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mjc大纲复试刷率高吗?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1490|回复: 77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mjc390分考研经验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5 积分
本人2014年中传mjc专业,总成绩390+,2门专业课125+。下面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一、mjc参考书
mjc考试专业课分为两科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和44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
44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440分为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三部分,也就是说这门是考新闻的东西的。1.新闻史
《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哈艳秋等
《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
2.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雷跃捷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
3.新闻业务
《新闻采访》高一梁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等
《新闻编辑》谭云明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王振业
&&其实业务书没有特别规定,找四本采写编评的按大纲做个笔记就行了
4.网上推荐的那本雷跃捷的《媒介批评》不用买,这个我可以确定。《媒介批评》是说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专硕这方面本来就不是重点,涉及的不多。《传播学总论》和《传播学基础》已经有这方面的介绍,了解到那个程度就够了。雷跃捷《新闻理论》里面也有媒介批评的一章,只要知道媒介批评的定义,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政治经济学派、多伦多学派什么的能做名词解释就行了,不会考很大的题。 334 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主要考传播学内容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段鹏等。《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段鹏。
《网络传播学》彭兰
《传媒法规与伦理》王军
《新闻媒介与社会》张国良《媒介管理学概论》邵培仁、童兵
《媒介融合的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二、复习经验:
1.搜集信息与经验。&&几个去处,一是研招网,二是考研论坛。逐渐对考试有所了解。&&考研不同于考高的“统考”,而是去你要考的学校或考点去考。一共4门课,政治、英语是全国统考,专业课是各学校专门出题。英语分英语1和英语2。专硕考英语2,难度略低于英语1。&&搜集经验不但要看学霸成功的经验,还要看学渣失败的经验。不是学神就要争做学霸。
2.制定计划。 &&有宏观、中观和微观。 宏观:(以3月份开始复习为例。)
1,搜集资料和信息应该占到整个复习时间的3%左右(9天)。&&2,第一轮复习。浏览参考书+整理大纲笔记+背诵,占整个复习时间的60%(3-8月)&&3,拔高性复习。根据真题抓重点+提纲挈领找逻辑+热点升华+看业界论文+N遍扎实背诵等,占总复习时间30%(9-11月)&&4,模拟,最后过知识点。7%(最后一个月左右)中观:
每个月或每周复习什么。根据自己情况而定,先背新闻史还是新闻理论都无所谓。谁多一点谁少一点只要适合自己就好,但是一定要有规划。微观:&&每天的计划,具体到小时。原则:1)制定计划要靠谱。定之前可以先测试一下,比如计时看一页书要多少时间,如果要5分钟,那么一小时可以看12页,一天3小时,一天就是36页的计划。2)宽为限,紧用功。定计划尽量宽一点,考虑自己特殊情况,不要让计划变成完成不了了宏伟蓝图。3)随时调整。
3.如何看书&&&&那么多书,怎么看啊?都要看吗? & &看书是必须的,没有捷径。&&那些数目看着吓人,但是有些是核心书目,有些是扩展阅读。有些需要全部背诵,有些需要跳读,有些需要快速浏览查缺补漏。一般以大纲为基础,先看核心书目掌握重点查缺补漏。&&考试特别灵活,要重视热点,多看期刊,知道学界比较热的问题,也就是说,不能死读书,一定要联系现实的问题去思考。&&&&中传这个专业不简单,二战才成功是很多的,在复习时候非常重视不能大意,有人爱买考研机构出的笔记直接背,连书都不看,觉得很高效,但是,别人的笔记是别人的思维,就算拿来做参考,自己记一些笔记也是很必要的。别人的笔记是很难背的,效率未必高。 4.总结套路与模板&&虽然英语反模板比较严重,但是没有自己模板现场写还是有点吃亏的,总结一些自己风格的模板,灵活运用就好了。可以分三种:成就型(赞扬),问题型(批判),中性型。& & 专业课也可以有模板的,看真题就可以发现,大题不管什么题目,离不开几个主题,每个主题想好思路与模式或是模板,答题直接用就可以了,省时而且还可以写的比较全面。&&另外,专业课中的万金油句型真的是太多了,有些理论答什么都可以,有些问题固定几点就好,有些问题几个角度分析就行。当然也许这样不会得到很完美的分数,但是咱们是应试的,达到要求就好。&&我今年334分数129,最后一道李天一分析的就是按自己模板答得,后来感觉和题目“媒介伦理原理分析”的要求有一些偏差,可能扣分会多一点。不过在有限的时间里排除慌张,现想思路答好一道题也是很难的。&&当然遇到题最没有思路的方法就是5w模式各个主体说一遍了。不过我是没办法才用那个的。 5.关于和笔记&&现在资料市场非常混乱,有些资料很贵,动辄3、4百,内容还不如在论坛随手下载的笔记有价值。一些资料贩子自己都没有参加过这门考试,推荐的书都不靠谱,就以专业自居,资料内容也是东拼西凑,找不到的就塞几篇论文,还和题目不怎么搭,美其名曰自己理解。而且会有错误内容。(说的只是一些,不排除另一些)&&久病成医,上面推荐的书都是我亲身用过有参考价值的。下面也写一些我上当经历,供同学借鉴。1.中传47号楼。&&我买来没看。里面内容很混乱,考试大纲上有一半以上都没有,大量和考试无关的内容,不知道怎么堆起来的。一些没有辨别能力的孩子就麻烦了,尤其是跨专业摸不着头脑的。2.研路通。&&不好,没价值。不知道哪百年前的资料堆砌的,没有总结性东西。3.一航。&&我在传媒大学院里买了一本盗版的440的,理论按那个背的。不过334没买,目前还没发现市场上334资料好的,买的时候也看到了传媒学长的资料,但买的一航的。334自己多看书,看真题找规律,自己看论文总结专题比较靠谱。
6.适当休息。&&考研是持久战,持久战像长跑一样,冲的太猛的都是爽一时的。我复习的时候每周会有一天兼职的时间,等于每周有一天没学习。感觉疲惫、恶心、效率低到爆的时候就休息一下,之后会神清气爽事半功倍的。注意早睡。我是逼自己10点就睡觉的,养成健康的习惯和重要。 7.切忌多愁善感。&&考研就别手机控了。可惜现在人们总是摆脱不了“媒介依存”的赶脚啊。我为了逼自己,最后三个月就把微信给卸载了。&&别看个书还发个书的照片。少说多做,全力以赴吧。多愁善感不是好事,有比你复习的生活苦逼多的人在忍耐呢。幸运的是你还有的选择。Just向前冲。8.英语和政治&&&&英语是长工夫,应放在复习初期猛攻,之后一直持续,随着进步的程度逐渐减少英语的份额。&&重中之重是单词,没单词什么也别说。&&我4月份在网上下载了一个考研英语单词表的word版本,把会的单词都删掉,剩下22页。在按艾宾浩斯曲线定了一个计划。每天新背2页,加上按曲线复习。早上2小时背2页,晚上按半小时每页的速度复习一页。这样一个月零4天坚持下来,单词背了6遍。之后三个月每天拿两小时复习这些单词,后逐月减少单词时间,增加阅读时间。直至考试前。大纲单词一共背了12遍左右。&&阅读是大头,同源阅读翻译训练加真题阅读做透即可。&&作同源阅读。全篇翻译,没做同源阅读后面的题,因为质量不高,大概做了200篇。新题型因为英语2比较简单,也没太练习,主要是作真题里面的。完形填空也一直放弃。&&作文很重要,背范文是王道。&&背范文,大概背了9篇,之后自己总结的模板,背范文一定要烂熟的,不熟等于没背&&作有自己特色的模板,考试灵活运用。现在似乎是反模板比较厉害,但是考试不作模板现想思路还是比较吃亏。最后没整套用,只是用了一些过渡衔接的话。模板准备了3种,分为问题型,中性型和成就型。&&在看阅读时候记了一些作文能用到的好句子,大概有40句,背下来。&&考试时候作文我看起来比较有感觉,题目是城市化,发下来卷子还没正式进入答题时间,第一段已经在草稿上写出来了,节省了时间。后来还改写了阅读里的一个句子,原句是技术是一个贪吃的怪物消灭职位需求,我改成了,技术是一个贪吃的怪物吃掉了农业劳动力,所以农民们就进城作农民工了。&&作文是要按逻辑来的,比如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最后。条理清晰,多说几点比较好、。&&真题作多遍,并留下2年模拟。真题次数因人而异吧,说需要做7.8遍有点夸张,尤其是对那些英语不咋样的,因为错了好多之后看答案会把答案都记住,再作就是自欺欺人的效果,还是先把单词背烂熟,再多做同源阅读提高能力,做起真题还是更有价值的。&&我先做了3遍英语一,后来又作的英语二。后期做题非常轻松,速度很快,准确率也比较高。模拟英语二真题的时候,有几次估分80。但是考试时候还是觉得有点困难,速度也不是很快,所以说考试发挥到最好或者超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是紧张,二是状态不可能像平常那样轻松,所以要对自己谨慎估计。政治:我政治一直不好,不说经验了。在这推荐点好书,一是风中劲草。二是肖秀荣最后冲刺的小册子,还有肖的最后四套卷。任的最后4套卷也不错,时政大题部分,我完全是考试前前一天晚上背的任4套卷的比较高大上的话。政治注意不要题海战术,还是要把书上的搞定才中。
&&考研路上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反对你的,对你时刻是一种激励;一种是支持你的,成为一路上的支撑。
&&说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可能有些疑问没有提到,有问题的同学可以跟帖留言,在这就不留联系方式了,我看到会一一回复的,已经回复的重复问题就不回了,问点专业题的问题也ok。也祝15年童鞋们好运。 最后希望自己复试顺利通过。
中级战友, 积分 6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53 积分
在线时间78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6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53 积分
中级战友, 积分 6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53 积分
这年头大神太多,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把师姐拍在沙滩上。没事找找刺激
一般战友, 积分 1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7 积分
在线时间16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7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7 积分
谢谢前辈的分享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谢谢前辈分享经验,好详细!辛苦了!
新手上路,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 积分
+ing姐好~~
新手上路,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顶起~说的很全面很清晰!
在线时间0 小时
头像被屏蔽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在线时间18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谢谢前辈的经验,写得很详细,解决了我不少疑问~
新手上路, 积分 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 积分
谢谢学长的经验。但是我突然觉得压力好大、mjc的书目好多啊是不是比传播学难考啊?还有就是一航的资料到底是好还是混乱呢?希望学长帮忙解决一下!
K币31022 元
在线时间1676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考研,因分享而美丽
K币31022 元
感谢分享·
昵称:常驻版块:入驻论坛时间:2013年备考利器考研帮欢迎下载
坚信的事: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最大期望:“精神家园”成为最受考研学子欢迎的学习平台。
||||||||||
Powered by Discuz!中国传媒大学mjc复试经验_考研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69,710贴子:
中国传媒大学mjc复试经验收藏
复试成绩是这么算的:  非艺术类:考生成绩=(初试总成绩/5)×70%+复试总成绩×30%;  艺术类及专硕:考生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总成绩×40%;  听力口试、笔试和复试是10%,40%,50%;  单就新闻学来说,按照非艺术类计算:  英语听力口试中的1分=1*0.1*0.3=0.03分;  复试笔试的1分=1*0.40*0.3=0.12分;  面试中的1分=1*0.50*0.3=0.15分;  初试中的1分=1*0.2*0.7=0.14分;  已经能看到面试中的一分已经超过初试一分的价值,复试笔试中的比重也不比初试的差多少,借用传播学学长的话,“除非你初试分数很高,高到了BT的程度,否则,永远不能轻视复试,尤其是笔试和面试”。今年我这个方向复试的9个人,最终录取7个人,除了第一名的大牛408分外,我们其他人的差距在18分以内,最终结果也有排名靠前但被刷的,所以,给予复试足够的重视吧。  整个复试流程你们可以去研招网下载看,每年的流程都差不多。今年我复试时间是从11号到15号,11、12体检和报到,13口试,14笔试,15面试,但也有个别方向16号面试的,因为一天面不过来了。所有的通知主要发布在44号楼的大厅,另外新闻学专业的还会贴在电视与新闻学院那个楼的5楼,貌似是504门口。大家等到复试的时候多关注这两个地方。  复试的材料准备:这个很重要,需要准备什么自己去研招网上查,我在这里只说2项,思想品德考核表(我直接叫政审表)、成绩单。主要讲往届生的情况,因为应届生在学校可以搞定一切。政审表要找档案所在地盖章,职务啊什么的填无就好了,我去盖章的时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让我办了个人事代理来管理我的档案,一年240,貌似山东的都需要办这个,然后开档案一项一项的核实了才给我盖章的,据了解别人的流程都比我简单(+﹏+)~;然后是成绩单,往届生要么自己跑回学校开,要不就让学弟学妹帮忙开好寄给自己吧,能一次多开几份的就多开,指不定以后啥时候又得用了。  因为我准备复试时又租了2个月的小屋,从3月8(请忽略掉这个日期到5月8,所以我不存在预定宾馆的问题,无法提供指导了,但外地考生还是尽量早预定吧,年年都有订不上宾馆,然后住在远点儿的地方,复试的时候赶地铁过来的。  下面按照我复试的时间顺序讲讲复试的准备和复试内容:  一、体检  我的复试通知书上写的报到时间是12号,所以我11号就先去体检了,后来有同学告知说写12号的11号去报道也没问题。  体检:  一楼:胸透、内科、血压;  二楼:抽血、耳鼻喉、外科;  三楼:心电图;  室外:身高体重、视力、辨识力;  上面是今年的体检项目分布说明,我不确定每年是不是都一样,应该差不多吧,就那么几个地方。体检是个力气活,但为了抽血,大早上你不能吃饭,先饿着吧。小罗师哥说了,比较费时的项目有三个:抽血、胸透、心电图,顺序自行安排。  体检7:30开始,我大概6:55已经到了,那时候前面大概已经有100人了吧,5分钟后,我身后的长龙也有快200米了……我还算比较靠前,看不到队伍到底排了多长,据说很长很长很长……7:30准时开始,上二楼,把复试通知书和50块体检费给阿姨,然后阿姨给你3个单子,一个体检表(这个需要自己填写,并粘贴一寸照片,你最好带着笔和胶棒),一个收据,一个抽血表。然后直接去排队抽血,会有五六个医生一字排开,随便挑一个抽就好了,怕抽血的孩子挑年龄大点的医生就好,抽血后把抽血表留给医生。然后我做完二楼的项目就走了,出来的时候看室外的项目人少,也做了下,就去吃饭了,吃饭的时候大概8点20,还算快的。  下午1:30开始,我大概1:20去排队,这时候人已经很少了,我用了40分钟就做完了一楼和三楼的项目。  关于抽血,我不得不多说几句,我的辛酸史啊……之前有人说过你血管细的孩子,请提前检查你哪只胳膊血管稍微粗点,哪只粗抽哪个,我是右胳膊粗,所以我抽右胳膊的血。为什么这么坚决,因为本科时去献血,傻不拉几的给了护士左胳膊,护士一直说我血管细我也没管,然后硬生生的被抽哭了,在旁边陪我的同学事后告诉我,那护士拿着针头在我血管里挑过来挑过去就是不出血,血的教训啊……另外,抽血后一定要摁够5分钟,我抽血的时候旁边那姑娘没摁好,血流的啊,又让我看到了血淋淋的一幕,要知道不管医生抽血技术多好,你也得摁好才行啊!  让大家受惊吓了,下面讲点轻松的。  二、报到  12号报到,我是下午去的,人已经超少了,进去也就10分钟就一切搞定了,你随着用桌子排出来的小道走就行了,是流水作业,要交100块钱,领取复试准考证、口语测试表、复试面试表(到底叫啥不记得了,大概就这个意思)。  这一天在电视与新闻学院的5楼已经贴出来面试的顺序了,顺序是按照小方向的初试成绩由高到低排的,也就是说这时候你就已经能知道自己的排名和方向内进了多少人了,你可以看看都有谁,等明天口试的时候打打招呼互相认识下,这都挺好的,以后可能都是同学了。  三、听力口语(58分)  13号口试,但印象中11号下午已经在44号楼贴出口试的顺序了。  最早的一批好像是8点多就开始了,我是下午2点那一场。顺序是按照复试编号排的,而复试编号感觉是按照小方向名称第一个字的首字母来排列的,新闻学中报刊方向就排的很靠前,是上午最早那批口试的,新闻业务在新闻理论后面,自己推算下吧。  说实话,这成绩真心桑心,不及格,都没脸见人了……所以我就随便说说,你们就随便听听好了。我这成绩说明了两点,一是史上传说的只要微笑并开口说就能60的说法是错的,二是英语不及格也能录取。我不是说这部分不重要,因为最后很可能查了0.01就会被刷,但这部分确实没有笔试和面试那么重要。  听力:  有的前辈说难度在新概念二程度,有的说新概念三程度,个人觉得难度不统一,每个人听到的不一样,很可能有的简单,像是新概念二一般,有的人听到的难,像是新概念三一般。我听到的是一个故事,大致是说husband给了wife10pounds去买礼物,wife嗨皮的去shopping了,买了个什么没听到,然后坐bus回家,说路上有个woman偷了她买的东西,叫了police,police不管这事儿,然后wife就自己从那个woman的bag里面自己偷回来了,回家后跟husband说你看我买的什么什么多beautiful,husband说可是我给你的10pounds还在desk上呢。老师只问了我一个问题,让我复述这个故事,我就用英文说了大概上述内容,我知道这有点逻辑问题,但我真心听懂的就这些了。我研友听到的是关于唐老鸭创始人的事儿,什么哪年做了什么事儿的,年份太多,她也说比较难,问了3个问题都不太确定,尤其是关于年份的答案(但她还是考了90分,羡慕死我了……)  口语:  抽2道题,一道是生活类,一道是传媒类,老师给你念出来,然后你回答。我第一道题没听懂,sorry一次老是给我重复一次,sorry了三次之后,老师说,ok,nextquestion,囧……第二个问题问了我微博,用微博么,你觉得微博给你带来了什么,我随便说了三四句就that′sall了。目前知道的别人抽到的题目有:公务员热、喜欢美国动画还是日本动画、地方报刊的特点、你这次来对中传的印象。  准备:  我现在觉得我复试所有的突击准备只有口语听力是有用的,在论坛上弄了去年口语的真题看了看,好歹给我提供了点儿思路。你们要是准备的话,建议把新概念二和三听听,然后找几个话题练练嘴就好了,放松心态,老师都很和蔼的。四、笔试(89分)  14号笔试,笔试的内容每个小方向都不同,复试参考书目在研招网上有,自己去找。今年理论方向的考题如下:  1.报纸中的把关人是谁,把关的标准是什么;  2.以具体国家为例,说明新闻传播体制的分类和特点;  3.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如何提高公信力和影响力;  4.什么是媒介审判,怎么评价媒介审判;  每道题25分,除了第二题我很是纠结了一番之外,其他三个自认为答的还不错,也是十几页的大白纸,3个小时,我又写了10页,写到手疼,但因为题量不大,时间上不是很紧张。  因为复试期间生病,笔试的时候我一直在咳嗽,肯定吵到一些人答题了,先说句抱歉。再是感谢那位监考老师,她看我咳嗽,桌上放着的水杯却没多少水,就主动帮我接了一杯热水过来,温度刚好可以喝,很暖心~  准备:  书:书是一定一定要看的,新闻理论这个方向复试书目和初试有重合,很多东西都只是初试东西的融会贯通,经过一个冬天我已经忘的差不多了,所以又用了半个多月复习了一遍,至于别的方向就不清楚了。  期刊论文:你这个方向老师的论文一定要看;我还下载了《现代传播》、《新闻战线》、《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等期刊上的文章300多篇,在电脑上大框似的看了一下筛选到剩60篇左右,打印出来细看;另外还下载了陈力丹老师近一年的论文,这个算是学术界的大牛,你可以多挑几个人的下载,我是觉得我实在看不过来了,所以只选了这一个。所有的论文打印出来花了快50块钱,一页一毛,抱回教室的时候很沉很沉。  真题:传媒考研学长那里有各个方向的复试真题,我这里也有,你们需要可以等你们复试的时候给你们传,我估计明年学长那里会有各个方向13年的更新,我这边就只有理论方向的了。  五、面试(85.33分)  面试的帖子除了前面推荐过的传播学学长的“求生之路(下)”,还想提一下小小熊学姐的,去搜,她关于面试的帖子也很好。我这里只简单说一下我的面试准备和过程。  准备:  包括衣着和材料的准备。  衣着方面简单大方就可以,平时习惯穿西装的就穿,不习惯的一般不要挑战,正常的学生装其实就可以,我是穿的板鞋、牛仔裤、米色长风衣,头发是束起来的,虽然这样显得我脸大,但是精神额。  材料上按照要求带好就行,一定要注重科研设想的写作,这个东西传播学学长瓦洛佳有篇文章很好,叫做“低分复试逆袭指南——找到自己的无敌残局”,我觉得他写的其实就是科研设想,大家可以去看看,我就不多啰嗦了。写好后能找本科老师给看看最好,让老师给提提意见,说说可能会问什么问题,你做好提前准备。  过程:  8点开始候考,都在一个屋子里面等着,然后等学姐学长叫到你你就去面试。  进屋子学长学姐会把你的材料收走,递给老师,你只需要向老师问好就行了。我鞠躬向老师说了“各位老师,上午好”,然后主考就让我坐下了,我说了谢谢。是一个红木的椭圆的桌子,你会坐在主考面前,和老师之前的距离大约1米多,距离不会让你感到压抑的。  坐下后,主考让我自我介绍和简述自己的科研设想,3分钟时间,我自我介绍说了不到1分半,就自己转话题说科研设想了(据说有别的同学面的时候自我介绍就被打断了,老师问了问题,然后接着让说科研设想,这些都没问题)。  自我介绍后,老师让我抽一道题(理论方向的题目在一个信封里,里面很多小细条,不同方向形式不同),抽完让我把题目读出来,然后稍微思考后回答。我抽到的题目是:新闻事业的功能中,报道新闻、评价事实、引导舆论、社会监督这四者的关系是什么。个人觉得这道题还是有难度的,可以换题,但我当时忘了这茬了,想了下就直接作答了。我知道这四种功能,但不清楚其关系,所以我只大概的说了下这四种功能分别是什么,具体含义,然后说是递进关系,报道新闻是评价事实的基础,报道新闻和评价事实是引导舆论和社会监督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我回答的时候老师没有微笑,没有点头,没有摇头,没有表情,所以我也不知道我回答的对不对。  抽题后是自由提问,在座的6位老师有4位问了我问题。主要是下面几个问题:  1.你本科就是新闻学的,我看你成绩单上也学了很多新闻学的课程,你觉得自己如果现在去报社或电台,你有什么样的能力,你能做些什么?  我主要根据在校广播电台的经历说了采写方面的锻炼,然后根据上过的课程说了拍摄和剪辑方面的能力。  2.本科就是新闻学的,怎么没有媒体实习经历呢?  我回答说没有恰当的机会吧,但我去过其他机构实习过。  3.新闻学专业去其他机构实习干嘛呢?  这个问题是上个问题的延伸,我这时候觉得好像被问到弱点了,有点慌,但应该算是圆回来了。我是这么说的,我是去国税局实习的,做的是文秘类的工作,写写稿子什么的,和宣传沾点儿边,但之前觉得和新闻关系不大,所以没有提到这个经历。  4.你是往届生嘛,毕业后工作了么,还是就考研了?  没有工作,只是考研。  5.关注李天一事件了么,你怎么评价媒体对这个事件的报道?  我实际只知道一丁点这个事儿,对于媒体的报道几乎没看过,所以我只能凭着感觉说。我说报道面挺全的,报道也很及时,但对当事人隐私保护不够。这个说法其实是很马路边的话,要是真关注这个事件了,肯定会举出一些例子来的,可惜我举不出来。  6.那你注意到李天一事件中媒体初期对他年龄的篡改了么?  我只能回答没关注这么细,有点儿惨。  自由提问结束,主考问其他老师还有什么问题么,都摇头,于是我就说了些感谢的话就出来了。整个过程也就15分钟左右吧,我面的还算快的。自由提问的时候有几个问题我感觉有点小刁难,但面完出来有同学说老师愿意问就可以了,问了代表对你感兴趣,所以我也没多想,后来想想那老师可能只是比较注重实践经历罢了,我没有这个经历,确实也是一个弱项。关于李天一事件,也是自己的问题,平时关注热点太少,建议你们有空刷刷微博,那上面信息也还蛮多的,就不至于像我这么傻。  整个复试过程就这么结束了,病了一个星期,一直吃药都没用,复试结束不想吃药就不吃了,反而两天就好了,看样子我还是紧张了。  感谢复试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各位学姐学长,其实我最感激的还是新祥旭的黄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才让我这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TOEFL 考试,90% 的考生均进入了第一或第二志愿的大学。
在等初试成绩、国家线、复试线、拟录取结果等等的这些无比纠结的时间里,我每天都会想很多很多很多,我想无论考上也好,考不上也罢,不管最终结果怎样,我想我都不后悔了,因为我问心无愧,我做了我最大的努力,我经历了一次彻底的考研,一次浴血的重生,再也不会有第二次了,什么样的结果我都可以坦然的去面对。然后,在四月的最后一天,当得知自己“拟录取”的消息时,内心由喜悦到平静再到心酸,想想自己曾经奋斗过来的考研路,想想一次次为考研留下的眼泪,想想自己一次次咬牙坚持下来的勇气,这些都永远定格成了人生最宝贵的回忆。考研学生的压力,是任何一个没有经历过考研的学生所无法理解的,那时候神经仿佛一触即发,会因为写全对一篇英语阅读而兴奋一整天,会因为错了几个选项而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有时候会学着学着开始抓狂、烦躁,有时候又会开始畅想未来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也会在看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实习机会时蠢蠢欲动 ,考研真的会把人折磨成变态,但我们依旧坚持了下来,只为心中的梦想。下边是我的考研经验,与大家分享:一、时间安排我的考研时间安排比较特殊,我从六月份开始复习,六月是十分松散的,总觉得离考研还有那么长时间,怕学得早到时候会忘掉,打持久战太辛苦了,所以每天都是睡到自然醒,然后晃晃悠悠的去图书馆看书,看累了就和身边的研友聊聊天,一天保证八个小时的学习,还是比较轻松的。七月到九月这三个月,因为一些客观因素不能复习考研,足足耽误了三个月的时间,这也是后来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自暴自弃的原因,总觉得比别人少学了整整三个月,拿什么资本去跟别人比?十月份时,下定决心利用剩下的不到一百天的时间背水一战,生活被定格变成了三点一线,图书馆、宿舍、餐厅,简单的不能再简单,那段时间天天跑图书馆三层,那层都是考研的学子,看着大家每天埋头苦学,不分昼夜,再看看自己,真的起不了那么早,睡不了那么晚,终于承受不住压力,放弃去图书馆开始了一个人的征途,一个人在自习室里,我每天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学够八个小时,但这八个小时是纯粹的,不包括吃饭、上厕所、走路等时间,其间也不忘看了几场话剧、看了几场电影、逛了几次街,弦绷的太紧是会断掉的,有时候适当的放松不仅缓解了压力而且还增添了满满的动力!二、初试科目(一)英语我是从十月份才开始复习英语的,单词部分:刚开始用的是刘一男词汇5500,可背了几天后就心急坚持不下去了,毕竟时间很紧迫,也顾不着把所有大纲单词背完了,就着急想做真题,所以我就开始边做真题边记单词,有一本《读真题背单词》的书还不错!我觉得这样会更有针对性,而且近十年的单词重复率还是很高的,当然,如果时间充足,最好还是把5500个大纲词背上几遍吧!完形填空:当我耗费一周来把完形复习一遍之后,我发现完形真的没必要浪费那么多时间,有时候可能通篇才对一两个,而完形的答案是有规律的、ABCD每个选项最少出现4次,最多出现6次,所以你全选一个答案,也会也会拿到2-3分的。阅读理解:重中之重,毕竟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刚开始第一遍做阅读十分吃力,首先要标出不认识的单词,其次要分析语法,包括各种长难句,一句一句逐一翻译,然后对照着真题解析里的翻译来反省自己翻译的不好的地方(其实在翻译的过程中已经等于把新题型翻译给复习了,一举两得哦~),第一遍也许每一篇都需要花费至少两个小时,甚至更久,但千万不要心急,耐心把每一篇都研究透彻,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是有一定的技巧性的想下出题人的思路,总结下做题的方法和经验,那样会事半功倍!第一遍的答题如果全军覆没,这很正常,千万不要气馁,你必须硬着头皮再做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然后直到某一天,你会有一种羽化成仙的感觉~!大小作文:我是12月开始看的,刚开始也是背范文,又买了些作文书,其实都没用,然后就开始自己总结模板,在阅读理解中看到好的句子就积累下来,看一些新祥旭辅导班的讲义,基本每天都会背一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背完后一定一定要默写,这时很多你不以为然的小错误都会彰显出来,大小作文30分还是很容易短期提分的!(二)政治也是十月份开始的,大学期间公共课就已经把那几本书学过,所以就直接做的真题,我从头到尾用的都是肖秀荣老师编的书,力荐!非常好用!刚开始看的是《肖秀荣1000题》认认真真做了一遍,收获很大!然后开始研究真题,也是肖老师的书,重点详细解析历年的真题,对政治的命题规律有了一定的把握,在临考前两星期又做了肖老师的4套终极预测模拟试题,在考前又一次查缺补漏地巩固知识点,另外,海天的政治28题也很精简的概括了重点,是应试再好不过的模板了,时事政治我没有投入太多精力,我是在考前的前一天晚上,看了几遍风中劲草编的应试重点,正好考试用上,有四分吧。政治的拉分其实主要是在多项选择题上,政治没什么好说的,(三)音乐学我本科也是音乐学专业,所以复习较晚,十一月才开始,通过历年真题可以看出,专业的考试其实并不太难,没有出过偏题怪题,中外史论就照着传媒出版的几本书上背,不用再看杨荫浏、于润洋等老师的传统书目,其中重点是曾遂今老师的《音乐社会学教程》和曾田力老师的《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这两本书我都是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主要是真正的理解,这些对于我都是全新的领域,所以每一章的内容我都会好好的去消化,从历年真题上看,这部分会涉及到四五十的分值,比如去年的论述就考到了网络音乐这一块,简答考到了影视剧音乐的类型,因此给予足够多的重视。在学习专业的过程中,通过拜读老师们的著作和研究成果,使我产生了无限的个人崇拜,也正是对老师们高山仰止般的崇拜,也会使我陷入一种学术自卑,看着老师们的著作觉得自己多么地浅显,于是就更加拼了命的去学习专业知识,最终专业考了132分。(四)艺术学最开始复习的是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这本书复习起来很轻松,先是通读一遍,边看边做笔记,认真总结每一章节的问题,至于指定书目中的电影史、文学史、美术史、音乐史等书我在大二定下考研后就开始当做课外书看,这些内容多且杂,如果当做兴趣来学的话,学起来也是十分轻松愉快的。不过考试的时候各类艺术史的分数占比例很小,基本用于填空,即使考前硬背知识点也是可以的,平时就要做个有心人。比如读美术史时,可以把各个流派各个画家的作品在网上搜一下,知道他的风格上后心中就有个大概,就不只是照着书本上生搬硬套了。平时也要多关注文艺界的新闻,哪个大师诞辰多少周年了,哪位导演的作品获奖了,因为传媒的艺术学考的面比较活,不仅仅都是书本上的,所以日常的积累和艺术修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只是看了《艺术学概论》,把这本书掌握的牢牢靠靠,最多艺术学只能拿到90分的及格分。当我觉得自己把艺术学复习的洋洋自得的时候,偶然的情况下,在传媒的书店买了份“新祥旭考研艺术学笔记”(盗版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里边的知识非常全面,涉及到西方文艺理论和中国文艺理论,盗版的质量很差,很多字看不清楚,很多问题也不懂,但是我意识到了自己与这门课程的差距!特别想知道这笔记是哪里出的,还好每一页都有大大的水印“新祥旭考研”(呃,等等!我怎么觉得我这是在打广告呢?那好吧,我就是在打广告),还留有电话,于是忐忑的拨了这个电话,又很果断的选择了全程班,10月18日开始上课,先上五天基础班的课,五天下来真的觉得提升了不止一个段位!学长讲课的风格真的是我第一次见,嬉笑怒骂、亦正亦邪,痞子文人的感觉,在他这里培养出的孩子绝对不会是一个模板,都各成一派。当时为了上学长的课,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先坐公交,后挤地铁,再换八通,说这些一是为我自己的求学精神打动!二是学长的课让我心甘情愿“跋山涉水”!记得听到讲中西方文艺时我都开始昏昏欲睡,本来就难懂,而且觉得考艺术学学这些东西干嘛,再加上每天睡不醒,就开始各种小鸡啄米,也被学长发现几次,学长很严厉地说,别以为这些没用,这些东西都是提分的,如果只复习参考书目也许你能答90-100分,但如果你学会这些,那都是110以上的水平,然后怀着愧疚之心开始认真研习中西方文艺理论,历年的真题从头到尾做了四遍,笔记写了四大本,后来初试艺术学考了129,很华丽丽的证明了学长的说法,那些东西在做大题的时候真很提分!在奋战的日子里,学长每天都会发“每日一题”的信息,主要针对的是填空和名词,比如“电影《芙蓉镇》导演是谁?”“戏剧《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作者是谁?”“绘画《巴人汲水》作者是谁?”,手机里存的满满的,一条都没舍得删,初试考完的那天晚上,学长发了条信息:“人生就是八通线,传媒大学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站。无论泪水还是欢笑,我们一路走来,一路珍惜。很高兴,能够陪伴在你左右,度过人生那段最难忘的时光。新祥旭考研“每日一题”服务正式和各位说再见。再见。”当时泪腺就开始发达,在地铁中忍不住各种泪奔,考研这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有新祥旭陪伴,有学长陪伴,有这么多战友的陪伴,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奋斗的日子永远不会忘。在新祥旭的日子也永远不会忘。三、
复试回忆起复试,我就觉得像一场噩梦。分数线出来后与复试考试中间紧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当时整个人都手忙脚乱了!又要准备曲式和声乐理、又要准备英语口语听力、又要写让人纠结的入学科研构想,还得考虑面试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真是把人折磨够呛!所以我严重建议初试成绩出来后,觉得没问题的同学就提早准备复试!(一)
音乐基础理论这门课程因为考虑到跨专业的考生,所以题目设计的并非过难,但低于60分会直接被刷,也是很恐怖的~首先会出一些名词解释,比如七声商调式、乐音体系、十二平均律等这些,其次是简单的乐理调式分析,然后是和声标注题,再然后还有一篇曲式分析,曲式基本都是单三部,只需写出调式结构,不用做具体分析,最后会有一个大题目,这道题的重复率很高,认真准备一定没有问题!(二)
英语口语和听力传媒的英语没有自我介绍,所以一个考生五分钟左右就可以了,里边坐着两个老师,先是听一段录音,新概念二的程度,然后回答老师提的问题,就算是听不懂也一定要张嘴说,然后抽两道口试题,我去年抽到的是一个是“你最喜欢的流行歌手是谁?”,还有一个是“找工作时你最看重的是什么?”,其实复试英语只要张嘴说就行!老师们也都不会为难考生,基本都是60分以上,而且复试的英语成绩只占复试的百分之十。(三)面试毫无疑问面试是重中之重,简章里明确的写着,面试的比重占复试的百分之五十,导师具有最终决定权,听说往年有的初试考第一的复试面试这关被刷,所以更是深表压力,复试再次果断地报了学长的复试班,不仅能得到学长一对一的指导,而且还能认识同一专业进复试的学生,大家在一起能获得更多的讯息。记得当时的入学科研构想,直接把人写崩溃了,于是天天赖到学长家里不走,非得在学长那写完才行,缠着学长问各种专业问题,当时真的接近狂躁的边缘了,无论如何都无法静下心,好在有学长的收留,让我安心的完成了科研构想,还活活蹭了两天饭!在考试的前两天学长还组织了模拟面试,学长会毫不留情指出你的优缺点,也正是经过这么一次紧张的模拟,到了真正的面试时也就淡然许多。面试前煞费苦心的准备自我介绍和专业上有可能问到的问题,不过进去后气氛十分轻松,六个老师围着一个会议桌,自我阐述了下科研构想,老师们很随意的问了些问题,类似于聊天,老师们都很和蔼亲切的。不过当时出来时我很怏怏不乐的给学长打电话,当时觉得没戏了,因为老师根本就没有问专业的问题,只是问了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我以为老师对我的学术研究根本不感兴趣,后来学长安慰开导了我一番,事情不是我想的那样,后来成绩出来是88分,所以有时候千万别没事自己吓自己。结语考研之路酸甜苦辣,样样俱全,有过犹豫彷徨,有过茫然动摇,可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结果还很满意。感谢考研这段人生经历,感谢新祥旭黄老师,感谢新祥旭,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感谢考研路上遇到的所有人,也感谢我自己,使自己拥有了一段不可复制的人生经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传mjc初试参考书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