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照顾,改变,离开,这一组词书写标点符号的正确书写吗?

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393
今日:3183套总数:4973477套专访:2610部会员:5142610位
当前位置:
&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考点讲解课件:专题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考点讲解课件:专题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116次
资料类型:期中/期末
文档大小:3.99M
所属点数: 2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2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答案 (1)使用错误。 (2)使用错误。 (3)使用错误。 (4)使用错误。 解析 (1)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眼前。可用于眼前情景,也可用于对往事的回忆。与“温馨”和“亲情”不搭配。 (2)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句中用于修饰“田园生活”搭配不当。也属望文生义。 (3)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在用法上不能充当定语,不能与“传统曲目”搭配。 (4)“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置之度外”的是生死、利害等事,与句中“声明”“抗议”等诉之于声的词语对应的当是“置若罔闻”。 答案 A 解析 A项,“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使用正确。B项,“乐此不疲”意即乐于做某件事,沉浸其中,不知疲倦。一般作谓语、定语,但作谓语时不能带宾语。“乐此不疲”与“这份伤感”搭配不当。C项,“走马观花”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作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用来充当“感受”的状语。使用错误。D项,“不可开交”是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可加“忙得”“打得”等,不能和“好得”搭配。
答案 “偶尔”指次数少;“偶然”除了次数少之外,还有不是必然之意。应用“偶尔”。
答案 “时时”,即“常常”,强调频率,“往往”用来表示在一定条件或前提下将要出现的情况,侧重事物的联系。用“往往”更好一些。
答案 “终于”与“最终”都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但“终于”较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不合语境,应选用“最终”。 1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专家们________指导小股民要耐得住寂寞,别人恐惧时你要贪婪,别人贪婪时你要恐惧。 ②除非身体有问题,________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道理上总说不过去。 ③互联网已经延伸到每家每户和田间地头,________互联网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地发挥,________具有想象不到的开发空间。 A.往往 不然 因此/就
B.常常 不然 但是/还 C.往往 否则 但是/还
D.常常 否则 因此/就 答案 B 解析 “往往”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常常”一般指事物的发生不止一次且时隔不久。句①是说专家们对股民的指导,应选“常常”。“不然”和“否则”都可起假设转折作用,有“如果不这样”的意思,但“不然”还可表达选择,相当于“或者”。句②选“不然”更恰当。依据句间关系,③句应选“但是/还”。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________难以相信。 ②我和老丁共事多年,退休后他回广东老家,________再无消息。 ③________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A.简直 而后 由于
B.简直 尔后 鉴于 C.几乎 而后 鉴于
D.几乎 尔后 由于 答案 B 解析 “简直”与“几乎”,有程度上的区别。“简直”的意思是“接近完全”,近于“等于”;“几乎”只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简直”差。“而后”与“尔后”有意义与用法的区别。“而后”有“然后”的意思,表示紧接着上面的动作去做;“尔后”有从此以后的意思,表示从那个时候一直到现在。“鉴于”与“由于”,从表原因的角度看,用法基本相同,“鉴于”有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的用法,“由于”没有。句中的“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是“采取措施”的前提,辨析可以从句子间的逻辑联系入手。 14.(2013·四川)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现代自然科学________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 (2)在芦山地震灾难面前,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________的战斗堡垒,他们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帮助群众有序疏散,及时救治伤员,成为灾区百姓的主心骨。 (3)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________、贬低别人、粗暴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到父亲的提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A.不止 无坚不摧 自以为是 B.不只 坚不可摧 自以为是 C.不止 坚不可摧 自行其是 D.不只 无坚不摧 自行其是 答案 B 解析 “不止”,连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不但、不仅。结合关联词,第(1)句中应选“不只”。“无坚不摧”,没有任何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形容力量强大。“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结合语境,第(2)句应选“坚不可摧”。“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行其是”,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一般用作贬义。结合语境,第(3)句应选“自以为是”。 成语的来源: ①寓言故事的缩写。如:叶公好龙、滥竽充数、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揠苗助长、点石成金、精卫填海等。 ②历史事件的概括。如:完璧归赵、卧薪尝胆、怒发冲冠、夜郎自大、图穷匕见等。 ③古诗文语句的摘抄。如:温故知新、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一鼓作气、举一反三、走马观花、门庭若市等。 ④历代俗语的演变。如:张冠李戴、锦上添花、七上八下、一针见血、雪中送炭、趁热打铁等。 2.谚语 谚语也叫“俚语”“俗语”“俗话”,是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简练通俗,意思完整。它与成语的区别是:成语大部分是书面语,谚语是口头俗语;成语一般作句子成分,谚语是完整句子;成语形式比较固定,谚语较为灵活,允许某些改变。如:“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或作“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作“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谚语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①交友处世类,如“君子之交淡如水”;②劝学类,如“活到老,学到老”;③军事类,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计”;④民俗类,如“入庙拜佛,入乡随俗”;⑤卫生健康类,如“两头净,不生病”;⑥道德情操类,如“人穷志不短”;⑦行为规范类,如“一失足成千古恨”;⑧世态人情类,如“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⑨善恶美丑类,如“恶有恶报,善有善报”;⑩自然气象类,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惯用语 惯用语是具有特定含义、形式短小、口语性很强的固定词组。惯用语是通过描述来表义,谚语和歇后语通过陈述来表义。 惯用语特点有三个: 第一,它的语义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必须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这一条是绝大部分惯用语和部分成语所具备的,有的成语可照字面意义理解,而惯用语几乎都不能按字面意义理解(字面义与比喻引申义有的各不相干)。比如“背黑锅”,真的会有人去背吗?它的深层义是“比喻代人受
过”。“穿小鞋”是指“使人暗中吃亏”。“敲竹杠”是含典故的,相传清朝时贩卖鸦片的人把鸦片藏在竹杠内偷运,官员检查时敲打竹杠听辨声音,烟贩子马上向官员行贿。现用来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勒索财物,也比喻用某种口实抬高价码。 第二,它的结构是固定的,固定性虽不如成语,但比歇后语和谚语要强,并且以三字格最为常见。如:开小差、开绿灯、挖墙脚、踢皮球、抓小辫、翘尾巴、敲边鼓、半瓶醋、炒鱿鱼、磨洋工、钻空子等等。四字格的也不少,如:唱对台戏、钻牛角尖、捅马蜂窝、杀回马枪,等等。五个字或五个字 以上的如:八字没一撇;重打锣鼓另开张;吃一看二眼观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等。记住,动宾关系的三字格是惯用语的正宗。惯用语中间可嵌入字词,如“碰钉子”和“碰了一大串钉子”意思是一样的。 第三,在句法功能上它同成语近似,在修辞功能上它有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惯用语和成语大体相当于词,可做各种句子成分,而歇后语和谚语是句子形式,有时可用做句子。成语雅的多,俗的少;惯用语几乎都是俗的,雅的是极少数。惯用语贬义的较多。 4.歇后语 歇后语是广大民众喜闻乐道、诙谐有趣、生动形象的口头短语。它一般由“语”和“义”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譬喻或隐语句,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揭示其内在涵义,像谜底。例如“猫哭老鼠——假慈悲”,“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等。 歇后语可分两大类: (1)会意型。比如:“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寿星佬上吊——活得不耐烦了”“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这类歇后语后一部分从意义上对前一部分进行解释说明。 (2)谐音型。比如:“老虎驾车——谁赶(敢)”“荷花塘里着火——藕燃(偶然)”。这类歇后语后一部分利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达语义。 歇后语的艺术效果主要有两个:形象生动和风趣幽默。成语“一目了然”“解甲归田”“痴心妄想”与歇后语“独眼龙看书——一目了然”“乌龟变黄鳝——解甲归田”“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的语意分别相同,但趣味却相差很远。由此可见歇后语前半部分“引子”的重要性,缺少了它,歇后语就可能变为一般性的陈述。 解析 “原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用于“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应用“原型”。“处置”指处理,发落,惩治;“处治”指处分、惩治。用于交通事故,应用“处置”。“熔化”指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融化”指(冰、雪等)变成水。用于“保险丝”,应用“熔化”。 误例 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淮河,使淮河水变得又黑又臭,许多水生动物、植物大量减少和绝迹。 【解析】 “和”字改为“甚至”一词。因为“减少”与“绝迹”是递进关系,不是并列关系。 关联词语使用错误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错用误用 例1 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例2 “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却又是遭受劫难最多的城市,可是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从而使旅游者望而却步。 【解析】 例1中的“进而”表示“继续向前,进一步”的意思,不能表示目的和结果。而此句的后一分句“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是前一分句“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的结果,不是在前一分句基础上的进一步行动。例2中的“从而”是引出目的或结果的,一般来说,“从而”之前的分句表原因、方法等,“从而”之后的分句表结果。此句的后一分句“使旅游者望而却步”不是前一分句“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所导致的结果,而是在前一分句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所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例1中的“进而”与例2中的“从而”互换。 2.重复赘余 例3 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群众的称赞。 例4 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解析】 例3中“从创作到演出”的意思本身就是“无论创作还是演出”,这样,句中的“无论”就纯属赘余。 例4中“万一”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与“若”重复。 3.漏用 例5 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 【解析】 例5中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前面已用“不仅”,而后一分句缺少与之呼应的“而且”,应在“体形”前加“而且”。 【解析】 例6前一分句表否定,而后一分句表肯定,从反面把意思推进一层。这叫“反向递进”,这种关系常用“不但不……,反而(反倒)……”的格式表示。所以“而且”应改为“反而”。 例7中“而是”表并列关系,“不仅是”只能与“而且是”搭配,表递进关系。 5.位置不当 关联词语使用时处在什么位置有一定的规律。前后分句主语一致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前。 例8 不仅中药疗效好,而且价格低廉,无副作用。 例9 过去,内地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解析】 例8中前后分句的陈述对象都是“中药”,所以“不仅”应放在“中药”后。 例9中前一分句是说“质量”,后一分句是说“成本”,陈述对象不同,所以“不是”应放在“质量”前,并去掉“质量”前的“的”。 6.关系不当 例10 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咀嚼。 例11 根瘤菌寄生于豆科植物的根部,不但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气,而且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 【解析】 例10是强加因果,应删去“因而”。 例11是强加递进,应删去“不但”“而且”。 2.不明词义,该用甲副词用了乙副词 例2 新来的经理同老经理一样,更会体贴职工。 【解析】 “更”表示程度进一步增加,两个经理既然一样,就不能用“更”,应改为“很”。 3.重复赘余 例3 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解析】 “被”和“应邀”重复。 例4 他说得很对,有些事仅仅说句感谢,是很轻飘飘的。 【解析】 “轻飘飘”本身含有比较的意思,前面不能用程度副词“很”来修饰。 例5 我们的同志,眼睛最雪亮,爱憎最分明。 【解析】 “雪亮”“分明”本身有比较的意思,不能用“最”来修饰。 4.用法不明 例6 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再用望远镜仔细地看了一阵。 【解析】 “再”应为“又”。表示已经重复的动作用“又”,表示将要重复的动作用“再”。如这部书前几天我又读了一遍,以后有时间我还要再读一遍。 例7 参加研讨会的全体学者对汉语或英语都很精通。 【解析】 由后文全称范围副词“都”可知,表选择的“或”应为表并列的“和”。 (三)介词 介词即用于名词、代词或短语前,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词。 介词的语法特点是:①不能独立成句,也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它只能组成介宾短语后再作句子成分;②不能重叠;③介词之后不能直接加时态助词“着、了、过”和趋向动词“来、上、下”等。 介词使用错误类型有以下几种: 1.介词滥用,造成主语残缺 例1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 【解析】 去掉“对于”。 例2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解析】 去掉“经过”。 例3 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 【解析】 去掉“在……上”。 2.介词重复 例4 伊拉克国内爆炸事件接连不断,这说明美、英两国诉诸于武力是不能正确解决敌对国问题的。 【解析】 “诸”就是“之于”的意思,和后面的“于”重复。 3.介词漏用,造成成分残缺 例5 他今天特别高兴,和自己一同出国学习的好朋友见了面。 【解析】 缺少介词,应在“和”之后添加“与”。这样,“和”就跟“好朋友”搭配了,“与”也同“自己一同出国”相搭配。 例6 我国将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的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解析】 介词残缺,在“向”字后应加一个介词“以”,构成“以……为”的格式。 4.介词误用 例7 如果国家能够多生产一些这类配件,就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我国暂时还不能生产的仪器。 【解析】 “把”改为“用”。 例8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由于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决定的。 【解析】 “由于”改为“由”。 5.介词位置不当 例9 经过他长达三年的研究,终于在新品种的研制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解析】 把“经过”移到“他”后面。 例10 10月9日晚,超级女声巡回演唱会北京站在工体火爆开唱,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与何洁等依次登台表演。国内众多媒体关于这场演唱会作了详细报道。 【解析】 这句话犯了虚词位置不当的毛病。“关于……演唱会”这一介宾短语不能放在主语的后面,如果要保留这一介宾短语,就得将它移到主语“国内众多媒体”的前面;或将“关于”改为“对”“对于”,因为“关于”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对于”用于指出对象,此处“介宾短语”的内容显然是“报道”的对象。 误例 广大农村正在掀起了科学种田的新高潮。 【解析】 “正在”和“了”矛盾,应删去一个。 答案 滥用介词,使整句话没有主语,应该删除“由于”。 答案 应将“况且”改为“何况”。 答案 把“要么”改为“宁愿”。 8.(2012·北京)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菜籽油能_______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它对_______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 抑止 防治
B.必须 抑制 防止 C.必需 抑止 防治
D.必需 抑制 防止 答案 D 解析 “必须”是副词,“必需”是动词,本题中“人体必需”这一主谓短语作“脂肪酸”的定语;“抑制”意为“压下去、控制”,而“抑止”除“抑制”意外,还有“停止”之意,根据句意应用“抑制”;“防止”是指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防治”是指预防和治疗、治理,宾语多为疾病、灾害等,题中“心血管病的发生”应用“防止”。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去年中药材价格飞速上涨,今年除名贵中药材价格保持坚挺之外,一般中药材的价格出现普降态势,价格变化________稳健。 ②只有让公车配置现状、费用支出和使用情况更透明,让公车时刻________公众的监督之下,公车改革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③惊蛰一过,先是春寒料峭,________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就算是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A.日益 置于 继而
B.日趋 置于 既而 C.日趋 处于 继而
D.日益 处于 既而 答案 C 解析 “日益”,就“益”来说是好,向上的意思,所以“日益”就是一天比一天更好,更向上;“日趋”,就“趋”来说是表示变化的意思,没有方向和褒贬义,解释为一天一天变得……“置于”是放在什么地方的意思;“处于”,处在某种地位或状态。“既而”,时间副词,着重指前后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相隔不久,一般单用;“继而”,连词,前后两事紧紧相连常与“先是”搭配。 10.(2013·北京)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________创作而成的。 (2)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侧翻事故,交通、消防等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________。 (3)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________,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形 处置 融化    B.原型 处治 融化 C.原型 处置 熔化
D.原形 处治 熔化 答案 C 本专题建议用时4课时(包括自习课) 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学习方式 对应课时 第1课时 (讲授课) 讲授实词、虚词考点知识,点拨解题技巧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课时1 第2课时 (讲授课) 讲授成语及其他熟语知识,点拨解题技巧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课时2 第3课时 (习题课) 实词、虚词、成语分类练习,回扣考点 同桌互检、自主查补 习题课1 第4课时 (习题课) 限时综合检测,考点过关 教师批改、准确赋分 习题课2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一、考纲展示
2014年新课标《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V级。本考点涉及:实词、虚词、成语、惯用语等。
二、热点动向
(1)命题形式以客观选择题为主。常见形式为判断正误的选择题,分值3分。
(2)考查重点明确。从近年的考查情况来看,呈现两个“重点”。一是实词中的近义词辨析和成语是考查重点。大部分试题主要侧重于考查近义词辨析与成语,少数试题涉及一些常见俗语、谚语、歇后语等。二是侧重实词考查,着重考查词义轻重、范围大小、褒贬色彩等;虚词考查相对较少,其中介词、副词是主要考查对象;成语重点考查“三不辨”“三不合”,“三不辨”即不辨词义、不辨对象、不辨色彩,“三不合”即不合语境、不合逻辑、不合习惯。
(3)考查综合程度较高。正确使用词语考查趋向综合性,实词、虚词、成语,有时两两结合考查,有时二者同时考查。如2013年湖北卷第3题、江西卷第3题,都将实词、虚词、成语结合在一起考查。
1.(2013·课标全国Ⅰ)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解析 B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A项,“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该词含有贬义,修饰对象不当。C项,“电光石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瞬间就消逝。此处望文生义。D项,“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该词只能用来形容两个人或事物。此处没有弄清该词的适用范围。
2.(2012·课标全国)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解析 A项,芝兰玉树:原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后亦用作对优秀子弟的美称。句子用来形容“姑娘的身材”,对象不当。B项,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意见。C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句中属望文生义。D项,从一而终:一种旧道德,指妇女一生只嫁一个丈夫,丈夫死了也不再嫁;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句中可改用“自始至终”。
3.(2011·课标全国)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解析 D项,“指日可待”是个褒义词,指很快就可以实现愿望。“全球性灾难”不是人们期待的,不合语境。A项,“步履维艰”形容行走困难。B项,“尘埃落定”比喻事情已经有了结果,成为定局。C项,“妙手偶得”形容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4.(2010·课标全国)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B.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纷争经常发生。
解析 A项,“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故不合语境。B项,“自命不凡”,自以为很了不起。C项,“少不更事”,指人年纪轻,经历的事情不多,缺少经验。D项,“讳莫如深”,指紧紧隐瞒。B、C、D三项均符合语境,故使用正确。
5.(2009·课标全国)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
解析 B项,“春秋鼎盛”一词中,“春秋”指年龄,“鼎盛”是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是形容人的。用在此处修饰“时代”不当。A项,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缘由。C项,崇论宏议: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D项,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实词、虚词”题解题攻略
一、实  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种。对名词、动词、形容词来说,正确使用的关键在于辨析近义词;对数词来说,正确使用的关键在于讲究书写规范;对量词、代词来说,正确使用的关键在于适合语境。新课标对实词的辨析,主要集中在动词和形容词上,要求注意一些近义实词的用法,尤其是常见的近义实词,必须在学习过程中掌握。
(一)从词义方面辨析
1.弄清侧重
近义词一般有相同的语素,可以忽略,重点是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把握各自的词义侧重点,才不会用错。
例1 (2012·山东)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________(溶化/融化)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解析】 “溶化”指固体溶解在水或其他液体里;“融化”特指冰、雪、霜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的过程。
【答案】 融化
例2 钧瓷以其古朴的________(外形/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被列为中国宋代“五大古瓷”之首。
【解析】 “外形”侧重于讲物体外部的形状;“造型”是指创造出来的物体的整体形象。钧瓷是独特的、创造出来的,形容钧瓷用“造型”比“外形”更合适。
【答案】 造型
2.把握轻重
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情;有的表示程度深,有的表示程度浅。
例3 (2006·山东)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________(称道/称奇)的事。
【解析】 “称道”是称赞、称述的意思,“称奇”是称赞奇妙的意思。“称奇”比“称道”词义重,根据语言环境,这里应选“称奇”。
【答案】 称奇
例4 沙特阿拉伯王国王储苏尔坦表示建交多年来,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卫生等领域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事实证明中国政府是一个可________(信任/信赖)的伙伴,中国人民是沙特人民真诚的朋友。
【解析】 “信任”指相信而敢于托付;“信赖”指信任并依靠,词义由轻而重。
【答案】 信赖
3.辨明范围
一组近义词中,有的词语适用范围大些,有的则小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的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辨别。
如:边疆、边境、边界
这三个词表示的范围越来越小。“边疆”指比较边远的靠近国界的区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边界”仅指一条界线,范围最小。如:________线上,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祖国。就应选“边界”。
例5 这一个________(包含、包罗)万象、光彩夺目的计划,不但总结了过去六年间的成就,还绘出了未来幸福生活的蓝图。
【解析】 “包含”和“包罗”都是“里边含有”的意思,但“包罗”指的是大范围包括。
【答案】 包罗
(二)从色彩方面辨析
词的色彩主要指词义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4.把握感情色彩
从词的感情色彩看,词语可分为褒义(含肯定、赞许、喜悦的感情),贬义(含否定、贬义、憎恶的感情)和中性(既不明显褒奖也不明显贬斥)三种。如“爱护”与“庇护”,“爱好”与“嗜好”,前者为褒义,后者含贬义。又如“牟取”与“谋取”,“牟取”含贬义,而“谋取”属中性词。区分实词从感情色彩入手,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例6 (2013·江西)家庭的________(熏陶/熏染)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解析】 “熏陶”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熏染”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
【答案】 熏陶
例7 (2012·山东)人与人之间要想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________(勾通/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解析】 “勾通”指暗中串通,勾结,是贬义词。“沟通”指使两方能通连,相通,中性词。
【答案】 沟通
5.区分语体风格
有些词语由于经常在特定的语体中使用,便带上了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这就是词义中的语体色彩。语体色彩分为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如“诞辰”和“生日”,“商榷”和“商量”,前者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多用于口头语。熟悉词语的不同语体色彩,有利于我们准确地使用词语。
例8 思考了一夜,爷儿俩决定明早________(启程/动身)进城买粮种。
【解析】 “启程”为书面语。从这句话来看,口语色彩很浓。所以应当使用口语用词“动身”。
【答案】 动身
例9 “五一”期间,市长________(分别/分头)会见了新加坡贸易代表团和台湾投资考察团。
【解析】 “分别”为书面语,“分头”为口语。“市长接见代表团”,场面庄重,应用书面语。
【答案】 分别
(三)从用法方面辨析
6.分辨对象,兼顾范围
有一些词语,使用时要注意它的对象,是用于自己还是用于他人,是示谦还是表敬,不能不弄明白。如“抛砖引玉”是谦词,只能用于自己对他人;“惠赠”是敬词,只能用于他人对自己。另外还要注意有的词指称一类事物,是集合概念不能用数量词修饰;有的词单指个体,可以用数量词修饰。比如“河流”之于“河”,“马匹”之于“马”,是集合和个体的关系。对于这类词,若不分辨范围,随意使用,就会闹笑话。
例10 (2011·天津)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____(钟爱/喜爱)。
【解析】 “喜爱”指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适用对象是人或物;“钟爱”指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某一人),适用对象是人。语境中说的是梅花,用“喜爱”更确切。
【答案】 喜爱
例11 现在的80后、90后多是独生子女,________(抚养/赡养)老人的压力非常大,只有老人得到社会的普遍照顾,年轻人才能安心干事业。
【解析】 “赡养”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抚养”是指爱护并教养,用于父母对子女。
【答案】 赡养
例12 收到朋友从上海寄来的几本________(书籍/资料)后,他马上开始夜以继日的钻研。
【解析】 “书籍”是书的总称,范围大,不能用“几本”来修饰。
【答案】 资料
例13 如果你有困难,我一定________(大力/鼎力)相助。
【解析】 “鼎力”是对别人帮助自己表示感谢时的用语,属敬词,用在句中显然不妥。
【答案】 大力
7.辨明词性,明确搭配
近义词一般词性相同,但也有词性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如“诞生”与“诞辰”,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词性不同,用法自然就不同了。再如“公然”“公开”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副词兼形容词,能在句中充当谓语,如“这事早已公开了”;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态”;可充当定语,如“公开的秘密”。
例14 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___(品味/品位)的作品来的。
【解析】 “品位”为名词,“品味”为动词,从语境看,句子只能用名词“品位”而不能用动词“品味”。
【答案】 品位
例15 毋庸________(置疑/质疑)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财富。
【解析】 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句),和“毋庸”构成固定搭配。质疑:动词,提出疑问,所以应选“置疑”。
【答案】 置疑
“三步法”巧解实词辨析题
实词辨析题的基本模式:三个选填句(或一个文段)、四组选项,题目中所供词语一般按AABB/ABAB/ABBA三种形式排列。
例 (2009·北京)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______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______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_______画山水。
A.遏制 次序 善于   B.遏制 秩序 擅长
C.遏止 秩序 擅长
D.遏止 次序 善于
【答案】 B
第一步,寻找最佳突破点。
结合句意、词义,很明显,“秩序”和“次序”最容易区分,并且和“维持”相搭配的是“秩序”,因此,首先排除A、D两项。
第二步,逐一排除。
“擅长”和“善于”都是“在某方面具有特长”的意思。但“善于”不能单独作谓语,它的宾语一般不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擅长”可单独作谓语,宾语可以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也可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擅长”往往特指艺术和技术上超人的本领,故用“擅长”合适。
当然,也可以用“遏制”“遏止”排除。
第三步,代入检验。
代入原句,读起来顺畅就完全可以确定了。
1.(2012·山东)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就________(喧哗/喧闹)起来。
答案 喧闹
解析 “喧哗”指声音大而杂乱;“喧闹”指喧哗热闹,后者突出热闹。
2.10月4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参加世界动物日活动的人们手举斗牛悲惨结局的巨幅照片,呼吁人们关注动物________(权益/权力)。
答案 权益
解析 “权益”指合法的不容侵犯的权利;“权力”,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3.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对日________(投降/投诚),和他那个亲日媚日、飞扬跋扈的老婆的教唆与威逼不无关系。
答案 投降
解析 投降:停止对抗,向对方屈服。“投诚”则意为(敌人、叛军等)归服。“投诚”的对象应是正义的一方。
4.卢沟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石狮在风霜雪雨中已守护了七百多个__________(岁月/春秋)。
答案 春秋
解析 “岁月”是年月的意思,不能和表具体数量的短语搭配。“春秋”指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所以应选“春秋”。
5.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__________(充斥/充溢)着饱满的生气。
答案 充溢
解析 “充斥”指充满,含厌恶感。“充溢”指充满、流露。应该使用“充溢”。
6.国家有关部门的__________(监测/监控)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答案 监测
解析 “监测”多用于数据,“监控”则多针对情势发展。应该使用“监测”。
7.(2009·天津)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________(偶然/偶尔)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答案 偶尔
解析 “偶尔”表“不经常,有时”,“偶然”表“不一定,不合规律”。
二、虚  词
在现代汉语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种。近年来,高考中虚词考查的重点是副词、介词和关联词的正确使用。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连词的语法特点是:①在句子中只有连接作用;②不起修饰、限制作用;③连接句子时一般成对地使用,不能随意更换;④在句子中的位置有约定俗成性。
连词可分为一般的连词和关联词语。一般连词常见常考的有“和”“或(或者)”“及、以及”“还是”。
4.搭配不当
例6 在这种火烧眉毛的关头,田福海不但没像往常那样大呼小叫,而且捧着杯龙井细细品尝。
例7 邓亚萍留给大家的印象,不仅是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而是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关联词的使用往往是配套的,因此,抓住关联词语成对成套的特点,不要违背它们的搭配习惯。
关联词常见搭配关系(详见专题二合作探究课时1“语法基础知识”部分)。
副词是指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范围、程度、肯定、否定、语气等的词。
副词的语法特点是:①作状语,一般不能作宾语;②大多数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③有一定的关联作用,成对的副词能够前后呼应;④不能修饰名词。
副词使用的错误类型具体说有以下几种:
1.自相矛盾
例1 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解析】 “至少”和“以上”矛盾,应删掉其中一处。
副词是虚词中涉及面最广、变化最复杂、最难把握的一类词。副词常常容易和形容词混用,如“突然”和“忽然”,“偶然”和“偶尔”,可通过添加程度副词的方法准确界定词性。具有同一意义的副词在具体的语境中其含义往往有细微的差别,如“常常”和“往往”,“常常”单纯指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多,不一定有规律性,而“往往”表示某种情况经常出现,是对到目前为止出现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诸如此类的副词很多,如“未免、不免、难免”,“一律、一概”,“再、又”等等。一要留心积累,二要善于在语境中辨析,如果所给语境难以把握,可以改换成自己熟悉的语境。
介词,常见常考的主要有“对”“对于”“关于”“在”“把”“从”“以”等等。“对”和“对于”在许多场合都能通用,但“对”的含义更广泛,如“对他笑了笑”“对老师很有礼貌”,分别可释为“向”和“对待”。一般来说,能用“对于”的地方也能用“对”,而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对于”,要结合语境仔细辨别。“对于”和“关于”,前者指出对象,后者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前者组成的介宾短语放在主语前后都可以,后者组成的介宾短语只能放在主语前。“在”一般主要考查的是“在”和“上、中、下”的搭配问题。“把”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把”字句的动词前一般不能加否定词和助动词,如“把这消息不告诉他”就是错的;二要注意“把”字句中的动词要有“处置”的意思,往往是表示强烈动作的动词,如“我把他名字知道了”就是错误的用法。
助词是附着在别的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起辅助作用,表示一些附加意义的词。助词包括结构助词(的、地、得、所),时态助词(着、了、过)和语气助词(啊、呢、吗、啦、罢了等)。
助词的语法特点是:①不作句子成分;②没有实在意义。助词考查最多的是“的”,一般凭语感就可以解决问题,其次是时态助词“着”“了”“过”。
11.修改下题中误用的虚词。
(1)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使得人们对食物的选择更加挑剔,更倾向于吃天然食品,如无污染的野果、野菜、野菌。
答: ________________
(2)干旱即使在汛期也存在,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是世界难题,况且现在是风干物燥降雨少的枯水季节呢?
答: ________________
(3)要么不戴这顶乌纱帽,也得把账目查个一清二楚。
答: ________________
(4)门把手上这么厚一层灰,以至于他有些日子没回来住了。
答: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把“以至于”改为“可见”。
(5)目前,有50人住在救助站,他们大多不爱说话,每天一日三餐之外,就是躺在床上,或者坐着发呆,也有人偶然晒晒太阳,或者下下象棋。
答: ________________
(6)橘子酸甜可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但橘皮时时会作为废弃物随手扔掉了,其实橘皮的用途很广。
答: ________________
(7)老将军戎马一生,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卓越的功勋,但终于被“四人帮”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在牛棚里。
答: ________________
(8)一月三十日夜,本市普降大雪,对城市交通带来不便。
答: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改为“给”。
(9)小男孩吃力地推着车,但无论如何也推不上那个山坡。我上前帮了他一把,趁机向他聊了起来。
答: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向”改为“同”或“跟”。
“熟语(主要是成语)”题解题攻略
“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一般由四字组成。成语有如下特点:结构相对定型性;意义的整体性;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形成的历史性;内容和形式的固定性等。
(一)记准成语的意思,避免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成语源远流长,掌握或运用成语时,需要我们追本溯源,准确把握和理解它的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切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例1 (2013·辽宁)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解析】 “登高自卑”登高山要从底下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此处为望文生义。
例2 (2009·宁夏海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解析】 “匪夷所思”出自《周易·涣》中的“涣有丘,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该词的意思是“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在本句中使用时,由于望文生义,误解为“不可思议”的意思。
(1)有些成语有古今两个意思,但是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它的本义已经不复存在,而只保留了它的引申义。命题者利用这一点故意望文生义错用成语。如“四名共同作案的盗窃分子正在坐地分赃时被及时赶到的警察擒获”。“坐地分赃”的本义是坐在地上分取赃物,后来多用其引申义即不亲自偷抢而分得赃物。与句中“共同作案”不合。
(2)从成语的来源看,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来自古诗文,是根据这些故事或古诗文的内容概括出来的精髓。对这类成语我们决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意思作望文生义的理解。如“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火中取栗”不仅有“冒险给别人出力”之意,还包含“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之意。
【备考锦囊】 望文生义有的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
①不足为训(准则)    ②不刊之论(更改)
③久假不归(借)
④危言正色(正直)
⑤七月流火(火星)
⑥屡试不爽(差错)
⑦不孚众望(令人信服)
⑧犯而不校(计较)
⑨差强人意(稍微)
⑩安土重迁(不轻率)
春意阑珊(衰落,将尽)
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删去,修改)
细大不捐(抛弃)
吊民伐罪(安慰)
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
①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②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③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④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⑤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⑥目无全牛:形容技艺高超。
⑦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⑧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
⑨过庭之训:指父亲的训导和教诲。
⑩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1.判断加点成语使用正误。
(1)(2011·北京)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答: ________________
(2)(2010·北京)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答: ________________
(3)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做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答: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江河日下”使用错误。
(2)“无地自容”使用错误。
(3)“一念之差”使用错误。
解析 (1)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流淌,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多用于抽象事物,本题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应为“夕阳西下”。
(2)“无地自容”的意思是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此处应为“无处藏身”。
(3)先来看“一念之差”的词义。这里的“念”是“念头”,“差”指“差错”,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指因一时的疏忽或考虑不周而产生严重的后果,很明显用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年即将来临,北京前门大街上的老字号全聚德烤鸭店门可罗雀,市民纷纷排队购买烤鸭骨架。
B.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
C.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D.在网络文化整顿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披沙拣金,细心工作,在大量网络文化中鉴别真伪,剔除了网络文化中的糟粕。
解析 A项,“门可罗雀”指大门之前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项,“方寸之地”指人的心,此处为望文生义。C项,“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用在此处,符合语境。D项,“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用在此处,望文生义。
(二)记准成语的使用对象,避免张冠李戴
例3 (2013·课标全国Ⅱ)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解析】 “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适用对象是人而非物。
例4 (2010·辽宁)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解析】 “豆蔻年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句中说“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使用对象不当。
有些成语若使用不当,很容易“牛头不对马嘴”。如“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不能形容别的事情多;“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不能指同学间的关系。
【备考锦囊】 张冠李戴是对成语使用对象不理解造成的。请识记下列成语的使用对象:
①巧夺天工(人工作品)
②炙手可热(人)
③振聋发聩(言论)
④车水马龙(热闹情景)
⑤明日黄花(过时事物)
⑥汗牛充栋(书籍)
⑦两小无猜(少男少女)
⑧鼎力相助(敬辞,对方)
⑨络绎不绝(人和车马)
⑩济济一堂(人才)
破镜重圆(夫妻)
薪尽火传(师生,学问)
崭露头角(青少年)
芸芸众生(众多普通人)
不情之请(谦辞,用于自己)
耳提面命(长辈)
雨后春笋(新生事物)
扣人心弦(诗文、表演)
脱颖而出(人的才能)
长此以往(多指不好的情况)
悬壶济世(行医)
石破天惊(文章、议论)
荡气回肠(乐曲、文章)
休戚相关(人和人)
琴瑟之好(用以祝贺结婚之辞)
青梅竹马(现多指夫妻俩或恋人从小就相识)
3.判断加点成语使用正误。
(1)(2013·课标全国Ⅱ)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答: ________________
(2)(2011·湖南)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对对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答: ________________
(3)(2007·山东)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曲音乐,以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答: ________________
(4)(2007·浙江)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中,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答: ________________
(5)(2013·课标全国Ⅱ)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答: 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庭抗礼”使用错误。
(2)“活灵活现”使用错误。
(3)“慷慨解囊”使用错误。
(4)“遇人不淑”使用错误。
(5)“风姿绰约”使用正确。
解析 (1)“分庭抗礼”现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适用对象不当。
(2)“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而花丛中的野兔追逐嬉戏本身就是活物的活动,使用对象错误。
(3)“慷慨解囊”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适用于他方,而句中的食客是为了自己的消费,所以这个熟语使用的对象不当。
(4)“遇人不淑”指遇到不善良的人,多指女子嫁了个不好的丈夫。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5)“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此句中用来形容梅兰芳所饰演的女性角色,正确。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张按照惯例把买回来的对虾和猪肉分别称了称,才发现他买的对虾被偷工减料了,足足少了半斤。
B.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C.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D.春节长假期间,武汉百货类卖场、餐饮类、美容美发、娱乐业等,赚个盆满钵满,而消费热点,与往年相比也有一些别样的“年味”。
解析 D项,“盆满钵满”指取得丰厚的收入、利润。A项,“偷工减料”指不按照产品或工程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暗中掺假或削减工序和用料,使用对象错误。B项,“含英咀华”,比喻细细琢磨、体味诗文的精华。适用于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品味,此处用于形容“花蕾”,明显不合范围。C项,“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或描绘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这里应改为“有声有色”。
(三)记准成语的适用范围,避免重复累赘
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意思或部分意思,从而造成重复错误。
例5 (2010·湖南)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解析】 “津津乐道”的意思是“很感兴趣地谈论某人某事”,可作谓语、定语。“谈论着”与“津津乐道”中的“道”重复。
例6 (2007·山东)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惊险,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解析】 “猝不及防”与“惊喜”都有突然发生的意思,所以造成了词语的重复,即赘余。
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
【备考锦囊】 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有:
①故意说得闪烁其辞
②难得的空谷足音
③忍俊不禁地笑了
④让人贻笑大方
⑤难言之隐的苦衷
⑥具有真知灼见的看法
⑦过分的溢美之词
⑧全身遍体鳞伤
⑨更加变本加厉
⑩使人民生灵涂炭
(11)老百姓们民不聊生
显得相形见绌
妄自菲薄自己
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好像如芒在背
无数莘莘学子
背地里阳奉阴为
接踵而至地进来
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海内外闻名遐尔
5.以下成语在使用时都存有重复的地方,找出句中与之重复的词。
(1)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答: ________________
(2)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答: ________________
(3)黄金AK、黄金M4一款款经典珍藏的黄金枪支让《穿越火线》的玩家们爱不释手,这些更加弥足珍贵的黄金枪支一直引领着CF枪械的潮流。
答: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句中“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从根本上釜底抽薪”则犯了重复赘余的毛病。
(2)句中“自惭形秽”泛指自愧不如别人,成语里已隐含有“感到”之意,所以“感到”重复赘余。
(3)“更加”和“弥”重复。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南太平洋岛国萨摩亚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萨摩亚红十字会官员罗斯玛丽·诺斯说,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确保灾民有洁净的饮水和令人满意的卫生设施。
B.瑞士国土面积不大,但民族众多,语言也多,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都是日常生活中通行的语言,不少人都能随心所欲地使用几种语言。
C.鸦片战争以后,封闭的中国大门被轰开了,帝国主义强盗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D.在9月22日举行的民盟2013中国城市文化论坛上,梁晓声、陈忱等专家、学者纷纷提出真知灼见的建议。
解析 B项,“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题中用此说明瑞士人对语言的熟练程度,符合语境。A项,“当务之急”与“目前”语意重复。C项,“接踵而至”的“至”表示“到来”,与下文“闯进来”造成语意重复。D项,“真知灼见”和“建议”重复。
(四)记准成语的感情色彩,避免褒贬误用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相当一部分成语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如“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办事没有丝毫根据,多用于“贬义”;“雨后春笋”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一般用于褒义。
例7 (2013·大纲全国)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解析】 “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贬义词,此处为贬词褒用。
例8 (2010·大纲全国Ⅰ)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解析】 始作俑者: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见于《孟子·梁惠王上》)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是一个贬义词,用来修饰新来的并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的局长是不恰当的。
有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中已着上鲜明的感情色彩,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赞扬、夸奖时用褒义成语,贬斥、批评的时候用贬义成语。命题者往往故意贬词褒用或者褒词贬用,要注意辨析。
【备考锦囊】 褒贬误用是对成语的感情色彩不理解造成的。请记准下列成语的感情色彩:
①始作俑者(贬)
②胸无城府(褒)
③无所不为(贬)
④弹冠相庆(贬)
⑤倾巢而出(贬)
⑥官样文章(贬)
⑦不可思议(中)
⑧一发而不可收(褒)
⑨一发而不可收拾(贬)
⑩锒铛入狱(中)
半斤八两(贬)
蔚然成风(褒)
叹为观止(褒)
每况愈下(贬)
(15)洗心革面(贬)
无微不至(褒)
一唱一和(贬)
东山再起(中)
上行下效(贬)
振振有词(贬)
推波助澜(贬)
面目全非(贬)
刮目相看(褒)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褒)
众望所归(褒)
冠冕堂皇(贬)
侃侃而谈(褒)
一团和气(贬)
惨淡经营(褒)
高谈阔论(贬)
无独有偶(贬)
拾人牙慧(贬)
洋洋大观(褒)
7.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原因。
(1)(2012·山东)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答: ________________
(2)(2011·山东)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答: ________________
(3)(2011·大纲全国)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答: ________________
(4)(2009·江西)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答: ________________
(5)(2010·江苏)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答: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贬义词。用于“演讲选手”属贬词褒用。
(2)闲言碎语:①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②与正事无关的话。贬义词,可改为“只言片语”。
(3)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贬义词,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4)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是个褒义词,应为表贬义的“死有余辜”。
(5)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
B.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C.没有人仅因富甲一方而被长久纪念,相反,人们念念不忘的,大都是超脱于物质利益追求的人。
D.同学们,考入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本题命题者从感情色彩上设误来进行考查。A项,“睚眦必报”,瞪眼睛这样的小怨恨也要报复,多指人心胸狭窄,气量小,含贬义。含义与感情色彩均不符。B项,“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褒义词。C项,“富甲一方”的意思是在当地来说是首富。中性词。D项,“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五)记准多义成语,避免顾此失彼
一般来说,一个成语只有一个义项。我们只要掌握了这个义项,读书理解、交际运用就不会出错。但这仅仅是“一般说来”,实际上有的成语不仅一个义项,在流传使用中它除了适用于一般语境的常用义项外,还派生出适合于特殊语境的非常用义项,如果不了解这一点,甚至拘泥于思维定势,就会先入为主,以对为错。
例9 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解析】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这里取第二个义项是正确的。
例10 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解析】 “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这里取第一个义项是正确的。
注意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比如“咬文嚼字”,在“有些人只会咬文嚼字却忽略了真正的问题”中,使用的是它的本义;在“人大代表‘咬文嚼字’审读政府预算”中,则是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备考锦囊】 常见的多义成语有:
八面玲珑 不动声色 平易近人 秀色可餐
眉来眼去 穷形尽相 水落石出 按图索骥
姹紫嫣红 暗送秋波 不明不白 不绝如缕
短小精悍 老气横秋
9.判断加点成语使用正误。
(1)(2012·辽宁)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答: ________________
(2)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答: ________________
(3)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而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而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答: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使用正确。 (2)使用正确。 (3)使用正确。
解析 (1)“短小精悍”是个双义成语,既可指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又可指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2)“想入非非”这里是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使用正确。(3)“捉襟见肘”是说衣服破烂,生活穷困,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双边关系的不断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B.夏日的南湖,风光旖旎、游人如织,泛舟湖上,水光潋滟,岸柳阴阴,秀色可餐。
C.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D.昨天下午,市区环城北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一见交警赶到,马上冲过去,首鼠两端,互不相让。站在中间的交警,耐心听完双方的陈述才开始调解。
解析 B项,秀色可餐:原形容女子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A项,秦晋之好:泛指两姓联姻,而非泛指友好关系。不恰当。C项,不绝如缕:断又没断,像只有一根细线联系着,原比喻形势极其危急,也比喻声音等细微,但未中断。此处说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间断,不恰当,可改为“不绝于耳”。D项,首鼠两端: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不合语境。
(六)记准成语语法搭配上的特殊要求,避免搭配不当
成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方式,则容易出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
例11 (2013·安徽)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解析】 毋庸置疑:无须怀疑(否定式)。该词一般不作状语,改为“毫无疑问”。
例12 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的实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解析】 “望其项背”指能够望得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中。使用错误。
这类成语太多,记住下面几个主要的,应对高考问题不大。
【备考锦囊】 (1)“同心同德、深思熟虑”只能作谓语,不能带宾语;“津津乐道、耳濡目染、司空见惯、漠不关心”等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不约而同”只能作状语。
(2)“望其项背、求全责备、同日而语、等闲视之、相提并论、一概而论、等量齐观、善罢甘休”等成语不能用在肯定句中,只能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11.判断加点成语使用正误。
(1)(2013·大纲全国)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答: ________________
(2)(2012·山东)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答: ________________
(3)(2011·安徽)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答: ________________
(4)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日本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答: 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贴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B.但历史依然对命途坎坷的人儿不弃不离,似乎乐此不疲这份伤感。
C.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受美国的生活。
D.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七)记准成语的谦敬,避免谦敬错误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如“耳提面命”只用于长辈对晚辈,不能用于同学或同事之间。
例13 (2010·全国Ⅱ)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解析】 “姑妄言之”,姑,姑且;妄,随便。姑且随便说说(对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多用于自谦之辞。用在此处与专家谈高深见解的语境不符。
例14 (2009·辽宁)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解析】 “敝帚自珍”,是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惜,而例句是写“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是别人的东西,因此不恰当。
由于熟语约定俗成,某些熟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场合,有的还需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客、男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时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
【备考锦囊】 1.谦辞
(1)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2)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3)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4)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5)蓬荜增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6)忝列门墙: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7)一得之愚:称自己对于某一问题的见解。
(8)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9)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2)大材小用: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
(3)鼎力相助:大力相助,用于表示请托或感谢时。
(4)高朋满座: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来宾很多。
(5)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6)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7)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8)虚左以待:空出左位等待所敬重之人。
13.请根据解释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
(1)表演前,小孙微笑着对评委老师说:“各位前辈,下面,学生可要________了,还望老师们不吝赐教。”(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2)当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毛笔字写得漂亮时,20岁不到的张蔷薇腼腆地笑着说:“见笑了,我不过是________罢了。”(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
(3)堪称大师的人,必定光明磊落,________。他们对社会的影响,不止于学养和艺术成就,更在于品格德行。(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
(4)赵工碰到健谈的钱工,喜笑颜开地说:“老伙计,可把我闷死了。近日可有什么高见?我正准备________呢。”(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5)老兄,这是我第一次向您提出________,你可一定要帮助,就算给小弟一个面子了,好不好?(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答案 (1)班门弄斧 (2)信笔涂鸦 (3)虚怀若谷
(4)洗耳恭听 (5)不情之请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本书可能不无作者一些见解乃至来自历史沧桑的若干体验,读者果能有所得,我等未瞎说一气就心安了,至于方家不吝赐教,更是我等敬谢不敏的。
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发人深省,给今天的座谈会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C.王厂长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D.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解析 A项,“敬谢不敏”意思是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句中是感激不尽之意,用得不妥。B项,“狗尾续貂”为谦辞,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东西的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符合语境。C项,“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是谦词,只能用于自己。D项,“鼎力相助”即大力相助,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八)非高频设误点综合解说
还有几个考点,近两年虽不是设题的重点仍需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1.不合语境,自相矛盾
在运用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前后矛盾。
例15 (2011·北京)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误用分析】 “兵不血刃”兵器上没有沾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与“与对手的激战”相矛盾。
例16 (2007·辽宁)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误用分析】 “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看待,“新”是与“旧”相对的,而这就与语境中的“第一次”相矛盾,所以此成语使用错误。
2.轻重失度,头重脚轻
有些成语词义较轻,有些成语词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17 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误用分析】 “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原句大词小用,轻重失当。又如“德高望重”“有口皆碑”“十恶不赦”等词都有一定的轻重程度,使用时要注意。
3.不合逻辑,事理不通
在成语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成语义和语境义的契合性,既不能违背语意逻辑,也不能违背事理逻辑,否则就会造成逻辑上的相悖。
例18 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误用分析】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句中的“深谷”只有“险”,既不是“要冲”,也非用于“攻守”。
4.不解整体,断词取义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应该整体使用,但有些句子在使用过程中,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了其他词素的意义,因而导致了成语意义与句子语意的相悖。
例19 这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
【误用分析】 “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例句只断取了“小试”之义,而成语中的“有很大的本领”的意义与句子“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的语意相悖。
15.判断加点成语使用正误。
(1)(2013·课标全国Ⅱ)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答: ________________
(2)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答: ________________
(3)会议期间,农科院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答: ________________
(4)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
答: ________________
(5)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答: ________________
(6)(2008·安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答: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使用错误。 (2)使用错误。 (3)使用错误。
(4)使用错误。 (5)使用错误。 (6)使用正确。
解析 (1)“侧目而视”指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与“傲慢狂妄”相矛盾。
(2)“安步当车”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做是坐车。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缓慢;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与句中描述的抗洪抢险情景不协调,不合语境。
(3)“车水马龙”一般指宽阔的街道上车马或车辆很多,与“摊前”矛盾。
(4)“休养生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休养,休息保养;生息,人口繁殖。用在此处,仅取“休养”之意,显而易见,犯了肢解成语的毛病。
(5)“哀鸿遍野”比喻到处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
(6)“实至名归”指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会随之而来,与上文内容正好相应。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张大妈爱干净是出了名的,家中物品总是摆放得有条不紊。
B.站在山顶,放眼望去,满山的杜鹃花,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C.自经济适用房登上历史舞台之日起,政策的支持与价格的优势,使其始终处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特殊地位。
D.他是我大伯的老邻居,大伯有几个孩子,谁几岁,谁的性格怎么样,他都洞若观火。
解析 A项,“有条不紊”是形容做事、说话有条理,丝毫不乱,侧重于“条理性”,和王大妈“爱干净”缺乏语意联系。B项,“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卉鲜艳娇美,而“杜鹃花”不能代表各种花卉。C项,“皇帝女儿不愁嫁”,此处用来比喻某种东西因具有优势不愁卖不出去。符合语境。D项,“洞若观火”形容有敏锐的观察力,非常清楚地看出事物的本质,好像看火一样清楚,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字的正确书写格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