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医馆笑传神仙姐姐或写性格特点写同学的好段二百字

-人民网主站检索
<body onload="init('
新闻全文新闻标题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自主评价、自我修改”作文讲评法
【说明】2013年11月25日,学校邀请尝试教学法的原创人和推广者邱学华老师到学校讲课,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认真想一想,我在15年前借鉴、改进魏书生老师的作文教学法之后实行的“自主评价、自我修改”作文评改教学法与“尝试教学法”是一脉相通的。1997年,我以“作文评改方式新思维——自主评价、自我修改”为主题,在青岛市讲授过两节连续完整的公开课,向全市高中语文老师全面展示、介绍了这一方法。之后我又把这一方法写成论文,多次获奖。自此以后,这一方法在我校乃至全市推广开来。自从学校实行“学案导学”模式教学后,我们的作文讲评方式更加完善,但是基本思路还是“自主评价、自我修改”。现在我再把15年前写的总结文章拿出来,供同行参阅、交流、评价,以便更好地改进作文教学。
作文评改方式新思维(原题) 传统的作文评改,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老师在课下花费很大的精力精心批改之后,还要在课堂上讲评45分钟,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在“唱主角”,而学生则当观众——被动的接受者。这种讲评方式,对老师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课下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的精批细改给老师带来的结果又是什么呢?对此刁立旺老师有生动的描述:“所谓‘精批细改’,不就是改正几个错别字,或是在某些警句下边加加点,在关键句下画画圈,必要地方杠杠线,正文旁边加眉批和文末写总批而已……即使才华再高的语文老师也休能从‘精批细改’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真可谓有苦难言。”也许有的老师会说累就累点吧,只要学生能从老师的甘苦中学到知识就行了,但是岂不知有的学生根本就不领你这份甘苦情。记得大学实习的时候,我的一位同学在给一位学生批改作文时,花了很大的功夫进行精批细改,最后又给他写了足足五百字的评语,也就是说他用红笔给这位同学在作文本上真正写了一页多的评语。这位老师满心希望学生看了老师这长长的评语会感谢老师所做的精心修改,但是,下次作文时,这位老师看到的是在他的长长的评语后边这位学生给他的评语:“老师,是我在做作文还是你在做文?”学生的话虽然有点开玩笑的色彩,但是从他的话里,我们也不难体会到,传统的精批细改的做文评改方式已经出现问题了,而这一问题的出现就在于这一过程都是由老师包办、由老师唱主角而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造成的。这一教学过程从理论上讲就是颠倒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我们的作文讲评改革的指导思想则是要把颠倒的教育思想再颠倒过来。(反思:“尝试教学法”就是把常规教学顺序颠倒过来,我当时的提法太不科学,不能称之为“颠倒的教育思想”) 作文讲评改革的依据对于做文讲评改革,魏书生老师说:“自1979年以来,我没批过一本作业,没改过一本作文。”他是把写作及写作指导溶于学生的每天五百字的练笔本之中了,我们既然不能像魏书生老师那样把作文写作讲评改得那样彻底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改?我们首先确立了改革依据,就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一现代教学思想,把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来一个八十度的大转弯,真正理顺“教”与“学”、“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老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当演员唱独角戏,而是当导演,让学生当演员,老师指导着学生演戏——相互批改自己的作文。这样一来,课堂上老师只要把握方向,引导着学生根据做文的特点去阅读、分析、体会、总评、交流,那么课堂就会一改过去那种由老师一人唱独角戏的沉闷局面。 做文讲评改革的思路第一步:教师要总揽全局上课前,老师采用济览批阅的方式,全部或部分地阅读学生的作文,掌握这次做文的优点和缺点,找出写作较好的作文,用卡片的形式做一下记录,以备总评时使用。第二步:课堂引导学生评改做文1、确定评改目标上课时,老师先用四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明白这次作文讲评课的目标是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针对性地去阅读、评改同学的作文,写评语时也才会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如在让学生评改《尝试》一文时,以内有很多学生不理解“尝试”就是第一次试着去做某件事,而且这件事还较为复杂,不是一做就会。大部分同学选材太简单,所以我把这次评改目标就确定为“如何准确地理解题意,并根据题意去选择合适的材料”。在评《可爱的家(校园)》时,把评改目标定为“美文佳句欣赏”。在评《我的同位(朋友)》一文时,则以“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为目标,让同学们紧紧围绕生动而传神的细节描写去分析欣赏同学的作文。通过实践,我感到只有根据同学们每篇文章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评改目标,同学们在评改时才能理解这类(或这篇)文章的优缺点,才能明白这类文章应该如何写、怎样写,也只有这样同学们才会对这种评改方式越评越新奇,越评越有兴趣。2、分组浏览,讨论推荐范文老师把本次的作文目标向同学们讲解清楚后,就让学生分组阅读,前后左右八到十人为一组。可以阅读本组成员的文章,也可以把全班同学的文章打乱次序后,每人一份在本组相互交流;也可以把你所任的两个班级的文章交换过来相互交流评改。总之,只要走上正规,形式是可以多样的。在分组阅读15分钟之后,让学生依据本作文评改的目标进行讨论,推选出本组的优秀作文以备下节课学习交流。3、写评语推选出范文之后,再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由其中一人执笔为这篇范文写详细评语,字数开始可要求在三百字左右。其余的同学互换作文,每人一份,同样写出三百字左右的评语。开始的时候,学生肯定不适应,因为他们自从写作文以来,看到的都是老师的评语,而且都是那公式化了的三四十个字的评语,现在却要自己给同学写评语,肯定有困难,甚至一开始,当全班同学听到这一个消息之后,都嗷嗷直叫。面对这种情况,这需要我们老师耐心地引导了。经过引导,感悟较好的同学,在第一次写评语写到二百字以上,尚有大部分同学不足字数,这不要紧,在下次写评语之前,先把第一次评语中内容充实、重点突出、字数足够的,在班级学习园地中展出来,供大家学习。在第三次互相批改的过程中,有的同学的评语就有点欣赏水平了。如高一(5)班杨樱同学在评李红同学的《可爱的七河》一文,写道:……另外文章美中不足之处有三点:一是文中“黄叶”不能点缀河的生机,似乎应是“落叶”,这样才会有声有色。二是文中“我多想下水,与鱼儿嬉戏,可又怕污染这纯净的河水”,“污染”一词用得不是恰当。如果把这句话改成“似乎我又害怕破坏这份纯净圣洁的嬉戏图”,是否能更好一点呢?三是结尾不好,给人的印象是过于草草收笔。这位同学的这则评语的上文是对文章优点的点评,约有二百多字,这段文字则是对不恰当的语句进行修改,这虽是修改性评语,但是我们也能通过这段评语看出杨樱同学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因为她修改后的那个句子,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原文的情景,也增添了原文的情趣,可以说这段评语已有一定的欣赏水平了。第三步:欣赏佳作,交流评语当学生写出评语后,第二节课的工作就是互相交流范文佳作。具体做法是每组推举一位同学起来朗读本组推选的佳作及评语,这样做,每节课可以朗读六至七篇文章及评语。交流完毕后,让每位同学在评语之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开始时这一步一定要有,它可以时时提醒写评语者要严肃认真对待这件事,要给同学一个中肯的评价。第四步:老师总评交流完推选的优秀作文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老师的总结。总结时,老师要把自己批阅的看法和学生评语结合起来进行总评,总评作文的优点,表扬本次作文写作较好的同学;总评作文的缺点,并分析这次作文出现缺点的原因。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可让学生就老师认为缺点较明显的作文和写作较好但没有被同学们推荐的作文一起来读评语。听听这些同学对这些作文的看法和老师的看法是否一致,若一致就应大力表扬,若不一致,老师也要把自己的看法讲清楚。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让学生认真评改每一篇文章。第五步:写后记在班上交流完范文之后,要让每位同学再读自己的文章,并了解自己的作文是由谁评价的,是怎样评的,同学的评价你认为符合不符合你的作文实际,之后就你的写作体会或同学对你的作文的评价情况再写出四百字以上的“后记”。后记的内容可以不拘一格,可写评语的评语,即对同学的评语你认为有欠妥的地方或者有应付的态度,你尽可以在后记中指出,果真如此,老师可以把你的评语再给那位同学看一看,让他学习学习。如高一(5)班陈玮同学在读姜凤娟对他的《校园深秋》的评价后,对姜凤娟同学的某些评语有不同意见,接着在下文就写了这样的话: & “……是的,有的地方我确实有点词语重复,但有的地方我认为评卷人评的不对,比如‘亭亭玉立’和‘旺盛地生长’怎么能叫词语重复呢?‘亭亭玉立’是描写菊姿态,而‘旺盛的生长’并不是描写菊花姿态的,而是暗写菊花的精神,即在深秋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这位同学在上文对同学的评价正确的地方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对自己认为评价不准确的地方也提出了自己明确的看法。可见,作者对自己用词的细致,准确是了如指掌的,也可以看出这个同学对几个词的含义理解得非常准确。以后再给这位同学评改文章,同学们绝不会如此大意!后记的内容也可以写自己的写作感受及体会。可以有题目,也可以仅以“后记”为题,有题目的后记,我们仅从题目上就能看出后记的主要内容,如张林惠同学的《再也不能这样活》,是他读了同学的优美文章之后,对自己以前总是以应付的心态对待作文写作的反思。而单林的《只有勤联系笔,才能写出好作文》、王珵的《老师,我进步的航标》、刘群群的《缩短学习上的差距》等,都是这些同学在读罢同学的作文及评语之后所写的后记。总之,不管以何种形式,也不管是写什么内容,后记的根本目的在于倡导学生不忘练笔,并让学生懂得练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三、改革作文评改方法的效果实行这种作文评改方法,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从学生方面说,这样方法既培养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课上同学们都想写出一篇较高水准的文章以供同学们欣赏。除此之外,这种方法又锻炼了同学的朗读能力,例如第二节课的交流学习——朗读佳作及评语。另外,这一评改过程还为中学生塑造完整的人格起到难得的促进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同学们在评语中敢于说真话,敢于当面批评不恰当的观点,敢于当面批评同学学习上所反映出来的不正确态度。如于玮同学在评董涛同学的《我家的布局》这篇说明文时,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其中缺点:“……但是在第四段的开头有一句话为‘右侧的门通往我最亲爱的最敬爱的最爱我的我最爱的给了我幸福的爸爸妈妈他们两位老人家的卧室’,此句形容词太多,其实用一二个词就形容出的,作者却用了五个定语形容自己的爸爸妈妈,真是多此一举。作者这样写大概是在凑字,岂不知这正如老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而下面这段话则更能体现出同学们那促膝谈心式的说理帮助。这是牛苗苗同学看了他同位寒假回来第一周完成的五篇作文之后写下的一段话:“世上有许多事情是一些人一辈子也做不了的,但有些人有能力却不去做,这简直是一种浪费,我真希望你——同位,不要将自己的才能白白浪费,不要将大好时光虚度,你应该把握住生命,去努力、努力、再努力。”另外,这种作文评改方法对老师来说,其突出优点是把老师从繁重的作文评改工作中解放出来了。四、对老师的要求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把老师从繁重的批阅作文的苦海中解脱出来,更不是让老师无事可做。这一改对老师而言,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因为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人物是指导学生相互阅读、相互评改,并使学生从相互评改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做到:其一,上课前首先要浏览学生的作文,确定每次作文的讲评目标。其二,要求老师要熟练驾驭“活”的课堂。其三,要看学生的评语和后记,不仅要看,而且还要及时地向学生反馈评语及后记的写作情况。反馈的形式可以把学生写得好的评语和后记在课前几分钟由学生或老师朗读给学生听,老师做简要说明;也可以把它们复印出来发给学生,让学生共同欣赏。总之,这样批阅方式,既可避免魏书生老师的那种常人学不会、做不来的不批作文的作法,又可人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灵活的操作,因而这种评改方法的可行性是比较强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 & & & & & & & & & & & & & & & & &
& 1997月 & & &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凤凰博报用户登录
支持更多帐号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亲,您在凤凰博报的用户名为
绑定凤凰帐号
混混沌沌,岁月匆匆;浑浑噩噩,人生冥蒙。年近半百,稍知天命;蓦然醒悟,犹如重生,故曰“钝悟生”。
雅竹居士:性喜翠竹,清朗雅致,中虚外直,任凭东西南北风,坚劲不折。更喜郑公板桥,画竹,清雅疏俊;写字,奇崛孤介;题诗,如见其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官恤民;辞官归乡,卖画为生,淡泊高洁!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学的外貌描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