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笔记本键盘屏蔽软件在输入字母时外接鼠标的单击会被屏蔽

电脑教程子分类让手指飞舞 笔记本键盘的输入韵事_专题_电脑爱好者
让手指飞舞 笔记本键盘的输入韵事
《电脑爱好者》2014第9期
条评论 标签:
对笔记本而言,&免费随机赠送&的键盘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殊不知,就是这个买一赠一的家伙,才是真正与笔记本形影不离的忠实伙伴。只有深刻了解了他们的习性,挖掘他们的潜力,才能让你的&移动生活&更具效率和舒心。
谁在影响手感?
都是键盘,为什么笔记本和台式机键盘的敲击体验有着云泥之别?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笔记本之间,也存在着键盘手感的优良中差?
键盘结构的差异
初次接触笔记本的用户,普遍会感觉键盘手感不如台式机键盘。究其原因,则是两类键盘在结构上存在先天差异。设计台式机键盘不必考虑厚度和空间,单键帽模组的高度就可达到20mm;而笔记本键盘连金属底板+电路板+机械结构+键帽加在一起的高度还不足10mm(图1),键帽的高度也就5mm左右,这将导致:
图1 笔记本键盘模块整体的厚度都在10mm以内
结构的差异:笔记本的纤薄机身不可能容纳下台式机领域常见的&火山口&结构(图2),只能用&X&(又称&剪刀式&)结构代替(图3)。
图2 &台式机键盘常见的&火山口&结构
图3 &笔记本键盘惯用的X结构
键程的差异:&火山口&结构键盘的键程可达4mm以上,而&X&结构的键程则只有2.5mm左右,因此后者缺乏敲击时的段落感,也就是手感&偏柔&。
回到正题,笔记本专用的X结构键盘,其原理就是在1mm厚度的电路板上放置了可作类似剪刀活动的组件,运用两组平行四连杆机构以强迫运动的方式作运动(图4),并在中间加入了一个不足6mm的内支气缸(橡胶弹力圈)。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可以做得尽可能薄,受力均衡,按压键帽的任意位置的手感相似,而且键帽在下压和弹回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摇晃。问题来了,既然X结构是所有笔记本通用的技术标准,那为什么不同产品间的键盘手感还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呢?
图4 &X结构键盘运行示意图
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差异
影响笔记本键盘手感的,得从&看得到&和&看不到&的两个角度谈起。其中,看得到就是一眼就能瞧出子丑寅卯的表面功夫。
看得见的:
目前不同品牌笔记本的键盘布局多以孤岛式(图5)、悬浮式(图6)和浮萍式(图7)三大类为主,他们之间的差异请见表1,而孤岛式(最多)和悬浮式(其次)已成时下主流。为了进一步提升手感,很多品牌进一步挖掘了键盘的&表面功夫&,比如给键帽表面加入弧度处理(图8),可让手指肚获得更理想的契合感。
图6 &悬浮式又称巧克力键盘
看不见的:
键盘布局和键帽弧度主要影响视觉和触觉效果,对敲击的手感而言,依旧取决于其内部的X结构。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家都是X结构,但平行四连杆机构和橡胶弹力圈的材质以及反弹力度才是真正影响输入体验的核心所在(图9)。有些低端产品四连杆和弹力圈材质很软,就导致了敲击键盘的感觉毫无反馈的力道。早期ThinkPad键盘公认为业内最佳,比如X61之前的产品在X架构的弹力圈顶部还加入了额外的顶板(图10),但后期产品却取消了这个顶板设计,多少影响了键帽的稳定性和平衡度。
图10 &注意弹力圈顶部的顶板
此外,笔记本键盘的整体结构由上到下依次为键帽、X架构、电路板、中板和底板,真正优秀的键盘会采用铝质的中板和钢质的底板,如果碰到使用塑料中板(或&阉割&掉中板设计),只靠铝质底板支撑,稍用力下压键盘就会有塌下去的感觉。总之,这些看不见的设计才是真正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可惜他们很难用语言形容,还是需要大家去卖场实际体验感受。
键盘是我们和笔记本之间&打交道&的中间人,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可惜,并非所有笔记本厂商都拿它当回事儿,在追求更薄、更强和更便宜的过程中,键盘已然成为用于压缩成本的可选项之一了。当然,我们也不可能为了选择更好手感的键盘而提升预算或选择配置明显降低的其他产品,只有选择外接键盘这条出路了。
谁在影响效率?
了解决定键盘手感的元素后,接下来就轮到影响我们输入效率的那些设计了。
易被忽视的快捷键
受空间所限,笔记本的键位数量不可能像台式机键盘那么多,而且为了便于用户控制,笔记本键盘还必须提供调节音量、屏幕亮度、无线网络和睡眠等功能的快捷键。此时,&Fn&键就扮演了至为关键的角色。比如Fn+F1就是静音、Fn+F5就是无线开关、Fn+&就是增加亮度&&但是,包括Gateway和ThinkPad等品牌和部分产品,F1~F12默认是功能键(图11),需要同时按Fn+Fx才是Fx的本来功能。比如我们在上网时想刷新页面,此时就需要同时按下&Ctrl+Fn+F5&才可以。
另一方面,不同品牌笔记本Fn和Ctrl键的位置有所不同,用惯了台式机键盘的玩家在用笔记本时,碰到Fn键在Ctrl键左侧的键盘(图12),玩FPS游戏下蹲操作时总会按错。如果你用不习惯,不妨开机时进入BIOS看看有没有Fn和Ctrl功能互换,或是Fn+组合键切换的相关设置。比如Gateway笔记本就可在&Main&Function key&Behavior&调整快捷键开关的组合方式,而部分联想和ThinkPad笔记本则可在&Config&Keyboard/Mouse&中修改Fn的更多设置(图13)。
小提示:不同品牌对Fn和组合键的定义不同,具体设置请以具体产品的实际功能和BIOS设置为准。
背光键盘的利与弊
曾经ThinkPad用屏幕灯解决了夜间使用笔记本的尴尬(图14),如今背光键盘则在笔记本领域全面开花。和台式机领域廉价的背光键盘不同(从键帽间的缝隙透光),笔记本背光键盘键帽的字母都是镂空设计,光线可从键帽内透出来,所以黑暗中看起来也非常清晰(图15)。但请注意,背光键盘并非绝对的利好,除了额外的耗电之外,长时间开启键盘背光会产生较为明显的热量从而让手掌不适。此外,不推荐使用蓝色背光的键盘(如果笔记本是蓝色背光,使用时请调整到最低亮度),蓝色虽炫但却最为伤眼,相对而言还是柔和的白色背光最值得推崇。
小提示:绝大多数笔记本并不配备光线感应元件,需要使用Fn+组合键开启/关闭键盘背光或进行背光亮度的调节,类似Alienware等高端产品还可自定义背光的颜色。
谁在影响心情?
笔记本键盘使用一段时间后,键帽表面都会被油渍浸染导致掉漆,键帽缝隙也容易成为灰尘和零食碎屑堆积的所在。久而久之,笔记本键盘就成为了让人看着反胃的存在了。
由外至内清键盘
笔记本表面是最容易清理的,用清洁布+屏幕清洗液擦拭即可。真正让人头痛的应该是隐藏在键帽缝隙和内部的那些碎屑和毛毛们。在这里,我们向大家推荐两种可以提高效率的小助手:&键盘吸尘器&和&神奇万能清洁软胶&。
键盘吸尘器的价格多在15元以内,通过USB接口供电进行吸尘操作,还可使用毛刷打理键帽缝隙(图16)。如果你觉得键盘吸尘器操作太麻烦且效果不佳,还可考虑&神奇万能清洁软胶&,它好似游戏中常见的&史莱姆&,造型呈软胶液态状,使用时只需将其敷在键盘表面前后左右滚动一番就可带走表面和缝隙周边的灰尘杂物(图17)。需要注意的是,此类产品初次使用时可能太过稀释,建议先在桌面上滚滚,让其稍微呈现胶态后再来清洁笔记本键盘,而且要频繁在键盘表面快速移动位置,防止清洁胶流到键盘里面不好拿出来。
键帽&拆拆拆&
对于隐藏在键盘深处的顽固对手,我们可以直接拆卸键帽再进行定点清除。请放心,笔记本X架构的键盘只要沿着支撑架上端(多数按键都是从键帽顶部往下翻转)的缝隙轻轻一翘即可把键帽抠下来(图18),再安装时只需对准位置用力下按即可。接下来的清理就不必赘述了,只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每个按键的位置,装回去时别弄乱了。
谨慎挑选键盘膜
很多笔记本用户会选择键盘膜来防止键帽缝隙内进灰,但再薄再软的键盘膜也会影响到敲击的手感。如果你对手感要求不高,可以考虑针对笔记本型号定制的键盘膜,也就是键盘膜凹凸表面和每个按钮一一对应的产品,不要选择通用型的平面式键盘膜。此外,如果你笔记本平时使用都发热严重,那也就别考虑键盘膜了,毕竟键盘区平时也承担着部分散热的功能呢。
键盘贴注意胶水
如果你看中手感,又不希望键帽表面掉漆或被油渍浸染,可以考虑键盘贴,给每个键帽表面都贴上对应的贴纸(图20),时尚又实用。只是一些廉价贴纸的胶水质量不好,日后撕下贴纸时会留下胶渍不易清理。
新时期的操控方式
玩游戏时还在用WASD和鼠标吗,快捷操作必须还得借由Fn+不同的组合键吗?前者已经可以通过触控和体感替代,而后者也以触控的形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
触控增进人机互动
如今支持触控技术的笔记本已不在少数,其中多以超极本、超薄本和二合一形态的产品为主,通过武装和iPad类似的电容式触控屏幕,获得最多10点同时触控,以及完美体验《愤怒小鸟》一类经典手游的能力。可惜,Windows平台传统游戏对触控优化的不多,而触控体验的优劣关键在于转轴设计,因此我们更推荐大家往上(预算多)选择联想Yoga、戴尔XPS 11等可进入平板模式的变形设备(图21),向下(预算少)则挑选BayTrail平台的平板电脑,至于三四千元配赛扬/奔腾的传统形态触控笔记本就不要考虑了(触控操作体验不佳)。
只要你的动手能力够强,完全可以将普通笔记本DIY改造成触控屏。相关的原理和操作请参考本刊2013年03期《手动为笔记本加装触控屏》这篇文章。
源自动作捕捉的体验技术
智能手机可以通过手势隔空操作,作为笔记本自然也应具备一定的&体感&操作能力。比如海尔旗下的部分笔记本就支持一些3D体感操作。
简单的3D体感
海尔的所谓3D体感就是利用摄像头+Air Magic 2软件,摄像头通过侦测面前用户的动作,作出简单的判定和操作(图22),比如图片的切换和放大缩小,识别率相对较低,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的特色小功能。
图22 &Air Magic 2软件设置界面
Kinect和Leap Motion
作为XBOX360的周边外设,微软Kinect应该是体感操作领域最成功的设备之一(图23)。它通过激光(负责探测力度和深度)+摄像头(负责捕捉人肢体的动作)的方式实现3D建模,还额外配有四个麦克风负责采集声音,可以识别非常复杂的体感动作。笔记本讲究实用性,不太可能容纳类似Kinect的硕大和相对昂贵的外设,因此更为实际的Leap Motion便孕育而生了。
Leap Motion的原理和Kinect类似,只是将元件替换成了红外LED+灰阶摄像头(图24),因此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由于红外识别距离不如激光,灰阶摄像头识别率也有限,因此Leap Motion最多只能检测到传感器上方2.5cm到60cm的一个四棱锥形空间内的两只手掌,并为他们进行3D建模(Kinect可以全身建模),准确捕捉到手掌和手指的移动、变化、速度,并根据这些信息来操作复杂的游戏(图25)。
Leap Motion进行立体视觉测量的原理是待双摄像头基线距离固定后便进行设备校准,从而精确计算出目标相对于摄像头的空间坐标。虽然它看似比Kinect廉价,但由于只进行近距离的手掌建模,因此运行效率反而比Kinect高很多,动作跟踪精确度更高。
目前惠普ENVY 17是首款将Leap Motion嵌入掌托内的笔记本(图26),注册Airspace商店后就可下载到支持Leap Motion的游戏,在游戏前只需先进行手掌位置的校准,即可&隔空&游戏。以赛车游戏为例,我们只需将两只手作出把握方向盘的动作,就可通过手臂的旋转控制车辆的方向,操作的精准度还是不错的(图27)。可惜,ENVY 17的Leap Motion模块位于掌托偏右侧的位置,这就需要我们也站在笔记本偏右的位置、手掌不能距离感应器太远才能获得最佳的操作体验。
图26 &ENVY 17对Leap Motion模块进行了瘦身,并成功集成在掌托内部
对ENVY 17感兴趣的读者,可参考本刊为2014年04期对这款产品的评测文章。
英特尔发力RealSense3D
值得关注的是,英特尔在刚刚结束的IDF2014中发布了&RealSense3D&体感技术。该技术的原理和Leap Motion类似,依靠双摄像头来识别手势和人脸等信息,甚至可以对物体进行3D扫描。最令人欣喜的是,RealSense3D模块可以做到比两个硬币摞起来还要薄(图28),在IDF上已有厂商展示将其塞入屏幕上边框内的产品!以英特尔的推广能力来看,RealSense3D很有可能后来者居上,成为下代高端移动平台的标配功能。
当键盘碰到&变色龙&
看过略显&超前&的体感操作后,我们再将注意力集中到笔记本的快捷操作上。很多人都觉得Fn+组合键的操作太过繁琐,很多功能可能笔记本&临退休&都用不上几次却还独占了一个位置。因此,ThinkPad在最新旗舰X1 Carbon身上引入了&变色龙键盘&。这个键盘将顶部传统F1~F12区域的物理按键改成了可根据使用场景变化内容的触控式电子按钮(图29)。
对此,联想集团中国区Think事业部总经理赵泓表示,联想通过大量调研发现,一些组合功能键可能大家在使用过程当中并不是那么方便。为了便于用户使用,联想将40余种功能高度浓缩成了4种常用的使用场景,然后再集成到一条液晶显示版上面。这样一来,X1 Carbon就把所有的功能简化了,40多种功能最后变成了4种模式+4种场景(图30),也是非常人性化的交互设计的考虑。
可惜,目前&变色龙键盘&还没有引入到其他ThinkPad机型中的计划。但类似的设计,却给了未来笔记本指出了简化操作设计的一个方向。
谁能辅助键盘?
正如前文所说,体感操作、触控快捷键暂时都是&高帅富&的专利,那普通笔记本又有什么可以辅助键盘的输入装备呢?
让触控板模拟触控屏幕
很多笔记本用户都喜欢在外接鼠标时自动屏蔽触控板,生怕它会影响到日常操作。实际上,触控板不应成为被我们&歧视&的对象,在预装Windows 8系统的产品中,触控板往往还能提供类似触控屏幕的多点操作体验呢。
目前笔记本触控板品牌主要以Synaptics(驱动地址:http://t.cn/8sSDILp)和Elan(驱动地址:http://t.cn/8kBCFvo)为主,在安装最新驱动后就能在&控制面板&鼠标&进入触控板的高级设置界面(图31~32),对多指操作和手指等功能进行自定义,还可通过边缘滑动玩转Windows 8 Metro界面的手势控制。
图31~32 &Synaptics和Elan触控板的高级设置界面
小提示:如果安装触控板驱动时报错,可在设备管理器以手动更新驱动程序的方式安装&PS/2兼容鼠标&的驱动(选择下载驱动解压缩后的目录)。重启系统后在设备管理器中出现&&Touchpad&即代表安装成功(图33)。
指纹识别替代复杂密码
很多用户喜欢给不同网站论坛的ID设定不同的复杂密码,再输入时既费脑力又易出错。如果你的笔记本配有指纹识别器,不妨利用它取代用键盘输入复杂密码的过程。
以联想V480为例,其随机的Fingerprint reader程序和TrueSuite指纹识别插件就可记录不同网页、论坛或电商的登陆密码,并可以用指纹代替手动输入账号密码登陆。相关设置也很简单,当你登录某网站并输入ID密码后,只需点击IE菜单栏的TureSuite图标,即可将该信息保存到指定的Web卡上(图34)。以后再用IE打开该网站时,只需用手指一扫指纹识别器即可登陆。
除了登录网站以外,我们还能为任意手指赋予予打开某个指定程序、注销/锁定计算机等特殊功能(图35)。只是不同品牌指纹识别软件的设置方法和功能有所不同,大家可在网上自行搜索相近的教程。
有关联想、ThinkPad笔记本指纹识别器的详细设置方法,请参考本刊2013年16期《手指的艺术 指纹识别还能这样用》这篇文章。
键盘的进阶攻略
笔记本键盘都是可拆卸的设计,这就给了动手能力强的用户更多发挥的空间,比如当旧键盘磨损严重自行换新,甚至直接加装背光键盘。
键盘拆卸有门道
拆卸笔记本键盘的难点在于它的固定方式。早期很多笔记本采用了卡扣固定,只需沿着键盘四周的缝隙找到并撬开暗扣即可取下键盘。如今更多的产品会采取螺丝+卡扣固定的形式,而螺丝的位置要么需要拆掉后盖,要么需要先拆开键盘上方的挡板才能找到。
以笔者的笔记本为例,就需要先拆开背板拧下标有键盘固定图标的螺丝(图36),再从正面键盘F5的位置用一字改锥一类的工具轻轻一翘令键盘弹起(图37),顺着键盘边缘慢慢翘即可取下键盘,过程中要小心和主板连接的排线(图38)。由于不同品牌型号键盘固定方式不同,所以在拆卸前一定要先通过网络做足功课。
图37 &留意固定键盘的暗扣
背光改造莫强求
笔记本可以加装背光键盘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难度取决于实际的产品。以ACER V5-57x系列笔记本为例,低配版V5-573G仅标配普通键盘且手感一般。好消息是,V5-573G内部预留了独立的键盘供电接口,注重手感的用户可以在淘宝买一款V5-571G的背光键盘(手感较V5-573G更好),就可以直接替换掉V5-573G自带的普通键盘,连接供电接口后就能获得背光能力,还能通过Fn+快捷键控制背光开关。
此方法有个前提条件:官方有提供兼容的背光键盘可选(可以是本型号的高配版,或是同系列键盘通用的其他型号),而且主板上预留了供电接口(图39)。像联想Y480/Y400系列,国行版并不提供背光键盘,但国外的版本却标配背光键盘,很多玩家欢天喜地淘到美版原装背光键盘后才发现,国行Y480/Y400主板上用于键盘背光供电的4p接口是空焊的,此时又该如何处理?
图39 &背光键盘和普通键盘的差别在于,除了用户传输信号的数据排线外,还有一根用于供电的电源线
以联想Y400为例,可以通过改造USB接口取电,或是购买匹配的4p接口焊接在主板对应的空焊位上,再与键盘的供电线相连。其中前者改造相对容易,但无法利用Fn+快捷键开关背光。而后者虽然功能完整,但涉及到更为复杂的电路焊接和改造,甚至需要额外添加带阻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等元件(图40)。总之,除非你有足够的电路学知识,否则就别轻易进行背光键盘改造了,此时还不如直接外接一部带背光的台式机键盘呢。
图40 &国行联想Y400加装原装背光键盘需要额外焊接的元件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合字B2-
Copyright(C) .cn,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周涛律师&&
&&新出网证(京)字038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问:笔记本外接数字键盘使用外接小键盘时如何禁用笔记本数字键盘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笔记本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014|
上传日期: 23:51:0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问:笔记本外接数字键盘使用外接小键盘时如何禁用笔记本
官方公共微信电脑刚装一个外接键盘出了个什么东西点击了确定,结果键盘能输字母打不了字,鼠标点击桌面就像全选一样_百度知道: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刚买2个月的苹果笔记本,常常死机。鼠标可以移动,但是症状类似于windows系统中长按鼠标左键移动时的状态,会选中屏幕或网页,选中的蓝色框框随鼠标移动跟着移动,再单击鼠标得不到响应,只能移动。键盘按alt+苹果键+esc可以打开finder,按↑↓键可以选择说明键盘是有反应的。但是鼠标用不了什么操作也做不了,只能强制关机。多的时候1小时内能强关6次。。。。希望有知道原因的告诉我,谢谢啦%>_<%你可以先杀杀毒,有中毒的可能性,也有可能是系统有问题了,建议重做系统吧.系统没有问题把。要不拿回买的地方看看。
历史上的今天:
引用地址:
博客大巴模板设计: | 作者:日月&&&&素材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键盘屏蔽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