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知名生态学专家专家学者对义务教育服务的论述

国内外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开发团队:孙立田、张晓晗、陈光裕、张方 
您现在的位置是:课程学习
六、我国历史课程设置的思路和特点
(一)我国中学历史课程设置的沿革发展
1、我国中学历史课程设置的沿革
从晚清开始,我国开始有了系统的中学历史课程设置。其基本特点是体制固定、单一。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前几个主要的历史课程设置表。
表一 1903年《奏定中学堂章程》历史课程设置
表二 1913年教育部公布《中学校课程标准》历史课程设置
表三 1932年《中小学正式课程标准》历史课程设置
近代上述几次历史课程设置中,历史课程均为必修课,学科结构都是通史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历史教育和课程设置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突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教育等,但从课程体制方面分析,历史课程设置仍是单一的必修课,历史课程结构仍是传统的学科系统课程。这期间,先后颁布过六套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其中历史课程设置情况如表四。
表四 新中国成立后六套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计划)及课程设置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历史课程的设置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建国初期,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关于“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政策精神,吸取和借鉴老解放区和苏联等国家的经验,对旧中国时期的中小学历史教学,从课程设置到教材内容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949年至1952年,从小学五、六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都开设历史课。高小五、六年级设中国历史;初一、初二设中国古代、近代史;初三设世界史;高一设中国古代史;高二设中国近代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高三设置世界史。每周都是3课时,8个学年,总共为864课时,这是建国以后历史课时最多的一段时期。
1953年至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在此期间,教育届全面开展学习、借鉴苏联的教育经验。1953年8月,《人民教育》发表了《普希金教授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意见》,提出历史课应重视生动有趣的讲述、年代和地点的记忆以及直观教具的运用等有益意见,同时翻译出版了一批当时苏联的历史教学法专著和论文,此外,还派出中小学教师代表团访苏,登门取经。这些活动,对改造旧的教学观点、内容和方法起到良好作用。但在学习过程中,也出现了结合中国实际不够,生搬硬套的倾向。如教育部1953年颁布了中小学历史教学计划,就是搬用苏联十年制学校历史课程的设置,“先外后中”,即初一、初二(上)设世界史;初二(下)和初三设中国史;高一和高二(上)设世界史,高二(下)和高三设中国史。这种教学顺序颠倒,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中外历史各占一半,也不适合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情。因此,这个教学计划试行三年之后便做了调整。1955年秋,调整为:初一设中国古代史;初二设中国近现代史;初三设世界史(从古到今);高一讲世界近现代史;高二讲中国古代史;高三设中国近现代史。每周3课时。1955年,教育部编写了《中学历史教学提纲》,1956年又颁布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了一套中学历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史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1956年至1965年,我国历史教育开始受到冲击。在1958年的大跃进浪潮中,“打倒帝王将相,打破王朝体系”和“厚今薄古”的口号到处喊,“教育革命”的旗子满天飞。历史课越来越少,取消的取消,压缩的压缩,到1963年,只在初二设中国古代史;初三设中国现代史,高一设世界史,每周减为2课时,总共才不过是260课时左右。在教材内容上任意进行“砍、换、补”,古代史被大大压缩,世界史也砍了很多,历史课本越来越薄。而且,曾一度以炼钢史、公社史、厂史、村史、家史代替通史教材,以致历史基础知识严重削弱,教学质量明显下降。1965年,又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名,使历史课最后遭到停授的厄运。
1966年至1976年,我国历史教育备受摧残。在这十年动乱时期,大革文化教育之命。“四人帮”先是把历史课扣上“封、资、修大杂烩”的罪名,无限上纲,横加批判,全部取缔;后来,他们又鼓吹儒法斗争,大搞影射史学,为“现实斗争”服务,把历史变成卑躬屈膝的婢女,历史课被糟踏得面目全非,历史教育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浩劫。
1976年至1986年,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历史教育在拨乱反正中逐渐恢复,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78年,教育部制订并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同时编写出版了全国通用的中学历史教材(试用本)和教学参考书,以后又陆续作了修订。1978年的教学计划修订后规定:初一设中国古代史,每周3课时;初二讲中国近代、现代史,每周2课时;高一讲世界古代、近现代史,每周3课时。另加上小学六年级一年,每周2课时,总共400课时左右。此外,在成人教育和职工教育中也陆续开设历史课程,并编写了一套专用历史教科书。在一些理工科大学,还设立了中国近代史、中国通史等课程。在此期间,历史教育的专业杂志相继恢复和创刊,历史通俗读物成批出版,历史教学研究活动频繁,乡土历史教育得到重视,历史教学法的专著逐渐增多,历史教研会纷纷建立,等等。这一切表明了历史教育的成果丰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86年4月,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我国要逐步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为此,国家教委拟定了一个过渡性的教学计划,并于同年12月制定、颁布了《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这就是课标之前的大纲,又叫过渡性大纲。从1987年开始执行,到1990年换成九年制课程的教学计划。根据过渡性大纲的规定:“中国历史在初中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教学,共三个学期,一年级每周3课时,二年级上学期每周2课时。世界历史在初中二年级下学期教学,每周2课时。高中世界历史在一年级教学,每周3课时。”这就弥补了旧大纲初中没有设置世界历史的缺陷,使学生在初中毕业后能得到基本完整的基础历史知识,以利于他们继续升学或参加工农业生产。可是,新大纲的中外历史各占一半,比例不太恰当,而且,高中只学世界历史,不学中国历史,这又是一个缺点。
l989年11月,国家教委《关于在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意见》,决定在高中增加历史课时数,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必修课。1990年7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根据国家教委的《意见》,对现行大纲作了修订,调整后的历史课程如下:初一讲中国古代、近代史,每周3课时;初二年级上学期讲中国现代史,下学期讲世界历史(从古到今),每周2课时;高一年级上学期讲中国近现代史,下学期讲世界古代、近代史,每周2课时;高二讲世界近代、现代史,每周2课时;高三选修中国古代史,每周4~6课时。这次在高中增设中国近现代史,一是为了纠正原来只有世界史课而没有中国史课的缺陷,二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开设历史选修课,是这次调整大纲的一大特点。而在高三开中国古代史选修课,让一部分学生去选修,使一些爱好历史的学生能主动地去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他们的需要,同时,也使部分学生在高中毕业走向社会时增加选择职业的能力。
纵观建国40多年来的历史教育,道路虽然艰难、曲折,可是前途光明远大,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断探索,勇于实践,相信能够在历史教育科学研究的领域里取得更大的成就。
表五 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90年修订本)
表六 上海课程改革方案中的历史课程设置
在表五、六的两个课程方案中,历史课程的设置开始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必修课的体系,增加了选修课和活动课。必修课给学生以历史学科必须的基础理论与知识,进行共同的思想教育。选修课则意在侧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活动课则意在通过历史考察、参观、调查、讨论、演讲、竞赛、制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培养能力与技能。在上海的课程改革方案中,历史课程结构除学科系统课程之外,还增加了综合课程,如小学、初中的“社会课”,高中的“社会科学基础”。高中阶段必修课采用以历史比较为主旨的中外历史合编的新体系。选修课主要是以专题为序列组织的课程,如文化史、宗教史等。
2、从历史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进
世纪之交,适应世界范围教育改革浪潮和我国深化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我国启动了推进素质教育的主体工程――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审定了各科实验教材,并在全国38个试验区启动了新课程的实验工作。2002年秋,试验区将以十倍的规模扩大,到2004年中完成实验。到2005年秋季,中小学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灵魂是国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的18个课程标准中,涉及历史学科的有:《历史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以及小学《社会课程标准》。随后,《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先后研制颁行。
(1)从历史教学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的演变历程
“课程标准”在我国并非新词。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在教育改革方面,设立新学堂,制定新学制。清政府在各级学堂程中,就有《功课教法》或《学科程度及编制》,这可以说是课程标准的雏形。民国初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明确以“课程标准”作为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此后,“课程标准”一词沿用了40年。其中,民国时期颁发的中小学历史课程标准、纲要(含修订本等)共计有18个版本。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在1950年颁发了《小学历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3年,我国学习苏联的做法,教育部着手制定教学大纲,于1956年颁发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完整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但这套大纲要求过高、分量过重、内容过深,因此,1957年,教育部发出精简教科书内容的通知,调整教学内容。1963年,教育部又制定了《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这两个大纲对1956年大纲的内容作了很大的调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0年进行了修订。1986年,国家教委制定颁布了一套新的《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90年又颁发了《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修订本)》。
1986年,我国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88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初审稿)》,1992年进行了修订,并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2000年,教育部又对试用本作了修订,颁发了试用修订版。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1996年,国家教委制定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并于1997年起在两省一市(山西、江西、天津)试用。2000年1月,教育部对试用大纲作了修订,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扩大了试验范围。
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
回眸百年,我国的历史教育与时俱进,首先经历了由历史课程标准到历史教学大纲的演变。建国后,由历史教学大纲取代历史课程标准是时代的产物。这种变化与我国当时的政治形势、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历史教学大纲作为我国历史教育的指令性文件,对我国历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学大纲在我国四十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自身建设虽渐趋完善,但仍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因此,世纪之交进行的这一轮课程改革,拟以“课程标准”取代现行的“教学大纲”。这样做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同时也是迈向新世纪之际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它还反映了我国的教育正在融入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潮流之中。
(2)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发展演进的表现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教育理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一,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或谓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如教学大纲)。它隐含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成功者的教育,凡达到基本标准的学生都是成功者。
其二,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这种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其三,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如教学大纲),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意在唤起教学活动的目标意识。
其四,课程标准关注的是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
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获取结果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方面的体验与变化。
总之,历史新课程就其理念而言,其出发点是学生,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全日制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7月第一版)和《九年义务教育
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9试用修订版)》(2000年8月第三版)为例,历史教育与课程的演进与发展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课程体系构成方面。“历史教学大纲”由六个方面组成:导言、教学目的、教学时间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教学评估。“历史课程标准”由四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包括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部分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部分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实施建议部分包括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历史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比历史教学大纲涉及的范围更广,要求更具体。宏观上看,在这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把九年义务教育分为三段,即1―3年级、4―6年级、7―9年级。相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国家制定的是7―9年级的历史课程标准。因此,历史课程应突出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进人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在历史课程标准的总体思路中提到“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第二,在课程目标方面。历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提出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思想教育三项任务。历史课程标准则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主要区别在于:
(1)历史教学大纲所描述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课程标准强调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
(2)在知识与能力要求上,课程标准提出了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还提出了学生要“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表达能力、历史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增加了有关“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和“强化民主与法制的意识”等内容。历史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历史教育中的重要价值,重视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4)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即不仅关注历史学习的结果,更关注这种结果是如何获得的。重视从体验知识、理解知识到独立判断的学习过程的完整性,改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要“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这些内容都远远超出了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
第三,课程内容方面。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初中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板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每个板块由内容概述和内容要点两部分组成,基本按历史发展的时序选择较为系统的教学内容,内容要点部分只有知识点的罗列,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没有作出规定。
课程标准在内容选择方面的基本理念是:注意体现时代性,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选择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内容。避免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内容标准根据课程总体目标,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内容标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这种呈现方式,有利于改变“难、繁、偏、旧”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可以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内容标准的概述部分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二是基本的技能、能力要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学习主题部分共有九大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每个学习主题又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内容标准。对历史知识的内容按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提出能力要求。如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学习主题的具体要求是:(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这里,凡在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凡在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凡在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其二是教学活动建议。仍以该学习主题为例,要求:(1)观察图片和阅读材料,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
(2)收集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小故事,编写一期板报。
第四,课程实施方面。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和建议。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了“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建议。其中“教学建议”中有七个方面的要求,它相当于大纲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对历史观、史论结合的原则、历史知识的联系、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提出了要求和建议。除此之外,历史课程标准还要求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特别强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以此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第五,课程评价方面。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评估”部分对评估的目的、原则、对象(教师、学生)以及评估的形式和手段提出了一些粗略的要求。历史课程标准则在“教学建议”中的“评价建议”部分阐明了评价的指导思想,介绍了一些评价方法,提出了评价建议。
以“教学评价”这一教育理念代替“教学评估”,反映了历史教育发展的一大进步。从本质上说,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历史教学评价主要是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评价的内容应包括课程目标所规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防止仅仅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课程标准还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判应该采用各种评价方法,避免以笔试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方法”。通过评价,不仅了解学生历史学习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存在问题,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中学历史新课程观念及改革基本思路
1、新的课程观
(1)历史课程并不仅仅是对已经存在并且不可改变的事实的简单叙述,而且是以史实为依据来架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结构是可变的;(历史不再是死记硬背的简单事实和定论,它的学习基础是史实,但不是停留在表象);
(2)历史课程并不仅仅是一门非解释性的、描述性的学科,而且是一门既包括描述,也包括解释的学科;它可以由认识者进行描述,带有认识者的主观色彩。
(3)历史课程并不是一门仅仅依靠记忆进行学习的学科,而且是一门能解释和解决问题的学科;历史学习不是无用的,不是简单记忆,而要解决好历史与现实之间关系,可以为现实和未来提供助益;
(4)历史课程并不仅仅是一门富者、强者和名人的编年史,而且同样是一门关于像你我一样普通人的学科;历史研究的内容不仅仅是英雄、帝王,更应该将普通人纳于其中,历史应该更具亲和力,每个人都是自己历史的创造者;
(5)历史课程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一种记录,而且是既能记录学生各自民族、文化和社会渊源,又能延伸他们自身经历的学科;
(6)历史课程并不是一门与个人无关的学科,而是一门与个人有关的学科。
2、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1)明确课程性质
初中历史课程应该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三个特点。
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国民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
(2)转变课程功能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历史课程的功能已开始由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政治教育逐渐向能力的培养上转变,突出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强调能力的培养。并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形成健全的人格等方面去论述思想教育的要求。体现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正朝着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方向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改革课程内容
依据纲要精神,新的历史课程在内容选择上,要坚持如下原则:
◆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课程内容应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
◆课程内容应是国家公民终身学习必须具备的基本历史知识,即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构建适合中学教学特点,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尽量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力求消除现行课程内容中“难、繁、偏、旧”现象。
(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程学习是一个过程,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提供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的实践;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以及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
需要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转变在教学中自身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努力做到:(1)在教学观念上,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2)在信息传输中,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3)在教学模式上,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向教学个性化转变;(4)对学生的态度,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6)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
以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没有课程评价这一内容,2000年出版的新教学大纲增加了这一内容,但过于简单。毫无疑问,改革现行的课程评价机制,建立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体系,同样是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对学生评价方面,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
在对教师评价方面,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此外,要继续改革和完善升学考试制度。把改革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我国高中历史新课程设置概况
1、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思路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酝酿准备,在新世纪初开始组织实施,它的发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并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竞争和国民素质的竞争。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提高。这一切都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尤其是基础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来迎接新的挑战,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基础教育要提高质量,课程改革是关键。因此,改革基础教育课程,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必然成为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头等大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必须通过课程改革,吸收国外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解决目前国内高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发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提高现代公民素养方面的作用。
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改革,构建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特点的历史课程体系,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组织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组织有关课题组于2001年8月至2002年10月,对国内外的普通高中课程现状开展了一系列调研。通过调研,增加了对国内外高中课程现状的了解,提高了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2、我国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从2001年开始,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成立了“国内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及现状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社会需求状况研究”、“普通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特点和对策”、“21世纪历史学的发展趋势”等课题组,对国内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经过调研,得出如下认识:
(1)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经过历次改革,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呈现出了许多令人欣喜的现象。
A、在课程目标上,高中历史教学已开始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如2000年颁布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突出了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该教学大纲拓展了以往历史教育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公民意识”、“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强调在历史教育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体现了高中历史教育的目标正朝着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方向转变。
B、在课程结构上,已由单一的必修课发展成必修课、选修课并行的课程设置。如在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结构中,中国近现代史为必修课,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为选修课。
C、在课程内容上,已开始注意根据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特点,加强了文化史、科技史、社会史等内容。
D、课程实施上,已开始关注课程评价对历史教学的意义。如2000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增加了教学评价的内容。
(2)现行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A、在课程目标上,还存在教学目标教条化、成人化倾向,割裂了知识与能力、知识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关系。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重视传授和灌输,忽视了对历史学习的体验、感悟的特点,压抑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忽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个性发展的培养。在课题组的调研中,有80%的教师、69.8%的学生认为现行高中历史教学实际关注的课程目标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B、在课程结构上,虽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设了选修课,但仍没有处理好高中历史学习与初中历史学习的知识衔接,没有构建出符合不同学习阶段特色的历史课程结构。
C、在课程内容上,仍存在着“难、繁、偏、旧”现象。高中历史课程内容量仍然过大,密度过紧,留给教学活动的余地过小。政治史、经济史、社会生活史及科技文化史的比例仍没有把握好。
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的问题,直接导致学生认为历史课程的价值不大,因而不喜欢历史课。调研中,在学生“最不愿学的课程”的排序中,历史课排第三位;在学生对15门中学课程喜欢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历史课排第二位;历史课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
D、在课程实施上,现行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基本上仍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未得到充分体现。在我们的调研中,有86%的学生不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62%的学生从没学过选修课;72%的学生没有机会或从没参加实践活动课;84%的学生作业都为练习性书面作业。
上述种种说明,现行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
通过对现行国内外高中课程现状的调研,加深了我们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意义的认识,明确了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指示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具体思路是:
A、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尊重历史,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B、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经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C、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以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D、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
E、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F、课程的评价要有利于历史教学的改进。建立并完善校内评价制度,同时,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形成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充分发挥历史课程在提高现代公民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实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
4、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及主要特点
(1)课程标准的研制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历经近两年的努力,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专题探讨,于2002年9月形成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形成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课程标准组分别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单位的历史研究专家、教育理论专家、理论宣传工作者以及中学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征求了对课程标准的意见。
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征求意见稿》中蕴涵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思想,认为《征求意见稿》贯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同时,专家学者也对《征求意见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修改的意见和建议。
自2002年10月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成员针对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集中讨论,认真分析,对《征求意见稿》做了全面的修订,几易其稿,于2003年3月形成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历史标准》)。
《历史标准》把高中历史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
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I》、《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其中《历史I》侧重反映中外政治领域的重要内容,包括九个专题;《历史Ⅱ》侧重反映中外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内容,包括八个专题;《历史Ⅲ》侧重反映中外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内容,包括八个专题。
学生通过历史必修课的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获得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学习模块。历史选修课的设置,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拓展历史视野。
必修课每个学习模块为2学分,36学时,共6学分,108学时。选修课每个学习模块为2学分,36学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选修课模块;但有意往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至少应选修3个学习模块。
(2)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之比较
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都属于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所以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许多教育理念的叙述上,有着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一致的地方,比如都强调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功能;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关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发展性的历史教育评价和教学评价;重视《历史标准》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开发多种历史教学资源;适当淡化历史教科书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地位;在课程目标方面,都充分发挥和挖掘历史课程在人文素养、民族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及国际意识等方面教育功能的培养。
另一方面,从发展的角度看,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应该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和发展。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理念在于,不仅要重视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为每个学生创设未来发展的平台和机会,而且还应该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能力倾向、不同特长的学生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选择和长远发展目标,从而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
具体地说,《历史标准》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相比,一致性很多,但也有自身的特点。比如《历史标准》在功能上第一次提出要关注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历史意识就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实际上,近年来历史教育界对历史课程在养成与树立科学的历史意识方面取得了大量有建设性的成果。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在前期调研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教学目标上,行为动词的使用体现了在继承上递进的特点,如“知道”、“了解”、“概述”、“列举”、“体会”、“感受”等,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这些基本知识,是在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基础上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制订,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注重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活动建议内容中,学习目标提高了,活动内容丰富了,活动形式多样了。如在“知识与能力”层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具备时空概念,掌握基本历史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用多种形式陈述历史;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历史标准》则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层面,《历史标准》明显不同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地方在于,“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相比,《历史标准》还体现了历史学科知识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课程内容则更能体现历史的多样性与时代性,并且兼顾了历史发展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譬如在叙述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时,《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要“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历史标准》则要求“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体现了更大的灵活性、开放性、拓展性和延伸性。
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由于《历史标准》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很多学习内容上,表面上看是相同的,可是,学习目标上的差异却是很明显的。可以这样说,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更多地强调宏观性、思辨性和开放性。比如要求学生探讨“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包括今天的中国社会)的影响”、“传统思想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解放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交通发展对当地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臣民,与t公民,的区别与关系”、“社会、文化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认识长城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等等,这些都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基础上的发展。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所以如此规定,是有其充分的教育心理学依据的:较之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意识建立的重要时期,高中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独立思考的童诅极其强烈,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关心自已的个性发展与人生设计,自尊心和道德感大大增强。他们不再把自己的思维视野束缚在学校里,已经有意识地开始关心、关注和思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以及自己的人生价值。虽然他们的世界观还不够坚定和成熟,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但其情感日益深厚稳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在意志行动中占有主导影响,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增强,盲目性减少,抽象思维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性和批判性显著增强,因而是有能力实现学习目标的。
(3)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之比较
内容 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指导思想 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教师明确教学要求,并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凸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的个性学习全面发展。
文本内容 包括六个部分的内容:教学目的;课程、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考试与评估;研究性学习参考题目。
指导功能更全面,不仅规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指导学生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内容共四个部分:前言部分,包括三个具体内容: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部分,包含三个具体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部分,包含两个具体内容:必修课内容标准、选修课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部分,包含四个具体内容:教科书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目标 对“教学目的”的表述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知识学习方面的要求、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和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 表述更全面,把“课程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提高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结构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其中中国近现代史为必修课;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为选修课。
充分体现了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在强调提搞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内容标准”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分为《历史1》侧重反映中外政治领域的内容;《历史2》侧重反映中外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内容;《历史3》侧重反映中外思想文化领域的内容。选修课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
教学评价 “考试与评估”笼统提出“应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多种角度的评估方式”。 提出了具体的“评价建议”:“灵活运用各种科学可行的评价手段”,并具体介绍了“建立历史学习档案”、“撰写历史学习习作”、“历史调查”、“考试”等评价方式。
从上述比较中可以看到,《历史标准》较《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有其显著的特点。
首先,在课程目标上,《历史标准》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新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目标上至少在以下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
一是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不仅提出了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教育目标,而且把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是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
三是目标明确而具体,更具可操作性。新的课程标准不仅在横断面上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而且在纵向上明确规定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模块目标和具体学习专题目标。如《历史标准》的第二部分即规定了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历史标准》的第三部分即规定了每一学习模块和学习专题下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目标,从而使学生不仅明了自己所学的历史内容,而且明了对这些内容应学到何种程度。
其次,在课程结构上,《历史标准》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结构上作了重大变革。其变革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设置学习模块
在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和学习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每一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内包含历史、地理与思想政治等三个科目。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同时根据教育目标确定相关的学习内容。
《历史标准》依据上述原则设置了九个学习模块,即《历史I》、《历史Ⅱ》、《历史Ⅲ》等三个必修模块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选修模块。
学习模块的设置,既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学习计划。
B、确定专题型的教学体系
《历史标准》在课程结构上的第二个重大变革,即是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
专题型的教学体系符合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要求。它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
长期以来,如何构建中学历史教学体系,一直是历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从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历史课程改革情况来看,中学历史内容的组合序列经历了从循环到直线、再到部分循环的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历史课程遵循全循环制,即初中学习中国史、世界史,高中再学中国史和世界史。为改变循环式的教学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变为初中学中国史,高中学世界史,使历史学习内容呈直线排列。直线排列无疑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因为我国现阶段施行的仍是九年义务教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如果把中国史、世界史分设在初中和高中,其后果是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接受完整的历史教育。为改变这一缺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学历史教学体系改为初中学中国史、世界史,高中学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改为必修中国近现代史,选修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历史学习内容呈部分循环的排列。这种教学内容的组合序列,应该说仍未避开初中、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的重复。新颁布的《历史标准》取专题型结构,则完全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在结构上的重复。
第二,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在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中,每一模块都由若干学习专题组成。
专题的确定,渗透了两个基本理念:
其一,同一模块内的专题,在目标上,应具有相近的教育价值。
如必修课程的《历史I》中的九个专题,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历史地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同时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必修课程《历史Ⅱ》中的八个专题,属于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内容。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基本史实,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必修课程《历史Ⅲ》的八个专题,则属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内容。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探讨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学会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选修课程中各模块中的专题,也都有其相近的教育目标。
其二,同一模块内的专题,在内容上,应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这种联系,应体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从《历史标准》来看,各模块所确定的专题,一般都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以下特点:
一是历史的时序性。每一专题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同一模块的专题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来排列的。我们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及规律。
二是历史的整体性。由于学习时数的原因,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各模块所确定的专题,都在十个以下。如何通过这有限的几个专题,较全面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貌?这是确定专题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必须有全局的观念,以反映历史的整体性。从新课程所确定的专题来看,基本也体现了历史整体性这一特点。无论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各模块专题所反映的内容,既有中国的,也有世界的,既有古代的,也有近现代的。我们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中的发展全貌。
三是历史的多样性。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无论是政治领域,还是经济或文化思想领域,其活动都是多姿多彩的。课程必须体现历史多样性这一特点。从新课程所确定的专题来看,基本上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在政治领域中的专题,既有关于政治活动的,也有关于政治制度的。具体到制度层面上,既有民主制度,也有专制制度;既有资本主义制度,也有社会主义制度。我们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丰富多彩的内容。
学生通过这些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专题学习,无疑会有助于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C、分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在高中课程中分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不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新创。在我国现行的高中课程结构中,即有必修和选修之分,如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中,规定中国近现代史为必修课程,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为选修课程。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中,仍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分设。但新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较现行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就其结构而言,有其本质的区别。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不再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把某一段历史内容划为必修或选修,而是根据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规定了新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新的历史必修课程有3个学习模块,25个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学生通过历史必修课程的学习,能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学会从不同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的目标,为其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新的历史选修课程共有六个学习模块。选修课程的设置,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有个性化的发展。
在课程内容上,《历史标准》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精选学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所谓时代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指课程内容要体现时代的气息,其间既包括课程内容所反映的思想,同时也包括课程内容表述的方式和语言。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新世纪的历史教科书,而不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教科书。二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时代的进步。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历史教科书要及时地反映这种发展和进步。三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要及时地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四是指课程内容要加强与学生经验、学生生活的联系。
所谓基础性,实际上强调了高中历史教育的性质。高中历史教育,说到底,仍是为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因此,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根据这一性质,精选一些素质教育必需的经典知识,作为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也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
所谓选择性,主要指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确定,要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要力争做到在保证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能提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以满足学生对历史课程的不同需求。
依据上述理念和原则,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内容上作了大胆的调整和更新。其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增强了与社会进步联系的课程内容。
比如在必修课程《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内容,以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0)”等内容。在必修课程《历史疆》中,增加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内容。
(2)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
这突出地体现在世界史学习内容的增加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为适应时代这种需要,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不仅弥补了现行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史的缺陷,而且增加了世界史内容的比重。
如必修课程《历史I》中,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内容;必修课程《历史Ⅱ》中,增加了“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必修课程《历史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内容。比如选修课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增加了“梭伦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内容;选修课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增加了“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专制理论”;选修课程“探索历史的奥秘”中,增加了“玛雅文明的消失”、“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和“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内容;选修课程“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增加了“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和“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原高中历史课程中所没有的。
从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总量上看,世界史的内容约占40%。
世界史学习内容的增加,必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并能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以及对历史的宏观、整体认识。
(3)增强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等专题,让学生通过身边历史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
(4)及时地反映历史学科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成果。
《历史标准》及时跟踪并反映了历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成果。近二十年来,历史学研究领域在时间范围、空间领域和具体内容上急剧扩大,历史学研究的基本发展趋势,就是一个不断“放宽历史的视野”的过程:在历史研究的视角上呈现了从“自上而下”看历史向“自下而上”看历史的过渡,在研究模式上呈现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的范式转移。《历史标准》对史学研究发展的新趋势予以了积极的关注,所以《历史标准》在依然重视政治史内容的同时,加强了社会生活史、科学技术史、教育史和文化思想史的内容。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课程在学习方法上吸收了史学界的新趋势和新成果。在选修课程“探索历史的奥秘”中,增加了带有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前沿成果互相渗透交叉的“人类起源之谜”内容。撇开属于民俗学研究领域的神话传说不谈,人类起源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诸多科学研究领域,除了历史学,还有动物学、自然学、考古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诸多的研究成果,已经突破。甚至是超越了传统的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劳动创造人”的观点。而且,这样一个长期困扰人类的难题,绝对不是一个学科可以完满地予以解决,所以新课程这些内容的增加,实际上倡导的是一种在问题解决上寻求诸多领域研究方法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方法论。
在课程实施中,《历史标准》强调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养成,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促使历史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及改善自身知识结构。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是以专题的形式来探索构建历史课程知识体系、的,它不苛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不求面面俱到,学习空间大了,这无疑有助于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养成,有助于教师改变以往不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的某些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途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专题学习,能较好地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较系统地培养学生从不同层面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评价上,《历史标准》探索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公正、合理及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历史标准》要求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体现灵活、变通的特色,主张“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以克服以往历史教学重视量化评价而忽视定性评价的不足和弊端;强调在历史教学评价中不仅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基本的要求,还要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课程的认知目标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和内容,注重课程评价的全面、公正。评价方法强调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让学生了解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评价方法与过程,倡导教师主体评价的同时,欢迎和吸收社会、家庭以及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同时树立历史课程评价的目标观,即历史课程评价的核心目的在于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发展趋势
1、历史课程将在高中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更加迅速,科技成果会大量涌现,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多、更大的变化,人民生活质量将会有巨大的改善。与此同时,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和期望也会有很大改变。随着科学知识的大量涌现和更新,学校课程必然会进行调整,科学类课程在新世纪的学校中会占据重要位置和较多课时,以便学生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当然,学校教育也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更加重视人文学科知识,这其中就包括历史课程。因为人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时候会更需要加强人际交流和人文关怀。这是由于科技成果使人们日常生活的自动化、程序化程度大大提高,过去需要人做的事情现在都由机器去做了,结果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话、见面机会不断减少,人们在工作中和工作之余都会显得孤独。因而,在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人们会要求学校、社会更加关注人际交往,提高人文意识,加大人文关怀教育,以增进、密切人与人的关系。在这种人文教育中,历史课程会发挥并承担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任务。所以,在21世纪的高中教育中,历史课程会因其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方方面面而发挥出更大的教育作用。
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生存和奋斗经历的记录,它充满了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人们创造财富的历史过程本身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学习这种历史智慧可以使学生明白人类所具有的巨大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体验历史智慧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高中历史课程就是专门以现代科学方法展示、介绍人类历史智慧的一门基础课程,学习它可以促进高中学生认识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可以激发和铸造出新的人文精神来推动社会前进,可以增强高中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高中历史课程还可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当今的世界形势和中国国情,激发高中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引导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这些教育作用都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所以,21世纪的历史课程必将在高中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2、历史课程将更加重视教育功能
国家在学校教育中设置历史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基本发展过程和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和世界观,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塑造健全的人格,逐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逐步养成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逐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逐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正确的开放的国际意识。
2l世纪的历史课程将会更加重视课程的教育功能,尤其在课程目标上应加强对培养对象的人格、品质、思想境界的教育,使新世纪的高中学生具有较高素质和思想修养,以便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例如英国1999年的历史课程标准就提出“高中学生应着重理解20世纪的历史对他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有什么影响,应增长学生的历史知识,以帮助他们理解现代世界,但它并不是一门政治时事课”。“通过历史促进学生的精神、道德以及社会、文化观念的发展,主要帮助学生欣赏过去社会的成就;道德发展,主要帮助学生探究对历史的不同的诠释是如何反映不同的观点和价值的;社会观念的发展,主要帮助学生确认不同的社会是如何在过去被组织起来的,并重视不同的政治结构;文化观念的发展,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在文化和超时代文化之间的不同点和相似点等。通过历史促进公民意识的发展,发展学生关于历史上政治方面的知识和理解,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来探讨英国以及世界上各种社会的本质和不同点等。”课程标准在“历史的重要性”的阐释中认为“学生学到的东西能影响到他们的个人抉择、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以看出,英国的历史课程目标十分注重课程的教育功能,即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再如美国的历史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为“历史思考”和“历史了解”两大类,并重视这两者的整合,在整合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叙述、比较、评价、分析、论证五大技能。美国历史课程标准在“历史对公民教养重要性”的叙述中认为“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前提”,要通过历史培养学生的参政意识。同时,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把学生培养成“优秀公民”,要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历史学习对广大公众的教育有直接的好处,对每个公民个人的修养也有独到的作用……我们每人都是古老链条上的一环,人类历史上的善与恶都影响我们,而我们的现状也将在未来会影响我们的后代……”课程标准还提出要指导学生树立多元民族意识,树立国际意识。并强调“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现在的学生更需要对世界史和创造了不同于美国的思想、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其他许多文明国度进行全面了解……尤为重要的是,对世界多种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培育彼此宽容、相互尊重的涵养和文明的精神,日益多元化的美国社会和日益彼此依存的世界要求我们具备这种品质。”并指出“历史课程应有利于合理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忠于美国情感的培养。”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国中学历史课程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民主观念、正确的价值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思考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对民主制度的忠诚,增强爱国意识,使学生从美国的全球战略出发认识美国与全球的关系,并给社会学科的其他课程提供一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历史背景。这些例子虽然是英、美国家价值观在历史教育中的反映,但对我国21世纪历史课程的改革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历史课程将具有更多的人文色彩
尊重学生、尊重个性是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衡量课程人文色彩程度的重要标志。对我国基础教育而言,这些衡量标志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世界各国近年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就是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而我国的基础教育却长期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关注。现今,我国中小学新课程已在刻意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更多地关注和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是重视课程人文色彩的具体表现。
我国21世纪的高中历史课程追求人文关怀的目标是:“在面向未来的历史课程中占据中心位置的应是人,而不是学科本身。”这就要求新高中历史课必须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要求课程内容具有更多的人文色彩、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其具体表现是进一步强化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课程设计由方便教师教授变为方便学生学习,课程实施由关注教师准确传递信息变为关注学生高效获得信息,课堂教学由教师主导变为师生共同活动,各类知识由单向传递变为多元交流,学生由被动接受救科书中现成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绪论”变为学生自主探索,来经历“历史过程”,体验“历史结论”,使学习活动由单一、被动变为多元、主动,尽量让学生通过观察、动脑、动手,手脑并用等具体行为获得科学、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大力倡导和推行参与式、探索性、发现性自主学习就是历史新课程实施中最大、最有效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虽然它们不是历史学习方式的全部内涵,但它们是21世纪高中历史课程主导的学习方式。因为它们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要,可以使学生的历史学习相对轻松。这是彻底变革传统历史学习方式的一项有效措施,是进一步提高历史课程在学生心目中重要地位的基本保证。’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21世纪历史课程关注的中心,也只有真正关注和解决好这些方面,学生才会喜欢历史课程、爱学历史课程,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才能落实,高中历史教育也才有实际意义。
在2l世纪的高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有更多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机会,学生拥有自己动手收集资料、自己构建“历史过程”、探求“历史结论”的能力。平等对话、真诚交流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需求将倍加被重视……总之,学生会在充满平和、关爱、自信和好奇的人文环境中学习有无穷魅力的历史知识。
4、历史课程的内容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从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看,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传统的以百科全书为范式的价值取向时代已经结束,不仅发达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也都逐渐由“囊括式”向“精选式”转变,因为它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中所需要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课程内容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需求。为此,21世纪的高中历史课程一定会大量增加社会史、文化史、科技史等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切实感受到历史与生活的联系、历史与个人的联系,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产生的巨大影响。历史知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并注意与现实生活结合,必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价值的正确认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目前,世界各国都重视为中学生从人类文明的角度组织、选择课程内容,以求从文化的视角增进学生对其他民族、国家的尊重、理解和包容,使课程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例如美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就有明显的文明史框架倾向,并指出“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现在的学生更需要对世界和创造了不同于美国的众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理解。通过一部选材均衡的、范围广泛的世界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世界的多种文化以及所有文化中共有的人类情感和存在的共同问题。”可见他们把世界史和美国史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英国历史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世界史教育,强调“学校历史课程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现代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与其他文化。”这表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历史课程在构建文明史内容的同时,强调在新世纪要刻意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以便学生将来适应、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借鉴和启发。
过去,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过于关注政治史,长期徘徊在阶级斗争的范畴,无论中国史还是世界史,无论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都离不开王朝更迭、革命与斗争的框架体系,造成课程内容不适合学生需要,很难引起学习兴趣。虽然现在的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已有很大改变,但距构建可以真正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文明史体系还有较大距离,还需我们继续努力。我国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还有着比较明显和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这既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决定的,更是我们的价值取向决定的。为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可以用加大现代史内容分量的做法,即多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多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等学生较为熟悉、也较感兴趣的内容未使课程内番贴近孽生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意识、社会意识、民族意识、国际意识;同时,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贴近学生,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全面发展,进而达到提高历史课程教育质量的目的。
5、历史课程的形式将更加灵活多样
21世纪的高中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会更注重历史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科学性,更注重课程形式的灵活和多样。今后,高中课程体系中可以有全国统一设置的历史课程,也可以有各校根据当地实际需要设置的历史课程;可以是历史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共同组织成的综合文科课程――社会课,也可以是历史知识单独组织的历史课程;可以是全国统一的历史选修课与历史必修课,也可以是各地从当地教育实际出发设置各有特色的历史选修课与历史必修课;可以既设历史选修课又设历史必修课,也可以只设历史必修课不设历史选修课,还可以只设历史选修课不设历史必修课;可以在同一个年级设置相同的历史课程,也可以在同一个年级设置不同的历史课程,也可以在不同年级设置相同的历史课程……总之,今后的高中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兴趣与需要、不同教学条件与教师水平、不同学习环境等具体情况来自主设置形式多样的方便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以保证高中学生在满足各自兴趣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历史教育。
21世纪的高中历史课程,随着国家对学校投资的加大和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普及,随时可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会极大地改变课程实施的面貌,对学生的吸引力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会更为有效。传统的靠历史老师以讲为主、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必定会成为历史。今后更多的历史教学方式是观看影视资料、计算机课件(软件)运用、网络查询、远程答疑、有声教材、网上讨论、实地考察、自由阅读与讨论交流等,当然,也包括历史老师的课堂讲授、当面辅导。学习历史将会变得轻松、有趣、高效。
21世纪的高中历史课程实施,随历史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师生平等理念的深化,日常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及学习效率就会成为历史教师关注的焦点。这些活动包括小组集体活动和学生个人活动,有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认识、理解;有对“历史过程”的重新构建与探究,有对“历史结果”的大胆构想与假设;有对历史教科书和教学内容的质疑、不满,有对这些内容的重新搭建;有实地访问调查来开发新知识,有模拟再现历史场面去体味先民的艰苦历程……历史教师的重要作用一是帮助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这些活动方案既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又要能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还能开发智力和提高能力。二是在活动中随时指导学生正确、高效地进行活动,及时解决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自己解决不了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三是作为学生的朋友来解答学生的各种疑惑,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平静地看待活动中产生的“历史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积极地参与各类活动。
让学生在灵活多样的历史课堂上,自主选择、自主设计、自主参与各种类型的教学与学习活动,在充满好奇与求知的心理驱使下,进入神秘的历史殿堂去探索历史的奥秘。这样的历史课程,这样的历史教学,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定会提高历史教育的质量。
6、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
21世纪的高中历史课程,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来实施,也就是说需要大量职业化的历史教师。这些历史教师除要有雄厚的学科专业素养外,还要有丰富的教育专业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他们要有很强的责任感,要热爱历史教育事业,热爱并帮助全体学生,乐于做出无私奉献。
回顾课程改革的艰难历程,可以看出成功的历史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也就是说,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实际教学中所表现的行动、措施与手段等,必然要以一定的教育观念作为历史教学的内在依据和基础。在这里,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是教学活动的内在依据,而教学行为则是教学观念的外在表现。如同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如果我们要认真地进行教学改革,那就必须从改造教师本身的心理开始,如果教师本身的内心世界依旧不变,即不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那么即使一再提高教师工资,他们会改头换面地使任何新的教科书去适应自己的旧观念”。前教育部长陈至立也说:“在教育模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在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应当如何去做?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在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素质教育案例,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这些新教育理念有:首先,历史教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观,即树立起在历史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基本理念、树立使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现代教育学生观。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是指要有统一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使中小学课程教育基础性的统一;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指在具体课程实施与评价中体现多元化,着眼于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其次,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建立现代课程观。课程原理告诉我们,由于历史课程是连接历史教育目标和历史教育活动的纽带,是确定历史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不同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决定了不同的历史课程观,也决定了历史教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而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又决定了历史教学的特点和效果。历史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就不可能不关心历史课程改革发展和研究动态,这样现代历史课程观就可以逐步树立起来。
随着历史教师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新的专业素质要求也就相应明确:已有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知识更加广博并及时更新,随时关注历史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史学研究最新成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水平,能把总结出的教学经验提升为教育理论;进一步强化教学技能,有娴熟的驾驭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各种策略和技能,并有很强的反思教学能力;有灵活的与高中学生交知心朋友的技巧,给学生更大关怀和帮助,引导他们全面发展。
我国现有高中历史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在职自学,即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理论补充知识,同时应参加短期专业或技能培训,通过各种教研活动与参观考察学习,使自己视野开阔、观念更新、能力提高,去适应不断发展改革的高中新课程。二是学历教育,即加大“教师教育”建设,提高未来教师的学历层次,大力培养高学历、高素质职业化历史教师。随着高学历教育的发展,高中历史教育面貌定会发生巨大改变,历史课程质量定会令人满意。
欢迎进入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外知名生态学专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