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距等于2倍焦距=1倍焦距的现象

关于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的问题。【物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73,716贴子:
关于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的问题。收藏
到光屏一侧用肉眼也看不到吗?那为什么一倍焦距以内就可以看到了?二者都是发散不相交的啊。为什么一倍焦距就不成虚像呢?
还有,实像是由实际光汇聚,那么手电筒照射在墙上得到的光斑是实像吗?,实像不都是倒立的吗?也就是人的肉眼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虚像?
一倍焦距由同一点所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是平行光,所以不能成像小于一倍焦距由同一点所发出的光虽然发散,但不是平等光,反向延长线可以交于凸透镜的物像一侧,所以看到的正立有一放大的虚像
成在视网膜上的象是倒立实像,处理神经信号时又倒了过来
但这个虚像如何成立?平面镜成虚像,是由于光到达镜面再反射到人眼,而凸透镜的虚像,用光屏无法承接,这是怎么回事?他不是经过凸透镜折射的吗?只不过是无法汇聚而已。我们看到凸透镜的虚像都是用肉眼,而你所说,虚像必有其光源,它透过凸透镜折射的光却无法接收,我们却能看到虚像,怎么回事?平面镜成像至少还能知道是光反射到人眼
平面的成像,是由于视觉直线原因,感觉是从镜子另一面传过来的一倍焦距内的凸透镜成像,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物像一侧的某一点,同时也因为视觉直线原因,感觉是从物像一侧传过来的(但实际不是从那发出来的,所以是虚像)一倍焦距上的光线经凸透镜过是变成平行光,不能交于一点,所以不成像一倍焦距外的物体发出的来光会相交到透镜另一侧,所以看到的是实像
可能我表达的不清楚。我的意思是,虚像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它有它的光源。正如平面镜成像,产生错觉的前提是,光线到达玻璃后反射到人眼,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也就没有一系列的假设了。而我之前要问的是,凸透镜成虚像,光线通过凸透镜发生折射,成为两条永不相交的射线,用光屏是接不到的,但是用人眼去看,却可以得到一个虚像。这就需要前面平面镜成虚像的前提,必须要有光折射或反射到人眼,否则哪来的虚像?这就说明光线通过透镜是折射到人眼的,那么用光屏去接为什么不成像?难道要解释属于“大脑皮层的调节”?我下午特地去问了物理老师,他是这么解释的,之所以如此,是眼睛欺骗了你,因为眼睛都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而为什么光屏接收不到折射的光线呢?是因为其并不相交,也就是没有焦点。而用人眼却可以看到虚像,这是因为人眼习惯性认为光沿直线传播,如此就看到将其反方向延伸的焦点,也就是虚像(不是他的原话,这是我的理解)。现在我又有疑问了,为什么发散就无法使其呈现在光屏上?如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之后相交(得到焦点)然后又开始无限的延伸,也就是发散,那么这时候怎么又能呈现在光屏上了?我猜想这是焦点的原因,求教
还有一个问题。凸透镜成像,当物距越变越小,所成的像就越来越大(先笼统的概括虚像和物距等一倍焦距不讨论),这是光线从透镜折射后相交得到的焦点为标准吗?也就是说,焦点就是所成的像的发光的部分。我上个图
百度也太狠,我画的多清晰,一上传就这样了
全学科课外教学,“直播+辅导”双师教学模式,超过600万中小学生在学而思网校学习!
怎么没人回答啊?难道我阐述的很费解?
还有一个问题。有蜡烛,凸透镜,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如果蜡烛燃烧后,高度变小,那么其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像离光心的距离是否增大?我刚才画出来是这么认为的,不知是否有误。
无限远处?和无限大一个概念吗?
我的意思是。无限远处是否只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值。
无限循环小数……等
它是平行的,反向延长线也不行。
物距等于焦距时不能成像 物距等于两倍的焦距时,成像与物体等大(相当于摄影时微距镜头的1:1状态)。 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一般镜头的调焦距离均在2倍焦距之外)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不多见,显微摄影中用到)。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我们平常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画一个光路图就能理解了 或者用物距的倒数加像距的倒数等于焦距的倒数这个式子算一下你就能理解了
为什么有时物距等于一倍焦距也会成虚像?
登录百度帐号倒立、缩小的实像.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③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能得出的初步规律是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变大,成的像也变大(或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写出两条规律)
科目:初中物理
(2012?浦东新区一模)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面扎有橡皮膜的器材做实验,如图1所示.(1)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小民提出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小红根据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于是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图2所示器材来验证(B、C器材底部都可以与A连接组合使用),实验时他们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所示,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这时,他们是在验证小民(选填“小红”或“小民”)的猜想.若记录的橡皮膜下凸的程度相同,说明该猜想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届度浦东新区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质量抽测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面扎有橡皮膜的器材做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小民提出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小红根据液体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于是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9)& 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图14所示器材来验证(B、C器材底部都可以与A连接组合使用),实验时他们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所示,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 (10)& (选填“相同”或“不同”),这时,他们是在验证 &(11)& (选填“小红”或“小民”)的猜想。若记录的橡皮膜下凸的程度相同,说明该猜想是& (12)&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一模物理卷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面扎有橡皮膜的器材做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小民提出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小红根据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于是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9)& 有关。
&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图所示器材来验证(B、C器材底部都可以与A连接组合使用),实验时他们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所示,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 (10)& (选填“相同”或“不同”),这时,他们是在验证& (11)& (选填“小红”或“小民”)的猜想。若记录的橡皮膜下凸的程度相同,说明该猜想是&(12)&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科目:初中物理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面扎有橡皮膜的器材做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小民提出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小红根据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于是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9)&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图所示器材来验证(B、C器材底部都可以与A连接组合使用),实验时他们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所示,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 (10)&(选填“相同”或“不同”),这时,他们是在验证& (11)&(选填“小红”或“小民”)的猜想。若记录的橡皮膜下凸的程度相同,说明该猜想是& (12)&(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一个焦距50毫米,物距在1倍到2倍焦距之间,那么像距在哪里?为什么_百度知道
一个焦距50毫米,物距在1倍到2倍焦距之间,那么像距在哪里?为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100(毫米)请好评~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谢谢~~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O(∩_∩)O~~不懂可追问~~希望对你有帮助~
采纳率:80%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物距=1倍焦距的现象 _ 张家口汽车网
物距=1倍焦距的现象
正立放大虚像
正立放大虚像
返回主页:
本文网址:http://www.0313car.cn/view-61051-1.html焦距、物距与像距
最长焦距/最短焦距=变焦倍数
光学变焦镜头不但要看其变焦倍数,还要看其焦距范围,焦距越大,看的越远,视角范围越小
玩单反的谁还在乎光学变焦的倍数呀?这倍数可是越大越狗头。
人家有钱的高烧们都自豪地宣称自己的镜头都是1倍的--定焦
数码单反,镜头标识乘1。5就是实际焦距
变焦和焦距首先没有太大的区别
其次,一般的普通数码相机的变焦要在7倍以上方可达到210以上的焦距
能看物体的远近只和焦距有关系,比如4-88mm的22倍镜头没有10-100mm10倍镜头看的远。要想知道能看的最远距离就看最大焦距是多少,想知道能看的最大区域是多大,就看最小焦距是多少。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光圈f值 = 镜头的焦距 / 镜头口径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您知道光圈大小对景深影响的原理吗?
一个物点发出的光线通过镜头聚焦之后,所有光线形成一个圆锥形光束。圆锥的顶角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大、顶角越大。圆锥顶点与底片接触形成一个像点。如果底片稍微前移或者后移一点固定距离,切割光束形成一个圆斑,圆斑的大小与顶角有关:顶角大则圆斑也大。换句话说:底片偏离同样的距离,光圈大圆斑也大。现在我们不要移动底片、而是移动物点,使得光束的顶点移动。如果形成的光斑相同,较细的光束(意为着光圈较小)物点可以移动更大的距离,这就说明小光圈景深更大。
景深随着物距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焦距的增加而减少。
一般而言,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焦长约是28-70mm,因此如果焦长高于70mm就代表支持望远效果,若是低于28mm就表示有广角拍摄能力。
物点(要拍摄的主体)离开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像点(透镜的成像)离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物点和像点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物距的改变像距也随之变化,当物点处于无限远时此时对应的像点叫焦点,焦点离开透镜的距离叫“焦距”。物距、像距、焦距的关系可近似的用:1/像距=1/物距+1/焦距的公式表示。对焦为当物点不同时要想清晰成像必须移动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的相对距离的过程。
镜头的焦距一般用毫米来表示,例如我们常说的35mm的镜头,50mm的标头,135mm的镜头等等。镜头根据它的焦距可以分为广角镜,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等等,其实这是根据镜头的防大倍率来决定的,更准确的说是根据镜头的视角,在35mm胶卷里,50mm的镜头的视角相当于人眼的视角,也就是说防大倍率为一,我们把它称为标头。
请注意:根据“1/焦距=1/物距+1/像距”的公式,不同的底片其标准镜头不同。120胶卷的幅面大于135胶卷的幅面,所以120相机的标准镜头是75mm。目前数码相机的镜头划分一般参照35mm系统。
而焦距小于它的称为广角镜头,而焦距大于它的则称为长焦镜头,另外还有很多变焦镜头,它通过镜头各组件之件的变化来改变焦距。小于20mm为超广角镜头,在24mm 到35mm为广角镜头,50 mm为标准镜头,80mm至300mm为长焦镜头,大于300mm为超长焦镜头。由于目前的镜头一体化数码相机较容易做出焦距较大的镜头,因此数码相机的长焦划分标准要相应提升,指拥有200mm以上焦段镜头的数码相机。如果以光变倍数来计算的话,则为七倍光学变焦以上的数码相机。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质 应 用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
u=f / 平行光
u&f /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对焦和变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谓的调焦(对焦)是根据不同距离的物体在镜头后部清晰成像的位置的不同而改变成像面与透镜间距离来达到对焦的,这只能改变图像的清晰度,而变焦才是真正改变镜头的焦距属性!
物距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也就是相机与拍摄物的距离!像距就是图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也就是CCD与镜头的距离。普通的凸透镜的焦距是固定的,镜头的焦距是可调的,其焦距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就是几倍变焦!拉近拉远调的是镜头的焦距。手动对焦调的是像距,使成像清楚。
焦距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离。具有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简单的说焦距是到面镜的顶点之间的距离.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光线穿过透镜时,会会聚到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变化的镜头,就是变焦镜头。
  当一束平行光以与凸透镜的主轴穿过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一个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光心:可以把凸透镜的中心近似看作是光心。
  我们用的照相机的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或是数码相机的感光器件)就处在这个凸透镜的焦点附近,或者说,胶片与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大至约等于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能成像,一般用 凸透镜做照相机的镜头时,它成的 最清晰的 像一般不会正好落在焦点上,或者说,最清晰的 像到光心的距离(像距)一般不等于焦距,而是略大于焦距。具体的距离与被照的物体与镜头的距离(物距)有关,物距越大,像距越小,(但实际上总是大于焦距)。
  由于我们照相时,被照的物体与相机(镜头)的距离不总是相同的,比如给人照相,有时,想照全身的,离得就远,照半身的,离得就近。也就是说,像距不总是固定的,这样,要想照得到 清晰的像,就必须随着物距的不同而改变胶片到镜头光心的距离,这个改变的过程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调焦”。
关系:1/u+1/v=1/f
光学中最基本的高斯成像公式:1/u + 1/v = 1/f,即物距的倒数加上像距的倒数等于焦距的倒数。
其次,请你明白物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有物才会有像的。不同的物距会对应不同的像距,但是反过来却不行。象你这样自己设定一个像距就不一定会找到对应的物距,也就是说你设定的像距根本就无法成像。
对于凸透镜成像而言(照相机就是凸透镜成像),物像关系是这样的:
当物距为无穷远时,像距等于焦距,成像在焦平面上(照相机聚焦无穷远的情况);
当物距为无穷无与两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成缩小的实像(照相机一般都属此类情况,在物距接近两倍焦距时为微距拍摄情况);
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此时物像等大,1:1微距即此种情况;
当物距小于两倍焦距并大于焦距时,像距大于两倍焦距,成放大的实像(幻灯机,电影放映机就是这种情况,对照相机而言,少数的微距拍摄,如美能达的1X-3X微距,佳能的5X微距拍摄也是这种情况);
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像距为无穷大,物上的光线经透镜后为平行光线,不成像;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像距为负值,即在物的同侧成虚像(放大镜就是这种情况)。
显而易见,像距是由于物距和焦距决定的,而且像距小于焦距成实像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f值、视角等等)都直接使用焦距, 焦距 3/4
直觉的定义
焦距( focal
length )、也叫做焦长,太阳的像所在位置是放大镜的 焦点( focal point )。
L (用两个向外指的箭头表示、见下图),与透镜轴线平行(自左而右)的入射光经过透镜折射后会在轴线上某个点汇聚,这个点是该凸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是焦距;另外,自右而左与轴线平行的入射光定出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焦点。
plane at infinity)上,它们经过透镜的像当然也在一个平面上,而且这个平面包含了焦点,因为焦点是沿轴线方向在无限远点的像。
焦平面(focal
plane ),这是上图中的 F ;因为透镜有两个焦点,所以有两个焦平面。
L 是一个非常薄、薄到厚度可以不计的凹透镜,我们用两个箭尾表示。
L 之后会被折射,与凸透镜不同的是,在凹透镜下穿过透镜的光会散开(亦即发散),不过这些光线的延长线会在轴线上交于一点,这是凹透镜的焦点(但在透镜的左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是焦距。
L 时也会散开,因为这些光线来自在无限远的同一点,它们的延长线也会交于一点(图中的黄色方格)。
F )与凹透镜的轴垂直而且经过焦点。
物距与像距和焦距的关系
关系:1/u+1/v=1/f
光学中最基本的高斯成像公式:1/u + 1/v = 1/f,即物距的倒数加上像距的倒数等于焦距的倒数。
当物距为无穷远时,像距等于焦距,成像在焦平面上;
当物距为无穷无与两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成缩小的实像;
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此时物像等大,1:1微距即此种情况;
当物距小于两倍焦距并大于焦距时,像距大于两倍焦距,成放大的实像;
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像距为无穷大,物上的光线经透镜后为平行光线,不成像;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像距为负值,即在物的同侧成虚像。
前天有个摄友问了撞针关于红圈百微焦距和放大倍率的问题。他有两点疑惑:
1.他认为根据镜头成像原理,红圈百微最大放大倍率为1,此时焦距应该等于拍摄距离,但他用红圈百微对最近处拍照时,镜头与被摄物体的距离绝对不止100mm,难道红圈百微的放大倍率达不到1:1?
2.他看资料查到非红圈USM百微的最近对焦距离为31cm,红圈百微则为30cm,这个对焦距离为被摄物体到成像元件的距离。他认为如果两款百微镜头放大倍率都是1,焦距都是100mm,那么对焦距离至少应该相等,按理说红圈百微本身更长,对焦距离也应该更长才对,难道红圈百微的实际焦距缩水了?
其实这些并不是个生僻的问题,估计很多人都知道,撞针本想找个相关的网页糊弄一下,结果一时还找不到说的特明白的,少不得撞针自己写一个,明白的同志略过就好了。
问题中有好几个概念被误解:
1. 估计中学光学太久远忘了,透镜只有对无穷远成像时焦距才等于像距,否则像距就大于焦距。像距=焦距+焦像距(如图,物距=∞时焦像距=0)。
2.镜头不是“薄透镜”,计算对焦距离时我们可以把镜头简化为分裂成两个平面(两个主面)的薄透镜,两个平面的间距也就是虚拟透镜的厚度,这个厚度与镜头本身长度没有直接关系。
3.两个主面并不一定和镜头最前、最后的镜片重合,因此物距也不等于镜头前端到对焦物体的距离(工作距离)。
4.今天大部分镜头标注的焦距是其对无限远处对焦时的焦距,镜头对近处对焦时需要改变实际焦距。红圈百微在对0.3m对焦时,焦距一定不到100mm。此时镜头的主面位置也会变化,主点间距当然也在变。
这样我们就知道:
1.镜头工作距离并不是真正的物距。只有知道前主面的位置才能知道物距是多少。
2.对焦距离=物距+主点间距+焦距+焦像距(d=u+p+f+i)。对焦距离和镜头工作距离、镜头长度没有直接关系。
3.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图中浅红色两个三角形),放大倍率M=h':h=i:f。
只要我们知道了镜头在某一放大倍率M时的实际焦距f,带入透镜成像公式1/f=1/u+1/v,我们就能算出像距和物距,如果我们再知道此时镜头的主点间距p,就能算出镜头的对焦距离:
不幸的是,厂家从不公布镜头某一放大倍率或某一对焦距离的主点间距是多少、实际焦距是多少,因此我们是不可能算出通过计算把对焦距离和放大倍率联系起来的。一个悲哀的结局...
没有更多推荐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什么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