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板刹车防抱死抱死 跑的好好的一下爆三条胎 下车检查刹车防抱死抱住

汽车常识科普之:刹车片多久更换一次合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0.5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汽车常识科普之:刹车片多久更换一次合适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关于刹车的使用,建议大家看看,交流一下【转贴】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8:37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我之前曾经翻译过一篇文章,如何使用刹车,这里在通俗的讲一讲,方便更多的车友交流
& & 我好多次看到车友的帖子,描述自己在刹车时发生的意外,觉得此类事故还是很有代表性的,故而说说我对刹车的一些看法,希望能改变车友对于刹车的认识,让大家更安全的骑行
& & 首先,很多车友不喜欢使用前刹,觉得不安全。平时不管如何,主要用后刹车,前刹带着用用,也就够了。其实这样比较危险,前刹车能够提供的刹车力,数倍于后刹车,如果不会熟练使用前刹车,就能与放弃了自己爱车一半以上的刹车能力。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大家会捏住并不熟悉的前刹以提供更大的刹车力,这样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比如前空翻。其实这完全可以避免。
&&一个错误的观念是,大家觉得两个刹车总是比一个刹车更有力。下面我将逐步说明这种错误。
& &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正确使用刹车的方法,是只是用前刹,完全不用后刹。。。。。。
& & 当紧急刹车时,身体的重量会压在车把上,最终落到前轮上,在极端情况下,后轮可能会离开地面。也就是说,在急刹车时,后轮对于地面的压力大大减小了,这时,我们用一个很轻微的力量捏后刹把,就会将后轮抱死,因为摩擦力和下压力成正比,我们很难指望急刹车时,后轮能提供多大的帮助,相反,抱死的后轮所提供的摩擦力更小(滑动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同时带来了一个危险——后轮侧滑。当出现后轮侧滑时,
& & 调整能力好的车友可以控制后轮左右摆动而不摔车,但这种摆动大大的影响了刹车动作,车子快要失控了,还如何能全力刹车呢?
& & 调整能力差的车友直接摔车,因为前轮一直在大力刹车,而后轮却抱死了,跑到了前轮的前面。
& & 所以,紧急刹车时,后刹是不能用的
& & 那只刹前刹会前空翻啊,有些车友会这样觉得
& & 确实,会出现前空翻,原因呢?很简单,车刹住了,人没刹住。为什么人没刹住?因为双臂没有牢牢地撑住车把,换言之,如果在双臂屈曲的情况下大力急刹,那肯定会前空翻。
& & 还有车友会觉得前轮会抱死,的确,前轮一旦抱死,肯定会以摔车结束,但是在平坦干燥的路面上,想把前轮抱死是很困难的。要避免前轮抱死的出现,下面是一些方法。
& & 一 在前方是湿滑或者砂石路面或者转弯时,一定要提前控制车速,如果高速进入砂石路面,或者弯道。一旦有意外情况发生,前刹发挥不出作用,要同时用后刹车来控制速度,留给自己调整的余量就很小了。
& & 二 急刹时,双臂撑直,身体下伏,屁股在座垫上后移,这是避免前空翻的最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前轮下压力,避免抱死前轮的最好的方法。
& &但前刹车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适用,下面例举一些:
& & 一 躺车或双人自行车&&这些车车身较长,前轮更容易抱死,应该同时使用前后刹车
& & 二 湿滑路面或弯道,应该同时使用前、后刹车控制速度
& & 三 前轮爆胎,这这时千万不要用前刹,这会使前胎脱落,发生意外。
以上是我对刹车使用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大家指正。
& &&&还有对于骑行安全的看法,我认为所有的意外,都不会是单一因素引起的,肯定是一连串错误同时出现,导致事故,骑行意外也是一样。
& & 下面的一些都是骑行时的危险因素:
骑车戴耳机
不按交通规则,逆行,占道,闯红灯
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交通情况观察不够
夜骑没有前后警示灯,在无路灯的时候没有额外照明
骑车打电话
单手离开车把
高速时跟车过近
并排骑,攀谈
(肯定不全,希望大家能帮我补充,我将整理归纳后单独发帖)
单单做出上面一项危险动作,并不足以导致事故的发生,但是不远了
这时只需要一个诱导因素就够了,比如突然窜出一条小狗,比如对面有个骑摩托的醉汉。。。。。。
等到事故发生之后,回想起来,自己犯了很多个错误,又偏偏那么巧。。。。。
当初哪怕避免其中一个错误,就不会导致意外。
我们能做的就是时时避免出错,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意外的发生
纯文字帖,谢谢观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转自《自行车旅行网》 原作者:马力路
该用户从未签到
相当在理~&&不过现在很少骑自行车了~~{:6_259:}
版主的工作不只是查看有沒有违规的帖子,而是应尽力引导会员回复、发表一些有意义、精彩的文章,加强交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好帖~学习完毕,顶了 。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9:16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右把是前刹车还是后刹车,我平常的时候想要停下来一般捏右闸,但是左闸好像一捏停的比较猛一些{:6_246:}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8:37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
右边是前刹车啊 要养成捏前闸的习惯 尤其急刹车时一定要两臂伸直往前推 屁股尽量往后挪
举手之劳,回帖支持发帖人的劳动。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9:16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过路雨 发表于
回复 蒲草 的帖子
右边是前刹车啊 要养成捏前闸的习惯 尤其急刹车时一定要两臂伸直往前推 屁股尽量往后挪
噢,那我的习惯是好的!我经常捏的就是右闸!习惯性的、、、{:6_250:}
请不要因为人少就潜水,人气的积累有赖于您的每个回帖!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27签到天数: 13 天[LV.3]偶尔看看II
遇到需要帮助的问题请先使用论坛搜索,别急着发贴!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24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不错,总结的很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1]&&& &&&& 跳到123页
回复:46&查看:8319
昵称:马甲还在小黑屋,新马甲在成长
UID: 264170
#1 &关于点刹和抱死的刹车距离的物理力学分析
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
-------理论来源:高中一年级上学期物理课本前半部分关于力的章节。
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成正比,即f=μN。μ为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接触面间的弹力有关。
滑动摩擦力肯定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即物体即将运动而未运动的临界状态。
行驶过程中,轮胎不打滑,车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上的力,是静摩擦力;猛加速车轮打滑的时候是滑动摩擦,即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动、静~)是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动力的直接来源,摩托车轮胎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行驶方向相同。
刹车过程中,不打滑,制动力为轮胎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力;打滑,制动力为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
--------刹车过程中,摩擦力与行驶方向相反。
因为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所以,刹车过程中,使用最大静摩擦力来刹车比滑动摩擦的刹车距离短
--------即:点刹距离小于抱刹距离。
摸索到最大摩擦力的的老手,可以使用点刹,来获取最大静摩擦力,来获得最短的刹车距离;新手一般不知道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的临界点,紧急情况下不建议用点刹,可以在平时注意多加练习,找到临界点。
点刹、抱刹距离的长短,争论双方,持抱刹距离短的一方,或者没达到目前高中一年级上学期物理的水平,或者学这个的时候,没好好学。
正确的结论:
恰到好处的点刹(达到最大静摩擦的临界点)的距离,短于抱刹的距离.
加速行驶时,牵引力大于摩擦力,加速度=(牵引力-摩擦力)/车重量&0,故表现为加速,加速度方向与行驶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是由摩擦力提供,a(加速度)=F(摩擦力-阻力)/m(车身重量),a&0;
匀速行驶时,牵引力=摩擦力,加速度a=0,因为分子是0(摩擦力=阻力)。
加速行驶时,摩擦力大于牵引力,加速度&0,故为减速,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为负值,a=-F(摩擦力与阻力之和的负值)/m,a&0。
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
这个理论很好理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该定律可以这样阐释:
物体只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受力平衡(或不受力,因为受力会改变其运动状态)。
在路面上,拉动一个物体,物体不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则可以说:该物体处于受力平衡,此时,牵引力=静摩擦力。随着牵引力的增大,物理仍然不动,则牵引力仍然等于静摩擦力,说明静摩擦力随着牵引力增大也增大(否则物体会运动,理论仍然是牛顿第一定律)。
达到物体欲动而未动的临界状态,该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即最大静摩擦力。
拉动一个物体,很难拉动,当拉动了,反而可以用小于临界状态的那个力。
举例:拉动一个重物,开始拉不动,使劲拉,终于拉动了,人会突然往前一冲(好像顿了一下一样),然后不需要再用拉动瞬间的那么大的力来拉了,慢慢把拉力减小下来,直到物体能匀速运动,该时滑动摩擦力即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等于该时的牵引力。
用弹簧秤来测试:用弹簧秤(带刻度,可以显示力的大小)拉住一个静止物体,慢慢拉动,看示数一点点变大,直到临近拉动的瞬间,记录下最大示数---示数1,1即为最大静摩擦力。
然后,再用弹簧秤拉住这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看弹簧秤的示数,记下该示数2,2即为滑动摩擦力。
可以很明显的对比出来,示数1&2。
这样解释不知道是不是能理解?
你可以受力分析一下.当你在静止时受到一个和滑动摩擦一样大小的一个力,此时受力平衡,合外力为0,所以还会保持静止,所以你必须用一个比滑动摩擦更大的一个力去使物体滑动,所以最大静摩擦要大于滑动摩擦. ----这个是为了方便理解为什么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而本质的原因不是这样的。
这是高中时候的老师的解释,仅仅为了解释,高中物理还属于比较粗略的范畴,所以一般都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约等于滑动摩擦力,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两种力本质上不是一种力,这又涉及到电磁力什么的,我也解释不了,我大学专业不是物理类,而是经济类。
我们所要知道的是: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
也可以看看这里的介绍
[ Last edited by gaojianbin on
at 08:56 ]
UID: 214772
注册 来自 广东肇庆
理论有点难懂
昵称:马甲还在小黑屋,新马甲在成长
UID: 264170
如果,谁家或邻居家有孩子上完高中一年级了,或者高一上学期结束了,或者更高学历的理科生,而且物理学的还算可以(高中物理比较难学),让他/她来看一下这个文章,可以给你划出一张说明图来,一经讲解,即可明白。
----------我说的都是很粗浅的道理。
-----------------
本帖,只是受力与距离的分析。
-----------------
建议:菜鸟抱刹,老鸟点刹。
[ Last edited by gaojianbin on
at 05:25 ]
UID: 234951
积分 11577
发帖 11560
注册 来自 北京延庆
没明白…意思是说点刹好还是不好啊…呵呵…直接点吧…
昵称:基本是代步
UID: 185957
注册 来自 niuB
没那么复杂,主要就是重心与力方向。
UID: 263691
越野论坛中,一个(?)岁小孩子(不超过10),骑摩托特技等,
70儿童摩托,跑80,
那问句,他懂这些理论吗?
实践的总结就是95%理论,
去学理论,只有5%(记得3-6样子)能够完全实践。实际中极少的人完全能理解理论.
也就是说理论仅仅有5%作用,
5%,看起来很小,但是每大于1个,实际作用是N次开方的增加!
昵称:马大哈
UID: 126032
注册 来自 江西新余
我理解为:刹车如抱死,制动力仅是轮胎与地面的摩擦产生的力。未抱死(车轮、链条、齿轮等行走系统在运行),制动力除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产生的力,还来自刹车片与碟盘摩擦、发动机制动。所以,不抱死时,刹车距离短。
昵称:狂奔蜗牛
UID: 155436
注册 来自 湖北
呵呵····楼主是个认真的人& &不错
昵称:马大哈
UID: 126032
注册 来自 江西新余
我的前刹只能10公里以下能一把抱死。
昵称:马甲还在小黑屋,新马甲在成长
UID: 264170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小兵一卒 at
我理解为:刹车如抱死,制动力仅是轮胎与地面的摩擦产生的力。未抱死(车轮、链条、齿轮等行走系统在运行),制动力除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产生的力,还来自刹车片与碟盘摩擦、发动机制动。所以,不抱死时,刹车距离短。 将整车看做一个整体,
抱死与不抱死,就是动摩擦与静摩擦的区别。
刹车片与碟盘摩擦、发动机制动……这些都表现在静摩擦里面了,因为整车是一个整体,车轮、链条、齿轮等行走系统在运行,刹车片与碟盘摩擦、发动机制动……这些是车这个整体的内部力,不算制动力。制动力,只有摩擦力。
--------------
兄台思考一下是不是这个道理?我觉得是这样的。
如方便,可以找一个高中物理老师咨询,兄弟这番话是不是正确,我在这个异乡,认识的人没几个,更不用说物理老师了,我也尽量试着去找了问问,一块探讨一下。
[ Last edited by gaojianbin on
at 09:27 ]
昵称:风雨书记
UID: 264819
注册 来自 党卫军
技术贴,看不懂
UID: 245419
楼主的意思是。 我们平时的一脚刹到底 和高手用的点刹的效果 在刹车距离上的表现&&
&&计算的结果就是要告诉大家&&点刹 刹车&&就像高速轻装跑步的人一样&&即使你喊停 他还能冲出去几步
但是你喊了停的瞬间 给他身上加几快砖头&&他冲的步数绝对比轻装的要短
&&点刹在达到刹车片和制动系统接近最大磨擦力&&而又没完全抱死&&同样的车轮会在地面上滚动而不是完全靠一点点接触的地面来刹车 这样 既完全有效的利用了刹车片的磨擦力 又有效的减短了刹车的距离&&在高速行驶 过弯以及特殊路面情况处理这一块 可以避免刹车完全抱死后 车的静摩擦力减少 造成侧滑侧摔等问题
我们大家都是有摩托车一族&&我们都有拐弯的经历& &有多少人试过 拐弯前点点刹车&&拐弯中半刹车& &感觉车后轮的扭力很大& &可以压的更低&&出拐弯的时候一松刹车 车速度马上就一提起来了?
&&高手可以看 汽车的ABS系统这一块
昵称:马甲还在小黑屋,新马甲在成长
UID: 264170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abiao at
楼主的意思是。 我们平时的一脚刹到底 和高手用的点刹的效果 在刹车距离上的表现&&
&&计算的结果就是要告诉大家&&点刹 刹车&&就像高速轻装跑步的人一样&&即使你喊停 他还能冲出去几步
但是你喊了停的瞬间 给他 ... 刹车片的磨擦力,整车的制动过程中,这个是摩托车这个整体的内部力,并不能计算入制动力里面。制动力,就是整车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产生的----即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部分。
过弯,可以看做是圆周运动与直线运动的结合,
圆周运动中,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产生,方向 垂直于圆周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处点 的切线方向,指向圆周运动的中心。(通俗讲,向心力即垂直于轮圈)。
直线运动中,摩擦力为前进动力----若为加速,与速度方向相同;若匀速,摩擦力等于阻力(如风阻),若减速,与运动方向相同。
拐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不断变化的受力过程,但是简单化来看,可以看做是这两种运动的结合。
入弯,减速,是为了扩大表现在垂直轮圈方向上的向心力,即获得更大的向心力;
出弯,加速,正好相反,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牵引力。
或者这样解释:
入弯,为了使合力方向更多的指向圆周运动的中心方向;
出弯,是为了合力方向更多的指向直线运动的方向。
如方便,可以找一个高中物理老师咨询,兄弟我这番话是不是正确。
我在这个异乡,认识的人没几个,更不用说物理老师了。
我也尽量试着去找了问问,一块探讨。
我就不信,这点高中物理的知识,还能把咱们坛子这么一大群人难住。
非找出一个最好的刹车办法的理论支持才肯罢休!
为安全,值得。
[ Last edited by gaojianbin on
at 10:01 ]
UID: 232944
楼主的知识还是可以的
但不点刹就一定会抱死?
不过点刹的时候力并不是是恒定的
ABS带电传感液压传动的性能也不见得完美
何况是人了,谁敢说自己比电的反应快?
你不是爱拿学历说事吗?
如果你的学历再高点就把点刹和抱刹再加上恒定力静磨擦的涵数画出来
再拿来说事行内人一看就懂了。再有你忽视了一个种重要的问题
就是刹车时的稳定性和侧向力
UID: 232944
劝大家不要拿经典物理学当机械学和运动学来用
否则永远都是理论专家
昵称:▄︻┳┻═--
UID: 186044
注册 来自 江苏
手动点杀难道能达到ABS系统的效果?我看悬
我一般都是在车轮不抱死的前提下大力刹车
昵称:喵牌洗衣粉
UID: 235449
刹车最佳化是在滑移率30%,问题是~要做到这样有难度而已
昵称:马甲还在小黑屋,新马甲在成长
UID: 264170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长明灯 at
楼主的知识还是可以的
但不点刹就一定会抱死?
不过点刹的时候力并不是是恒定的
ABS带电传感液压传动的性能也不见得完美
何况是人了,谁敢说自己比电的反应快?
你不是爱拿学历说事吗?
如果你的学历再高点 ... 但不点刹就一定会抱死?
------------------
帖子探讨的是点刹和抱刹。紧急情况下,着急的心情,容易造成抱刹。我发该贴的目的,是练习点刹,紧急情况下,潜意识去点刹,而不要造成抱刹。
ABS带电传感液压传动的性能也不见得完美
何况是人了,谁敢说自己比电的反应快?
------------
不明白你想表达什么。
你不是爱拿学历说事吗?
----------------------------
探讨的帖子,成了我的这种个人问题了?
如果你的学历再高点就把点刹和抱刹再加上恒定力静磨擦的涵数画出来
再拿来说事行内人一看就懂了。
---------------------------
抱歉,学历不够高,需要学习的很多。
懂得去倾听别人的不同意见。
正确的意见,听取;不正确的,以理论来鉴别,并放弃。
再有你忽视了一个种重要的问题
就是刹车时的稳定性和侧向力
------------
这个,是另一个问题的范畴了,该贴的讨论范围-----请看标题。
稳定性和倾向力,应该是点刹比抱刹更好控制吧?
再次说明一下:该贴讨论的是点刹和抱刹的刹车距离,从理论上来分析,如果偏题,则请开新帖。
如果,你能解释的更清晰,我洗耳恭听,如果仅仅是这种话语,请绕行。
我不喜欢的行为之一:自己不下蛋,却指责别人下的蛋不圆。
[ Last edited by gaojianbin on
at 11:47 ]
昵称:马甲还在小黑屋,新马甲在成长
UID: 264170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长明灯 at
劝大家不要拿经典物理学当机械学和运动学来用
否则永远都是理论专家 理论,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该拿来的还是要拿来的。当然,实践更重要。学习了理论,并付诸于实践。我觉得这样做,应该不错。
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是一条路,
实践总结理论,也是一条路。
如同买摩托车,先到论坛学习并看别人的经验分享,再选择自己所需的车车,是一种选择方式。
多买几辆摩托车,自己把他们骑个遍,摸索出来适合自己的,然后使用适合自己的车车,也是一种选择方式。
到论坛学习并看别人的经验分享,可以看做是理论,买自己所需的车,可以看做是实践。
自己把他们骑个遍,可以看做是实践,使用适合自己的车车,可以看做是得出结论。
孰优孰劣?
[ Last edited by gaojianbin on
at 11:45 ]
UID: 080859
注册 来自 慈溪
-.-&,以为自己的手是ABS啊,你的手一秒能点几次拉。
刹车都是一下刹到位的,这样刹车距离最短,当然力度控制最重要,我还没看到过那位“高手”,点..放...点...放...的这样能在短距离内刹住?
你说所谓的&点刹&,不就是怕刹车力度控制不好,而使前轮换死么;
那么为什么不一次性刹到位,而且不抱死呢
[ Last edited by 动感超人 on
at 12:29 ]
&[1]&&& &&&& 跳到123页
网购有风险,下单须谨慎!!
网购很快乐,细心多辨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防抱死刹车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