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台湾”赵本山文化部长”部长

>> 台湾文化部部长:《少年派》是美国片
台湾文化部部长:《少年派》是美国片
编辑: 段莹
13:20:00 南方都市报
速度30秒40秒50秒提示:按键盘 ← → 键可以翻页
内容提要:从2月底开始,台湾就开始沉浸在狂热的浪潮之中。先是“台湾之光”李安二度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大奖,全台“疯”李安。
  来,说说合拍片!
  Q:下一步追随大流做合拍片?A:还是倾向“台湾制造”
  近年来的合拍片风潮之下,台湾与大陆电影合作也越来越多,《刺陵》、《爱》等合拍片的市场反响可圈可点。虽然四位新人导演风格不一,但在谈及合拍片这个问题上,观点却较为一致――― 至少目前他们还没有要追随这股潮流的念想。
  理由?许肇任说,“可能钱太多,我不会拍。如果太大,操作面广,我会顾虑很多。对我来说,简单拍一些,才是很纯粹的东西。”平常许肇任话不多,拍片是他生活中的一个“出口”,习惯看到很多东西就想拍下来,他希望保持这种纯粹的快乐,“因为喜欢才会一直持续拍下去。我觉得那个是动力。”
  独立出身的赵德胤显然听过太多“合拍片”让人不爽的经历,从话语情绪中就能感受到,“你去看所谓的内地、香港或台湾的合作,听得太多了,可能到最后导演自己要做一款海报说,‘我再一次声明,那个最终版不是我的(作品)。’”在这位新锐导演看来,现今的合拍片非但没有促进电影多元化,反倒趋向保守和重复,“比如说遇到一个煤矿老板,你要拍什么片,你跟他讲了很多新的(创意),他不知道――― 你可能要跟他讲,我们要拍以前的《倩女幽魂》、《聊斋》(才行)。现在看到的《画壁》、《画皮》,不就是以前香港很拿手的?只不过香港以前是用人工去做一些道具,比较粗糙,而现在我们有电脑,让它比较精致而已。为什么?因为它最安全。很多成功的合拍片例子,我们看到的都是香港50、60年代的故事一直不断地在内地大卖。不管作品视觉有多炫,我百分之百相信导演的心里完全不觉得他自己有创作上的成就感――― 因为他还是重复,重复是最安全的。”
  不管合拍片如何大行其道,但至少台湾的数字票房告诉我们,台湾观众对此接受度并不是那么的高―――现在台湾最火的电影还是很“Local”(本土)的台片,比如《大尾鲈鳗》。
  【台湾电影情结之机车】提问:台湾电影中,永远少不了机车(摩托车)的影子[微博]。下图是出自哪些电影?答案:1、3出自杨雅[微博]电影《女朋友。男朋友》;2出自侯孝贤电影《最好的时光》。4出自九把刀[微博]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5出自林书宇[微博]电影《九降风》。
相关新闻:
本站原创榜
&&|&&&&|&&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纳兹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旅游交流与合作,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等问题交换了意见。(赵琳/文刘亚湖/摄)原标题:邵琪伟会见马来西亚旅游与文化部部长 
&&&& 11:42:20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字号:[大中小]选择背景色:
&&&&9月13日,正在澳门出席第八届APEC旅游部长会议的中国国家旅游局长邵琪伟,利用会议间隙,会见马来西亚旅游与文化部部长达图?斯里?默罕默德?纳兹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旅游交流与合作,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等问题交换了意见。(赵琳/文刘亚湖/摄)
&&&&原标题:邵琪伟会见马来西亚旅游与文化部部长
&&&&稿源:每日更新_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作者:
&&&&原标题:邵琪伟会见马来西亚旅游与文化部部长
编辑:阿里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文化部 即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文化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负责文化、艺术事业的组成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早并一直保留至今的政府部门之一。
管理全国文化艺术事业
党组书记部长 雒树刚
1949年9月~1954年9月设立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由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指导文化部的工作。1954年9月~1970年6月改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由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协助总理掌管文化部的工作,1970年6月~1975年1月,根据的国务院机构精简方案,撤销文化部,成立国务院文化组。1975年1月,撤销文化组,设置文化部。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其与文化部、国家出版事业局、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合并,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1987年6月,将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改为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仍由文化部领导,但独立行使职权,计划、财政、物资分配等计划单列。1988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将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合并,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中国文化行政的最高机构。文化部是国务院的职能部门,在国务院领导下管理全国文化艺术事业。文化部的主要职责:(一)研究拟定文化艺术工作的、和并监督实施。(二)研究拟定文化事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指导文化体制改革。(三)管理文学、艺术事业,指导艺术创作与生产,扶持代表性、示范性、实验性文化艺术品种,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归口管理全国性重大文化活动。(四)拟定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指导、协调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国家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五)归口管理,拟定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划;研究文化市场发展态势,指导文化市场稽查工作。(六)管理社会文化事业,拟定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各类社会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管理图书馆事业,指导图书文献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利用;组织和标准化、现代化建设。(七)归口管理对外文化工作和对特别行政区及、文化交流政策、法规;代表国家签订中外文化合作协定、年度执行计划和文化交流项目计划;指导驻外使馆文化机构及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文化机构的工作。(八)按照国务院规定,管理,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根椐以上职责,文化部设十个职能司(局、厅)。
沈雁冰(茅盾)陆定一肖望东于会泳黄镇周巍峙(代部长)朱穆之王蒙(代部长)刘忠德孙家正蔡武
党组书记、部长 雒树刚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赵少华党组成员、副部长 陈晓光党组成员、副部长 周和平党组成员、副部长 王文章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组长 李洪峰党组成员、副部长 王文章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
党组成员、部长助理 丁伟
办公厅;政策法规司;计划财务司;人事司;艺术司;教育科技司;文化市场司;文化产业司;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对外文化联络局(港澳台文化事务司);直属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机关服务局;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故宫博物院;;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文化报社;中国京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歌舞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中国演出管理中心;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文化部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中心;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文化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
在两岸交流时满20周年之际,两岸文化交流20年来从无到有、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为维系两岸同胞情感、推动两岸交流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在当局于1987年11月开放台胞来祖国大陆探亲后,一些岛内文化界人士开始与大陆同行接触,一些台湾歌手来到大陆演唱,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开始。1992年8月,由12名组成的“大陆艺术家演出团”首次进入台湾,实现了两岸的双向文化交流。此后,在大陆方面的持续推动下,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发展。自1991年至2007年底,仅经文化部同意的两岸文化交流项目就达5千多项,5万多人次。目前,两岸文化交流已遍及文学、美术、音乐、戏剧、舞蹈、、、文物、民俗、艺术教育、图书馆、文化管理等各个领域。通过积极举办综合性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大陆方面为搭建两岸交流平台做出了不懈努力。特别是文化部所属中华文化联谊会连续成功举办“情系”“情系”“情系”“情系”“情系中原”“情系湖湘”等两岸文化联谊活动。两岸间先后成功联合举办“海峡两岸文化艺术节”“海峡两岸艺术节”“海峡两岸南音展演暨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文化节暨京台文化周”“两岸城市艺术节——城市文化互访系列(台北周、北京周)”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密切着两岸文化联系。大陆方面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文物精品及当代文化精品赴台交流,满足了台湾同胞了解大陆文化发展的愿望和需求。“秦特展”“永远的大展”“康雍乾盛代精华展”“重现台湾——保利博物馆珍藏文物展”“的故乡——楚文化特展”等集中反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珍品展览使台湾同胞大饱眼福。红楼梦文化艺术展、风云再现-文化艺术展、作品大展、书画艺术回顾展、百年大展等在台成功展出,为两岸文化交流增添了不少佳话。中央芭蕾舞团、中国京剧院、北京人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上海昆剧团、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上海交响乐团等大陆优秀艺术团体相继赴台演出,以精湛的艺术、浓郁的特色、无穷的魅力打动了台湾观众。福建闽剧、歌仔戏、南音、等地方戏曲团体频频应邀赴岛内、和交流,成为闽台文化交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大陆方面积极邀请台湾文化团体和文化界人士来大陆参加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努力为台湾文化艺术界人士来大陆发展文化事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云门舞集、汉唐乐府、国光剧团、朱宗庆打击乐团、台北市国乐团、台北新剧团等台湾著名艺术团体应邀来大陆巡回演出,受到了大陆观众的热烈欢迎。刘国松、李锡奇、欧豪年、李奇茂、陈其宽、江明贤、陈正雄、柯锡杰、周澄、王侠军等台湾艺术家的精品展览在大陆进行巡回展出,赢得了大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台湾文化业者还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大陆广阔的市场上深耕,台湾画廊业者积极抢占大陆文化市场先机,台湾流行歌手不断开拓大陆商业演出市场,均已取得丰硕成果。通过不断深化的文化交流,两岸文化界合作打造了一大批艺术精品,共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两岸昆剧汇演”“两岸戏曲大展”“两岸小戏研讨及汇演”等两岸文化交流活动至今为两岸文化界津津乐道,为两岸文化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两岸开展共同创作、合作演出已蔚然成风。如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与苏州昆剧院共同打造了“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并在海内外成功巡演。台湾文化界推出的新编昆剧&梁祝&&孟姜女& ,结合了岛内京剧和昆剧演员以及大陆昆曲界人士的力量。台北表演工作坊与国家话剧院、香港话剧团联袂推出的经典话剧作品&暗恋桃花源&备受两岸文化界和媒体的关注。此外,两岸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艺术院校广泛开展了人员交流,互通经验、分享成果、深化合作,同样硕果累累。20年来的两岸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艺术在海峡两岸的传承与创新,在两岸民众间架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这种交流的大趋势是任何人都难以阻挡的。大陆方面愿意与台湾同胞携手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增进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弥合两岸隔阂做出积极的努力。
文化部创新奖
文化部创新奖设立于2004年,旨在对立足时代前沿、弘扬科学精神、运用现代科技、惠及广大群众的文化项目予以表彰。在第四届文化部创新奖的评选中,共有29个项目获得殊荣。其中,《中国农民歌会组织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等4个项目获特等奖;《掌上国图——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等16个项目获得创新奖;《原创精品工程暨儿童剧联盟项目》等9个项目获创新奖提名奖。
“群星奖”是文化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而设立的全国群众文化艺术政府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目前分为两个子项,一个是专业领域的“文华奖”,另一个就是群众文化艺术领域的“群星奖”。取名为“群星奖”是取群众文化艺术“群星璀璨、异彩纷呈”之意。这个奖项自1991年正式设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广大业余文艺爱好者和群众文化工作者为主要评奖对象和服务对象,多年来,从评奖周期、奖项设置到评奖机制、组织方式都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在评奖周期方面,1991年至2002年期间,“群星奖”每年举办一届,共举办了12届。从2004年第十三届开始,“群星奖”并入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成为中国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期也调整为每三年举办一届。目前“群星奖”已经举办了第十六届。在奖项设置方面,“群星奖”的奖项设置几经改革,目前包括:作品类“群星奖”,项目类“群星奖”和“群文之星”。其中作品类“群星奖”包含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4个舞台艺术门类。
文华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设立于1991年,最初为一年一届,1998年起改为两年一届,2004年第11届文华奖起改为三年一届,与“中国艺术节奖”两奖合一,放在艺术节上评选。多年来,文华奖评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的原则。对于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艺术院团凝聚力,促进全国艺术创作,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任文化部部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