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一大是否商品定价符合市场规律我国现代运动训练的规律,为什么

建国以来我国足球运动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反思69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建国以来我国足球运动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反思69
2009年月第12;4期??;重大专题;建国以来我国足球运动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反思;孙革;(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社会体育系,北京10002;摘要:纵观建国以来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始于1;中图分类号:G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足球运动开展几经波折,跌宕起;难地冲进世界杯决赛圈,中国以其亚洲第五的身份第一;家体委领导下的全国足球
月第124期??重大专题 建国以来我国足球运动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反思孙 革(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社会体育系,北京 100029)摘 要:纵观建国以来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始于1994年的职业化改革,是我国现代足球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职业化初期曾带给我们惊喜,但至今也没有改变中国足球水平整体落后的局面,甚至在某些方面不及职业化之前,中国足球也因此遭受球迷乃至全国人民的质疑。本文对我国足球运动职业化改革以来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在客观总结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基础上,着重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足球运动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词:足球运动;改革;职业化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X(-06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足球运动开展几经波折,跌宕起伏,尤其是1994年开始实行足球职业化以来,虽然国家对足球运动的开展非常重视,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仍没有改变整体水平落后的现 状,中国的足球运动水平仍然没有实现实质性的提高,整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尤其在近几年的重大国际比赛中,均以失利而告终,足球运动的发展与我国其他竞技体育项目取得的辉煌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我国国家足球队的国际排名下降到历史的最低点,而与我国几乎同时起步职业化的邻居日本与韩国,则已远远地走到我国前面。这一切,不得不令我们反思。本文对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的发展进行了理性分析。难地冲进世界杯决赛圈,中国以其亚洲第五的身份第一次登陆世界杯的赛场,然而三战皆负的成绩,使得中国足球队的世界排名并没有在世界排名榜上。2006年在国际足联公布的世界排名中,中国足球队的世界排名创历史新低103名,在亚洲仅仅排在了15名,中国足球队沦落到了亚洲三流球队。截止到2009年11月,中国足球的国际排名仍徘徊100名左右,亚洲排名也仍在前10名之外。20年来我国足球水平总是不尽如人意。家体委领导下的全国足球运动专项管理机构。随即,新中国首次创办了全国足球甲级、乙级联赛。在此后的几年中,足球运动水平有了较快的提高,中国足球也成为当时亚洲劲旅,出现了令人信服的飞跃发展,也掀起了新中国足球运动的第一次 高潮。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足球运动也深受影响,体育经费削减,国内外竞赛也被迫缩减。中国足球运动水平又跌入低谷。1964年后,在贺龙同志的指示与敦促下,并随着国家形式的逐步好转,专业足球队恢复系统训练,全国足球联赛恢复,足球界提出了“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在这种背景下,各地专业足球运动员以高昂的热情投身大运动量训练,足球运动水平又很快有了较大提高,并在一系列的国际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我国足球运动水平又重回到亚洲先进行列,中国足球运动又出现了第二次 高潮。其后的时间内,是漫长的十年“文革动乱”,在一个“政治第一”的年代,正处于良好发展状态的中国足球无疑被禁止了,所有的足球比赛陷于停顿,建国以来所建立的整个足球运动基础遭受重创。直到1971年10月,联合国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根据新形势的需要,我国国内体育交往逐渐恢复,各类足球比赛也得到一定开展,但停顿了几年的中国足球水平自然难有上好的表现。1.1 新中国成立后足球运动开展有两次高潮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指导下,足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全面开展。建国之初,我国足球运动没有成立专门的足球管理部门,足球运动是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兼管。日,国际足联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该会会员。由于自身基础薄弱,外界环境艰难,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足球运动水平还比较落后,在与前苏联、芬兰、波兰、匈牙利等国家一系列的足球友谊赛中,几乎未尝胜果。随后,国家体委作出了派员赴匈牙利学习的决定,开创了新中国足球走出国门的第一步,对推动全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推动中国足球对外交往具有深远的意义。日,中国足球运动专项管理组织 ――中国足球协会正式成立。它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是国1 建国以来我国足球运动改革发展的简要回顾建国以来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后,从1956年起,我国开始实行甲级、乙级联赛制度,举办了全国足球锦标赛、全国青年足球锦标赛等。十年动乱结束后。从1978年开始恢复全国甲级、乙级联赛双循环升降级制度,并建立了全国成年队联赛、青年队联赛的各级较稳定而系统的竞赛制度。1982年以来,中国足球队参加了所有的世界杯足球赛的预选赛和奥运会的足球预选赛,2002年中国足球队在米卢蒂诺维奇的带领下艰投稿日期:作者简介:孙革(1970 ~),男,安徽安庆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足球教学训练与管理。??1242009年
期重大专题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我国足球运动运动“文化大革1.2.1 与国际足球重新接轨 命”结束后,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时期,中国足球运动也随之改换面貌。为了恢复和发展我国足球运动,提高足球运动技术水平,其后组织了一系列的足球交流比赛活动,扩大对外交往。年间,邀请了40个国家和地区的足球队访华,先后派出国家足球队和省、市、部队足球队访问了40个国家和地区,1978年,我国足球参加了第8届亚运会并获得季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隶属于上层建筑文化领域的足球体制必须与之相适应。原有的专业足球缺乏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市场机制,限制了训练水平、比赛水平和技战术水平的提高 。我国足球运动开始迈出探索改革的新步伐。为了改变我国足球运动落后状况,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体委关于提高我国足球技术水平若干措施的请示》文件,提出改革措施,并请廖承志副委员长担任中国足球协会名誉主席。该文件下达后掀起足球热潮,重点地区的足球运动迅速发展。日,国际足球联合会执委会通过决议,重新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足球协会为会员。这标志着中国足球重新回到国际足球大家庭中来。的前进步伐相比,差距明显较大。这一切让中国足球管理层更加认识到,中国足球体制必须深入改革,中国足球的环境要进一步开放。Sport日,中国足协正式被上级部门确定实现机构实体化。中国足球终于在实体化、法制化、民主化的进程中迈开了新的步伐。1.2.3 小平同志提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对我国青少年足球的促进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开始逐渐得到重视。对于中国足球的成败利弊,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日,在“柯达杯”国际足联举办的16岁以下世界锦标赛的闭幕式上,李鹏副总理会见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先生时,转达了邓小平在北戴河观看几场“柯达杯”比赛转播后的谈话。小平同志说:“我看了几场国际足联16岁以下柯达杯世界锦标赛的实况转播,看到各个队无论在技术方面、体育道德方面都表现很好。他们踢得很有朝气,是世界足球运动的希望。中国队踢得也不错。我们中国足球运动要搞上去,要从娃娃和少年抓起。”邓小平同志还表示:“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先生以及其他领导人眼光看得远,从青少年抓起,举办这样的世界锦标赛,是个很好的创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逐步建立了全国青少年足球比赛固定的赛制,每年举办全国青年足球联赛,全国足球重点地区少年冠军赛,按三个年龄组进行,即12岁以下组参加“萌芽杯”;14岁以下组参加“幼苗杯”;16岁以下组参加“希望杯”。此外,还设立全国业余体校少年足球赛和全国业余体校足球邀请赛。1.3 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中国足球运动职业化进程“红山口会议”――中国足球史上1.3.1 的里程碑 1992年2月,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又一次掀起了全国改革开放的新高潮,给正处于发展关键时刻的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提供了契机。经济基础的改变,必然要求上层建筑的改变,这是足球改革的重要外部 环境。由于中国足球在第25届奥运会预选赛中失利,足球改革之呼声不绝于耳。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体委顺应民意,因势利导,有胆识地决定“把足球改革作为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旨在摸索出一条在体育界全面改革的路子。”这是当时中国足球改革的内部环境。1992年6月,中国足协在北京红山口八一体工队驻地,召开了全国足球工作会议,这就是著名的“红山口会议”。该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探讨足球体制改革,全面整顿足球界的作风。“红山口会议”吹响了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号角――会议不仅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中国足协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强化足协实体化改革实施方案》、《中国足球协会俱乐部章程》和《关于建立和逐步完善足球俱乐部体制的实施方案》等改革方案。在这次会议上还确定了我国足球改革体制、转换机制、整顿队伍三大任务。为我国足球改革沿着“改革总体方案”的道路前进,坚定不移地走职业化道路,实行俱乐部体制,尽快与国际足球接轨奠定了基础。“红山口会议”使中国足球实现历史性转折,使中国足球体制改革“一步到位”――走职业化道路。因此,“红山口会议”也被誉为中国足球史上的“新的里程碑”。1.2.2 改革初期国内足球运动赛制改革尝试 随着国家对足球运动的高度重视,在足球外交日趋活跃的同时,因十年动乱而停办12年的全国甲级、乙级足球联赛和全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也于1978年全面恢复。此外,中国足球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国际交流,并积极借鉴国外足球管理经验。1983年开始结合国情尝试足球竞赛制度改革。1988年开始对运动员实行体能测试,制定考核标准。其间,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下,中国足协与社会力量合作,积极运作各种足球赛事,创造了良好的足球氛围。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以足球运动自身特有的竞争性,使之得到广大群众的热忱支持。在1987年第24届奥运会预选寒中,中国足球队又取得东亚区唯一进军奥运会的资格,实现了冲出亚洲的夙愿,中华大地为之欢腾,这一胜利来之不易,是足球界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中国队在奥运会小组赛中即遭淘汰,与世界足球1.2.4 足球管理体制酝酿改革,足球竞赛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 日,国家体委为加强对足球工作的统一管理,成立了“足球办公室”,袁伟民出任中国足球协会主席。他集中精力解决足球办公室管辖下的一系列“问题”,将有关足球训练工作、科学研究、国内竞赛和外事活动以及国家足球队的业务等工作,统一集中在中国足协的范围之内,由足球办公室统一管理。同时探索竞赛改革,试行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主客场制,设立甲级A、B组赛制,提高联赛的激烈程度与观赏性。1989年,中国足协提出了实体化建议。1990年2月,国家体委发出了《关于足协实体化的通知》,国家体委“足球办公室”撤消,宣告了中国足协实体化的开始。多年来由体育行政部门行使的职能,逐步过渡到中国足球协会管理,中国足协是唯一领导全国足球运动的权威性机构。1.3.2 职业化――中国足球体制改革1992年6月~1993年底,中国足球体制改革从管理管理体制、训练体制、竞赛体制三方面展开。其首要问题就是要通过改革实现中国足协及全国12个足球重点城市的协会实体化。红山口会议不久,大连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足球特区。然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诸多企业纷纷与体委合作,组建了政企合办 2009年
月第124期??重大专题的足球俱乐部。在1993年的甲A联赛中,有辽宁东药、广东宏远、北京国安、上海爱克发、广州白云山等都是新成立的政企合作形式的俱乐部,并参加了在广州珠江三角洲试行的俱乐部杯赛。这是中国足球从专业联赛向职业联赛过渡的前奏曲。在俱乐部杯赛中,第一次试行球队自费参赛、门票收入分成。其目的是研究市场经济体制和经营模式,改变过去由国家包办有 局面。经过1年的实践,中国足协在1993年10月在大连召开了全国足球工作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化改革,深入整顿”,指出深化改革的核心是体制改革与机制转换。会议通过了《中国足球协会章程》《关、于继续深入整顿的决定》及一系列改革基本文件,重申要纠正中国足球界不团结、不虚心、不严格、不刻苦的“四不”现象,中国足球体制需要逐步走上法制化道路。同时,本次会议还制定了《中国足球事业十年发展规划()》,表明了中国足球改革是坚定不移的。中国足球协会和地方足球协会实行实体化,使足球管理部门真正从政府职能部门中剥离出来,从分散的横向领导转变为集中的纵向领导,健全各级足球协会的管理职能,推动足球的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足球管理机构由行政管理型向经济服务型转变。同时,足球俱乐部的成立,增强了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的市场意识。培育了足球市场主体,打破了专业队体制,逐步改变区域限制,实行公平竞争。制定了相关的《俱乐部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并提出:“在足球俱乐部中健全党组织,党支部要建在队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1999年,中国足协继续推进协会制的发展,以管理中心为核心的中国足协,不断完善职业俱乐部的建设,调整裁判员、教练员、女子、学校、科研、纪委和诉讼等委员会。强调决策程序,施行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随着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取得了巨大进步,鉴于中国足球的广阔市场前景以及推动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发展的需要,深化足球改革,调整联赛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开发市场资源、进行广泛合作、建立广阔足球市场。2000年,中国足球管理层提出了建立“中国职业足球超级联赛”的设想,并于2004年正式成立了中超联赛(CSL),成为中国的顶级赛事,当年共有14支俱乐部队参加(大部分俱乐部为民营企业或私企所有)。历程,始于1994年的职业化改革,是我国现代足球运动发展的重要转折,也是中国足球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足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2.1 我国足球运动职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2.1.1 积累一定的足球资源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足球协会实体化改革迈出了较大步伐,通过足协实体化改革,在全国成立了48个省级、重点城市和行业体协足协组织,中国足球协会部分专业委员会也开始开展工作。通过15年的发展,职业足球联赛形成中超、中甲和中乙三级规模,足球俱乐部稳步发展,其中,中超俱乐部16个(其中武汉光谷足球俱乐部于2008年10月宣布退出中超联赛),中甲俱乐部13个,乙级俱乐部16个,业余足球俱乐部491个。足球队伍明显扩大,参加全国比赛的运动员达到5万多人。2005年起,为适应亚足联培训计划要求,同时也根据我国教练员培训体系需要,我国职业级教练员培训班也应运而生。这些年中,我国共培训具有C级证书的教练员5947人,具有B级证书的教练员1501人,具有A级证书的教练员540人注册的教练员7000多人,在足球裁判员培养上形成了四级培训体系,裁判员人数也已达到近万人。
会员协会和俱乐部管理工作人员近1500人。学校足球活动受到重视,全国有1200多所中学,400多所大学,3万多名学生参加了大、中学生足球联赛。足球场地设施有较大改善,全国标准训练和比赛足球场地近2.8万块,其中标准草皮场地2800多块,标准土场5000多块;有30多个城市建有符合中国足球协会举办比赛标准的场地,有10个以上的城市建有可以承办国际足联赛事的场地。1.3.4 市场化――足球运动市场开发初见成效 足球职业化改革的初步成功给中国足球带来了生机。职业联赛的成功举办,也是中国足球贯彻体育主管部门的战 略决策,作为体育改革突破口的具体体 现。职业足球联赛的举办,也唤起了中国足球巨大的潜在市场,联赛头几年,观众上座率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较高水平,成都、广州、大连、延吉等城市的球市几乎场场爆满,给各俱乐部带来了经济效益。中央电视台等各种媒体的转播,带来了全国亿万球迷共同欣赏球艺、关注赛事的局面。中国足球步入市场后,其勃勃生机,浩大声势为历史罕见,一度形成了空前的“足球热”。在后续几年中,中国足球成功地与国际享有盛名的IMG、ISL、阿迪达斯、万宝路、百事可乐、菲利浦、爱福克斯等公司分别签订了种类协议,使中国足球市场被全面地启动了起来。各职业俱乐部则以广告、比赛门票、电视转播、球员转会等足球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开发,促进我国足球市场的良性循环。2004年成立了中国足球超级联赛,职业足球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1.3.3 职业联赛――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的基石 1994年,中国足协制定了聘任制、会员制、注册制、合同制。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诞生,标志着中国足球从专业体制向职业体制的真正变轨。翌年,中国足协杯赛和商业比赛相继产生,同时全面实施了运动员转会制度。职业联赛的建立,调动了足球界各方人士的积极性,俱乐部体制的优越性充分显示,使得长期在亚洲徘徊的中国足球的潜在活力被激发 出来。职业化之初,联赛竞争异常激烈,绿茵争雄,整体水平之高,为往年所未见。俱乐部联赛的顺利进行也为建立和健全中国足球产业化、社会化、法制化开辟了 道路。1995年,中国足协为防止职业联赛中出现“假球”“黑哨”,在赛季初就公布了严厉惩处打假球的九大措施,为职业化联赛营造公平环境。1996年,中国足协2.1.2 完成了我国足球运动管理体制初步转型 回顾十几年来的改革,尽管中国足球运动水平还没有出现质的提高,但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职业化改革完成了我国足球运动管理体制初步转型。首先是足球协会拥有了独立社团法人资格,成为独立经营核算的实体,在经济来源上取消了完全由国家拨款的做法。同时各级体委权力下放,扩大协会自主权。这些作法不仅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也使得很多运作方式正朝着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转变了工作职能,完善了工作制度,调动了积极性。2 建国以来尤其是职业化以来我国足球运动改革发展的反思纵观建国以来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1242009年
期重大专题其次,足球运动告别了计划经济时代的专业队体制,开创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俱乐部体制。各职业俱乐部依托市场,开始走了自我创造、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道路。第三,足球职业联赛的开展不但促进了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也开拓了广阔的足球市场,足球产业也不断壮大并初具规模,足球市场体系初见端倪,职业联赛直接创造的年产值近8亿元人民币。第四,职业化促进了中国足球运动的对外交流,职业联赛吸引了大批较高水平的外籍教练员、运动员。年期间,国际交往近8000人次,引进外籍球员547人次,外籍教练员92人次。
同时,也促进了国内优秀足球运动员走出国门闯入足球发达国家足球职业联赛的机会。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交流,对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逐步实现质的突破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虽然国家队多次在世界大赛中成绩不理想,但全社会关心足球,政府支持足球,舆论关注足球,社会各界参与足球,群众喜爱足球。足球运动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乃至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线队伍上,甚至不惜重金购买一支球队,这也是职业化以来很多足球俱乐部频繁更名易主的重要原因。(2)缺少理论支撑和科学可行的长远规划 当然,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足球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由于对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不足,在实践中还没有建立一种理论来指导足球改革,更没有在管理办法进行创新。因此,相对于中国其他体育项目,中国足球的发展远远没有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改革的持续性认识不足,没有考虑自身发展的持续性,也是原因 之一。此外,中国足协尽管在1993年和2003年两次出台了十年发展规划,但从我国足球的十几年的发展现实情况看,这两个发展规划显然没有起到真正的纲领性作用其科学性、可行性值得探讨。(3)后备人才严重不足 伴随着职业化改革,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培训体制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的专业体制向市场化体制的转移。但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事实是,我国足球后备人才越来越少,“足球从娃娃抓起”,已经成为了一句空洞的口号。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下面两组数据中 看出:在年间,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的65万人;年,下滑为61万人;2000年至2005年,降至仅仅18万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仅只有5万多人。在2000年,中国足协登记在册的足球学校是84所,足球俱乐部是1674个,业余球员是37051人,职业球员是2593人;2007年,在中国足协处申办的足球学校共有56所,登记的足球俱乐部一共是497个,注册的青少年球员(即业余球员)数量是13524人,拥有职业合同的职业球员是1792人。7年之间,中国足球在俱乐部和青少年球员数量这一环节上,下降了大约2/3。我国职业化足球的超前发展与基础环境的不平衡,破坏了整个足球运动的协调发展。表现形式是重视一线球队的建设,忽视后备队伍的完善与基础设施的建设。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基数与质量是保证我国足球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从职业化足球一开始,绝大多数俱乐部在青少年足球发展上所表现出的关注与投入程度之低就注定了职业足球运行模Sport式的设计脱离国情,存在严重缺陷。当企业还没有也不可能把足球运动作为一项事业时,我们就全面弱化地方体育事业单位在足球发展中的作用,显然是操之过急。尽管中国足协这些年来在俱乐部和联赛的政策措施上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但每况愈下的青少年足球发展状况表明:如果运行模式的设计不切实际,那么,局部范围内的修修补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2.2.2 足球价值取向的问题 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必须符合国家发展的目标,这是毫无疑问的。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是,从根本上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因此,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同样不能脱离这样的价值取向。讨论中国足球的发展问题,必须要充分认识和理解足球运动对我国目前社会的价值所在,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说白了,就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国家和社会为什么要投入那么多的金钱来搞足球运动呢?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但会有各种不同的答案。尤其现代足球运动已经高度的职业化、产业化、商业化、国际化。不同的利益主体,都会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在高度职业的现代足球运动中,存在着球迷、投资者、政府等不同的利益主体,“这些利益主体,有关心好看不好看的、有关心赚不赚钱的、还有关心争不争光的,抑或也有关心其中不止一个什么的”。这些都是构成足球运动价值取向的因素。在欧洲的足球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建立了职业足球联盟。各个职业足球联盟都把能否满足观众的需要作为最大的目标,即把观众的价值评价当作第一评价标准,出资者赚不赚钱是第二评价标准,争不争光是第三标准。而且,观众直接用消费行动来表现他们的评价。所以,职业足球俱乐部要想生存并获得盈利,就必须为观众提供精彩的比赛,同时还要降低经营管理的成本。这种组合构成了西方国家职业体育的价值取向。西方这种价值取向的选择有利于激励运动员刻苦训练,提高技术水平。因此,它与投资者盈利以及国家为国争光的目标并不矛盾。实质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它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我国当前足球运动的管理部门――中国足协,是作为政府机构的延伸,它要谋求实现政府对体育的利益诉求,在足球2.2 当前我国足球运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2.2.1 可持续发展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概念,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它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为主导,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体育运动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存在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国家体育总局在《 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基本战略之一是在体育事业的规模和速度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保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我国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急功近利的指导思想“政治足球”“出线足球”“政绩足球”是我国当前足球界普遍的现象。作为政府意志的代表,体育主管部门(包括足球管理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家级球队身上的做法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过分强调国家队的成绩而忽视梯队建设,忽视基层建设、甚至牺牲职业联赛的做法,显然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与管理部门重视国家队对应的做法是,很多地方主管部门则只是看重全运会、城运会成绩,足球俱乐部也是将目光集中在一 2009年
月第124期??重大专题事业发展中是以政府的价值目标作为第一目标,即为国争光。这显然与俱乐部追求的盈利目标不同,甚至有时是相互矛盾 的。由于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不同,同时在出现冲突时,不同主体间的权力又不对称,所以把握行政管理权的一方面,往往在关键时刻动用行政权力改变现状,从而近几年在中国足球运动领域里出现了一些让人看不懂的奇怪现象,即为足球运动之根本的职业联赛必须为国家队出线让路,使得联赛成为摆设。由此看出,协会的目标和俱乐部目标不一致时,俱乐部利益往往受损。这样下去就会造成俱乐部的频繁退出,影响职业体育的稳定发展。因此,在我国足球运动的这些不同利益主体中,也同样表现出了不同的价值取向:球迷最关心的是比赛的精彩程度,赞助商关心的是球队的成绩及投入的回报,而行政管理层关心的能不能争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已成为我国足球运动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对足球运动的功能与价值显然没有被合理正确地判断。题,企业缺乏自主权。但在责的问题上,足协则没有保证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经营与 发展。(2) 科层体制的障碍 科层制是一种行政和生产管理的组织形式。当前以韦伯的科层理论最为典型。科层制自从产生之初,就成了整个社会组织构建的基本范式,现阶段我国足球运动的管理也无一例外的受到了科层制理论的影响,从国家行政到足球内部管理都是以科层制为基本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足球运动管理的体制障碍。从行政组织学角度分析组织结构对组织功能的主要影响为:一方面,结构决定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另一方面,功能又反作用于结构,功能的转变必然导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行政组织学的理论认为,行政组织的上下层级之间,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种排列组织的方式称为“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也称为“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按照科层体制的管理模式,组织的决策权力位于科层组织的顶端,组织内部成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上级和组织的权威。对于足球运动的管理而言,由此所导致的后果在于:第一,管理只是足球 (体育)主管部门层面的事情,与下级单位无关,即使下级单位无法认同主管部门的整体战略思维也由于行政权力限制无法自由表达和改变,使足球运动各个系统之间无法形成合力;第二,由于下级组织行政权利剥夺或被限制了权力,掌握足球运动主要资源的是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而足球运动中的某些成分又不能与下级机构或群体的利益相关(比如国家足球队在大赛中的成绩与各俱乐部、地方足协和学校的利益相关甚小), 造成处于具体操作层面的俱乐部、地方足协和学校消极态度;第三,这种科层制的管理模式在规则制定、执行等方面,处于下一层级地方管理部门、职业足球俱乐部等具体机构明显缺少话语权,在解决一些问题时总是被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处理决定,这样必然会引发矛盾。从2008年武汉俱乐部和中国足协方面的“对峙”最终选择退出中超的行为,就是主管部门和俱乐部方面的矛盾不可调和的结果。我国足球运动已经职业化改革了15年,对于应该从属于市场经济的职业足球管理仍然采取行政管理的模式,显然是一大弊端。(3)举国体制的困惑 尽管近几来,国内众多学者对举国体制的争议、讨论从没有停止过,有赞许之词,也有讨伐之声。不可置疑的是,举国体制是近几十年来我国竞技体育在世界各类大赛尤其是奥运会比赛不断取得优异成绩的法宝,是中国竞技的一条成功经验,是一条特色的发展竞技体育的中国道路,这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几代体育工作者共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备受世人瞩目。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处于同样管理体制的大旗之下,中国足球运动水平为什么就一直没有取得根本性的提高,足球运动水平为何与其他体育项目有如此大的反差?尤其是我国足球运动在2008年全线溃败跌入谷底之后,足球界关于是否也要重回举国体制的探讨也在逐渐升温。但是,众所周知的是,如果足球重回举国体制,就意味着要回到计划经济下的专业足球体制,而放弃已经改革了14年的职业足球,这无疑就是走回 头路。2.2.4 职业化问题(1)职业足球根基不牢 中国足球运动从1992年,经当时国家体委的批准,率先进行了职业化的发展。仅仅经过1年的准备与试点,1994年全国甲级A组联赛在全国开赛。职业足球联赛应该是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支柱,但由于改革初期对职业足球概念缺乏深入研究和全面理解,以致于从一开始便不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按照“全面并轨”思路,从表到里地强行照搬欧洲模式。这种仿效欧洲的职业足球模式没有带来我国足球竞技水平和普及规模的显著变化,却导致了我国职业足球从起步就在理论观念和践行措施上埋下了超越发展阶段、脱离国情的潜在后患。我国足球虽在联赛初期产生了轰动的效应,但由于根基不牢,不可能产生持久效应。这种缺少根基的不适度的超前发展,不但损害了足球运动的整体发展,最终也影响了职业联赛自身的发展。15年的职业联赛一直未能真正承担起中国足球基础建设的作用。国内联赛体制的完善、俱乐部建设和市场开发一直缺乏科学规划和正确 引导。相比之下,韩国是亚洲足球职业化起步最早的。他们自1980年开始策划,期间先后4次派足协官员赴德国考察,经过3年的准备,在借鉴了德国足球职业联赛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的情况下,1983年正式推出了足球职业联赛。日本于1988年成立了由政府官员参加的“日本足球联赛活动委员会”,对日本足球现2.2.3 体制问题(1)足协的双重身份导致“权、责”不清 我国足球在改革过程中产生了两种不同性质的体制,即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下已经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雏形,俱乐部的运作基本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但作为行业管理机构的足协却仍然以计划经济的模式进行管理。因此,在运作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难以调和的矛盾,严重阻碍了我国足球改革的纵深发展。我国足球运动在管理中出现“权、 责”不明确的根源就在于足球管理部门的性质模糊。中国足协和足球管理中心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它仍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事业单位,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又具有经济实体上的性质,进行市场经营活动;既是“办”足球的业务部门,又是“管”足球的行政管理部门。足球管理中心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新的政府官僚机构的一部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计划经济下的体育管理模式,解决对政府过分依赖的实际问题。”这个集事业、企业和政府三种职能于一身的“渐进式改革”的过渡性产物,还没有建立起现代产权制度的意识,还没有厘清足协和投资人之间的关系,以至于分歧日益尖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管理职能上并没有实现根本的转变,仍以行政管理为主,管理权力过大,管理范围过广,不能处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关系问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建国以来我国足球运动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反思69等内容。 
 简评建国以来我国国防和军事建设的历史性成就_军事/...(2)改革开放的成就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防科技...汽车品牌的足球世界杯营销 网络营销部电商运营工作计划...  建国以来我国文化经济政策的改革与发展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建国以来我国文化经济政策的改革与发展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党对文化经...  关键字: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改革开放 高速发展 正文: 一、我国建国以来的经济增长状况描述分析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的实践表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确实促进了中国经济...  【关键词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回顾;反思 关键词】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新 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四年多,即将进入一个全面...  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十年回顾与反思_高一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新世纪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继承了建国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又在其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培训政策演变的回顾与反思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改革...教师培训师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培训成为教师 专业发展的常态;以...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纲要》提出: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建国以来我国建筑发展的历程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改革开放初期,建筑创作中的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有所...汽车品牌的足球世界杯营销 网络营销部电商运营工作计划...  浅析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浅析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摘要:党的四代领导核心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即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从一大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