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中,什么叫“信风海运”?

信用风险管理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信用风险管理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信用风险管理(Credit Risk Management)是指通过制定,指导和协调各机构业务活动,对从客户、付款方式的选择、的确定到款项回收等环节实行的全面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款项的安全及时回收。外文名Credit risk management属&&&&于经济
一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量化困难。  信用风险管理存在难以量化分析和衡量的问题。相对于数据充分、数理统计模型运用较多的市场风险管理而言,传统信用风险管理表现出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的手段而更多地倚重定性分析和管理者主观经验和判断的艺术性的管理模式。信用风险定量分析和模型化管理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数据匮乏,二是难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数据匮乏的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不采取IT市原则计量每日损益、持有期限长、违约事件发生少等。模型检验的困难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信用产品持有期限长、数据有限等原因。近些年,在量化模型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的推动下,以Creditmetrics、KMV、Creditrisk+为代表的信用风险量化和模型管理的研究和应用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这已成为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是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中存在“信用悖论”现象。
这种“信用悖论”是指,一方面,风险管理理论要求银行在管理信用风险时应遵循投资分散化和多样化原则,防止集中化,尤其是在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中缺乏有效信用风险的手段的情况下,分散化更是重要的、应该遵循的原则;另一方面,实践中的往往显示出该原则很难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许多银行的贷款业务分散程度不高。造成这种信用悖论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大多数没有的中小企业而言,银行对其信用状况的了解主要来源于长期发展的业务关系,这种信息获取方式使得银行比较偏向将贷款集中于有限的老客户企业;二是有些银行在其市场营销战略中将集中于自己比较了解和擅长的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三是贷款分散化使得贷款业务小型化,不利于银行在贷款业务上获取规模效益:四是有时市场的投资机会也会迫使银行将贷款投向有限的部门或地区。
三是信用风险的定价困难。
信用风险的定价困难主要是因为信用风险属于,而理论上是可以通过充分多样化的投资完全分散,因此基于马柯威茨而建立的(CAPM) 和基于组合原理而建立的套利资产定价模型都只对系统性,如、、风险等进行了定价,而没有对信用风险因素进行定价。这些模型认为,非系统性风险是可以通过多样化投资分散的,理性、有效的市场不应该对这些非系统性因素给予回报,信用风险因而没有在这些资产定价模型中体现出来。
对于任何风险的定价,首先都是以对风险的准确衡量为前提条件的。由于前述的一些原因,信用风险的衡量非常困难。目前国际市场上由J.P公司等机构所开发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如Creditmetrics、CreditRlsk+、KMV模型等,其有效性、可靠性仍有争议。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对信用风险仍缺乏有效的计量手段。
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个中纯粹信用风险交易并不多见,因而市场不能提供全面、可靠的信用风险定价依据。
对不同类型同期限的,如、等的对比分析,尽管能为信用风险回报和定价提供一定参考,但主要局限于大类信用风险的分析,难以细化到具体的。近20年来,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80年代初因受影响,银行普遍开始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其结果是《巴塞尔协议》的诞生。该协议通过对不同类型资产规定不同权数来量化风险,是对比较笼统的一种分析方法。
日,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发布关于修改1988年《巴寒尔协议》的征求意见稿,该协议对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更为现实的选择。一方面,对现有方法进行修改,将其作为大多数银行计算资本的标准方法,并且对于某些高风险的资产,允许采用高于100%的权重。另一方面,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目前等国际大银行使用的计量信用风险模型。但是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模型的有效性,信用风险模型目前还不能在最低资本限额的制定中发挥明显作用。委员会希望在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后,使用信用风险模型将成为可能。
2.九十年代以来一些大银行认识到信用风险仍然是关键的金融风险,并开始关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的问题,试图建立测量信用风险的内部方法与模型。其中以J.P.摩根的Credit Metrics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最为引人注目。
1997年4月初,美国J.P摩根财团与其他几个国际银行——摩根建富、美国银行、、和BZW共同研究,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评估银行的模型-Credit Metrics。该模型以为基础,计算某项贷款或某组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包括传统的;和承付书;;商业合同如和应收账款;以及由市场驱动的信贷产品如合同、和其他衍生产品等。
3.1997年爆发以来,世界金融业风险出现了新特点,即不再是由单一风险所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联合造成。金融危机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以及操作风险的量化问题,由此引起人们的重视。
所谓是指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种类型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与,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再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种方法不仅是多元化后,银行机构本身产生的一种需求,也是当今国际监管机构对各大金融机构提出的一种要求。在新的监管措施得到落实后,这类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会更广泛地得到应用。
继银行推出Credit Metrics之后,许多大银行和风险管理咨询及软件公司已开始尝试建立新一代的风险测量模型,即一体化的测量模型,其中有些公司已经推出自己的完整模型和软件(如AXIOM软件公司建立的风险监测模型),并开始在市场上向金融机构出售。的优点是可以大大改进风险——收益分析的质量。银行需要测量整体风险,但只有在具有全面风险承受的管理体系以后,才有可能真正从事这一测量。
4.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一种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技术——逐渐成为金融界人们关注的对象。简单地说,信用衍生产品是用来交易信用风险的,在使用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信用风险的过程中,信用风险被从标的金融工具中剥离,使信用风险和该金融工具的其他特征分离开来。虽然最早的信用衍生产品早在1993年就已产生,当时日本的信孚银行为了防止其向日本金融界的贷款遭受损失,开始出售一种兑付金额取决于特定违约事件的。投资者可以从债券中获得收益,但是当贷款不能按时清偿时,投资者就必须向信孚银行赔款。但只有最近几年,信用衍生产品才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97年底,全球金额只有1700亿美元,1998年底的这一数字为3500亿美元。而到了2000年底,这一数字更是增加到了7400亿美元。柳传志有句话:跳出画中看画。做管理需要经常进行全面的考虑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时候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做一做旁观者,超越事物本身去看待事物,这样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
一项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计划通常包括了风险本身的管理与非风险本身的管理,有时候,非风险本身的管理甚至要重于风险本身的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是艺术。然而很少有企业充分探讨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原则,在战略层面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在策略层面没有积极应对,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少系统思考做事情的方式和方法,始终没有形成有效的方法论和管理体系。
作为企业,应该经常系统性的思考风险管理的基本战略,对案例进行多层面的回顾,复盘。通过回顾历史,总结出积极有效的执行策略,避免重复发生错误,在执行层面确定可实施的战术方法和措施,这样才能经常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和冷静的管理头脑。[1]信用风险作为一种古老的风险形式,在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了许多方法来规避,以期减少损失。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专家制度、贷款分级模型以及等。但是,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使得这些方法有些显得过时,有些则显得不精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于等其他风险的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出现了Creditmetrics、KMV、Creditrisk+等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使得信用风险管理更加精确、更加科学。  总的来说,现代信用风险管理呈现出如下几个发展趋势。
信用风险管理由静态向动态发展。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长期以来都表现为一种静态管理。这主要是因为信用风险的计量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得到发展,银行对的估值通常采用历史成本法,信贷资产只有到违约实际发生时才计为损失,而在违约发生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的变化而造成信用风险程度的变化难以得到反映,银行因而难以根据实际信用风险的程度变化而进行动态的管理。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中,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首先,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发展使得组合管理者可以每天根据市场和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动态地衡量信用风险的水平,IT市的方法也已经被引入到信用产品的估价和信用风险的衡量。其次,市场的发展使得组合管理者拥有了更加灵活、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其信用风险承担水平可以根据其,通过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进行动态的调整。
手段开始出现。长期以来,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局限于传统的管理和控制手段,与日新月异的管理模式相比缺乏创新和发展,尤其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管理手段。传统的管理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的水平,很难使投资者完全摆脱信用风险;而且,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种投入还会随着对象的增加而迅速上升。这一局限性对以经营存贷业务和承担信用风险为核心业务的商业银行而言并无多大影响,但随着信用风险越来越多地进入证券交易和投资银行领域,传统信用风险管理的这一局限性变得愈益突出。对于而言,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与商业银行不同,证券交易商是以承担而不是信用风险为自身业务的核心的,信用风险只是交易的副产品,是交易双方都试图剥离或摆脱的:二是由于证券交易品种多样化、交易对手也涉及广泛的特点,证券交易商往往比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信用对象;三是证券交易商往往缺乏商业银行那样管理信用风险的经验和相应的人力和物力,这都使得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和手段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在的推动下,以为代表的新一代的管理手段开始走到风险管理发展的最前沿,并开始推动整个不断向前发展。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从定性走向定量。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分散投资、防止集中化、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查和动态监控,要求提供抵押或担保的信用强化措施等。尽管这些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相当完善和成熟,有些甚至已经制度化,成为金融机构风险内控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些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主要都是基于定性分析。
近年来,信用风险的计量和管理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与过去的信用管理相对滞后和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特点相比,新一代的金融工程专家将建模技术和分析方法应用到这一领域,产生了一批新技术和新思想。随之而来,在传统方法基础上产生了一批信用风险模型,这些模型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现代信用风险模型主要是通过数理统计手段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有关群体或个体的信用水平进行定量评估,并对其未来行为的信用风险进行预测,提供信用风险防范的有效依据和手段。
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又一突出特点。由于相对于而言,导致的是信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状况及时、全面的了解是投资者防范信用风险的基本前提。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的建立和有效运作是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信息收集与分析的规模效益的制度保障。在,信用评级机构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现代信用风险管理对信用评级的依赖更加明显。如信用风险管理模型都直接依赖于企业被评定的信用等级及其变化。发布的《新资本协议》中加强了信用评级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高中地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信风带形成的原因?_百度知道
高中地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信风带形成的原因?
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位置:气流由较高纬(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低纬(赤道低气压带),干(燥)严寒3,气温较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S附近形成原因;S附近相遇:气流由极低东风带吹向低纬(副极地低气压带)。天气特征;N/N&#47,地面形成高气压(热力原因),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N&#47,气流下沉增温、信风带(北半球——东北信风带:位于赤道附近形成原因:极低地区,太阳高度角小:高温干燥2、盛行西风带(北半球——西南风,地面形成低气压(动力原因)天气特征,逐渐降温。2;南半球——东南风)形成原因,冷却致雨气候特征;S附近形成原因:位于30&#186:位于60&#186,受地转偏向力作用;60&#186:赤道附近太阳高度角大,难以凝结致雨气候特征,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热力原因),暖而轻的气流被迫抬升,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云致雨;90&#186,大气中的水汽不能凝结;S附近堆积下沉;30&#186,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东北风: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之下:从极地吹来的冷而重的东风与从副热带高气压地区吹来的暖而轻的盛行西风在60ºN&#47:赤道地区上升气流,源源不断流向高纬,高温干燥4、 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位置。气体遇冷收缩下沉;南半球——西北风)形成原因:湿润温和3,气流强烈对流上升,气温较高,高温多雨;S)附近形成原因,气流逐渐升温、 极低高气压带分布位置:气流由较低纬(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较高纬(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下沉增温、 赤道低气压带分布位置。天气特征、 六个风带1;南半球——东南信风带)形成原因,气流上升过程中降温冷却,地面形成高气压(动力原因)天气特征;30&#186:寒冷湿润二,在30º60&#186: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之下;N&#47:位于极低(90&#1861,难以致雨气候特征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oitlr回答正解,课本中解说比较详细!如果有高中地理教材,不过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最根本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在纬度上的差异。详细原因如楼上所说
一楼已经很详细了!
气压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转载]田合禄:《黄帝内经》中的天文学知识
&《黄帝内经》中的天文学知识
摘自:田合禄:《医易运气学解秘》
《内经》天文体系
《内经》中记载着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如宇宙理论,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北斗星等。
&一、中国古代宇宙理论--------天圆地方说
&&&&北宋沈括在他的《浑仪议》中引用《内经》中的一段话:“立于午而面子,立于子而面午,至于自卯而望酉,自酉而望卯,皆曰北面。立于卯而负酉,立于酉而负卯,至于自午而望南,自子而望北,则皆曰南面”。在平面上表示方向,上为南,下为北,面南就是面上,上为天;面北就是面下,下为地。所谓“面子”,“面午”,“望酉”,“望卯”实际上就是面向于子午卯酉圈内,所谓“负酉”,“负卯”,“望南”,“望北”实际上就是面向于子午卯酉圈外。外为天为圆,内为地为方。
《吕氏春秋·圜道》说:“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这种天圆地方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观。面向于内,就是面向于地和年向于北,故“皆曰北面”。面向于外,就是面向于天和面向于南,故“皆曰南面”。《内经》的南北政说即源于此。因天寒地热,故“面北”曰南政,“年南”曰北政。天道圆,一半支地上,一半在地下,故六气有司天和在泉之分。地道方,故五运有地理东西南北中五方。若以五运言南北政,面向于内为中央,属土,故玉冰,张景岳等人以土运为南政,其余四运为北政。但南政是面北,不是面南,北政是面南,不是面北。
&&&&“天圆地方”是古人对天和地观察直觉印象的概括。金祖孟说“这里,‘地方’在字面上是‘大地是一个四方形’的意思,实际上是‘大地是一个平面’的意思。这是因为大地的直觉印象,只能是平的,而不能是方的;大地没有任何渠道可以在人们的头脑中产生‘大地是一个四方形’的印象”。
&&&&&&金祖孟认为,天圆地平是浑天说的一个内容。他在讨论《吕氏春秋》宇宙观时说,《有始》篇中的“八风”“九野”说法是浑天说的内容。由此而言,《内经》中的“八风”
&&&&&“九野”说,也应是浑天说。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于枝叶也。......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大气举之也。”“寒暑六人,故令虚而生化也。”大地在“太虚”之中,“大气举之”。悬浮在“太虚”中的日月星辰之围绕大地作周天运动,导致阴阳昼夜寒暑之变,万物由之而生而化。由“日月周旋”运动说明天是圆的。由“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看,地是平的,因平能置物。这正是浑天说的内容。浑天说以观测者为中心,符合《内经》观点。
二、太阳运动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天运当以日光明”。这说明太阳是天体运动的主宰者。研究人体科学,首先必须研究太阳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因此,研究太阳运动规律就成了首页任务。
&1、太阳周日视运动
人们每天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运动,就是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实际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其运动轨迹是赤道。《内经》以太阳连续两次平旦的时间间隔为一日。如《灵枢·卫气行》说:“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据《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平旦是天地与人体“阴气未动,阳气未散”之时。那么“平旦”在何时辰呢?王冰注:“常起于平明寅初一刻,艮中之南也。”平明,《联绵字典》:“犹平旦也”。
《内经》将一日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标记之。如《灵枢·卫气行》说:“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此以子午线分夜半与日中之阴阳,以卯酉线分昼夜之阴阳。以每日太阳中午的时刻为午正,每一时辰约合今日二小时。
一日划分为十二时辰,二个时辰为一气,则合成六位,成为一日六气划分法。
《内经》还用漏壶计量时间,将一日分为一百刻。即太阳日行一周,经历周天二十八宿,历时一百刻。一回归年365日25刻,每年余25刻,四年盈一白刻而满一日。《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日”。每年六气为六步,四年二十四步为一纪积百刻成日。
《内经》又根据每日地球自转一周所受太阳光强弱的不同,几阴阳的消长盛衰将一日划分为四个时段和五个时段。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灵枢·营卫生会》说:“夜半为阴陇.......平旦阴尽......日中阳陇......日入阳尽......”。而《素问·脏气法时论》将一日分为平旦,日中,日映,下脯,夜半五段。次分法以应五运。
&&&&太阳周日视运动,每天从东方升起,经过南方,到西方落下,这东,南,西是地球北半球人们观察得到的方位,此处还有一个观察不到的“北方”。在平面上表示时就是左为东,上为南,右为西,下为北。加十二时辰,为日出之卯,日入在酉,日中在午,夜半在子。这是一幅天圆图。
从日出到日入为昼为阳,从日入到日出为夜为阴,即卯酉连线将太阳周日视运动的轨道一分为二,昼为阳为明,夜为阴为暗。这是以昼夜明暗把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圆道分为阴阳两部份。
&&&&又从夜半最冷时到日中最热时,气温由低到高为阳,从日中最热时到夜半最冷时,气温由高到低为阴,即子午连线又将太阳周日视运行圆道分为阴阳两部份。
&&&&这种以子午线和卯酉线的分法,见载于《灵枢·卫气行》:“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阳,阳为昼,阴为夜。”这样,子午线和卯酉线就是地平的坐标线,将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圆道分为四部分,即一日之四时,朝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即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象。故《系辞传》说:“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只有明白太阳周日运行的“昼夜之道”,才能达到“通知”的境界。
&&&&太阳一出一没谓之一日,一日是制定历法的最基本单位。
2、太阳周年视运动
&&&&人们看到太阳南北往来的回归运动,就是太阳周年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其运动轨迹称黄道。地球在绕太阳公转中,地球上的不同位置与太阳发生位移变化,由于地面受日照有直射斜射的差异,就形成一年中寒暑温凉移易的司机变动。因此,以年为周期的自然节律主要体现为寒来暑往的四时变化。
&&&&从一年看,同样有一个昼夜阴阳的问题。因为,从春分到秋分,每天都是白天长于黑夜,即光明多于黑暗为阳。从秋分到春分,每天都是黑夜长于白天,即黑暗多于光明为阴。
又一年中,冬至白天最短夜最长,从冬至到夏至白天渐长黑夜渐短为阳。夏至白天最长夜最短,从夏至到冬至白天渐短夜渐长为阴。这样,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就将太阳周年视运动的黄道一分为四时,即四象。就是说,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和太阳的周日视运动一样有四象之分。
&&&《周髀算经》对太阳周年视运动的描述是这样:“冬至.......日出巽而入坤,见日光少。夏至......日出艮而入乾,见日光多。
&&&&冬至昼极短,日出辰而入申,阳照三,不复九。夏至昼极长,日出寅而入戌,阳照九,不复三。”
&&&&冬至日出辰而入申,说明辰申连线中南回归线。夏至日出寅而入戌,说明寅戌连线中北回归线。是天之阴------冬至点对应地之阳-------南回归线,天之阳------夏至点对应地之阴-----北回归线。据此绘图如下:
&&&&此图的最大特点是:第一,它表示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并把太阳视周年运动轨迹,采用几何图式表示在地面上,而不表示于天空。第二,表示出天地阴阳的对应关系。
&&&&有说冬至日出巽而入坤,夏至日出艮而入乾。结合前图可以绘出下面两幅十分重要的图。有太阳在南北回归线间的往返运动得知,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图是方的。
请注意,巽为冬至日出点,乾为夏至日入点,甲图中,辰戌为太阳,乙图中,巳亥为厥阴。古人以冬至为制定历法的始点,故《素问》六气有时以太阳为六气之始右旋,有时以厥阴为六气之始左旋。辰与巳相差三十度。这正是天地之气相差的度数。《周易·革卦》说“巳,日乃孚”“君子以治历明时。”现将甲图乙图合为一图如下:
我认为图2~4中的子午卯酉是真地平坐标系,表示地平空间的五方特征,子北,午南,卯东,酉西;辰戌丑未是赤道作弊系,表示地气,故《内经》称辰戌丑未皆属五行之土;巳亥寅申是黄道坐标系,表示天气;巳亥之上,厥阴风气主之,寅申之上,少阳相火主之。而风字有两种主要含义:第一,风是太阳的使者,无孔不入,传送太阳的信息与能量;第二风随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而有八风之别,寒热温凉之分;《说卦传》说“离为火为日”,火势日的代表,故巳亥寅申所主之天气,实乃太阳之气。《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凡十一藏”皆取决于少阳胆,胆经的募穴取名日月,胆字从日,即寅申少阳有日之义。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天运当以日光明......”以上所述就是《内经》用来观测天体视运动的参考系统(见图2~5).这就是我们说的三极之道,真地平坐标系为人道。
&&&&在真地平坐标中,古人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配合五行来标度地平方位,即以地平圈北点为子,然后按十二地支次序将地平圈等分为十二个方位,表示地气随经度而异。“这十二方位并没有连接度量的性质,因为它所注重的,不是天体位移的空间大小,而是由天体运动引起的天地空间特征的变化,连续度量解决不了这一问题。在线的物理学中,空间的特性即场的特性,用场方程来表述。《内经》则通过干支与阴阳五行相配,来表达着天体相对运动中,天地空间特性的变化。这样的形式虽然很朴素,但在对空间场的性质的认识上,即同样达到了一定深度。”我国古代天文学所用地平坐标表示地平经度,没有纬度,主要用于天体出没方位的测量。如《周髀算经》所载冬至日出辰而入申,夏至日出寅而入戌。
《内经》真地平坐标系,主要用于两种古老的观象授时系统。一种是将天球黄道附近的二十八宿恒星划分为四象,在黄昏时观察升到南方中天的是哪一宿,来确定一年之中的四季,入《尚书·尧典》所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警授人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春......日短星昴,以正仲冬”。这段文字,就记载了上古时代的羲和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黄昏,观察张,心,虚,昴四仲中星上中天于南方午位,以确定四季仲月的情况。古人观测二十八宿的目的的不仅仅是用来定四季,主要是用来观察日月五星的运行。如《论衡》说“二十八宿为日月舍。”另一种是用来观察北恒星显圈内终年不落运转不息的北斗星,视其所指地平方位,来确定一日之中的十二时辰,一年之中的十二月,谓之“斗健”。
&&&&天体的地平高度,随着周日视运动而变化,其变化轨道与天赤道平行,称之为周日平行圈。地球上两极与赤道之间的中纬度地带,天轴与地平成一倾角A,天赤道和天体周日平行圈也和地平成一倾角90度----A。则天赤道与地平五方之位有一定的映射关系,故每一地支都相应代表一定的地平方位。顺理而言,黄道也应在地平五方位上有一定的映射位置,反之,地平经圈上的十二支区划,也可映射到黄道上去。因此我认为,辰戌丑未是天赤道在地平方位上的映射,代表赤道坐标系;巳亥寅申是黄道周地平方位上的映射,代表黄道坐标系。赤道上的点也可以映射到黄道上。
&&&&太阳的东升西落周日黄道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即赤道的左旋顺时针方向运动,它同时带动整个天球的运转。太阳的周日视运动逐日一度的中天空中移动着,它是一种左旋螺旋式的运动。而太阳的周年黄道视运动却是右旋的逆时针方向运动,实际上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它是一种右旋螺旋式运动。这就是说,太阳黄道视运动,可以分为周日和周年两种,但二者的运动方向却完全相反,是一种双螺旋运动。中国天文学与中医学陈之“天气右行”,“上者右行”与“地气左行”,“下者左行”。按顺时针方向运动的周日黄道视运动称“地气左行”,按逆时针方向运动的周年黄道视运动称“天气右行”。
&&&&太阳的这种左旋和右旋运动,是自然界普通存在的现象。入现代动物机体蛋白质水解后可以产生二十多种氨基酸,称为蛋白氨基酸,均为逆时针方向右旋体结构。当动物死后,有机体在自然条件作用下,氨基酸右旋体结构却慢慢地向顺时针方向左旋体转化。这说明动物体在活着时体内产生的右旋体氨基酸,而当死亡后就会逐渐转化为左旋体氨基酸。氨基酸是一切动物体生命的主要组成部分----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因此,右旋体氨基酸就是动物体生命的基础。再如植物体内所含淀粉,都是以逆时针方向右旋糖为单位连在一起的。所有的淀粉,只有右旋糖链长度的不同和排列组合的不同。右旋糖是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大量生成的。植物死后,中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顺时针方向的左旋糖。这说明淀粉是一切植物生命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右旋糖则是淀粉的基本单位。由此可见,右旋糖的产生是植物生命存在的基础,右旋糖的减少使植物生命走向死亡。而左旋糖的生产过程,就是植物走向死亡的过程。
&&&&&这就是说,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一切生物都受着天体运动左旋和右旋的影响,“天气右旋”运动主宰着一切生物的生长,“地气左旋”运动主宰着一切生物的死亡。因为天气为阳,阳主生,地气为阴,阴主死。《内经》认为,万物的生长壮老死过程,皆取决于太阳的右旋与左旋视运动。
&&&&从上述可知,生物的生命运动规律,有生必有死,生与死是生命现象的统一体。故《系辞》说“是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这就是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有生必有死,有正向必有反向,正反两向运动共同组成一个运动的周期规律。这就是五运六气周期循环运动的奥秘。如十天干年中有五年与五年的正反运动周期,十二地支年中有六年和六年的正反运动周期,甲子六十年中有三十年与三十年的正反运动周期。
图2~4中辰为冬至日出点,即把太阳视周年运动轨迹标示在地面上,表示地气。巳为太阳运行在黄道上的冬至点,表示天气。辰与巳相差三十度,这正是天地之气相差的度数。地球自西而东逆时针方向的自旋转,即按辰卯寅丑子亥方向旋转,表示地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阐述六气布政的次序是先太阳辰戌之纪,次阳明卯酉之纪,次少阳寅申之纪,次太阴丑未之纪,次少阴子午之纪,终厥阴巳亥之纪。受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反向的自转的影响,会使大气产生顺时针反向的旋转,即按巳午向,表示天气,所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阐述六气“十二变”的次序是厥阴,次少阴,次少阳,次阳明,终太阳。地球的自转会使气流获得逆时针反向的运动,即自西向东的运动,并将地面上大量的暖湿空气沿逆时针方向向内盘吸引,然后上升到高空,北那里的冷空气所包围,形成积雨云,会形成雷雨。雨后天晴,地面水分受太阳光热作用而蒸发,地面暖湿气流又形成新的低气压中心,产生新的降雨。这一过程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而旱灾,涝灾就是在这天气和地气的复杂运动中形成的。
图2-3甲图的辰戌为太阳寒水,丑未为太阴湿土。乙图的巳亥为厥阴风木,寅申为少阳相火。这辰巳,丑寅,未申,戌亥四点,是天道规律的特殊点,即黄道上的冬至点,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是宇宙的生命节律,这生物钟主宰着万物的生死。太阳之水,太阴之土,厥阴之风,少阳之火,这土,水,风,火不正是佛家昌言的四大吗?水唯土用,火唯风用。水性炎上。水火既济而物生。所以佛家认为地,水,风,火是广大,能够产生出一切事物的道理,是万事万物的本源。看来其说是有天文背景的。在六气中,辰戌太阳与丑未太阴互为司天在泉,巳亥厥阴与寅申少阳互为司天在泉,子午阴与卯酉阳明互为司天在泉。
&&&&图2-3中的生命规律,《周髀算经》已有论述,谓“冬至之日......成物尽死。夏至之日,去北极十一万九千里,是以知极下不生万物。北极左右,夏有不释之冰”。“中衡左右,冬有不死之草,夏长之类。此阳彰阴微,故万物不死,五谷一岁再熟。凡北极之左右,物有朝生暮获”。
&&&&从图2-3可以看出,巽,艮,乾,坤四点就是太阳运行的时间节律和宇宙的生物钟,巽位黄道冬至点,乾位黄道夏至点,艮位黄道春分点,坤位黄道秋分点。
&&&&前文阐述时,地气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天气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分而言之,地气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生物钟是图2-3甲图中的辰,丑,戌,未四点,天气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生物钟是图2-3乙图中的巳,申,亥,寅四点。
&&&&综合上述可知,图2-3和图2-4有多层次的含义:第一,从天圆地方说,图2-4为天圆图,图2-3为地方图。图2-3地方甲图对应太阳周年视运动右旋的黄道圆。图2-3地方乙图对应太阳周日视运动左旋的黄道圆。《内经》以太阳连续两次平旦的时间间隔为一日。如《灵枢·卫气行》说:“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平旦为日出的时候。王冰说:“常起于平明寅初一刻,艮中之南也”。平明,《连绵字典》:“犹平旦也。”由图2-4可以看出,寅是在艮之南。《内经》以日出寅为一日之始,其实是取春分点昼夜平分时的平旦时间为准。因为太阳的春分点在寅位。对应立春。故寅申足少阳胆经之胆字从旦。旦,日出之象。
&&&&第二,在地方图2-3中,甲图表示赤道坐标系,表示地气;乙图表示黄道坐标系,表示天气;而子午卯酉则表示地平坐标系,表示五方化生之人气。
&&&&&第三,图2-3乙图寅巳申亥顺时针左旋代表一日的生物钟节律或天气的生物钟节律;甲图丑戌未辰逆时针右旋代表一年的生物钟节律或地气的生物钟节律。
&&&&&第四,太阳视运动左右旋双螺旋运动时动物植物——生物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
&&&&&第五,在天圆图2-4中,子表示天气始点冬至节,丑表示地气始点大寒节,寅表示人气始点雨水节。
&&&&众所周知,太阳还有一种黑子活动周期。有科学家发现,人类的创造智慧是太阳孕育成的。有列宁格勒的科学家马克思莫夫和扎夫季奇证实这一发现。他们先从百科全书摘录近400年来的名人诞生年代,然后编制成图表,从中清楚的看到,科学,艺术,文学,政治方面天才人物的出现呈现一种周期性。比如在400年中有过18次杰出人物诞生高峰,两次高峰之间平均间隔22.7年,即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内经》以真地平坐标系作为主要参考系,并使赤道,黄道坐标系与之形成特定的对应关系,目的是以人类生存的真地平空间为中心,观测各种天体相对于他的视运动,以及对真地平空间特性的影响。《内经》中的天象,是非惯性参考系下的天象。由于日月星辰在各种天文节点上的相变,会引起气候物候及五脏阴阳的突变,《内经》广泛地应用了五行——六气——十天干——十二地支等多种节点系统,来标度各种坐标系,考察各种天文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影响。因此,《内经》的坐标系,堪称为‘医学天文参考系’”。
3、朔望月周期
&&&&人们看到的月相晦朔弦望循环运动,就是朔望月周期。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记载:“月始生则血气始精......月廓满则血气实......月廓空则肌肉减......”《灵枢·岁露论》说:“月满则海水西盛......月廓空则海水东盛。”这里的“月始生”“月廓满”“月廓空”,就是指月相的变化。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表现为与太阳同气落时,地球上见不到月光,为一月之始,称朔。当月球与地球的联线成直角时,地球上见到半月,称弦。当地球运行到太阳月球之间,地球上的人见到满月时,称望。回复到周期的最后一天称晦。月相由朔而弦,而望,而弦,而晦的整个周期,称太阴月。
&&&&&《内经》阐述朔望月,只重视“月有大小”的月相变化,而无精确的阴历日期。不过在针刺疗法时用到了较精确的朔望月阴历日期。如《素问·缪刺论》说:“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为数,胜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胜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渐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渐少之”。
现据《灵枢·岁露论》,《素问·八正神明论》,《素问·缪刺论》,《素问·刺腰痛论》,将月相变化周期同传世农历日期对照列表于下:
一个朔望月长约29.5305天。《内经》还提到了月分大小,积气余而盈闰与日月食的问题。
&&&&另外《灵枢·岁露论》,《灵枢·九针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篇还多次提出朔出朔日的问题。朔日指朔望月的初一日。正月朔日一般在立春节前后。古人为什么重视朔日呢?这可能是因为“一个历法什么时候测制,并不是利用节气,而是利用月朔的差别”。看来重“朔”的目的是重视历法。
&&&&古人并将朔望月视运动周期规律绘成月体纳甲图(图2-6)
&&&&&朔望月初一到十五,上半月是黄昏观月,从初一至西方而南,到十五黄昏出现在东方。十六到三十清晨出现在东方(见图2-7)。
&&&&从图2-7可以看到,每一朔望月的上半月与下半月的月相盈缩方向相反,与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南北往反一样,这是一条很重要的自然规律现象,却不被人注意。从一年看,上半年与下半年的朔望月运动也有此规律。大到二年,四年,五十四年,一百零八年等。如五十四年分成二半,每半二十七年,前二十七年与后二十七年就各为一子周期。这是以朔与望连线分成阴阳两部份,称子午线法。若以上弦和卯酉线就把月相周期划分成阴阳两部份,称卯酉线法。这样子午线和卯酉线就把月相周期划分成四部分,似太阳之四时季节,称四象,以朔,上弦,望,下弦为四象始点。这四点称朔望月的特殊点。古人观测月亮运动规律强调的就是这四象的四特征点。《周易参同契》说:“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巽象归属望月范围内。
对月体纳甲说的真实科学内涵,今人知者鲜矣。我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第一,月体纳甲说以十天干和八经卦立论,将十天干和八经卦分别与月相方位相配,以离坎两经卦表征日月之本相,以另外六经卦分别表征月相的初出,上弦,圆月,初亏,下弦,晦月。朔望月的形成,是日月地三体运动的结果。人站在地球上观察日月的视运动,有方位之不同,故又以十天干表示以上特定月相所处空间方位:甲,乙位东方,丙,丁位南方,戌,己位中央,庚,辛位西方,壬,葵位北方。而甲与乙,丙与丁,戌与己,庚与辛,壬与葵各方的天干所表示的都是月亮在对点位的月相,相配之卦为夫妻卦,如乾甲十五月相与坤乙三十的月相为对点月,艮丙二十三下弦月与兑丁上弦月为对点月等。如果我们按照月亮逐日运行的月相变化顺序:晦朔→上弦→满望→下弦→晦朔,即按邻点月相将八卦卦象和天干排出后,自震而兑而乾,表征月相自晦而明直至盈满,即从初一到十五,可视为阳长阴消的过程,这一过程在黄昏时可以观察到。自巽而艮而坤,表征月相自盈满而消退直至丧失光明隐晦,即从十六到三十,可视为阴长阳消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清晨时可以观察到(见图2-8)。
就十天干所配言之,甲,丙,戌,庚,壬五阳干顺次序配乾,艮,坎,震四阳卦,乙,丁,己,辛,葵五阴干顺次序配坤,兑,离,巽四阴卦。这个卦序:乾,艮,坎,震,坤,兑,离,巽,正是帛书《周易》的卦序。也证明这个八卦卦序象是取象于日月运行之象的。虞翻在诠释“月体纳甲”时说:“乾坤列东,艮兑列南,震巽列西,坎离在中”,“乾坤生春,艮兑生夏,震巽生秋,坎离生冬”。言“坎离在中”,是戊己属土,在木火土金五行之中。言“坎离生冬”,是取日月晦日相交会于北方壬葵。说明《说卦传》乾坤,艮兑,震巽,坎离的卦序,是依据“月体纳说”反映春,夏,秋,冬四季节次序的,此说自由其源。月体纳甲图的卦象若按相邻月相排列就成为先天八卦方位图。所以邵雍在《皇极经世书》中解释先天八卦方位图时说:“乾坤定上下之位,坎离列左右之门,天地之所阖辟,日月之所出入,是以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昼夜长短,行度盈缩,莫不由乎此矣。”而与邻点月相相配的天干却组构成了五运:朔月乙与初三庚组成金运,上弦丁与望月壬组成木运,十六辛与下弦丙组成水运,东升之日离己与望月甲组成土运,西升之月坎戊与晦月葵组成火运。
&&&&第二,我在《中国古代历法解谜--周易真原》中说,月体纳甲说不是汉代人的作品,在《周易》问世时代已经有了。
&&&&第三,朔望月的盈亏周期对地球生态万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巨大,特别是在朔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四特征位相时候,生物体往往与之有共振现象的发生。
&&&&人与月相应也,月满血气过实,则血气扬溢,络有留血而成“血气积”之病。月空血气虚,容易受邪得急暴之病。这说明在朔月和望月之时,易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灾难。如海水的潮汐现象和妇女月经变化就是典型的实例,行经期多在朔月前后。就动物来说,如望月蟹黄丰满,朔月反之,所以《本次纲目》说:“腹中之黄,应月盈亏”。牡蛎的活动,迁移,附着及开合,都按照月相的规律进行。乌龟,老鼠的新陈代谢,也受朔望月周期的影响。植物中的胡萝卜也受月相盈亏的影响。
&&&&潮汐有两种周期,一是一日两度潮,每天推迟50分钟发生,恰恰是月亮两次上中天的时间。二是朔望月潮汐周期,包括太阳的引潮力。太阳,月亮对地球都有一定的引力,而发生潮汐,称太阳潮或太阴潮。太阳或月亮对地球上同一点所产生的引潮力,与太阳或月亮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们同地球之间的距离的立方成反比。因此,太阳的质量虽然是月亮质量的2700万倍,但月亮同地球的距离只有太阳同地球距离的1/390,所以月亮的引潮力为太阳阴潮力的2.25倍。当朔月与望月时,日地月三体一线,日月对地球的引力合在一起时引潮力最大,发生的潮汐最大,称之“大潮”,对生物影响最大。在上弦月与下弦月时,日月引潮力有相抵消的因素,合力最小,潮汐为“小潮”,对生物影响相对较小。对生物影响大的灾害就大。
&&&&朔月发生与月亮运行到日地连线上,望月发生于月亮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见图2-9)。所谓月亮在日地连线上,只有在朔望点与升降交点重合时才是正确的。通常说月亮在日地连线上,是指月亮与太阳处于同一黄经。交点月与朔望月调皆(346.6天),就可能出现日,月食。
&&&&白道与黄道的交点在黄道面上市西退的,每一交点月退行1.442度,约250交点月退行一周天,时间为18.67天象年。发生于朔月的望月的特殊日子是日食月食。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风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