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因素和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故意伤害案不当医疗行为介入的因果关系定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案情]&&日,李某与邻居张某因宅基地问题发生纠纷,双方在争吵中,李某搂着张某脖子将其扳倒在地,用右腿顶压张某的腹部,后被人拉开。当晚,张某疼痛难忍,被亲属送至乡卫生院诊治。因未查出病因,第二天,乡卫生院将其送至县中医院进行CT及透视检查,仍未查出病因,当天张某又返回乡卫生院继续治疗。2月25日,张某出院在家继续治疗。2月28日,张某仍未好转,被亲属送至县人民医院,诊疗后发现张某回肠破裂,并已感染。3月1日,经县公安局法医鉴定,张某的伤构成重伤。3月30日,张某死亡。后经司法鉴定:张某死亡与李某致伤行为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但存在间接因果关系,致伤行为参与度为40%;医疗机构检查手段运用不当,延误了最佳手术时机,医疗行为参与度为60%。案发后,经法院调解,李某亲属一次性赔偿张某亲属各项经济损失8万元。&&后,检察院以故意伤害罪将李某起诉至法院。&&[分歧]&&此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被害人死亡与被告人伤害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伤害行为与张某死亡后果存在因果关系,李某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致死)。第二种意见认为,李某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但其伤害行为对被害人死亡后果没有起到主要作用,不宜按故意伤害致死定罪处罚。&&[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1.本案被告人的伤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是否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引发损害后果的因素除了伤害行为外,一般来说还有很多其他因素,这些因素的介入可以影响伤害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关系。实践中,被害人受伤后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就可能有影响损害后果的因素介入,如被害人在医院治疗因明显的医疗过错加重了损害结果,使轻伤变成重伤,重伤出现死亡。&&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与被告人的伤害行为之间是否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本案争议的焦点。本案中,被告人的行为仅造成被害人腹部受伤,对这种伤害的诊断治疗并不需要很高的医疗水平,一般县级医院都能进行,它不会必然引起感染和死亡,被告人的伤害行为不必然造成受害人的死亡。本案的因果关系中,经司法鉴定,医疗机构的不当诊治行为占其死亡因素的60%。被告人实施的行为本身不具有足以造成死亡危害结果产生的效力,不是被害人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不能按故意伤害致死追究被告人李某的刑事责任。&&2.医疗机构的不当诊治行为(介入因素)对危害结果起主要作用是否导致因果关系中断
在诸多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中,主流学说是条件说,但其容易导致无限制地扩大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范围。为弥补条件说的缺陷,学者提出了因果关系中断说,此说主张某种危害行为引起或正在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发展过程中,介入了另一因素,从而切断了原来的因果关系,行为人只对另一因素介入前的后果负责,介入因素引起的最后结果与前因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具体到案件中,判断标准为:一是先前行为对结果发生所起的作用大小;二是介入因素的异常性大小;三是介入因素本身对结果发生所起的作用大小。&&本案所讨论的医院救治中的不当诊疗就属于上述的介入因素,故必须考察被告人伤害这一先前行为与介入因素(医疗行为)对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各自作用的大小、医疗行为异常性大小。本案被害人的伤害行为发生后,经过了乡卫生院、县中医院CT检查,未能检查出被害人回肠破裂,没有及时予以缝合,最终导致被害人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经司法鉴定,医疗机构的不当诊治行为占其死亡原因的60%。可见,医院不当诊治行为的失误(介入因素)是导致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本案的因果关系中,虽然伤口是被告人直接造成的,但如果医院在救治被害人过程中没有失误,能够及时对被害人的伤口予以缝合,或许被害人就不会死亡。被告人实施的行为本身不足以造成危害结果产生的效力,至少不是被害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医院救治中的失误,使伤害行为的效果缓和或超越替代了伤害行为而引起结果发生。在被告人行为引起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较小而医院抢救行为对结果发生的影响力是主要的情况下,医院的不当治疗行为中断了被告人的伤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被告人李某仅对被害人的重伤结果负责。&&(作者单位: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法院)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人民法院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已经属本网书面授权用户,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人民法院报”
制作单位:人民法院报出版部。京ICP备号&#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从案例谈介入因素的刑法因果关系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从案例谈介入因素的刑法因果关系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5:07:36|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从案例谈介入因素的刑法因果关系
官方公共微信在刑法的因果关系中介入因素和多因一果有什么区别?-问法知道-问法网法律咨询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问题详情问题分享到:vqlo在刑法的因果关系中介入因素和多因一果有什么区别?已解决悬赏分:0所在地区:北京 - 黄浦区 人气:在刑法的因果关系中介入因素和多因一果有什么区别?
最佳解答待认证 北京 - 延庆县积分:63介入因素与现行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先后起作用的,如果介入因素是异常的,是一般人的生活经验不能预测的并且对危害结果起重要作用的,介入因素会阻断因果关系。多因一果,是数个行为共同导致一个结果的情况下,如果除去一个行为结果将发生,除去全部行为结果将不发生,则全部行为都是结果发生的原因。只要具体行为对最终的结果事实上起作用,行为和结果之间就有条件关系。
相关问题回答者:刘亚华回答者:51wf回答者:51wf回答者:51wf回答者:51wf回答者:王奇回答者:邓美娜回答者:李亚芳回答者:李在珂回答者:刘海桥待解决问题 02:09 29:09 40:04 30:06 05:01 01:06地区:北京 - 朝阳区电话: 律师地区:北京 - 朝阳区电话: 律师地区:北京 - 朝阳区电话: 律师地区:北京 - 朝阳区电话: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28号凯晨世贸中心东座F4层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501号地址:大兴区团河团桂路3号地址:昌平区七里渠乡豆各庄村645号地址:昌平区七里渠乡豆各庄村甲3号论刑法因果关系中的介入因素—硕士毕业论文
广告载入中...
全站论文库
硕士博士论文库
普通期刊论文库
论刑法因果关系中的介入因素
[硕士毕业论文]论文目录&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引言第11-12页 1 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概述第12-18页   · 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第12-16页     · 行为说第13-14页     · 违法行为说第14-15页     · 犯罪行为说第15页     · 危害行为说第15-16页   · 刑法因果关系的联系性质第16-18页     · 必然说第16-17页     · 两分说第17-18页 2 刑法因果关系中的“中介”因素分析第18-23页   · “中介”因素的概念第18页   · 存在“中介”因素时刑法因果关系的特征第18-19页     · 先行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不是直接的联系第18-19页     · 先行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起到较大的作用第19页     · 存在两个有联系的因果链第19页   · 刑法因果关系中“中介”因素的类型第19-23页     · 介入被害人行为的情形第19-21页     · 介入第三者行为的情形第21页     · 介入行为人行为的情形第21-23页 3 刑法因果关系中的介入因素分析第23-34页   · 存在介入因素时如何判断刑法因果关系第23-26页     · 基于条件说提出的中断论第23-25页     · 相当因果关系说的看法第25-26页   · 存在介入因素时刑法因果关系的特征第26-27页     · 先前行为和最终危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第26-27页     · 前后两个因素之间的独立性第27页     · 危害结果由介入因素独立造成或由二者共同造成第27页   · 刑法因果关系中介入因素的类型第27-31页     · 介入了被害人故意的异常行为第27-28页     · 介入了第三人的异常行为第28-29页     · 介入了行为人基于不同故意实施的第二个行为第29页     · 介入了自然事件第29-30页     · 介入了不作为行为第30-31页   · 介入因素问题与特殊情形的区分第31-34页     · 二重的因果关系第31-32页     · 重叠的因果关系第32-33页     · 假定的因果关系第33-34页 4 刑法因果关系中的介入因素对刑事责任的影响第34-45页   · 刑法因果关系对刑事责任的有无和程度的影响第34-35页     · 刑法因果关系的有无决定着刑事责任的有无第34页     · 刑法因果关系的联系程度影响着刑事责任的程度第34-35页     · 刑法因果关系通过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对刑事责任产生影响第35页   · 刑法因果关系中的介入因素怎样影响刑事责任第35-37页     · 刑法因果关系中的介入因素怎样决定着刑事责任第35-36页     · 先行行为与危害结果的联系程度影响着刑事责任的程度第36页     · 介入因素与人的主观认识相结合对刑事责任产生影响第36-37页   · 刑法因果关系中的介入因素对定罪的影响第37-43页     · 分析先行行为和介入因素对危害结果产生的原因力第38-40页     · 分析介入因素的异常性和独立性第40-41页     · 分析先行行为与介入因素各自的行为方式第41-42页     · 分析先行行为和介入因素违反社会规范的程度第42-43页   · 刑法因果关系中介入因素对量刑的影响第43-45页     · 先行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刑第43-44页     · 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影响着量刑的幅度第44页     · 法治精神和刑事政策影响着量刑的程度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8
本篇论文共48页,。
相关毕业论文分类
更多相关毕业论文
广告载入中...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硕博教育论文网提供,本站并未收录论文原文,如果你是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通过以下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告载入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因果关系鉴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