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重庆属于那个省省!

马年那个生机勃发的仲夏——东北四省区自驾游之佳木斯
7月1日上午9:30从哈尔滨出发前往佳木斯,继续我们东北四省区自然风光自驾游的行程。
因为本次行程重点是东北四省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边疆风貌,因此,从防川到佳木斯之间,虽然途经了长春和哈尔滨,但是并没有在这两个城市游览。在佳木斯市的游览也都是安排在其辖区内的湿地和边境上,城区内并没有特别的安排。
在佳木斯市内,我们只是晚饭前后在松花江边短暂停留。沿江公园里的各个广场上上演的“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俗称:佳木斯舞或僵尸舞)”,其规模和阵势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我们真正见识了这个健身操在其发祥地的普及与火爆。
004、三江平原的六大湿地保护区
佳木斯市所辖的富锦、同江、抚远等县市地处三江平原的北段,而整个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又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三江平原的沼泽属低冲积平原沼泽湿地,依地形的微起伏形式纵横交织,构成丰富多彩的湿地景观,堪称北方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该湿地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第三名。——百度百科”
因此,我们在三江平原的游览行程基本是以寻访湿地之美和了解边境故事共同为最主要目标的。
005、佳木斯境内的游览线路()
十、同江三江口:
“同江市属佳木斯市管辖的县级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松花江与黑龙江两江交汇处南岸。同江市是中国‘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主要聚居地,是贯穿中国南北公路大动脉‘同三’公路的北端起点。境内有八岔岛和洪河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一个街津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国家一类口岸——同江口岸。——百度百科”
目前,同三公路(同三高速)也称010国道(或“国道010线”、“G010线”)的北端起点就在同江市三江口的江边上。在江边公路的起点有一个标志性的纪念碑。据说,未来同三公路要一直延伸到黑瞎子岛的口岸区。
过了同三公路起点继续向东走,在江边上有一处石碑标着“三江口”。从这里极目远望,就是松花江汇入黑龙江的汇合点。虽然肉眼可以看到汇流处两江水的颜色区别,不过拍摄角度的原因,照片几乎看不出是什么。
相对东北的其他地方,同江的历史“很长”。同江原名临江,又称拉哈苏苏。拉哈苏苏,为赫哲语,有“老屋”的意思。据史籍记载,同江在西周隶属慎部,唐代属河北道黑水府,辽代属东部道五国部,明代属努尔都可,清代属三姓副都统辖区。
作为通商口岸同江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早在1904年中国就有商人与俄国人做生意。而那个最屈辱的年代,清政府为偿还巨额“庚子赔款”,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海关收取关税,拉哈苏苏海关就是由英国建造并管理的黑龙江省三座海关之一。
目前,坐落在同江市区北端的拉哈苏苏海关(同江海关)遗址,已经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个由英国人始建于1910年(宣统二年)的拉哈苏苏海关遗址,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其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砖瓦结构。作为历史遗迹,见证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
到了同江,一定不能错过的就是品尝野生江鱼。从三江口沿江边公路向东不到5公里(国内导航加偏GPS:47.172)的地方,集中了很多野生江鱼的餐馆。别具风味的地方。
十一、富锦国家湿地公园: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富锦市西南40公里处,面积2200公顷.
2008年5月工程启动,当年9月9日正式开园接待游人;2009年晋升为富锦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被国家分别命名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园区内原生态系统保持十分完好,水生植物繁多,孕育了芦苇、睡莲、香蒲、水葱等草本植物多达290种;脊椎动物有270种,其中:鸟类有177种。丰富的植被和水资源。为鸟类提供了重要的生存环境和条件,丹顶鹤、白枕鹤、白翅浮鸥、绿头鸭、骨顶鸡等
上万只水禽,每年都来到这里筑巢栖息,这里已经成为候鸟的重要繁殖地和停歇地。——景区介绍”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不大,游人不多。在候鸟经过的季节,比较适合在日出时分躲在观鸟屋里面近距离拍摄候鸟,还不会打扰候鸟。
只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没有太珍稀的候鸟,只有一些已经在此处“安家”的鸟。不太懂野生鸟类的老范还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除了清晨或傍晚拍鸟,白天乘船在湿地公园里的水面游荡也是不错的选择。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察到沼泽湿地的水是多么清澈。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被誉为“大地之肾”的湿地是怎样帮助地球净化水资源的。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只是在三江平原湿地的边缘,而且是将一块湿地围成公园进行管理和经营的。在三江平原上,更多的湿地就在路边、就在荒野,几乎随处可见。只是那里不如公园这样有一系列设置更便于游客接近湿地深处。
十二、小城抚远:
7月3日上午从富锦国家湿地公园出发,在勤得利港经停后,下午不到2:00就抵达了边疆小镇抚远。
022、勤得利港
“抚远县,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是中国最东部的县级行政区,也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素有“华夏东极”和“东方第一县”之美誉。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饶河,西接同江。县政府所在地抚远镇距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市航道距离仅65公里。
抚远有着厚重的历史渊源,是满族肃慎人的发祥地之一。原名“伊力嘎”,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宣统元年(1909年)在依力嘎地方设绥远州,隶属临江府管辖。抚远与国际间通商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1904年,抚远就有商号同俄国人进行贸易。目前,抚远是国务院批准的客货一类口岸。——百度百科”
抚远镇本身不算大,镇内也没有特别的景观。不过在抚远镇西南的南山上、电视塔下面有一处可以看到抚远镇全景的观景台。这是国内城镇中少有的能够看到城镇天际线的地方(国内导航加偏GPS:48.256)。
在电视塔下面的观景台上,不仅可以看到抚远镇的全景,还能看到远处的黑瞎子岛,还有黑龙江上美丽的日落,以及神州大地上的第一刻日出。
我们在7月3日傍晚和7月4日早上两度开车到南山电视塔下,只可惜天气不给力,日出、日落的拍摄都不算完美。
现在从抚远县城到黑瞎子岛非常方便,从县城出来沿向东新修的公路,可以直接驶过刚建好不久的乌苏大桥。开车不到40公里就能登上这块1929年被前苏联占领,2008年重新界定后部分归还的土地。
黑瞎子岛在很多50、60后人的心中有一个情节。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来黑瞎子岛旅游人中比重最大的人群要数50、60后。目前岛上重要的景点之一是2004年谈判结论、08年揭幕的最终界碑以及揭幕仪式的牌子。这个结果,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更多的是无奈。
目前黑瞎子岛西侧我国境内并没有人居住,总体来说湿地环境非常好。不过,已经开始的建设和可以看到的近期规划(),似乎很快黑瞎子岛的环境命运就会变得不容乐观了。
高高的东极宝塔已经树立在那里,旁边还有一个大型的商业建筑即将完工,将会用于什么用途并未标识。相信在这块失而复得的土地上一展身手是很多地方官员的梦想,但是绝对不是子孙后代所欢迎的。
在原本湿地环境很好的黑瞎子岛上有开辟一个免费的湿地公园,也许这也预示着未来岛上我国境内可能只有这个部分会保留湿地的生态吧。
走在崭新的木栈道上,游客可以比较深入的接近湿地,可以近距离看看“塔头墩子”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
黑瞎子岛靠南一侧的通江岸边(岛的北面是黑龙江,南面是通江),在新的国境线两边分别是中俄两国的边防哨卡。
靠西侧是中国的“东方第一哨”。这是是08年之后新建的一个哨所,三层营房和一个瞭望塔。靠东侧的是俄罗斯的一个简易木质的岗亭和一个东正教堂。据说,这个东正教堂是在04年谈判那会儿俄罗斯人在一夜之间整体吊装安放于此的。由于这个教堂的存在,使得在已经达成一致协议的基础上实际测量的边境又向我方平移了数百米,因为据说是因为有相关与宗教设施相关的国际惯例约束(仅为民间的传说)。
目前黑瞎子岛的口岸尚未建设完成,游客也很少,因此新建进出黑瞎子岛的乌苏大桥显得格外宽敞。
从黑瞎子岛返回,再向东绕一个弯到能抵达之前建设的“东极广场”。这里位于黑龙江支流通江与乌苏里江的交汇处,是曾经的中国最东点——东极。目前,显然已经被黑瞎子岛上的东极宝塔和新界碑的地理位置取代了。因此,投了巨资建设的广场和“东极”碑显得有些冷清。广场上的设施也显得维护不足。
东极广场南边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了”的镇子——乌苏镇。这里应该是中国最东边的村镇了。镇里只有几栋民居,据说常住人口只有一户人家。
紧挨着乌苏镇是曾经的“东方第一哨”,目前这里的边防官兵都已经转移到黑瞎子岛上去了,这里基本上是闲置着。五星红旗依然在这里的旗杆上飘扬着,哨所和瞭望塔都挂着锁,不知道是不是官兵们还要每天回到这里升旗、降旗。
我们的时间有限,等不到这里回来人,就匆匆离开乌苏镇经浓桥镇前往三江平原湿地的腹地了。
【未完,待续】
==================================================
马年那个生机勃发的仲夏
——2014东北四省区自驾游:
==================================================
【博主自荐文章:】
好摄菜驴:
、、、、、
、、、、、、、、、、、
、、、、、
、、、、、、、、、、、、、、、、、
、、、、、
、、、、、、、
、、、、、、、、、、
拍拍照片:
听听音乐:
数码后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踏上总书记考察之路:感受洋浦的生机与活力 -- 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您的当前位置:首 页 &&& 今日要闻 &&& 今日海南
踏上总书记考察之路:感受洋浦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海南 www. 时间: 07:55:03  来源:海南日报 
4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国投洋浦港考察。
&&& 新闻 回放
  时间:4月8日上午
  地点:洋浦
  位于海南省西北部的国家级开发区洋浦经济开发区,是海南改革开放一个夺目的亮点。12年前,胡锦涛曾来到洋浦经济开发区考察。8日上午,总书记再次踏上这片热土,实地了解开发区的建设情况。
  有关负责同志告诉总书记,近年来洋浦经济开发区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长60%,进出口总额增长213%。胡锦涛听了十分高兴,他希望海南着力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作用。
  在开发区内的中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胡锦涛详细了解这家公司800万吨炼油项目的生产经营情况,并前往公司30万吨级原油码头视察。
  胡锦涛顶着烈日走上引桥,认真察看输油设施。管道直径有多大?卸油能力每小时多少吨?已累计接卸多少原油?……总书记问得十分详细。当了解到这个码头每小时能卸油9000吨,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原油码头之一,胡锦涛满意地点点头。
  随后,胡锦涛又来到洋浦港码头考察。
  胡锦涛走到干部职工中,仔细询问港口的生产情况。总书记勉励大家,一定要抓住推进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和设立洋浦保税港区带来的重大机遇,继续拼搏进取,努力把洋浦港建设得更好。(摘自新华社《琼岛处处展生机―――胡锦涛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纪实》一文)
感受洋浦的生机与活力
海南炼化800万吨炼油项目。
  花团簇簇,绿树成荫,踏入洋浦经济开发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幅美丽图景。
  挖土机、铲车、翻起的石头和红土,深入洋浦经济开发区,到处是一派繁忙的场景。
  4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洋浦考察,指示要抓住设立洋浦保税港区带来的重大机遇,大力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4月18日,记者循着总书记的足迹,充分感受这里的生机与活力。
  海南炼化令人赞叹
  炉塔林立,罐器排排。中国石化海南炼化公司是设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内的一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2006年全面建成投产。项目用地1700亩,总投资116亿元,设计原油加工能力为800万吨/年。
  4月8日上午,总书记来到这里,听取了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关于洋浦经济开发区工作情况汇报,以及海南炼化总经理王玉冰对海南炼化建设情况的汇报。
  总书记考察海南炼化时,公司副总经理郝国栋、综合管理部主任张宇鹏就在现场。18日,他们向记者介绍了当时的情况。
  总书记最先走进的展厅设在综合楼的一楼。记者18日在这里采访时看到海南炼化的产品:汽油、柴油以及一系列液态和固态化工产品。
  据他们介绍,该公司去年共加工原料油802.46万吨,生产各类产品742.3万吨,实现利税15.98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35.87亿元。
  这里,让记者赞叹不已的除了生产总值,还有高超的技术水平。据介绍,海南炼化的国产化率高达97%,而技术水平整体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汽、柴油产品全部达到欧III标准,部分达到欧IV标准。公司产品全部指标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厂区里行走,只见林立的炉塔,很难看到工人。这里的信息化程度很高,生产过程和储运系统采用DSC集散控制系统,所有装置及系统在一个中心控制室操作控制。
  总书记考察该公司的第二个点就是这个中心控制室。
  记者走进诺大的中心控制室看到,80多台电脑分三排摆开,十多名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工作着。这里是全厂的生产指挥中心,通过电脑可以控制全厂生产过程,总投资9000万元。
  32岁的张鹏是生产技术部四单元运行班长,他的工作电脑在中心控制室的前排。那天总书记考察中心控制室时,他正好在值班。令他没想到的是,总书记向他伸出手来。他赶紧伸出手去,和总书记紧紧地握了一次手。跟总书记握手的还有他的五名同事。
  张鹏告诉记者,总书记的手很有力、很温暖。在握手的刹那,张鹏激动地说了声:总书记好!
  总书记后来乘车在厂区里走了一圈,接着来到位于开发区神尖角附近海域的海南炼化30万吨级原油码头,还步行到引堤上。
  这个原油码头是2006年2月建成使用的,总投资4.5亿元,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原油码头之一。记者在这里看到,码头的钢结构引桥像一条巨龙横卧海上,卡口综合室的展板上显示:该码头自投入使用以来,已接卸原油1189万吨。
  郝国栋说,总书记亲临海南炼化考察,体现了党中央对产业工人的关心和对基层职工的关爱,这将激励广大员工更加努力工作,多做贡献。张宇鹏说,总书记来到海南炼化,全体员工都感到无比的光荣,受到巨大的鼓舞。
  洋浦港吞吐量越来越大
  桥吊高耸,门机矗立,这是国投洋浦港的真实写照。
  18日,记者来到这里的时候,来自广西钦州的20多名游客正对着洋浦港不停地拍照,他们要在这个著名的港口前留下纪念。
  4月8日上午10时许,总书记车队从国投洋浦港4号门进入。总书记下车后,走到洋浦港3号和4号泊位之间,听取国投洋浦港公司总经理康韬介绍国投洋浦港的建设情况,在听汇报时,总书记询问了港口货源、泊位功能等有关问题,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裁王会生在一旁一一作答。
  康韬告诉记者,总书记听完汇报后,问到12年前他来到洋浦港码头时所站的位置,康韬回答说,您当时站在2号泊位。
  康韬告诉记者,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与总书记的3次握手,一次是在总书记下车时与港区工作人员握手,一次是总书记听完汇报后与他握手,最后一次,总书记已经要走到车边准备离开时,突然转身停留,并与康韬再次握手道别。“总书记每一次握手,眼睛都炯炯有神地注视我们,让我们倍感亲切。”
  洋浦港是一个天然良港,素有“水深、避风、回淤量少”的特点,于1990年开港。1997年按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成了洋浦港的改制,股本结构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持有75%的股份,海南省人民政府持有25%的股份。
  随着一批大企业进入洋浦,洋浦港越来越繁忙。康韬告诉记者,2002年以前,港口货物吞吐量一直在50万吨左右徘徊,2003年首次突破100万吨,去年达到427.9万吨,今年预计超过500万吨。
  康韬对记者说,总书记在考察时提出要以洋浦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努力打造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这对国投洋浦港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港口基础设施投入,一是政府投资4亿元人民币建设5-10万吨级航道工程;二是和其他企业合作投资20亿元人民币建设四期工程;三是根据洋浦产业布局规划,准备建设一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
  “要真正打造成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我们必须加大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互补性研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切入点。”康韬最后补充了一句。
  洋浦经济开发区一片繁忙
  18日,记者走进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办公大楼,想找一个领导采访,但是都扑了个空,原来他们大多都到广州招商去了。再找其他人,不是被告知征地去了就是开会去了。
  总书记考察洋浦以后,洋浦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儋州市委书记丁尚清在谈起如何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时表示,要抓住当前设立洋浦保税港区的机遇,从自己的优势出发选择产业方向,用好保税港区的政策,狠抓项目建设,使洋浦成为海南工业的龙头,带动整个海南经济的发展。
  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洋浦保税港区后,洋浦招商迅速升温,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截至今年3月底,洋浦已经吸引投资总计达133亿元。这几天,开发区领导又主动在广州“搭台”招商,收获颇大。而目前让他们最忙碌的事情之一,是要为10月封关运作做好前期工作。
  洋浦管理局副秘书长程涛带记者走访了建设中的保税港区,这块9.2平方公里土地,分三期开发建设,其中一期2.3平方公里。根据规划,洋浦保税港区设四大基本功能区:港口作业区,仓储物流、贸易配送区,出口加工区,研发、检测、维修区。
  记者在兴浦路上走,可看见大片被挖土机翻起的石块与红土,建设得热火朝天。程涛告诉记者,那是保税港区的加工区,其他功能区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据程涛介绍,洋浦保税港区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海关、检验检疫监管措施的建设。目前建设进展顺利,洋浦保税港区一期基础设施已开工建设,其中污水管网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18%。监管查验设施的设计招标工作已完成95%,其中综合服务大楼3月19日已开工建设;电子信息系统招标已完成。另外,征地搬迁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居民安置工作进展顺利。
  洋浦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让人振奋。
  用好保税区政策洋浦发展会更好
&&& 4月7日晚,总书记夜宿洋浦。这是继1996年后,胡锦涛总书记第二次来到洋浦。
  20年前,小平同志把洋浦定位为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中的一个制高点,同时也是海南经济发展中的制高点,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洋浦的首轮发展以折戟沉沙告终。
  1996年的春天,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视察海南。此时,以“房地产热”为特征的“泡沫经济”消退,海南经济发展遇到新的困难,面临新的挑战,洋浦也陷入困境。
  对12年前的这次考察,总书记记忆犹新,他甚至记得曾陪同他考察的现任海南省委副书记于迅,当年是洋浦管理局副局长、儋州市委书记。当年洋浦的荒凉寂寥也同样令总书记难忘。
  4月8日上午,当总书记再次视察洋浦时,曾经是“路不平,灯不亮,遍地是牛羊”的洋浦已经获准建设全国第四个保税港区,再次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在这里已经矗立起来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800万吨炼油厂,国内最大的原油码头建成运营,国投洋浦港货物吞吐量从1996年的40万吨激增到去年的470万吨……
  站在洋浦港码头上,总书记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无论是海南,还是洋浦,都要从自己的优势出发选择产业方向,如果把保税区的政策用好,洋浦会发展得更好。”他同时要求海南要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环北部湾的经济合作,以洋浦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努力打造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
  就在总书记视察期间,洋浦好戏不断,大乙烯项目启动前期筹备,中远进军洋浦,结束海南无大型修船厂历史,广交会上洋浦一举拿下总投资额超过50亿元的9个项目。(谭丽琳)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海南要在大开放上有实质性突破
  胡锦涛总书记日前在洋浦考察时,对海南下一步改革开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如何理解并贯彻总书记的要求,记者采访了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
  记者: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之际,总书记到洋浦考察,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迟福林:20年来,洋浦始终是海南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洋浦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海南的形象。总书记来到洋浦考察,延续了中央领导对洋浦一贯的高度重视,也希望洋浦建立保税港区后,在带动全岛的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从全国意义上看,洋浦在我国对外开放尤其是南海油气资源共同合作开发中有着特殊地位,总书记也期望洋浦在新时期对外开放中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发挥更好的作用。这也是对洋浦开发区的鼓励和支持。
  记者:总书记在洋浦考察时希望海南着力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应该如何理解总书记的这句话?
  迟福林:总书记的这句话,从全国改革开放的全局出发,对特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新时期经济特区的发展方向。在新时期曾有人议论,特区的作用是不是已经完成。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特区还要继续“特”下去,并且要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同时,总书记这句话对继续办好海南经济特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记者:海南要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关键要把握哪些方面?
  迟福林:一是要在大开放上有实质性突破,这是海南经济特区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重要选择。要明确地将争取建立自由贸易区作为目标选择。20年来我们曾在这方面做过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今天我们再次选择这样一个目标,机遇和条件都比过去好得多。要务实地推进开放进程,尽快实现在某些方面取得开放的突破性进展。如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重点,加快产业全面的开放;以设立洋浦保税港区为契机,推进洋浦开发区的开放进程;以琼台农业合作为基础,积极、主动争取琼台两岛经贸合作的新突破。二是在市场化改革上要有实质性突破。海南曾经在市场化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由于多种因素,许多方面的改革不再具有优势,需要在新时期寻求新的突破。三是要解放思想,在重塑特区精神上有实质性突破。树立一种改革、开放、包容、进取的新“海南精神”。
  记者:海南要在大开放上有实质性突破,现在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迟福林:首要的是全省上下要统一思想,产生共识,形成合力。海南在历史上曾错失过改革开放的一些重要机遇,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认识不统一。二是要有一个务实的精神。有些事情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的,要尽快行动,主动务实地推动。三是要组织力量对大开放的相关议题及早研究,拿出具体的行动计划,适时地申请,适时地推开。
  记者:总书记在洋浦还专门提到抓住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区这一重大机遇,如何看待这一机遇?
  迟福林: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区中,洋浦扮演着重要角色。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包括陆路合作和海上合作,从中长期看,海洋合作是重点。而洋浦在泛北部湾区域海上合作,尤其是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合作中有着重要地位。从区位上看,洋浦海上交通优势最突出,港口条件最好,是泛北部湾区域海上合作的重要战略基地。(作者: 翁朝健 黄晓华 李关平)
责任编辑:杨斌&
::相关链接::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处回归沙漠带,但却呈现了一片生机的“绿洲”。据此回答2~4题小题1:.广东省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原因是
A.虽属于干旱地区,但河流众多,为植物的生_百度作业帮
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处回归沙漠带,但却呈现了一片生机的“绿洲”。据此回答2~4题小题1:.广东省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原因是
A.虽属于干旱地区,但河流众多,为植物的生
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处回归沙漠带,但却呈现了一片生机的“绿洲”。据此回答2~4题小题1:.广东省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原因是
A.虽属于干旱地区,但河流众多,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B.夏秋季节,常有台风雨缓解亚热带高压控制造成的旱情
C.濒临大西洋,深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
D.地处低纬度,信风可带来丰沛降水
小题2:.关于广东省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光、热、水资源丰富,但配合不
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地势平缓,地表受流水侵蚀切割较轻
小题3:.关于广东省丘陵山区的开发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发历史较晚,几百年前还是原始地
B.人均耕地少,人地关系矛盾突出
C.非耕地资源粗放经营,经济效益低
D.常年受下沉气流控制,生物品种多样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A
小题1:广东受季风环流和台风影响,属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小题2:红壤分布广,土壤有机质低;地势起伏较大,水的侵蚀作用强。非耕地资源大量栽种人工经济林,效益高;人类活动历史早。小题3:广东农业类型多样,主要有水稻种植业、基塘农业、海洋水产业、郊区农业、种植园农业等。同时粤北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也值得关注。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处回归沙漠带,但却呈现出一片生机的“绿洲”。据此回答题。
1.广东省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原因是
A.虽属于干旱地区,但河流多,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水源
B.濒临太平洋,深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
C.夏秋季节,常有台风雨缓解副热带高压控制所造成的旱情
D.地处低纬度,信风可带来丰沛降水
2.关于广东省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配合较好
B.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地势平缓,地表受流水侵蚀切割较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津属于那个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