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攻与虎谋皮 文言文文作者提出的用兵方法是什么

文言文中数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数词的用法1.表示数量词文言文中的数词,有时表示一个数量词,其特点是量词省略,或数词后置。例如: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一食”中的“一”是一顿之义,量词“顿”省略。②箱奁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孔雀东南飞》)“六七十”指六七十只,数字后置,并省略量词。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一”指一粒,量词“粒”省略。④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孙子兵法·谋攻》)“三”指三种情况,量词省略。⑤方一沐,三握其发。(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一”为一次,“三”为三次,数量省略。2.表示概数有些数词只表示一个大约的数目,而并非表示确定的数目,是虚指而非实指。例如: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十二”指军书多,非实指有十二卷。②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二三”表示两三里左右。③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各千计。(蒲松龄《促织》)“百”“万”“千”均非指实数,都是指很多。④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卫风"氓》)“三”指多年。3.表示序数有些数词含有第几之义,表示顺序。例如: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一”指第一次,“三”指第三次。②以孔子遇虎言之,圣人不能先知,六也。(王充《知实》)“六”即第六。4.表示两数相加这种情况是用“有”将前后两个数连接起来,表示两数相加,有时量词省略。例如: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四十有四”即四十四岁,“九十有六”即九十六岁。②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二十有一年”指二十一年。③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勾践灭吴》)“亿有三千”即十万三千(亿:十万)。5.表示两数相乘有时两数连用,表示所指的数是两数相乘的积。例如:①三五之夜,明月半墙。(归有光《项脊轩志》)“三五”是指阴历十五。②急走趋之,乃二八姝丽。(蒲松龄《画皮》)“二八”即十六岁。③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三五”即农历十五,“四五”即农历二十。6.表示一个分数有时两数或连用,或用“之、无”等将两数隔开,表示几分之几,前一个数代表分母,后一个数代表分子。例如:①曩与吾祖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十无一”即十分之一,“十无二三”即十分之二三。②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洪亮吉《治平篇》)“十之一二”指十分之一二。③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十六七”就是十分之六七。④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十一”即十分之一。7.“一”的特殊用法“一”在文言文中十分活跃且具有多种意义,用法灵活,常用义项有“相同”“一样”“统一”“满”“全”“都”“整体”“一体”“专一”“竟、乃”等。例如:①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归有光《项脊轩志》)“一”是一体、整体之义。②而或长烟一空。(范仲淹《岳阳楼记》)“一”义为全。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一”指专一。④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一”即统一。⑤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一”即满、全。⑥一至此乎。(《史记""滑稽列传》)“一”即竟、乃。8.表示长度、重量古代有些表示长度、重量的数词,常与量词融为一体,相当一个数量词。常见的有:咫(八寸)、仞(八尺或七尺)、寻(八尺)、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跬(半步,跨出一只脚)、常(两寻,十六尺)、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一亭(十里)、舍(三十里)、锱(六铢,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六斛四斗)。例如: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跬”即半步。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忽微”在此形容极微小的事。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锱铢”在此形容极其细小。文言文中数词的理解,除了须联系上下文,把握语境,将其放到具体的语境去理解外,弄清其几种特殊的用法,能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其意义。文言阅读(史传类)重点词语归类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所占的分数高,题型稳定。这为文言文阅读复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多年以来,文言文阅读的文章题材都是人物传记,掌握好这类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能有助于学生读通读懂文言文。现将这类重点词语归类如下,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1.表示官位升迁、任免类的词语(1)辟:征召。例: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官内侯。《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2)迁:升官。例: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朗,再迁为安乐太守。《后汉书·陈王列传》(3)拜:任命,授给官职。例:同上。(4)举:举荐。例:举进士,并擢制科,调义兴尉。《新唐书·裴崔卢李王严列传》(5)擢:提拔、选拔。例:同上。(6)调:调迁。例:同上。(7)累迁:多次提升。例:累迁吏部侍郎。(2003年高考卷)(8)徙:改任。例:(杨绩)降长宁军节度使,徙知琢州。《辽史·列传第二十七》(9)拔:提拔。例:朕拔卿于仇虏之中。《贞观政要》(10)除:任命、授职。例:无何,复除宣徽史,知河阳。《宋史·列传七十五》(11)转:改任。例: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三国志·毛玠传》(12)摄:代理。例:请知古摄吏部尚书,知东都选事。(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一)(13)署:委任、代理。例:署为府长流参军。(1999年高考卷)(14)典:主管。例:玠尝为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三国志·毛玠传》(15)知:作某地的知县。例:(郭永)寻知大谷县。(1996年高考卷)(16)相:作某国的丞相。例:且臣闻管仲相齐。《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17)出:由京城改地方官。例:韦仁约弹右仆射褚遂良,出为同州刺史。(2000年京、皖、蒙春季高考卷)(18)黜、谪、左迁、贬:罢官、降官。例:黜仁约为清水令(2000年京、皖、蒙春季高考卷)。1
& 果果文库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18046&&人浏览
11270&&人浏览
7100&&人浏览
18290&&人浏览
9021&&人浏览
3056&&人浏览
15541&&人浏览
11471&&人浏览
6775&&人浏览
6208&&人浏览
4920&&人浏览
13918&&人浏览
1946&&人浏览
10613&&人浏览
14822&&人浏览
本文标题:文言文中数词的用法 链接地址:
2013-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果果文库 版权所有 联系站长: ;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号我想知道翻译的方法,怎样才可以又快又准确的翻译出来
全部答案(共9个回答)
不说这些高深的,我说说我的方法,我的古文学的很好,高考是满分的!其实很简单,首先是买一本古汉语词典,就是有常用古文字词翻译的那种。在遇到一篇古文时,先把自己不知道的每一个字查出来,不要怕麻烦,一开始可能查的字很多,但是查多了之后,很多字的解释就基本能记住了。在查好每一个字后(你所有字都知道意思后),开始一句一句的翻译,记住,要面译,不要意译,就是每一个字都要翻译出它的意思。对于觉得不通顺的可以适当的改变语序,翻译多了你能够分辨出什么状语后置等等的了。
古文翻译八法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笔者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一、 加。即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一) 单音节变双音节。如: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绕着院子砌上围墙”)。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二) 同形异义词取古义。如:(1)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4)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上述四例中,(!)“妻子”,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即爱人(女方);古义为妻子和儿女。(2)“绝境”,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3)“宣言”,今义是表示政见的公告或声明;古义指公开扬言。(4)“不过”,今义为转折连词,古义是不超过的意思。二、 减。对于“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如:(1)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3)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4) 备盗之出入也。(《鸿门宴》)(5)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6)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石钟山记》)(1)“利害”只有“害”的意思,没有“罚”的意思;(2)“异同”只有“异”的意思;(3)“作息”只有“作”的意思;(4)“出入”在课文中只有“入”的意思;(5)“饥穰”只有“饥”的意思;(6)“深浅”只有“深”的意思。此外,有些词语只有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如一些语气词、发语词、助词以及表敬称或谦称中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无法译出,可删去不译。三、 乘。古汉语中,倍数表达一般是在基数词后加“倍”字,如果是一倍则单用“倍”表示,“一”省略。如“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其中,“十”“五”后省“倍”字;“倍”,表示“一倍”。古汉语中,如果还有并举两数,那么就以其乘积表数了。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三五”之积为十五,“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晚。同样,“年方二八”,“二八”即十六岁的花季年龄。四、 除。古汉语分数表达形式,绝大多数出现在表比较的语境中,结合语境来概括,有如下几种类型。(一) 完型式。如“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三分之一”的分数形式,从古代延续至今,已保留下来了。(二) 简略式。如“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十”为分母,“一”为分子,“十一”即十分之一。(三) 嵌入式。(1)分母+“分”+“之”+分子。如“方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即不足吴楚的十分之一。(2)分母+名词+“之”+分子。如“大都不过三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三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3)分母+“之”+分子。如“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治平篇》)“十之一二”,即“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二”。五、 留。古代汉语中的各类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朝代、官名、年号、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等不必翻译,直接保留,只有不译不明白时才翻译出来;古今词义一致的,也无须翻译。如:(1)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战国策。齐策》)(人名)(2)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地名)(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朝代)(4)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官名)(5)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起义》)(年号。秦朝的第二代皇帝胡亥)(6)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三国志·魏书﹒武帝传》(量具名)六。换。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些随着旧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有的可以按照一定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即在特定的语境中,改变它的词性,临时活用一下。翻译文言文时,对此要恰当选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将它们替换。主要注意以下几种。(一) 通假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言现象,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翻译时,要先找出本字与现代汉语构成的通假。(1)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齐桓晋文之事》)(“枝”通“肢”,肢体)(2) 今王田猎与此。(《庄暴见孟子》)(“田”通“畋”,打猎)(3)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卒”通“猝”,卒然,突然)(4)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从,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蚤”通“早”;“施”通“迤”,逶迤斜行。文中指暗中跟踪)(一) 名称说法改变。如:(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箧,箱子,这里指书箱;屣,鞋子)(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项脊轩志》)(爨,灶)(3)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促织》)(斯须,复音虚词,一会儿)(4)目不能两视而明。(《荀子·劝学》)(目,眼睛)(二) 词类活用。(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水,游水。名词活用为动词)(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殚,出产的;竭,收入的。动词活用为名词)(3)斫其正,养其旁条。(《病梅官记》)(正,正枝,或主干。形容词活用为名词)(4)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一,统一。数词活用为动词)七。移。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的相应句式的语序如果有所不同时,翻译中要将文言语序移位。(一) 主谓倒装。如:(1)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2)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译文: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地过日子呢?(二) 宾语前置。(1) 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A.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起呢?B.大王来何操?译文:大王来带着什么(东西)?(2)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的人没有欺我。B.莫我肯顾。《诗经·硕鼠》)译文:没有人肯照顾我。(3) 用助词“之” 、“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A.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有什么用处呢?B.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4) 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A.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百姓)呢?B.是以见效。(《屈原列传》)译文:因为这个被放逐。(三) 定语后置。如:(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明确:“高”修饰“庙堂”,即“高庙堂”;“远” 修饰“江湖”,即“远江湖”。)(2)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以皆是也。(《石钟山记》)(明确:“铿然有声”为定语,修饰中心语“石”)(四) 介宾短语状语后置。如:(1)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明确:“于掌”是“运”的状语 )(2)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明确:“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宾短语做“饰”的状语。译文:(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种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是文言文固定说法,并非是什么倒装句,只是为了便于记忆,学会用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才将它当作理科公式一样,利用它来获取新知识罢了。八、补。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经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如:(1)(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省主语)(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省谓语动词)(3)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战》)(省宾语)(4)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赤壁之站》)(省介词)(5) 蟹六(条)跪而二(只)螯。(《劝学》)(省量词)总之,古文今译,要遵照“信”、“达”、“雅”的原则。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至于畅达、优美,那是更高的要求。要尽量口语化、规范化,在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和语音习惯的基础之上,正确理解文意,了解原文作者写作的主旨和感情的倾向。
古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中央电大文法部 吴鸿清( 日) 浏览人次1678  说明:  学习古代汉语专题的基本目的是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所谓阅读能力,就是准确理解古文的能力,而古文翻译正是全面检测阅读能力的最好方法。  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就是理解文章、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字、词、句等问题的过程。提高古文翻译水平的途径,从根本上说,当然是多读、多译,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词语。但由于时代的变化,今人都要依靠各种工具书来阅读古文。因此,在初学阶段,掌握古文翻译的方法,尤其是利用工具书翻译古文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古文翻译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意译两种,主要注意掌握直译的方法。从理论上说古文直译的方法并不复杂,所以掌握古文直译方法实际上是个实践的问题,即只有通过大量地做翻译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纯熟运用直译的方法。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对于减少和避免翻译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是十分重要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明确做翻译练习的目的——做翻译练习的目的主要是掌握翻译方法,这对于解答考试中古文翻译的问题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期末复习指导》和辅导栏目都列了一些练习题。注意:综合性的练习供学习中择要练习。专书型的练习供教师参考。  古文翻译是指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古文翻译的过程是全面运用和加深理解文言语法、词汇等知识的过程,所以翻译是学习古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学习古文翻译,主要是明确翻译的要求,掌握翻译的方法。  一、古文今译的要求——信、达、雅  古文今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  1.“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意思,不要曲解原文的内容。例如:  原文: 厉王 虐,国 人 谤 王。(《召公谏弭谤》)  误译: 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厉王。  这段译文有两处不准确,没有达到“信”的要求。一是句中的“国”指国都,“国人”指国都里的人,不能译成“国内的人”。二是“谤”在句中指公开批评,没有贬义。用今义“诽谤”的来翻译就歪曲了原意。这句应译为“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议论厉王。”  2.“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就是说,译文即使在内容上与原文相符,但表达不通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规范,便不合乎“达”的要求。例如:  原文:永州之野 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译文: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  原文: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这一段译文内容上没有多大问题,但表达得拗口。“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全尽死”等,都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异蛇”、“触”也应该翻译,意思才更清楚。这段可译为:“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怪蛇,黑色的皮上带有白色斑纹。它碰到草和树木,草和树木都会死去。”  “信”和“达”是紧密相关的。脱离了“信”而求“达”,不能称为翻译;只求“信”而不顾“达”,也不是好的译文。因此“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3.“雅”是指译文不仅准确、通顺,而且生动、优美,能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这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学习阶段,我们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二.古文今译的方法  古文今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  1.关于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例如:  原文:樊迟请 学 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  原文: 请 学为圃。 子曰:“吾不如老圃 。”(《论语•子路》)  译文: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  上面的译文紧扣原文,字词落实,句法结构基本上与原文对等。  但对直译不能作简单化的理解。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或增补词语也是必要的。例如:  原文: 逐 之 ,三周华不注 。(《齐晋?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译文在“追赶”前补上了省略的主语“晋军”,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状语“三”调整为补语。如果拘泥于原文,译成“追赶他们,三圈围绕华不注山”,就不符合“达”的要求。  2.关于意译  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这种方法多用来翻译诗歌。例如  原文 凌余陈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①饣髅?摹?  天时坠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楚辞•九歌•国殇》)  译文 阵势冲破乱了行,  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韁,  擂得战鼓咚咚响。  天昏地黑,鬼哭神号,  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由上面的译文可以看出,意译不强求字、词、句的对等,而着重从整体上表达原作的内容,力求体现原作的风采神韵,译法比直译灵活自由。但对学习文言文来说,应该坚持用直译的方法作今译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阅读文言文的水平。  三、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  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  1.对译  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例如:  原文: 齐 师 伐 我 。 公将 战,曹刿请 见。(《曹刿论战》)  译文: 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能用移位、增补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2.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例如:  (1)  原文:无 适小国, 将 不 女容 焉 。(《郑杀申侯以说于齐》)  对译: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你容纳的。  调整:不要到小国去,(小国)是不会容纳你的。  (2)  原文:谁 为为之? 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对译:谁为做事?谁让听我的?  调整:为谁做事?让谁听我的?  (3)  原文:邴夏 御 齐侯。(《齐晋?之战》)  对译:邴夏 驾车给齐侯 。  调整:邴夏给齐侯驾车 。  (4)  原文: 晋侯饮赵盾酒。(《晋灵公不君》)  对译: 晋侯饮赵盾酒。  调整: 晋侯使赵盾饮酒。  (5)  原文:先 生不 羞 ,乃有意欲 为 收责于薛 乎?(《冯谖客孟尝君》)  对译:先生不 羞耻,竟然有意想为我收债到薛地吗?  调整:先生不觉得羞耻,竟然有意想为我到薛地收债吗?  例(1)的“女”是前置宾语,翻译时要调到动词“容”的后面。例(2)的“谁”、“孰”是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翻译时要移到介词“为”和动词“令”后面。例(3)的“御齐侯”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宾语不是行为的目的物,而是动词为宾语而动,翻译时词序应调整为“给齐侯驾车”。例(4)中“饮”与“赵盾”之间是古汉语特有的动宾关系——使动用法,今译时,词序应调整为“使赵盾饮酒”。例(5)的“羞”是意动用法,“于薛”是补语,翻译时要调为状语。  3.增补  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例如:  原文: 一 鼓 作 气, 再 而衰 ,  对译: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 衰落,  增补: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已经衰落,  原文: 三 而竭 。(《曹刿论战》)  对译:第三次 便泄尽了。  增补:第三次〔击鼓〕〔士气〕便泄尽了。  原文在“再”、“三”之前承前省略了谓语动词“鼓”,在“衰”、“竭”前面省略了主语“士气”。翻译时分别补出“击鼓”和“士气”,这样才能使语意清楚。  增补词语时应该慎重,要“惜字如金”,只有在不增补词语原意就无法表达清楚的情况下,才能增补。  4.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例如:  原文:狼度 简子之 去远 。(《中山狼传》)  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原文“简子”和“去远”之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字,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可不译。  5.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象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例如:  (1)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 曰武姜,生 庄公及公叔段。  译文: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生下庄公和公叔段。(《郑伯克段于鄢》)  (2)  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 年四十七。(《柳子厚墓志铭》)  译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  (3)  原文: 道可 道 , 非 常道。(《老子》)  译文:“道”可以用言词表达的,就不是“常道”。  原文(1)中的人名、国名都保留不译;原文(2)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原文(3)中的“道”、“常道”都是具特定含义的哲学概念,也保留原貌。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四、古文今译常见的错误  古文今译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的误译,在文言文今译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例如:  (1)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2)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爱”字在古代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是亲爱义,古今相同;一是吝惜义,今已消失。例(1)中的“爱”字正是吝惜义。“吾何爱一牛”应译为“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如果不明古义,就会误译为“我怎么会疼爱一头牛”。例(2)的“卑鄙”是个词组。“卑”是卑下,指身份低微;“鄙”是鄙陋,指知识浅薄。可译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如果把这个词组理解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就误译成道德品质恶劣的意思了。  2.因不了解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  这类错误也很多。例如:  (1)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孟子•尽心上》)  (2)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例(1)“小”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果不理解,就会译为无法理解的“小了鲁国”。这句应译为“孔子登上东山而觉得鲁国变小了”。例(2)的“犬”是名词用作状语,不理解就会误译为“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  3.因不了解古代生活与典章制度而误译  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不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也会造成误译。例如:  (1)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袁枚《黄生借书说》)  (2)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韩愈《送董邵南序》)  例(1)的“通籍”,意思是做官。古代中进士取得做官资格称“通籍”,意为朝廷中有了名籍。不了解就会误译为“精通书籍”。例(2)的“举进士”是“被推举参加进士科考试”。如果不了解唐代的科举制度,就会误译为“中了进士”。  不认真阅读、分析原文,是产生误译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准确通顺地翻译古文,最重要的是结合上下文准确地理解每一个词。  以上虽然列了一些常见错误,不过从考试的角度说,这样的问题不常遇到。所以,重点还是要放在掌握古文翻译方法上。
古文翻译八法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笔者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一、 加。即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一) 单音节变双音节。如: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绕着院子砌上围墙”)。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二) 同形异义词取古义。如:(1)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4)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赤壁之战》)上述四例中,(!)“妻子”,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即爱人(女方);古义为妻子和儿女。(2)“绝境”,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3)“宣言”,今义是表示政见的公告或声明;古义指公开扬言。(4)“不过”,今义为转折连词,古义是不超过的意思。二、 减。对于“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如:(1)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3)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4) 备盗之出入也。(《鸿门宴》)(5)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6)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石钟山记》)(1)“利害”只有“害”的意思,没有“罚”的意思;(2)“异同”只有“异”的意思;(3)“作息”只有“作”的意思;(4)“出入”在课文中只有“入”的意思;(5)“饥穰”只有“饥”的意思;(6)“深浅”只有“深”的意思。此外,有些词语只有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如一些语气词、发语词、助词以及表敬称或谦称中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无法译出,可删去不译。三、 乘。古汉语中,倍数表达一般是在基数词后加“倍”字,如果是一倍则单用“倍”表示,“一”省略。如“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其中,“十”“五”后省“倍”字;“倍”,表示“一倍”。古汉语中,如果还有并举两数,那么就以其乘积表数了。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三五”之积为十五,“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晚。同样,“年方二八”,“二八”即十六岁的花季年龄。四、 除。古汉语分数表达形式,绝大多数出现在表比较的语境中,结合语境来概括,有如下几种类型。(一) 完型式。如“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三分之一”的分数形式,从古代延续至今,已保留下来了。(二) 简略式。如“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十”为分母,“一”为分子,“十一”即十分之一。(三) 嵌入式。(1)分母+“分”+“之”+分子。如“方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即不足吴楚的十分之一。(2)分母+名词+“之”+分子。如“大都不过三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三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3)分母+“之”+分子。如“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治平篇》)“十之一二”,即“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二”。五、 留。古代汉语中的各类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朝代、官名、年号、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等不必翻译,直接保留,只有不译不明白时才翻译出来;古今词义一致的,也无须翻译。如:(1)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战国策。齐策》)(人名)(2)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地名)(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朝代)(4)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官名)(5)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起义》)(年号。秦朝的第二代皇帝胡亥)(6)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三国志·魏书﹒武帝传》(量具名)六。换。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些随着旧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有的可以按照一定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即在特定的语境中,改变它的词性,临时活用一下。翻译文言文时,对此要恰当选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将它们替换。主要注意以下几种。(一)
通假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言现象,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翻译时,要先找出本字与现代汉语构成的通假。(1)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齐桓晋文之事》)(“枝”通“肢”,肢体)(2) 今王田猎与此。(《庄暴见孟子》)(“田”通“畋”,打猎)(3)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卒”通“猝”,卒然,突然)(4)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从,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蚤”通“早”;“施”通“迤”,逶迤斜行。文中指暗中跟踪)(一) 名称说法改变。如:(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箧,箱子,这里指书箱;屣,鞋子)(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项脊轩志》)(爨,灶)(3)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促织》)(斯须,复音虚词,一会儿)(4)目不能两视而明。(《荀子·劝学》)(目,眼睛)(二) 词类活用。(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水,游水。名词活用为动词)(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殚,出产的;竭,收入的。动词活用为名词)(3)斫其正,养其旁条。(《病梅官记》)(正,正枝,或主干。形容词活用为名词)(4)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一,统一。数词活用为动词)七。移。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的相应句式的语序如果有所不同时,翻译中要将文言语序移位。(一) 主谓倒装。如:(1)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2)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译文: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地过日子呢?(二) 宾语前置。(1) 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A.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起呢?B.大王来何操?译文:大王来带着什么(东西)?(2)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的人没有欺我。B.莫我肯顾。《诗经·硕鼠》)译文:没有人肯照顾我。(3) 用助词“之” 、“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A.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有什么用处呢?B.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4) 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A.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百姓)呢?B.是以见效。(《屈原列传》)译文:因为这个被放逐。(三) 定语后置。如:(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明确:“高”修饰“庙堂”,即“高庙堂”;“远” 修饰“江湖”,即“远江湖”。)(2)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以皆是也。(《石钟山记》)(明确:“铿然有声”为定语,修饰中心语“石”)(四) 介宾短语状语后置。如:(1)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明确:“于掌”是“运”的状语
)(2)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明确:“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宾短语做“饰”的状语。译文:(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种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是文言文固定说法,并非是什么倒装句,只是为了便于记忆,学会用现代汉语的语序来翻译,才将它当作理科公式一样,利用它来获取新知识罢了。八、补。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经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如:(1)(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省主语)(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省谓语动词)(3)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战》)(省宾语)(4)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赤壁之站》)(省介词)(5) 蟹六(条)跪而二(只)螯。(《劝学》)(省量词)总之,古文今译,要遵照“信”、“达”、“雅”的原则。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至于畅达、优美,那是更高的要求。要尽量口语化、规范化,在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和语音习惯的基础之上,正确理解文意,了解原文作者写作的主旨和感情的倾向。
怎样翻译古文“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试说明要求),是考生是否能“能阅读浅易古代诗文”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考生容易得分和失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要翻译文中的句...
明天用文言文说可以是“明日”。明日本身就是一个文言文词语:[tomorrow] 明天明日徐公来。——《战国策·齐策》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还可以...
山市奂(huàn )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数(shù)年恒(héng)不一见。孙公子禹(yǔ)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míng)...
语文大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例析★爱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 ...
再网上面打入关键词
花钱买到翻译
一般三四块钱就买到了竭力为您解答,万水千山总是情,给个好评行不行!
答: 如何能相对方便的从京都前往河口湖?
答: 我可以给你提供个想法,仅供参考咯~!可以从培训人才和被培训人才的数据比例来说明拉,很有说服力哦~!祝你好运!
答: 小学科学教案|小学科学教案下载 21世纪教育网
答: 请说的明白点啊,你是要什么性质考试的啊,自考?成考?普通?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与狐谋皮文言文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