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鲁迅被高估了了吗

  摘要: 12缸汽车网讯,听听曾在三菱汽车担任纯电动汽车(EV)“i-MiEV”项目经理的和田宪一郎和大家聊聊特斯拉汽车公司开发的高级纯电动轿车“Model S”的优点和问题! ...    自从2012年6月上市以来,特斯拉Model S的销售一直保持良好势头。2013年第一季度在美国售出4900辆,第二季度售出5150辆。仅2013年上半年,销量就达到1.05万。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年销量或将突破2万辆。该车最近还被投放到欧洲市场,在中国、日本也开始接受预定。特斯拉正在全球展开快攻。   说起美国市场上的高档车,有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系列等,其月销量都在500~1000辆左右。与之相比,Model S良好的销售势头确实非常亮眼。在畅销的背后,究竟靠的是什么?    Model S之所以畅销,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其扬EV之长避其之短的商品性,二是不逊于大型车企开发的现有车辆的安全性。比方说,Model S的外观是美国常见的大尺寸,没有采用在EV中占主流的小型车身。虽然对外观的看法向来是见仁见智,但就笔者个人的意见来说,这款汽车的外形强调优雅,很好地营造出了高级感。而且,车内的中控台上大胆地设置了超大的17英寸液晶显示器,令人赞不绝口。  商品性方面,EV的续航距离往往令人担忧,但Model S的续航距离为500公里(电池容量为85千瓦时),与汽油车相当。而且配备EV的一大魅力——高输出功率马达的优势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该车的最高输出功率约为421马力,最大扭矩为600牛·米,动力十足,而且静音性好。  安全性方面,Model S对于冲撞安全性、锂离子充电电池冷却性能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2013年8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公布了可提现汽车安全性的“NCAP”(新车碰撞测试)的结果。在所有碰撞测试项目中,Model S的驾驶席、副驾驶席都获得了五颗星。按照笔者的经验,在NCAP的所有测试项目中都拿到五颗星相当困难。很多综合评估为五颗星的车辆在有些项目也有四颗星的成绩,全部项目都拿到五颗星的车辆仅占整体的约1%。   NCAP测试项目包括正面冲撞、侧面碰撞和侧翻。其中,在开发车辆时,最伤脑筋的是侧面碰撞的两项测试——“侧撞”与“圆柱侧撞”。侧撞是以约62公里/时的速度,使车辆侧面撞上与车辆夹角为27度的面。因为有角度,所以车体在碰撞时容易在前后方向错位,错位使得冲击影响的范围更大。这项测试增加了探讨车体构造时研究的项目,大幅提高了设计难度。   圆柱侧撞则是美国NCAP独有的测试方法,欧洲和日本的机构都没有采用。测试时,让一根细圆柱体瞄准乘员方向从车辆侧面撞向车辆。车体被碰撞的地方呈“八”字形,最坏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断裂。这可以说是一项非常严格的测试。   要想高水平通过这两项测试,需要从基本设计阶段就开始就做好缜密的计划,例如提高门槛梁的刚性、防止车顶弯折、采用帘式气囊以及在冲撞时减轻前方乘员腰部及骨盆负担的骨盆气囊等。     除安全性外,在技术方面,Model S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的设计也令人佩服。Model S在上下铝托盘里密封了约7000个电池单元,通过水冷的方式使单元的温度维持恒定,可见其对于电池的冷却性能尤其重视。该车重视的另一点是汽车的重量平衡。Model S按照等级的不同,电池容量有60kWh和85kWh两种。由于车辆的基本运动性能是基于85kWh款式设计的,因此,为了防止重量失衡,60kWh款式甚至还配备了“假电池”。 另外,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单元使用的不是早于Model S上市的“Roadster”采用的原三洋电机制造的18650型电池,而是松下新开发的18650型。与Roadster相比,能量密度估计提高了大约20%。  笔者非常感兴趣的是,Model S在2012年上市,而销量开始增加却是在进入2013年之后。新兴企业开发的车辆大多都是上市之初靠奇特的外观吸引了众多目光,但之后就会因为得不到买主的好评而卖不动。Model S的销量能够蒸蒸日上,理由之一应该是买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当然,隐忧也是有的。  笔者最在意的是,在需要“人海战术”的局面下,特斯拉要如何应对。典型的例子就有如何支持CHAdeMO方式的快速充电系统。特斯拉表示,在日本和挪威,Model S的快速充电方式将支持CHAdeMO标准。确认充电系统与外部充电器的兼容性往往需要大量的人手和时间,以特斯拉的规模,能够投入多少资源还不好说。  另一个隐忧是维修服务等体制。Model S大量使用铝制部件,维修轻微碰撞需要采用与钢板材料不同的维修技术。售后服务能够扩充到怎样的程度,恐怕会成为进一步扩大销量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看了Model S的NCAP测试结果和电池设计后,笔者认为特斯拉已经超出了新兴企业的范畴。实际上,其市场评价已经高到不能称其为新兴企业的程度。   2013年上半年,特斯拉的汽车业务扭亏为盈,并且通过销售ZEV积分,获得了约1.4亿美元的利润。利润率的提高带动了股价的上涨,截至2013年9月底,该公司的总市值约为1400亿元。虽说股价是容易受到高估的指标,但市场对于特斯拉的高度评价由此也可见一斑。   而且,特拉斯的员工数量也有所增加,在2003年公司成立之初,特斯拉只有几名技术人员,而10年后的今天,包括全职与兼职人员在内,其员工总数已经达到约4500人。发展到如此规模,已经让人很难再将其归类为新兴企业。     特斯拉通过Model S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该公司今后的战略也令人很感兴趣。特斯拉预定在2014年内推出使用Model S平台的SUV——Model X。Elon Musk还宣布计划在未来3年内推出自动驾驶约占总行程90%的汽车。如果该计划如期实现,或许将成为世界上第一辆自动驾驶汽车。   通过融合IT技术,纯电动汽车所处的环境即将迎来大的发展。在电动化与IT化的潮流中,特斯拉一马当先,该公司今后的动态也不容错过。  本文作者和田宪一郎,曾在三菱汽车担任纯电动汽车(EV)“i-MiEV”项目经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 | 更多
  好车!
  在硅谷的时候看过,外形很潮,就是价格很贵,在美国绝大部分汽车只有2-8万美元的时候,这货已经卖到10万以上了,绝对的豪车,都是IT新贵们开的,如果放到国内不得卖150万以上啊,否则怎么满足4s店和海关那小小的胃口啊
  没150W下不来。
  @nj_zwb 3楼
14:42:37.0  在硅谷的时候看过,外形很潮,就是价格很贵,在美国绝大部分汽车只有2-8万美元的时候,这货已经卖到10万以上了,绝对的豪车,都是IT新贵们开的,如果放到国内不得卖150万以上啊,否则怎么满足4s店和海关那小小的胃口啊  -----------------------------  海关是按排量收税的吧,这货零排量,怎么收?
  @nj_zwb
14:42:37.0  在硅谷的时候看过,外形很潮,就是价格很贵,在美国绝大部分汽车只有2-8万美元的时候,这货已经卖到10万以上了,绝对的豪车,都是IT新贵们开的,如果放到国内不得卖150万以上啊,否则怎么满足4s店和海关那小小的胃口啊  -----------------------------  @xmanzb 5楼
15:33:10.0  海关是按排量收税的吧,这货零排量,怎么收?  -----------------------------  正在研究之中,反正是能够让价格倍增的,这个你可以放心。
  @nj_zwb
14:42:37.0  在硅谷的时候看过,外形很潮,就是价格很贵,在美国绝大部分汽车只有2-8万美元的时候,这货已经卖到10万以上了,绝对的豪车,都是IT新贵们开的,如果放到国内不得卖150万以上啊,否则怎么满足4s店和海关那小小的胃口啊  -----------------------------  @xmanzb
15:33:10.0  海关是按排量收税的吧,这货零排量,怎么收?  -----------------------------  @晴川历历027 7楼
16:26:57.0  正在研究之中,反正是能够让价格倍增的,这个你可以放心。  -----------------------------  真是万税国啊,让老百姓得点实惠就这么难?
  @nj_zwb
14:42:37.0  在硅谷的时候看过,外形很潮,就是价格很贵,在美国绝大部分汽车只有2-8万美元的时候,这货已经卖到10万以上了,绝对的豪车,都是IT新贵们开的,如果放到国内不得卖150万以上啊,否则怎么满足4s店和海关那小小的胃口啊  -----------------------------  @xmanzb 5楼
15:33:10.0  海关是按排量收税的吧,这货零排量,怎么收?  -----------------------------  死心眼,按排量收的只是海关收的种种税中的一种而已,要收税,办法总会有的,比如可以比照同样动力其他车型的排量云云。你不必为海关操心了。
  @nj_zwb
14:42:37.0  在硅谷的时候看过,外形很潮,就是价格很贵,在美国绝大部分汽车只有2-8万美元的时候,这货已经卖到10万以上了,绝对的豪车,都是IT新贵们开的,如果放到国内不得卖150万以上啊,否则怎么满足4s店和海关那小小的胃口啊  -----------------------------  @xmanzb
15:33:10.0  海关是按排量收税的吧,这货零排量,怎么收?  -----------------------------  @晴川历历027
16:26:57.0  正在研究之中,反正是能够让价格倍增的,这个你可以放心。  -----------------------------  @xmanzb 7楼
16:32:31.0  真是万税国啊,让老百姓得点实惠就这么难?  -----------------------------  其实现在的关税已经很低了,大头是消费税。
  @天道酬勤202 8楼
17:11:18.0  很喜欢这车
就是太贵拉  -----------------------------  同,不過有好消息,Musk說在12-18個月內推出第三代EV,估計定價會減低一半
  @nj_zwb
14:42:37.0  在硅谷的时候看过,外形很潮,就是价格很贵,在美国绝大部分汽车只有2-8万美元的时候,这货已经卖到10万以上了,绝对的豪车,都是IT新贵们开的,如果放到国内不得卖150万以上啊,否则怎么满足4s店和海关那小小的胃口啊  -----------------------------  @xmanzb 5楼
15:33:10.0  海关是按排量收税的吧,这货零排量,怎么收?  -----------------------------  肯定不会少收的
  @nj_zwb
14:42:37.0  在硅谷的时候看过,外形很潮,就是价格很贵,在美国绝大部分汽车只有2-8万美元的时候,这货已经卖到10万以上了,绝对的豪车,都是IT新贵们开的,如果放到国内不得卖150万以上啊,否则怎么满足4s店和海关那小小的胃口啊  -----------------------------  @xmanzb
15:33:10.0  海关是按排量收税的吧,这货零排量,怎么收?  -----------------------------  @晴川历历027
16:26:57.0  正在研究之中,反正是能够让价格倍增的,这个你可以放心。  -----------------------------  @xmanzb 7楼
16:32:31.0  真是万税国啊,让老百姓得点实惠就这么难?  -----------------------------  对呀,万税国可以按功率收税呀!
  人们普遍了解Tesla出身于硅谷,可不知道收购的前身是丰田通用合资的纯电动车厂,Volt的前身便是出于此工厂,国家地理有一期Tesla专题,在汽车业内可以用震惊来形容,因为各部门的主管都是通用前身的高管,所以不得不佩服笼络人心的能力,所以Tesla的供应商,设备商选的都很准确,业内高端的德系厂商为主。  另外解答普遍人的一个疑惑,Tesla是全铝合金车身,最先进的铝挤压成型,高于Audi90年代的铝镁合金焊接车体,碰撞对于现行的测试体系简直小菜一碟,因为碰撞测试有一个前提,自重越小惯性越小,所以越容易,业内从来不提A级车跟B级车撞,因为结果大家都知道,也没有意义。  因为是铝合金螺栓铆接,所以维修多虑了,直接模块化拆下来,用的我们德国总部的螺丝,我很清楚小日本不知道。。。
  @qwert227
19:17:39  人们普遍了解Tesla出身于硅谷,可不知道收购的前身是丰田通用合资的纯电动车厂,Volt的前身便是出于此工厂,国家地理有一期Tesla专题,在汽车业内可以用震惊来形容,因为各部门的主管都是通用前身的高管,所以不得不佩  -----------------------------  呵,大眾系真的不行了,連這都能拉扯到為自己臉上貼塊金的地步  
  还是我家的奔宝电动车好用,速度快、电动车中的F22
  特斯拉将推入门级电动车 售价低于4万美元  .cn
魏学珍 字号:大 中 小  (记者尹蔚 魏学珍)据外电上周报道,在豪华电动车市场告捷后,美国电动车企业特斯拉考虑推出入门级低价电动车,与日产聆风匹敌。  特斯拉CEO艾伦·穆斯克表示,公司计划在未来4年内推出一款入门级低价电动车。新车将具备较高的经济可承受性,支撑特斯拉实现产销量上规模。这款新电动车售价将低于26500英镑(约合40000美元),新车续航里程将在320公里左右,在价格、性能上均和聆风处同一档次。  目前,特斯拉电动车的主要产品为Model S豪华电动跑车,颇为昂贵,在扣除7500美元联邦税费优惠后的售价区间在美元之间,目前年度销量预期在辆之间。从2014年开始,特斯拉还将交付一款名为Model X的跨界SUV,该车结合SUV和MPV的优点,同样提供不同的电池配置选择,价格和性能与Model S基本相当。  特斯拉是一家成立10年的高科技电动汽车公司,今年一季度首次宣布盈利,并成为首个实现赢利的电动车企业,目前该公司股价高至100美元左右,其市值已超过菲亚特、三菱和福特等企业。
  特斯拉S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特斯拉S型(Tesla Model S)是一款由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开发的全尺寸纯电动四门掀背轿车。作为原型在2009年法兰克福车展首次向公众展示,在2012年6月于美国开始零售交付使用[4]。2013年8月初特斯拉S型在欧洲发布,首批交货市场在挪威、瑞士和荷兰[5]。  特斯拉S型分为多种档次的型号,最高档次型号内置85kWh锂离子电池组。经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评定高性能型特斯拉S型单次充电可以行走265英里(426千米),超越同厂产品Tesla Roadster成为目前市面上续航距离最远的纯电动车[6][7][8]。EPA评定配备60kWh的S型单次充电可以行走208 英里 (335 km)[9]。EPA的能源消费的额定功率为每公里237.5瓦时(38千瓦时/100英里),组合燃油经济性为每加仑汽油当量89英里(2.64升/100公里)[6][10]。特斯拉还计划推出一款较小型40 KW·h电池型号,预计将提供160英里(260千米)的续航范围,专门针对低需求市场[11]。  基础型的特斯拉S型可以巡航240公里,且由0加速到97km/h仅需5.6秒。[12]  产品规格  动力总成  2012年款特斯拉S型高性能型具有416马力(310千瓦)和443英尺·磅(600 N·M),后置式电动马达。基本型采用了362马力(270千瓦)和325英尺·磅(440 N·m)电机。据特斯拉汽车公司称该款电动汽车的风阻系数为0.24[13],比当时市面上的任何一款车都低(除了一些在S型之后发布的马赛地-奔驰CLA级车)[1][14]。  经由5个轮回的测试,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评定 85 kWh 规格 S 型的综合燃油效率相当于 89 MPGe(2.64 L/100 km),亦即在市区道路驾驶时为 88 mpg-US (2.7 L/100 106 mpg-imp),而在高速公路驾驶时为 90 mpg-US (2.6 L/100 110 mpg-imp)。[6]
  @nj_zwb
14:42:37.0  在硅谷的时候看过,外形很潮,就是价格很贵,在美国绝大部分汽车只有2-8万美元的时候,这货已经卖到10万以上了,绝对的豪车,都是IT新贵们开的,如果放到国内不得卖150万以上啊,否则怎么满足4s店和海关那小小的胃口啊  -----------------------------  @xmanzb
15:33:10.0  海关是按排量收税的吧,这货零排量,怎么收?  -----------------------------  @晴川历历027
16:26:57.0  正在研究之中,反正是能够让价格倍增的,这个你可以放心。  -----------------------------  @xmanzb
16:32:31.0  真是万税国啊,让老百姓得点实惠就这么难?  -----------------------------  @黄冈之农夫 13楼
19:07:12  对呀,万税国可以按功率收税呀!  -----------------------------  买这车的估计不会是老百姓
  @nj_zwb
14:42  在硅谷的时候看过,外形很潮,就是价格很贵,在美国绝大部分汽车只有2-8万美元的时候,这货已经卖到10万以上了,绝对的豪车,都是IT新贵们开的,如果放到国内不得卖150万以上啊,否则怎么满足4s店和海关那小小的胃口啊  -----------------------------  现在再看这条回复,感慨世事难料啊。  
  @看六界风飘
20:28:27  现在再看这条回复,感慨世事难料啊。  —————————————————  73万  
  @nj_zwb
14:42:37.0  在硅谷的时候看过,外形很潮,就是价格很贵,在美国绝大部分汽车只有2-8万美元的时候,这货已经卖到10万以上了,绝对的豪车,都是IT新贵们开的,如果放到国内不得卖150万以上啊,否则怎么满足4s店和海关那小小的胃口啊  -----------------------------  @xmanzb
15:33:10.0  海关是按排量收税的吧,这货零排量,怎么收?  -----------------------------  @晴川历历027 6楼
16:26:57  正在研究之中,反正是能够让价格倍增的,这个你可以放心。  -----------------------------  9494
  @nj_zwb
14:42:37.0  在硅谷的时候看过,外形很潮,就是价格很贵,在美国绝大部分汽车只有2-8万美元的时候,这货已经卖到10万以上了,绝对的豪车,都是IT新贵们开的,如果放到国内不得卖150万以上啊,否则怎么满足4s店和海关那小小的胃口啊  -----------------------------  @xmanzb
15:33:10.0  海关是按排量收税的吧,这货零排量,怎么收?  -----------------------------  @晴川历历027
16:26:57  正在研究之中,反正是能够让价格倍增的,这个你可以放心。  -----------------------------  @Phenix_chu 22楼
11:37:40  9494  -----------------------------  人民网北京6月6日电(胡挹工)特斯拉自从进入中国后,就一直以其73万元的“良心价”赚足了人们的眼球,除了零排放免去的消费税,厂家直营的方式也使其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溢价。然而人民网汽车频道记者却在采访中发现,特斯拉除“良心价”外,还隐瞒了一些必不可少的费用,就算对配置再不奢求的消费者,购买一辆特斯拉也还需要多付出将近10万元左右的价格。  多付出的10万主要是充电桩+倒车雷达、雾灯等等技术套件的价格  看来,车贵在关税上也是传说之一啊,企业主动加价应该是大头
  @nj_zwb
14:42:37.0  在硅谷的时候看过,外形很潮,就是价格很贵,在美国绝大部分汽车只有2-8万美元的时候,这货已经卖到10万以上了,绝对的豪车,都是IT新贵们开的,如果放到国内不得卖150万以上啊,否则怎么满足4s店和海关那小小的胃口啊  -----------------------------  @xmanzb
15:33:10.0  海关是按排量收税的吧,这货零排量,怎么收?  -----------------------------  @晴川历历027
16:26:57  正在研究之中,反正是能够让价格倍增的,这个你可以放心。  -----------------------------  @Phenix_chu
11:37:40  9494  -----------------------------  @我过来打个酱油 23楼
14:08:59  人民网北京6月6日电(胡挹工)特斯拉自从进入中国后,就一直以其73万元的“良心价”赚足了人们的眼球,除了零排放免去的消费税,厂家直营的方式也使其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溢价。然而人民网汽车频道记者却在采访中发现,特斯拉除“良心价”外,还隐瞒了一些必不可少的费用,就算对配置再不奢求的消费者,购买一辆特斯拉也还需要多付出将近10万元左右的价格。  多付出的10万主要是充电桩+倒车雷达、雾灯等等技术套件的价格  ......  -----------------------------  车贵在税上,不过不仅仅是关税,这个不是传说,是大头;通常进口车的总税负加起来,比厂商加上4S连生产制造再承担售后服务的总利润还多。别忽悠,看你的CCTV去吧。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作为一家生产汽车产品的公司,获得市场认可最终标准是消费者能购买产品,直观的数据就是销量。根据特斯拉在美国规划的电池厂产能目标,中期目标销量为50万辆。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改变其豪华电动车的品牌定位和产品定位,价格更加便宜才利于&大众化推广&。但马斯克并不想这样做,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因此并不惧怕特斯拉的竞争,因为&特斯拉是富人的玩具&。
摆在马斯克面前最大的难题是同行对其电池路线的质疑。特斯拉的动力电池包由小电池组成,过多的单体组成的电池包,需要对电池管理系统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截至今年2月的一年内,特斯拉量产的纯电动车Model S,已经发生了五次起火。最后一次起火后,马斯克并不愿讨论电池路线问题,而是强调起火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后有消息人士透露,特斯拉在美国组织了一批18650小电池专家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问题很难规避&。
4、雷军也可以造的特斯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电池行业的资深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布了一组数据:根据18650小电池在美国的召回概率是0.2PPM,那么7000块小电池组成的电池包起火概率是0.14%,按照其目前的销量,这种概率导致它几乎每个月一起事故。
马斯克的现实问题是,汽车动力电池的路线一旦选定,就很难再更改。&汽车动力电池价格很高,如果要更改,以前卖出的车都要召回。这对一家汽车公司来说,可能意味着破产。&
特斯拉光鲜的外衣下麻烦不断。特斯拉的直销模式被称为预示了汽车销售未来方向。消费者下订单半年后才可以提到车,准车主缴纳的订金可以为特斯拉提供强大的现金流。以中国市场订车需要25万元订金计算,去年特斯拉销售2万辆汽车,可以为其补充50亿元现金流。
但特斯拉的直销模式正在遭受美国本土的一些地方反对,近日,新泽西州宣布将强制执行一项禁令,不允许汽车制造商直接销售自己的产品。先例开启后,纽约和俄亥俄州也可能跟进。马斯克也意识到,这是个可怕的先例。
汽车界和IT界对特斯拉的看法截然不同,当一些全球汽车巨头高层被问及特斯拉的竞争力时,往往笑而不答。所有的传统车企都投身到电动车领域多年,他们有上百年的造车技术和体系。在豪华车区间,宝马推出了i系列电动车,包括i3和更高端的i8;奔驰也和比亚迪一同打造了纯电动车品牌腾势,今年将推出到市场。
对比Model S和宝马i8,前者可能具有的优势仅仅可能是车内的IT设备。而马斯克也意识到,特斯拉在IT领域的技术水平,远远比不上谷歌、苹果等公司。最令他焦虑的是,传统汽车巨头都在和谷歌、苹果等公司合作。
连拥趸雷军也在拜访马斯克半年后,忽然宣称小米可能会生产电动汽车,并确定品牌叫&绿豆&。从未涉足过汽车的雷军炮制了&电动车计划书&。很难说是对特斯拉的仰视,还是对其可复制性的藐视。
责任编辑:huangsilin
相关新闻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作者可以直接删除恶意评论、广告或违禁词语
报料投稿qq:
据美国汽车设计公司Local Motors表示,第一版为低速街车,售价为18,000 到30,000美元,而高速公路版预计2016年底上市。这项设计源于公司在官网工程师...
新闻点击排行榜下次自动登录
其他方式:
请选择收件人
李娜老师-8年级
数学加老师老师-
王垚老师-9年级
廖延梅老师-7年级
张昊宇老师-5年级
王洋老师-6年级
马敬煜老师-4年级
王洋、马敬煜老师-5年级
杨海斌老师-中考录播高分攻略
> 数学史话:被历史低估的天才特斯拉
数学史话:被历史低估的天才特斯拉
10: 17&&&&& 浏览次数:
&&&&特斯拉(Nikola Tesla,)出生于克罗地亚的史密里安,后加入美国籍。早年在巴黎欧洲大陆爱迪生公司任职,因创造性的劳动,被转送到美国的爱迪生电器研究中心,与爱迪生()共同工作。
&&&&他发明了交流发电机。后来,他开创了特斯拉电气公司,从事交流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的生产,并进行高频技术研究,发明了高频发电机和高频变压器。1893年,他在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用交流电作了出色的表演,并用他制成的“特斯拉线圈”证明了交流电的优点和安全性。
&&&&1889年,特斯拉在美国哥伦比亚,实现了从科罗拉多斯普林斯至纽约的高压输电实验。从此,交流电开始进入实用阶段。此后,他还从事高频电热医疗器械、无线电广播、微波传输电能、电视广播等方面的研制。
&&&&为表彰他早在年实现200 kV、架空57.6 m的高压输电成果,与制成著名的特斯拉线圈和在交流电系统的贡献,在他百年纪念时(1956年)国际电气技术协会决定用他的名字作为磁感强度的单位。
传说,这位工程师在自己出生的斯密利杨和格斯匹奇读小学;中学毕业于卡尔洛瓦茨的拉可瓦茨.中学时代的特斯拉最喜爱读书,玩牌和养鸟.并且他在此后的一生中都养鸟.尼古拉特斯拉6岁时就曾改进过自己家附近的瓦格纳茨河上的一座旧磨房.
&&&&中学毕业后的特斯拉得了两年霍乱,在那之后的1875年,他不顾父母希望他成为牧师的心愿,进入了格拉孜的综合技术学院学习.5年后,他被布拉格的查理大学技术系录取,但是由于经济原因,一年后他就工作了,在布达佩斯做设计工程师.他在那里参加了新的电话中心的建设,并改善了电话的设备和电话的声音效果.
&&&&在国际站点上,有关特斯拉的资料多得不计其数,影响之大,超过爱因斯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您可以在google比较一下“tesla”和“Einsten”搜索结果,tesla有4,480,000个相关页面,Einsten只有228,000个。不过特斯拉在国际上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对他毁誉参半,甚至被归结为伪科学家。
&&&&特斯拉是上个世纪之初少有的实验通才,他在机电工程,无线电工程,流体工程,低温工程,地球物理,真空技术,飞行器技术方面等等都有专利成就。特斯拉在各个国家的所有专利,包括他所有未曾批准的专利和所有具有专利价值的各种发明,总共加起来有700多项。特斯拉不仅是科学家,致力于探索和把握的未知自然现象,而且是能工巧将,他的某些实验成就,比如说火球闪电的人工制造,即使是用今天用最先进的设备,也模仿不出来。
&&&&特斯拉最有价值的成就是发现了旋转磁场原理,发明了多相交流供电系统和交流感应电动机。他的最著名的发明是“特斯拉线圈”,这是一种分布参数高频共振变压器,可以获得上百万伏的高频电压。他是最早制作成功荧光灯和发现和研究X射线的科学家之一,并首先发现了红宝石激光效应,以及点电子显微镜效应。特斯拉还是无线电遥控的鼻祖,他使用谐振电路最早实现了计算机“与门”的逻辑原理,还最早阐述了雷达的原理,还最先用他自制的高灵敏度接收机接收到了天外无线电脉冲信号,探测过宇宙射线,发明过一种革命性的无叶片涡轮机等等。
&&&&特斯拉线圈的线路和原理都非常简单,但要将它调整到与环境完美的共振很不容易,特斯拉就是特别擅长这项技艺的人。特斯拉后来发明了所谓的“放大发射机”,现在称之为大功率高频传输线共振变压器,用于无线输电试验。特斯拉的无线输电技术,值得一题。特斯拉把地球作为内导体,地球电离层作为外导体,通过他的放大发射机,使用这种放大发射机特有的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大约8赫兹的低频共振,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传输能量。
&&&&这一系统与现代无线电广播的能量发射机制不同,而与交流电力网中的交流发电机与输电线的关系类似,当没有电力接收端的时候,发射机只与天地谐振腔交换无功能量,整个系统只有很少的有功损耗,而如果是一般的无线电广播,发射的能量则全部在空间中损耗掉了。特斯拉有生之年没有财力实现这一主张。后人从理论上完全证实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证明这种方案不仅可行,而且效率极高,对生态安全,并且不会干扰无线电通信。只不过涉及到世界范围内的能量广播和免费获取,在现有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下,无人实际问津这种主张。
&&&&特斯拉一生坎坷,他的成就与他敢于冒险的勇气密不可分,他“敢为天下先”,并且一干到底,哪怕此路不通。他所从事的极高电压的研究充满生命危险,并且常常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各种示范表演。他最拿手的好戏是让上百万伏的高频电压通过自己的身体,展示出惊人的放电效应。在研究过程中,他受过电击,受过大剂量的X射线的照射,在研究磁暴线圈时,感受磁暴对生命意识的影响,而同样强度的磁暴能够让附近的金属箔挥发得无影无踪。在晚年还曾被出租车撞伤,尽量这样,他还是活到了八十六岁高龄,在旅馆中孤独逝世,终身未婚,将一身献给了科学事业。
&&&&他逝世的时候,除了成吨的文件资料,没有留下任何财产和遗言,真可谓来去无牵无挂,十分令人感动。特斯拉逝世以后,他的文件资料随即被美国政府抄收了去,被定为绝密情报,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拒绝向公众公开。
&&&&特斯拉之所以在科学史中被“除名”,是因为他反对相对论,坚持传统的物理观,与当时蓬勃发展起来原子物理学格格不入,加之晚年遁世隐居,想入非非,不切实际,因而他不太受正统的科学团体所欢迎,甚至被斥为卖弄江湖妖术的骗子,他的实验室也被描绘成散发出妖气的阴森森的中世纪炼丹术士的场所。不过,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年为了实现他那最远大的抱负,实现全球的无线输送电力革命,筹建了沃登克里弗广播塔,后来马可尼先声夺人,抢先获得了无线电商业上的成功,因而特斯拉的这一计划胎死腹中,欠了投资人摩根一屁股债,摩根以他的经济和政治手腕,下令美国所有学校课本删除特斯拉的名字,从而一直影响到现在。后来,为了表彰他在交流电系统中的实际贡献,国际电工委员会将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制命名为特斯拉。
&&&&特斯拉在国际上特别受到崇拜,他以多才多艺的实践成就,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国外至今还有很多人探索他那些失传了的技艺。我觉得这与西方重视实践的良好倾向密切相关。特斯拉反对正统理论,他总是以自己设计的巧妙实验来说话,而不是空谈理论,因而,往往他对自己实验结果的解释是错误的,但对别的科学家而言,也常常因此而有意外的收获。
&&&&在当今“组织化”了的社会中,很难出现第二个特斯拉式的人物了。社会高度的组织化,使人无需成为在各个领域都有成就的通才,每个人只要循规导矩,与他人良好合作,在自己狭小的领域内发挥好作用就能获得成功,无需拼搏,无需冒险。组织化了的现代人的很难认同特斯拉,而特斯拉的现代崇拜者也多是那些不愿循规导矩的人。不过,在西方正统科学团体内“科学已经终结”了的不和谐论调下,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家重新认识到,实践是科学的源泉,是人与大自然联系的桥梁,理论已经脱离大自然现实如此之远,以至于举步维艰。所以在西方,特斯拉曾经有过的主张越来越受到正统科学界的重视,特斯拉的影响可以说是波及未来。
&&&&特斯拉除了在电力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成就之外,在其他方面的发明发现也相当惊人。他一生致力于研究非线性(即输入和输出不成正比)问题,曾经说过他可以将地球一分为2。早在1912年特斯拉提出:“若把物体的振动和地球的谐振频率正确地结合起来,在几个星期内,就可以造成地动山摇、地面升降。”1935年,特斯拉在其实验室打了一个深井,并在井内下了钢套管。然后,他将井口堵塞好,并向井内输入不同频率的振动。奇妙的是,在特定的频率时,地面就会突然发生强烈的振动,并造成了周围房屋的倒塌。当时的一些杂志评论说:“特斯拉利用一次人工诱发的地震,几乎将纽约夷为了平地”。这就是著名的特斯拉实验。这种小输入强输出的超级传输效应称为特斯拉效应,是地球物理武器的关键,所以特斯拉也是超距武器的奠基人。
&&&&不仅如此,特斯拉还发明了特斯拉变压器,交流电摩打,现代电脑基础,无线通信,太阳能系统,雷达装置,机器人,死光,测谎仪,提出电磁射频武器概念...这些发明和发现超越了当时的科学技术几个时代,有的理论就连现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无法完美解答。特斯拉死后,美国FBI将他的所有设计图纸与实验作品全部没收,美国军方对他的论文研究至今也没有停止。这也更为特斯拉造就了一份神秘色彩。
&&&&虽然特斯拉天生奇才,但是命运弄人,特斯拉的际遇比较坎坷,而且他的性格比较乖僻,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明显地低于了他的历史成就。特斯拉于1943年孤独地死在酒店。
已有0个评价
(数学主讲名师)
数学加老师
(数学名师)
(良师益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估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