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词形容为他人着想的名言

当前位置:
>>>古诗文填空(6分)①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
古诗文填空 (6分)①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正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作青云白鹤观,&&&&&&&&&&&&&&,为之怡然称快。&&(沈复《童趣》)③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 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一诗中记录了与故人“把酒话桑麻”后依依不舍的约定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默写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果如鹤唳云端 ③ 随风直到夜郎西 ④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略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古诗文填空(6分)①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鉴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古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古诗分类: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方法指导: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满,或对。。。寄予。。.的愿望。
古诗歌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古诗歌鉴赏常见考点及技巧:古诗词的鉴赏中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考察重点。古诗词的考察包括诗眼、炼字以及意象等。“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古诗词鉴赏技巧: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1、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2、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3、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特殊意象:“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a.借景抒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c.感物伤怀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2、注意“诗眼”(“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3、注意 “炼句”。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a.词类活用: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b.互文见义: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c.倒装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杜甫在这里主要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d.省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2、修辞手法: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对比——(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与最后一句)通感——感觉器官的沟通。(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盛开的梨花,香飘万里。视觉与嗅觉沟通,诗人的情意饱含其中。)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但商女所唱得由听者来点,可见这不过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他们才是作者实际抨击的对象。)古诗词鉴赏其他必备的知识和能力:1、诗词流派——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2、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3、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4、鉴赏诗歌应善于联想、想象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使读者看到杏花盛开的情状,而且还可想象出花丛中鸟儿的嬉闹,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把春的意境写活了。
发现相似题
与“古诗文填空(6分)①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5020075575176832186502179243105189一些成语的文化源头
【昙花一现】
  昙花,是梵语“优昙钵花”、“优昙跋罗花”的简称,花很美,但是开花的时间很短,所以常比喻难得出现的事物。
  “昙花一现”出自于佛法《长阿含经》:“告诸比丘,汝等当观,如来时时出世,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以及《法华经·卷一》:“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现在,这个成语多比喻人或事物一出现便迅速消失。
【回心转意】
简称回心,为佛教用语,本意为回转心意,即改变自己的邪恶之心、不良习气,转向善道,并从此进入佛法的教育之中,成为佛教学人。如将邪恶之心改为向往生命的自由解放之心,则称为回心忏悔;从自利思想为主的小乘佛法中跳出,拓展到学习自利利他的大乘佛法,则称为回心向大。
  这个成语现指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一尘不染】
尘,指六尘。佛法称色、声、香、味、触、法六者为六尘,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眼睛所看的为“色”,耳朵所听的为“声”,鼻子所闻的为“香”,舌头所尝的为“味”,身体所接触的为“触”,意中所思想的为“法”。如果去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种种执著习气,如眼不贪图美色,耳朵能听进他人的善言相劝而不发怒,鼻子做到不好闻烟味而戒烟,舌做到不馋,身体做到不贪图享乐,意做到不起恶心,而多生善心,那么人善良的本性(佛性)就没有被污染,称为一尘不染。
  后用这一成语转以形容物体非常干净、环境非常清洁或为官非常清廉等。
【醍醐灌顶】
  醍醐,是由牛乳提炼的纯酥油,为世间上味之品。在佛法中,醍醐往往比喻为真正的佛法、佛性和智慧。“醍醐灌顶”一语在佛法中比喻以智慧输入于人,则能消灭无明烦恼,令人感到清凉。
  今又引申为使人茅塞顿开,或令人清凉舒适之意。
【不即不离】
  即,接近之意。“不即不离”出自《圆觉经》:“不即不离,无缚无脱。”
  这个成语现用来指对人的关系或态度,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又用于对事物的描述,既不太露骨,也不过于含蓄。
【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一词出自《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大宝积经·卷八十六》、《大智度论·卷三十》、《华严经·卷三十》等,指不可思虑言说的境界。
  这个成语现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大慈大悲】
  “大慈大悲”为佛家用语。《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以“大慈”“与一切众生乐”,以“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意思是说,给众生以欢乐,称为“大慈”;帮助众生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称为“大悲”。《法华经·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怠,横求善事,利益一切。”意思是说,修行(修持、修养)者应该常怀大慈大悲的心行,精进而不懈怠,不断为他人着想,并身体力行做利益众生之事。
【心猿意马】
  “心猿意马”为佛教用语,指生起妄念,心意散乱,放荡不定,就象狂奔之马、飞跃之猿一样。
  今多用以比喻一个人心思变动不定。
【回光返照】
  回光返照,又作回光反照,佛家禅林用语。《临济录》:“你言下便自回光返照,更不别求,知身心与祖佛不别。”
  这个成语由于也含有日落时余晖反射之意,所以今又转而比喻人在病危临终之前,忽然显一时精神旺盛的状态。
【空中楼阁】
  这个典故出自《百喻经·三重楼阁》。说的是,过去有一个富翁,要想盖一座三层高的楼阁。木匠依照他的吩咐,开始在地面上打地基。富翁说,我不要下面的两层,只要第三层。木匠说不造下面的两层就无法盖第三层。但是富翁仍然执迷不悟,结果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法中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修持、修养)要打好根基和循序渐进的道理。
  现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空想。
【泥牛入海】
  “泥牛入海”为佛家禅林用语,比喻绝踪迹、断消息,一去不返之意。
  《景德传灯录·卷八》:“(龙山)师云:‘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又因泥牛入于大海之中必定全然溶化,失其形状,所以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人、物一去不返,毫无消息。
【心心相印】
  心印,又叫佛心印。佛心即众生所具有的真心(自性、本性、佛性);本性不变,如世间的印契,故称为印。
  今所用“心心相印”一语,是从佛家“心印”二字转化而来,形容彼此心意相同,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皆大欢喜】
  《法华经·七普贤菩萨劝发品》:“佛说是经时,……一切大会,皆大欢喜。”《维摩诘经·菩萨行品》:“而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意思是说,在场的人听佛宣讲完佛法后,都非常高兴。
  这个成语现指人人得其所欲,无不满意。
【作茧自缚】
  “作茧自缚”是指蚕为了作茧而把自己缠缚于其中,佛家用来比喻众生自己以烦恼之绳缠缚自己,使自己不得生命的自由解脱。《三启经》:“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亦如蚕作茧,吐丝还自缠。”《涅槃经·二十七》:“如蚕作茧,内住自死。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见佛性,故自造结业,流转生死。”
  这个成语现比喻自己做的事情,非但不利于自己,反而使自己陷于困境。
【当头棒喝】
  “当头棒喝”为佛家禅林用语,意指警醒人的迷妄,而使人领悟、“找到”真正的自己(即“佛性”)。或一棒击下,即当头一棒,或大喝一声,用以暗示、启悟对方。棒,始于德山的教授方法;喝,来自临济的教育之道。
  这两个成语现在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
【不二法门】
  “法门”指修习佛法的方法。《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这个成语现转指学习某种学问技术独一无二的方法。
【单刀直入】
  “单刀直入”为佛家禅林用语,提单刀而直入敌阵之意,指指导学人领悟人的真心佛性时,不用智谋策略,舍除缓冲的言语,而直接了当地论及问题的核心,以使其领悟真如佛性之理。《五灯会元·百丈海禅师法嗣》:“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
  这个成语现比喻面对目标,勇猛精进,也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隔靴搔痒】
  隔靴搔痒,又作“隔靴爬痒”,为佛家禅林用语。《无门关序》:“何况滞言句觅解会,掉棒打月,隔靴爬痒,有甚交涉?”
  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味如嚼蜡】
  味如嚼蜡,又叫“味同嚼蜡”,佛家用以比喻对淫欲没有乐趣。《首楞严经》:“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
  这个成语现指毫无兴趣,或形容文章、说话枯燥无味。
【异口同音】
  异口同音,又作“异口同声”,指多人同时说相同的话语,形容众口一词。《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时三大士,异口同音而白佛言。”意思是说,三位菩萨同时对佛说。《报恩经》:“异口同音,俱发声言。”
  这个成语现在仍为原意。
【一知半解】
  语出《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八》:“更有一般底(地)说静是根本,悟是枝叶,静得久自然悟去。山僧敢道他乱道……譬如良医应病与药,如今不信有妙悟底(的),返道悟是建立,岂非以药为病乎?世文章技艺尚要悟门,然后得其精妙。况出世间法只恁(那)么了得。这里一千二百衲子,个个有一知半解。每来室中,道得谛当者甚众。跳得两跳后,更与一拶(zǎn,音攒,逼迫、压紧),便去不得。”
  “一知半解”本意是有自己的一点见解,但不完全了知,现转用为知识浅薄之意。
【一刀两段】
  一刀两段,为佛家禅林用语。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三示方机宜》:“虽在尘劳中,能自省察,虽未得一刀两段,直下坐断报化佛头,然却自有个信入处。如虎生三日气已食牛,欲行千里,一步为初。”
  《缁门警训·卷十钟山铁牛印禅师示童行法晦》:“若是大丈夫汉,兴决烈之志,屏浮滥之行,从脚跟下一刀两段,向佛祖外一觑便透,身心俱了,亦不为难。”
  《隐元禅师语录》:“若论此事,须自己脚跟下,一刀两段,自然有得力处,自然得纯一无杂……”。
  “一刀两段”,现在和“一刀两断”通用。现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水乳交融】
  这个成语出自《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其土人民自生爱乐。上下和穆(睦),犹如水乳。情相爱重,欢喜游戏,慈悲谦让,增长善根。”
  这两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关系密切,相互融洽。
【森罗万象】
  “森罗万象”一词出自三国时翻译的《法句经》:“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景德传灯录·二八慧海和尚》:“迷时人逐法,悟时法由人,如森罗万象,至空而极,百川众流,至海而极。”
  这个成语现在仍指宇宙中各种事物展现出来的万千气象。
【聚沙成塔】
  这个典故出自《法华经》:“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现比喻聚少成多。
【想入非非】
  “想入非非”即“非想非非想”定。即三界中无色界第四天。此天是三界最高天。此天没有欲望与物质,仅有微妙的思想。这种禅定,心态已经到了至极静妙的境地,没有了“粗想”,所以称为“非想”;但是这种状态尚存有“细想”,所以又称为“非非想”。二者合称“非想非非想”。所谓细想,就是基本上没有了心王与心所之分,但其精神思维表现得很微细难测。“心王”就是我们产生意识等精神作用的主体,“心所”就是与之相应的精神作用。所谓粗想,心王与心所相应,其精神思维表现得很粗显。
  很多外道都执著于这种禅定境界,认为这就是修持的最终圆满境界(涅槃),或者认为人死后也是这种状态。佛法认为这种观点不正确,而是认为修行的最终圆满是心胸和善行合于宇宙和真理(真如佛性之理),随缘而生利他的妙用。
  这个成语现在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
【三生有幸】
  在佛法中,“三生”指过去的生涯、现在的生涯和未来的生涯。“三生有幸”通常是指,一个人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里,如果有缘学到和学好佛法,那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事情,所以应该珍惜佛法,行大精进。因为她能够使人在人生和宇宙真理的探索中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而孜孜不倦地努力;同时佛法中认为一个人能够学到和学好佛法是需要很大机缘和克服一定困难的。首先,一个人能够得到佛法就需要一个机缘。得到了佛法,还要看是否能克服自己原有的固执观念,想看一下佛法又是一关。学到了佛法,但又由于自身知识水平、领悟能力,以及是否有时间、有条件多学佛法,这些都得需要自己去圆满解决。
  这个成语现在形容难得的好机遇。
【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又叫“滴水穿石”、“小水穿石”,这个典故出自《佛遗教经》:“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这个成语现在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之力也能成就难能之功。
【心花怒放】
  佛家将清净的本心(本性、佛性)比喻为莲花,所以本心又名“心花”。《华严经·卷六六》:“(不动)优婆夷言:‘善男子(善财),我唯得此求一切法无厌足三昧光明,为一切众生说微妙法,皆令欢喜。如诸菩萨摩诃萨……;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华(花)开敷;又如大地普皆平等,无量众生于中止住,增长一切善法根芽;又如大风所向无碍,能拔一切诸见大树……’”
  其中“心华(花)开敷”即为心花怒放的前身。这个成语现在形容极其高兴。
【痴心妄想】
  “痴心”和“妄想”都为佛法名词(名相)。
  痴心为“六蔽心”之一。据《佛说象腋经》、《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记载,所谓六蔽心,“蔽”即覆蔽、遮盖之意,有六种恶心掩盖着人的清净心,称为六蔽心,即:(1)悭心(贪吝心),众生因悭吝遮盖于心,不能行于布施;(2)破戒心,众生因无明烦恼遮盖于心,行于恶行,不能坚持禁戒;(3)嗔怒心,指众生由嗔恨愤怒遮盖于心,常怀恼害他人之心,而无忍辱之行;(4)懈怠心,指众生由懈怠遮盖于心,不能精进勤修善行;(5)乱心(散乱心),指众生由散乱遮盖于心,妨碍禅定;(6)痴心(愚痴心),指众生由愚痴遮盖于心,而无智慧,受着外道邪法的干扰而不起正见。六蔽心妨碍着学人修习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精进、智慧)之行。对于学人,应该努力去除六蔽心。
  所谓妄想,不合于实,为“妄”,“妄”而产生种种执著分别,则是“妄想”。《楞严经·卷一》:“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观无量寿经》:“此想成时,……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
  这个成语现形容一味幻想不能实现之事。
【镜花水月】
  这个典故出自佛家十喻。《大般若经·卷一》:“于诸法门,胜解观察,如幻如阳焰,如梦如水月,如响如空花,如像如光影,如变化事,如寻香城。”《大智度论·卷六》:“经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犍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
  “镜花水月”,又作“水月镜像”,现在除了用来比喻虚幻的影像外,也用来比喻诗中的空灵境界。
【电光石火】
  “电光”即闪电之光。《心地观经·卷一》:“犹如梦幻与泡影,亦如朝露及电光。”《五灯会元·卷七》:“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碧岩录·第二十六则颂》:“电光石火存机变……”
  这个成语现在比喻事物瞬息即逝,也形容速度极快。
【勇猛精进】
  勇猛精进,为佛法名词,指奋勉修行。《无量寿经》:“(法藏比丘)发斯弘誓愿已,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
  关于勇猛精进,很多佛经都有论述。例如《心地观经·卷五》指出:“精勤修习,未当暂舍,如去顶石,如救头燃。”《法句经》:“是日已过,命则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这个成语现在指努力探索,不断前进。
【头头是道】
  佛家禅林用语。《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这个成语现在形容说话做事有条有理。
"眼界"即"眼根",為六根之一,大致相當今天所說的視覺器官,包括眼球和視神經等。"眼根"亦名"眼界"。能夠維持自相,不與他相混淆,稱為"界"。眼界與色界相對,產生眼識界(視覺)。在禪宗那裏,"開眼"常用作開語、覺悟的代稱。
看到了以前未見到過的東西,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俗語謂之"開眼界"。
天花亂墜  傳說佛說法時,諸天感動,撒下香花作為"供養"和皈教。如《心地觀經.&序分》雲:"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花亂墜遍虛空。"又傳說梁武帝時,雲光法師講經時感動上天,香花從空中紛紛落下。後多形容講經說法,有聲有色,極其動聽。亦指言談虛妄&,不切實際,或用甜言密語騙人。
無風起浪  原為禪語。唐.希《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達摩西來,無風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缺。"又如《景德傳燈錄》卷二六:"問:如何是祖師(指達摩)西來意?師曰:洋瀾左裏,無風浪起。"意謂無端生出是非來,本是禪宗的反語,機鋒語。俗語沿用。
無事不登三寶殿  佛教有三大內容,即教主釋迦牟尼為"佛寶",經籍教義為"法寶",弘揚佛法的僧團為"僧寶",合稱"三寶"。"佛",梵語佛陀之路,意為覺者,特指釋迦牟尼。"法",梵語達摩的意譯,泛指經、律、論三藏和戒、定、慧三學。"僧",梵語僧伽之略,意為僧團、和合眾,即受戒出家的佛教徒。"三寶"泛稱佛教。如南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紹隆三寶,弘濟四生。""三寶殿"即佛殿。寺門中的規矩,上佛殿時必須恭敬肅穆,進行禮拜、誦經、供養等,不得隨意在佛殿裏閒逛、閒聊。所以俗語中有"無事不登三寶殿之說。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岸,佛家以有生有死的境界为“此岸”;超脱生死轮回,即涅盘的境界为“彼岸”。“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为佛家劝人改过向善的常用语。“此岸”,指有生死轮回的苦海。回头,表示醒悟、悔改。佛法认为,众生的作恶和习气使自己受到道德等的惩罚,即产生恶报,使得自己感到很痛苦。作恶之人,一旦悔悟并努力向善,那么就能获得新生。
  这个成语现用来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彻底悔改,就有出路。
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古印度传说中的一个极大范围的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同一日月所照的东、西、南、北四个洲(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卢洲)为一“小世界”,合一千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
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大千世界中有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名“三千大千世界”。&
现泛指广阔无边的世界。&
佛语有云:“九九归一,终成正果。”在这里,“九”是最大的,也是终极的,古今人文建筑都以之为“最”。要想“九九归一,终成正果”,还需要“一四七,三六九”,一步一步往前走。九九归一即从来处来,往去处去,又回到本初状态。其实,这种回复不是简单的返回,而是一种升华,一种再造,一种涅磐,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现指归根到底。
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出处】:《愣严经》卷六:“我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
如今比喻用自己的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
是古印度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后来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
出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故事源于佛经。一天,如来佛在西天莲花宝座讲经解法,忽见瑞云东来,遥知得意弟子维摩洁患病。于是,派众弟子前去问候,断定维摩洁要借机宣经释典,便派天女前去检验弟子们的学习情况。天女手提花篮,飘逸而行,来到尘世间低头下望,见维摩洁果然正与众人讲学。随即将满篮鲜花散去,弟子舍利弗满身沾花。众人诧异万分,天女曰:“结习未尽,固花着身;结习尽者,花不着身。”舍利弗自知道行不行,便愈发努力学习。&&&
一念,时间单位&;&乃指极短之时间单位,或作瞬间,或指某一事甫成就之片刻。如仁王般&
若经卷上(大八·八二六上):‘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
印度《》记载:“须臾者。二十念名一瞬顷。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豫。二十罗豫名一须臾。日极长时有十八须臾,夜极短时有十二须臾。夜极长时有十八须臾,日极短时有十二须臾”。意思是24小时有30个须臾,1.2万个弹指,24万个“瞬间”,480万个“刹那”。推知“一刹那”是0.018秒。
又据《》记载:“百二十刹那成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成一腊缚,此有七千二百刹那。三十腊缚成一牟呼栗多,此有二百一十六千刹那。三十牟呼栗多成一昼夜”。一日一夜有30牟呼栗多,900腊缚,54,000怛刹那,6,480,000刹那、一刹那的时间长度是1/75秒(约为0.013秒)。
并不是佛教创造的名词,乃是古印度用来计算时间单位的通称,可以算作长时间,也可以算作短时间,长可长到无尽长,短也可以短到一剎那。
佛经中所说的劫,分为三种:小劫,中劫,大劫;二十个小劫,称为一个中劫;八十个小劫为一大劫。&据佛典中说,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共分「成、住、坏、空」的四大阶段,每一阶段的时间过程,均为二十个小劫,在这四大阶段中,唯有「住」的阶段,可以供人类生存。初「成」的阶段是由气体而液体。再由液体而凝固,所以不堪人类的生活。到了「坏」的阶段,正在剧烈的破坏之中,也不适合人类的生存;据说是经过四十九次大火灾,七次大水灾,一次大风灾之后,娑婆世界便归消失。坏劫终了,「空」劫开始,在空无一物中再经过二十小劫,另一新的娑婆世界便又逐渐形成,进入另一期的「成」的阶段。佛教把这成、住、坏、空的四大阶段,称为四个中劫,分别称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大劫:经过成、住、坏、空的四个中劫,便是一个大劫;换句话说,娑婆世界的一生一灭,便是一个大劫。一大劫是13亿多年,而一中劫是3.36亿年。地球上的生物大爆炸起于寒武纪,距今六亿年多年,那时候地球表面几乎全部是海洋,在大约5.4亿~5.5亿年前,多细胞生物迅速大量地出现,如果那时算作成劫的开始,现在正好是住劫期间。可见地质学的研究结论与此说法有很好的吻合。
人们因把天灾人祸等借称为“劫”或“劫数”;以“在劫难逃”谓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不能逃脱。现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出自《无量义经》:“若有众生,得闻是语,虽有烦恼,如无烦恼,出生入死,无怖畏想。”
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出自《药师如来本愿经》:“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
佛教用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也比喻妖精鬼怪或品行不端
出自先秦·李耳《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现泛指一切生物(多指普通人)。&
出自佛经,依于六根所接之尘有六:谓、、香、味、触、,是为六尘。尘即染污之义,以能染污情识之故。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
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出处】:《》:“一丝不挂,竿木随身。”&
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超凡脱俗,看破红尘。后指人裸体。&
无明,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
业:佛教徒称一切思想和行为;佛教谓恶业害身如火。亦指地狱焚烧罪人之火。&&&&
以身,口,意来分。
  ①身业:身体的行动是一种造作,故身体的行为就是身业。
  ②口业:用心驱使口讲话,是一种行为造作,故讲话是口业。
  ③意业:我们的思想,也是一种造作,故驱使心去思维事物,就是意业。
以业的性质来分。
  ①善业: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事情,将来会形成好的果报。
  ②恶业: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事情,将来会形成恶的果报。
  ③无记业: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它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
贪,是对于喜好的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戒,是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
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
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从而对治愚痴。
现泛指怒火。&&
迷津,佛教用语,是指迷妄的境界。
而现在指点迷津的意思就是针对事物的困难处,提供解决的方向,方法或途径。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张陵的人,在四川鹄鸣山潜心修道,
造作道书,广收信徒,凡入其道者都要交纳五斗米,
故称为“五斗米道”,世称天师道。张陵自认教主,人称张天师。
张天师的名号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的“张天师捉鬼”简直成了一句俗话。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哲学家、宗教家、思想家名叫老子,
姓李名耳,又名老聃,安徽涡阳人(一说是山东苦楚县人)。
他著有一本哲学名著《道德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
道教创立后,后来的修道之士把《道德经》尊为道教的最高经典,
同时又尊奉老子为道教的教主,
中国人常说“老子天下第一”指的就是老子其人。
实际上道教在东汉末年创立,其创始人应该是张陵。
由于老子与其著作《道德经》的关系,
老子的影响大大超过了张陵,
以至于后世道教徒都默认老子是道教的始祖。
所以,人们说张家的帽子戴到李家的头上去了。
说明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与此有关的成语还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等等。
人们常把不负责任地乱说一气,称之为胡说八道。
其实,这句成语也源渊于道教。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不老与得道成仙,
但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八个阶段,也就是八道。
哪八道呢?一为入道,进入道门;二为学道,学习修道的理论和方法;
三为访道,对道的研修要请高道大德加以指点,
四为修道,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五为得道,通过修行、参悟,自己的道行日益高深;
六为传道,有了道行,不仅要个人修持还要普渡众生进行传道;
七为了道,通过上述修道的过程你终于得道脱胎换骨完成了修道的过程,
八为成道,也就是升入天界成为神仙了。
这句成语是形容一个人的品行不正派、不象样子。为什么要说“不三不四”呢。
这也和道教文化有关,这出典于《易经》一书。书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谓八卦是由一、--两个符号组合而成。
这两个符号称之为爻,爻者,交也。说明事物相互交错变化。
一代表阳,--代表阴,八卦中每卦都有六爻,《易经》的范围很广,
可以说是“错”、“综”、“复”、“杂”。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指卦变而言,
我们常说某人变卦,变卦是卦变的倒装语,按易经的道理,卦的第三爻和第四爻最重要,
这两爻在卦的正中间,亦是中心位置,如果处在三和四爻之间就叫不三不四。
这种例子有很多,如乱七八糟、七上八下等都是从易经的游魂卦、归魂卦来的,
还有“九五之尊”七上八下等等。中国人处处都在引用道教文化,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
易学思想对古代社会生活、文化的渗透繁不可数。日前,去一家公司做客,
与其老总在闲谈中,进来一下属人员汇报广告及销售计划;该老总大略看了看计划书,
说了几点意见,总的意思是要求他们将工作想细、扎实一些;在其中,
他用了一句成语,不要弄得“五花八门”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其下属人员走后,
他看我吟笑,因彼此很熟,就不介意的问我为何而笑,我跟他说,成语也在易道之内,
你刚才就不知不觉用了一个。 “五花八门”这个成语是与易有关系的。
其成语的含义为事情变化多、花样多。是中性义词,而不完全是现今人们在用时略含贬义。
“五花”与“八门”是古代兵家战术的阵势,而这两个阵势,
又都是源于易学、或是说由易而派生的。易道是言阴阳、历五行的。
五行是我们祖先对自然界物质状态的五种划分。即:水是液态的,土是固态的,
火是炎态的,木是生态的,金是肃态的,简称为五行,
也就是人们后来耳熟能详的金、木、水、火、土。
五行不仅有态,还有色,即:火红、水黑、木青、金白、土黄。
其“五花”作为古代阵势,最早叫“五行”阵,为强化其迷惑与神秘性,
后又称为“五花”阵。五色相杂,眼花缭乱之意。详细的阵法图式已失传。
据文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战略家、将军都知道并会用“五花阵”,
为其诸侯争霸、掠城布阵的重要砝码。而“八门”即“八卦阵”,易道涵阔天地,
用八个卦来比拟时空方位、
即:乾西北、巽东南、艮东北、坤西南,离、坎卦为南北,震、兑为东西。
其八门阵极富变化,动静相融,实战时可变为八八六十四卦阵,令敌方囿于阵中出不来,
利于歼灭。春秋时的孙武、孙膑最早运用八门阵,
后来三国时诸葛亮又将八门阵进一步深化,并绘制八阵图,传于后世。
“五花八门”这两个作为阵名的军术语何时被我们祖先叠加成为一句应用广泛的成语,
这就是语词学家的考证的范畴了。
否 极 泰 来
物不可以终通,故泰极否来;但物亦不会终否,故否极泰来,
这些都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常理。(周易.否 )上九爻辞说:“倾否,先否后喜”。
倾否,有否极泰来,转变于顷刻之际。上九以阳刚之才,居否卦的终极,
能倾覆其时代之否塞,所以不曰“否倾”,而曰“倾否”。因先必有危亡之惧,
通过人的努力而转化,及终得“倾否”之喜 。
防 微 杜 渐
“防微杜渐”,可参《周易.坤卦》初六爻辞。
初六爻辞说:“履霜坚冰至。”这就是说,当我们足下踏着霜的时候,
就应想到阴寒已甚,阳气渐消,天气就要逐渐冷到结成坚冰了。比喻到人事上来,
就有“防微杜渐”的意思。如殷纣之宠爱妲己,咸丰之纵容慈禧,不慎之于始,
以致身败国乱。如孔子在《周易.系辞传》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
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矣。
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这些都是表示未注意“履霜”的坏信息而加以防止,
从而酿成“坚冰至”的祸患,天下之事,大多如此。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顺之则为祸,当防微杜渐。
物 极 必 反
“物极必反”,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现举剥封之象说明之。剥封上昆下,
五阴又自下渐长,消剥在上之一阳,阴盛阳孤,势将尽剥,这就是“物极必反”之象。
凡事物发展到了极限,都会定向它的反面,如病情发展到了极限,就会阳证似阴,
阴证似阳,出现假寒真热,假热真寒的症状;舆论造过了头,就会言过其实,文过饰非;
遇事过于残暴,逼人大甚,就会引起反抗,这些都是物极必反的例证。
见《周易?革卦》上六爻辞。上六爻辞说:“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小人,在此指百姓;革面,言百姓旧日屈从于暴政,面从而心不从,
今则革除其表面之假意屈人,而真正心悦诚服,拥护新政,故日“革面洗心”,
也就是顺以从君意。
原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像龙体一样起伏。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或一个人的来历。
在风水术中也有体现。龙:旧时研究风水的人,把连绵起伏的山水地形比做“龙”。
来龙:龙头之所在叫做“来龙”。地处来龙,就会吉祥顺利、兴旺发达。
①从龙头到龙尾像脉管一样连贯着的地势叫做“来龙去脉”。
②比喻人或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亦作“来龙结脉”。
出 处: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意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上善:至善,最完美;水:这里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就和圣人差不多。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
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谓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外似笨拙。《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辩若訥。”《庄子·胠箧》:“毁絶鉤绳而弃规矩,攦 工倕 之指,
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
出自老子《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了解别人的人,是很聪明的人。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选自《荀子·荣辱》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抱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天。
抱怨别人的人自己就会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天的人就会无法立志进取。
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怪别人,难道不是拘泥守旧,不合时宜了吗?
……所以君子会遵循这正常的事,而小人则遵循异端。
现今解释为,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透彻的了解。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群龙无首 语出《乾卦》:“见群龙,无首,吉。”
这是《乾卦?用九》爻辞,本来比喻众人俱得志而飞腾,是吉利的。
后来则用作贬义,泛指无人领导的混乱状态,
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清?丘逢甲《题仲迟月中课读图》诗:
“万里河山方破碎,一家儿女共团圆。群龙无首今何世?雌凤清声夜满天。”
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
《汉书·郊祀志下》:“《易》有八卦,乾坤六子,水火不相逮,
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现今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比喻自然界循环的规律,生生不息。
出自《推背图》,中国古代著名政治预言书,伪托唐朝李淳风和袁天罡著[1],最早出现的年代不早于五代十国。
推背图第1象
第一象 甲子 干下干上 干谶曰:茫茫天地 不知所止& 日月循环 周而复始
出 处《周易·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错综复杂均来自于易经的看卦方法。
&综:从对面看卦为综卦,除八纯卦以外,对明看卦均不同 错:
将一卦中阳爻阴爻彻底对换,形成的卦为错卦。
错综的哲学概念是指观察事物发展不仅要看事物本身,还要从相对的角度看,
以及相反的情况看。注意相对和相反完全是两个概念,相对是事物本身没变,
观察者角度变,相反是观察者不变,而事物本身性质彻底改变。
现金释义为头绪繁多,相互纠结,情况复杂。
虎视眈眈 语出易经《颐卦》:“虎视眈眈,其欲逐逐。”形容老虎凶猛地注视,
意欲有所追逐。
见仁见智 语出易经《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知,同“智”。
说明不同的人对易理的理解是有差别的。后人将两句压缩而成一词,也说成“仁者见仁,知者见知”。
物以类聚 语出易经《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指万物之性情。
后来两句紧缩为一句,指同类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触类旁通 “触类”出自易经《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旁通”出自易经《乾卦?文言》:“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
旁通情也。”后来“触类”和“旁通”被合并成“触类旁通”,说明易理广大,无所不包。
罪大恶极 语出易经《系辞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
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恶积”与“ 罪大”对文,“积”就是“极”。
小人积小恶成大恶,最终罪大恶极而自取灭亡。
作《周易》者具有强烈的防忧虑患、重视道德修养的劝善思想,
所以其中多“吉凶”、“悔吝”、“厉咎”等不好的结果。
三国时,刘备在临终前教导儿子刘禅时所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注),便本之《周易》。
切肤之痛 语出易经《剥卦》:“剥床以肤,切近灾也。”肤,在句中喻指床板;
切,接近、靠近的意思。意为床已剥落至床板,灾害离人很近了,
增加“之痛”形成偏正结构。由于自身的疏忽,
甚至会导致如易经《坤卦》“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连锁反应。
谨慎行事,积德行善,则会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美好结果。
矫揉造作 语出易经《说卦》:“为矫輮,为弓轮。”矫是使曲变直;
輮(也作揉)是使直变曲。《周易》中本来是指《坎卦》具有像水一样屈曲的特性,
后引申为故意做作,不自然。
满腹经纶 语出易经《屯卦》:“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孔颖达 疏:“经谓经纬,
纶谓纲纶,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约束於物。”
《屯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坎(水)上,为雷上有水之表象,水在上表示雨尚未落,
故释为云。云雷大作,是即将下雨的征兆,故《屯卦》象征初生。这里表示天地初创,
国家始建,有才德之人应以全部才智投入到创建国家的事业中去。
《说文解字》:“经,织从丝也”;“纶,青丝绶也”,两字连用,指整理丝线,
引申为规划、治理的意思。后来“经纶”逐渐由动词转化为名词,就是才识丰富的意思。
匪夷所思 语出易经《涣卦》:“涣有丘,匪夷所思。”
清代学者于鬯认为这里“匪”字当训为指示代词“彼”(《香草校书?卷一》,中华书局1984年8月),
本意为因地势不平坦而有所顾虑。只因历代注家多训“匪”为“非”,
词义才发生了转变,指超出一般人所能想得到的。
三阳开泰 源于易经《泰卦》“下乾上坤,地天泰卦 ”的卦象。
彖传曰:泰卦下乾天、上坤地而成地天泰卦,地气受热而上蒸为云,云气受冷而下降为雨,
此古人心目中所谓天地交之理。而天地阴阳交合,万物生养因而畅通。
喻於人事,则上为君,下为臣,君臣交相感应,志意相合,乃可以济养万民也。
“三阳”表示冬去春来,阴阳消长,万物复苏;“开泰”则有吉祥亨通之象。
到了羊年,人们喜欢用“羊”字讨个吉利,便将“阳”改为“羊”,
意思转变为岁首人们用来互相祝福的吉利话。
李士鉁曰:坤气上升,所以成天道,乾气下降,所以成地道,
二气相交,则阴阳通,万物生也。
出神入化 语出易经《系辞下》:“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这句话就是说智慧、学问、精神、一切达到神妙的境界,是为了要施用于社会人类。
穷究事物的奥秘,认识事物的变化,就是最伟大的德行。”
出神,谓元神脱离自身的躯体。
(神为人身“三宝”之一,虽历代医家皆有论述,但气功古籍所载尤详。
丹道书中义将其分为先天与后天,先天之神又弥“元神”。元,有本无、根本、原始之义。
元神是指与生俱来的禀受于先天的神气,
与出生后由外景事物为心所任而逐渐产生的后天识神、欲神有着本质的区别。)
化,化境,似应为“化城之境”缩写。佛教语,一时幻化的城郭,
比喻小乘所能达到的境界。《妙法莲经三化成喻品》“(导师),以方便力……化作一城……是时。
疲极之众心大欢喜,……于是众人进入化城。”
但是,小乘并非佛家修炼的最终目的地,在化城休息完之后,还要“直诣宝山”,
达到大乘的境地。所以说,化境是非常高的境界了,但还不是最高的境界。
后来指技巧的超绝。
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 也说归真返璞。道教教义 道教学道修道,
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
道教称之为“返朴归真”。道教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
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
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
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
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与地为什么能够长久存在而不衰灭, 那是因为天地都不会为了自己的存在而有所做为,
所以才能长生不息!
语本《老子》:“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老子揭示了万物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变化的规律。
揭示万物都从无中而来。
六神是人體內之六大竅,人體分上、中、下三層,分別應天、地、人三才,
六大竅平均分佈於各層,每層二竅,以陰陽兩神為一組,靈、性、神、意、魂、魄,
共稱六神;
前面的靈、神、魄為三陽神,後面的性、意、魂為三陰神。
&對參,是使魂魄、神意、靈性各組之陰陽電能相合後,各組之電能將因交泰生化而增強,
電能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後,才有辦法與上面的電能相吸引,而達六神統一;
順參,是使靈、神、魄三陽神與性、意、魂三陰神各自因順通而使電能加強後,
再使三陽神與三陰神合一,此時全身的電能將因六神合一而增強。 全身之陰陽合一,
為天、地、人三才之陰陽合一,為道功修煉很重要之一環。
现今通俗解释为,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道家养生修炼的方法之一。语见《庄子·刻意》:“吹呵呼吸,吐故纳新。”
就是说吐出浊气,呼入清气。
《云笈七签》卷三十二《服气疗病》曰:“凡行气以鼻内 (纳)气,
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内气有一,吐气有六。
内气一者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稲,
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无有此数,欲为长息。
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
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气,稲以解极。”
即认为吸取生气,吐出死气,即可长生不死。
六字气诀 ——通过鼻吸口呼,
呼气时结合默念嘘、呵、呼、歙、吹、嘻六个字音,
用以影响肝、心、肺、脾、肾、三焦,祛除各脏腑病邪的一种气功锻炼方法.
《老子》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用眼睛看不到它这叫做“夷”,用耳朵听不到它的叫做“希”,
用手摸不到它的叫做“微”,因为我们用眼睛、耳朵、身体、无法感觉到它,
所以因而无法描述它的形象,茫茫然,浑然一体。
现今解释接近此出处:《大学·修身先正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
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解释: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
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
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
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语出易经《乾卦?文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同类事物相互感应,如同明君贤臣相遇投合,这是《周易》以自然现象来比喻人事的基本方法。调整句中字词顺序而成,
也作“风云际会”。
言之有物 语出易经《家人卦》:“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风自火的燃烧中产生,这就是家人卦的卦象:君子效法此象,要言之有物,有所行动要长久坚持下去。
本指日常言语必需切合实物,后来被用来形容文章内容充实,有根有据。
也变称“言之无物”,用于反指。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老子·九章》
满屋子的金玉财宝,并不能长久保持。由富贵而生骄纵之心,是自己给自己遗留祸殃。
大功告成了便隐退,是天地自然的道理。
老子看到了物极必反的规律——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
老子以一双饱经风霜的慧眼,看到了“金玉”、“富贵”中包含着的短命和灾祸。
古往今来,有哪一个攫取利益的成功者能够把他所得的利益,
如金玉、珠宝、财富、名声、门第等,传之无穷呢?没有人能做到。不仅如此,
个人占的财富过多,就会骄奢淫逸。而骄奢淫逸,往往有可能为自己招来灾难。
无往不复 语出易经《泰卦》。朱熹《周易本义》:“将过于中,泰将极而否欲来之时也”,
本为告诫人将有由“泰”转“否”的危险。
后人由此归纳出我国古代的辩证法思想,即矛盾正反转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源于 《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
乃可以托于天下。”
解释: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担惊受怕,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
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地位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
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
等到我连自身都视为无的时候,那我又有什么大患呢?
所以,珍视天下如同对待自己的身体,天下就值得托付他;爱惜天下如同爱惜自己的身体,
天下就值得依靠他了。
不速之客 语出易经《需卦》:“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古代以三喻多,三人指多人。有数位未召请的客人来到,以礼敬待他们,最终会有吉利。
谦谦君子 语出易经《谦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指唯君子能体谦谦(屈躬下物,先人后己)之道,常以谦卑自养其德。
数往知来 语出易经《说卦》。原文为:“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意为依据八卦变化之道,
可顺推往事,逆知来事。由“数往”和“知来”压缩成词。
殊途同归 语出易经《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涂,通“途”,
道路。《周易》强调“变”,正反两端、阴阳两极都是交互变化的,君子只要勤勉谨慎,
无论从哪方面都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耳聪目明 出自易经《鼎卦》,原作“耳目聪明”,即“耳聪”、“目明”的意思。
后人调整这种“并提”的修辞结构,形成了常用的联合式主谓结构。
系指听力和视力良好。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肝肾之气充足,则耳聪目明。
惩恶扬善 语出易经《大有卦》,“乾下离上,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遏”和“惩”都有止的意思。
《象辞》说:本卦下卦为乾为天,上卦为离为火,火在天上,明烛四方,
这是大有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火,洞察善恶,抑恶扬善,从而顺应天命,
祈获好运。
可歌可泣 语出易经《中孚卦》,“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主客双方可能相互配合,共同应对面临的问题。然而,双方的素质都良好,
为了自己的利益,有时也可能有冲突。
主方有积极的行动控制客方,有“鼓”有“歌”,主方又受客方压抑,
有“罢”有“泣”。双方素质都良好,共同对敌。于是如爻辞所说,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硕果仅存 语出易经《剥卦》,原作“硕果不食”。“不食”改为“仅存”,都强调稀少。
号啕大哭 语出易经《同人卦》:“同人先号啕而后笑。”舍去“后笑”一义,
增加大哭二字形容痛哭的样子。
《周易·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妄想,胡乱猜想。
料想不到的祸福,就好比有人在村里栓了牛,过路人偷走了,但是怀疑村里的人偷了牛,
蒙受不白之冤。
在无妄这种灾害中,没办法找原因,也不能追究什么人的责任,只能承担责任。要与其他人感同身受,同呼吸、共命运,携手度过难关。就好像村里的人一样,你在哪里就承担其那里的责任。
主动地承担,不要机械地找原因,不要逃避责任。
出自易经离卦之贲卦。贲是文饰。离之贲是说依附于他人而去粉饰政绩,以邀功请赏,
所以爻辞说:“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突如其来地昙花一现,
像着火了一样,马上就灭掉了,立即被抛弃了。
依附于他人而急于建功立业,采取了不正当手段,用表面文章来粉饰政绩,所以来得快,
去得也快。像着火了一样轰轰烈烈,很快就像死了一样灰飞烟灭,很快就被抛弃了,
只落得无地自容的下场。做人要来得实在些,以诚信去作为,
而不应急于求成去用表面文章来应景、邀功,虚伪的东西总有漏馅的时候。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这八个字常被用来表示法律就像一张天网,
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的。其实老子的寓意比这种说法更广阔,
其意思是说天网是广大无边的,无所不包,没有一点疏失。天之网罗,恢恢疏远,
于报施有迟速显隐之异,然其刑恶赏善,却从来不失毫分。也就是说天道公平,
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天道的惩处。
出 处《周易·系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
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小人不知羞耻,不明仁德,不畏正理,不明道义,不看到利益就不能勤勉向上,不受到威胁就不会戒惧。
小小的过失给予惩罚就会大为戒慎,这是小人的福气。
《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以中午作为集市的时间,招致天下民众,聚集天下货物,相互交换而归,
为自获得所需要的物品,这大概取象于《噬嗑》卦。
这个做法就是取法于“噬嗑”卦所讲的道理。以货易货,
大家互相交换自己手中的富余物资,这就是早期的交易、贸易,易就是交换、互相交换。
交易之初是没有货币的,人们之间的交易都是用实物换实物。
货币在开始时叫做宝贝,早期的货币是贝壳。
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噬嗑”的本义就是吞咬咀嚼食物的意思,
引申为满足欲望、满足生活所需。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
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
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
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
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
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顺其自然(英语:let it be),也称顺应自然,即道家的“无为”思想。
由中国的知名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很多人将它奉为自己的行事准则。
大多数人的理解是:当做一件困难的事情时,找不出好的解决办法,就随它去,
让这件事情顺其自然,反而会成功。
另一部分人认为是消极的做事方法:自己不去努力、争取,反而依靠机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他人着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