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蔺志华副教授王宏新闻教授

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业举行首届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业举行首届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
【摘要】:正 12月11日至12日,武汉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业举行了首届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陶德麟教授的博士李晓明、冯平、王宏维三人均以全票赞成顺利地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夏甄陶研究员(博士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齐振海教授应邀前来参加并分别主持了答辩会.校内外专家一致认为,这次参加答辩的论文选题新颖、论证入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12月11日至12日,武汉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业举行了首届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陶德麟教授的博士李晓明、冯平、王宏维三人均以全票赞成顺利地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夏甄陶研究员(博士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齐振海教授应邀前来参加并分别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中国研究生;2005年03期
张国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年01期
于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陈皓明;[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7期
王在华;;[J];中国研究生;2005年02期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任向勤;;[J];中国研究生;2009年02期
周应恒,耿献辉;[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3期
何明娥,刘运成,关勋强;[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丁雪梅;[J];中国地质教育;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克平;;[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刘冰;;[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陈德广;;[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陈俊钦;;[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李由;;[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5年
哲石;;[A];“2006·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金武刚;;[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田红 记者 胥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王握文?周珞晶
吴丹;[N];科技日报;2008年
欧阳春艳;[N];长江日报;2005年
本报特约通讯员  汤宏;[N];解放军报;2006年
学位办;[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王曼;[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徐宜军;[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周玲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周襄楠 通讯员
刘应华;[N];新清华;2007年
王坤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洪晓梅;[D];东北大学;2008年
高博;[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邱秧琼;[D];浙江大学;2012年
胥秋;[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罗敏;[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王庆东;[D];东北大学;2009年
吴剑卿;[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靳志和;[D];清华大学;1988年
王守林;[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杨喜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弘萍;[D];浙江大学;2007年
高瑞;[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赵苁蓉;[D];苏州大学;2010年
宋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李腾;[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阿里马斯;[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何芳;[D];河南大学;2009年
张海英;[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张凤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石猛;[D];西南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南京某大学副教授王宏高组织换妻活动被诉聚众淫乱
 &&同好游戏&任重而道远,你们说这是淫乱根本就不对。我们宣传的都是健康的性知识,这本是值得提倡的&&&说出这番&雷语&的人是南京某大学的一位副教授王宏高。在学生们面前,年过半百的王宏高是一名传道授业的老师。而在网络论坛和QQ群里,他却摇身一变,成了&换妻游戏&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教授成为&换妻&论坛版主
  出生于1957年的王宏高是南京某大学的副教授,曾经历过两段失败的婚姻。如今,儿子跟着前妻,他则和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住在学校公寓里,一直没有再次成家的想法。工作之余,王宏高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上网逛论坛、聊QQ,尤其喜欢研究两性关系。
  上网时,王宏高发现了一些夫妻交友、介绍性知识的网站,&换妻&、&同好&等新颖的观点让他眼前一亮。于是,他经常泡相应的论坛。时间长了,王宏高还成为多家论坛的版主,并在网友中形成了一定的权威。对于这些网上活动,王宏高美其名曰&性知识普及&。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宏高被一位网友拉进了一个名为&换妻游戏&的QQ群。由于他经常浏览一些国外网站,所以对于&换妻游戏&并不陌生,觉得这是种先进的生活方式。虽然没有伴侣,但却挡不住他研究&换妻&的热情。
  变身QQ群主组织&活动&
  不过,一段时间之后,王宏高放弃了拉他&进门&的QQ群,因为他觉得和群里人的观点存在分歧。&群里人在组织换妻活动时,一般费用都是由男方支付,女方则。&对此,王宏高并不认同,&不要谈钱,谈钱就俗了。&于是,王宏高退出了原来的QQ群并&自立门户&。除了&不收费&,王宏高还提出了所谓不谈政治、不能低俗等&原则&,声称&我们禁止在论坛和QQ群里发一些很黄很下流的图片,我们也不要谈论政治。我们只谈论健康的知识,目的就是让夫妻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这些噱头让新QQ群得到了不少网友的支持。
编辑:志趣网
来源:志趣网点击:1853 发表:03-11 14:45
共有留言0条
匿名发表意见发表时间: 10:19:51
】 浏览:2086次
学术简历一、工作简历1978年10月-1982年7月,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2年8月-1997年6月,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工作,任考古部主任;1993年12月,任副研究馆员(副高职称);1994年9月-1995年5月,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学习,获考古领队执照(证书号3295056);1997年7月至今,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工作,1997年-2002年,考古教研室主任,2000年,人类学系副主任;2003年6月,职称转系列,由副研究馆员转任副教授。二、 社会兼职及奖励1986年,全国楚文化研究会会员;1999年,中国考古学会会员;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0年,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2010年5月,重庆市人民政府“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先进个人”(渝府发【2010】51号文件)三、 教学工作曾担任或现担任的本科教学课程:《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南方考古》、《考古学通论》、《田野考古学概论》、《文物鉴赏与鉴定》、《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讲座》。常年担任的本科生课程为《夏商周考古》、《南方考古》、《田野考古学概论》、《文物鉴赏与鉴定》。多次辅导各个高校考古专业的教学、毕业实习。其中辅导北京大学1982级、1983级一个小组的毕业实习,1985级一个小组的教学实习,武汉大学1984级一个小组的毕业实习,中山大学1994级的毕业实习,、、、级的教学实习。曾担任或现担任的硕士研究生教学课程:《考古学方法论》、《南方考古研究》、《文物市场与文物鉴赏》、《中国考古学研究专题》。常年担任的研究生课程为《南方考古研究》、《文物市场与文物鉴赏》。四、 田野发掘与研究工作参加考古发掘的地区涉及湖北、湖南、河南、重庆、广西、广东、香港、澳门等。1997年以来,多次应邀赴港、澳地区进行合作考古研究。2000年以来,主持重庆、湖北、河南三省配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文物保护项目13项,发掘面积逾4万平方米。1. 湖北地区1980年,湖北枝江关庙山遗址发掘(田野实习);1982年,参加湖北江陵县全县砖瓦厂古墓葬古遗址调查;1983年,参加湖北钟祥六合遗址发掘,负责西周部分执笔。1983年,主持湖北监利县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1984年,主持湖北石首市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1984年-1992年连续主持江陵荆南寺遗址发掘,该项目为湖北省七五期间重点发掘项目;1984年,参加钟祥边畈遗址的发掘;1987年,主持湖北江陵梅槐桥商周遗址发掘;1987年,主持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群肖家屋脊遗址的发掘;1987年,主持湖北监利狮子山遗址发掘。1993年,参加三峡坝区宜昌三斗坪、杨家湾、白庙子三处遗址的发掘;1994年 参加湖北钟祥市冢十包楚墓的发掘(《考古》1999年第2期)1996年,主持湖北江陵八姑台商代遗址发掘;2000年,主持湖北巴东黎家沱遗址发掘。2. 湖南地区1982年,整理及主要执笔编写湘乡岱子坪遗址考古报告;1982年,湖南岳阳费家河商代遗址和窑址的探掘(毕业实习,《考古》1985年第1期)3.河南地区年,参加郑州西山遗址发掘。年,主持南阳市淅川县六叉口墓群(遗址)3000O的发掘。年,主持南阳市淅川县盆窑遗址的发掘5000O。2011年,主持丹江支流滔河下游区域30平方公里的考古调查。年,主持南阳市淅川县门伙崖墓、前河遗址的6000O发掘。3. 广西地区月,参加百色田阳那满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4. 重庆地区年,主持巫山大昌古城遗址8000O的发掘;年,主持巫山涂家坝遗址2000O的发掘;2001年,主持巫山林家码头遗址2200O的发掘;年,主持巫山东坝遗址3000O的发掘;年,主持忠县火电厂(翠屏山)崖墓群6000O的发掘;14年1月,主持奉节白帝城大遗址保护规划的文本编写及配合性发掘。5. 广东地区1997年,参加广州南越王宫署遗址发掘;1998年,主持英德史老墩遗址发掘;6. 香港地区1997年11月-1998年4月,应香港特区政府古物古迹办事处邀请,参加“全港考古调查”(荃湾-屯门);月,2000年12月-2001年2月,两次应香港特区政府古物古迹办事处邀请,参加西贡蚝涌遗址发掘,负责编写陶瓷器部分。2001年3月,负责屯门龙鼓滩遗址发掘;2004年11月-2005年1月,2005年12月-2006年1月,两次应香港考古学会邀请,透过“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参加西贡深涌黄地峒遗址发掘,负责田野发掘部分。月,部分参加中环中区警署的发掘。月,负责中环警察宿舍的发掘。月,以持牌人身份负责九龙钻石山前大|村遗址的发掘。7. 澳门地区07年2月,应澳门民政总署澳门艺术博物馆邀请,参加“澳门路环岛考古调查与研究”,并对黑沙北、路环村等遗址进行小面积试掘。五、 科研成果研究特长有南方地区先秦时期考古、考古学方法论、文物鉴定等。发表著作、论著40余篇(部),总字数100万字,1997年以来的论著主要有:(一) 著作《英德史前考古报告》(合著,史老墩遗址主持与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忠县翠屏山崖墓》(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二) 论文与发掘报告《湖南湘乡岱子坪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南考古辑刊》第2辑,岳麓书社,1984年;《湖北江陵荆南寺遗址调查》第10辑, 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资料丛刊》, 文物出版社,1987年。《钟祥六合遗址》(西周部分执笔),《江汉考古》1987年第2期。《荆南寺商代陶器试析》,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1987年《湖北江陵荆南寺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8期。《论江汉流域西周时期的文化分区》,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二),《江汉考古增刊》1991年7月,重载于荆州博物馆编:《荆州博物馆建馆50周年纪念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8年10月。《论周梁玉桥文化》,《江汉考古》1996年第3期。《监利狮子山遗址调查与试掘》,《江汉考古》1997年第2期。《巴蜀文化源流粗疏》,《江汉考古》1997年第3期。《论鄂西南、湘西北地区的夏商时期文化》,王光镐主编:《文物考古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试论长江中游地区夏商周时期的文化与族属》,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三),《江汉考古增刊》1998年11月《中国内地与香港两地田野考古方法的比较》,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编:《岭南考古研究》(2),岭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0月。《广东英德史老墩遗址的石器分类与农业生产――兼论广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发展》,《农业考古》2003年第1期。《论长江中游地区夏商周时期的文化与文化变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考古学研究》(五),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香港西贡黄地峒石器制造场发掘简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编辑:《人类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二作者。《巫山大昌古城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论考古学文化的变迁》,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岭南考古研究》(6),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7年10月(香港)。《巫山涂家坝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巫山林家码头遗址2001年度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卷》,科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巫山大昌古城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卷》,科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荆南寺遗址的发现》,荆州博物馆编:《荆州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9年1月。《忠县翠屏山东汉至两晋崖墓群》,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2008,文物出版社2009年7月。《抢救性考古发掘的课题研究》,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岭南考古专业委员会编:《岭南考古研究》第8期,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9年8月。《巫山大昌古城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卷》,科学出版社, 2010年11月。《巫山涂家坝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卷》,科学出版社, 2010年11月。《重庆忠县翠屏山崖墓所见葬俗辨析》,重庆市文物考古所,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早期中国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以长江三峡库区为中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          
数码娱乐DVD导刊双语学习报
当前位置:
沈强、王宏调研安理大新校区建设情况
&来源:&&作者:
  3月20日上午,市委书记沈强,市长王宏前往安理大新校区调研学校建设情况,并召开专题汇报会。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陈儒江,副市长阮怀楼等参加。
  沈强、王宏一行实地查看了安理大新校区教学楼幕墙施工点,详细询问了施工进度等情况。
  在专题汇报会上,沈强指出,安徽理工大学新校区是目前山南新区在建的最大项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新校区建设直接关系到山南新区的发展和淮南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安理大的发展,加快新校区建设意义重大。沈强强调,要依法依规解决目前安理大新校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要实行一月一调度,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沟通协调,各司其职,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力争早日建成、早日投用。
  王宏指出,所有涉及安理大新校区建设的部门要主动作为,严格按照进度配合施工往前推进,进一步强化施工组织,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工程不停,进度加快。
  会议还对安理大新校区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淮南报业新闻网)
延伸阅读:
 03月19日
 03月10日
 02月09日
 02月03日
 01月22日
版权声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半生南亚缘――访尼泊尔研究专家王宏纬(高清组图)
& | & 来源: & | & 编辑:颜观潮 & | &
  原标题:半生南亚缘――访尼泊尔研究专家王宏纬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朱梅):一首不知名的印度歌曲,勾起了少年的“现代玄奘梦”;一次意外的出访,结下了与尼泊尔的半生缘;一场“不能说”的会面,成为中国改变对尼外交策略的推动力。这就是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南亚学会顾问王宏纬的精彩人生。
  王宏纬教授与南亚的结缘,要从他中学时听到的一首印度歌曲说起:“中学的时候,我无意中听到一些印度音乐,那是解放前啦,觉得很美。另外我看过西游记啊,了解了一些玄奘(的事情)以及我们和印度古代时的交往。这些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诱惑和启发,当时我就想我要做现代的玄奘,做中印友好交流方面的工作。”
  为了这个目标,年少的王宏纬毅然选择了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学习印地语,师承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季羡林。可惜好景不长,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印关系逐渐破裂,王宏纬想要研究印度的“玄奘梦”搁浅了。&&
  “最早给我分配到中国作家协会。最初五十年代,中国作家协会有个亚洲作家会议,定期开会交流,促进文学发展。后来扩大了,发展成亚非作家会议。所以需要我这样的人从事联系、交往(工作)。但是中印战争之后,这就停止了。关系坏了,一切停摆了。只跟尼泊尔在内的友好国家有一些简单的联系,真正的来往很少。”
  然而,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尼泊尔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1963年,在马亨德拉国王的支持下,尼泊尔召开全国文学和艺术代表大会,邀请中国派观察员参加。当时点名让郭沫若去。但是郭沫若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参加。后来就派了文学出版社的总编。我没想到决定(派)我做他的随员去尼泊尔。这就是我第一次去尼泊尔,以前文学界从来没有人去过。”
  正是那次尼泊尔之行,给王宏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到国王、官员,下到文人、百姓,都对他们这些来自中国的朋友真诚而友善,“整个气氛给我印象很深刻”。 1
更多新闻v&& 20:54:37v&& 16:24:01v&& 18:25:26v&& 07:12:4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大学教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