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童生命动力组合元素有几中组合

当前位置:
>>>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被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
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被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对延长人类寿命起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3,则R元素的名称为(  )A.硫B.砷C.硒D.硅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根据题意,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O3,利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R元素的化合价为a,则a+(-2)×3=0,解得a=+6,即R元素最多可失去6个电子,可推断R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为6个电子;又因为题干中说,R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根据电子排布规律,则R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核外电子分布为2、8、18、6,一共有34个电子.根据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R元素为34号元素.34号元素为硒元素.故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被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主要考查你对&&物质的鉴别,物质的推断&&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的鉴别物质的推断
物质的鉴别:   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用化学方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已知物质一一区别开。鉴别时只需利用某一特征反应,确定某物质的一部分就可达到鉴别的目的。且已知n种,确定n-1种,则余下的既为可知。   鉴别物质常用的方法:(一)、物理方法:“看、闻、摸、溶、吸”等方式进行鉴别。“看”就是要看物质的颜色、状态、形状等,“闻”可以闻某些气体的气味,“摸”可以通过摸容器的外壁,感觉是否有热量的改变,“溶”看物质是否能溶解,“吸”看是否能被磁铁吸引。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铁溶液是棕黄色的、其它常见的物质只要不含Cu2+和Fe3+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般都是无色的,大理石是块状固体、氢氧化钠是片状固体、氢氧化钙是粉末状固体,氢气和氧气是气体、酒精有是液体(二)、化学方法:就是通过不同的物质在与同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把它们鉴别开的方法,它是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下面根据物质的构成的特点,分析在化学上常用的鉴别方法。 1、含“H+”的化合物(如HCl、H2SO4)的鉴别方法。(1)用紫色的石蕊试液。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如硫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2)用PH试纸。酸(含H+的化合物)溶液的PH&7,如:醋酸溶液的PH&7。 (3)用镁、铝、锌、铁等活泼金属。这些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明显现象是,有无色气体生成。如:Mg+H2SO4==MgSO4+H2↑ (4)用含有“CO32-”的物质,如: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无色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例1:设计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一种是硫酸,一种是氢氧化钠。分析:硫酸是酸性溶液,而氢氧化钠是碱性溶液。所以上述四种方法都可以用来鉴别这两种物质。 2、含“OH-”的化合物(如NaOH、Ca(OH)2)的鉴别方法。(1)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或者无色的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含OH-的化合物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蓝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2)用PH试纸。含OH—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的PH&7 (3)用含有Cu2+等离子的盐溶液,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例2:有氯化钠、氢氧化钙和盐酸三种无色溶液,怎样实验的方法加以鉴别。分析:以上三种物质分别是盐、碱和酸三类,因此最好用紫色的石蕊试液进行鉴别,变成蓝色的是氢氧化钙,变成红色的是盐酸,不变色的是氯化钠溶液。 3、含“CO32-”的化合物(如Na2CO3)的鉴别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看到的现象是:加入稀盐酸后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例3:有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两种无色液体,怎样鉴别它们。分析:由于两种溶液都显碱性,所以不能使用酸碱指示剂。可向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再反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4、含有“Cl-”的化合物(NaCl等)的鉴别方法。鉴别含“Cl”的化合物依据的原理是:它与含“Ag+”的化合物结合成AgCl,它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例4,实验室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它们是氯化钠和硝酸钠,设计实验鉴别它们。分析:两种无色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钠离子,没有办法进行鉴别,但可以根据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的沉淀,而硝酸钠与硝酸银不发生反应的原理反两种化合物的溶液鉴别开。 5、含“SO42-”的化合物(如Na2SO4)有鉴别方法。鉴别这类化合物的原理是:SO42-离子与Ba2+离子结合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例5,设计一个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是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分析:根据上述原理,可用含“Ba2+”的化合物,常用的是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的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比照上述方法大家还可以尝试着总结出多种鉴别物质的方法。比如:鉴别含有“NH4+”的化合物常用含有“OH-”的化合物等。还需要说明的是鉴别物质是相互的,比如,前面讲到的可以用含“Ba2+”的化合物鉴别含有“SO42-”的化合物;也可以用含有“SO42-”的化合物鉴别含“Ba2+”的化合物。例6,只用一种试剂通过一次实验就能把硝酸钾溶液、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出来。分析: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的K+和NO3-在初中还没有学过鉴别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留在最后无现象的物质鉴别出来;氢氧化钡溶液中的Ba2+用SO42-进行鉴别,而OH-可用Cu2+等有颜色的离子进行鉴别;硫酸钠溶液中的Na+目前还没有鉴别方法,但Ba2+能用用SO42-进行鉴别;同理氢氧化钠溶液也可用Cu2+等有颜色的离子进行鉴别。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检定检验方法:(1)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乙烯塑料。(2)鉴别羊毛线、合成纤维线或棉线(采用燃烧法) 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燃烧,产生烧纸味,不结球的是棉线。 (3)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4)鉴别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先用燃着的木条: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的是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能燃烧的气体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进一步检验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燃烧后的产物: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生成的是氢气和甲烷,无水生成的是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甲烷和一氧化碳。 (5)真假黄金假黄金通常是用铜锌合金伪造的,可用盐酸加以鉴别,如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中含锌,是假黄金;也可灼烧,变黑,说明有铜,是假黄金。 (6)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取样,加热,能熔化的是热塑性塑料,不能熔化的是热固性塑料。鉴别题的解答思路:1. 只用一种试剂的鉴别题:   根据待鉴别的几种物质性质特点,加一种试剂,使各自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加以鉴别。   思路:(1)如果待检验的物质之间有明显的酸碱性差异时,可选用适当的指示剂或PH试纸检验。   如用一种试剂检验盐酸、氯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紫色石蕊试液。 (2)如果待检验的物质之间有较明显的溶解性差异和溶解时的热效应差异,则可用加水使其溶解来检验。   如用一种试剂检验:氯化钠、氯化铵、氢氧化钠、氯化银四种固体物质,这种试剂就是水。氯化钠可溶于水,溶解后溶液温度五显著变化;氯化铵易溶于水,溶解后溶液温度显著降低;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解后溶液温度显著升高,而氯化银不溶于水。   (3)如果待检验的物质含有相同的阴离子或大多数相同的阴离子时,可选用加强碱溶液来检验。   如用一种试剂检验:氯化铵、氯化钠、氯化铁和氯化镁四种溶液,这种试剂就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氨气产生,氯化钠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发生;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有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生成。   (4)如果被鉴别的物质中含有相同或大多数相同的阳离子时,可选择强酸为试剂进行鉴别。   如用一种试剂鉴别氯化钠、碳酸钠、亚硫酸钠三种溶液,这就是盐酸或稀硫酸。氯化钠与盐酸或硫酸不反应,无现象产生;碳酸钠与盐酸或硫酸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亚硫酸钠与盐酸或硫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5)如果被鉴别的物质为金属单质和金属氧化物时,可选择强酸为试剂进行鉴别。   如用一种试剂鉴别铁、铜、氧化铁、氧化铜四种固体物质,这种试剂是稀盐酸(或稀硫酸)。铁与盐酸反应有气体(氢气)产生,生成浅绿色溶液;铜不溶于盐酸,无现象产生;氧化铁溶于盐酸生产黄色的氯化铁溶液;氧化铜溶于盐酸生成蓝色的氯化铜溶液。   (6)如果被鉴别的物质有几种含有相同的阳离子,有几种含有相同的阴离子,则要分别考虑区别不同阳离子需要何种离子,区别不同阴离子需要何种离子,然后将这两种离子合起来组成一种试剂。   如用一种试剂鉴别硝酸银、碳酸钠、亚硫酸钠、硝酸钡四种物质,这种试剂是盐酸。因为四种物质中,硝酸银和硝酸钡的阳离子不同,。区别银离子和钡离子可用氯离子;碳酸钠和亚硫酸钠的阴离子不同,区别亚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可用氢离子,合起来,这种试剂就是盐酸。   (7)还有另一种比较快速地找出试剂的方法。就是将所用试剂的离子重新组成新试剂,如果组合后的试剂答案中有,则一般地就可以认为用这一种试剂可以把这种物质区别开。2. 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多种物质的思路:   (1)从被鉴别的物质的物理性质上找突破口:  ①闻气味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氨水、硫酸钾、氯化镁、碳酸钠四种溶液。可先闻气味,氨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首先识别出氨水,然后以氨水为试剂,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镁,再以氯化镁为试剂分别加到剩余的两种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钠,不反应的为硫酸钾。   ②看颜色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硝酸铵、氯化钡、硫酸铜、氢氧化钠四种溶液。首先观察出显蓝色的是硫酸铜溶液,以硫酸铜为试剂分别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溶液,无现象产生的是硝酸铵溶液。   (2)加热法:   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高锰酸钾、碳酸钠四种固体物质,即可加热法。加热时,碳酸氢铵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氨气、水蒸气,试管内无任何残留物;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有气体产生,试管内留有白色固体碳酸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内留有黑色固体;碳酸钠受热时不分解,无现象产生。   (3)两两混合列表分析法:   将待鉴别的物质分别编号,分别以一种物质作为试剂加入到其它物质中去,将产生的现象列表分析。根据每种物质所产生的不同现象,可确定物质的名称。  如不用任何试剂鉴别氯化钡、硝酸银、碳酸钠、盐酸四种溶液,先将四种溶液分别编为A、B、C、D进行互倒实验,将现象列表如下:      然后进行分析:在四种物质中,能跟另外三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的只有硝酸银,因此B是硝酸银;能跟其中两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而跟另一种物质反应产生气体的只有碳酸钠,因此C是碳酸钠;而能跟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D必是盐酸;那么A必然是氯化钡。结论为:A是氯化钡,B是硝酸银,C是碳酸钠,D是盐酸。   有时,需要我们判断所给定的一组物质能否不用任何试剂进行鉴别,分析的方法就是用两两混合列表法。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产生的现象是一样的,则不能鉴别。   如上例中如果将氯化钡改成氯化钠则不可鉴别。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分别产生的现象都是与一种物质不反应,与一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与一种物质反应产生气体,二者谁是碳酸钠,谁是盐酸,无法确定。   不另加试剂鉴别物质的方法有:第一是观察组内物质是否有显特殊颜色的物质,是否有不溶于水的物质等,将这些物质确定后,就以其作为已知试剂用以鉴别其它物质。第二是将组内物质分别编号,然后分别以一种物质作为试剂加入另外几种物质中,将现象记录下来。如果不能得到各自不同的现象,则这组物质就还需另加试剂才能鉴别。     概念:&&&& 物质的推断就是运用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同一推断题可能存在多个突破点,可以从不同角度或不同种方法寻找解题突破口,同叫检验推断结果,保证答案的准确性。推断题题型具备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题型多变、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要解好此类题口,要求大家要有扎实的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必须具备科学、严密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黑色固体:MnO2、CuO、Fe3O4、C粉、铁粉(Fe)活性炭蓝色固体:CuSO4·5H2O(胆矾)、Cu(OH)2(氢氧化铜)、CuCO3(碳酸铜)红色固体: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P(暗红色)、Fe(OH)3(红褐色)I2碘(紫红色)黄色固体:硫磺(单质S)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铜绿)[Cu2(OH)2CO3] 蓝色溶液:含Cu2+溶液:CuSO4(硫酸铜溶液)、CuCl2(氯化铜溶液)Cu(NO3)2(硝酸铜溶液)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棕黄色):FeCl3(氯化铁溶液)、Fe2(SO4)3(硫酸铁溶液)Fe(NO3)3(硝酸铁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FeCl2(氯化亚铁)FeSO4(硫酸亚铁)Fe(NO3)2(硝酸亚铁)其他溶液:石蕊试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SO2、HCl(氯化氢)有臭鸡蛋气味:H2S硫化氢&气体的特征:①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SO2、NH3 ②有颜色的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③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CO2。特征反应:
推断题的解题步骤及突破口的选择:1.解题步骤 (1)审题: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2)分析: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也称为“题眼”,指的是关键词、特殊现象、物质的特征等等.然后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3)解答: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2.突破口的选择 (1)颜色特征: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进行判断。包括常见固体、沉淀、溶液、火焰的颜色。 (2)反应特征(3)物质状态特征常见固体单质:Fe、Cu、C,S,P;气体单质:H2、O2、 N2;气体化合物: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H2O、H2O2、酒精、H2SO4. (4)反应条件特征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H2O的电解;MnO2 作催化剂:KClO3分解制O2、H2O2分解制O2;高温: CaCO3分解、C还原CuO、炼铁;加热:KClO3、KMnO4、 Cu2(OH)2CO3的受热分解。(5)以三角关系为突破口&(6)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②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同体是C。 ③能使燃烧着的小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④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⑤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⑦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 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7)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②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2。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④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⑤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⑦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 ⑧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8)以特定的实验结果为突破口
发现相似题
与“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被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766616532622747817454326359145131【答案】分析:(1)根据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的原理分析;(2)①根据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分析实验现象;②依据反应的产物以及①的过程进行分析;解答:解:解:(1)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双氧水是液体,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氧气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故A溶液为双氧水溶液,化学式为H2O2(2)①由现象可知丁为铁,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②由①可知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生成的氯化亚铁和过量的盐酸,甲溶液为双氧水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铁,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Cl2+H2O2+2HCl=2FeCl3+2H2O.故答案为:(1)H2O2.(2)FeCl2、H2O2、HCl;点评:熟练掌握初中学过的常见物质及常见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请选择下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铁(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每空只写一种):①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单质H2&&&&&&&&&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③生物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O&&&&&&&&④含有两种元素阴离子OH-(2)天然气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据此回答:①天然气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②甲烷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Ⅰ)A中分子为甲烷分子,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Ⅱ)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Ⅲ)根据图示信息,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2+2H2OCH4+2O2CO2+2H2O.③已知乙烷(C2H6)的燃烧产物与甲烷的燃烧产物完全相同,若等质量的甲烷和乙烷充分燃烧,乙烷(填“甲烷”或“乙烷”)将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
科目:初中化学
(2013?北京二模)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Fe(1)A是一种红棕色固体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生成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O23CO+Fe2O32Fe+3CO2;A和B均能与D溶液反应,B与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2)G溶液与D溶液反应生成C,G溶液与E溶液反应生成H,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G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3)向G和F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D溶液,无明显现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为NaCl、Na2CO3.(4)A~H八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中,能与D溶液反应的物质有6种.
科目:初中化学
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Ca(1)某气体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则该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2H2O.(2)某固体单质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该固体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CO2.工业上用该固体和水蒸汽在高温条件下制得燃料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C+H2OCO+H2.(3)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使适量水流入锥形瓶中,实验后N溶液变浑浊,则N溶液中的溶质是Ca(OH)2,试管②中的现象是试管①中液体流入试管②中,试管②中固体粉末减少并有气泡产生,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CaO与水反应放热,锥形瓶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致使试管①中压强增大,将盐酸压入试管②中,与CaCO3发生反应,产生气体CO2.
科目:初中化学
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请选择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Fe(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每空只写一种):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H2、由一种元素形成的阳离子Fe2+、由两种元素组形成的阴离子OH-、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H2CO3.(2)若某固体单质在完全燃烧时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CO2.(3)若某可燃性气体由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H,可能含有的元素是O.(4)若某元素的单质A在另一种元素的单质B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则该黑色固体的化学式为Fe3O4.
科目:初中化学
(2013?顺义区一模)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Fe(1)A溶液在黑色固体B的作用下生成无色气体D,D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A溶液中的溶质用化学式表示为H2O2.(2)无色气体E与红色固体F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固体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2+2Fe3CO+Fe2O33CO2+2Fe.(3)将一定量的固体G放入一定量且过量M溶液中,能发生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4)向(3)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A溶液,溶液变为黄色,且溶质仅有一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2+H2O2+2HCl=2FeCl3+2H2O.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
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对于延长人类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RO
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
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对于延长人类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RO
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
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对于延长人类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RO
,则R元素的名称为
A.硫 B.砷 C.硒 D.硅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被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对延长人类寿命起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_百度知道
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被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对延长人类寿命起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3,对延长人类寿命起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有一种被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在人体所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
提问者采纳
6,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O3、18;又因为题干中说、8,可推断R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为6个电子,R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解得a=+6,则R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核外电子分布为2,根据电子排布规律,即R元素最多可失去6个电子,利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a+(-2)×3=0,设R元素的化合价为a根据题意,一共有34个电子.根据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其他类似问题
微量元素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 3397.四大生命元素 无穷类原子组合我称氢、碳、氮、氧为四大生命元素,因为它们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化学元素。地球所以生机盎然,主要因为宇宙射线的基本成分是氢、氦射线,来自太阳的宇宙射线抵达地球时的强度和密度引发地球大气边缘热层中发生的核聚变、核裂变刚好足以形成碳、氮、氧这三种生命元素,加上源源不断到来的氢元素,在大气层就可以组合成无数类原子化合物,成为生命的摇篮。不及地球所处的位置,宇宙射线聚变生成物可能超出了碳、氮、氧的范围,宇宙射线裂变形成的温度可能过高,大气成分也会发生变化,不适宜生物生存超过地球所处的位置,宇宙射线聚变生成物可能不及碳、氮、氧的范围,或浓度不够,宇宙射线裂变形成的温度可能过低,达不到生物生存的需要,都不会有生命现象出现,或只有低级生命现象。伴随星球和星系的成长,地球轨道也会发生变化,火星以远的星球是地球的未来,金星、水星目前的状况是地球的过去。不同于原子结构,化合物主要依靠核外电子共轭形成,氢元素也可能充当了媒介,所谓氢键、氢根是也。不过氢元素只有一个核外电子,如何成为连接不同化学元素的键和根,尚存疑问。不过氢元素很容易裂变为光子,燃烧现象可能就是氢原子的裂变现象,氧化作用可能只起到辅助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光子也可以聚变为氢元素。除了光合作用之外,正负电荷可以直接聚变为光子,进而聚变为化学元素,闪电是聚变过程之一,恒星表面的核聚变、星球内部的物质相变可能都离不开正负电荷向光子的聚变。化合物不同于化学元素,却也形成了全新的物质形态,独具物理化学性质,我称其为类原子。类原子相对容易改变,而原子的裂变和聚变相对困难。但也不尽然,氢元素就相对容易裂变和聚变,生命体内、化学环境中,相对复杂、高端的核聚变、核裂变可能发生,可能受限。化合物在高温、高压环境中聚变为原子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地球褶皱中矿物带的形成可能与高压核聚变有关。除了核外电子形态不同之外,原子与类原子非常接近,裂变和聚变现象说明化学元素之间、原子和类原子之间可以转化。行星体内化学元素有限,化合物的数量却相对丰富,特别是孕育生命的星球,化合物的种类难以计数。原子是硬邦邦的,化合物则软硬都有、千变万化、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物理属于所有星球,化学可能独属行星。
& 彩版 & [] &&& 14: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命元素保健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