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硫酸氢钾能杀死光合细菌培养基吗

光合细菌|培养|应用方法
光合细菌|培养|应用方法
的培养及应用方法
光合细菌(简称psb)是地球上最早出现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一大类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地球生物圈的各处。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作为养殖水质净化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鱼&、虾、贝幼体的培育;作为动物性生物饵料的饵料;防治鱼病。
一、培养工具的消毒方法
1.加热消毒法:利用高温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1)直接灼烧:此法可直接把微生物烧死,灭菌彻底,但只适用于小型金属或玻璃工具的消毒。
  (2)煮沸消毒:一般煮沸5~10分钟,适用于小型容器、工具的消毒。
  (3)烘干箱消毒:亦称为恒温干燥箱消毒法。
 &2.化学药品消毒法:适用在批量培养中,大型容器、工具、玻璃钢水槽和水泥池中。
  (1)酒精:浓度为70%的酒精常用于中、小型容器的消毒。用纱布蘸酒精在容器、工具的表面涂抹,10分钟后,用消毒水冲洗两次即可。
(2)高锰酸钾:按300ppm配成高锰酸钾溶液,把洗刷洁净的容器、工具放在溶液中浸泡5分钟,取出,再用消毒水冲洗2次~3次即可。
二、光合细菌的培养条件
1、&营养条件
  光合细菌细胞体构成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磷、钾、钠、镁、钙、硫和一些微量元素等,它们也是所有生物细胞构成的主要物质。一般情况下,比重:水占80%-90%、无机盐1%-1.5%、蛋白质7%-10%、脂肪1%-2%、糖类和其它有机物1%-1.5%。其中干细胞含碳45%-55%、氢5%-10%、氧20%-30%、氮5%-13%、磷3%-5%、其它矿物元素3%-5%。光合细菌的细胞膜具有半透性,能选择性地让营养成分按一定需要进细胞内,在酶的作用下合成自己的细胞组分并促进分裂新的个体。
  营养元素的全面合理的搭配,是培养高产光合细菌的关键。根据这一要求,郑州@@@@生物材料公司选用多种光合细菌生长必需的原料,科学配方,经特殊加工而成的"光合细菌发生剂(培养基)",基本符合光合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要求,无毒无副作用,使用安全,固状结晶体便于包装和运输,而且有2年的保质期。
  光合细菌培养基是光合细菌生长繁殖所需各种营养元素的复合体。每种原料都能得以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生产高浓度的菌液,因此,单位效价的光合细菌菌液生产成本低、质量好,这无论是对于用户、经销商还是厂家都有很大的益处,对在工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普及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环境条件
  有了营养全面的光合细菌培养基,只是满足了其生长的内在条件,并不能培养出光合细菌菌液。还需有适宜光合细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才能培养出优质的菌液。环境条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介质:含菌量低的清洁淡水、海水或加粗食盐的淡水。从经济、实用的角度考虑,地下水含菌量低,为最佳水源;清洁的地表水也可使用;含氯量较高的自来水应敞口放置两三天或调ph值至偏碱后使用;蒸馏水及纯净水固然很好,但成本太高,可用于提纯菌种。
  (2).酸碱度(ph)值:7.5-8.5最佳(适应范围6-10)。
  (3).水硬度:ph值中性时10度以下。即调节ph值至8.0左右时,培养介质中的乳白色沉淀物不宜过多。
  (4).温度:253最佳(适应范围153)。
  (5).光照强度:3000lx-4000lx最佳。即每25千克菌液需用60瓦左右的电灯泡进行光照,当然,太阳光最好且无需成本。
  (6).透气性:密闭、敞口皆可培养,密闭效果更好。
  (7).容器:透明或白色容器;大规模培养可用土池、水泥池等,菌液深度30厘米以下为&&
培养基配制好后,应立即进行接种。光合细菌生产性培养的接种量比较高,&一般为20%~50%,即菌种母液量和新配培养量之比为1:4(20%)~1:1(50%),且不&应低于20%,尤其微气培养接种总量应高些,否则,光合细菌在培养液中很难占绝对优势。
四、光合细菌的生产工艺
1、培养液的配制
将光合细菌培养基取一小包(0.5公斤),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加入100公斤水,搅拌均匀,直到培养基溶化为止。
注意事项:水源一定要选择好,含菌量较低的清洁淡水、海水或加粗食盐的淡水。从经济、实用的角度考虑,地下水(井水)含菌量低,为最佳水源,另外,若当地自来水含氯较低,也可用,效果很好;清洁的地表水也可使用;含氯量较高的自来水应敞口放置两三天或调ph值至偏碱后使用。
容器:少量生产可用透明度较高的白色或透明塑料桶、玻璃容器。大量生产可用水泥池、水泥船,也可临时开挖土池,垫上双层塑料膜防漏防浑浊,培养液的深度为30厘米最佳。&
&&&&2、培养方式有以下二种:
&&&(1)做小规模培养
&&&&①&容器为:1.25升的饮料瓶,即小规模生产方法,由于饮料瓶的量小,瓶子透明度好,又密封,所以培养环境好,需要的接种量也少,&比较简单。
&&&&②&设备为:光照箱,用一个大的纸箱,放1个40瓦的白炽灯悬挂在箱子的顶部?(注意防火),纸箱内壁四周,摆装好了培养液并接了种的饮料瓶,这样,既达到了保温到25—40度的效果,又达到了光照的效果。&较大的箱子要用60瓦的白炽灯,一般一个箱子,可&放这种饮料瓶8个以上,即一次可生产约10公斤/箱。&灯泡与瓶子的距离不超过20厘米。夏天,可撤去纸箱,以防温度过高,并在纸箱四周钻孔以散热。
&&&&③&操作规程如下:
&&&&配料:培养液和液体菌种4:1
&&&&培养:在箱子内,打开白炽灯,照几天即可,一般可达到温度在35度,控制在30--40度之内,第一次培养可能需要5天以上,每天早晚摇晃两次,一般只需要2天即可长成深红色。
&&&成熟标准:以培养液长成深红色为准,这时一般成品的光合细菌浓度可达到30--50亿/毫升。
(2)大规模培养:利用太阳能大规模培养(以培养2吨菌液为例):
  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开挖一土池(长5米、宽1.8米、深0.4米),垫上塑料薄膜,然后再铺上桶状塑料薄膜,并将其一端密封,从另一端加入1.8吨配制好的培养液,和0.2吨的菌种,一共2吨,排尽薄膜中空气后,再将该端密封。保持适当的温度,冬天如果温度过低,搭建透明塑料薄膜棚增温。5天后,菌液培养成熟。
五、培养管理
光合细菌的培养日常管理包括测试、观察和分析处理等三个方面。
(1)搅拌:光合细菌培养过程中必须搅拌或充气,其作用&是帮助沉淀的光合细菌上浮获得光照,保持菌细胞的良好生长,每天至少摇动3次,定时进行。
(2)调节光照度:培养光合细菌需要连续进行照明,白天可利用太阳光源培养,晚间则需人工光源照明,或完全利用人工光源培养。人工光源一般使用碘钨灯或白炽灯泡。一般培养光照强度控制在2000lx~5000lx之间。
(3)调节温度:在光合细菌的培养过程中,一般在23℃~39℃均能正常生长繁殖,但如果温度过低,可以把培养容器放在箱子里,利用白炽灯炮散发的热提高箱内温度,并根据需要调整箱子的密封程度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
(4)酸碱度的测定和调整 为了延长光合细菌的指数生长期,提高培养基的利用率和单位水体的产量,测定和调整ph值是一项重要措施。一般采用加酸的办法降低菌液的酸碱度,醋酸、乳酸均可使用,而最常用的是醋酸。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必须每天测定菌液的ph值,当ph值上升超出最适范围,即加酸调整。
(5)测定光密度(o.d.)值 光密度值和细胞干重之间是近似线性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常用来测定培养物的浓度。首先根据测定的数据画出相关的标准曲线图,然后测定菌液的光密度值,即可根据标准曲线大致估算出菌细胞的浓度。光密度值常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测定菌液的光密度,可以了解光合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
  2.生长情况的观察和检查 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菌液的颜色及其变化来了解光合细菌生长繁殖的大致情况。菌液的颜色是否正常,接种后颜色是否由浅迅速变深,均反映光合细菌生长是否正常以及繁殖速度的快慢。此外,通过测定菌液的光密度值及其变化情况,能更准确地了解菌体的生长繁殖情况。接种后,光密度值迅速加大,表示生长正常、繁殖迅速。如果光密度值不增加以及菌液颜色不正常、出现菌体附壁等现象,说明培养效果不良。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查,了解细菌生长情况。
  3.问题的分析和处理:通过日常管理、检测、观察和检查,了解光合细菌的生长情况,就可以结合当时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光合细菌正常生长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影响光合细菌生长的原因很多,从内因看菌种本身是否优良,即接种的母种的质量是否优良;从外因看,不外乎是光照、温度、营养、敌害、厌气程度等方面。
六、光合细菌的培养液颜色解析&
&&&&平时,在我们培养光合细菌的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培养液出现不同的颜色,自然界的光合细菌分别属于红螺菌科、着色菌科、绿杆菌科、和绿色丝状菌科等四个科目,一共23属,80余种菌侏。目前水产养殖上用得最为广泛的种类是红螺菌科,特别是红色假单孢菌属中的种类。这类光合细菌在净化水质、防治疾病和促进水产动物生长方面有着较明显的效果。
1、光合细菌培养液的颜色。
&&&&光合细菌的光合色素包括细菌叶绿素和胡萝卜素,菌体因各种色素含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一般红螺菌科和着色菌科的菌呈现出红色、粉红色、橙色、紫色或茶褐色;绿杆菌科和绿色丝状菌科的菌呈现出绿色。
但由于培养条件的不同,其颜色在此基础上仍会有变化:如球形红色假单孢菌和荚膜红色假单孢菌的厌氧液体培养液呈茶褐色,而在半好氧(微厌氧)状态下培养液呈红色。这是因为由于氧的存在,对光合细菌色素的合成有十分明显的抑制作用。
下表为水养殖中常用的红色假单孢菌属的几个种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呈色反应:
表一、红螺菌科红假单孢菌属中的几个种在厌氧条件与半好氧条件下液体培养物的颜色比较
厌氧液体培养物的颜色
半好氧液体培养物的颜色
r.&gelatinosa
青桃色至深黄褐色
无色至浅黄褐色
r.&capsulata
浅黄褐色至深褐色
深红至紫红色(若空中振荡几小时成红色)
r.&sphaeroides
初为淡绿褐色,后为暗褐色
独特的红色(在空气中振荡几小时,厌氧下的褐色也转变为红色)
r.&palustris
初为淡粉红色,后成红至褐红色,老的为暗红褐色
无色至粉红色
r.&viridis
最初为黄绿色,以后绿色至橄榄绿色
无色至淡黄绿色。
2、生产实践中光合细菌培养液颜色变化的分析:
很多客户一般在培养的开始期,如头几天会出现黄褐色,或浅黄色,如果坚持培养下去,而不是就此倒掉,最终仍可以培养出外观质量较好的红色菌液来。从上表也可以看出,往往是最后才变成红色。
很多客户往往出现,同样的操作,同一批产品,为什么有的培养容器中会产生绿色的溶液颜色。这时,您可能要检查一下,是否容器密封得太死,最好是有一点氧气进入会更好。从上表也可以看出,在半好氧的条件下,往往可以得到比较鲜艳的红色产品。所以培养时,最好能进入一次空气,或在容器中留一部分空气,一来可以保持半好氧状态,二来也便于摇晃均匀。
如果最终培养成为了绿色的液体,这时,培养液中的营养也已消耗殆尽了,只是不能作为商品出售,可以自用(也是光合细菌)。
另外,温度高,光照强的条件下,容易得到绿色菌,这是因为此时的条件容易造成水体缺氧,从而引起绿色菌的生长优势。
总之,要得到颜色鲜艳的红色菌,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条件,1、注意要保持半好氧培养的条。2、温度光照不要太强。3、出现一点绿色也不要灰心,要及时采取措施,如增加供氧,遮荫降温等,并坚持培养下去。4、平时注意用灯泡和纸箱的培养方式,不间断地培养一些菌种,因为必竟这种培养的方式得到的培养液的质量好,菌体稳定。
七、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技术
&&&&1、净化水质&&
&&&&由于高密度水产养殖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鱼类粪便和残饵,以及鱼药的残留物,它们腐败后产生的氨态氮、硫化氢和一些有害物质,直接污染水体和底泥。轻度污染可造成鱼类生活不适,饵料系数增高,生长缓慢,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使水体底部缺氧的情况下,psb能有效地将氨态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吸收,组成菌体本身,从而提高水体中溶氧含量,调节ph。水体的富营养化亦可滋生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使鱼类感染发病。施用psb后,还能抑制其它病原菌的生长,从而达到净化水质,使鱼类健康生长的目的。
&&&&2、维护水体微生态平衡&&
&&&&水产养殖场的水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也有些是处于中间状态的叫“条件致病微生物”,即正常情况下,这类微生物不致病,遇水质污染,鱼类免疫功能下降时,它们便大量繁殖危害鱼类。
&&&通常人们采用消毒杀菌剂来控制,但随着施用次数的增加,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也相应地增强,为了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每次施用的剂量不得不逐渐加大,这不仅增加了用药成本,而且还污染了水体,造成水产品质量下降,甚至不能食用。
&&&如何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又不使其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水体呢?答案是现成的,用光合细菌预防鱼病,完全可克服消毒杀菌剂的缺点,它不仅可降解或清除水体中包括鱼药在内的有害化学物质,占绝对优势的光合细菌还可与病原微生物争夺营养、空间,使其无法进行大量生长繁殖,同时还不存在病原微生物耐药性问题,从而不易形成致病的环境条件,鱼类也就不易发病。
&&&&鱼类的病害防治原则是:防重于治。只有在日常的渔业生产中,维持水体中微生态系统平衡,使有益微生物始终占绝对优势,尽量不给病原微生物有大量生长繁殖的机会,才是健康养殖的出路之一,如果平时不能有效地预防,到了出现症状再去治疗,包括鱼药成本在内的重大生产损失将是不可避免的。
&&&&3、培养蜉蝣动物作饵料&&
&&&&psb的菌体细胞营养很丰富,这正好是蜉蝣动物的优质饵料,实践证明,水体中的psb越多,蜉蝣动物生长也就越旺盛,以蜉蝣动物为食的鱼类增产效果也就越明显
&&&&4、作为饲料添加剂&&
&&&&psb的菌体细胞营养丰富,并含有大量的生理活性物质,可直接拌入饲料中投喂,除增加营养,降低饲料系数外,还可起到刺激动物免疫系统,增强消化和抗病能力,促进生长的作用。
&&&&5、间接增氧作用&&
&&&&psb生长繁殖时,不需要氧气,也不释放氧气,它是通过吸收水体中的耗氧因子,而产生了间接地增加氧气的作用。
八、光合细菌在养殖和种植上的用法用量&&
(一)psb在水产及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剂量及注意事项。
&psb对各种水产养殖动物都有益,尤其是育苗阶段的效果特别地明显,具有成活率高于对照20—60%,用于成鱼育肥,增产20%左右,饵料系数下降20%左右,个体增重15%,且无任何副作用。
&&&&育苗用量:每平方米用100克。间隔10天用一次。
&&&&鱼育肥:首次用7公斤一亩,以后用4—5公斤/亩,间隔15天用一次。
&&&&鱼苗或病鱼药浴:用光合细菌稀释10倍,把鱼苗或病鱼放入游15分钟即可。
&&&&药浴后,可使药浴鱼虾成活率提高90%,如患粘细菌病、烂鳃病、打印病后成活60-100%,患水霉病、赤鳍病、擦伤病后成活近100%&且无任何药浴副作用。
&&&&饲料中用量:鱼苗5%,成鱼3%,禽畜3%-5%,现拌现喂,喂水添加3%。现拌现喂。
&&&&施用方法:适当用水稀释后全池洒匀,若先用生石灰后2小时,再用psb则效果更好。
&&&&注意事项:不可与消毒杀菌剂同时使用,水体消毒须1周后方可使用。晴天水温在20度以上时使用效果较好。液体psb拌入料中后应于当天用完。酸性水体易使鱼生病,且不利于psb生长,应常用生石灰调节水体ph值。
&&&(二)在种植业上的应用:
  水稻、小麦:每次亩用5千克叶面喷施。水稻秧苗期、孕穗期各用一次;小麦冬肥、拔节期各用一次。
  油菜:基肥亩用15千克浇根。窜苔前亩用15千克叶面喷施。
  瓜果类蔬菜:每次亩用10千克,幼苗期稀释浇根一次,现蕾期喷一次。
  叶菜类蔬菜:每次亩用20千克,生长期浇根或叶面喷施,7天用一次。
  花卉:移载后每亩40千克浇根,生长期每亩20千克喷施,15天一次。
  茶树:播种基肥亩用80千克。冬肥亩用40千克浇根。萌发期前亩用20千克浇根,叶片生长期亩用15千克喷施,每15天一次。
  果树:冬肥亩用40千克浇根。新叶长成后亩用20千克叶面喷施。
(三)使用方法
  (1)将光合细菌菌液稀释20-30倍全池均匀泼洒。
  (2)将菌液用沸石粉吸附或拌和细土后撒入池中。
  (3)将菌液拌和饲料后投喂。
  (4)将菌液稀释10倍后,浸泡鱼种。
  (5)拌种、浇根、叶面喷施。
(四).注意事项
  (1)不可与消毒杀菌剂混合使用,水体消毒须1周后方可使用。
  (2)使用前,将菌液光照10小时以上,使用效果更好。
  (3)晴天水温20℃以上时使用效果较好。
  (4)拌入的饲料应于当天投喂完毕。
  (5)应灵活掌握用量和使用的连续性,因为光合细菌在水体中只有形成优势群落后,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宜春专利中心提供光合细菌发生剂。&
  (6)水体呈碱性时施用效果最好。酸性水体易使鱼类生病,应常用生石灰或烧碱调节ph值至中性或偏碱程度。
  (7)光合细菌菌液不能用金属器皿贮存。
  (8)培育鱼苗时,在苗种入池前7天全池泼洒,以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9)植物萌发期,施用效果最好。
九、光合细菌液体成品的保存方法&
&&&成品应放在低温环境下,15度以下最好,夏季应放在凉爽的地方,并要保持一定的光照度,每天不低于2小时,这是因为psb在刚刚结束培养时,正处于生长旺盛期,形成了很强的“生长惯性”,如果此时突然没有了光照或光照很弱,经5~10天后会出现光合作用失衡而导致大量死亡,使菌液发黑,并有恶臭,刚开始发黑时若施以适当光照,即可缓和。所以刚培养好的成品应尽量降温,逐步降光照,以减少生长惯性,到了生长惯性很弱或没有惯性时,psb就进入了稳定期,此时在阴凉避光处可保存6个月。&&
&&&&总之,保存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温度、光度。通常您在正常的连续的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psb的的保存及留种无须做特别的处理,如:夏天在太阳下培养的产品就放于阳光下,可保2个月,可不断地再培养,扩大,反复等。秋天,培养的最后一批产品可保1年之久。
十、光合细菌的活菌计数和纯种分离技术
采用琼脂固体培养基涂抹培养计数分离法。
  条件:无菌室、过滤空气鼓风工作台、平皿、接种针、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密封玻璃试管、高压灭菌锅、加热器、培养箱等。
  步骤:(在无菌室内操作)
  1.将适量琼脂固体培养基高压蒸煮(120℃)20分钟后,倒入若干个平皿冷却到45℃以下,制成固体培养基待用。
  2.取待测光合细菌菌液,分别用蒸馏水以10万倍、50万倍、100万倍、500万倍、5000万倍、10000万倍&稀释。
  3.分别从每个稀释倍液中取1毫升的样本各10个,均匀涂布于贴好相应标签的平皿内固体琼脂培养基平面上。
  4.将平皿放入培养箱培养12-50个小时,如菌落未长成,再继续培养,直到有明显的菌落长成为止。
  5.各种菌的菌落颜色、形状各不相同,根据光合细菌菌落特征,找出光合细菌菌落,并计数。取同稀释倍液10个样本菌落的平均数,乘以它的稀释倍数,即可大约得出待测菌液每毫升含光合细菌的活菌数。取各稀释倍液算出的每毫升含光合细菌活菌的平均数,即可较为准确地检测出该待测菌液的浓度。实际操作并不如此简单,因为菌落有杂菌和光合菌交错在一起的,也有两个以上光合细菌菌落合在一起的,很难分辨计数。
  6.用接种针将光合细菌菌落挑出,用适量蒸馏水稀释后,再涂布于固体培养基平面上,进行培养,待光合细菌在培养基上再次长成菌落后,在鼓风工作台内用接种针挑出,接入盛有经高压蒸煮灭活过液体培养基的试管内,进行密封厌氧培养,培养好的光合细菌就是纯菌种。
  纯菌种的分离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技术,只有专业人员,且经验丰富的,才能识别各种菌落,从中分离出有用的菌株。&
十一、光合细菌品质的鉴别&&&&&
&&&&&目前,市面上光合细菌产品良莠不齐,有些不法厂家为达到赢利目的,采用色素加水调配成所谓的光合细菌,或用培养得不好的劣质光合细菌加色素调配。这些假、劣产品从外貌看几乎可以乱真,但是由于质量低劣,完全达不到有关指标的标准,使用后甚至会残害养殖对象,严重地侵犯了用户的利益。如何分辨光合细菌产品的真与假、劣,成为许多用户头疼的事情。
  科学培养出来的光合细菌产品的红色是光合细菌菌体的颜色,为非水溶性的,而用色素调配出来的假劣产品的红色为水溶性的色素颜色。根据这两者的不同,我们设计了一套鉴别真与假、劣产品的方法,经反复试验证明该方法科学、准确、易操作、易观察。现将此方法介绍给广大用户,希望能对用户辨别真与假、劣光合菌产品有所帮助。具体方法如下:
  1、鉴别绿色的色素溶液的配制:称取食用果绿色素0.1克,溶于100毫升自来水中,配成深绿色的鉴别色素溶液。或取少量食用果绿色素,溶于适量自来水中,配成深绿色的溶液。
  2、取样品:取待测的样品10-20毫升装于干净、透明的玻璃管中。
  3、滴2滴鉴别绿色素溶液于装有待测样品的玻璃管中。
  4、观察颜色的反应。
  若样品为真正培养的光合细菌产品,绿色素溶液则会与红色光合细菌分层,上层绿色为绿色素溶液,下层红色为光合细菌液,摇动之后稍微放置,分层仍是存在,滴加的鉴别绿色素溶液越多,绿色层所占的比例越多,最后,整玻璃管都为绿色。
  若是用色素调配出来的假光合细菌产品,可见滴加的鉴别绿色素溶液会溶于红色产品中,绿色溶液与红色溶液不会分层,轻轻摇动后,两者颜色会混匀,样品的红色加深,红中带有点紫,滴加的绿色素溶液越多,颜色就会逐渐加深为紫黑色。
  有些厂家在培养得不好的劣质光合细菌产品中加色素调色。如果鉴别这一类加有色素的劣质光合细菌产品,同样也可用上述的方法。产品中因色素加量不同,加入鉴别绿色素溶液后,会有不同的颜色反应。若其产品中红色素添加量较少,滴加鉴别绿色素溶液后,会有分层,上层为浅绿,绿中带有些紫。随着产品内红色素加量的增加,滴加绿色素溶液后还会有分层,但上层较下层深紫红,产品内调配的红色素量进一步加大,上层颜色为深紫,轻摇后,整管颜色为紫黑色。
十二、沼泽红假单胞菌(光合细菌)水剂产品质量暂行标准
&&&&&&农牧函[1998]30号
&&&&沼泽红假单胞菌(光合细菌)水剂产品质量暂行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沼泽红假单胞菌(光合细菌)水剂产品的质量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沼泽红假单胞菌类(光合细菌)水剂的生产。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3079-91饲料卫生标准
&&&&gb&13091-91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
&&&&gb&8381-87&饲料中黄曲霉素b1的测定方法
&&&&gb&13079-91饲料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13080-91&饲料中铅的测定方法
&&&&gb&10648-93饲料标签
3.技术要求
3.1微生物指标
3.1.1菌落形态
&&&&本品稀释后在琼脂培养皿上培养,菌落形态为草帽形或园形,表面光滑,少隆起,边缘整齐,棕红色。
3.1.2菌体形态
&&&&显微镜下观察,本产品菌体形态为短杆状或卵园形,宽0.5-0.9微米,长1.2-2.0微米,无芽孢,无荚膜,单极鞭毛,可运动。
3.1.3革兰氏染色阴性
3.2感观指标
&&&&本品为红色悬浮液体,带培养基发酵味,长时间静置红色悬浮菌体会逐渐下沉,振荡后可恢复悬浮液状,无臭味。
3.3光合细菌含量
&&&&总菌数&不低于30亿个/ml&&&&&&活菌数&不低于20亿个/ml
3.4理化指标
&&&&酸度ph6.5-7.0&&&&&电导率6-8ms/cm
3.5光谱指标
&&&&光吸收植a660>1.5&&&&a490>2.5&&&&&a805>1.7&&&&a860>1.9
3.6卫生指标
&&&&沙门氏菌&无&&黄曲霉素b1&mg/kg&<0.02&&总砷(as)&mg/kg&<0.5&&铅&mg/kg&<2.0
4.试验方法
4.1试剂和溶液
&&&&除特别注明外,试验中所用试剂为分析纯试剂,水为蒸馏水或相应程度的水,溶液为水溶液。
4.1光合细菌培养液
5.5g磷酸二氢钠,1.5gdl苹果酸,2g乙酸钠,2g氢氧化钠,1g氯化铵,0.25g氯化镁,0.05g氯化钙溶于1升蒸馏水,再加入本产品生产中用的生长因子溶液和微量元素溶液各1ml,搅拌均匀,ph应于6.5至7.0之间。
4.2常规实验和仪器和设备
4.2.1分光光度计:有10mm比色池,可在340-900nm处测量吸光度。
4.2.2&1600倍光学显微镜
4.2.3电动离心机(4000转/分)
4.2.4酸度计:精度0.01ph
4.2.5电导仪:dds-11型(或同等精度其它型号)
&&&&需备20ml具塞磨口无色透明的三角瓶为样品瓶,洗净后置烘箱120℃干燥灭菌,用清洁并灭菌后的25ml移液管(或吸管)随机在5桶产品中各取25ml左右置于样品瓶中混和,将靡口塞盖严,用胶布封住,贴上标签注明厂名、产品名,批号。取样日期、生产日期。
按和以上相同方法取样200ml置于一干燥灭菌洁净的200ml白塑料瓶中,注明标签(内容同上)密封后留存。
4.4检验方法
4.4.1微生物检验
4.4.1.1菌落形态检验:用含1.2%琼脂的光合菌用培养液,除菌处理后,在无菌环境中,充平皿板,厚约3-5mm。凝固后取光合菌液做平板划线,将平皿厌氧培养光照3-5天,室温30℃,3-5天后长出红色菌落,观察菌落形态。
4.4.1.2原菌液用培养液稀释100倍,取一滴置载片上(盖盖片)在高倍镜下(16&40)观察菌形态大小及运动状态。
4.4.1.3培养中的菌液一滴做涂片,自然干燥,酒精灯火焰固定,经初染(结晶紫),媒染(路氏碘液),脱色(95%乙醇),复染(番红染液)后,油镜(16&100)观察,菌体呈红色。
4.4.2感观检验
&&&&量取样品500ml,置三角瓶中,用肉眼观察颜色,用嗅觉检察嗅味。长期静置已有沉淀的产品应先振荡或搅拌10-20秒后再取样。
4.4.3含量测定
4.4.3.1总菌数测定:样品充分振荡后取0.5ml用水稀释到200ml灭菌水中,搅匀后从中取数微升充板入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池中(每大格0.1mm3,置600倍显微镜下观察,同时用红血球计数法记菌数,将25个小格的每格菌数平均值乘1亿为每毫升总菌数。
4.4.3.2活菌数测定:将4.4.3.1节中稀释的菌液再稀释100000倍,取1ml加到10ml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后加入20g/1000ml浓度琼脂溶液10ml,置平皿中凝固,加玻璃盖在25-30℃温度,无菌环境下,60瓦白炽灯照射,距灯泡12cm,1-2天后观察计数菌落数,以下式计算:
每毫升样品中的活菌数=菌落计数/25&1亿
4.4.4理化指标测定
4.4.4.1酸度测定
&&&&以不低于0.01ph值精度的酸度计,直接于20ml样品中测量。
4.4.4.2电导率测定
&&&&以dos-iia型(或同等精度其它型号)电导仪直接于20ml样品中测量。
4.4.5光谱指标测定
&&&&取0.5ml样品置3ml容积,1cm光径比色杯中,加入2ml蒸馏水,以蒸馏水为对照,在可见分光光度计中读取660nm、490nm、805nm、860nm波长处光吸收值,再乘5得到以上几个波长处的光吸收值。
4.4.6卫生指标检验
4.4.6.1沙门氏杆菌检验:按gb13091-91测定方法检测
4.4.6.2黄曲霉素b1检验:按gb8381-87测定方法检测
4.4.6.3总砷含量测定:按gb13079-91测定方法检测
4.4.6.4铅含量测定:按gb13080-91方法检测
5.检验规则
5.1本品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厂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书。
5.2感观指标、理化光谱及微生物指标为生产厂日常检验项目,由生产厂质检部门进行检验。
6.判定规则
&&&&检验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时,应重新抽样,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仍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时,则该批产品不能验收。
7.标签、包装、运输、储存
7.1.1采用鲜明的标签贴于外包装;
7.1.2标签内容应符合饲料标签标准规定要求;
7.1.3标签上需采用现已注册的商标,条件成熟时考虑增加防伪标志。
7.2包装:采用白色聚乙烯有密封盖的塑料桶或塑料瓶。
7.3运输:运输中应避免日晒,避免35℃以上高温,搬运装卸时小心轻放,不得到置,不得与有毒物质混装混运。
&&&&应保存于阴凉的仓库中,避免直接日晒,(不需要黑暗)避免30℃以上高温,不得和有毒、有害物质一起堆放。原包装(未开封)保质期4个月。
十四、培养基配方
&&&&&光合细菌的培养基
&&&&&对光合细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菌株的生长温度为30℃时,最适培养光照为3000lx,最低接种浓度为6%。培养基正交试验研究表明其最优培养基配方为:氯化铵2.00g、磷酸氢二钾0.20g、乙酸钠4.00g、碳酸氢钠2.00g、氯化钠1.00g、酵母膏0.15g、硫酸镁0.20g、t.m储液少量、蒸馏水1000ml;其中乙酸钠为最大影响因子。酵母膏对产品品质影响较大,要求酵母膏质量稳定,无杂菌。&
&&&&&&目前应用的光合细菌有多种配方,现介绍一种常用的配方:(&1吨光合菌液用培养基&)&&
培养基原料名称(分析纯)
培养基原料数量
磷酸氢二钾(k2hpo4)
磷酸二氢钾(kh2po4)
硫酸镁(mgso4.7h2o&
硫酸铵((nh4)2so4)
1瓶500&g(调节水质ph值用,适量添加)
酵母浸出汁(或酵母膏)&
消毒海水(蒸馏水、纯净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合硝化细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