼嫩枝条作为外植体。夏季休眠期,一些品种不适取材,此季节的多肉植物外植体在培养基中对激素常反应迟钝,生长静止,不易培养成功。
培养室条件:温度25~27℃,光照1500LX,每日
园林科技2012年第1期总第123期
照光10h,相对湿度90%的人工培养室中培养。
培养基:不同多肉植物种类和品种其培养基的成分,尤其是添加物各不相同,不同培养时期培养基的成分亦各不相同,通过比较研究和不断筛选,发现
不同多肉植物基本培养基具有一定的规律,其激素等添加物都在一定值的范围,只是要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的培养材料及不同的培养时期进行调整。其基本培养基成份详细见表。
多肉植物组培快速繁殖基本培养基成份一览表
培养基种类初代诱导继代增殖生根
MS3/4*3/4*1/2**
?6-BA(mgL-1)?NAA(mgL-1)白糖(%)琼脂粉(%)pH值6.26.26.2
0.2-0.40.02-0.40.02-0.05
*大量元素取3/4量,微量元素和有机成份用全量;**大量元素取1/2量,微量元素用全量,不添加有机成份。
3培养基及材料消毒
培养基的消毒:制作好的培养基须立即放入高
压灭菌锅灭菌,灭菌中必须排净锅内空气,当压力达
1.1kg/m,温度121℃时保持25min,可杀死培养基中
各种细菌及其耐热的芽孢。
外植体材料的消毒:切取多肉植物幼嫩的侧芽或花梗、茎段、叶片等,然后用肥皂水或洗洁精轻轻洗涤(尽可能不弄伤组织),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之后于超净工作台中用75%酒精浸泡数秒,再用0.1%升汞处理10~30min,而后用无菌水冲洗6遍,每遍
琉璃姬孔雀的诱导
1~2min,冲洗之后用消毒滤纸吸干水分就可以在无
菌条件下操作,用手术刀切取所需的培养材料,最后无菌操作植入初代诱导培养基中培养。经多次取材试验,这种消毒方法很适合各类多肉植物,灭菌效果好,获得无菌材料的成功率较高。不同品种之间消毒处理时间上的差别,主要跟材料组织表面的革质化程度相关,较幼嫩的材料消毒处理的时间需较短,否则植物细胞易被杀死。
5丛生芽的增殖扩繁
侧芽外植体丛生芽的增殖:
由于侧芽诱导的丛生芽芽数非常有限,需切分进行增殖培养,刚开始增殖时,培养基采用诱导时的配方,培养周期4~6周,可由一个丛生芽增殖为若干个丛生芽,扩繁倍数约3~5,长至满瓶,并可继续不断增殖(图2~5)。然而试验中发现,在经若干次继代增殖培养后,所建立的各个多肉植物品种无性系无一例外都不再顺利增殖丛生芽,而是出现新芽少,芽体短簇,植株僵硬,类似俗称的石头苗,有的芽或芽丛还出现玻璃化倾向,无法继续培养。这种现象说明增殖培养时添加的激素浓度已不再适宜,植物体内内源激素和添加的外源激素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所致。
此时在下一个继代培养时须调节外源激素的绝对浓度及不同种类激素的相对配比,当调整后,瓶苗很快就恢复到原来良好的增殖状态,激素的调整规
4外植体初代诱导
侧芽外植体腋芽的诱导:侧芽植入培养基后培
养15~21d,腋间萌发出多个腋芽芽点,至30~45d,由外植体长成一团丛生芽(见图1)。
花梗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花梗植入诱导培养基,经15~21d培养,花梗节膨大,并萌发1~3个不定芽,长至1cm左右约需45d。
叶片外植体的诱导:叶片外植体经4~6周诱导培养,仅发生愈伤组织,未见形成不定芽。
园林科技2012年第1期总第123期
千代田锦的增殖
圆叶景天的增殖
征可在花梗诱导建立的体系中保存下来(图6),而取带“锦”植株的侧芽进行诱导建立的无性系则难于保持该性状,这可能和外植体组织所带的遗传信息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3百蕙的增殖
图6玉露锦的增殖
6生根培养及组培苗移栽
生根培养:当增殖的芽体长至1~3cm,可切下转入生根培养,一般接种后20d可顺利生根。各个多肉
水晶掌的增殖
植物品种组培苗的生根都很容易,操作中,只要遵循将大苗生根,而将幼嫩苗进行增殖的原则,便可顺利发根(图7~8)。
瓶外生根:将增殖瓶苗中原本可切下诱根培养的壮苗,取出瓶并在苗基部切一新鲜切口直接插于苗床的基质中,大约经过25~35d,便开始长根。在春秋季节,气温适宜,其扦插发根率达95%以上,这说明多肉植物组培无根苗完全可进行瓶外扦插生根。此法生根率高,可能由于组培苗体内含有适量的激素,扦插特别易于生根。使用瓶外扦插法能降低生产成本,既减少无菌操作的工时消耗,又减少了培养基
律基本是以高低浓度适度地交错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增殖扩繁顺利进行,既保持一定的增殖系数,又避免产生僵苗、畸形苗、玻璃苗等。不同多肉植物品种对激素浓度和配比有不同的适应范围。
由花梗外植体诱导建立的无性系的增殖:花梗诱导出节芽后,数量同样相当有限,需继续切分增殖,芽的增殖状况及激素调整规律,同侧芽外植体诱导建立的繁殖体系基本一致。试验中发现,一些叶片带条纹俗称“锦”的多肉植物其珍贵的线条特
园林科技2012年第1期总第123期
较,以河砂、泥炭土、珍珠岩2∶1∶1相混合的基质最适宜组培苗的过渡栽培(图9~10)。移栽的季节全年均可进行,但以春、秋二季更为适宜,因夏季大多的多肉植物有短时间的休眠期。移栽后要注意移栽苗的水肥管理,当第一次栽下苗床后必须浇透水,以后掌握不干不浇的原则,因为肉质植物多数叶片肥厚,体内贮水多,相对耐干不耐湿。施肥则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
图7玉章的生根
卧牛的生根
玉露出瓶移栽苗
制作的材料消耗及电力、水资源与工时的消耗。但最好避开炎热的夏季,夏季因高温多湿,若水分管理不周,肉质植物体很容易腐烂而死亡。
组培苗移栽及管理:移栽是组培快速繁殖工序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试验表明,只要前面几个工序做得好,培养出了优质的壮苗,根系生长良好,移栽很容易成活。具体做法是,取出瓶苗,用自来水洗净根系附着的培养基,自然晾干水分后,假植于专门的基质中,稍遮荫,并注意通风。通过试验比
白洋宫锦出瓶移栽苗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教程攻略、党团工作、人文社科、工作范文、经管营销、文档下载以及珍稀多肉植物种质资源组培保存和快速繁殖技术_图文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济南亚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总机:6
地址:济南市槐荫区西客站青岛路西首
对比国内外植物组培技术的差距
添加时间: &&&阅读次数:2689
&&& 植物组织培养是以植物细胞培养技术为前提的一项生物技术,也是快速繁殖植物新品种的最重要方法,它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历30多年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完善,于60年代形成商业性产业,得到了最广泛应用和产生了较大经济效益。自1960年Morel成功对兰花进行组织培养,目前已发展到大约有35属150种兰科植物可用组织培养技术,现在蝴蝶兰、大花蕙兰、石斛兰、文心兰等可进行兰花工厂化生产。
  经过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兰花工业,80年代组培快繁已被认为是能够带来全球经济利益的产业。全世界组培苗的年产量从1985年的1.3亿株猛增到1991年的5.13亿株,现在已超过10亿株。由于组培苗越来越多地被生产者所接受,导致了组培新公司的诞生就像它们繁殖的植株数量一样以指数增长。据估计,目前全球有关生物技术产业的年交易额约为1500亿美元,其中50%~60%与农业有关。植物组培苗的贸易额约占总额的10%,即150亿美元,并以每年15%速度递增。目前已在水稻、小麦、玉米、谷子、高梁、棉花、烟草、大豆、马铃薯、石刁柏、花卉、林木、蔬菜等200多种植物上利用。
  如今,通过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建立商业性的生产体系,已成为最具开发前景的产业。 然而组培苗作为科技开发的商品,在国外市场上进行流通,还仅仅是开始,尚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建立高效益的生产性体系,广泛开拓销售渠道以及组培苗的检疫、包装、运输规范化等方面都有待改进。
  一、国际组培产业现状
  70年代以来,国外组培苗生产发展很快,欧洲许多国家纷纷建立植物繁殖公司,重点是繁殖那些经济价值较高的观赏植物。例如:洋兰、香石竹、丝石竹、扶郎花、月季、杜鹃、百合、大花萱草,安祖花、唐菖蒲、玉簪、蕨类、六出花等30余种。据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1991年公报,西欧国家共有248个植物微繁殖公司。
  80年代以来,以商品为目的组培苗生产量以20%-30%的速度递增,年产组培苗在10万株以上的植物微繁殖公司约占50%,年产量大于50万株的公司约占25%,整个西欧年产组培苗达2亿多株。荷兰的许多公司都具有很强的组培苗生产能力,年生产组培苗达6100万株。
  以色列的组培苗生产同样发展很快,全国有6个组培公司,其中SHEMI的香石竹种苗公司专门从事香石竹的育种及种苗生产,组培繁殖的技术以及设备均属先进。其他国家如美国Ball园艺公司和IVerson植物园,每年在世界各地组织生产大量组培苗,供市场需求。此外,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以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组培苗商业化生产极为普遍,特别是热带兰、火鹤芋、玫瑰、香石竹以及各种观叶植物的组培苗,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花卉拳头产品。
  应用组织培养进行国际间无性繁殖材料的种质交换,始于20世纪70年代。将植物材料以组培形式保存在培养容器内运输,开展国际间或地区间的种质交换,能够节省时间,节省空间,降低运输成本,尤其能减少因从田间采集种子或其无性繁殖材料携带有害生物的危险性。第一个以组培苗引种的作物是石刁柏,以后,甘蔗、生姜、甘薯及多种花卉等在国际间也采用同样形式进行商品交流。1972年以前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等国,由于线虫、昆虫、病毒等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原因,禁止石刁柏进口,后来随着石刁柏组织培养的成功和病毒指示植物作为检疫手段得到承认,石刁柏开始以试管苗的形式进口。
  (1)美国的Wyford国际公司设有4个组培室,并都建有配套的温室,研究和培育出的新品种达1000余个,年产组培苗3000万株。包括观赏花卉、蔬菜、果树及林木幼苗,主要供应本国市场,也有的进入了西欧和日本市场。公司对所有产品中的每个品种,都提供成苗、开花或结果时的精美照片或图片,供顾客欣赏和选购参考。对质量保证、付款方式等问题也有明确的做法,并开展网上订货与付款等电子商务。
  (2)以色列的Benzur苗圃25年前就开始从事商业植物组培苗生产,现有的设施包括一座现代化组培室,一个炼苗圃和一个附属的一代球茎生产基地,公司年产组培苗800万株,其中60%的产品由公司直接发售给顾客。产品种类包括香蕉、切花植物和盆栽观叶植物10个属(海芋属、铁角蕨属、花叶芋属、朱蕉属、花叶万年青属、榕属、黄檗属、鹅掌柴属、苞叶芋属、合果芋属等)。公司自己不培育新品种,依靠与育种公司紧密结合,不断推出过经PBR(plant breeder right,植物育种者权力)登记的品种,为育种者和顾客生产各种新品种的组培苗。
  以上两个公司都是国际上的知名公司,最大区别是前者靠自己培育出新品种,后者依靠其他育种公司的新品种发展生产。但是在发达国家,植物组培苗的生产成本与效益的维持已开始出现困难,导致近年来该产业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出现停滞现象。以美国尤为突出,由于昂贵的动力成本,组培设施的生产能力只有一半被利用。反之,发展中国家低廉的工资能够生产出低成本的试管植物,尽管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但产量及生产规模却增加很快,如印度1988年组培苗的产量仅500万株,到1996年已跃升到1.9亿株,企业数量相应地从4家发展到75家,其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能与世界领先的荷兰、美国相媲美。
  (3)印度AVT生物技术实验室成立于1984年,是印度建立的第一个商业性植物组培实验室。它现在的生产能力是年产800万株植物,设备情况是无菌室面积612m2,生长室(培养室)面积1928m2,接种工作台56个,雇员120人。其产品出口到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美国、荷兰、德国、匈牙利、西班牙、以色列、日本、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产品种类包括香蕉、菠萝、枣椰、咖啡、划莓、马铃著、葱、石刁柏、泡桐、桉树、榕树和30多个属(亮丝草属、海芋属、山姜属、六出花属、花烛属、花叶万年青属、捕蝇草属、百合属、扶郎花属、苣苔花属、毛茛属、绣球属、补血草属、万寿菊属、兰属、天竺葵属、黄檗属、杜鹃花属、千里光属、苞叶芋属、合果芋属、柚木属、香果兰属等)的观赏植物。上述每一种植物的组培苗,哪一年向哪一个国家出口了多少,公司都有详尽的资料介绍,透明度很高。出口的组培苗也有良好的质量控制和销售系统,发往欧美和远东的经过包装的产品,都可以在48h内空运到。
  (4)印度Harrisons Malayalam有限公司是另一个附属于大型企业集团的商业性植物组培工厂,其母公司是印度最大的天然橡胶公司和印度南方第二大茶叶公司。这个组培工厂雇用人员数为100人,每天两班倒,自1992年以来每年生产组培植物400万株,大部分是花卉植物与观叶植物,销往国外。在经营方式上,可供应试管苗,并承诺根据合同,为外单位秘密进行育种材料的微繁殖,保护育种者应有的权益。
  (5)马来西亚的热带实验室与温室苗圃,堪称是合理开发利用本国植物资源的典范。他们在国家林业行政部门的协助下,人工快繁本地区珍稀植物,尤其是猪笼草属热带植物,这一方面减轻了野生资源受破坏的压力,另一方面又为本地区人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他们可供应猪笼草属80多个品种的小苗,这些小苗都是从组培瓶中取出后又在温室里驯养了3~6个月的裸根苗,株高一般达十几厘米,报价在每株10~80美元不等,某些珍稀品种报价高达125美元。
  二、我国组培产业现状
  植物组培快繁技术在我国也得到广泛应用,其配套技术的成熟及普及性,在国际上都居先进水平,上至中央和省级研究单位、大型花卉公司,下至村、乡级农业技术单位都能够组培生产各种花卉种类及品种。由科研单位完成的花卉病毒病快速检测技术;花卉脱毒种苗培育技术;通过不同浓度灭菌液处理,提高外植体入瓶率技术;筛选不同培养基提高外植体增殖率技术;调整环境因子促进组培苗健壮生长及提高生根率技术;探讨不同试管苗玻璃化、畸形化、黄化、变异等形成机理及预防办法技术;研究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花卉组培苗移栽技术;不同花卉种类需求的基质类型技术;环境调控及过渡苗培育设施技术;组培苗的栽培技术;组培苗的包装、储运及销售措施等实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促成这一常规生物技术在花卉种苗的生产供应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中国组培快繁应用最好的在两广、海南、云南。两广、海南以香蕉、甘蔗和花卉为主,云南以花卉为主。我国八十年代初,国家科委和广西自治区联合投资完成了第一个甘蔗试管苗工厂,年产达200万株,推广面积21万亩,比对照每亩增产1.9吨,增加产值8000万元/年,近年来,两广在试管繁殖香蕉方面也达到产业化,产量有数千万株,广大农户已普及,每年种植试管苗,并出口国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八十年代初,国家科委和广西自治区联合投资完成了第一个甘蔗试管苗工厂,年产达200万株,推广面积21万亩,比对照每亩增产1.9吨,增加产值8000万元/年,近年来,两广在试管繁殖香蕉方面也达到产业化,广大农户已普及,每年种植试管苗,并出口国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广州对100多个花卉观叶植物进行组织培养,种苗公司生产50多个品种年产500万苗,在华南地区建立150多家组培公司,组培苗在华南所占份额由10%提高到60%。
  茎尖培养脱病毒技术以及离体快繁技术已趋成熟,建立了一批工厂化试管苗繁育基地,在马铃薯、草莓、香蕉、甘蔗、桉树、杨树以及一些花卉上已有商业化的试管苗生产体系,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形成了“兰花工业”、“香蕉工业”。如从1986年到1992年春,我国香蕉主产区的香蕉组培苗栽培总面积达18万多hm2,与对照相比,组培苗一般可增产30%~50%。仅2000年,全国香蕉组培苗商品量达1亿株左右,占全国商品组培苗总量的2/3。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脱毒苗增产可达60%,脱毒种苗的生产也越来越被知名企业看好,如百事可乐公司投资在中国农科院建立的脱毒种薯组培生产车间。据2000年12月在兰州举行的植物组培效益与前景高级研讨会报道,目前我国约有2000个组培室,在上千种植物中建立了组培再生技术,年产组培苗几亿株。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人员停留在重研究、轻转化、重论文、轻效益的旧思维模式上,只重视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而较少考虑市场的需求,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至今还有认为既搞科研又搞经营太累,甚至是不务正业的意识。其次,科技主管部门的研究经费太多投入在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器官分化和试管再生的前期基础研究上,而对中试和进一步产业化的投入则远远不足。相反,国外发达国家在实验研究、开发推广和生产试验上的经费投入之比为1:10:100。因此导致致我国目前植物组培的产业化程度不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试管苗的年产量约为0.5亿株,与发达国家或花卉产业发展快的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带动我国组培苗商品化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为外方提供“组培苗代加工”业务。外方提供新培育的无病毒植物种源,经过我国组培快速增殖后成为商品苗,再返销国外。这种三角关系为我国组培技术与国际接轨,使我国组培苗成为国际性商品提供了极好的机遇。目前,我国为国外代加生产或直接出口的组培苗品种有百合、玉簪、大花萱草、唐菖蒲、丝石竹、菊花、蕨类,热带兰、勿忘我、扶郎花、金线莲、小蔓长春藤、甘蔗、香蕉、安祖花、观音莲、花叶芋、竹芋、银苞芋、橡皮树、榕树、翡翠、凤梨、万年青、朱蕉、非洲紫罗兰、金边瑞香、彩色马蹄莲、芦荟等多种观赏植物。
  当今,在劳动力成本已成为发达国家降低试管苗生产成本的重要制约因素前提下,组培产业的东移(主要是东南亚国家)和南移(拉美国家)将成为一大趋势。我国在地理气候,植物资源及技术储备上,有许多条件与印度相似。我们应该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品,近期以国内市场为主,不断研究培育及引进筛选国际流行新品种,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我国组培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组培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组培技术成果的商业性转化。(文章转自网络)
感谢大家对&对比国内外植物组培技术的差距 这篇文章的关注,也欢迎大家阅读后面更多的文章!
============================
拥有先进的组培技术和实战生产经验,10年专注于组培行业领域,并组建专业植物组织培养系统研发团队。
亚龙生物专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研发与实战推广,是中国植物组织培养系统建设第一品牌。
亚龙生物主营:
植物组织培养系统建设、
植物组培技术人员培训与输出、
组培工厂规划设计与施工、
植物组织培养相关设备的研发与推广、
植物组培试剂、
组培苗订单生产及技术研发、
及根据客户需求研发专项植物培养与育苗技术。
推荐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植物组培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