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黄豆和玉米用录化钾好?还是硫酸钾酸碱性好?在没有碱性的土地上种植。

由磷石膏和氯化钾制取硫酸钾溶剂法工艺研究--《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由磷石膏和氯化钾制取硫酸钾溶剂法工艺研究
【摘要】:对磷石膏和氯化钾制取硫酸钾溶剂法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氨溶液体系影响反应过程氧化钾收率的主要因素,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氨水初始浓度35%、反应温度5℃、反应时间60min、液固比6.5:1和物料配料比1.05:1,氧化钾收率90%左右,产品质量尚未达到有关标准。
基于某些有机溶剂能改善反应体系状态促进反应进行,考察了甲醇等有机溶剂对反应过程氧化钾收率的影响,其中甲醇、乙醇、异丙醇和丙酮均能有效地提高氧化钾收率。
分别考察氨—甲醇、氨—乙醇、氨—异丙醇和氨—丙酮溶液体系在不同条件下的氧化钾收率,实验结果表明,氨—异丙醇溶液体系有利于改善工艺条件、提高氧化钾收率。其优化后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氨初始浓度30%、异丙醇浓度7%、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60min、液固比5.5:1和物料配料比1.05:1,氧化钾收率达到95%以上,产品硫酸钾质量达到农用一级品,副产品氯化钙达到工业合格品。该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溶剂经回收后循环使用。
对氨和氨—异丙醇溶剂在反应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理论探讨,旨在研究完善溶剂法工艺理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5【分类号】:TQ125.14【目录】:
第一章 绪言14-23
1.1 磷石膏综合利用概述14-16
1.1.1 磷石膏简介14
1.1.2 磷石膏综合利用14-16
1.1.3 磷石膏综合利用原则16
1.2 硫酸钾生产方法概述16-18
1.2.1 硫酸钾简介16-17
1.2.2 硫酸钾生产方法概述17-18
1.3 溶剂法工艺概述18-20
1.3.1 溶剂简介19-20
1.3.2 磷石膏制备硫酸钾溶剂法工艺20
1.4 液固相反应概述20-21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21-23
1.5.1 研究目的21-22
1.5.2 研究的内容22-23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23-29
2.1 实验基本原理23
2.2 实验方案23-24
2.2.1 实验设计方案23
2.2.2 工艺流程23-24
2.3 实验材料及设备24-25
2.3.1 实验材料24-25
2.3.2 实验仪器及装置25
2.4 实验方法及步骤25-26
2.4.1 实验方法25-26
2.4.2 实验步骤26
2.5 分析方法及步骤26-29
第三章 氨溶液体系制取硫酸钾工艺条件研究29-37
3.1 单因素实验研究29-33
3.2 正交实验研究33-37
3.2.1 单因素的水平值33
3.2.2 反应工艺条件正交实验研究33-36
3.2.3 最优水平实验36-37
第四章 有机溶剂选择研究37-46
4.1 溶剂选择依据37-38
4.1.1 溶剂选择的基本原则37
4.1.2 溶剂及其物理性质37-38
4.2 溶剂对氧化钾收率的影响38-44
4.3 溶剂对氯离子含量测定44-45
4.4 有机溶剂的初选45-46
第五章 溶剂法工艺条件研究46-56
5.1 混合溶剂的研究46-50
5.2 正交实验50-53
5.2.1 因素的水平值选取50
5.2.2 工艺条件正交实验研究50-52
5.2.3 最优水平实验52-53
5.2.4 加料方式优化研究53
5.3 溶剂回收53-54
5.3.1 溶剂回收原理53-54
5.3.2 溶剂的回收54
5.4 产品质量54-55
5.5 技术经济估算55-56
第六章 溶剂法工艺理论探讨56-67
6.1 溶剂对物料溶解度的影响56-62
6.1.1 氨的影响作用56-58
6.1.2 溶剂的影响作用比较58-62
6.2 理论探讨62-66
6.2.1 不同溶液体系下的溶度积常数对比62-63
6.2.2 氨-异丙醇体系下KCl的理论转化率63-66
6.3 溶剂法小结66
6.4 溶剂法工艺理论展望66-67
第七章 结束语67-68
参考文献68-7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霍丹群,侯长军,夏烈文;[J];重庆环境科学;1996年02期
;[J];广东建材;1999年06期
张兴法,刘守强,陈敏;[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于少明,单承湘,吴国荣,许民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王建朝,高念泽;[J];化工技术经济;1997年02期
刘代俊,张允湘,钟本和,卢红;[J];化工进展;1999年03期
侯长军,霍丹群;[J];化工生产与技术;1996年03期
王景峰,刘宏业,金星,蒋巍;[J];海湖盐与化工;1996年03期
崔金兰,王向荣;[J];海湖盐与化工;1999年02期
卢红,刘代俊,杨林军,张允湘,钟本和;[J];化肥工业;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章文,刘守强,张兴法;[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唐定兴,冯文;[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刘光虎;任钟旗;张卫东;陈星群;;[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张兴法;[J];非金属矿;2004年05期
张兴法;[J];非金属矿;2004年06期
许春凤;邓跃全;董发勤;解忠雷;何江洪;付鹏;;[J];非金属矿;2010年03期
张茂林,王永秋,刘清理,章鹏飞;[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何静,何峥;[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邓彦波;;[J];甘肃化工;2003年01期
顾志诚;;[J];甘肃化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铁军;曹巨辉;汪宏涛;薛明;梁伟;冯跃洲;;[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李美;彭家惠;张建新;杜勇;;[A];2009第四届全国石膏生产与应用技术交流大会暨展览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鲁厚芳;[D];四川大学;2002年
谭德水;[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王志勇;[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李华;[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薛大兵;[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王雪;[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方祖国;[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张庆粉;[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许春凤;[D];西南科技大学;2011年
邓来;[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牛学奎;[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刘梦雪;[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付廷栋;[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张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昌军,宣爱国,陈吉圣;[J];湖北化工;1995年01期
寇丽华;[J];湖北化工;1995年03期
张兴法,陈祥迎;[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张兴法,刘守强,陈敏;[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于少明,单承湘,吴国荣,许民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马欣华;[J];化工进展;1995年03期
侯长军,霍丹群;[J];化工生产与技术;1996年03期
杨金习;[J];海湖盐与化工;1995年02期
马欣华;[J];海湖盐与化工;1995年04期
李宝存;[J];海湖盐与化工;199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明高;;[J];云南化工;1986年04期
韩昌林;陈举约;;[J];化工设计;1987年02期
甘亦秋;陈靖宇;章守陶;;[J];上海化工;1987年06期
武贵先;;[J];山西化工;1991年01期
王荣华,王立兴,刘兴泉,王玮,左宝余,齐树森;[J];化肥工业;1994年03期
张薇,简淼夫,周松林,胡道和;[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1994年S1期
程绍华;[J];江西建材;1995年01期
高云生;[J];山西化工;1999年01期
田文富,纪明香,傅广杰;[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2年02期
姜洪义,刘涛;[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万甜明;张志业;王辛龙;钟本和;;[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卢廷浩;徐雪源;;[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刘芳;蒲心诚;吴建华;;[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杨秀山;王辛龙;张志业;钟本和;;[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王立明;周军璞;;[A];新型建筑材料技术与发展——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新型建筑材料论文集[C];2003年
秦军;谢占金;金翠霞;赵杰;;[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王立明;周军璞;;[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吴涛;伍钧;黄明勇;朱启红;;[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凌天清;董满生;唐庆黔;;[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卷[C];2002年
段庆奎;王立明;;[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汪志;[N];中国化工报;2011年
侯杰;[N];中国化工报;2010年
刘丽丽;[N];中国化工报;2010年
吴刚;[N];重庆日报;2010年
张继军;[N];中国化工报;2009年
项菲菲;[N];重庆日报;2010年
汪志;[N];中国环境报;2010年
记者 张四代;[N];农资导报;2010年
胡敏;[N];四川日报;2008年
汤云明 记者
张成军;[N];昆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林转;[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杨敏;[D];重庆大学;2008年
肖厚军;[D];西南大学;2009年
鲁厚芳;[D];四川大学;2002年
郭献军;[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蔡保松;[D];浙江大学;2004年
于健;[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范亚文;[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姚振巩;[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欢;[D];重庆大学;2013年
卢振华;[D];天津科技大学;2011年
王雪梅;[D];四川大学;2002年
任婷艳;[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梅吟;[D];武汉工程大学;2011年
王国民;[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周环;[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陈祥迎;[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徐雪源;[D];河海大学;2005年
刘山当;[D];四川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大豆施氯化钾好还是施硫酸钾好_地区_中国百科网
大豆施氯化钾好还是施硫酸钾好
      大豆不属于忌氯作物,两种钾肥都可以施用。从成本上看,硫酸钾比氯化钾价格贵,投入成本高。从土壤性质上分析,在盐碱土地区只宜施用硫酸钾,不能施用氯化钾;在不是盐碱土地区两种钾肥均可施用,但氯化钾比硫酸钾便宜,投入成本低。欢迎发表评论
收录时间:日 22:47:33 来源:新浪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相关专题栏目
食品行业相关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TEL.):63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奥体阳光天地G2-1132 邮编:350028硫酸钾和氯化钾有哪些区别?
中国农药第一网
阅读(1696)
叶面肥硫酸钾和氯化钾都是生理酸性肥料,但因所含剂成分不同,施入土壤后,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等,也有很大影响。为了提高钾肥利用率,施用时应做到“五要”。下面就给大家介绍...
叶面肥硫酸钾和氯化钾都是生理酸性肥料,但因所含剂成分不同,施入土壤后,对土壤理化性状和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等,也有很大影响。为了提高钾肥利用率,施用时应做到&五要&。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硫酸钾和氯化钾有哪些区别?
  硫酸钾和氯化钾的区别:
  1、要氮磷钾配合施
  氮、磷、钾配合施用,才能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各肥之效益。钾肥宜与氮磷肥同时施用,与农家肥料配合后施用作用更好。研究资料表明:水稻氮、磷肥配合施,比单施氮肥的增产5.1%;氮、磷、钾三种肥料配施的,要比单施氮肥的增产12.7%。钾肥施入土壤后,粘性土能吸附较多钾肥,流失较少,而沙性土壤吸附能力较差,速效钾肥容易流失,因此,粘性土壤一次可以多施钾肥。
  2、要施到缺钾的土壤中
  据测土配方施肥经验,有效钾含量低于80ppm(折合亩含氯化钾12公斤)的缺钾土壤,特别是低于50ppm的极缺钾土壤,供钾肥力低,施用钾肥增产效果最显著。冷浸田、烂泥田、泥炭田等,虽有机质含量高,但因地下水位高、水温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差,有机质分解缓慢,有效钾含量很少,所以施用钾肥增产显著。但对以上这几种田,不宜施用硫酸钾,若施用其硫酸根在缺氧条件下,会被还原为硫化氢,有毒气体可使水稻黑根、烂根,造成水稻僵苗,因此只能施用氯化钾或其他钾肥。
  3、要早施深施
  粘质土,钾肥一般用作基肥,于播种或移栽前一次性施入;重粘土、中性土可用钾肥总量的2/3或1/2作基肥,其余作追肥早期施入;沙性土以及漏水田,应分次追施,以减少钾的流失。旱作物要作基肥全层施或开沟挖穴施,追肥也要开沟施、挖穴施,施后覆土。稻田追施,除掌握早追肥的原则外,施肥应结合中耕耘田进行,以使泥肥相混相融,减少流失。施肥深度要适中,大部分作物根系多集中在10-25厘米土层内,所以作基肥全层施、条施、穴施,应在10-15厘米以下;追肥施也不能浅于8-10厘米。稻田施钾肥不宜过深,基肥施于8-10厘米土层内即可,结合中耕时施入,使泥肥相融于10厘米土层内。
  4、要施用量适中
  钾肥施用量不足,起不到以钾促产的作用,而用量过多,经济效益也会下降。这是因为在一定范围内,作物的产量是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递増,但每公斤钾肥的增产效益,都是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递减。所以,在缺钾土壤上,一般亩施硫酸钾7.5-10公斤、氯化钾6.5-8.5公斤比较适中。而杂交水稻、马铃薯、棉花、花生等喜钾作物,钾肥用量可相应增加。
  5、要避免长期过多施用
  硫酸钾和氯化钾常年过多施用,会使土壤酸化,在酸性土壤会提高酸度,对作物生长不利,若施入一定量的石灰,便可中和土壤酸性,为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如化学钾肥与草木灰定期轮换施用,则不必施用石灰。另外,石灰性土壤多年施用硫酸钾也不好。连续多年过量施用硫酸钾,硫酸根离子会和土壤中的钙结合生成硫酸钙。在雨水和灌水淋洗下,会造成土壤空隙堵塞、地面板结、钙素减少,既破坏了土壤结构,也会使土壤透性变差,因此,硫酸钾和氯化钾应轮换施用才好。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中国最大的农药信息网查看。
名称:吾谷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9号金桥天阶大厦7层
电话:010-
email:.cn
反馈内容(*必填)
欢迎提出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宝贵建议(400字以内),感谢您的支持。
联系方式(*必填)&|& |&& |& |& |&& |&& |& |&
|& |&& |& |& |& |& |&& |& |&
您当前的位置:>>
硫酸钾和氯化钾都是钾肥,有什么不同吗?
河北三下乡网&&
12-04-11 11:35
硫酸钾和氯化钾都是钾肥,有什么不同吗?
  我们在生产中用的钾肥主要有氯化钾和硫酸钾两种。
  氯化钾肥现在市场上有两种颜色。一种是原本色白色,一种是红色。氯化钾容易吸潮,易结块,使用不方便:而且,氯化钾如果直接与人体或禾苗接触,还会有轻微的刺激作用。因此,生产钾肥的厂家便在氯化钾中加进了另一种能降低钾肥结块性和刺激性的有机物质,这种物质使得钾肥变成了红色。加进的这种物质本身没有肥效,对农作物也无害,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将之分解。白色钾肥与红色钾肥的肥效都一样。但白色钾肥要等禾苗叶上的露水干后才能追肥,以免灼伤禾叶。
  市面上还有一种钾肥&&硫酸钾,它本身也是白色的,但因含有一些杂质而呈淡黄色。是中性优质钾肥,属化肥行业生产优质复合肥、复混肥、冲施肥以及直接农用的产品。这种钾肥由于价格较贵,货源少,市面上销售不多,重点用在对氯敏感及喜硫喜钾的经济作物上,效益会更好。如象烟草、马铃薯、甘薯、糖用甜菜、甘蔗、西瓜和果树等&喜钾作物&,钾肥中不能含氯元素,最好选择硫酸钾肥。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
冀ICP备号-1
增值电信业务(呼叫中心业务、短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耀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硫酸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