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场外合约汇丰面临的三大风险风险比场内合约高

场外衍生品在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利用溢价掉期锁定进口铜到岸溢价
  什么是掉期交易
  掉期交易和互换交易都是来自相同的英文“swap
transaction”,无论是英译中字典的翻译还是英英解释的字典对“swap”的解释都是“互换”、“交换”的意思。所以,笼统概念上也许翻译成“互换交易”可能更贴近原意。习惯上,把在交易所进行的这方面交易称为掉期交易。
  作为一种与交易对手互换财产和现金流的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工具,一般来说,有利率互换掉期、商品互换掉期、货币互换、信用互换、资产互换等多种互换交易。部分观点是将对相同货币的债务和不同货币的债务通过金融中介进行互换的交易称为互换,把交易双方约定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一资产或现金流的交易称为掉期交易,还有一些其他不同的观点和叫法,比如认为掉期是互换中的一个种类,掉期和互换是一样的,等等。
  而商品掉期(互换)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金融交易,交易双方为了管理商品价格风险,同意交换与商品价格有关的现金流,包括商品价格和利息的互换、商品基础互换、商品分解差互换以及衍生出来的宏观经济互换和通胀率互换,最为常见的是固定价格及浮动价格的商品价格互换。
  境外和境内商品掉期业务发展情况
  境外商品掉期市场发展情况。境外掉期业务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全球一些著名清算所也都有商品掉期合约上市,例如伦敦清算所、新加坡清算所、芝加哥交易所清算所、洲际交易所清算所等都有掉期业务。
  根据国际结算银行的数据,截至2012年12月底,全球未清算的所有场外交易的名义合同金额为63.26万亿美元,商品合同为2.6万亿美元,为0.05万亿美元,其他商品为2万亿美元,远期和掉期为1.4万亿美元,合约为0.7万亿美元。
  截至2012年12月底,全球报告增加的商品衍生品的名义价值量分布如下:期权为1905.11亿美元,黄金远期和掉期2952.78亿美元,贵金属掉期和远期631.76亿美元,其他商品的掉期和远期为12995.64亿美元。
  境内商品掉期市场发展情况。国内商品掉期交易处于起步阶段。日,上海清算所宣布,正式开展国内首批场外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清算业务―人民币铁矿石掉期和人民币动力煤掉期中央对手清算业务。实际上,国内关于铁矿石和动力煤掉期清算业务的准备工作从2013年已开展,2014年7月,正式批准掉期业务集中情况,并明确上海清算所为中央对手方。
  2月6日,上海清算所推出全球首个溢价指数类金融衍生品―铜溢价掉期(简称“铜溢价掉期”)中央对手清算业务。从全球来看,铜溢价掉期中央对手清算业务是相关领域的首创,这一业务的推出,不仅能满足中国企业的套期保值需求,还可以吸引境外有此需求的企业广泛参与。
  商品掉期交易的一般流程
  随着市场监管的加强,商品掉期交易中央清算模式逐渐成为欧美市场的主流。一般的场外交易过程如下:场外交易的经纪商寻找到合约的买卖方并达成口头协议,然后双方就合约的具体条款达成一致签署合约,并告之对方已收到合约,合约原件由经纪人保管,在结算日计算结算价格并发出结算清单,按规定的日期支付结算单。与一般的交易不一样的是,有时经纪人既是买方又是卖方,经纪商经常是大的投行、金融机构或大型企业。
  因为场外交易的交易双方和经纪人的相互诚信问题,有些交易者希望由交易所或第三方的结算平台来保证合约的履行,在这种情况下,客户一般找到交易所柜台交易的结算会员,开立结算账户,存入,告知自己的经纪人需要在交易所注册交易,以便通过交易所结算。
  通过交易所进行场外交易结算的流程一般如下:
  何谓铜溢价掉期
  掉期业务最先被广泛用于外汇市场,后来又慢慢扩展至商品市场。它属于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工具之一,有助于对冲价格风险,既给融资带来不小的便利,又能促进贸易市场蓬勃发展。
  最初的掉期是指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即期外汇的同时,又卖出同种货币的远期外汇,或在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又买进同种货币的远期外汇。换言之,在同一笔交易中将一笔即期和一笔远期业务合在一起做,或在一笔业务中将借贷业务合在一起做。在掉期交易中,把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差,即升水或贴水称之为“掉期率”。
  掉期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交易形式。更为准确地说,掉期交易是当事人之间约定在未来某一期间内,相互交换其认为具有等价经济价值的现金流(Cash
Flow)的交易。
  目前,我国保税铜的价格组成分为两部分,由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价格与因保税区供求关系等造成的溢价部分相加所得。在此之前,铜贸易商可以提前锁定LME的期铜价,但因为缺乏相关工具,无法对冲溢价部分的风险。而铜溢价掉期的出现,则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对冲保税铜溢价波动风险的基本套保工具。
  铜溢价掉期业务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它能真实反映国内市场的铜需求。它以洋山铜溢价作为标的,使用跨境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
  铜溢价掉期推出的背景
  就目前的大宗商品贸易而言,现货市场完成实物流通,市场完成风险管理,两者共同完成价格发现功能。不过,要满足实体经济的商品价格风险管理这一诉求,仅仅依靠期货市场是不够的。实体经济中的商品相关方不仅数量巨大,并且类型差异也很大。这其中的很多相关方需要量身定做非标准化风险管理,并且希望市场中有一些机构能够持续不断地给出报价并保证履行对应报价下的成交义务。
  场外的掉期市场正好能够满足此类风险管理诉求。相对于“现货+期货”市场体系,“现货+掉期+期货”市场体系能够更全面地满足实体经济对商品价格风险的管理诉求,进而提升价格发现效率。
  此外,大宗商品贸易既是货物贸易,又有金融属性,是自贸试验区炙手可热的业务板块,发展规模与速度惊人。2013年上海自贸区内的大宗商品贸易额达660亿元人民币左右(数据不含海外、离岸交易)。针对由自贸区推动让国内的大宗商品贸易“走出去”的构想,通过上海清算所这一平台,逐步将境内航运及大宗商品衍生品中央对手方清算平台延伸到境外,而我们推出的创新尝试就是自贸区铜溢价掉期中央对手清算业务。2013年3月自贸区管委会、自贸区联发和上海有色网共同推出洋山铜溢价指数,受到了市场广泛关注和认可。
  上海自贸区是全球最大的电解铜现货集中地。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下,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频率加快、波幅加大,而被称为“铜博士”的沪铜则表现尤甚。因而整个铜产业链相关企业存在强烈的个性化风险管理需求,希望借助更多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平台,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敞口。据悉,自贸区铜溢价掉期交易主体包括具有开立自由贸易(FT)账户资质的铜行业相关企业、金融机构等,资金结算基于FT账户体系,这也标志着这些银行在FT账户体系中打开了更广阔的适用范围。而上海清算所通过强行平仓和强制结算制度,则将企业的违约亏损控制在风险资源可覆盖的范围内。
  铜溢价掉期在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掉期与期货和标准化期权不同,它和远期合约是场外交易市场的代表,交易双方直接成为交易对手。由于属于场外交易,合约非标准化,因此可以根据参与者的个性化需求,灵活设置掉期合约条款,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因此,相对于期货的标准化合约,掉期的业务开展可以更为灵活、更为贴合企业的需求。由于场外交易最终交易清算由交易双方负责,信用风险较高,所以,掉期交易的双方一般信用程度都比较高。
  在探讨铜溢价掉期业务之前,需要明白一个概念―浮动交割。在掉期交易中,最常见的就是固定价格及浮动价格的商品价格互换。浮动价格就是到期结算时候的结算价,其往往是根据现货市场或重要的现货价格指数采集或确定的。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以一个例子作为辅助说明。假如,A是铜消费商,需要进口精炼铜,B为贸易商或者其他经纪商,A为了锁定进口精炼铜的到岸溢价,与B签订了一个3个月期限铜溢价掉期合约。A每个月支付固定的溢价,例如60美元/吨。而B为了获得溢价波动收益,每个月支付铜溢价的浮动价格给A,而这个浮动价格就是上海洋山铜溢价指数。3个月到期之后,A和B分别以上海洋山铜溢价指数作为结算价来进行现金交割。
  自贸区铜溢价掉期是相关实体经济企业用以对冲保税铜溢价波动风险的基本套保工具。在传统的期货套期保值中,我们利用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趋同的特点,有效地保护了价格向不利方向趋势性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而基差的变化则是我们所无法预估、无法规避的部分。然而,有了自贸区铜溢价掉期,能够与期货形成投资组合,使实体企业实现保税铜现货价格波动风险的完全套保。那么,在自贸区里,企业如何借助铜溢价掉期这个“创新工具”,来实现套期保值、锁定成本的需求呢?
  比如,某一家企业在3月份时计划于6月份采购500吨保税铜,希望锁定交易成本,因此在3月份就以550元/吨买入100手12月份自贸区铜溢价掉期产品。到了6月份,若现货溢价均价为600元/吨,那么该企业从现货市场买入500吨铜的溢价成本为30万元(600元/吨×500吨),而该企业在铜溢价掉期市场获利了2.5万元[(600元/吨-550元/吨)×500吨],所以企业实际支出为27.5万元。而若到6月份现货溢价均价为500元/吨,那么该企业从现货市场买入铜的溢价成本为25万元,但是在铜溢价掉期市场亏损为2.5万元,所以实际支出也是27.5万元。这样,就通过铜溢价掉期业务成功锁定了成本。
(责任编辑:HN055)
04/13 09:5304/14 08:2604/13 23:5504/13 19:4204/13 19:4204/13 19:0904/13 18:5604/13 18:41
期货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好买:场外衍生品市场探秘|衍生品市场|场外市场_凤凰财经
好买:场外衍生品市场探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世纪80年代以后,衍生品市场迅速发展,不断的金融创新带动了整体衍生品的市场规模。与场内市场标准合约不同,场外合约都是为客户量身定制的,根据每个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设计出不同内容的产品,并且私下达成交易。
20世纪80年代以后,衍生品市场迅速发展,不断的创新带动了整体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其中场外衍生品在金融领域愈发重要,在转移风险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2013年场外衍生品市场(OTC)规模是场内市场的11倍,场外衍生品业务更是与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构成了国际投行营收的三大支柱。然而在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却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与目前火爆的场内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整体而言,场外衍生品市场前景广阔,且已经有众多机构开始拓展场外业务。 全球场内外衍生品市场规模对比(单位:十亿)
数据来源:国际清算银行(BIS),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日。 一、场外衍生品概况 场外交易又称柜台交易,它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交易双方直接成为交易对手。相对于场内市场,场外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投资者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产品,满足投资者个性化的风险管理、投资等需求。场外衍生品市场参与者主要投资者、交易商、第三方清算机构、监管部门和自律组织,其中交易商以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为主,对衍生品市场起主导作用。从标的资产来分,场外衍生品分为货币、利率、股票、信用及商品五大类。 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分类金额
数据来源: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截至日。 场外市场能提供比场内市场更为灵活的风险管理方式。以商品为例,如果某生产商需要用和焦炭炼螺纹钢,为避免价格波动引起的损失,最简单的风险管理办法就是用期货合约进行套保,将几个月之后的原料成本价格锁定。然而大型生产企业往往会对未来数年的生产做出规划,比如未来五年每个月需要卖出去X万吨螺纹钢,每个月需要买进Y万吨焦炭,Z万吨石。如果仅在场内市场管理风险,需要管理合约数量巨大,而且成本也偏高。如果生产商能跟做市商签三个互换合约,生产商规划未来5年的固定成本,比如每个月付多少钱买焦炭及铁矿石,而另一方面是每个月预期生产多少螺纹钢,辅以基本的价格变更趋势,这样生产企业就能以较低的成本来控制风险。 与场内市场标准合约不同,场外合约都是为客户量身定制的,根据每个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设计出不同内容的产品,并且私下达成交易。曾先后任职于美林和瑞银的李斌[微博]介绍国际投行的场外衍生品部门(derivative desk)的工作流程如下: 1. 销售组获得客户需求; 2. 宽客组(QUANTS)设计产品,建模,定价,计算风险参数; 3. 法务、会计及后勤组制作合约; 4. 交易组进行交易; 5. 风险管理组监控和管理每个合约及每个组合的风险 二、场外衍生品市场运作模式 由于比较分散且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的运作模式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而言有以下三种主要模式: 双边协商模式:传统的交易商市场,通常由一个或多个交易商组成,这种模式下的交易商起到做市商的作用,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买卖报价,将大量客户的需求集中在自己的柜台,然后与交易双方在批发市场中进行搭配交易,赚取交易差价。 电子经济市场:在场外交易市场交易方式多样化之后,一些场外市场可以通过电子经纪平台公开竞价交易。交易商的角色则更像经纪商,本身不进行交易,也不持有任何头寸,仅把客户的需求提交至电子经纪平台,进行公开竞价交易,交易商只从中赚取手续费。 混合模式:这是传统做市商模式与电子经纪平台相结合的产物,交易商自己建立电子交易平台,交易商即是经纪商又是做市商,又称为经纪自营商(Broker-Dealer)。其独自在电子交易平台上提供买卖报价,市场的参与者都与交易商交易,构成了单向的多边市场。 三、场外衍生品交易清算模式 随着市场发展,场外衍生品交易的清算模式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进,在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清算模式: 非标准化双边清算模式:这是最早期的清算模式,买卖双方自行完成交易及清算,他们仅凭各自的信用或者第三方信用作为担保,但是也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尤其是进行多笔交易时会承担多个对手的信用风险。 标准化双边清算模式:该模式通过对场外衍生品合约的内容进行标准化处理,另外也增加了抵押金的措施。在方便交易双方结算的同时也降低了违约风险。而做市场一般是大型的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以自身的良好信用作为担保,为投资者提供合适报价。 中央对手清算模式:该模式由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和洲际交易所(ICE)在2002年推出,场外交易,场内清算。该模式的核心是合约替换及担保交收,清算所作为交易双方的法定对手方,原来的场外合约就转化为两张与中央对手方(CCP)的清算型合约。CCP一般是各大交易所旗下的清算所,实力雄厚,风控能力较普通的做市商更强。 四、我国场外市场前景广阔但并不成熟 参考成熟市场经验,境外场外市场的交易规模基本保持在交易所规模的10倍左右。而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期货交易所中法人期货开户数只有不到6万,比例不到期货开户总数的3%,而其中有交易的仅有一万多户。其中主要原因在于交易所交易的期货合约不能完全满足企业个性化、差异化的避险需求。众多企业远赴海外寻找避险工具,新加坡交易所2009年推出铁矿石掉期合约以后,每月大概有1000多万吨的交易量,其有40%左右的客户来自中国,且大部分是民营企业。从需求端来看,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然而,我国场外市场发展并不成熟。从金融衍生品来看,我国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主要产品包括债券远期、外汇远期、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等。场外金融衍生品受到和证监会[微博]的监管,相对比较规范,但是面临品种创新不足、交易活跃程度较低、投资者也并不成熟的问题。场外商品衍生品市场主要以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为主。由于这些电子交易市场既不属于现货批发市场,也不属于期货市场,监管的缺失导致目前电子盘市场投机氛围过重,及贵金属违规案例层出不穷。这种现状既不利于我国大宗商品全球定价权的形成,也不利于国内场外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场外市场仍待建设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是重要依托 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彭刚表示,为建设我国的场外衍生品市场,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以商品为突破口,以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试点为依托,抓紧研究推动场外衍生品业务的开展;二是研究国外场外市场的运作机制、监管制度、法律文件,进一步制定关于场外业务的相关政策与规则;三是建立包括产品备案、数据报送、交易监测等在内的自律监管平台,规范有序地推进商品场外衍生品业务的发展。 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末,已有20家期货公司设立风险管理公司,注册资本总额21.2亿元,净资产20.87亿元,业务收入达72.97亿元,多数公司已经实现了盈利。而这些风险管理子公司也在积极介入场外衍生品市场业务。在今年8月铁矿石、动力煤掉期中央对手清算业务正式上线后,新湖期货子公司新湖瑞丰即参与了首日的交易。 此外,期货公司子公司也致力于建立机构间市场。随着实体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逐渐增加,场外业务交易量也随之逐渐扩大,风险管理子公司通过场外业务承担了越来越多的从企业转嫁来的风险,而这些风险目前很难在风险管理子公司等机构之间流转,产生了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以油脂企业为例,压榨企业进口一个标准船只的大豆量就有5万吨以上,基于风险管理子公司现有资金实力,很难连续交易完成万吨级以上的场外业务。鲁证期货场外业务总监魏峰也表示,建立机构合作组织,有利于形成一个风险释放的池子,参与机构根据各自风险敞口通过机构间市场进行释放,这样既可以降低场外衍生品的价格,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参与机构的风险。
[责任编辑:libing]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市场分化明显,未来持续看好民生消费领域。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绩优新蓝筹,未来市场主力方向,政策支持,资金流入。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237014
播放数:1988720
播放数:1509150
播放数:1458467
48小时点击排行苹果/安卓/wp
苹果/安卓/wp
积分 276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47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远期合约与近期合约的风险比较_期货合约与远期合约的区别
远期合约与近期合约的风险比较
远期合约较近期合约交易周期长,时间跨度大,所蕴含的不确定性因素多,加之远期合约成交量及持仓量不如近期合约大,流动性相对差一些,因此呈现远期合约价格波动较近期合约价格波动剧烈且频繁。
从交易特点上看,近期合约由于临近交割,代表着现货价格的水平,往往价格波动幅度较小,而且方向较为固定,即使出现较大的波动,最后还是会朝原来的方向发展。近期合约价格走势“固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经过激烈的争夺之后,多空双方胜负已分,很难再有反复。
期货合约与远期合约的区别
  期货合约是远期合约的发展产物,是远期合约的标准化。但这两者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约产生的方式不同。
  期货合约是由期货交易所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推出的,合约的交易规模、标的资产的品质、交割日期、交割地点都由交易所确定,买卖双方进入交易所买卖合约就意味着接受了合约的内容。远期合约是由商品买卖双方通过协商达成的,是为了满足双方要求特别制定的合约。
  (2)合约内容的标准化不同。
  期货合约的内容都是标准化的,由交易所在合约上做明确的约定,无需买卖双方自行协商,节约了交易时间、提高了交易效率,期货合约的唯一变量是价格;远期合约的条款则是由买卖双方协商约定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3)合约的交易地点不同。
  期货合约在交易所内进行集中买卖,有固定的交易时间和地点,交易行为需要遵循期货交易所依法制定的交易规则;远期合约在交易所场外达成,具体时间、地点由交易双方自行商定。
  (4)价格的确定方式不同。
  期货合约众多买者和卖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合约后,按照各自的意愿出价和报价,通过经纪人在交易所汇合,以竞价方式来确定成交价格;远期合约的交易价格则是由买卖双方私下协商确定、一对一达成的。
  (5)交易风险不同。
  期货交易所通过实行严格的保证金制度,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信用担保,使得市场参与者只面临价格波动的风险,不承担信用风险;远期合约交易不但存在价格风险,还要面对信用风险,因而买卖双方一般要根据对方信用状况在合约中约定违约赔偿的条款,以降低信用风险,但即便远期合约在签约时采取了交纳定金、第三方担保等措施,然而在交易中的违约、毁约现象仍时有发生。
  (6)合约的流动性不同。
  期货合约在到期前转让、买卖,可以通过相反的交易,即对冲平仓来了结履约责任;远期合约受条款个性化的限制,很难找到交易对手,因此多数情况下只能等到期时履行合约,进行实物交割,否则就属于违约。
  (7)结算方式不同。
  期货交易每天都要由结算机构根据当天的结算价格对所有该品种期货合约的多头和空头计算浮动盈余或浮动亏损,并在其保证金账户上体现出来,如果账户出现亏损,使得保证金账户可动用的余额低于维持保证金水平,会员或客户就会被要求追加保证金,否则交易所会对其合约进行强行平仓;远期合约签订后,只有到期才能进行交割清算,其间均不能进行结算。
载入中......
论坛好贴推荐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为做大做强论坛,本站接受风险投资商咨询,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合作咨询电话:(010)
广告合作电话:(刘老师)
投诉电话:(010)
不良信息处理电话:(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金融工程期末考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金融工程期末考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金​融​工​程​期​末​考​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场外衍生品的合约种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