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abc中 ab bc 2,AB=AC,AD=6,BC=16,求△ABC面积。

【答案】分析:(1)由BD垂直于AC,得到三角形ABD为直角三角形,根据AB及sinA的值,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BD及AD的长,再由AC-AD求出DC的长,在直角三角形BDC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C的长;(2)还存在2条其它平分△ABC的周长和面积的直线,理由为:若直线经过B(或C)点,由直线平分△ABC的面积,则直线必经过AC(或AB)的中点,而此时直线必不平分△ABC的周长,故直线不经过△ABC的顶点,分两种情况考虑:(i)直线与AB(或AC)、BC相交,设直线与AB、BC相交于点D、E,过A、D分别作BC的垂线,垂足为F、H点,如备用图1所示,假设DE平分三角形的周长,设BD=5k,则DF=4k,BE=8-5k,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BDF的面积,根据此三角形面积为三角形ABC面积的一半列出关于k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k的值,可得出在BC上取BE=5,在BA上取BD=3,过D、E的直线就是所求的,同理AC,BC相交的直线也存在一条;(ii)直线与AB,AC相交,设直线与AB,AC分别交于D,E,过D作DF⊥AC,垂足为F点,如备用图2所示,设AE=x,则AD=8-x,根据三角形ADE的面积为三角形ABC面积的一半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判断不合题意,舍去,综上,得到满足题意的直线有2条.解答:解:(1)∵BD⊥AC,∴∠ADB=90&,∵在Rt△ABD中,AB=AC=5,sinA=,∴BD=ABsinA=5&=,∴根据勾股定理得:AD==,∴DC=AC-AD=5-=,在Rt△BC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C==6;(2)还存在2条其它平分△ABC的周长和面积的直线,理由为:若直线经过B(或C)点,由直线平分△ABC的面积,则直线必经过AC(或AB)的中点,而此时直线必不平分△ABC的周长,故直线不经过△ABC的顶点,分两种情况考虑:(i)直线与AB(或AC)、BC相交,设直线与AB、BC相交于点D、E,过A、D分别作BC的垂线,垂足为F、H点,如备用图1所示:∵AB=AC=5,AH⊥BC,∴BH=CH=BC=3,在Rt△ABH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H==4,∴∠DFB=∠AHB=90&,又∠B=∠B,∴△BDF∽△BAH,∴BF:FD:BD=BH:AH:AB=3:4:5,又∵三角形ABC的周长为5+5+6=16,∴BD+BE=8,设BD=5k,则DF=4k,BE=8-5k,∴S△BDE=S△ABC=BC?AH=6,即BE?DF==6,整理得:5k2-8k+3=0,解得:k=或k=1(舍去),这时在BC上取BE=5,在BA上取BD=3,过D、E的直线就是所求的,同理AC,BC相交的直线也存在一条;(ii)直线与AB,AC相交,设直线与AB,AC分别交于D,E,过D作DF⊥AC,垂足为F点,如备用图2所示:设AE=x,则AD=8-x,∵在Rt△ADF中,sinA=,∴DF=ADsinA=(8-x),当S△AED=AE?DF=?x?(8-x)=6,整理得:2x2-16x+25=0,解得:x1=4+>5(舍去),x2=4-,则AD=8-x=4+>5(不合题意,舍去),综上,还存在2条其它平分△ABC的周长和面积的直线.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性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利用了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是一道多知识的探究题.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数学
(2013?宁德质检)如图,在△ABC中,AB=AC=6,点0为AC的中点,OE⊥AB于点E,OE=,以点0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F.(1)求AF的长;(2)连结FC,求tan∠FCB的值.
科目:初中数学
(2012?襄阳)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将△ADC绕点A顺时针旋转,使AC与AB重合,点D落在点E处,AE的延长线交CB的延长线于点M,EB的延长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N.求证:AM=AN.
科目:初中数学
如图,在△ABC中,AB=AC,把△ABC绕着点A旋转至△AB1C1的位置,AB1交BC于点D,B1C1交AC于点E.求证:AD=AE.
科目:初中数学
(2013?滨湖区一模)如图,在△ABC中,AB是⊙O的直径,∠B=60°,∠C=70°,则∠BOD的度数是(  )A.90°B.100°C.110°D.120°
科目:初中数学
(2012?吉林)如图,在△ABC中,AB=AC,D为边BC上一点,以AB,BD为邻边作?ABDE,连接AD,EC.(1)求证:△ADC≌△ECD;(2)若BD=CD,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如图,在△ABC中,D是BC上的一点,若AB=10,BD=6,AD=8,AC=17,求CD的长及S△ABC_百度知道
如图,在△ABC中,D是BC上的一点,若AB=10,BD=6,AD=8,AC=17,求CD的长及S△ABC
提问者采纳
解:∵BD²+AD²=6²+8²=10²=AB²,∴△ABD是直角三角形,∴AD⊥BC,在Rt△ACD中, CD=√(AC²-AD²)=√(17²-8²)=15,∴S△ABC= 1/2BC•AD=1/2(BD+CD)•AD=1/2×21×8=84,因此△ABC的面积为84.答:CD=15,△ABC的面积的面积是84.
提问者评价
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知识点梳理
【的性质】①&等腰的两个底角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的性质】①&矩形具有的一切性质;②&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③&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1.公式:S=0.5ah(a是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2.注释:三边均可为底,应理解为:三边与之对应的高的积的一半是三角形的面积。这是面积法求长度的基础。3.还有其他的公式如海伦公式等。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已知在△ABC中,AB=AC=6,且△ABC的面积是12.(...”,相似的试题还有:
如图①,已知△ABC中,AB=AC,点P是BC上的一点,PN⊥AC于点N,PM⊥AB于点M,CG⊥AB于点G,则CG=PM+PN.(1)如图②,若点P在BC的延长线上,则PM、PN、CG三者是否还有上述关系,若有,请说明理由,若没有,猜想三者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如图③,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E=AB,点P是BE上任一点,PN⊥AB于点N,PM⊥AC于点M,猜想PM、PN、AC有什么关系;(直接写出结论)(3)观察图①、②、③的特性,请你根据这一特性构造一个图形,使它仍然具有PM、PN、CG这样的线段,并满足图①或图②的结论,写出相关题设的条件和结论.
已知在△ABC中,AB=AC=6,且△ABC的面积是12.(1)①在图1中,求BD的长.②在图2中,P是BC的中点,求PM+PN.(2)图3中,对于BC边上任意一点P,请对点P到两腰距离和(PM+PN)与腰上高(CQ)的大小关系提出猜想,并加以证明.(3)如图4,在矩形ABCD中,P是CD边任意一点,AD=3,CD=4,请直接写出P到BD、AC的距离和PM+PN.
已知在△ABC中,AB=AC=6,且△ABC的面积是12.(1)①在图1中,求BD的长.②在图2中,P是BC的中点,求PM+PN.(2)图3中,对于BC边上任意一点P,请对点P到两腰距离和(PM+PN)与腰上高(CQ)的大小关系提出猜想,并加以证明.(3)如图4,在矩形ABCD中,P是CD边任意一点,AD=3,CD=4,请直接写出P到BD、AC的距离和PM+PN.如图,△ABC 中,AB=AC,AD⊥BC于D,AE=EC,AD=18,BE=15,则△ABC的面积是_百度作业帮
如图,△ABC 中,AB=AC,AD⊥BC于D,AE=EC,AD=18,BE=15,则△ABC的面积是
如图,△ABC 中,AB=AC,AD⊥BC于D,AE=EC,AD=18,BE=15,则△ABC的面积是
延长BE,到EF 使EF=BE ∵AE=EC∴得△AEF≌△BCE∴∠AFB=∠FBC∴AF‖BC延长BC,过F点作BC垂线交于M点 ∵AD⊥BC ∴∠ADB=90°∴得到FM=AD=18(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BF=BE+EF=2BE=2*15=30在△FMB中,用勾股定理求出:BM=24再连接FC ∵AF平行且等于BC ∴四边形AFCB是平行四边形∴AB=FC ∵∠FMB=90°=∠ADB 且还有FM=AD∴易证△ADB≌△FCM∴MC=BD ∵AB=AC ∴三线合一∴BD=DC=MC∵BD+DC+MC=BM=24∴BD=8 BC=16S△ABC=16*18/2=144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abc中 ab bc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