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地乡海子沟和长坪沟头要搞什么工程

坪地乡莫西里村抱团发展实现民富村强
坪地乡莫西里村结合本村实际,积极抱团发展,富民强村,走出一条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创办优质企业,实现&造血自强&。一是成立建筑公司和集贸市场管理公司,通过承包工程建设和市场管理增加村集体收入,乡政府将坪地乡农贸市场、街道及周边环卫工作承包给莫西里村支&两委&集中管理,进一步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目前,集贸市场管理已为莫西里村增加村集体经济积累20余万元。二是通过招商引资方式,盘活原村活动室旁边13.8亩村集体土地,通过争取项目方式修建坪地乡客运站,建成后交由村集体经营和管理,预计每年可为莫西里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三是成立盘县海发民族文化开发有限公司,动员8、9两个村民组88户村民现金入股400万元,土地使用权折价入股400万元,共计800万元,新建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以及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民族文化街,现已建成停车场、交易市场、人工湖等集体经营设施,投入运营后,每年村集体可创收20万元,村民户均创收2万元。
&在发展过程中,莫西里村向县委组织部申请10万元帮扶资金,连同同步小康驻村帮扶资金7万元,自筹资金3万元共计20万元,在新农贸市场内莫西里村集体所有的200平方米土地上建设四间门面房,通过出租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此外,莫西里村结合村基层组织综合服务阵地建设,依托旅游资源,发动群众参与建设门面,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方式通过招商引资合资建设阿沙咪大酒店,建成后预计每年将为村集体带来30余万元收入。
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该村结合坪地乡乌蒙大草原旅游开发,规划建设民族文化旅游一条街,内设住宿、餐饮、服务、民族服饰、特色产品出售等营业场所。规划街道长度约1.5公里,按照50米的宽度征收土地,中间30米用于建设街道,两边各留出10米建设门面。这种方式既可以杜绝旅游路两边乱搭乱建房屋、门面等现象,还可以增加村集体和农民的收入。&
1000) value=value.substr(0,1000)"
name="content" rows="5" cols="45">
相关信息:坪地乡五措施狠抓“三农”工作
坪地乡五措施狠抓“三农”工作
新华网 ( )
稿件来源:
今年以来,坪地乡以五项有力措施狠抓“三农”工作,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中心,夯实农业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成立“3155”工程领导小组、马铃薯种植管理领导小组、玉米种植示范技术指导小组、粮食增产工程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抓紧推进相关项目的组织实施,做到有人员、有机构、有经费、有保障。
二是建立农户与产业基地的利益联接机制。积极发挥农户主体作用,多渠道增加建设投入,保障各项基地建设。在利益联接机制上,规范土地流转机制,采取农户将土地转包、租赁、入股等方式,推动土地依法、有序流转,既解决了产业基地建设的土地问题,又保障了广大农户的合法权益,建立了农户与产业基地之间的有效利益联接。
三是扎实推进“3155”工程。积极引进规模经营户和大户经营模式推进“3155”工程,引导农民采用转包、出租、合股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目前全乡已完成1221亩蔬菜、1490亩中药材种植,完成200亩玉米科技示范推广、3000亩马铃薯原种扩繁种植,完成38000亩马铃薯种植、18000亩玉米增产工程;落实30口沼气池建设任务数,完成16口;完成125亩茶叶种植,落实600亩花卉、苗圃种植;落实2300亩特色经果种植;完成人工种草80亩、改良草地800亩。
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共维修更换人饮工程管道46余处,累计完成维修管道长达16.2千米,新建蓄水池16个,总蓄水量366立方米,安装主管道21.81千米、二级管道46.1千米、进户管道70千米,供水人口达5746人,工程总投资468.53万元。完成“一事一议”通村水泥路建设2.54公里。
五是强化农业执法工作。今年以来,该乡组织开展了多次打假护农保春耕动员活动,全面整顿规范农资市场,对农业违法案件一查到底,维护全乡群众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您的位置: >
&--公告查询--
―工程招标―货物招标―服务招标―中标公示―招标变更
盘县坪地经雨格至普古公路改扩建工程、坪地经长海子水库至坡上牧场工程施工招标公告
贵州黔通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六盘水市 -- 盘县
项目审批单位
项目审批号
盘县坪地经雨格至普古公路改扩建工程、坪地经长海子水库至坡上牧场工程施工招标公告
贵州省招标投标网
发布时间: 阅览次数:次
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盘县坪地经雨格至普古公路改扩建工程、坪地经长海子水库至坡上牧场工程已由盘县发展和改革局分别以盘发改投资[2012]43号、盘发改投资[号文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盘县交通运输局,建设资金来自政府资金,招标人为盘县交通运输局。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的施工工程进行公开招标(资格后审)。 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或以上施工企业资质证书,并具有类似工程业绩,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 3.2& 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 3.3& 具有投资参股关系的关联企业,或具有直接管理和被管理关系的母子公司,或同一母公司的子公司,或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个人的两个及两个以上法人不得同时对本项目投标,否则均按废标处理。 招标文件的获取 4.1& 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12 年9月7日至13日(节假日除外),每日上午9时至11时,下午14:30时至17时(北京时间,下同),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件、企业资质证书副本原件、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原件、单位介绍信、经办人身份证及上述资料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到189。 4.2 &招标文件每套售价1000元,图纸每套售价3000元,售后不退。 投标文件的递交 5.1& 招标人不组织组织进行工程现场踏勘和召开投标预备会。 5.2& 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时间,下同)为2012年9月27日10时00分,投标人应于当日8时30分至10时00分将投标文件递交至。 5.3& 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予受理。 发布公告的媒介
7.联系方式 招 标 人:盘县交通运输局&&&&&&&&&&&&&&& 招标代理机构:贵州黔通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 址:红果经济开发区胜境大&&&&&&&&& 地址:贵阳市中山西路18号9楼
道交通综合大楼5楼 &&&&& 联 系 人:&& 邓先生&&&&& &&&&&&&&&&&联系人: &&&&&何小姐&&&&&&&&&&&
电&&& 话:&&&& &&&&&&&&&电话:&&&& &&&&&&
传&&& 真:&&&&& &&&&&&&&传真: 、5822813&
&&&&&&&&&&&&&&&&&&&&&&&&&&&&&&&
& &&&&&&&&&&&&&&&&&&&&&&&&&&&&&&&&&&&&&&&&&&&&&& 2012年9月6日 &
上一篇: 下一篇:热门搜索:
彝良县洛旺乡海子坪茶厂
公司电话:5359592
公司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洛旺苗族乡 洛旺
公司法人代表:张永忠
区位信息:
公司网站:
企业人气:共( 121 )人关注;
经营模式:生产加工
彝良县洛旺乡海子坪茶厂简介:精制茶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昭通食品饮料生产企业推荐
地址:民欣街63号附12号(永安物流右侧)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兴隆乡 蒿芝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黄华镇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滩头乡 花伙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双河乡 双河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毛坪乡 大寨村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雨河镇 官庄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罗布乡
食品饮料生产企业推荐
地址:云南 彝良县 角奎镇76号
地址:中国 云南 巧家县白鹤滩镇可福村
地址:中国 云南 绥江县绥江县中城镇农业二社
地址:云南昭通市云南彝良县牛街镇
地址:中国 云南 昭通市昭阳区 飞机场路苹果园内
网友对 彝良县洛旺乡海子坪茶厂 的留言点评:
提示:暂时没有用户对 彝良县洛旺乡海子坪茶厂 留言点评!如果你对该公司有什么疑问或是建议,或者有相关业务想咨询本公司可以在此留言;
我的称昵:
联系方式:
(电话/邮箱/MSN)任选
留言内容:
输入验证码:
最新加入企业
娱乐热点推荐
娱乐热点推荐
娱乐热点推荐
娱乐热点推荐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六盘水市“四在农家”工作简报2012年第20期
六盘水市文明办&&&&&&&&&&&&&&&&&&& 日&
&&& 一、构建和谐好思路&&我市创新开展&千企帮村&活动纪实
&&& 二、新发村:集散两重天
&&& 三、倮么村支部建在产业上,群众富在产业中&&党总支领航致富招招&给力&
&&& 四、小额贷款助力农村青年创业
&&& 五、海子头村民的生活变迁
构建和谐好思路&&我市创新开展&千企帮村&活动纪实
&&& 六盘水市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创新开展&千家企业联村助村帮村&活动,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民生改善,实现地企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为推动全市&三化&同步,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千企帮村&是个好思路,但如何顺利实施还得有办法。为此,全市重点抓好&三个基础&的夯实。
  强化认识,广泛发动,夯实思想基础。组织专题学习,深刻认识非公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千企帮村&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力度,先后组织开展3次大型活动,宣传表彰活动的典型事例、先进经验,激发广大非公企业的参与热情,夯实了&千企帮村&的思想基础。
  强化领导,完善机构,夯实组织基础。市县建立&千企帮村&活动指导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成立调研督查组,了解全市非公企业和贫困村情况,帮助各村梳理发展思路,引导非公企业选择帮扶项目;针对帮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协调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整改和落实。经调查,全市1100家企业参与了&千企帮村&活动,落实结对帮扶村629个,覆盖人口114.7万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2.97亿元,被帮扶村人均纯收入4829元,增长率为27.6%,并形成了《强化价值引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调研文章。
  强化措施,健全制度,夯实制度基础。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开展帮扶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具体措施。采取一企帮多村、多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等多种形式,做到&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一抓到底&,不脱贫不脱钩,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建立工作调度制度;定期召开调度会和现场会,邀请各企业代表到被帮扶典型村进行实地参观了解,加强帮扶工作的统筹协调和交流;建立考察考核制度。
  在活动的具体开展中,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非常注重五大帮扶,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注重产业项目帮扶,增强农村发展后劲。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工业,以产业项目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村发展后劲,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帮扶之路。目前,全市已启动实施产业带动项目139个,投入资金达8.5亿元。盘县红月连锁超市投资2000多万元与平关镇石脑村蔬菜合作社签订蔬菜供销合同,帮助石脑村蔬菜合作社蔬菜解决销路,与保基乡雨那洼村签订了红米收购合同,带动保基红米产业发展;拟投资5亿元开发滑石万亩休闲农业园项目,建成后将带动两个村1500多户6000多人及周边村寨的全面发展。
  注重就业务工帮扶,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企业千方百计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重视在生产、经营等方面新增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自活动开展以来,企业共帮助解决就业人口49644人。盘县红果煤矿提供工作岗位1500多个,在用工方面坚持就近原则,90%以上的职工和管理人员都来自本村及周边的村寨。金桂种植公司投资7700万元建成贵州省花卉世界博览中心,解决小屯村新增就业岗100人/次,带动就业岗500人/次。
  注重公益扶贫帮扶,改善群众民生问题。引导非公企业把投身&千企帮村&活动作为践行光彩事业、公益事业的重要内容,共投资4.45亿元帮助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民生改善、扶贫济困等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盘县红果煤矿投资9670多万元,改造当地油路15公里,新修通组道路37公里,实施新区试点村寨4 个,改造房屋70000余平方米,惠及农户560户2500余人,对挪湾村小学、幼儿园实施改造。盘县红果镇银河煤矿捐资50余万元,资助40名贫困学生;每年开展&送关怀、献爱心&活动,为当地困难群众捐赠棉被、衣物、财物等,累计资金达550万元。
  注重智力培训帮扶,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倡导企业改输血方式为造血方式,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钟山区钟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积极配合市、区、县各级业务部门举办了各类技术培训班100余期,参训人员超过1.2万人次,培养科技示范户40余户,建成科普宣传长廊,配备科技图书2,600余册,义务为农民开展了&阳光工程&培训和绿色证书培训。六枝特区新干线连锁超市有限公司成立富农合作社,出资12万元派遣16名社员分批分赴江西、云南、湖北等地养殖大户&取经&,社员培训回来试养成功后,养殖户增加到了520余户。
  注重生态环境帮扶,推进科学持续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生态效应和环境问题对自身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生态产业项目投资也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生态环境帮扶成为地企双赢新的发展模式。贵州省六盘水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出资800余万元,配合政府实施3400亩&石漠化治理工程&,参照国家&退耕还林&标准,由公司按300元/亩补助农户,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并将林权划归村民所有。水城县超群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保护生态、创新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己任,在水城县龙场乡建成生态茶叶基地3000亩,年可产茶青150吨,产值3600万元,带动2468户农户促增收486万元。
  &我帮你致富,你助我发展&,&千企帮村&活动已取得了喜人成绩,为保证活动能够持续有效推进,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市还将重点坚持&三大原则&。
  坚持自觉自愿、互尊互谅的原则。帮扶关系和帮扶形式充分尊重双方意愿,坚持主动和自愿参与,不搞&拉郎配&;坚持互惠互利、量力而行的原则。协调帮扶双方利益关系,帮助非公企业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加速发展,不向企业提过分要求,帮扶物资数额、项目规模、参与形式等由非公企业自行确定,不搞&一刀切&;坚持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考虑非公企业的实力,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切忌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帮扶项目讲求实效,科学、谨慎选择,杜绝形式主义。(六盘水日报供稿)
新发村:集散两重天
&&& 一排排规划整齐的楼房坐落于小山脚下,屋顶中间是象征苗家人的牛角。这是水城县南开乡新发村修建的移民新村,也是&四在农家&建设项目。
  10多名村民手里拿着锄头、铁揪、镐头,在新村里忙碌着,砌围墙、填土铺院坝。&政府出钱我们出劳力,再苦再累我们也是高兴的,得抓紧时间争取早日完成基础设施,早些搬进新房。&一起干活的10多名村民高兴地说。
  边远的新发村9组、10组的49家无房户、危房户、居住困难户即将不花一分钱就住进漂亮、整洁的苗族新村。
  集中资金建新村
  新发村是一个地处偏远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村,该村交通不便、土地贫瘠、气候高寒,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贫困人口较多。在&四在农家&项目推进中,刚开始,采取政府补贴一部分,贷款一部分,村民自己筹集一部分的常规模式,村民们不愿意。理由很简单,手里没多余的钱,或者修了房子就没钱发展生产了。
  针对村民的想法和该村的实际情况,村支&两委&创新思路,争取各种项目资金进行整合,统一规划,村民们投工投劳修建移民新村,彻底改变居住分散,居住环境差的现状。
  &现在国家有很多针对农村的优惠政策,各种专项的资金很多,完全可以整合运用,握紧拳头才有力。&市人大驻新发村第一支书邓人华开始往返于各部门跑项目要资金。
  从发改部门的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18万,美好家园建设资金30万,大连对口帮扶资金20万,市、县民政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资金40万,民宗部门的对民族地区的道路硬化资金4万,财政&一事一议&奖补资金30万。一点点的积攒,终于凑够修建苗族新村资金。
  在苗族新村最后面,计划建一个200多平方的圈舍。&我们打算把新搬进来49户村民集中起来搞养殖,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成立一个养殖合作社,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经济效益。&邓人华说。
  在苗族新村里,不难发现新村的众多&集中&:住房集中在一起了;牲口集中在一起养殖;集中统一修建的厕所、水池、绿化&&
  &这个寨子49户困难群众春节左右就可以搬新居了。&邓人华说,搬去后,他们的生产生活都会发展很大变化。
  集中养殖上规模
  走进新发村还未搬进新居的9、10组,远处传来阵阵狗叫声,零星简单的房子在寨子格外显眼,大部分还是老式的瓦房和还未拆除的茅草房。
  &四在农家&富字当头,如何让村民富起来,南开乡新发村乡村两级也不断摸索。
  在几幢长条形状石棉瓦房屋上,记者看到上面印着2011年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咩咩咩&&&苗族陶继云正赶着羊群回来。&党的政策好啊!这些都是政府帮扶的才有的。&陶继云说,去年3月,政府帮助1余万元钱买了20只小羊,今年母羊已下仔,还卖了9只,赚了1万余元,来年想继续扩大规模,赚更多钱。
  村干部介绍,村民饲养的牛羊都是财政扶贫资金扶持起来的项目,村里对牛羊进行统一管理,分户养殖。
  &我们不能老是过穷日子,每家要加大养殖规模,除了自己吃的,剩下拿去卖。&前任老支书杨常勋在群众动员会上说,需要扩大养殖规模,才能更好地协调创业贷款,得到养殖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治。
  村民杨华告诉记者,以前思想陈旧,只知道种包谷、洋芋,累死累活一年一家人收入才3000多元,一家4口人住在低矮、漆黑的茅草房里,如今通过村支&两委&的思想开导和帮扶,发展养殖业,养山羊。现在自己的眼见开阔了,观念改变了。
  为了能让村民增收,村支&两委&认真分析总结了全村形势,找出了贫困落后的内在原因&&区位优势落后,村民综合素质较低,随遇而安思想严重,致富无门等等,村支&两委&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内强外增&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自立更生,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一方面积极走出去,外出创业就业。
  同时,村支&两委&对种植业提出了目标,山地全部种植高产马铃薯,平地全部种植杂交玉米,离村庄较远的荒山荒地种植核桃。当年,在水城县、南开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村支&两委&的努力下,全村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共种植脱毒马铃薯2500亩,杂交玉米1800亩。
  截至目前,新发村通过种养殖及外出务工,农业产值达到200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元。
  在收入不继增加的同时,村支&两委&也积极发展文化娱乐,积极开展以苗族文化为主的文体活动,不定时组织开展&跳花&、&斗牛&、&唱酒令&等活动,进一步激发村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热情,彻底改变原来在爱蹲起打牌喝酒的低级无趣活动。扎实开展&文明新风进农家&活动,认真组织评&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目前,共涌现出文明家庭230户。
  新发村开展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通过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和动员群众参与实施的方式,新建和改建了一大批住房,对住房实施了屋顶和墙体美化,硬化了院坝和连户道路,发展了庭院经济,不断改善村民的家居环境。
  &得到更多实惠,收入增加,生活富裕,环境改善&是新发村村民对小康生活的共同愿望。(六盘水日报供稿)
倮么村支部建在产业上,群众富在产业中&&党总支领航
致富招招&给力&
&&& 近年来,水城县米箩乡倮么村党总支立足资源产业优势,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走出一条&产业支部领航、合作组织运作、党员群众参与、户户齐奔小康&的富民党建之路,实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党组织带动致富的目标。
  创新组织设置,增强支部活力。该村党总支根据产业发展实际,确立&村级建立党总支、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思路,及时将村党支部调整升级为党总支部,下设猕猴桃产业、果蔬产业、养殖产业等几个支部,抓好各项社会事务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积极探索产业与支部共建双赢、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由产业为支部提供必要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党建工作健康发展。各产业党支部还成立了&产业党小组&,负责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指导种养殖科学技术、协商土地流转等事宜,做产业发展壮大的&助推器&。目前,果蔬产业党支部已设立烤烟、西红柿、莲花白、辣椒4个产业党小组,指导专项产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推广,创新传统农业经营方式,有效地助推全乡产业转型升级。
  擦亮党员身份,抓好示范引领。该村党支部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突出党员示范带头作用,让每一位党员都能成为群众生活的贴心人、致富路上的领跑人、先进科技的传播人,真正将党员身份&亮&在致富路上。在&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实施中,由党员带富示范户每户结对帮扶10-15户困难群众,发挥党员&领头雁&致富带头作用,农民党员赵玉航带头创建养猪专业合作社,带富群众55户;农民党员赵益春自主创业,租用土地500亩,建设巴浪河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可解决100余名农户就业问题。同时,大力推行党员与群众交友制,每名党员结对帮扶致富能手和产业大户,35名党员带动1035户群众种植猕猴桃2500亩,48名党员带动584户群众种植蔬菜1500亩、桃李及柿子1000亩。全村党员的腰包一个个地&鼓&起来,激发群众创业带富的热情和活力。
  由于党员的身份成为群众致富的&金钥匙&,群众入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全村有党员113人、发展党员16名、入党积极分子20人。
  促进产业转型,依靠产业富民。村党总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以&并村&推动产业聚集,以&转产&发展特色农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增强自我良性发展能力。一方面,充分整合&小村&农业基础资源和基层组织资源,发展现代农业,推动2500亩土地规模流转,扩大农业产业&聚集效应&。同时,利用高、中、低海拔差异明显优势,重点培育3条农业经济产业带,沿玉马公路和巴浪河畔建立2条以观光农业为主的经济长廊。另外,各产业党支部采取&先试先行、分步推进&措施,积极发动群众以土地入股分红或出租土地建基地,并在基地务工,实现家庭收入双向增长。
  村里还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观念先进、技术实用&的新型农民,增强群众致富本领;成立经营专业队伍,对全村猕猴桃、烤烟、蔬菜、经济农作物基地实现农业机械化耕作、规范化管理、市场化销售,扩大优势产业发展规模。已发展红心猕猴桃2500亩,总投资2000万元的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已开始实施;种植精品杨梅500余亩;建核桃育苗基地1个,育苗100万株。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六盘水日报供稿)
小额贷款助力农村青年创业
&& &今年,我们在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扶持下,靠种植辣椒获得了丰厚的收入。&提起团市委组织开展的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实惠,青年农民冷世英、朱永敏夫妇感激不已。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38名优秀青年领取了青年创业贷款证,授信额度1625万元,辐射带动1469名农村青年实现就业。
  冷世英、朱永敏是六枝特区郎岱镇青龙村村民。今年,他们计划发展1000亩辣椒种植基地,但是一直受资金问题困扰。正一愁莫展之时,听说团市委有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冷世英提交了申请。如今,依靠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29万元资金和自筹部分资金,冷世英、朱永敏夫妇的辣椒基地得以顺利发展。
  像冷世英夫妇这样获得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帮助的村民还有很多。村民高学从网上看到种植蘑菇效益不错,但是起步时资金遇到了困难,通过团市委的5万元小额贷款扶持,他的蘑菇养殖一步步走向了正轨。
  自2009年5月起,团市委与六盘水银监分局、市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六盘水市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扶持的实施意见》,并启动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大力扶持农民走上致富路。
  据了解,凡有创业愿望和一定基础的农村青年和城镇待业青年自愿向团组织申报后,可获5000到5万元贷款。返乡创业农民工和到农村创业的大中专学生、退伍转业军人可获优先支持。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最短一年。自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团组织充分调研,掌握广大农村青年贷款需求、存在困难等情况;积极与银监、扶贫、涉农银行业金融联系、协调,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努力推进小额贷款工作;积极开展培训,让广大农村青年了解金融知识和国家扶持青年政策;不断探索工作方式,切实帮助青年就业创业。如:盘县采用集中发放贷款的方式,有效降低青年贷款与金融机构贷款成本,六枝特区自筹工作经费作为贷款贴息,向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无偿发放贷款额千分之四的贴息。同时,还对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立和完善农村青年资信评价体系,在授信额度内采取一般方式或&一次授信、随用随贷、循环使用&的方式,积极发放不需要抵押担保的农村青年创业小额信用贷款,扩大贷款覆盖面,提高贷款满足率。(六盘水日报供稿)
海子头村民的生活变迁
&&& 深冬季节,满目萧瑟,但在海拔2865.2 米的贵州第二高峰牛棚梁子山脚下&&盘县坪地乡莫西里村海子头却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村民们正忙着投资开发民族文化,每家出资10万元建民族风情街,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产品&&海子头的村民们,正用火一样的热情致富奔小康。
  坪地乡是一个纯农业乡镇,莫西里村海子头居住着该村九、十两个村民小组的村民,祖辈都靠种地生活,生活并不富裕。这些村民的祖籍在江西,因此,人们又将这里称为&江西街&。
  海子头背靠贵州第二高峰牛棚梁子,而前方则是一片方圆两三公里的&盆地&。村民们说,祖辈上代代传承着&征服大山才能生活的精神&,大家最见不惯的就是懒惰的人。
  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到了海子头,土地承包到户后,一夜之间,村民活跃起来,辛勤耕作的激情被点燃。村民们凭借勤劳的双手和超前的思想观念,开办木材加工厂、小型砖厂,发展种植和养殖,跑运输等,尝到了发展带来的甜头。那时,马车成了当地村民致富的载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90年代,马车逐步&退役&,被红星拖拉机取而代之,1998年,海子头成立了拖拉机车队,有拖拉机12辆,发展运输业成了村民的主业。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2000年,村民王龙率先把拖拉机换成了汽车,一时间,山村刮起了&换车风&。
  目前,海子头农户已增至91户281人。而农用车、大卡车、小轿车、装载机、挖掘机等机械共有100多辆,户均1.5辆。其中,两辆大型挖机每台价值130多万元,4台装载机每台价值40多万元,有村民戏言,&别人有钱是盖房子比赛,海子头人有钱是买车比赛。&
  有一组数据,充分体现了海子头村民的富裕程度&&家产过百万元的村民6户,30万元以上村民的达到了半数。
  村支书浦俊说,早在1988年统计时,海子头村民就已经家家是&万元户&。
  &目前,该村年人均纯收入已超过1万元,按照小康社会的标准,海子头多年前就已经实现了。&乡财政所所长张鹏说。
  然而,海子头的村民并没有因为富裕而显摆。他们仍然倍加珍惜这片让自己致富的土地。浦俊介绍说:&村里找不到一块撂荒地。就算村民忙着跑运输,在外打工,也要花钱雇人把土地种好。&
  在海子头,没有外表豪华的洋楼。但走进村民家里,装修的现代化程度并不比城里差。村民有钱了,并非全部拿来建房享受,更多的是继续用来发展,这是当地村民得以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今,海子头建起了现代化蔬菜大棚、发展起特色&农家乐&。同时,依托民族风情街,回归绿色产业,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大伙儿都说:&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滋润。&(六盘水日报供稿) 
&&& 报:省文明办,王晓光、何刚、黄金、唐方信、何冀、汪寿武、杨宏远、杨龙政、周宏文、付昭祥、张俊昌、周国新等领导同志
&&& 送:各县、特区、区党委、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工委、管委会,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工委、管委会,市&四在农家&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挂帮联系单位
&&& 发:四个县(特区、区)、两个经济开发区创建&四在农家&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特区、区)文明办、经济开发区办公室
  编辑:王光强 熊贵&& 邮箱:&&&&&&&&&&&&&&&& 公文网普发(共印5份)
主办方:六盘市文明办
制作维护: Connove Software Company.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除注明来源之外的,均为六盘水市精神文明办公室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桥沟 长坪沟 海子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