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9点以后植物呼吸二氧化碳潴留用呼吸机

绿色植物出现以后,原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同时氧气逐渐增加是为什么?呼吸作用呢?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植物的光合作用下面是简介总反应:CO2 + H2018 ——→ (CH2O) + O218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还有氨基酸(无蛋白质)、脂肪,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 各步分反应: H20→H+ O2(水的光解) NADP+ + 2e- + H+ → NADPH(递氢) ADP→ATP (递能) CO2+C5化合物→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C3化合物→(CH2O)+ C5化合物(有机物的生成) 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进行的.暗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吸入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那么,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呢? 光合作用的发现 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为植物体内的全部营养物质,都是从土壤中获得的,并不认为植物体能够从空气中得到什么.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也不容易窒息而死.因此,他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但是,他并不知道植物更新了空气中的哪种成分,也没有发现光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下面介绍其中几个著名的实验.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目的是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然后把这个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并且是黑暗的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恩吉尔曼的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进行的. 暗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因此,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光合作用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四五千亿吨有机物,这远远超过了地球上每年工业产品的总产量.所以,人们把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比作庞大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的生存离不开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人类和动物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第二,转化并储存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所含有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古代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起来的. 第三,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据估计,全世界所有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氧和燃烧各种燃料所消耗的氧,平均为10000 t/s(吨每秒).以这样的消耗氧的速度计算,大气中的氧大约只需二千年就会用完.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不断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从而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第四,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地球的大气中并没有氧.只是在距今20亿至30亿年以前,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并逐渐占有优势以后,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含有氧,从而使地球上其他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由于大气中的一部分氧转化成臭氧(O3).臭氧在大气上层形成的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具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从而使水生生物开始逐渐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经过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最后才出现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9.(1)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什么?).(2)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
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气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绿色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呼吸方式有所不同。如图表示黑暗中某植物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判断理由是 。(2)该器官的释放CO2与吸收O2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物质是 。 (3)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 ) A. 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10%
B. 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5% C. 不让空气流通,抑制
试题及解析
学段:初中
学科:科学
浏览:4884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绿色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呼吸方式有所不同。如图表示黑暗中某植物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点击隐藏试题答案:
&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
找老师要答案
考拉网语文答疑群
考拉网数学答疑群
考拉网英语答疑群
大家都在看
热门知识点 & & &&
请选择你的理由
答案不给力晚上没有阳光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是二氧化碳.为什么说早上的空气是最清新的呢,最适合做运动?
付晨一生T丂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早晨的空气并不新鲜,特别是天还没有大亮的时候,是一天中空气最浑浊的时候.原来,植物的呼吸和人一样,也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植物有一种独特的本领——光合作用.叶绿素在日光照射下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同时排放出清新的氧气.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的氧气,原来竟是植物光合作用时排放的.如果没有光,植物自然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了.夜晚,植物只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很显然,天将亮的时候,也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最多、氧气最少的时候.早晨容易存在着逆温层.什么是逆温层呢,简单的原理就是当地面温度比高空的温度高的时候,空气才能顺畅的上升,而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物才能随着空气的上升得到清洁.在高空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空气会下沉,污染得不到净化.而这与早晨有什么关系呢,原因是早晨是昼夜交替的时刻,温度变化的最明显,并且由于温度的垂直差异,这个时刻是形成逆温层的有利时刻,所以空气不新鲜.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早上刚天亮不要运动,因为二氧化碳还没有被吸收
其实早上的空气要等到9点之后才是最好的,不然的话从晚上到9点之前都是CO2
扫描下载二维码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如图,请回答9、10两题.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是通过(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火山喷发
天使街丶J0r
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存在于植物体中,故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进入植物体是通过光合作用,观察选项,故选B.
为您推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进入植物体,转化生成葡萄糖.
本题考点: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