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的小孩子学篮球篮球组织吗?

全部微信分类
当前位置:
战神体育会创始人马昭涵与篮球相恋18载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我们要像战神一样去战斗,永不服输,在浩瀚的宇宙中成为一颗有名字的星星,被人熟知,叫人认可,让人铭记于心!---KARL MA序言:
在“儿子”战神10周岁来临之际,决定把18年来对于篮球的点滴用文字记录下来,为TA和自己送上一份值得纪念一生的礼物!目录:第一章:认识篮球第二章:因为篮球第三章:篮球生活第四章:篮球文化第五章:战神诞生第六章:乐清战神第七章:伤病第八章:战神3V3街头篮球赛第九章:战神归来第一章:认识篮球记得第一次接触篮球是在1997年夏天,初一入学的第一天下课后,感觉身后有同学喊我:“嘿!大个,一起打篮球去。”我:“好啊!”于是我毫不犹豫的跟他一块儿去到学校的篮球场玩了起来。从此便被TA(篮球)的魅力深深的迷住了,一发不可收拾, that's
Pure and True Love,18年来不离不弃。那天我也结交了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小伙伴,他的名字叫杨拓,虽然没有联系好多年了,但是我不会忘记他,是他让我迷上了这项运动。接着就开启了我精彩的篮球旅程!第二章:因为篮球基于我在小学游泳队待了五年,有较好的游泳基础,学习各种运动的能力特别的快。初三那年顺利的进入到了校队(乐成镇二中),并代表学校夺得了乐清市第七届中学生篮球赛冠军。高中进入到了乐清市二中,因为篮球结交了几个一辈的好兄弟---屠德式,周子诞,张海雷,徐勇勇。大家在一起打球,一起玩。那时候我家刚搬进新房子,离学校近,家里又大,浴室装了个浴霸,特新鲜特暖和,每天训练完几个人就会来我家挤在几平米的浴室里一起洗澡,留在我家吃饭,睡觉。高二那年我们共同进入到了校队,并代表学校参加第一届乐清市高中生篮球赛,但是在四强赛中输给了大荆中学。赛后我和海雷坐在板凳上拿着衣服捂着脸,哭的泣不成声。那时候我们队伍的平均身高是所有队伍中最矮的,队内最高的是我和蛋蛋也才178cm打中锋,但是我们的打法不惧怕任何队伍,是公认的强队,内线强硬,篮板积极,快攻犀利。高三那年我们队不负众望进入到乐清市第二届高中生联赛的决赛,对阵体校。体校两个190cm的大中锋李麦和啊鸡摆在那,等待我们的是一场硬仗。整场比赛我们一直领先,最后时刻,意想不到的结局发生了---在领先2分的大好局面下被在体校队伍的张海雷弟弟一个零度角擦板3分,绝杀逆转,宣判了我们的死刑,惜败,结局依旧是哭的泣不成声,一年的努力就输给了一个运气球,是天意吧。高中时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拿到这个眼看就要到手的冠军。不过这场败仗也为我们以后的篮球道路打下基础,时刻激励着,任何事情没有一帆风顺,有坎坷,才会有成长,要经历过失败,才会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三章:篮球生活真正的踏上篮球这条道路是从2004年开始。日我一个人出国留学到了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第二天4月1日我干姐夫(ANDY CHEN)知道我喜欢篮球,于是带我去观看他的球队的比赛,是当地最强的两只华人队伍之间的较量,结果是ANDY的队伍KAITAS完胜,看完比赛我被惊呆了,他们是业余的队伍打的竟是如此的专业,感觉比中国的CBA打的都要好看。恰巧4月1日是我的生日,比赛结束后我干妈就邀请他们全队到我干妈的餐厅为我庆祝生日,谢谢干妈的安排让我很是兴奋。之后经ANDY介绍我很有幸加入了KAITAS并随队参加了2004年在蒙特利尔举行的第24届北美华人篮球大赛,虽然才获得到1分钟的上场时间,但是我很是珍惜,出手一次,得两分,命中率100%,应该是那届比赛命中率最高的球员了,就因为进了这么一个球,让我开心了好几天,这是我在北美赛场投进的第一颗球,Good starting。在国内一直打主力的我,从来没有做过板凳,但是在KAITAS我几乎每场比赛都要把板凳坐穿了,因为队里给我机会一上场就马上失误,紧张的手脚都不听使唤,遇到了我篮球生涯中最大的瓶颈,非常的苦恼。可是ANDY没有放弃我,他认定我有很大的潜力,他一直不厌其烦的鼓励我,支持我,还送了我一整套篮球装备(一个超级大的NIKE包,一颗黑白相间的篮球,还有把他KAITAS的33号球衣送给了我,他自己穿临时做的训练服),他告诉我想要打上主力,就要苦练防守,之后一年他便手把手的教我各种防守技巧,操练体能,学习正规的投篮姿势。我就连睡觉床上都放着一颗篮球。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在2005年打上了主力位置,原先排在我前面相同位置的三个队友全部成为了我的替补,那怎一个爽字了得。其实最有成就感的应该是ANDY,我并没有让他失望。那会儿我就一股子劲儿的练习,记得有一次,KAITAS的领导人JOHNSON来我干爹家吃饭,他和ANDY一直在聊队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后来突然问我怎么看?我愣了一下,心想我只是一个菜鸟,刚进队不久,他怎么会问我,后来我回他道:“我现在没有他们打的好,我不会说话,我也没资格说别人。”后来JOHNSON回我道:“You could be a very good player。”那时我心里想:“That's what I think so!”那时候对篮球的热爱几乎疯狂,只要知道哪里可以打球都会杀过去。我干爹每个礼拜二会去一个教会打羽毛球,有一天回家他告诉我每次他去打羽毛球都会有一个跟我年纪差不多的台湾小伙在那里一个人很认真的练习篮球,他说搞不好我可以有个伴儿。而且那个教会每个周四晚上都是篮球日,于是周四我便早早的来到教会球场,也如我预料那样遇到了那个我干爹口中的台湾小子CORY KU顾季尧,他比我小一岁,属虎,打完球我们互留了MSN,之后我把他介绍给了ANDY,他后来也顺利进入到了KAITAS。那年我们三个人除了训练以外几乎每周二四都会去教会打球,打完喜欢徒步回家,穿着雪地靴,踩着厚厚的积雪,呼吸着极度新鲜的空气,边走边聊,聊的话题永远都离不开篮球,欢声笑语,我跟ANDY最喜欢和CORY呛瞎(抬杠),真是累并快乐着,简简单单,只要三个人在一起感觉有球打就是幸福!Andy是台湾高雄人,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家人移民到蒙特利尔,Cory也是台湾台中的,初中家人就把他送到蒙特利尔读书,而我则是2004年才到蒙特利尔留学。上天早注定了我们三个人的缘分,从大江南北不约而同的聚到蒙特利尔,在国外生活的4年多时间里,我们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兄弟,没有利益,只有兄弟情义。时至今日也依旧如此,虽然我们都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但是两年都会相聚一次,见面就跟亲兄弟一样,Fantastic!在国外一直都跟很多台湾人混在一起,都呆了三年多了,还有很多中国留学生以为我是台湾人。2005年夏天我们三人一起跟随KAITAS代表蒙特利尔参加了在芝加哥举办的第25届北美华人篮球大赛,CORY坐在我当初04年坐的板凳位置,而我已经打上了主力先发,术语叫Starting Five,我在场上的工作只有一个,防住对方最强的队员,基本不参与进攻。防守是北美先进篮球对我原有的篮球理念最大的颠覆之一,防守英文叫defense,防死一个人或一支队伍叫shut down,就是当机的意思,原来shut down 一个人或全队shut down一支队伍来的要比进攻得分来的爽的多 。第四章:篮球文化为何说北美篮球先进,在我接触过的中国篮球文化相比较于北美篮球文化而言,第一,北美篮球注重防守远远多于进攻,俗话说想赢球靠进攻,想拿冠军必须要靠好的全队防守。这点在NCAA(美国大学生篮球赛)和NBA季后赛都显现无疑。相反,中国的篮球,不管是业余还是职业CBA,几乎看不见漂亮的全队防守,每场比赛分数都打得极高,靠的都是个人而不是团队。第二,北美优秀的球员态度都很谦虚,只会用实力说话,没有任何借口,并且极其尊重对手,赢球输球都只会找自己身上的不足,从不会埋怨队友。相反在中国,觉得自己球打得好就头翘起来像公鸡一样,看不起比自己弱的人,即使输给对手还有百般理由,推卸责任,埋怨队友,这是个极差的习惯。第三,是北美篮球文化最让我敬佩的一点,保护对手,在防守失位的情况下接下来的动作就是保护好对手,防止对手受伤,这点在极大程度上可以让队员放心,放开手脚去完成动作,也极大程度有利于球员球技的进步。相反中国,很多球员技不如人就使用下三滥,肮脏的动作,球打不过就想搞人,把别人搞伤,即输球又输人还丢人。听说很多半职业和职业队伍都有垫脚操(真是闻所未闻),还有前年CBA总决赛北京对阵广东中出现的李春江上脚事件,天哪,这样的教练竟然是中国好几届冠军球队的教练,还有球队愿意聘请他当教练,悲哀的是这样违反体育道德精神的行为在电视中直播出来,中国篮协竟然没有对他有半点惩罚,他在中国篮坛的地位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是中国篮球的悲哀。中国篮球现状跟足球差不了多少,一直处在病态发展阶段,CBA打的是比往年精彩多的多,但全都是看外援个人SHOW,国内球员毫无用武之地,教练过于依赖外援,国内球员在场上的工作就是把球给外援,所以导致国家队成绩一直在下滑,2014年一年之内竟然连着输给中华台北三次,13亿人的大国啊,不可想象。在我个人看来,想要发展中国篮球,现在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提供优厚的条件引进林书豪,聘请马布里当教练,从根本上改变运营系统和队员招募体制,中国有潜力的球员大把,但都倒在这个FUCKING SYSTERM下面。各个球员国内称霸,国际软趴。基本功差,身体条件差,防守没有,吃喝嫖赌泡妞打架样样精通,就连专业的俱乐部都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第四,球员基本功和身体力量,网上各种北美神童的短片,是天赋,一点点,大都是后天的练习,他们球不离手,人球一体,是因为他们运球运到手上茧都磨没了。美国街球AND1各种花哨的动作,眼花缭乱,于是国内大批篮球爱好者开始模仿学习,这就是所谓的连走路都还不稳就想飞……第五:北美的篮球员都有个很好的习惯,室内球鞋和室外球鞋分开的很清楚,他们的室内球鞋不会在室外走一步。这个习惯一是可以减少球鞋的损耗,二是保护室内球场的地板,自从我回国后还没有看见任何一个球员能做到这样。一名好的球员不只是球要打得好,球德更要好,爱惜球鞋,爱惜球场等于爱惜自己。第六:挑战精神和自信心。国内很多篮球爱好者害怕失败,害怕跟比自己强的队员打,比赛都没开打就宣告投降了。这点我很想不通,挑战精神也是这项运动最大的魅力之一,既然热爱这项运动,为何惧怕,竞技体育肯定会有输赢,遇到比自己强的对手要更加珍惜,抱着学习的态度放开手脚去挑战,即使输球但可以赢得对手的尊重,在不断的失败中进步,总有一天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强者,这就是竞技体育最大的魅力所在。最后想再特别强调一下基本功的重要性和好习惯的养成。基本功无非就是——球性,投篮,体力。特别对于年轻球员来说,25岁之前,所有篮球技术动作都还没有定型,把握好年轻这个本钱,多练习基本功,在没有基本功前提下打太多的野球对提升篮球技术没有一点好处。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一是可以很大程度弥补球员身高,身材上面的不足,二能让你生存在各种不同等级的赛事中,不会怯场。有体力=能跑能跳能防,能运球=减少失误的概率能助攻队友,会投篮=会得分。具备这三样,那么自信心就来了。在我接触过的北美球员,他们有很多很好的习惯我们都可以借鉴。A:他们的球鞋一般都不会穿在脚上走路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提高球鞋的寿命B:他们都会随身携带干净的衣物,打完球后会马上换掉身上全是汗水的衣服和裤子---保护身体健康C:尊重篮球,尊重对手,保护对手。D:赛前的完全的热身,拉伸和赛后的拉伸,放松---避免受伤,延长运动寿命。E:都会带一颗自己的球。第五章:战神诞生由于KAITAS人员复杂,队内存在各种问题,在芝加哥比赛的第二天晚上日,我们三个人在汽车旅馆内(MOTEL)商量着组建自己的篮球俱乐部,由Andy担任教练,我担任队长,Cory则担任球队经理人,于是MARS诞生了。组建新的篮球俱乐部首先要起名字,大家都在抓破头皮想名字,最后采纳了我起的名字MARS(寓意为战神,火星)。战神队伍精神----我们要像战神一样去战斗,永不服输,在浩瀚的宇宙中成为一颗有名字的星星,被人熟知,叫人记住,让人铭记在心。队伍名字有了,第二步就要开始招募队员。回到蒙特利尔后我们经常到市中心的街球场George Vanier打球,从那里招募队员。但是那里是黑人区,好的场地都是黑人霸占,华人只能挤在最差的一个球框打球,甚至那边的黑人小孩子都很猖狂,看不起华人,于是我们便去跟他们挑战,那些黑人经常输给我们。记得有一天下午,一个黑人女子带了6个大老黑过来要跟我们挑战,打6个球我们6:0完胜,至那之后,这个篮筐再也没有黑人出现过,也没有黑人小孩子过来捣乱,我们也成为了那个球场的名人,那些黑人都很尊重我们,也把最好的那个球场让给了我们,之后就越来越多的华人过来打球,我们每天下午3点去球场会一直打到9点10点才回家,一边打球一边物色队员, BY THE WAY,这个球场至今还是华人在享用。这也是自我感觉在18年的篮球生涯中最大的成就之一。刚开始我们都是在这个室外球场训练,我们一直秉持招纳态度谦虚,热爱篮球并有心想打好篮球的队员,经过一两个月,队员招募的差不多了,因为天气要变寒冷我们租赁了一个室内球馆,场馆时间能给我们的只有早上,但是我们都很珍惜,每周两次,早上8:30—10:30,进行魔鬼式训练,第一期三个来月的训练全都在练习最枯燥的基本功,体能,防守脚步,运球……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练习,2个小时训练跑了44个全场的折返跑,但是大家都感觉很爽。一年下来我们换了很多个训练场馆,参加各种赛事,队伍也慢慢的磨合成型,2006年我们参加了当地最高水平的华人篮球赛并夺得冠军。同年MARS战神代表蒙特利尔参加在波斯顿举行的第26届北美华人篮球大赛,获得有史以来蒙特利尔队伍在此项赛事最好的成绩FRIENDSHIP DIVITION亚军。次年在PHENIX凤凰城举办的第27届北美华人篮球大赛又获得一个亚军,很可惜每年这项比赛都与冠军失之交臂。除了这项最大的赛事,我们也参加很多蒙特利尔当地及周边城市如渥太华,多伦多等地的比赛。每年还会参加蒙特利尔一个为期三个月的黑人联赛,整个联赛打十几二十场,虽然我们都只能赢两三场,但是每场赢的都很爽,黑人队伍从最初的看不起我们到到后来很尊重我们这唯一的一支华人队伍。其实我们在这个联赛实力属于弱队,大部分比赛都输,只是每一场仗即使输我们也输的漂亮,所谓输球不输人更不能输掉士气,我们不怕输,即使经常输,我们还是会参加,跟他们挑战,跟他们学习,他们每年也会向我们发邀请函,邀请我们参加他们的联赛。记得有一场比赛我们赢了,那场我打的很兴奋,比赛结束后做在板凳上有个球慢慢向我这边滚过来,我拿起球就运着朝篮筐飞奔过去,最后完成了一记双手扣篮SLAM DUNK,这是我篮球生涯第二次扣篮(第一次是在初中生比赛),也是唯一一次双手扣篮,扣篮的滋味太爽了,尽管不在正式比赛中,但还是爽到爆,也不枉费我爱TA这么多年。BY THE WAY,在2014年,加拿大战神赢得了这项比赛的冠军,有史以来唯一一支华人队伍夺得此项赛事的桂冠。ANDY对我很好,他就像我的亲哥哥一样,不但手把手的教我打篮球,他还从生活,做人等方面不断地鼓励我,挖掘我的潜能。让我这个英文并不太好的中国留学生组织大型的滑雪,BBQ等社会活动,还教我如何成为一个好的Leader(领袖),如何带队。记得应该是07年,有一次我们战神要去渥太华打比赛,他要让我带队去打,为了锻炼我,自己找尽各种理由、借口死活不去,无论我怎么求他,他就是不去。当时我又怕又慌,从来没有带队打过比赛,从来都是在他的领导下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但是这次要带队,况且队里有一些年纪比我大,还有一些从原来KAITAS过来的资格比我老的队员,我担心他们会不听我的安排。但是ANDY铁了心不去,没办法,只能被逼接受这个挑战,所谓人的潜能都是被逼出来的。最后用事实证明了我有这个能力,也征服了全队,带着一天三场比赛的胜利,捧着冠军奖杯荣耀归来。再一次,没有让他失望。合理安排上场队员时间,其中最后一场赢下了一支有NCAA球员的球队而夺得冠军,这也为我之后带领乐清战神奠定了基础。至那次比赛之后我便在队内又多了个助教的头衔,ANDY经常不来带队训练转而都由我来。因为队内人多总会有问题出现,平常比赛都是一条心,但是训练的时候就会有CBC派(加拿大出生的华人)和留学生派,CBC派球技好(代表人物,DAVID,GEORGE,JACK,ANDREW等,留学生派家境好(代表人物MIKE,JEFF,TOMMY,KIRK,SHAWN等),谁都不服谁,我便又担任起心理师的工作,两边安抚,和一些队友经常一聊就是几个小时,因为ANDY是领头的,要把握队伍的正确发展方向,总是要唱黑脸,所以我便要唱白脸,为了维持团队的和谐发展,做好安抚民心的工作,还好队员们不管哪派都是很服我的,而CORY总是老好人一个,所以他在这个事情上基本是USELESS。只是,一个团队没有矛盾就不会有进步,所以我们都认为这个是个很好的激励球队进步的动力。幸好我们处理的都很得当,不断的在推动着球队的发展。跟ANDY在一起这么久,从他身上学到两点关于篮球的理念,使我终身受用。第一点就是作为球队的leader,当球队打不开局面的时候,你必须要挺身而出,拿着球杀向敌人的心脏地带。必须只能造成两种结果,一种是得分,一种是走上罚球线。第二点,篮球打到一定程度是靠脑子,只有动脑筋打球,才能让你站在赛场上更久,技术的巅峰永远是在二十五六岁,而脑子在30岁才会是最成熟的时候,所以一名球员的巅峰状态都是在29—31岁左右,脑子的成熟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技术的退化。但是我可能已经失去可以享受巅峰的时刻了,不甘心啊!!!在每年夏天要去参加北美华人篮球大赛之前我们队伍都会到McGill大学的GYM集训,每天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一个小时练体能,然后一个半个小时练习投篮,每天要投上千个篮,然后一个小时练力量,力量练完之后再打两个小时的球。其中就在这个场馆我赢下了接触篮球18年来自己觉得最具价值的一场球赛。那不是一场正规的比赛,就是日常训练平凡的一天,我们按照惯例练完体能,投篮,力量之后,ANDY和GEORGE(蒙城最好华人中锋)一队,我和CORY一队,2对2,进行五局三胜比赛。第一局毫无悬念的他们赢了,第二局开始我的投篮便一发不可收拾,准到自己都吓一跳,不论Andy防我还是George防我,只要给我有0.1秒出手机会,球必进(那时候练投篮已经练到机械动作了,有肌肉记忆了)他们可是蒙城最好的华人篮球防守队员。后来我们反超大比分2:1领先,第四局他们赢了,总比分2:2平。到了决胜局,我们再没有给他们机会,手热的发烫,最终赢得了这场值得我纪念一辈子的比赛。虽然不是一场正规的比赛,但是对我来说含金量十足。在国外ANDY绰号叫大坦克,我叫小坦克,队友们都很喜欢看我们一对一,他们会看得很爽,我们自己干的也很爽,我们的打法都很具有侵略性,不论进攻还是防守,肌肉碰撞,球鞋跟地板摩擦的声音,是我听过最美妙的音乐。但是很可惜自从2011年膝盖受伤之后,他来中国都没有好好跟他干一场,他说我不在都没有球员可以让他感受那种快感。ANDY:“我争取,等你下次来中国,一定好好让你再爽一下,但很有可能力不从心,你不要抱太大希望。“ 一对一单挑是我们队伍很好的一个传统,每次训练都会打一轮,每个队员挨个防守一轮,可以让防守进步很快,只要防守够努力一般都可以留在场上比赛,这是我们宗旨。说起一对一不能不提CORY,我印象中他好像从来没有赢过我,每次他都是信心满满的过来要跟我单挑,他每次都会说:KARL ,要不要挑一下,但每次打完他都是一个人垂头丧气的走到场边的板凳席,把衣服一脱狠狠的摔在地上,一副很懊恼的样子,潜台词:每次都由机会赢KARL(就是我),但是为什么每次都差那么一点点。CORY,这就是实力,哈哈哈哈哈。他最好赢我的机会是在2012年夏天,我们都回到蒙特利尔,相约一起去参加在温哥华举办的第32届北美华人篮球大赛(又拿了亚军),那时候我们已经都只有坐在板凳席的份儿了。到了蒙特利尔我们依旧到McGill大学练习,那时候我膝盖已经受伤1年多,他在5:1领先的大好局面下最后被我7:5翻盘取胜,一如既往的懊恼的走向板凳席,不瞒你说CORY,每次看到你这个样子我都很爽,但是也为你这种不服输,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你是一名好球员。但是我想说的是:2012年这次你赢不了我你就永远也没机会赢我了,哈哈哈哈哈,因为我不接受你的挑战了,好啦好啦,到时候看心情啦。回到McGill练习场(传说中我家的篮球场),我们经常会跟McGill校队打友谊赛,他们可是专业的队伍,平均身高都2米以上,参加加拿大大学生联赛的队伍,记得有一次跟他们打4节友谊赛,每节都打11分,前三节我们都输了,最后一节我们这队加了一个蒙特利尔一号球星,身高只有175cm的黑人BERKIN,我们赢了,最后我给他们的教练留下深刻的印象,每节比赛我都扔进4-5个三分球,他们教练夸我投篮准,哈哈哈,被这样的教练夸奖真是好几天睡不着觉,那时候真的不开玩笑说自己都觉得自己球打得好,只不过练习的太晚了,错过了培养的最佳时期,NBA里面的所有动作除了扣篮我都会做,第一次觉得原来NCAA并不遥远,NBA也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只不过自己这一生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了,只能在下一代身上实现爸爸的梦想了。(大家不要觉得我在吹NB,只要有天赋,身体条件好,自己够努力,有机会能进入到北美这个先进的篮球体系,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他们的体系高中篮球联赛分三个等级,所以每个学校内部都有三个联赛和三支校队,从第三个等级开始往上打,你只要打到第一个等级就有机会被好的大学选中参加NCAA,但是NCAA也分三个等级,我们电视上看到的都是第一等级的比赛,只有打到第一个等级,并且表现出众,就很可能被NBA球队选中)在蒙特利尔还有一次记忆深刻的比赛不得不提,那是在一个菲律宾人的联赛,我们是唯一一支非菲律宾人队伍,前面两场比赛我们都赢了,菲律宾人觉得他们举办的比赛冠军会被我们夺走没有面子,于是决赛组建了一支全明星队伍跟我们打,动作特别肮脏,其中有一幕,我被撞摔倒在地上,立马起身发现有一个菲律宾队员横在我肩膀上,我给他来了一个狠狠的过肩摔(据说这个队员后来去美国打NCAA了),接着老好人CORY立马上来拉架,那个被我摔掉队员的爸爸把CORY认成了我,不幸的CORY帮我狠狠的挨了一拳,ANDY眼见CORY被打了,从很远处跑过来一记天马流星拳重重的打在菲律宾家长脸上,(打球打架很正常,没见过场边家长参与的),结果就是,我们被锁在了球馆内,有一种即将被关门打狗的感脚,当时后怕的很,怎么打的时候没经过大脑,全都是菲律宾人,应该忍一忍,万一……不敢想象,后来还好我们认识裁判,都是黑人联赛的裁判,最后放我们走了,吓出一身冷汗,记忆犹新啊。第六章:乐清战神2009年回到中国,篮球故事在继续,战神故事在继续,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乐清身高只有170cm不到的狂热的篮球爱好者张斌博经过我高中时期的好兄弟兼队友张海雷的介绍找到我,和我商量组队参加2010年乐清市首届篮球联赛暨中国贺龙杯业余男子篮球公开赛温州赛区比赛,赛程为期半年,这样我便提议组建乐清战神篮球俱乐部,因为是第一年组队,怕中文叫战神太高调,便使用火星代替,所以2010年我们就叫乐成火星篮球俱乐部。碍于组队较晚,乐清大部分有名气优秀的队员都被其他队伍招募走,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又是招募球员。张斌博了解乐清各种球员,他便把他觉得可以用的都叫过来打球让我审核。因为我平常也有去各个球场打球,经过了解我认为乐清最具潜力的两名球员徐旭杰和张景没有被其他队伍挖掘,他们是最让我有信心组队的球员。之后我便让张斌博出面邀请他们加入战神,再加上找来的其他队员和我高中时期的几个队友,这样我们便确定了18人比赛人员名单。联赛开始前张斌博联系到三中场地供我们训练,找了各种赞助商解决了经费问题,特别用心。经过几次训练,我便发现队内屠德式,陈帅,郑旭磊可以很好的胜任蓝领队员的位置,这样我们变组成了一支可以和其他队伍抗衡的球队。我的理念是一支队伍想要打得远必定要有三名进攻队员和两名蓝领队员组成,我们的球队刚好符合了这一个条件,在别人都不看好我们的情况下我们以黑马的姿态一场比一场打得好,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们的打法已经相对成熟,快,准,灵,狠,虽然没有高大的内线,但是我们的冲击力足以让每支队伍都怕我们。其实带队的过程中一度感觉很疲倦,要操心的事情太多。刚开始就用人及打法问题还跟斌博意见不一致,但是一场场比赛的胜利是支撑我最大的动力,还有张斌博这么不辞辛劳的保障了所有后勤的工作,我没有理由不和他并肩作战。场上我负责:教练,队长,队员,暂停,换人,把控场面,节奏,把队伍带向胜利的方向。场外他负责:通知比赛时间,地点,球服颜色,吃饭,宵夜,买水,摄影等等等等,解决及保障好一切后勤工作,这也是我们赢下每场比赛的根本,配合可谓相当的默契。在常规赛第一轮很多队员上场时间不多,一些人都有意见,但是在常规赛第一轮打完,各队实力我都了解而且确保能进季后赛之后,第二轮所有替补球员每个人上场时间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大家打得很开心,团队的氛围也很棒。最后我们和教育局队进入五局三胜制冠军争夺战,前面三场比赛我们大比分2:1领先,第四场球,在大家都觉得我们已经稳拿冠军的时候,比赛输在了我的手里。最后两分钟我们领先6分球,可能是太想拿冠军了,于是我把节奏慢下来,忽然间大家都不会打球了,输掉那场球大比分2:2战平,要进入到决胜局,那天我一夜没睡,一直在责备自己。决胜局大战即将来临的前一天,我召集了所有队员到师范学校的篮球场,并找来高中时期的教练陈晓乐,让他帮我排了一套只要让五个人都跑起来的战术。大战一触即发,我的精神高度紧绷,不容许有一丢丢犯错的机会,如果丢掉这个冠军我不会原谅我自己,陈老师排的战术果然好用,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赢得了乐清市首届男子篮球联赛的冠军。其中在比赛结束前1分钟我们领先十几分,我们一个队员觉得我们稳赢了担心我们受伤叫了一个暂停,我在场上回头不管是谁就一顿骂,因为我太怕输掉这场比赛,事后队友告诉我说长这么大没有被人骂哭,刚刚差点被我骂哭了(他年级比我大好几岁)。比赛结束领奖的时候,斌博过去接的奖杯,他告诉我说领奖的那一刻他鼻子酸了一下,我懂!相比以往,我却多了几分淡定,所有东西都藏在了内心,压力,责任,付出,收获,喜悦,就恰恰缺少了激动兴奋,可能都用在比赛中了。对自己说还好今天赢了,之前输的那场比赛也算是没有白白输掉,战斗了大半年,对自己,对斌博,对战神所有队员也有个完美的交代。在经营战神的这几年来很多方面我还做得不够好,没有面面俱到,希望各位队友谅解,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团队的利益出发,也希望每一位队员把自己当做战神大家庭的一份子,多多支持这个团队,大家一起携手努力,让战神的明天更好!第七章:伤病2011年,很多人才由于各种原因被其他队伍挖走,我没有能够带领队伍走向更远,自己也在各地打比赛,上海,金华,温州,乐清,连着打了5个比赛,由于比赛过于频繁,没有足够的时间让身体休息,最终左脚膝盖支撑不住,导致半月板撕裂,发炎,积水,难以支撑身体的重量,医生告诉我说要停止运动,不然会残废,我根本没有理会医生,让我放弃篮球---怎么可能,跟TA恋爱了18年,不能想象没有TA的日子。但是我要调整心态,不能像以前这么打球了,因为我的球风打法是导致我受伤的必然原因。慢慢的打法转向了外线,不再像以前那么横冲直撞的杀入敌人的心脏地带。现在比起以前更珍惜上场比赛的时刻,都会安排好上场的时间,也不会像以往凡是比赛都想赢,慢慢的把大部分比赛的主动权都交给队员们。现在想打一场好球很不容易,赛前都需要将近1个小时的热身,要从里到外,从内心到身体调整好,热身开,才有机会打一场好球,很累。一年打得好的几场比赛基本全都贡献在了乐清男子篮球联赛季后赛和乐清市队的比赛上。在这里给年轻的篮球爱好者们一些中肯的建议,打球前一定要热身开,至少20分钟,使全身的韧带处于松弛状态,这样不容易在比赛中受伤。赛后更要拉伸,因为全身肌肉在比赛中处于紧绷兴奋状态,赛后要好好放松,这样能延长运动寿命。第八章:战神3V3街头篮球赛作为乐清篮球界的一员,近几年跟随市队到全国各地打比赛,烟台,银川,金华,安吉等地,看到了乐清市篮球的潜力,也看到阻碍乐清篮球发展的诸多弊端。于是决心利用自己小小的能力为乐清的篮球发展事业做一点小贡献。想要发展地方篮球,首先要普及这项运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享受TA的魅力,享受TA带来的乐趣。普及一项运动最好的方式就是举办赛事,由于在国外举办过几届3对3篮球赛的经验,恰恰乐清从来没有举办过一届像样的街头篮球赛,于是决定发起举办乐清市首届战神3对3街头篮球赛。从3月份开始策划到8月6日比赛开始到8月9号赛事圆满完成,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辛路历程。从策划到实施期间遇到各种问题,各种麻烦,但是我们有心,一直坚持,问题都一一把它解决掉。首先就要解决场地问题,我看准了乐清新体育中心的室外篮球场,但是这个体育中心没有验收完毕,不得使用,于是每天没完没了的跑中心区,最终得到中心区的大力支持,愿意把场馆给我们用。其次要解决经费问题,自己每天带着准备好的策划方案开着车轧马路,只要觉得适合赞助这次比赛的商家,都会停下来进去找他们老板聊,台球室,眼镜店,银行,酒店,旅馆,房产开发商等等等等,虽然很难,但还是要坚持,眼看临比赛的日期慢慢临近,还没有找到足够的经费和赞助,于是便带着资料到体育局。经过乐清篮协主席叶晓介绍,我找到体育局群体科科长徐展欢,跟他大概讲述了举办此次比赛的理念,他很认可,他带着我到了刘斌局长的办公室,想不到刘局长也很认可我想办这个赛事的理念,这使我的信心得到极大的鼓舞,这个比赛刚好迎合了浙江省8月8日的全民健身日活动,于是刘局和徐科长决定帮我一起去找冠名商,跑了好几趟绿城玫瑰园,最终跟他们敲定冠名方案。经费上得到解决,那心中最大的一块石头可算落下了,可以放开手大展拳脚了。但是这么大型的一个比赛靠我一个人的能力肯定办不起来,于是我找到乐清市队,市青队教练陈成还有体校老汪,一天晚上相约在他的办公室,聊了一个多小时,三个人一拍即合,跟陈总聊天总有很多默契,某些地方很像,心想这就是我要找的一起合作的人,效率,干脆。这样便得到他和他的团队阳光篮球训练营的大力支持和响应,我们组成了战神阳光团队。陈成介绍了他的一个得力助手王彪给我,还有体校学生团,一个多月跟着我跑东跑西,做策划,宣传等等。老汪搞定了所有比赛的章程,裁判,让我在比赛期间毫无压力的欣赏着自己忙活了5个月的成果。陈成则负责和体育局方面的工作接洽,那时候虽然有场地,但是没有篮球架,在陈成和体育局领导的努力下,在比赛开始前顺利解决掉这个会被人笑掉大牙的问题。战神的设计总监徐旭东和我弟弟王雷在赛事形象上面给了我强有力的帮助,画册,宣传海报,喷绘,各种有创造力的设计,保障了此次赛事的炫酷形象。战神队员葛晴野是第一个资助这个赛事的人,博洛尼橱柜第一个出资3000块钱,这3000对我来说就好比三万,意义重大。后来战神队长张海雷也帮我拉来了金四通电脑的赞助,金四通每年都会定期赞助战神5000,我谨代表战神感谢金四通多年来对战神的支持!陈成也积极地找了几个赞助商,巨诺电器,越香茶坊,天正电气等,经过我们大团队的一起努力,最终成功举办了乐清市首届战神3对3街头篮球赛,反响强烈。乐清报纸,电视台,各大网站,及省体育局都高度重视及跟踪报道了此项赛事。此次比赛总参与人数超过500人,总参与队伍80支,是乐清有史以来最大型,参与人数最多,参赛队伍最多的赛事。8月4日--5日,赛事开幕的前两天,烈日当头晒,为了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我,陈成,王彪还有体校的先锋队几乎吃喝全都在赛场,布置场地,悬挂挂喷绘,张贴赛场logo,把布的篮网换成铁链,打扫场地卫生,为了能让参赛的运动员感受最棒的街球氛围,几个人全身被晒伤,蜕皮,两个月才恢复回来,虽然辛苦,但是我们还是不亦乐乎,看到比赛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感觉一切都是那么值得。期待2015年的夏天,我们会努力让第二届战神3V3街头篮球赛办的更棒!第九章:战神归来自从意识到自己的伤病使得自己在场上已经跟不上意识的时候,我慢慢从带队打比赛转而去如何经营好一个球队,2012年,一切从零开始,招兵买马,两年内为战神奠定了扎实的根基,2013年季后赛三局两胜制比赛和柳市队战成1:1平,最后决胜局由于队长张海雷出差,防守悍将中锋葛晴野,大前锋黄锋受伤停赛,遗憾负于柳市队从而与争夺冠军的机会擦肩而过。2014 年战神卷土重来,和阳光团队合作组建战神最强阵容,经过三个月的战斗,战神再创辉煌,决赛和大荆荆三角俱乐部经过激烈的厮杀,最终以大比分3:1夺回属于我们的联赛冠军!这个冠军也是给我儿子“战神”即将迎来10周岁生日最好的礼物!经过10年孜孜不倦的经营,不论是蒙特利尔战神还是乐清战神在自己的领域都已小有名气,一直处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篮球是一项极具正能量的运动,所以我们一定要保障他的纯洁性,谢谢10年来一直支持和帮助过战神的朋友们,希望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战神一定不会让支持和喜爱TA的人失望,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在战神成立10周年来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我最挚爱的情人----篮球!你占据了我的生活的绝大部分,已然离不开你。18年来对于你所付出的每一滴汗水,泪水,每一份努力,都是一种享受,享受你给我带来的快乐,享受你给我带来的成就!你就是我的信仰----篮球永不熄!!!战神创始人:10号 马昭涵 KARL MA 星期六关注我们: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关注或搜索公众号战神体育会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最后一篇
关注排行榜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打篮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