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什么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单元练习题目汇集第二章部分答案2013-5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单元练习题目汇集第二章部分答案2013-5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_百度知道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兄弟呀,我也在找,死活没有找到,我的这道题是多项选择题
参考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国自考)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问题详情
“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A.辩证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客观唯心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A.辩证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网友回答(共0条)
我有更好的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生产部门的(  )A.平均劳动生产率B.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C.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D.多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2我国哲学家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两种观点(  )A.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C.都是主观唯心主义D.都是客观唯心主义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2014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   首先,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这是认识论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多重矛盾关系的统一中把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的本质规定性,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其次,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提出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而且揭示了这种能动反映的基础和机制,这就是实践。认识之所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正是由于实践不仅能把客观的事物提供给主体作为其认识的内容,而且能为主体提供加工、改造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从而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   A项“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和D项“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是能动反映必要途径和内在环节。C项“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完全违背了能动的反映论的原则。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大纲解析》第33页。   2.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A.实践论
  B.反映论
  C.构建论
  D.创造论   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   A.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
  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C.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D.对客体的选择和重构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本质的理解。它的具体内涵包括:其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的目的是在观念中再现和揭示客体固有的结构、性质和规律;其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不是直观的、消极的、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积极地、逐步深入的过程。反映和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认识的两个基本的规定。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术界曾经就认识的本质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者自觉吸收了当代自然科学的成就,揭示了“反映”的复杂性、曲折性和多层次性,从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们试图以“选择”、“建构”、“创造”等等代替“反映”来界定认识的本质的观点是不可取的。“选择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它不是客体结构和性质在人脑中的反映,使主体积极地、能动地对客体进行选择和改造的结果。“建构论”认为,认识不是主体刻板地接受外界刺激的结果,而是以主体的智力结构为中介,把认识对象纳入自己的结构中,从而达到对对象的理解。“创造论”认为,认识的本质在于创造。认识活动的实质就是在主观之内创造主观之外的客观事物。但是“选择”、“建构”、“创造”等等其实都是“反映”的不同形式、要素和环节,是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即使把它们全部整合起来也没有穷尽“反映”的所有形式、要素和环节,更不可能用其中一种去代替“反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但并不是所有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实践论,比如旧唯物主义,但所有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因此第2题的正确答案选B。3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大纲解析》第33页。   4.“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可知论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可知论与不不知论观点的辨别。   “存在”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哲学范畴,有两个基本含义:(1)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相对于思维而言,是指物质。辩证唯物主义在回答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时,通常将存在理解成在人的意识、思维之外并且不依赖于它们的客观实在。这种意义上的存在与物质是同义词。(2)在特定的情况下,相对于非存在,即无,存在这个概念指的是“有”。这时,存在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杜林运用这种意义的存在代替物质从而主张世界统一于存在时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
  物质世界不仅是独立于人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着的,而且是无限地存在着的,它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对物质的“存在”或“非存在”的状态的认识依赖于实践和观察,是一个无限的“悬而未决”的反复过程。对我们视野之外物质状态的认识,只有不断地扩大我们的实践范围,才能不断地解决,使得人的认识不断丰富。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是处于不断解决的过程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上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尚未认识的东西,没有绝对不可能认识的东西。恩格斯的这一观点是包含着认识相对性、无限性的可知论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大纲解析》第33页。   5.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个体差异。   意识的个体差异,指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的反映,在反映的速度、反映的内容和反映的程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意识的个体差异使意识带有明显的主观的印记。造成意识个体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素质方面的原因,如弱智、先天性生理缺陷或疾病等,也有后天实践方面的原因,如实践经验、社会环境、阶级立场、原有的认知定势或结构等,其中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后天实践的不同。无论是由于人们生理素质的差异,还是由于社会经验、经历的不同,个体意识的差别虽然是主观的,但其产生根源却是客观的。这些差异都可以而且必须用物质的过程(社会的和生理的)去说明。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大纲解析》第33页。   6.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物理事件或物理过程进行时、空度量,所得的结果可能不一样。在认识论上来说是   A.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所造成的
  B.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所造成的   C.认识中介的变化所造成的
  D.由于主观认识的错觉所造成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中介对认识结果的影响。   认识的中介是认识活动中居于主体和客体之间,把二者现实地连结起来,使认识活动得以进行的各种手段、工具和媒介的总称,它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中介的构成十分复杂,它既包括作为主体认识器官放大和延长的各种物质手段,如望远镜、显微镜、遥感器等感知观察工具,以及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运算思维工具,同时也包括语言中介、知识中介、信息媒介等各种非实体性的认识手段,并且还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媒介的程序和方法。一般地说,实体性的认识手段可看作硬件型的认识中介,而非实体性的认识手段可视为软件型的认识中介。因此,认识的中介本身就构成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复杂系统。认识的中介不是凝固不变的,它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它是不同时代人类认识活动水平和认识活动方式的客观标志。由于现代人类认识不断向宏观和微观两个领域扩大和深入,对认识中介的要求和依赖也就越来越强。认识中介系统的发展一方面使主体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使主体对客体的把握更具间接性和复杂性,从而产生了以往时代所没有的新的矛盾,认识活动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相对独立性、因此,重视并研究认识中介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研究人类认识方式的进化和发展,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题目中,主体通过“参照系”来认识客体,进行认知活动,但是“参照系”这一认识中介的选用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认识结果,这正突出了认识中介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大纲解析》第34页。   7.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一切认识论都没有正确解释清楚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其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B.否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观在认识本质揭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对认识本质的理解大体有三种观点,即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和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立场出发,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其根本的错误就在于把认识封闭在主观精神的圈子之内,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客观来源,实际上取消了认识能够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   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把人的认识看作是一种不能证明其对错,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东西。西方近代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是休谟和康德。不可知论对人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采取怀疑主义的态度,实际上也取消了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认识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问题。   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头脑之外,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种直观映射论,其特点是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轮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大纲解析》第32页。   8.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认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里“基础”指的是   A.实践
  B.认识
  C.价值
  D.审美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提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且揭示了这种能动反映的基础和机制,这就是实践。实践是主体——客体结构中的一种基本的功能关系,它表现为主体借助工具与客体发生实际的、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把主体和客体真正联系起来的中介。认识之所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正是由于实践不仅能把客观事物提供给主体作为其认识的内容,而且能为主体提供加工、改造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从而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正因为此,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认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显然,“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指的就是实践活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大纲解析》第34页。   9.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类认识之所以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科学研究的人物一般说来是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古代的科学,首先取决于当时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需要,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兴起,取决于欧洲当时生产技术蓬勃发展的要求。实际需要刺激了科学的发展,科学从实际需要中产生出来。现代科学研究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它探索的课题有时并不直接来自实践的需要。然而,就是在这种研究中,人们仍然重视所取得的成果具有何种实际的意义。实际上,大多数科学研究课题,都是由社会经济发展与实践需要所决定的。人类实践的不断发展,必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这就迫使人们不断进行研究、认识和解决,从而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实践的发展就成为认识发展和科学进步的直接动力。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1页;《大纲解析》第36页。   10.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句话的意思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11.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结论。这件事说明   A.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是指任何认识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实践来判定。它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质规定性在于它的客观性,只有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才是真理。检验一种认识、一种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就是检验它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除此别无他法。   思想、观念、理论和客观事物本身都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前者停留在纯粹的主观范围内,后者不依赖于人的认识而独立存在,所以二者都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都无法检验、判定某种认识、理论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只有社会实践才能满足真理本性的要求,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因为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改造世界的感性活动,具有直接的现实性。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把主观认识变成客观现实,把思想、理论在客观现实中实现出来。在现实生活中用实践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往往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10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11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1页;《大纲解析》第36页。   12.恩格斯指出:“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首先,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认识课题的经验材料,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研究、探索和发现。其次,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日益完备的新的认识手段和认识工具,不断突破人的感官局限,使人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最后,实践创造出新的知识,使得人们的认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实践促进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人们的感觉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   题干中“人的智力”属于认识范畴,“改变自然界”,指的是实践活动。显然,题干的意思不是讲认识的来源问题,也不是讲“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更不是说“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而是说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认识能力。人对世界的反映能力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历史地变化、发展的。实践发展的程度决定认识的广度与深度,即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1页;《大纲解析》第36页。   13.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   A.有些真理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
  B.实践标准的形式具有多样性   C.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D.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14.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A.实践主体的素质的差异
  B.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C.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实践受到实践主体的认识水平的制约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首次提出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是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无条件性。它强调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不移的,凡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凡是被实践推翻的见解就是谬误。尽管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具有相对性,尽管今天的实践还不能完全证实证伪一切认识,但是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是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条件性,它强调的是辩证的理解实践标准,不能把它绝对化。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完全证实或推翻现存的一切思想和理论;因为客观世界是变动发展的,实践也在随之不断发展,因而实践的检验不是一次性的,即使是那些已经被过去的实践所检验对化的错误,与一切形而上学划清界限。   总之,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13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14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1页;《大纲解析》第43页。   15.孔子说:“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句话的认识论含义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而存在
  D.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彼岸性。认识正确与否,在主观自身中是得不到解决的,认识对象同样也不能直接回答这一问题,只能靠实践,将主体见之于客体,才能对结果进行检验。与实践相符的,则是正确的;与实践相悖的,则是错误的。“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是孔子在知行观方面的典型观点,强调行(实践)在检验“言”(认识)中的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1页;《大纲解析》第43页。   16.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眼见为实”,对“眼见为实”的哲学评价正确的是   A.它肯定感性认识的正确认识
  B.它是人们长期积累的正确的间接经验   C.它证明了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
  D.它否认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眼见为实”等是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也有很大的片面性。如果以“眼见为实”作为观察问题的惟一准则,迷信感官,缺少理性思维,就会在社会实践中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亲眼所见的,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因此,“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的观点显然混淆了真理同人的一般认识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以分析,必须经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判断真假、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眼见为实”显然夸大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把亲眼所见等同于客观事实、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论,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产生荒谬的判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1页;《大纲解析》第43页。   17.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题干的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全诗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考生要注意的是: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客体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   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1页;《大纲解析》第35页。   18.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说明   A.纯粹的理论必然会导致神秘主义
  B.任何理论认识都是人的实践的结果
  C.社会生活实践是产生神秘主义理论的惟一根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对理论认识的作用。   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马克思的这一观点立足于实践、依靠实践来解决一切理论上的问题。实践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具有目的和要求的主观因素,又具有客观的物质因素,是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它能够使主观客观化、现实化,因而是认识客观性的基础和准绳。理论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正确的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反之,凡是把理论引导神秘主义方面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并从社会实践中找到它们产生的根源。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正确观点,表明马克思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和出发点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的,从而科学地把握了社会的本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1-52页;《大纲解析》第35-36页。   19.王夫之:“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他的这一观点是   A.主张知易行难
  B.以行为基础的知行合一   C.主张知之明也,因知进行
  D.主张行先知后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的知行观。   王夫之这段话意思是:知必须依赖于行,只有行才能使人们获得成功;行可以取得知的效果,而能知未必能行,事情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力行,而不取决于认识。实践能使人们的认识取得客观的效果,而认识本身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知而不行,即无实效。由此,王夫之得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结论,认为在知与行的关系中,行是主要方面,行是两者统一的基础。王夫之这一以行为基础的知行统一学说,是中国古代以实践为核心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3页;《大纲解析》第37页。   20.王阳明认为:“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认为知与行相脱离
  B.认为行先知后   C.认为知行合一
  D.认为知易行难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知行观。   王阳明的这句话强调的是知与行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知行合一”。这一观点混淆了知行之间的差别,取消了知行的先后次序。其把知、行混同是不可取的,但是强调知与行不可分割这一点还是有合理之处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3页;《大纲解析》第37页。
21.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优良传统是   A.知行合一
  B.知难行易
  C.行先于知,由行致知
  D.知易行难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知行观。   中国哲学中,关于知与行的关系具有深刻的思想,主要有:第一,认为行先于知,由行致知。一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大都认为行先于知,主张由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第二,认为知之明也,因知进行。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辩证地肯定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第三,认为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突出了“行”(实践)对“知”(认识)的检验作用。第四,认为知行并进,相资为用。关于知和行的辩证关系,中国哲学史上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认识到知行并举,相互促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3页;《大纲解析》第37页。   22.认为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A.仅仅为部分唯物主义者承认
  B.仅仅为部分唯心主义者承认   C.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承认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但所指含义不同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派别对感觉的认识。   感觉是感性认识的最初形式,指人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收集和接受外界信息,在人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的反映。人的感觉有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两种,对形成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来说,起重要作用的是外部感觉,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由于人的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接受的刺激不同,感觉分为许多类。由于有这些不同的感觉,人分别把握和体验着事物的各方面的特性。不通过感觉,人就不能知道任何事物的任何形式,也就谈不上认识。因此,感觉既是感性认识的起点,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列宁说:“物质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感觉依赖于大脑、神经、视网膜等等,也就是说,依赖于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物质。”唯物主义认为,感觉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物质的刺激向意识的最初转化,感觉依赖于物质。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但却是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但是,从感觉、经验出发,既可以沿着客观的认识路线走向唯物主义,也可以沿着主观的认识路线走向唯心主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4页;《大纲解析》第38页。   23.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
  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   C.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取得预期效果
  D.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活动的辩证过程。   任何认识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但感性认识对事物的反映表面而不深刻、零散而不完整,它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感官无法把握的。因此,人的认识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把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所把握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事物内部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仅仅只完成了认识运动的一半,还必须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用来指导实践,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既是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又是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理性认识的过程,它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和深化。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是一个精神转化为物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认识过程中又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这个飞跃,一个具体的认识过程才算告一段落。   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经过两次飞跃,可说完成了,但对于整个人类认识过程而言,认识运动还需要推移和发展。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过程的推移和发展是无限的。客观事物的辩证运动,都会或先或后地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因此人的认识过程的推移和发展也是没有止境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5-56页;《大纲解析》第39页。   24.列宁指出:“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它等等,一句话,那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C.人们只需通过认识“一切科学的抽象”就可以认识自然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既是它的可靠性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在形式上超脱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列宁所说的“一切科学抽象”实际上就是指理性认识,这句话也正反映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5页;《大纲解析》第38页。   25.认为“凡是在理性中所有的,最初无不在感觉之中”,这一观点   A.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B.揭示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阶段   C.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
  D.否认了感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识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辩证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各种感官对认识客体的直接反映,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它以具体性、内容多样性为特点;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思维加工对认识客体的间接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以抽象概括性为特点,超越了感性认识的界限和范围,达到了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题干的这一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它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理性认识仅仅是对感性材料的整理和分类,理性认识的作用是极不可靠的,否认了理性认识是对于感性认识的发展、飞跃和质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5页;《大纲解析》第38页。   26.“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法与行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种认识路线的对立。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宇宙观和发展观的对立。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是认识论上的两种对立的观点,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派别。凡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认为人的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世界不能被人们所认识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是割裂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所导致的片面性错误。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的可靠,而否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唯理论则只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而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   列宁曾经指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唯物主义主张第一条认识路线,唯心主义主张第二条认识路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5页;《大纲解析》第38页。   27.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从哲学上讲,这段话包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是   A.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重要认识能力
  B.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   C.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D.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以情感、意志为主,包括信念、习惯、潜意识等在内的意识形式。这些因素之所以被称为非理性因素,并不是说它们在认识过程中只能起干扰作用,而是指它们相对于理性因素而言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活动特点。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是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对主体认识的指向性、积极性具有影响。意志是主体自觉地确定目标、选择手段、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们对人的认识及其他行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因为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意志所具有的指向性和倾向性,能够推动认识主体的认识行为,影响认识的实际结果。题干中华罗庚的这句话正体现了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7页;《大纲解析》第40页。   28.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   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对认识的作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人们认识活动中经常遇到的一对矛盾。试题引用一位古希腊哲学家的话,表达了他对感性和理性关系的看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眼睛是最坏的证人”这句话的含义。眼睛是人的感觉器官,人们获取事物的大部分信息来自于眼睛这一视觉器官。但是眼睛所获取的只是事物的现象,属于感性认识,而现象又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认识停留于感性,非但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还有可能受到假象的欺骗,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成为“最坏的见证人”。其次,要正确掌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它们在认识过程中各有其作用。对古希腊哲学家的这一命题进行正确地评价,既要肯定它的积极意义和合理之处,又要看到在认识过程中不能陷入另一个极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5页;《大纲解析》第38页。   29.承认人类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是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怀疑论的观点   30.“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这一论断揭示了认识的   A.局限性
  B.主体性
  C.无限性
  D.客观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是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论时使用的术语。用来说明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统一。思维的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对性。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不是指个别人的思维,而是指整个人类的思维。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无限的是能够完全认识客观世界的;而对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个别人来说,他的思维能力要受到种种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因而是非至上的、有限的。因此,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非至上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   思维的至上性是通过一系列非至上的思维着的人们实现的。这种矛盾只有在社会的前进过程中,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恩格斯关于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对立统一的思想不仅阐明了人类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而且有力地批判了各种形而上学真理观。两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7页;《大纲解析》第40页。
 31.“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
  B.它揭示了真理是发展过程   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它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发展过程。   真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真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同时也是具体历史的统一。真理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并以科学知识为根据,而客观事实和科学知识都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发展着的,这就决定了人对它的把握是一个无限的过程。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都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的过程中,这种运动变化是无限的,永远不会表现为某种一成不变的最终形式。与其相对应的是,各种科学知识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这就决定了人类把握真理不可能一次完成。任何一门科学知识,都包含着真理,这些科学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表现为:真理性的认识是在实践的推动下,在同谬误作斗争,通过不断排除谬误而向前发展的。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构成人类认识运动中的自身的矛盾,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类认识能力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认识是思维对客体永无止境的接近,任何一个具体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9页;《大纲解析》第42页。   32.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的关系是   A.主观真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反映
  B.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是辩证统一的   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D.主观真理论是对客观真理论的抽象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真理论与客观真理论。   主观真理论是否认客观真理的唯心主义真理观。这种真理观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否认真理是对外在的物质世界的反映,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主观唯心主义断言,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因此,真理存在于感觉、观念之中,是生而具有、主观自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真理。客观唯心主义并不直接否认客观真理,甚至还强调真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认为观念上的真理也是对客体的认识,因而具有客观性。但是客观唯心主义所说的客体,并不是物质世界,而是先于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世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把人的主观精神神秘化、绝对化、客观化了,依然是人的主观精神的创造物。所以,客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仍然是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鼓吹从主观到主观的主观真理。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来源于不依赖人的意志的客体,都是在主观范围内寻找真理。真理是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相一致。世界上只存在客观真理,主观真理是没有的。唯心主义主张主观真理,否认客观真理,必然为宗教和信仰主义开辟道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9页;《大纲解析》第42页。   33.“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这主要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   A.仅仅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B.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扩展的真理   C.不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真理性认识   D.只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片面性认识   34.马克思主义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并且是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了的真理。但马克思主义不是:   A.绝对的真理体系
  B.客观真理   C.具体真理
  D.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有三方面的涵义: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还有待于扩展。任何真理在广度上都是有限的,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总还有许多领域和事物没有被认识。承认世界上还有未被认识的东西,承认真理性的认识有待于扩展,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还有待于深化。就是说,真理作为对世界的某些方面、某些特定事物的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从进程上看,真理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同样也有待于发展。   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作为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认识,它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性的一面。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然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33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34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9页;《大纲解析》第42页。   35.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B.真理的具体性   C.真理的辩证法
  D.真理的抽象性   36.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真理观的辩证法表现在   A.承认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
  B.承认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C.承认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
  D.承认终极真理和永恒真理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区别及具体内涵。   真理是个发展的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与旧唯物主义真理都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即都坚持真理观问题上的唯物论,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真理观问题上的辩证法,即是否承认真理既是绝对又是相对的,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35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36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9-60页;《大纲解析》第41-42页。   37.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区别是   A.是否承认真理的绝对性
  B.是否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C.是否承认真理的具体性
  D.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的共同错误都是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9页;《大纲解析》第41页。   38.“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两种说   A.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B.都揭示了真理具有主观性   C.前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后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
  D.前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后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论和真理观具体观点的辨析。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指对于同一个客观事物,有多少个看法,就有多少个真理,不管它是否与实际相符合。针对同一个认识对象形成的不同认识,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认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主张客观真理不止一个,这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则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当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不要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混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9-60页;《大纲解析》第41-42页。   39.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和实践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关系以及对认识的发展规律的理解。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角度看,事物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这就是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认识的发展规律还指出,实践是全部认识过程和认识过程中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离开了实践,一切真知和熟知都不可能产生,熟知也不可能转化为真理性的认识。同时,每一个具体的认识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而每一个具体的认识主体的认识和实践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的可能是无限的。因此,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区分什么是真知,什么是熟知。真知是正确的认识,是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形成的;熟知是人们十分熟悉但不一定正确的认识,不能把两者简单等同起来。一切认识,无论真知还是熟知,都起源于实践,所以“熟知起源于真知”是错误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7页;《大纲解析》第40页。   40.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上的辩证法。对真理相对性的正确理解   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可以是真理   C.检验真理理的标准是很多重的
  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首先,绝对真理或者真理的绝对性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这点是客观的、无条件的;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是完全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即无限性,这点也是绝对的;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发展的无限性也就承认真理发展的绝对性。   其次,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一定范围和方面的正确认识;二是就认识的深度来说,真理总是在一定层次,一定深度下对客观事物的近视正确的认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进程上来说,它只是对事物一定发展阶段上的正确认识,它有待于发展。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二者的对立性表现在: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在一定范围内,二者有着原则的界限。同一对象的真理只能有一个,即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的客观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9页;《大纲解析》第42页。 41.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   C.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具体性,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真理的具体性所包括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一个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真理的具体性还表现在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上。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因此,本题的答案选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0页;《大纲解析》第43页。   42.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对这一命题的错误分析是   A.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B.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   C.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发展,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真理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真理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是具体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真理的具体性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这里是全面的、历史的和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真理的具体性还体现在真理和谬误的关系上。这里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发展,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首先,二者是相对立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而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的反映。其次,二者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A、B、C三个选项都是正确的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0页;《大纲解析》第43页。   43.实用主义奠基人詹姆士认为:“凡是有利于我们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实用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并流行的一种哲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士和杜威。   实用主义者认为,一个命题或者一种理论是真的,只在于它是有用的。在他们看来,一切知识、概念无所谓真和假,只有有效和无效、适当和不适当之分。而各种概念和理论,同所有的工具一样,其价值不在于它们自身,而在于它们的功效。功效显示在它们的结果之中。简言之,“真”不过是有关我们思想的一种方便的方法,其判断的标准只在于“好的结果”。应当看到,实用主义真理观重视理论的“效用”和“功能”,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因为真理本身包含价值。这一理论提醒人们注意一个命题或理论之为真理的价值意义。但是真理对人们有效用,不能反过来用真理的有用性代替真理的客观性。真理之所以为真理,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在,而不在于它有用。把有用和没用作为区分真理和谬误的根源,是把真理标准主观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9页;《大纲解析》第42页。   44.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有条件的,谬误是无条件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和谬误的区别。   认识作为结果,总的说是既包含真理,又包含谬误,真理认识的发展是在避免和克服谬误中实现的。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统一。对立是指,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而这在一定范围内的区分是绝对的,不能混淆。统一是指,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表现为,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的谬误,在另一种条件下可能会成为正确的认识或结论。   在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上,凸显了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都是主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认识条件的改变有可能带来认识性质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真理性的认识,之所以会在另一条件下转化为谬误,就在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超出了或缩小了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考生要注意:我们说,真理转化为谬误,不是由于真理本身包含着谬误,而是由于人们没有准确把握运用真理的条件。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0页;《大纲解析》第43页。   45.真理的一元论认为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A.只能有一种认识
  B.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C.正确认识只能一次获得
  D.正确的认识只能用一种方法获得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一元论。   真理的一元论与真理的多元论根本对立。真理一元论认为,真理的来源、本源只有一个,人们对同一具体对象的认识只能得出一个正确结论。主张真理一元论的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之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客观真理是一元的。因为真理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而客观真理的形成途径、检验标准都是唯一的,就是社会实践。承认客观真理就必须承认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性质、以及对同一对象的同一侧面、同一层次的认识,只能有一种是正确的,因而只能有一个是真理。本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59页;《大纲解析》第41页。   46.俄国的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的组织起来的经验”。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B.客观真理论
  C.主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真理论。   主观真理论是否认客观真理的唯心主义真理观。这种真理观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否认真理是对外在的物质世界的反映,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主观真理论,不是认为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而是否认了认识的客观性的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波格丹诺夫的观点属于主观真理,因为它认为多数人的感觉、经验、思想是真理,仍是把真理停留在主观范围。实际上多数人承认的思想也不一定是真理,有时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0页;《大纲解析》第42页。   47.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的本质决定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要判明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不在于能否满足人的需要,“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这种真理观只从主观方面谈论真理的价值,以人的主观需要取代了真理的客观性的标准,歪曲了真理的本质。“能否被多数人认可即是真理”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按照这种观点,谎言、谬误和宗教教义都可以成为真理,因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欺骗和迷惑人们,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甚至膜拜。   真理能否付诸实践,这是认识与实践的相互转化的可能性的问题,实际上真理和谬误都能付诸实践,把谬误“付诸实践”,最终将导致失败。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就在于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1页;《大纲解析》第43页。   48.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在哲学上体现了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发展的过程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真理和价值统一的根据就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作为同一人类活动的两个方面,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只有在二者的有机结合中,人类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反之,失去了任何一方,都会使人的活动偏离或失去正确的轨道。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就能充分理解并自觉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坚持为崇高理性奋斗与捍卫人民利益的统一,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统一。题干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群众利益的统一,即体现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63页;《大纲解析》第45页。   49.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A.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宿命论和唯意志论的对立   C.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哲学派别的比较。   反映论可以分为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二者之间存在着原则的区别。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它们都带有很大的局限性。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不懂得认识的社会历史性,它们把人的认识这种社会的高级的反映形式混同于自然界的一般的反映形式,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不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抹煞了人的认识过程的能动性和辩证性的特征,因而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了物质的反映论,即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并把辩证法应用其中的反映论。因此,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分。   宿命论是认为人的命运和历史的发展受某种不可避免的力量支配的宗教和唯心主义学说。宿命论否认人的一切能动创造作用,要人服从命运的支配,不去做任何改变现实的积极努力,认为即使做出努力也是徒劳无益的,不可能改变事物运动的预定逻辑。唯意志论是哲学与心理学中的一种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学说。唯意志论主张意志高于理性,意志是世界的本质和本体,理性思维不可能把我世界。宿命论和唯意志论这两者都属于唯心主义。   反映论是确认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正确的或不正确的反映)的认识论学说,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庸俗唯物论除外)的共同主张。反映论同唯物主义的本质不可分割地相联系,因为只有反映论才能表达认识的客观性原则,确认认识的内容来源于并反映客观世界,没有被反映者就不会有反映发生。先验论是一种把认识看作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而产生的认识论理论。先验论是与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立的唯心主义的认识论,颠倒了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而是错误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认识论是充分肯定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理论。不可知论是一种怀疑并否认人的认识能力,认为人不能认识客观世界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的认识论理论。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派别中,只有不彻底的唯心主义才是不可知论。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页;《大纲解析》第33页。   50.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真理观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出现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发展的辩证法,可以概括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这一规律首先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而思维领域内的辩证法进程不过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辩证过程的反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从内容和本质上说,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以概念形式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作为主观辩证法基础的概念本身有其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世界现象、关系、过程的一种抽象,而且一种概念体系向另一种概念体系的变革也不是随意产生的,它本身是人们新的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反映。因此,恩格斯指出,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人类思维的运动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人的头脑可以自觉的应用这些规律,而在自然界中的这些规律是不自觉的,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而且到现在为止,在人类历史上也多半如此。这样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相关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49-50页;《大纲解析》第33-34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