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重九全国有几个新区几个

◇基础运◇
〖人格与地格三四搭配〗虽有灾害之虑,但能安定而有所发展。
◇成功运◇
〖人格与天格三五搭配〗成功顺利,能平安达到目的。
◇其他暗示◇
首领运(智慧仁勇全备、立上位、能领导众人)财富运(多钱财、富贵、白手可获巨财)才艺运(富有艺术天才,对审美、艺术、演艺、体育有通达之能)
您可能需要的相关查询:
新近查询测算的姓名:&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又是一年金风爽,又是一年菊花香,九月九日,我们迎来重阳节,今天我党支部在此举办庆迎重阳欢乐开心活动会,我们十分感谢中心领导对我们全体老同志的关爱,以及对我们这次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让我们用掌声对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爱在重阳
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欢乐在心中,开心在此时。在这个幸福的日子里,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回顾昨天,畅谈我们今天的中国梦,这次活动为大家准备了:诗歌颂,男、女声独唱,舞蹈,电子琴演奏,互动欢乐大抽奖及推出重阳特别奖,趣味游艺,六个精彩项目。大家欢聚一堂,笑语盈盈,共度重阳节。  同志们,前辈们,我们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时期。过去你们以满腔热血,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辉的业绩。今天,你们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但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用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和宝贵经验,通过各种方式继续为人民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和快速崛起作出了新的贡献。  各位老领导、老年朋友们: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将会进一步得到改善,老龄事业的春风将会骀荡神州大地。老年人虽然没有春天的鲜艳,但仍拥有金秋的丰盈。朝霞固然灿烂,晚霞同样壮观。正如一首歌中所唱:&最美不过夕阳红,人老心更红&。&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生命不息,进取不止。最后,祝愿每位老同志都能创造出&夕阳无限好&的多彩人生,在欢乐、宁静、温馨、和谐中度过幸福的晚年,为我支部的发展做出榜样,贡献余热,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祝大家今天的重阳节晚会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三联重阳节知识专题,
欢迎转载:
推荐:    12 / 24 页
【曾国藩文集】
致诸弟&&咸丰四年十月廿二日堵城
& && &&&·吾乡通经学古之土,以邹叔绩为最,而罗研生次之。其学问具
& & 有本原,于说文、音学、舆地尤其所长,而诗古文辞及行楷书法亦皆
& & 讲求有年。故请聘研生至吾乡教读。若果能来,足开吾邑小学之风,
& & 于温甫、子植亦不无神益。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
& & 兄于二十日自汉口起行,计一日至黄州,计二日至堵城,以羊一豕一,为文祭
吴甄甫师。计三日过江至武昌县。计九日至该州,是日水师大战获胜。
& & 刘一、良五于二十日至田家镇,得悉家中老幼均吉,甚慰甚慰。魏荫亭先生既
来军中,父大人命九弟教子侄读书,而九弟书来坚执不肯,欲余另请明师。余意中
实乏明师可以聘请,日内与霞、次及幕中诸君子熟商,近处惟罗研生兄是我心中佩
仰之人,其学问具有本原,于说文、音学、舆地尤其所长.而诗古文辞及行楷书法
亦皆讲求有年。吾乡通经学古之土,以邻叔绩为最,而研生次之。其世兄现在余幕
中,故请其写家信,聘研生至吾乡教读。研兄之继配陈氏,与耦庚先生为联襟。渠
又明于风水之说,并可在吾乡选择吉地,但不知其果肯来否?渠现馆徐方伯处,未
知能辞彼就此否?若果能来,足开吾邑小学之风,于温甫、子植亦不无稗益。老研
兄不能来,则吾心中别无人。植弟坚不肯教,则乞话弟为访择一师而延聘焉为要。
甲三、甲五可同一师,不可分开,科一、科三、科四亦可同师。·
致诸弟&&咸丰五年八月廿七日南康
& && &&&·生当乱世,居家之道,不可有馀财,多财则终为患害。又不可
& & 过于安逸偷惰,如由新宅至老宅,必宜常常走路,不可坐轿骑马。仕
& & 宦之家,木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待,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
& & 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老弟足下:
& & 甲三、甲五等兄弟,总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生当乱世,居家之道,不可有馀
财,多财则终为患害。又不可过于安逸偷惰,如由新宅至老宅,必宜常常走路,不
可坐轿骑马。又常常登山,亦可以练习筋骸。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
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
& & 再,父亲大人于初九日大寿,此信到目,恐已在十二以后。余二十年来,仅在
家拜寿一次。游子远离,日月如梭,喜惧之怀,寸心惴揣。又十一月初三日为母亲
大人七旬一冥春,欲设为道场,韩非儒者事亲之道;欲开筵觞客,又乏哀痛未忘之
意。兹幸沅弟得进一阶,母亲必含笑于九京。化贡匾额,可于初三日悬挂,祭礼须
极丰腆,即以祭徐宴客可也。
& & 昨接上谕,补兵部有侍郎缺。此缺二十九年八月曾署理一次,日内当具招谢
& & 澄侯弟在县何回归家?办理外事实不易易,徒讨烦恼。诸弟在家,吾意以不干
预县府公事为妥,望细心察之。·
致诸弟&&咸丰五年十二月初一日南康舟中
& && &&&·国藩出仕二十年,督师于外,落有时名,无自置私田之理。内
& & 子女流不明大义,全仗诸弟教训,引入正大一路;若引之八部私一
& & 路,则将来计较锱铢,局量日窄,难可挽回。
& && &&&·付银百两回家,以三十两奉父,二十两奉叔,五十两资送亲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左右:
& & 安五、蒋一来,接到父亲大人手谕及各书函,欣悉温弟生子之喜,至慰至慰。
& & 吾今年本拟付银百两回家,以三十两奉父亲大人甘旨之需,以二十两为叔父大
人甘旨之需,以五十两供往年资送亲族之旧例。此时瑞、临有贼,道途阻梗,不能
令长夫带银还家。昨接冯树堂信,言渠将宝庆捐功牌之银送二百两与子植,为进京
之川资,不审已收到否?如已收到,即请子植先代出百金,明年来大营如数终还,
或有所增加亦未可知。如未收到,即请澄侯代为挪借百金,即付还归款也。资送亲
族之项,比往年略有增改,兹另开一单,祈酌之。
& & 闻屡次长夫言及我家去年在衡阳五马冲买田一所系国藩私分等诸,并云系澄侯
弟玉成其事。国藩出仕二十年,官至二品,封妻荫子,且督师于外,薄有时名。今
父亲与叔父尚未分析,两世兄弟恰恰一堂,国藩无自置私田之理。况田与蒋家垄相
近,尤为鄙陋,此风一开,将来澄弟必置私产于暮下,温弟必置私产于大步桥,植
弟、季弟必各置私产于中沙、紫甸等处,将来子孙必有轻弃祖居而移徙外家者。昔
祖父在时,每讥人家好积私财者为将败之征,又常讥驼五爹开口便言水口,达六爹
开口便言桂花树,想请弟亦熟闻之矣。内子女流不明大义,纪泽儿年幼无知,全仗
诸弟教训,引入正大一路。若引之入于鄙私一路,则将来计较锱铢,局量日窄,难
可挽回。子孙之贫富,各有命定。命果应富,虽无私产亦必自有饭吃;命果应贫,
虽有私产多于五马冲倍蓰什佰,亦仍归于无假可吃。兄阅历数十年,于人世之穷通
得失思之烂熟,兹特备陈大略,求澄侯弟将五马冲田产为我设法出脱,或捐作元吉
公祭田,或议作星冈公祭田,或转售他人,以钱项备家中日用之需,但使不为我私
分之田,并不为父亲私分之田,则我之神魂为之少安,心志为之少畅。温、植、季
三弟亦必力赞成吾意,至幸至慰。诸弟禀明父亲、叔父后,如何定计,望详明告
致诸弟&&咸丰六年二月初八日南康
& && &&&·纪译成婚,诸事总宜节省,请客亦不宜多。纪泽至岳家,须缄
& & 默寡言,循循规矩。应行仪节,先详问情习,无临时忙乱,为岳母所
& & 鄙笑。
& && &&&·新娘当教以勤俭,但须教之以渐。富贵子女未习劳苦,由渐而
& & 习,则日变月化,迁善而不知矣。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左右:
& & 江西军事,日败坏而不可收拾,吉安府城已于廿五日失守矣。省城官绅请余晋
省,就近调度,余以南康水陆不放心,尚未定也。
& & 纪泽儿定三月计一日成婚,招赘之后七日即回湘乡,尚不为久。诸事总须节
省,新妇人门之日,请客亦不宜多。何者宜丰,何者宜俭,总求父大人定酌之。纪
泽儿授室太早,经书尚未读毕。上溯江太夫人来嫔之年,吾父亦系十八岁,然常就
外傅读书,未久耽搁。纪泽上绳祖武,亦宜速就外傅,慎无虚度光阴。闻贺夫人博
通经史,深明礼法,纪津至岳家,须缄默寡言,循循规矩。其应行仪节,宜评问谙
习,无临时忙乱,为岳母所鄙笑。少庚处以兄礼事之。此外若见各家同辈,宜格外
谦谨,如见尊长之礼。
& & 新妇始至吾家,教以勤俭:纺绩以事缝纫,下厨以议酒食,此二者,妇职之最
要者也;孝敬以奉长上,温和以待同辈,此二者,妇道之最要者也。但须教之以
渐,渠系富贵子女,未习劳苦,由渐而习,则日变月化,而迁善不知,若改之太
骤,则难期有恒。凡此祈诸弟一一告之。·
致九弟&&咸丰七年十月初四日湘乡本宅
& && &&&·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解一不可。但讲阔大
& & 者,最易混入散漫一路。遇事额预,毫无条理,虽大亦奚足贵?等差
& & 不紊,行之可久,斯则器局宏大,无有流弊者耳。
& && &&&·胡润芝赞弟有曰才大器大四字,余甚爱之。才根子器,良为知
沅甫九弟左右:
& & 接弟十五夜所发之信,知十六日已赴吉安矣,吉字中营尚易整顿否?古之成大
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阙一不可。弟之综理密微,精力较胜于我。军中
器械,其略精者,宜另立一簿,亲自记注,择人而授之。古人以销仗鲜明为威敌之
要务,恒以取胜。刘峙衡于火器亦勤于修整,刀矛则全不讲究。余曾派褚景昌赴河
南采买白蜡杆子,又办腰刀分赏各将弁,人颇爱重。弟试留心此事,亦练理之一端
也。至规模宜大,弟亦讲求及之。但讲阔大者,最易混入散漫一路。遇事颟顸,毫
无条理,虽大亦奚足贵?等差不紊,行之可久,斯则器局宏大,无有流弊者耳。顷
胡润芝中丞来书,赞弟有曰“才大器大’四字,余甚爱之。才报于器,良为知
& & 湖口贼舟于九月八日焚夺净尽,湖口梅家洲皆于初九日攻克,三年积愤,一朝
雪耻,雪琴从此重游浩荡之宇。惟次青尚在坎(上穴下臼)之中,弟便中可与通音
问也。李迪庵近有请假回籍省亲之意,但未接渠手信。渠之带勇,实有不可及处,
弟宜常与通信,殷殷请益。·
致九弟&&咸丰七年十月初十日湘乡本宅
& && &&&·进兵须由自己作主,不可因他人之言而受其牵制。应战时,虽他营不
& & 愿,而我管亦必接战;不应战时,虽他营催促,我亦且持重不进。
& && &&&·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凡与敌相待日久,最戒
& & 浪战。
沅甫九弟左右:
& & 十月初七日接弟计八日所发家信,具悉一切。所得切银计可发两月口食,细问
得二、金三等,言闭营并勇夫役皆欢声雷动。似此气象尚好,或者此出事机顺手。
余与合家大小,均为欣慰。
& & 家中内外平安。初九日父亲大人六十八冥寿,具财包五百束,行礼仍份来子虞
祭仪节。男女客十席,夫五席,外间来祭六堂,祭席用燕翅,客席用羊肉。亦山先
生请金于九月底全数送去。邓汪琼处油未写信去请,一则自涉怠惰,一则(攸+月)
金颇不易筹,而余之行止亦尚未十分定妥也。胡中丞信来,已于九月廿六日专招奏
请余赴九江总统杨彰二李之师。余重九所发之语,至今未奉朱批。
& & 弟此刻到营,宜专意整顿营务,毋求近功速效。弟信中以各郡往事推度,尚有
欲速之念。此时自治毫无把握,违求成效,则气浮而乏,内心不可不察。进兵须由
自己作主,不可因他人之言而受其牵制。非特进兵为然,即寻常出队开仗亦不可受
人牵制。应战时,虽他营不愿,而我营亦必接战;不应战时,虽他营催促,我亦且
持重不进。若彼此皆牵率出队,视用兵为应酬之文,则不复能出奇制胜矣。五年曼
城水师,六年抚州、瑞州陆军,皆有牵率出队之弊,无一人肯坚持定见,余屡诚而
不改。弟识解高出辈流,当知此事之关系最重也。
& & 宝勇本属劲旅,普副将所统太多,于大事恐无主张,宜细察之。黄南坡太守有
功于湖南,有功于水师,今被刻之后继以疾病,弟宜维持保护,不可遽以饷事顿
之。速斋知人之明,特具只眼,豪侠之骨,莹澈之识,于弟必相契合。但军事以得
之阅历者为贵,如其能来,亦不宜遽主战事。
& & 各处写信,自不可少,辞气须不亢不卑,平稳惬适。余生平以做手写信开罪于
人,故愿弟稍变途辙。在长沙时,官场中待弟之意态,士绅中夺情之议论,下次信
回,望略书一二,以备乡校之采。
& & 吉安在宋明两朝,名贤接踵,如欧阳永叔、文信国、罗一峰、整庵诸公,若有
乡绅以遗集见赠者,或近处可以购觅,望付数种寄家。·
致九弟&&咸丰七年十月廿七日湘乡本宅
& && &&&·军营虽以人多为贵,而有时亦以入多为累。倘使报株不稳,住
& & 梁不固,则一枝折而众叶随之,一瓦落而众椽随之,人多而反以为累
& && &&&·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日知人善任,二日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
& & 识,四日营务整齐。
沅甫九弟左右:
& & 廿三夜彭一归,接弟十五书,具悉一切。
& & 吉安此时兵势颇盛,军营虽以人多为贵,而有时亦以人多为累。凡军气直聚不
宜散,宜忧危不宜悦豫;人多则悦豫,而气渐散矣。营虽多而可传者谁在一二营,
人虽多而可恃者谁在一二人。如木然,根好株好而后枝叶有所托;如屋然,往好梁
好而后橡瓦有所丽。今吉安各营,以余意揆之,自应以吉中营及老湘胡朱等营为根
株,为柱梁。此外如长和,如湘后,如三宝,虽素称劲旅,不能不侪之于枝叶椽瓦
之列。遇小敌时,则枝叶之茂椽瓦之美尽可了事;遇大敌时,全靠根株培得稳,往
梁立得固,断不可徒靠人数之多,气势之盛。倘使报株不稳,柱梁不固,则一枝折
而众叶随之,一瓦落而众椽随之,败如山崩,清如河决,人多而反以为累矣。史册
所载故事,以人多而为害者不可胜数。近日如抚州万馀人卒致败溃,次青本营不足
以为根株为梁柱也;瑞州万除人卒收成功,峙衡一营足以为根株为梁柱也。弟对众
营立论虽不必过于轩轾,而心中不可无一定之权衡。
& & 来书言弁目太少,此系极要关键。吾廿二日荐曾纪仁赴充什长,已收用否?兹
冯十五往吉,若收置厨下,亦能耐辛苦。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曰知人善任,二日善
现敌情,三日临阵胆识(峙有胆,迪厚有胆有识),四日营务整齐。吾所见诸将,
于三者略得梗概,至于善觇敌情,则绝无其人。古之觇敌者,不特知贼首之性情伎
俩,而共知某贼与某喊不和,某贼与伪主不协,今则不见此等好手矣。贤弟当于此
四大端下工夫,而即以此四大端察同僚及麾下之人才。第一、第二端不可求之于养
目散勇中,第三、第四端则末弃中亦未始无材也。·
致九弟&&咸丰七年十二月初六日湘乡本宅
& && &&&·左季高待弟极关切,弟即宜以真心相向。人以伪来,我以谈
& && &&&·吾兄弟患在略识世态,而又忙一肚皮不合时宜,时时发露,终
& & 非载福之道。弟当以我为戒,一味浑厚。
& && &&&·余生平常恐终蹈祸机,放教弟辈制行早蹈中和一路,勿效我之
& & 褊激也。
沅甫九弟左右;
& & 左季高待弟极关切,弟即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怀智术以相迎距。凡人以伪
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
& & 李迪庵新放那中方伯,此亦军兴以来一仅见之事。渠用兵得一暇字诀,不持其
平日从容整理,即其临阵,亦回翔审慎,定静安虑。弟理繁之才胜于迪庵,惟临敌
恐不能如其镇静。至于与官场交接,吾兄弟恩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时
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迪安妙在全不识世态,其腹中虽也怀些
不合时宜,却一味浑含,永不发露。我兄弟则时时发露,终非载福之道。雪琴与我
兄弟最相似,亦所如寡合也。弟当以我为戒,一味浑厚,绝不发露。将来养得纯
熟,身体也健旺,子孙也受用,无惯习机械变诈,恐愈久而愈薄耳。
& & 李云麟尚在吉安营否?其上我书,才识实超流辈,亦不免失之高亢,其弊与我
略同。长沙官场,弟亦通信否?此等酬应自不可少,当力矫我之失而另立选辙。余
生平制行,有似萧望之、盖宽饶一流人,常恐终蹈祸机,故教弟辈制行早蹈中和一
路,勿效我之褊激也。·
致九弟&&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湘乡本宅
& &&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
& & 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早夜车牵,日所思,夜所梦,
& & 舍带勇以外一切不管,不可又想读书,又想中举……
& && &&&·身体虽弱,却不可过于爱惜。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
沅甫九弟左右:
& & 十二日正七、有十归,接弟信,备悉一切。定湘营既至三曲滩,其营官成章鉴
亦武并中之不可多得者,弟可与之款接。
& & 来书谓“意趣不在此,则兴会索然”,此却大不可。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
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
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当翰林时,应留心诗
字,则好涉猎他书,以纷其志;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
时,又不甚实力讲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
意。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即水军一事,亦掘井九份而不及录。
& & 弟当以为鉴戒,现在带勇,即埋头尽力以求带勇之法,早夜孽孽,日所思,夜
所梦,舍带勇以外则一概不管。不可又想读书,又想中举,又想作州县,纷纷扰
扰,干头万绪,将来又蹈我之覆辙,百无一成,悔之晚矣。
& & 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整顿营规、讲求战守次之,《得胜歌》中各
条,一一皆宜详求。至于口粮一事,不宜过于忧虑,不可时常发禀。弟章既得楚局
每月六千,又得江局月二三千,便是极好境遇。李希庵十二来家,言迪庵意欲帮弟
饷万金。又余有浙盐赢馀万五千两在江省,昨盐局专丁前来禀沟,余嘱其解交藩库
充饷,将来此款或可酌解弟营,但弟不宜指请耳。
& & 饷项既不劳心,全剧精神讲求前者数事,行有馀力则联络各营,款接绅士。身
体虽弱,却不宜过于爱惜。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每日作事愈多,则
夜间临睡愈快活。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前将却,奄奄无气,决难成事。--
凡此,皆因弟兴会索然之言而切戒之者也。
& & 弟宜以李迪庵为法,不慌不忙,盈科后进,到八九个月后,必有一番回甘滋味
出来。余生平坐无恒流弊极大,今老矣,不能不教诫吾弟吾子。
& & 邓先生品学极好,甲三八股文有长进,亦山先生亦请邓改文。亦山教书严肃,
学生甚为畏惮。吾家戏言戏动积习,明年喜在家,当与两先生尽改之。
& & 下游镇江、瓜洲同日克夏,金陵指日可克。厚庵放闽中提督,已赴金陵会剿,
准其专招奏事。九江亦即日可复。大约军事在吉安、抚、建等府结局,贤弟勉之。
吾为其始,弟善其终,实有厚望。若稍参以客气,将以鼓志,则不能为我增气也。
营中哨队请人气尚完固否?下次祈书及。·
致九弟&&咸丰八年正月初四日湘乡本宅
& && &&&·弟自谓笃实,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
& & 参些机权作用,把自家学坏了。实则作用万不如人,促惹人笑,叫人
& & 怀恨,何益之有?贤弟急须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纵人
& & 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
沅甫九弟左右:
& & 十二月计八日接弟廿一日手书,欣悉一切。临江已复,吉安之充实意中事。克
吉之后,弟或带中营围攻抚州,听候江抚调度;或率师随迪安北剿院省,均无木
可,届时再行相机商酌。此事我为其始,弟善其终,补我之解,成父之志,是在贤
弟竭力而行之,无为遽怀归志也。
& & 弟书自谓是笃实一路人,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
机权作用,把自家学坏了。实则作用万不如人,徒惹人笑,教人怀恨,何益之有?
近日化居猛省,一味向平实处用心,将自家笃实的本质还我真面,复我固有。贤弟
此刻在外,亦急须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纵人以巧诈
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人,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勾心斗角,相迎相距,
则报复无已时耳。
& & 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
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末明即起;不惯庄敬,而
强之坐尸立斋;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不惯
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二者相似,而
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谨。
& & 李云麟气强识高,诚为伟器,微嫌辨论过易。弟可令其即日来家,与兄畅叙一
& & 兄身体如常,惟中怀郁郁,恒不甚舒坦,夜间多不成寐,拟请刘镜湖三爷来此
一为诊视。闻弟到营后体气大好,极慰极慰。
& & 九弟媳近亦平善。元旦至新宅拜年,叔父、六弟亦来新宅。余与澄弟等初二至
白玉堂,初三请本房来新宅。任尊家酬完龙愿三日,因五婶脚痛所许,初四即散,
仅至女家及攸宝庵,并未烦动本房。温弟与迪安联姻,大约正月定庚。科四前耍包
铳药之纸,微伤其手,现已全愈。邓先生订十八人馆,葛先生拟十六去接。甲三婚
事拟对姻房之季女,现尚未定。三女对罗山次子,则已定矣。
& & 刘詹岩先生(绎)得一见否?为我极道歉忱。黄莘翁之家属近况何如?苟有可
为力之处,弟为我多方照拂之。渠为劝捐之事呕气不少,吃亏颇多也。
& & 母亲之坟,今年当觅一善地改葬,惟兄脚力太弱,而地师又无一可信者,难以
下手耳。·
& & 再:带勇总以能打仗为第一义。现在久顿坚城之下,无仗可打,亦是闷事。如
可移扎水东,当有一二大仗开。第弟营之勇,锐气有馀,沉毅不足,气浮而不敛,
兵家之所忌也,尚析细察。偶作一对联箴弟云: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
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捷。贤弟若能行此数语,则为阿兄争气多
致九弟&&咸丰八年正月十一日湘乡本宅
& && &&&·公文不得不照申照行,切不可似我疏懒。余平生之失,在志大
& & 而才疏,有实心而乏实力,坐是百无一成。弟年纪较轻,精力略胜于
& & 我,此际正宜提起全力,早夜整刷。
& && &&&·凡人作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书虽不可不看,此时则不宜
& & 常看。
沅甫九弟左右:
& & 总理既已接札,则凡承上起下之公文,自不得不照申照行,切不可似我疏懒,
置之不理也。余生平之失,在志大而才疏,有实心而乏实力,坐是百无一成。李云
麟之长短,亦颇与我相似,如将赴湖北,可先至余家一叙再往。润公近颇综核名
实,恐亦未必投洽无间也。
& & 近日身体略好,推回思历年在外办事,愆咎甚多,内省增疚。饮食起居,一切
如常,无劳廑虑。今年若能为母亲大人另觅一善地,教子侄略有长进,则此中豁然
畅适矣。弟年纪较轻,精力略胜于我,此际正宜提起全力,早夜整刷。昔贤谓宜用
猛火煮、漫火温,弟今正用猛火之时也。
& & 李次青之才,实不可及。吾在外数年,独觉渐对此人。弟可与之常通书信,一
则少表余之歉忱,一则凡事可以请益。玉班兄送弟《二十二史》甚好。余京中书籍
承漱六专人取出,带至江苏松江府署中,此后或易搬回。书虽不可不看,弟此时以
营务为重,则不宜常看书。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苟子称耳不两听而
聪,目不两视而明,庄子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皆至言也。·
致九弟&&咸丰八年正月十四日湘乡本宅
& && &&&·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
& & 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
& && &&&·与兵勇及百姓交际,只要此心真实爱之,即可见谅于下。与官
& & 员及绅士交际,则心虽有等差,而外之仪文不可不稍隆。
沅甫九弟左右:
& & 十三日午刻,九弟妇生一女,极为迅速。已刻余在曾家坳,尚无信息。旋因胡
二龙来,余回腰里交付,即闻接内人、四弟妇过去。少顷,龙过曾家坳,则已踏生
矣。血晕约大半个时辰,服大补剂,申初全愈。仰仗祖宗福庇,弟可放心。
& & 治军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
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
所称无文不行也。余生平不讲文饰,到处行不动,近来大悟前非,弟在外办事宜随
时斟酌也。·
& & 再:闻我水师粮台银两尚有赢馀,弟营此时不缺银用,不必解往。若绅民中实
在流离困苦者,亦可随便周济。兄往日在营,艰窘异常,初不能放手作一事,至今
追恨。弟若有宜周济之处,水师粮台尚可解银二千前往。应酬亦须放手,办在绅士
百姓身上,尤宜放手也。·
& & [又十九日书云:]
& & 民直爱而刁民不必爱,绅宜敬而劣绅不必敬。弟在外能如此条理分明,则凡兄
之缺憾,弟可一一为我弥缝而匡救之矣。昨信言无本不立,无文不行。大抵与兵勇
及百姓交际,只要此心真实爱之,即可见该于下,余之所以颇得民心勇心者,此
也。与官员及绅士交际,则心虽有等差,而外之仪文不可不稍隆,余之所以不获于
官场者,此也。去年与弟握别之时,谆谆嘱弟以效我之长,戒我之短。数月以来,
观弟一切施行,果能体此二语,欣慰之至。惟作事贵子有恒,精力难于持久,必须
日新又新,慎而加慎。·
& & [又廿九日书云:]
& & 周济受害绅民,非泛爱博施之谓,但偶遇一家之中杀害数口者,流转迁徙归来
无食者,房屋被焚栖止靡定者,或与之数十金,以周其急。先星冈公云济人须济急
时无,又云随缘布施,专以目之所触为主,即孟子所称“是乃仁术也”。若目无所
触而泛求被害之家而济之,与造册发赈一例,则带兵者专行沽名之事,必为地方官
所讥,且有挂小漏万之虑。弟之所见,深为切中事理。余系因昔年湖口绅士受害之
惨,无力济之,故推而及于吉安,非欲弟无故而为沽名之举也。.
& & [又二月十七日书云:]
& & 昔耿恭简公谓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带勇亦然。兄之短处在此,屡次谆谆教
弟亦在此。廿七日来书,有云:“仰鼻息于傀儡膻腥之辈,又岂吾心之所乐。”此
已露出不耐烦之端倪,将来恐不免于龃龉。去岁握别时,曾以惩余之短相箴,乞无
致九弟&&咸丰八年三月初六日湘乡本宅
& && &&&·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做,日多言。我之处处获
& & 戾,其源不外二者。近今军中炼出人才颇多,弟等亦无过人之处,只
& & 宜抑然自下,一味言志信行笃敬。沅弟持躬涉世,差为妥协。温弟则
& & 谈笑讥讽,要强充老手,不可不猛省,不可不痛改。
沅甫九弟左右:
& & 初三日刘福一等归,接来信,藉悉一切。城贼围困已久,计不久亦可攻克,惟
严断文报是第一要义,弟当以身先之。
& & 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
多言也。历现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余生乎颇病执拗,德之傲也;不甚
多言,而笔下亦略近乎嚣论。静中默省愆尤,我之处处获戾,其源不外此二者。温
弟性格略与我相似,而发言尤为尖刻。凡激之凌物,不必定以言语加人,有以神气
凌之者矣,有以面色凌之者矣。温弟之神气稍有英发之姿,面色间有蛮很之象,最
易凌人。凡心中不可有所传,心有所传则达于面貌。以门地言,我之物望大减,方
且恐为子弟之累;以才识言,近今军中炼出人才颇多,弟等亦无过人之处:皆不可
待。只宜抑然自下,一昧言忠信行笃敬,庶几可以遮护旧失,整顿新气,否则人皆
厌薄之矣。沅弟持躬涉世,差为妥协。温弟则谈笑讥讽,要强充老手,犹不免有旧
习,不可不猛省,不可不痛改。闻在县有随意嘲讽之事,有怪人差帖之意,急宜惩
之。余在军多年,岂无一节可取?只因做之一字,百无一成,故谆谆教诸弟以为戒
致九弟&&咸丰八年三月廿四日湘乡本宅
& && &&&·长& & & & 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
& & 福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第能惩此二者,而不能勤奋以图自
& & 立,则仍无以兴家而立业,故又在乎振刷精神,力求有恒,以改我之
& & 旧辙,而振家之丕基。
沅甫九弟左右:
& & 二十日胡二等归,接弟十三夜书,具悉一切。所论兄之善处,虽未克当,然亦
足以自怡。兄之郁郁不自得者,以生平行事有初鲜终;此次又草草去职,致失物
望,不无内疚。
& & 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福之由,未尝不
视此二者为枢机,故愿与诸弟共相鉴诫。第能惩此二者,而不能勤奋以图自立,则
仍无以兴家而立业。故又在乎振刷精神,力求有恒,以改我之旧辙,而振家之丕
基。弟在外数月,声望颇隆,总须始终如一,毋怠毋荒,庶几子弟为初旭之升,而
于兄亦代为桑榆之补,至嘱至嘱。
& & 次青奏赴浙江,令人阅之气王。以次育之坚忍,固宜有出头之一日,而咏公亦
可谓天下之快人快事矣。
& & 弟劝我与左季高通书问,此次暂未暇作,准于下次寄弟处转递。此亦兄长傲之
一端,弟既有言,不敢遂非也。
& & 家中四宅小大平安。纪泽尚未归,闻什一日在省起行。韩升廿二日来家,渠二
人当酌派一人前赴弟营。·
致九弟&&咸丰八年三月三十日湘乡本宅
& && &&&·胸多抑郁,怨天尤人,不特不可以涉世,亦非所以养德;不特
& & 无以养德,亦非所以保身。
& && &&&·亲族往弟营者,人数不少。似宜略为分别,其极无用者,或厚
& & 给途费遇之归里,或酌赁民房分住营外,不使军中有惰漫喧杂之象。
沅甫九弟左右:
& & 温弟尚在吉安否?前胡二等赴吉,余信中未道及温弟事。两弟相晤时,日内必
甚欢畅。温弟丰神较峻,与兄之伉直简(忄詹)虽微有不同,而其难于谐世,则殊
途而同归,余常用为虎。大抵胸多抑郁,怨天尤人,不特不可以涉世,亦非所以养
德;不将无以养德,亦非所以保身,中年以后,则肝肾交受其病。盖郁而不畅,则
伤木;心火上烁,则伤水。余个日之目疾及夜不成寐,其由来不外乎此。故于两弟
时时以平和二字相勖,幸勿视为老生常谈,至要至嘱。
& & 亲族往弟营者,人数不少。广厦万间,本弟素志。第善觇国者,睹贤哲在位。
则卜其将兴;见冗员浮杂,则知其将替,善觇军者亦然。似宜略为分别,其极无用
者,成厚给途费造之归里,或酌赁民房令住营外,不使军中有惰漫喧杂之象,庶为
& & 至顿兵城下,为日太久,恐军气渐懈,如雨后已弛之弓,三日已腐之馔,而主
者晏然不知其不可用,此宜深察者也。附近百姓果有骚扰情事否?此亦直深察者
12 / 24 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有几个人同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